-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休克发病急,进展快,若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则可发展至不可逆阶段而死亡。

一、病因与分类

休克分类:

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过敏性;

外科休克中最常见-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

低血容量休克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二、病理生理

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及由此导致的微循环、代谢改变和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等。

1.微循环的变化

(1)微循环收缩期(代偿期)

当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时,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刺激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血管舒缩中枢加压反射,交感神经肾上腺轴兴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等,使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选择性地使外周和内脏小血管、微血管平滑肌收缩,以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由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道开放,增加了回心血量。随着真毛细血管网内血流量减少,压力降低,血管外液进入血管,一定程度补充了循环血量。故此期也称为休克代偿期。

(2)微循环扩张期(抑制期)

组织因严重缺氧-毛细血管广泛扩张

大量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

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流量继续减少,组织因严重缺氧处于无氧代谢状态,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使毛细血管广泛扩张,而后括约肌由于对酸中毒耐受力较大,仍处于收缩状态,致大量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至第三间隙,引起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血压下降,重要脏器灌注不足,休克进入抑制期。

(3)微循环衰竭期(失代偿期)

形成微血栓,甚至DIC

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

多器官功能受损

由于微循环内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和酸性环境中血液的高凝状态,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易发生凝集,在血管内形成微血栓,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随着各种凝血因子消耗,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临床出现严重出血倾向。

由于组织缺少血液灌注,细胞缺氧更加严重;加之酸性代谢产物和内毒素的作用,使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多种水解酶,造成组织细胞自溶、死亡,引起广泛的组织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受损。此期也称为休克失代偿期。

2.代谢变化

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

体内葡萄糖以无氧酵解供能

无氧酵解使丙酮酸和乳酸产生过多,出现代酸

内脏器官代谢障碍-导致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是休克病人

死亡的主要因素

3.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肺:低灌注和缺氧可损伤肺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损伤可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造成肺间质水肿;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可影响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继发肺泡萎陷并出现局限性肺不张。进而出现氧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缺氧,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肾:休克时儿茶酚胺、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尿量减少。此时,肾内血流重新分布,主要转向髓质,近髓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导致肾皮质血流锐减,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竭(ARF)。

心:冠状动脉灌流量的80%来源于舒张期,休克时心率过快、舒张期过短或舒张压降低,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受损。一旦心肌微循环内血栓形成,可引起局灶性心肌坏死和心功能衰竭。此外,休克时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酸中毒,以及高血钾等均可加重心肌功能的损害。

脑:脑内小动脉平滑肌的舒缩主要受二氧化碳分压和酸碱度的影响。但休克晚期,持续性的血压下降,使脑灌注压和血流量下降而出现脑缺氧并丧失对脑血流的调节作用,毛细血管周围胶质细胞肿胀,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外渗,出现继发性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肝:肝细胞缺血、缺氧,肝血窦及中央静脉内微血栓形成,肝小叶中心区坏死。肝脏灌流障碍使网状内皮细胞受损,肝脏的解毒及代谢能力减弱,易发生内毒素血症,加重代谢紊乱及中毒。临床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严重时昏迷。

胃肠道: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使正常黏膜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受损,并发急性胃黏膜糜烂或应激性溃疡,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肠黏膜缺血、缺氧,可致肠的屏障结构及功能受损、肠道内细菌及毒素易位,并发肠源性感染或毒血症。(选择题)

三、临床表现

根据休克的发病过程,将休克分为代偿期和抑制期,各期表现特点不同

休克代偿期:当失血量少于循环血量的20%以下时,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交感肾上腺轴兴奋,病人表现为神志清醒,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口渴,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率和呼吸增快,尿量正常或减少;舒张压可升高,脉压减小。

休克抑制期:病人表现为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发绀,四肢湿冷,脉搏细数或摸不清;血压下降,脉压缩小;尿量减少甚至无尿。若皮肤黏膜出现紫斑或消化道出血,则表示病情发展至DIC阶段。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给予吸氧仍不能改善者,应警惕并发ARDS。此期病人常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休克的临床表现

四、治疗原则

关键是尽早去除病因,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强心肌功能,恢复人体正常代谢。

(1)一般紧急措施

①对创伤所致大出血的病人: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大出血。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采取休克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减轻呼吸困难。

④其他:如保暖、尽量减少搬动、骨折处临时固定、必要时应用止痛剂。

(2)补充血容量是纠正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3)积极处理原发病在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后,需手术治疗原发病。有时则需在抗休克的同时施行手术,才能有效治疗休克。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主要包括血管收缩剂、扩张剂。血管收缩剂使小动脉处于收缩状态,可暂时升高血压,但可使组织缺氧更加严重,应慎重选用。血管扩张剂可以解除小动脉痉挛,关闭动静脉短路,改善微循环,但可使血管容量相对增加而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只有当血容量已基本补足,才可考虑使用。

(5)改善微循环休克发展至DIC阶段,需应用肝素抗凝治疗。DIC晚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亢进,可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如氨基己酸等;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和低分子右旋糖酐。

(6)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对于严重休克及感染性休克病人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是:①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②防止细胞内溶酶体破坏;③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④增进线粒体

功能;⑤促进糖异生,减轻酸中毒。

第二节低血容量性休克

(一)病因、病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

大量出血及体液丢失,使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二)临床表现

CVP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下降

(三)治疗原则

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继续失血

第三节感染性休克

(一)病因、病理

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释放的内毒素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

感染性休克时血流动力学有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和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改变。前者表现为冷休克,后者为暖休克。

冷休克时,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高,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使血容量和心排出量降低。病人表现为体温降低,躁动不安、淡漠或嗜睡;面色苍白、发绀、花斑样;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降低,脉压减小(<30mmHg);尿量骤减(<25ml/h)。暖休克较少见,常出现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休克早期,主要为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心排出量正常或稍高。病人表现为神志清醒;疲乏;面色潮红、手足温暖;血压下降、脉率慢、搏动清楚。但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休克后期亦可转变为冷休克。休克晚期,心功能衰竭,外周血管瘫痪,即成为低排低阻型休克。

(三)治疗原则

在休克未纠正前,以抗休克为主,同时抗感染

休克控制后,着重治疗感染

1.补充血容量首先快速输入等渗盐溶液或平衡盐溶液,再补充适量的胶体液,如血浆、全血等。补液期间应监测CVP,作为调整输液种类和速度的依据。

2.控制感染尽早处理原发感染病灶。对未确定病原菌者,先根据临床判断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为敏感的窄谱抗生素。

3.纠正酸碱失衡轻度酸中毒,在补足血容量后即可缓解。严重酸中毒者,需经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200ml,再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补充用量。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经补充血容量休克未见好转时,可考虑使用血管扩张剂;也可联合使用α受体和β受体兴奋剂,如多巴胺加间羟胺,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组织灌流。脓毒血症时,心功能受损而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可给予毛花苷丙、多巴酚丁胺等。

5.应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体内多种炎性介质的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细胞损害,缓解SIRS。临床常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甲泼尼松龙缓慢静脉注射。应用时注意早期、足量,至多48小时,否则有发生应激性溃疡和免疫抑制等并发症的可能。

第四节护理措施

(一)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1.专人护理

2.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1~2条静脉输液通道。必要时监测CVP

3.合理补液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后输胶体液,根据血压及血流动力学调整输液速度

4.记录出入量输液时,尤其在抢救过程中,应有专人准确记录输入液体的种类、数量、时间、速度等,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作为后续治疗的依据。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观察意识表情、面唇色泽、皮肤肢端温度、瞳孔及尿量。若病人从烦躁转为平静,淡漠迟钝转为对答自如;唇色红,肢体转暖;尿量>30ml/h,提示休克好转。

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

(二)改善组织灌注

1.休克体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

下肢抬高15~20°

2.使用抗休克裤

休克纠正后,由腹部开始缓慢放气

每15秒测量血压1次

若血压下降超过5mmHg应停止放气,并注气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应用血管扩张药过程中,监测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预防血压骤降引起不良后果。使用时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每5~10分钟测1次血压,血压平稳后每15~30分钟测1次,并按药物浓度严格控制滴速。严防血管收缩药物外渗,若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应立即更换滴注部位,患处用O.25%普鲁卡因封闭,以免发生皮下组织坏死。

(三)增强心肌功能

遵医嘱给予增强心肌药

用药时注意心率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五)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六)调节体温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2.保暖室温20℃左右为宜

忌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进行体表加温

加热可增加局部组织耗氧量,加重缺氧。

3.降温

感染性休克高热时,应予物理降温。

必要时采用药物降温

(七)预防意外损伤

烦躁或神志不清,应加床旁护栏。

必要时四肢固定

外科休克护理题及答案完整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搜集的资料莆 【第三章休克病人的护理】肁 一、名词解释肁 1.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器官缺血缺氧,造成细胞代谢紊乱和莇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休克用来评估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等于脉率除以收缩压,正常为1/22.休克指数袃指数越大说明休克越严重。 。代表右心房或者胸腔段静脉内的压力,正常值为5-10cmHO 3.中心静脉压(CVP)肄2 二、填空题膁 4.护理休克病人时,应间歇给氧,流量一般(4-6L/分)。螇 。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5.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薅 。心源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休克根据发病的原因可分为(6低血容量性休克)(袂 )。感染性休克7.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创伤性休克芁 。))(衰竭期扩张期.休克病人微循环变化分为三期(8收缩期)(膈 ).休克病人微循环收缩期相当于临床的(9早期)又称为(代偿期。羃 10.休克病人微循环扩张期相当于临床的(休克期)。微循环衰竭期相当于临床(休克晚薁。期)。血压基本不变而脉压差减少11.休克早期最典型的改变是()莁 。)补液扩容.休克病人治疗的关键是(12莅. 13.休克病人补液首选(平衡盐溶液)。螅 14.休克病人急救措施有(积极处理原发病因)(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中凹位)(注意莀吸氧)等。保暖)( )等,其中(呼吸(皮肤粘膜颜色))血压(神志)(尿量)15.休克病的一般观察指标有(蒀)。最简单而有效的观察指标是(尿量 血(动脉血乳酸盐)(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血常规16.休克病人的辅助检查项目有()(螆)等。电解质 三、简答题膃 17.对休克病人如何做好扩充血容量的护理莃 答:(1)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蒀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的膇表现,以便随时调整补液的量和速度。 (3)观察尿量与尿比重,以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补液量是否足够、休克有无好转。袅 (4)安置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10度~30度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也有利膂于呼吸。 (5)认真记录出入量,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薀 18.简述休克早期临床表现?薈 答: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发凉,神志清楚但精神紧张,口渴,收缩压正常或略有升高,舒莃张压

外科休克护理题及标准答案完整版

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搜集的资料 第三章休克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器官缺血缺氧,造成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2.休克指数用来评估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等于脉率除以收缩压,正常为1/2 ,休克指 数越大说明休克越严重。 3.中心静脉压(CVP)代表右心房或者胸腔段静脉内的压力,正常值为5-10cmH2O 。 二、填空题 4. 护理休克病人时,应间歇给氧,流量一般(4-6L/ 分)。 5.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6.休克根据发病的原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7.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8.休克病人微循环变化分为三期(收缩期)(扩张期)(衰竭期)。9.休克病人微循环收缩期相当于临床的(早期)又称为(代偿期)。 10.休克病人微循环扩张期相当于临床的(休克期)。微循环衰竭期相当于临床(休克晚期)。11.休克早期最典型的改变是(血压基本不变而脉压差减少)。12.休克病人治疗的关键是(补液扩容)。 13.休克病人补液首选(平衡盐溶液)。 14.休克病人急救措施有(积极处理原发病因)(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中凹位)(注意保暖)(吸氧)等。 15.休克病的一般观察指标有(血压)(神志)(尿量)(皮肤粘膜颜色)(呼吸)等,其中最简单而有效的观察指标是(尿量)。 16.休克病人的辅助检查项目有(血常规)(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动脉血乳酸盐)(血电解质)等。 三、简答题 17.对休克病人如何做好扩充血容量的护理答:(1)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以便随时调整补液的量和速度。 (3)观察尿量与尿比重,以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补液量是否足够、休克有无好转。 (4)安置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10度?30度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也有利于呼吸。 (5)认真记录出入量,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8.简述休克早期临床表现?答: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发凉,神志清楚但精神紧张,口渴,收缩压正常或略有升高,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差缩小,尿量基本正常。 19.休克失代偿期临床表现有哪些?答:皮肤粘膜显著苍白,四肢青紫、冰冷,神志尚未清楚但神志淡漠,非常口渴,收缩压降低,脉搏压差进一步缩小,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尿量减少。 20.简述休克病人的急救措施?

(完整版)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_试题

1.下列关于休克护理不妥的是() A.平卧位 B.常规吸氧 c.保暖,给热水袋 D.观察每小时尿量 E.每l5min测血压、脉搏l次 2.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心功能衰竭8.肺问质水肿 C.DIC D.肾小管坏死 E.MSOF 3.反映休克病人组织灌流量最简单、有效的指标是 A.血压 B.脉搏 C.神志 D.尿量 E.肢端温度 4.反映休克病人的危重征象的指标是 A.收缩压低于l0.7kPa(80mmHg) B.伴代谢性酸中毒 C.脉搏细速120次/分 D.神志淡漠 E.皮肤出现多处瘀点、瘀斑 5.休克病人微循环衰竭期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表情淡漠 B.皮肤苍白 C.尿量减少 D.血压下降 E.全身广泛出血 6.微血栓形成在 A.微循环痉挛期 B.微循环扩张期 C.微循环衰竭期 D.休克早期 E.休克期 7.休克的实质是 A.血压下降 B.中心静脉压下降 C.脉压下降 D.心脏指数下降 E.微循环灌流不足 8.中心静脉压(CVP)是指 A.主动脉内的压力 B.肺动脉内的压力 C.左心房内的压力 D.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E.左心室的压力 9.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纠正酸中毒 B.心功能正常 C.补足血容量 D.先用血管收缩药 E.与皮质激素同用

10.休克早期的表现是 A.脉压3kPa(23mmHg) B.皮肤发绀 c.神志淡漠 D.全身淤点 E.尿量40ml/h 11.休克扩容治疗时,反映器官灌流情况的简单、有效的指标是 A.血压、脉搏 B.尿量 c.中心静脉压 D.肺动脉楔压 E.呼吸、脉搏 A,型题 12.一病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量减少、脉压小。此时治疗上应首 先给予 A.血管收缩药 B.血管扩张药 C.全血 D.强利尿剂 E.平衡盐溶液 13.一病人严重创伤,血压降低,脉搏细速,面色苍白,诊断为休克,治疗时重点应注意 A.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B.及时扩充血容量 c.及时使用甘露醇 D.避免使用血管收缩药 E.药物对各脏器的毒性 14.一人外伤后出血、烦躁,肢端湿冷,脉搏105次/分,脉压低。应考虑为 A.无休克 B.休克早期 c.休克中期 D.休克晚期 E.DIC形成 A,型题 15~16题共用题干 男性,40岁。因车祸发生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准备手术。 15.在等待配血期间,静脉输液宜首选 A.5%葡萄糖液 B.5%葡萄糖等渗盐水 c.平衡盐溶液 D.林格液 E.5%碳酸氢钠 16.在下列抗休克措施中,错误的是 A.吸氧,输液 B.置热水袋加温 c.平卧位 D.测每小时尿量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精选文档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休克发病急,进展快,若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则可发展至不可逆阶段而死亡。 一、病因与分类 休克分类: 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过敏性; 外科休克中最常见-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 低血容量休克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二、病理生理 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及由此导致的微循环、代谢改变和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等。 1.微循环的变化 (1)微循环收缩期(代偿期) 当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时,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刺激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血管舒缩中枢加压反射,交感神经肾上腺轴兴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等,使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选择性地使外周和内脏小血管、微血管平滑肌收缩,以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由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道开放,增加了回心血量。随着真毛细血管网内血流量减少,压力降低,血管外液进入血管,一定程度补充了循环血量。故此期也称为休克代偿期。 (2)微循环扩张期(抑制期) 组织因严重缺氧-毛细血管广泛扩张 大量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 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流量继续减少,组织因严重缺氧处于无氧代谢状态,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使毛细血管广泛扩张,而后括约肌由于对酸中毒耐受力较大,仍处于收缩状态,致大量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至第三间隙,引起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血压下降,重要脏器灌注不足,休克进入抑制期。 (3)微循环衰竭期(失代偿期) 形成微血栓,甚至DIC 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 多器官功能受损 由于微循环内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和酸性环境中血液的高凝状态,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易发生凝集,在血管内形成微血栓,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随着各种凝血因子消耗,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临床出现严重出血倾向。 由于组织缺少血液灌注,细胞缺氧更加严重;加之酸性代谢产物和内毒素的作用,使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多种水解酶,造成组织细胞自溶、死亡,引起广泛的组织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受损。此期也称为休克失代偿期。

02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病因与分类】 根据病因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5类,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最为常见。 按休克的始动环节分类,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按休克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可分为低排高阻型休克和高排低阻型休克。 【病理生理】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微循环障碍、细胞代谢障碍及功能受损、重要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是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微循环障碍 按微循环障碍发展过程,将休克病程分为3期。 1.微循环缺血期休克早期,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血压下降,刺激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血管舒缩中枢加压反射,交感-肾上腺轴兴奋引起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使心跳加快、心排血量增加,并选择性地使外周(如骨骼肌、皮肤)和内脏(如肝、脾、胃肠)的小血管、微血管平滑肌收缩,尤其是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收缩更为明显,大量毛细血管网关闭,同时直捷通路和动-静脉短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血液在体内重新分布,以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由于此时毛细血管后括约肌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使得此期微循环呈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特点,真毛细血管网内血量减少,毛细血管静水压降低,组织间液回吸收入毛细血管网,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循环血量。此期又称为休克早期或休克代偿期,如能去除病因并釆取积极措施,休克较容易纠正。 2.微循环淤血期若休克未能及时纠正,病情持续发展,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流量继续减少,组织因严重缺血、缺氧而处于无氧代谢状态,产生大量的酸性代谢产物,同时释放舒张血管的组胺、缓激肽等介质。受这些扩血管物质的影响,微血管前括约肌松弛,而后括约肌因敏感性较低,则仍处于相对收缩状态,使得此期微循环呈现“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的特点,大量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网内,致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至第三间隙,血液浓缩,且循环血量进一步下降,心、脑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进入休克抑制期。 3.微循环衰竭期随病情进一步发展,休克进入不可逆阶段。由于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加之酸性环境中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红细胞与血小板发生凝集而在血管内形成大量微血栓,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随着各种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被激活,可出现全身严重的出血倾向。由于组织缺少血液灌注、细胞严重缺氧,加之酸性代谢产物和内毒素的作用,使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多种水解酶,造成细胞自溶、死亡,最终引起广泛的组织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受损。此期亦称为休克失代偿期。 (二)代谢改变 1.能量代谢障碍由于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体内的葡萄糖以无氧酵解为主,产生的能量较少,造成机体能量严重不足。此外,休克引起的应激状态使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明显升高,引起以下反应:①促进糖异生,抑制糖降解,导致血糖水平升高;②抑制蛋白合成、促进蛋白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合成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原料。当有特殊功能的酶类蛋白质被分解消耗后,则影响机体的生理过程;③脂肪分解代谢增强,成为机体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 2.代谢性酸中毒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乳酸生成增多。同时由于肝功能受损,处理乳酸的能力减弱,导致高乳酸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 (三)炎症介质释放和细胞损伤 严重损伤、感染等可刺激机体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包括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和一氧化氮等,形成“瀑布样”级联放大反应。活性氧代谢产物可造成脂质过氧化和细胞膜破裂。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试题

1.下列关于休克护理不妥的是 A.平卧位 B.常规吸氧 c.保暖,给热水袋 D.观察每小时尿量 E.每l5min测血压、脉搏l次 2.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心功能衰竭8.肺问质水肿 C.DIC D.肾小管坏死 E.MSOF 3.反映休克病人组织灌流量最简单、有效的指标是 A.血压 B.脉搏 C.神志 D.尿量 E.肢端温度 4.反映休克病人的危重征象的指标是 A.收缩压低于l0.7kPa(80mmHg) B.伴代谢性酸中毒 C.脉搏细速120次/分 D.神志淡漠 E.皮肤出现多处瘀点、瘀斑 5.休克病人微循环衰竭期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表情淡漠 B.皮肤苍白 C.尿量减少 D.血压下降 E.全身广泛出血 6.微血栓形成在 A.微循环痉挛期 B.微循环扩张期 C.微循环衰竭期 D.休克早期 E.休克期 7.休克的实质是 A.血压下降 B.中心静脉压下降 C.脉压下降 D.心脏指数下降 E.微循环灌流不足 8.中心静脉压(CVP)是指 A.主动脉内的压力 B.肺动脉内的压力 C.左心房内的压力 D.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E.左心室的压力 9.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纠正酸中毒 B.心功能正常 C.补足血容量 D.先用血管收缩药 E.与皮质激素同用

10.休克早期的表现是 A.脉压3kPa(23mmHg) B.皮肤发绀 c.神志淡漠 D.全身淤点 E.尿量40ml/h 11.休克扩容治疗时,反映器官灌流情况的简单、有效的指标是 A.血压、脉搏 B.尿量 c.中心静脉压 D.肺动脉楔压 E.呼吸、脉搏 A,型题 12.一病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量减少、脉压小。此时治疗上应 首先给予 A.血管收缩药 B.血管扩张药 C.全血 D.强利尿剂 E.平衡盐溶液 13.一病人严重创伤,血压降低,脉搏细速,面色苍白,诊断为休克,治疗时重点应注意 A.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B.及时扩充血容量 c.及时使用甘露醇 D.避免使用血管收缩药 E.药物对各脏器的毒性 14.一人外伤后出血、烦躁,肢端湿冷,脉搏105次/分,脉压低。应考虑为 A.无休克 B.休克早期 c.休克中期 D.休克晚期 E.DIC形成 A,型题 15~16题共用题干 男性,40岁。因车祸发生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准备手术。 15.在等待配血期间,静脉输液宜首选 A.5%葡萄糖液 B.5%葡萄糖等渗盐水 c.平衡盐溶液 D.林格液 E.5%碳酸氢钠 16.在下列抗休克措施中,错误的是 A.吸氧,输液 B.置热水袋加温 c.平卧位

外科休克护理题与参考答案完整版

精心整理 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搜集的资料 【第三章休克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器官缺血缺氧,造成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 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2.休克指数用来评估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等于脉率除以收缩压,正常为1/2 ,休克指数越大说 明休克越严重。 3.中心静脉压( CVP)代表右心房或者胸腔段静脉内的压力,正常值为5-10cmH2O。 二、填空题 4. 护理休克病人时,应间歇给氧,流量一般(4-6L/分)。 5.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6.休克根据发病的原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 7.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 8.休克病人微循环变化分为三期(收缩期)(扩张期)(衰竭期)。 9.休克病人微循环收缩期相当于临床的(早期)又称为(代偿期)。 10.休克病人微循环扩张期相当于临床的(休克期)。微循环衰竭期相当于临床(休克晚期)。11.休克早期最典型的改变是(血压基本不变而脉压差减少)。 12.休克病人治疗的关键是(补液扩容)。 13.休克病人补液首选(平衡盐溶液)。 14.休克病人急救措施有(积极处理原发病因)(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中凹位)(注意保暖)(吸氧)等。 15.休克病的一般观察指标有(血压)(神志)(尿量)(皮肤粘膜颜色)(呼吸)等,其中最简单 而有效的观察指标是(尿量)。 16.休克病人的辅助检查项目有(血常规)(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动脉血乳酸盐)(血电解质)等。 三、简答题 17.对休克病人如何做好扩充血容量的护理 答:(1)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的表现, 以便随时调整补液的量和速度。 (3)观察尿量与尿比重,以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补液量是否足够、休克有无好转。 (4)安置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 10 度~ 30 度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也有利于呼吸。(5)认真记录出入量,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8.简述休克早期临床表现? 答: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发凉,神志清楚但精神紧张,口渴,收缩压正常或略有升高,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差缩小,尿量基本正常。 19.休克失代偿期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皮肤粘膜显着苍白,四肢青紫、冰冷,神志尚未清楚但神志淡漠,非常口渴,收缩压降低,脉 搏压差进一步缩小,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尿量减少。 20.简述休克病人的急救措施?

外科休克病人护理.doc

精品文档 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微循环 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休克发病急,进展快,若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则可发展至不可逆阶段而死 亡。 一、病因与分类 休克分类: 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过敏性; 外科休克中最常见- 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 低血容量休克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二、病理生理 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及由此导致的微循环、代谢改变和 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等。 1.微循环的变化 (1)微循环收缩期(代偿期) 当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时,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刺激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 受器引起血管舒缩中枢加压反射,交感神经肾上腺轴兴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 等,使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选择性地使外周和内脏小血管、微血管平滑肌收缩,以保证重要器官的供 血。由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道开放,增加了回心血量。随着真毛细血管网内 血流量减少,压力降低,血管外液进入血管,一定程度补充了循环血量。故此期也称为休克代偿期。 (2)微循环扩张期(抑制期) 组织因严重缺氧 - 毛细血管广泛扩张 大量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 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流量继续减少,组织因严重缺氧处于无氧代谢状态,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组胺 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使毛细血管广泛扩张,而后括约肌由于对酸中毒耐受力较 大,仍处于收缩状态,致大量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至第 三间隙,引起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血压下降,重要脏器灌注不足,休克进 入抑制期。 (3)微循环衰竭期(失代偿 期)形成微血栓,甚至 DIC 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 多器官功能受损 由于微循环内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和酸性环境中血液的高凝状态,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易发生凝集, 在血管内形成微血栓,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随着各种凝血因子消耗,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临床出现严重出血倾向。 由于组织缺少血液灌注,细胞缺氧更加严重;加之酸性代谢产物和内毒素的作用,使细胞内溶酶体膜 破裂,释放多种水解酶,造成组织细胞自溶、死亡,引起广泛的组织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受损。此期也称 为休克失代偿期。

外科休克护理题及答案完整版

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搜集的资料 【第三章休克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器官缺血缺氧,造成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2.休克指数用来评估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等于脉率除以收缩压,正常为1/2,休克指数越大说明休克越严重。 3.中心静脉压(CVP)代表右心房或者胸腔段静脉内的压力,正常值为5-10cmH2O 。 二、填空题 4.护理休克病人时,应间歇给氧,流量一般(4-6L/分)。 5.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6.休克根据发病的原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 7.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 8.休克病人微循环变化分为三期(收缩期)(扩张期)(衰竭期)。 9.休克病人微循环收缩期相当于临床的(早期)又称为(代偿期)。 10.休克病人微循环扩张期相当于临床的(休克期)。微循环衰竭期相当于临床(休克晚期)。11.休克早期最典型的改变是(血压基本不变而脉压差减少)。 12.休克病人治疗的关键是(补液扩容)。 13.休克病人补液首选(平衡盐溶液)。 14.休克病人急救措施有(积极处理原发病因)(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中凹位)(注意保暖)(吸氧)等。 15.休克病的一般观察指标有(血压)(神志)(尿量)(皮肤粘膜颜色)(呼吸)等,其中最简单而有效的观察指标是(尿量)。 16.休克病人的辅助检查项目有(血常规)(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动脉血乳酸盐)(血电解质)等。 三、简答题 17.对休克病人如何做好扩充血容量的护理 答:(1)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以便随时调整补液的量和速度。 (3)观察尿量与尿比重,以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补液量是否足够、休克有无好转。 (4)安置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10度~30度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也有利于呼吸。 (5)认真记录出入量,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8.简述休克早期临床表现? 答: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发凉,神志清楚但精神紧张,口渴,收缩压正常或略有升高,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差缩小,尿量基本正常。 19.休克失代偿期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皮肤粘膜显著苍白,四肢青紫、冰冷,神志尚未清楚但神志淡漠,非常口渴,收缩压降低,脉搏压差进一步缩小,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尿量减少。 20.简述休克病人的急救措施?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一、Al/A2型题 1.各型休克的共同特点是.微循环灌流不足 A.血压下降 B.中心静脉压下降 C.脉压下降 D.尿量减少 E.微循环灌流不足 2.休克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头高足低位 B.侧卧位 C.半卧位 D.头低足高位 E.上身及下肢各抬高10o~30o 3.休克代偿期的表现是 A.血压稍升高,脉搏、脉压正常 B.血压稍降低,脉搏、脉压正常 C.血压稍升高,脉搏快,脉压无变化 D.血压稍升高,脉搏快,脉压缩小 E.血压稍降低,脉搏快,脉压缩小 4.反映休克病人组织灌流量最简单而有效的指标是 A.血压 B.脉搏

C.尿量 D.神志 E.肢端温度 5.休克病人在补充足够液体后,血压偏低,中心静脉压正常,应给予强心药A.强心药 B.利尿剂 C.血管扩张药 D.血管收缩药 E.大量皮质激素 6.为休克病人补充血容量应首选D.平衡盐溶液 A.全血 B.血浆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平衡盐溶液 E.5%葡萄糖溶液 7.治疗休克的关键是B.补充血容量 A.纠正酸碱失衡 B.补充血容量 C.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D.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E.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8.在抗休克过程中应用血管扩张剂必须.在补足血容量之后 A.在补足血容量之后 B.与血管收缩剂配合使用

C.尽早使用 D.大剂量使用 E.持续静脉点滴 9.休克病人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均低,提示.血容量严重不足 A.血容量严重不足 B.心功能不全 C.血管过度收缩 D.血容量相对过多 E.血容量相对不足 10.反映休克病人的病情危重的指标是.皮肤出现多处瘀点、瘀斑 A.神志淡漠 B.出现高热 C.脉搏细速120次/分 D.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 E.皮肤出现多处瘀点、瘀斑 11.女性,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尿量减少、脉压小。应首先给 A.血管收缩药 B.血管扩张药 C.静脉补液 D.利尿剂 E.强心药 12.男性,严重创伤后,血压降低,脉搏细速,面色苍白,诊断为休克。治疗时重点应注意.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A.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试题

1. 下列关于休克护理不妥的是 A. 平卧位 B. 常规吸氧 c.保暖,给热水袋 D. 观察每小时尿量 E.每I5min测血压、脉搏I次 2. 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 心功能衰竭 8. 肺问质水肿 C. DIC D.肾小管坏死 E.MSOF 3. 反映休克病人组织灌流量最简单、有效的指标是 A. 血压 B.脉搏 C. 神志 D.尿量 E.肢端温度 4. 反映休克病人的危重征象的指标是 A. 收缩压低于 I0.7kPa(80mmHg) B. 伴代谢性酸中毒 C. 脉搏细速120次/分 D. 神志淡漠 E. 皮肤出现多处瘀点、瘀斑 5. 休克病人微循环衰竭期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 表情淡漠 B.皮肤苍白 C. 尿量减少 D.血压下降 E.全身广泛出血 6. 微血栓形成在 A. 微循环痉挛期 B.微循环扩张期 C. 微循环衰竭期 D.休克早期 E.休克期 7. 休克的实质是 A. 血压下降 B.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下降 D.心脏指数下降 E.微循环灌流不足 8.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 A. 主动脉内的压力 B. 肺动脉内的压力 C. 左心房内的压力 D. 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E. 左心室的压力 9. 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10. 休克早期的表现是 A. 脉压 3kPa(23mmHg) B. 皮肤发绀 c.神志淡漠 D. 全身淤点 E. 尿量 40ml/h 11. 休克扩容治疗时,反映器官灌流情况的简单、有效的指标是 A. 血压、脉搏 B. 尿量 c.中心静脉压 D. 肺动脉楔压 E. 呼吸、脉搏 A,型题 12. 一病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量减少、脉压小。此时治疗上应首 先给予 A.血管收缩药 B.血管扩张药 C. 全血 D.强利尿剂 E.平衡盐溶液 13. 一病人严重创伤,血压降低,脉搏细速,面色苍白,诊断为休克,治疗时重 A .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B. 及时扩充血容量 c. 及时使用甘露醇 D. 避免使用血管收缩药 E .药物对各脏器的毒性 14. 一人外伤后出血、烦躁,肢端湿冷,脉搏 105 次/分,脉压低。应考虑为 A. 无休克 B. 休克早期 c.休克中期D.休克晚期 E. DIC 形成 A,型题 15?16题共用题干 男性, 40 岁。因车祸发生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准备手术。 15. 在等待配血期间,静脉输液宜首选 A. 5% 葡萄糖液 B. 5% 葡萄糖等渗盐水 c. 平衡盐溶液 D. 林格液 E. 5% 碳酸氢钠 16. 在下列抗休克措施中,错误的是 A. 吸氧,输液 B .置热水袋加温 c. 平卧位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休克发病急,进展快,若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则可发展至不可逆阶段而死亡。 一、病因与分类 休克分类: 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过敏性; 外科休克中最常见-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 低血容量休克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二、病理生理 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及由此导致的微循环、代谢改变和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等。 1.微循环的变化 (1)微循环收缩期(代偿期) 当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时,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刺激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血管舒缩中枢加压反射,交感神经肾上腺轴兴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等,使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选择性地使外周和内脏小血管、微血管平滑肌收缩,以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由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道开放,增加了回心血量。随着真毛细血管网内血流量减少,压力降低,血管外液进入血管,一定程度补充了循环血量。故此期也称为休克代偿期。 (2)微循环扩张期(抑制期) 组织因严重缺氧-毛细血管广泛扩张 大量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 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流量继续减少,组织因严重缺氧处于无氧代谢状态,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使毛细血管广泛扩张,而后括约肌由于对酸中毒耐受力较大,仍处于收缩状态,致大量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至第三间隙,引起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血压下降,重要脏器灌注不足,休克进入抑制期。 (3)微循环衰竭期(失代偿期) 形成微血栓,甚至DIC 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 多器官功能受损 由于微循环内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和酸性环境中血液的高凝状态,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易发生凝集,在血管内形成微血栓,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随着各种凝血因子消耗,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临床出现严重出血倾向。 由于组织缺少血液灌注,细胞缺氧更加严重;加之酸性代谢产物和内毒素的作用,使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多种水解酶,造成组织细胞自溶、死亡,引起广泛的组织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受损。此期也称为休克失代偿期。

外科休克题

【第三章休克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器官缺血缺氧,造成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2.休克指数用来评估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等于脉率除以收缩压,正常为1/2 ,休克指数越大说明休克越严重。 3.中心静脉压(CVP)代表右心房或者胸腔段静脉内的压力,正常值为5- 10cmH2O 。 二、填空题 4. 护理休克病人时,应间歇给氧,流量一般(4-6L/ 分)。 5.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6 .休克根据发病的原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 7 .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8 .休克病人微循环变化分为三期(收缩期)(扩张期)(衰竭期)。9 .休克病人微循环收缩期相当于临床的(早期)又称为(代偿期)。10 .休克病人微循环 扩张期相当于临床的(休克期)。微循环衰竭期相当于临床(休克晚期)。11 .休克早期最典型的改变是(血压基本不变而脉压差减少)。12 .休克病人治疗的关键是 (补液扩容)。13 .休克病人补液首选(平衡盐溶液)。 14.休克病人急救措施有(积极处理原发病因)(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中凹位)(注意保暖)(吸氧)等。 15.休克病的一般观察指标有(血压)(神志)(尿量)(皮肤粘膜颜色)(呼吸)等,其中最简单而有效的观察指标是(尿量)。 16.休克病人的辅助检查项目有(血常规)(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动脉血乳酸盐)(血电解质)等。 三、简答题 17.对休克病人如何做好扩充血容量的护理 答:(1)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以便随时调整补液的量和速度。 (3)观察尿量与尿比重,以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补液量是否足够、休克有无好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试题

1.下列关于休克护理不妥的是() 2. A.平卧位 3. B.常规吸氧 4. c.保暖,给热水袋 5. D.观察每小时尿量 6. E.每l5min测血压、脉搏l次 7.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8. A.心功能衰竭 8.肺问质水肿 9. C.DIC D.肾小管坏死 10.E.MSOF 11.反映休克病人组织灌流量最简单、有效的指标是 12.A.血压 B.脉搏 13.C.神志 D.尿量 14.E.肢端温度 15.反映休克病人的危重征象的指标是 16.A.收缩压低于l0.7kPa(80mmHg) 17.B.伴代谢性酸中毒 18.C.脉搏细速120次/分 19.D.神志淡漠 20.E.皮肤出现多处瘀点、瘀斑 21.休克病人微循环衰竭期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22.A.表情淡漠 B.皮肤苍白 23.C.尿量减少 D.血压下降 24.E.全身广泛出血 25.微血栓形成在 26.A.微循环痉挛期 B.微循环扩张期 27.C.微循环衰竭期 D.休克早期 28.E.休克期 29.休克的实质是 30.A.血压下降 B.中心静脉压下降 31.C.脉压下降D.心脏指数下降 32.E.微循环灌流不足 33.中心静脉压(CVP)是指 34.A.主动脉内的压力

35.B.肺动脉内的压力 36.C.左心房内的压力 37.D.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38.E.左心室的压力 39.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40.A.纠正酸中毒 41.B.心功能正常 42.C.补足血容量 43.D.先用血管收缩药 44.E.与皮质激素同用 45.休克早期的表现是 46.A.脉压3kPa(23mmHg) 47.B.皮肤发绀 48.c.神志淡漠 49.D.全身淤点 50.E.尿量40ml/h 51.休克扩容治疗时,反映器官灌流情况的简单、有效的指标是 52.A.血压、脉搏 53.B.尿量 54.c.中心静脉压 55.D.肺动脉楔压 56.E.呼吸、脉搏 57.A,型题 58.一病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量减少、脉压小。此时治疗上应首先给予 59.A.血管收缩药 B.血管扩张药 60.C.全血 D.强利尿剂 61.E.平衡盐溶液 13.一病人严重创伤,血压降低,脉搏细速,面色苍白,诊断为休克,治疗时重点应注意 A.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B.及时扩充血容量 c.及时使用甘露醇 D.避免使用血管收缩药 E.药物对各脏器的毒性 14.一人外伤后出血、烦躁,肢端湿冷,脉搏105次/分,脉压低。应考虑为 A.无休克 B.休克早期 c.休克中期D.休克晚期 E.DIC形成 A,型题 15~16题共用题干 男性,40岁。因车祸发生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准备手术。 15.在等待配血期间,静脉输液宜首选 A.5%葡萄糖液 B.5%葡萄糖等渗盐水 c.平衡盐溶液 D.林格液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之外科护理学第二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第二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基础知识 一、A1 1、休克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B、急性肾衰竭(ARF) C、心力衰竭 D、继发性脑水肿 E、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2、在外科休克中最常见的是 A、心源性休克 B、低血容量性休克 C、神经源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创伤性休克 3、各种休克的共同病理改变是 A、血压下降 B、脉压缩小 C、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D、中心静脉压下降 E、血管张力降低 4、感染性休克常继发于哪种细菌为主的感染 A、革兰阴性杆菌 B、革兰阳性球菌 C、变形杆菌 D、衣原体 E、支原体 二、A3/A4 1、患者男性,32岁。车祸致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率118次/分,血压90/60mmHg,中心静脉压1cmH2O,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值为7.32。 <1> 、该患者循环系统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 A、心功能不全 B、有效循环血量严重不足 C、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动-静脉短路 <2> 、对该患者进行救治,应从何时开始使用抗生素 A、抢救开始时 B、休克控制后 C、决定手术 D、手术后

E、病情进一步恶化 <3> 、患者急诊入院后首先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应用收缩血管药 B、补充血容量 C、纠正酸中毒 D、增强心肌收缩力 E、应用扩血管药物 <4> 、该患者的情况是 A、未发生休克 B、休克虚脱期 C、休克代偿期 D、中度休克期 E、重度休克期 三、B 1、A.中心静脉压低,血压低 B.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 C.中心静脉压高,血压正常 D.中心静脉压低,血压正常 E.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 <1> 、提示血容量严重不足 A B C D E <2> 、说明血管过度收缩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是休克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外科休克病人(概述)的病因、分类、病理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外科常见的休克病因、病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微循环改变、代谢变化和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外科休克病人(概述)的病因、分类、病理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A

外科休克护理题及答案完整版

为了方便大家得学习搜集得资料 【第三章休克病人得护理】 一、名词解释 1.休克各种原因引起得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器官缺血缺氧,造成细胞代谢紊乱与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得病理生理改变得临床综合征。 2.休克指数用来评估休克严重程度得指标,等于脉率除以收缩压,正常为1/2,休克指数越大说明休克越严重。 3.中心静脉压(CVP)代表右心房或者胸腔段静脉内得压力,正常值为5-10cmH2O 。 二、填空题 4、护理休克病人时,应间歇给氧,流量一般(4-6L/分)。 5.休克得本质就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死亡得主要原因就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6.休克根据发病得原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 7.外科常见得休克类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 8.休克病人微循环变化分为三期(收缩期)(扩张期)(衰竭期)。 9.休克病人微循环收缩期相当于临床得(早期)又称为(代偿期)。 10.休克病人微循环扩张期相当于临床得(休克期)。微循环衰竭期相当于临床(休克晚期)。 11.休克早期最典型得改变就是(血压基本不变而脉压差减少)。 12.休克病人治疗得关键就是(补液扩容)。 13.休克病人补液首选(平衡盐溶液)。 14.休克病人急救措施有(积极处理原发病因)(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中凹位)(注意保暖)(吸氧)等。 15.休克病得一般观察指标有(血压)(神志)(尿量)(皮肤粘膜颜色)(呼吸)等,其中最简单而有效得观察指标就是(尿量)。 16.休克病人得辅助检查项目有(血常规)(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动脉血乳酸盐)(血电解质)等。 三、简答题 17.对休克病人如何做好扩充血容量得护理 答:(1)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得变化,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得表现,以便随时调整补液得量与速度。 (3)观察尿量与尿比重,以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补液量就是否足够、休克有无好转。 (4)安置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10度~30度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也有利于呼吸。 (5)认真记录出入量,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8.简述休克早期临床表现? 答: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发凉,神志清楚但精神紧张,口渴,收缩压正常或略有升高,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差缩小,尿量基本正常。 19.休克失代偿期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皮肤粘膜显著苍白,四肢青紫、冰冷,神志尚未清楚但神志淡漠,非常口渴,收缩压降低,脉搏压差进一步缩小,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尿量减少。 20.简述休克病人得急救措施? 答:(1)给氧,流量一般4-6L/分 (2)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得变化。 (4)观察尿量与尿比重。 (5)安置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10度~30度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也有利于呼吸。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_百度文库.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临床病例 男性, 49岁,因急性腹膜炎手术后第二天, BP80/56mmHg,心率次 /分, CVP1.18KPa ,血 PH7.33。 女性, 26岁,因右下腹疼痛 1小时就诊,诊断为宫外孕。此时病人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 BP90/70mmHg,P118次 /分钟。 1、以上两个案例的医疗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 2、首要的处理措施? 3、病人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有哪些? 4、你将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概述 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 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表现为血压下降, 神志迟钝, 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尿量减少等。 病因和分类 休克可因病因不同, 其早期病理生理改变各异, 但均可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心功能受损、周围血管阻力减低及血液分布异常等改变。按病因分类:失血性、创伤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休克;按临床表现分类:暖休克和冷休克。最近主张以血流动力学分类。 治疗原则

紧急处理:保持气道通畅和正常通气活动性出血 -尽早手术治疗建立通畅的外周通路 -补液吸氧 -改善组织氧合提供舒适体位 -抬高下肢保暖 -避免体温下降 一、扩容 这是抗休克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措施之一,必须及时、快速、足量地补充血容量。 反应良好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升高、尿量增加、氧输送增加 1. 扩充血容量 一般采用两条静脉通道: 一条通道保证扩容的需要,予以快速输液; 一条通道保证各种药物按时输入, 但要注意药物的配伍, 详细记录给药种类、浓度、时间、反应等。 2. 常用扩容液体 晶体液: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首选乳酸钠林 格液,一般先输入晶体液增加回心血 量, 降低血液黏稠度, 改善微循环。血制品:红细胞、全血、血浆、白蛋白等。 胶体溶液:羟乙基淀粉,明胶、右旋糖酐等; 能提高渗透压,不仅能扩容,也可 降低血液黏滞度及疏通微循环二、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这是抗休克治疗的根本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