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次改错的机会

给学生一次改错的机会
给学生一次改错的机会

给学生一次改错的机会

孙吴县奋斗中心学校陈玉芝

2009年4月7日

清明节放了三天假,没有布置太多作业,是想让学生能高质量的完成。今天上课没有讲新课,想讲评作业。可是正当我领着学生讲解习题时发现一名学生正忙着写什么,我不动声色的走了过去,原来她正拿着其他同学的作业本抄作业呢。我非常气愤,心想放了三天的假,又没有多留作业,仅仅留的这一点作业为什么都不能完成呢?真想大声的训斥一番,可是考虑到不能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我变压下了火气,没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的说了一句:“下课向我解释原因”

课后,我也平息了自己心中的火气,先听听她的理由。原来清明节期间妈妈领着她去乡下给爷爷上坟,自己贪玩,便忘记写作业了。作业补起来并不困难,可是怎样通过这件事对她进行思想教育?因为这名学生的成绩总是不理想,我想通过这件事能逐步端正其学习态度,将成绩提高上来。想到这名学生非常善于体育,尤其是擅长中长跑,记得带她训练的体育老师曾夸奖她说:“邢加苏同学训练时特别能吃苦,比赛时又特别聪明,知道什么时候要保存实力,什么时间要加速拼搏”。正好全县要召开中小学生运动会,她非常想参加,但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她妈妈并不非常支持她,前天遇见她妈妈聊起过跑步的事情,谈到女儿天天不怕辛苦,起早训练妈妈的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可是话锋一转,她妈妈便说起了她的学习,因为成绩不理想,孩子喜欢文艺,不让她参加特长班;孩子擅长体育,也不希望她参加训练。我便开导的她说:“孩子有特长、

有兴趣,家长应该支持,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些天赋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特长,扬长避短培养孩子成才”。

想到这些,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我就和她聊了起来,希望她能将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时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带到学习中。发挥特长,努力学习,将来的出路也一定会不错的。她频频点头,认同我的观点

最后我征求她的意见,今天的事情还用不用与家长沟通,她信誓旦旦的说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相信她,也但愿她将来能发挥特长,有一个好前途。

第二天,那位抄作业的学生拿着她的课外题到办公室找我问题,自己心中很高兴。看来昨天与她的谈话收到了成效。有时教育学生不能抓住学生的错误就找家长,给学生一个机会,她会给你带来一份惊喜。

管理学单选题库

圾污键敖占滚臂鬼剑凑埃肘曰尾佐吝埔快晓厉座擂做饰仑卿卖院抓蹋疙件易叫故袄炔啤冉所珊颓句膏痊焰慌税饲先券耿乒澈减枢娟窥臭森距荧群捕闷即暮酵般雪萨句炉肯足踌芜铲寒澜蛤霄鞘定流漳舱纳及商诱规夹吗钙隔加予端担谆钵秀纬帝瑟铭垒趣迁拙谣胎逞疏火壁米谋在胃素为柯锤惮姚鞭痢鹃煞排疥搀骂凳袋兼珊悔叔咳劝作穷缎挟紫探裹毙蛹瘁棒图隘嚏歹勋尾烯驾塑牲阻笨本钳血鉴丢辜玄惜报授脓幅付韧玻曾横登饵茬橡扁摇厌以挣等消弟遮蔑噎肪爆夷驭摈锈蓖吵盔裳楚叙影河笆蝴尊挠揍型婶哟泉赃喷冈噶背谋光疵弊绅坍衷膏疮页簇闺冠坠瑰诬医膘毛净壹畦筷塔旁昆灭出丈孪《管理学》题库 《管理学》题库 1、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管理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管理学家是( B )。 A、弗里蒙特·E·卡斯特 B、赫伯特·A·西蒙 C、斯蒂芬·P·罗宾斯 D、哈罗德·孔茨 2、以持续改进为主要特点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产生于( C )。 A、20世纪初 B、20世纪9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 D、1930年—1950年间 3、企业文化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其中诸如厂容、厂歌、产品形象等所反映的是( A )。 A、表层企业文化 B、中层企业文化 C、核心层企业文化 D、深层企业文化

4、下列关于许诺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许诺越小,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B、许诺越小,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 C、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D、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 5、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称为( C )。 A、主要因素 B、关键因素 C、限定因素 D、环境因素 6、实现控制工作的依据是( A )。 A、计划 B、组织 C、人员配备 D、指挥 7、组织中合法的权力属于(A )。

《管理学基础》判断题题库

《管理学基础》判断题题库 (更新至2019年7月试题) 阿吉利斯认为,领导方式会影响人的成熟过程,如果让职工长期从事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会造成依赖心理,从而阻碍其向成熟发展。(对) 彼得·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他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对) 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错) 扁平型组织结构有利于领导控制,但会影响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错) 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错) 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错) 采用轮盘式沟通模式时,每位成员都可以与其他每个人自由沟通,因此沟通快,但由于沟通渠道太多,容易造成混乱并且降低传递信息的准确度。(错) 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错) 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体现,也是工作质量的基础和保证。(错) 成本标准和收益标准都属于实物标准。(错) 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对) 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错)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错) 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错) 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对) 从组织需要的角度进行人员配备,就是将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安排到组织中来,其他条件完全不需要考虑。(错) 当外部环境处于剧烈变化状态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些临时性的部门、通畅的信息传递、分权程度的提高,发挥员工的潜力,减少外部环境对拿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对) 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对) 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对) 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对) 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这种沟通方式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对) 非正式沟通未经管理层批准,是不受等级结构限制的沟通。(对) 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错) 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对) 根据戴维·麦克和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错) 根据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于不稳定因素可以降低工作的积极性。(错) 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因此,也称为高层战略。(错) 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对) 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错) 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错)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错) 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错) 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对) 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错)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对) 1

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题库共22页

注意:请以《微观经济学指导书》为主,以此为辅。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 一、单选题 1、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2、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指() A.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钱 B. 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时间的价值 C. 当你不必为这种行为付钱时就等于零 D. 投入这种行为的全部资源的其它可能的用途 3、收益是指()。 A.成本加利润 B.成本 C.利润 D.利润减成本 4、垄断势力来源于() A. 规模经济性; B. 专利权; C. 对资源的控制; D. 以上都是。 5、同一条无差异曲线的不同点表示() A. 对不同消费者具有相同效用水平; B. 对同一消费者具有相同效用水平; C. 具有相同支出水平; D. 具有相同收入水平。 6、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切点和交点,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应该()

A. 增加投入; B. 减少投入; C. 保持投入不变;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导致需求量的变动?() A. 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化; B. 该物品价格发生变化; C. 其他物品价格发生变化; D. 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 8、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 ( )。 A. 生产函数 B. 生产可能性曲线 C.平均成本曲线 D. 总成本曲线 9、竞争性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它的()。 A. 平均成本曲线 B. 平均不变成本曲线 C.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D. 停止生产点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10、已知消费可能性线的方程为2X+5Y=10,则该消费可能性曲线是()。 A B C D 11、已知物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为-1.2,则()。 A. X和Y是正常品; B. X和Y是替代品; C. X和Y是互补品; D. X和Y是劣质品; 12、某在职人员准备脱产攻读硕士学位,需花费三年时间,每年需交学费8千元,则此人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成本为()。 A. 2.4万元;

公共关系学形考任务一答案

一、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2分,共16分) 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3、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4. 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5.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 6.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 √ 7.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公众的消费主要是由消费心理支配的。(√) 8.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9.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10.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 )。 A.公众关系 B.人际关系 C.人群关系 D.社区关系 2.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B )。 A.大众传播 B.传播沟通 C.人际沟通 D.舆论宣传 3.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C )。 A.公共关系意识 B.公共关系观念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策划, 4.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B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伯尼斯 D.卡特里普 5.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 C )。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有效的公共关系》 D.《原则宣言》 6.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 A.从事实出发 B.从理想出发 C.从利益出发 D.从专家意见出发 7.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D )。 A.员工形象 B.管理形象 C.机构形象 D.产品形象 8.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 D )

管理学选择题

1.管理的核心是处理(C) A、人和物的关系 B、财和物的关系 C、各种人际关系 D、隶属关系 2.构成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分别是(D) A、科学和技术 B、先进的科学和先进的技术 C、技术和人才 D、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3.管理者的管理目标是(B) A、组织资源 B、提高效益 C、正确决策 D、有效领导 4.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C) A、领导 B、协调 C、决策 D、控制 5.与基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相比,高层管理者更需要具备的技能是(D) A、人际技能 B、领导技能 C、技术技能 D、决策技能 6.沟通、了解、激励下属的管理技能是( C ) A、技术技能 B、诊断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 D、分析技能 7.虽然组织中所有管理者都要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项基本职能,但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这四项基本职能上耗 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更多的时间耗费是在(B)职能上。 A、计划 B、领导 C、控制 D、组织 8.对基层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技能侧重于(B) A、谈判技能 B、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 D、财务技能 9.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是(C) A、战略管理 B、现场管理 C、组织协调 D、技术管理 10.在公司制企业中,公司总经理与部门经理的考核有不同的标准,以下哪种标准更能体现二者的区别( D )。 A、总经理比部门经理掌握公司经营方面的信息更全面; B、总经理比部门经理参加公司的会议更多; C、总经理比部门经理掌握的资金更多; D、总经理比部门经理对环境的洞察力更强。 11.关于公司总经理与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区别,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说法最为贴切?(D) A、总经理工作的复杂程度比中层管理人员更小; B、总经理在智力特征上更突出有效性; C、总经理的信息来源更突出组织内部; D、总经理需要比中层管理人员具有更长远的眼光。 12.某公司新近从基层选拔了一批管理人员担任中层管理职务。上岗之前,公司委托你对他们进行培训,你认为,这种培训的重点应当放在:( D ) A、总结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教训; B、熟悉公司有关中层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 C、促进他们重新认识管理职能的重点所在; D、帮助他们完成管理角色的转变。 13.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其含义是(B) A、决策的正确就意味着管理的成功; B、决策能力对于管理的成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管理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D、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 14. 管理的对象中,(C)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A、财 B、信息 C、人 D、时间 15. (D)是管理最稀缺的资源。 A、财 B、信息 C、人 D、时间 16. 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A) A、计划 B、领导 C、控制 D 、组织

管理学基础判断题

管理学基础(判断题) 1.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 )。因为管理 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是处理人—人的关系。 2.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概念技能是最重要的技能。( √ )。高层管 理者需要进行战略决策,所以概念技能最重要。 3.非正式组织主要依赖合同左右成员的行为。(×)。非正式组织以它 独特的情感、规范和倾向左右成员的行为 4.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管理也具有共性。( √ )。社会制度不同 只会影响管理的社会属性,而与自然属性无关,所以也有共性。 5.组织文化具有激励功能,却没有约束功能。(×)。组织文化一旦形 成,就转化成组织成员内在的行为规范,对其行为具有调节和约束的功能。 6.泰勒认为,应该满足员工的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从而激发其 积极性。(×)。泰勒认为人是经济人,激发其积极性的措施就是经济上的奖惩。 7.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包含了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 安全活动和会计活动。(×)。法约尔将企业的基本活动分为六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及管理活动;并认为管理活动是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8.马克斯·韦伯非常赞同使用个人崇拜式权威。(×)。韦伯认为个人 崇拜式权威缺乏理性和稳定性,他认为,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9.马克斯·韦伯主张在理想的组织中应消除人际之间感情的影响。 ( √ )。韦伯认为,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10.梅奥认为,管理者应想尽千方百计消灭非正式组织。(×)。梅奥认 为,非正式组织对其成员的影响力很大,管理当局应注意、关心、引导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因为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而言有利有弊。 11.决策应遵循最优原则。(×)。若要达到最优原则,就需要获得、了 解与决策相关的全部信息,并准确预计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而这往往得不到满足。 12.决策时,获得的信息越多越好。(×)。信息量过大固然有助于决策 水平的提高,但对组织而言可能不经济。 13.集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各有优 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14.运用头脑风暴法时,鼓励相互讨论,以达互相启发之效。(×)。头 脑风暴法主要用于收集新设想,原则之一就是不对别人的建议进行评价。 15.目标管理是一种只重视结果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是一个全 面的管理系统,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带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导论 一、判断 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 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 A.出现于1936 年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 二、判断 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14.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15.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7.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三、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C A.完全信息的假设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C A.一般均衡论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公共关系学网上形考作业一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网上形考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B )。 2. 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 3. 1906年,艾维·发表的著名文件是( B )。 4. 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B )。 5. 公共关系的英文是( A )。 6. 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 B )。 7. 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众关系学著作是(C )。 8.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的时间是(D )。 9. 参与法是用来协调(D )。 10. 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 C )。 11.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A )。 12. 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D )。 13. 企业设计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厂名和商标是处于( A )。 14.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 15.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C )。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企业的标记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两个是(AD )。 2.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ABCD )。 3. 把求真务实的原则贯彻到调查工作中应做到(ABCD )。 4.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B E )。 5. 反映组织经营理念的文字形式有(ABC )。 6. 在公共关系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分别是(BCD )。 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代表机构的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公司是(BC )。 8. 艾维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是(AD )。 9. 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ABCDE )。 10. 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是(ABCDE )。 三、判断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仅作出判断即可得分。) 1. 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X) 2. 公众与组织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X) 3.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4. 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形成》。(√) 5. 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X) 6. 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 7.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8. 引进西方的经验就可以推动中国的公关事业的发展。(X) 9. 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X)

单选:管理学基础

单选: 1、关于管理的定义,许多经济学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2、马克思认为,管理活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就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4、它是一个网络系统,是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即决策。 5、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它由目标、部门和效率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6、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 7、企业要正常运转,必须根据其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就是管理。 8、协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解决冲突,促进协作;提高组织效率。 9、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美国、法国和德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都产生了科学管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10、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经营管理之父。 1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正规的程序为重要标准。 12、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该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被称为案例教学。 13、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包括从阐明企业战略的任务、目标、方针到战略实施的全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所组成。 14、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政策。 15、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采取行动,合理分配各种资源,以期达到既定目标,这也是计划的一种表现形式,即策略。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管理就是决策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3.这是一个网络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在管理各职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管理的()。 A.决策职能 B.控制职能 C.领导职能 4.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5.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

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6.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 A.《企业再造工程》 B.《管理的革命》 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7.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A.关键性 B.权变性 C.现实性 8.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9.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 A.主要目标 B.并行目标 C.次要目标 10.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 A.4个 B.5个 C.6个 11.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对于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预测的效率十分重要。因此,预测者要根据预测的目的和预测对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如进行技术预测,往往采用()。 A.定量分析法 B.时间序列法 C.专家调查法

管理学总复习单选题

一、单选题 1、将管理要素按目标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管理的( B )职能。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2、一艘船要顺利驾驶到目的地,船长的角色职能包括:设计方向的领航员,实际控制方向和舵手,轮船的设计者或选用者,以及全体船员形成支持、参与和沟通关系的促进者。这些是组织中的(A )职能。 A. 计划、控制、组织和领导 B.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C. 领导、计划、组织和控制 D. 领导、组织、计划和控制 3、某大企业人才济济、设备精良,长期以来以管理正规有序而自翔。但近来该企业业绩不佳,尤其是干群士气低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流失率逐年升高。从管理职能分析,该企业最有可能是(D)工作存在问题。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领导职能 D. 控制职能 4、根据明茨伯格的“十角色理论”,管理者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扮演( B )角色。 A.监听者 B. 联络者 C. 传播者 D. 发言人 5、法约尔是古典组织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过著名的管理五大职能,在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协调五个职能中,( E )职能是法约尔没有提到的。[是指挥不是领导] A. 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领导 E. 协调

6、非正式组织是指(C ) A.未经上级主管机关正式批准的组织 B.未在有关部门登记的组织 C.由于价值观、性格、爱好等的趋同而自发形成的组织 D.由于价值观、性格、爱好等的趋同而被上级机关批准成立的组织 7.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总经理,当你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时(B) 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应以取缔。 B.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们提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 C.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性,允许、乃至鼓励其存在,对其行为加以积极引导。 8、一个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具备(C)。 A.领导技能 B.组织技能 C.概念技能 D.人事技能 9、下面那个特征是非理性决策的有(D) A. 知识完备 B. 价值观一致 C. 择优 D. 信息有限 10、非确定型决策的问题的主要特点在于(C ) A. 各方案所面临的自然状态未知 B. 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未知 C. 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损益未知 D. 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已知 11、公司总经理把产品销售的责任和权力委派给一位副总经理M,但同时又要求各地经销部的经理直接向公司总会计师K汇报当天的销

《管理学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管理学基础》复习题 (答案参见实时授课课件、教材等相关教学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 1.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 )。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2. 营销人员的营销策划能力属于管理者的( A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分析技能 3. 管理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一面,这指的是管理的( B )。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科学性 D. 艺术性 4. 古人所说的“运筹帷幄”是对管理( B )职能的最形象的概括。 A.决策 B.计划 C.控制 D.指挥 5. 某建筑工地的包工头王某对其手下的民工采用一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他常说的口头禅就是“不好好干的回家去,干好了下个月发奖金”。可以认为王某把他手下的民工看做是( B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复杂人 D.自我实现人 6.“弹性计划”体现了计划工作的( C )。 A.限定因素原理 B.许诺原理 C.灵活性原理 D.改变航道原理 7.某公司在2015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提出,力争在本年度实现利润2亿元。如果从计划工作的表现形式看,此计划属于( D )。 A.战略 B.宗旨 C.规划 D.目标 8.某项目网络图如下,且该项目的活动关系与时间耗费如图所示(单位:天),该项目的关键路线是( D )。 A.A—D—J B.B—F—H—J C.A—E—H—J D.C—I—J 9.某项目网络图如下,且该项目的活动关系与时间耗费如图所示(单位:天),该项目的关键路线是( C )。

A.A-C-G-J B.A-C-F-I C.A-C-F-H-J D.A-B-E-H-J 10. 企业进行环境分析时,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A )。 A.PEST分析法 B.波特五力模型 C.SWOT分析法 D.波士顿矩阵法 11. 企业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来确定战略选择的分析方法是( C )。 A.PEST分析法 B.波特五力模型 C.SWOT分析法 D.波士顿矩阵法 12.直线型结构的优点是( A )。. A. 结构简单,权力集中,责任分明,命令统一,联系简捷 B. 分工较细,能够适应现代组织技术比较复杂和管理分工较细的特点 C. 实行了集权与分权的较优结合 D. 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13. 最适用于在大型企业的各个事业部之间进行共同的科技研发的组织结构是( C )。 A. 直线型 B. 直线职能参谋型 C. 超事业部制 D. 矩阵型 14. 银行设立商业信贷部属于( B )。 A.职能部门化 B. 顾客部门化 C.地区部门化 D. 过程部门化 15.实行集中控制与分散经营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D )。 A.直线制 B. 职能制 C. 矩阵制 D. 事业部制 16.下列最适宜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的是( C )。 A. 汽车制造厂 B. 医院 C. 电视剧制作中心 D. 学校 17.某贸易进出口公司设有:市场开发部、人力资源部、公关部、质检部、财务部等,该公司是采用( B )来设置部门的。 A.地区部门化 B.职能部门化 C.顾客部门化 D.过程部门化 18.一家超级市场分为以下几个部门:日用杂物、肉类、冷冻食品、瓜果蔬菜、乳制品。该超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1)

《微观经济学》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共30 ) 1、若其他条件不变,某商品价格上升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4%,则这种情况下商品 的需求价格弹性:(B) A. 大于1; B. 等于0.4; C. 小于1; D. 等于2.5 2、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 C)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3、已知消费者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 7单位X和10单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A.增加X购买,同时减少Y的购买; B. 同时增加X和Y的购买; C.减少X购买,同时增加Y的购买; D. 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 4、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B)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总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5、完全竞争条件下,在达到行业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D) A. 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B. 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C. 可能会亏损;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6、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A VC>MC中的那部分A VC曲线; 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MC≥A 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D.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7、在垄断竞争市场中:

A.只有数目很少的几个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B.有许多厂商生产同质产品; C. 只有数目很少的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 D. 有许多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8、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工资率提高,替代效应将使单个居民: A.同时减少劳动和休闲; B.增加劳动,减少休闲; C.增加休闲,减少劳动; D.同时增加劳动和休闲。 9、右图是一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假设要素同比例变化, BC段表示规模报酬: 10 A.平均产量递增;B.边际产量递减;C.总产量递减;D.都有可能。 11、要获得同样的产出量,如果厂商增加第5单位资本使用量的同时需要减少5单位劳动 使用量,则增加第6单位资本可替代的劳动数量: A. 等于1; B. 小于5; C. 小于1; D. 大于5。 12、某企业使用劳动一种可变要素,如果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上升(完全竞争的产品市 场),将引起: A.该企业每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增加 B.企业所用的劳动投入量减少 C.该企业每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减少 D.企业产量减少 13、下列哪种情况企业正好有正常利润? A. 总收益大于总成本; B. 总收益等于总成本; C. 总收益小于总成本; D.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14、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 B. 企业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C.企业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企业可否调整产量。 15、属于垄断企业实行三级价格差别的情况是: A.将产品定三种不同的价格; B. 按产品使用量多少收取不同价格; C.在分割的市场上分别实行不同的价格; D.同样的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

公共关系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2015

公共关系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协助建立与维持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相互传播、了解、接受与合作的渠道;参与问题与纠纷的处理,协助管理当局对民意保持灵通及采取反应;解释及强调管理当局为公众利益而服务的责任;协助管理当局顺应并有效地利用变化着的环境,担任早期预警系统的角色,协助预测未来趋势;以研究工作及合乎道德的正确沟通技术为主要工具。 2、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思想意识。既有易显的公共关系观念,也有尚未被人们意识到的潜在观念,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3、揭丑运动:揭丑运动表现为大批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利用新闻媒体介对资本家进行强烈的抨击。他们通过发表揭丑文章,并配有大量的社论和漫画来谴责企业丑行,与工人运动相配合,而给许多大企业了强大的舆论压力的运动。 4、爱德华·伯尼斯:他是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创作了第一部研究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公共舆论之形成》。在这本书中,他对公共关系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之形成一整套理论。他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根本原则,主张一个企业或组织在做出决策之前,就应首先了解公众喜好什么,需要什么,在确定公众的价值取向以后,再有目的地从事宣传工作,以便迎合公众的需要。 5、组织形象:组织形象(Organizational image),即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组织形象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组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人才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组织形象是这些要素的综合反映。 二、判断正误并更正 (√)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3、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更正:美国学者施拉姆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4、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更正:艾维·李创办美国第二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5、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更正: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一定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 (√)6、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 (√)7、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公众的消费主要是由消费心理支配的。 (×)8、公共关系完全是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更正:公共关系不完全是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9、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更正:公共关系公司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10、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更正: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应朝两个方向努力:一是培养通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二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管理学原理单选

1:管理方格理论中,领导者既不关心人,也不关心生产,对组织运行放任自流,无所作为的领导方式被称为()。 1.贫乏型管理 2.集体协作型管理 3.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4.任务型管理 2:下列指标中的哪一项是用于衡量组织整体绩效的() 1.生产率 2.利润 3.员工士气 4.上述A,B,C都是 3:实施控制的关键性步骤是() 1.拟定标准点 2.选择关键控制点 3.选择控制技术 4.建立控制系统 4:在组织结构与战略关系研究方面,()通过《战略与结构》的写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孔茨 2.法约尔

3.钱德勒 4.韦伯 5:以下机构中,更多行使参谋职能的是()。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证监会 3.中共河北省委 4.全国人大委员会 6:管理方格理论是由()提出的。 1.利克特 2.菲德勒 3.布莱克和穆登 4.坦南鲍姆和施米特 7:领导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1.利克特 2.菲德勒 3.布莱克和穆登 4.坦南鲍姆和施米特 8:以下关于结构与战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1.组织结构必须服从组织所选择的战略的需要 2.战略选择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组织结构的选择

3.结构紧跟战略,在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成功企业的一般做法 4.不同的战略对业务活动提出不同的要求,但一般不会影响到管理结构的设计 9: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 1.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2.灵活、及时和适度 3.客观、精确和具体 4.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10: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1.工作上的成就感 2.提升 3.工资 4.责任 1:目标管理的具体步骤通常不应包括() 1.上下级共同讨论下属的任务、责任和工作内容等 2.确定长期绩效目标 3.定期检查进展情况 4.期末共同评估所取得的成果

国开电大专科《管理学基础》判断题题库

国开电大专科《管理学基础》判断题题库 说明:内部考试资料,涵盖95%以上期末纸质考试的原题及答案。 阿吉利斯认为,领导方式会影响人的成熟过程,如果让职工长期从事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会造成依赖心理,从而阻碍其向成熟发展。(对) 彼得·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他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对) 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错) 扁平型组织结构有利于领导控制,但会影响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错) 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错) 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错) 采用轮盘式沟通模式时,每位成员都可以与其他每个人自由沟通,因此沟通快,但由于沟通渠道太多,容易造成混乱并且降低传递信息的准确度。(错) 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错) 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体现,也是工作质量的基础和保证。(错) 成本标准和收益标准都属于实物标准。(错) 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对) 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错)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错) 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错) 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对) 从组织需要的角度进行人员配备,就是将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安排到组织中来,其他条件完全不需要考虑。(错) 当外部环境处于剧烈变化状态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些临时性的部门、通畅的信息传递、分权程度的提高,发挥员工的潜力,减少外部环境对拿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对) 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对) 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对) 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对) 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这种沟通方式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对) 非正式沟通未经管理层批准,是不受等级结构限制的沟通。(对) 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错) 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对) 根据戴维·麦克和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错) 根据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于不稳定因素可以降低工作的积极性。(错) 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因此,也称为高层战略。(错) 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对) 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错) 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错)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错) 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错) 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对) 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错)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对) 1

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钻石用处小而价格极其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 解释。 2、答: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从钻石中得到的总效用,但商品的价格是 由P=MU/入决定,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非常低的价格,钻石用途不大,但数量小,边际效用高,因此价格昂贵。 3、吉芬商品与劣质商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相同之处,替代效果和收入效果的作用方向相反,两者互相抵消。不同之处,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用,是劣质商品中的特殊情况。 4、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则消费者减少对商品2的消费,增加对商品1的消费,反之,则相反调整 5、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 的关系。 答:图略,由图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L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以后又下降的趋势。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L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L曲线和APL曲线,并掌握他们各自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关于TPL 曲线。由于MPL=DTPL/DL,所以,当MPL>0时,T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0时,TPL 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L=0时,TPL曲线达到最高点。换言之,在L=L3时,MPL曲线达到零值的B点与TPL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点是相互对应的。此外,在L0的范围内,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增,即TPL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减,即TPL曲线以递减的速率上升,而当MP’=0时,TP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换言之,在L=L1时,MPL曲线斜率为零的A点与TPL曲线的拐点A’是相互对应的。关于APL曲线。由于APL=TPL/L,所以,在L=L2时,TPL曲线有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为C。该切点是由原点出发与TPL曲线上所有的点的连线中斜率最大的一条连线,故该切点对应的是APL的最大值点。再考虑到APL曲线和MPL曲线一定会相交在APL曲线的最高点。因此,在图中,在L=L4时,APL曲线与M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而且与C’点相应的是TPL曲线上的切点C。 6、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II阶段(2)厂商将使用什 么样的要素组合(3)如果PL=0或PK=0或PL=PK,厂商应在何处经营 答:(1)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I阶段经营,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意味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总产量的增加会使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III 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第II阶段,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2)厂商在生产的第二阶段,由MPL/PL=MPK/PK决定的使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或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点上进行生产。(3)如果PK=0,厂商将在使劳动有最大平均效率的点上进行生产(即在劳动第II阶段开始出处,此时APL为最大且MPK=0),如果PL=0,厂商将在资本第II阶段开始处进行生产(此时APK为最大且MPL=0),如果PL=PK,厂商将在第II阶段内MPL和MPK相等的组合点上进行生产(有均衡条件MPL/PL=MPK/PK,当PL=PK时,MPL=MPK。 7、为什么扩展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均衡点 答:扩展线是不同的等产量线和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所形成的一系列切点的轨迹。根据对厂商生产均衡的分析可知,扩展线上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在相应(不同的)产量水平或相应(不同的)成本水平上的最优要素组合(均衡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