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评价标准

供应室评价标准
供应室评价标准

附件: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要求、基本原则、人员要求、建筑要求、设备、设施、耗材要求和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3.1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

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3.2去污区decontamination area

CSSD内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括运送器具的清洗消毒等)的区域,为污染区域。

3.3检查、包装及灭菌区inspection and packing sterilization area

CSSD内对去污后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及灭菌(包括敷料制作等)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3.4无菌物品存放区sterilized articles store area

CSSD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3.5去污decontamination

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

3.6外来医疗器械loaner instrumentation

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

4管理要求

4.1医院

4.1.1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4.1.2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可以依据卫生部有关的规定进行处理,也可集中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WS310.2的规定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4.1.3应理顺CSSD的管理体制,使其在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4.1.4应将CSSD纳入本机构的建设规划,使之与本机构的规模、任务和发展规划相适应;将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4.1.5鼓励符合要求并有条件医院的CSSD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

4.2消毒供应中心

4.2.1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2.2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

4.2.3应建立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

4.2.3.1主动了解各科室专业特点、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原因、掌握专用器械、用品的结构、材质特点和处理要点。

2

4.2.3.2对科室关于灭菌物品的意见有调查、有反馈,落实持续改进,并有记录。

5基本原则

5.1 CSSD的清洗消毒及监测工作应符合WS310.2和WS310.3的规定。

5.2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再处理应符合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并符合以下要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接触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c)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310.2中规定的处理流程。

6人员要求

6.1医院应根据CSSD的工作量及各岗位需求,科学、合理配置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消毒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6.2 CSSD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a)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

b) 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

c)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

d)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6.3应建立CSSD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根据专业进展,开展培训,更新知识。

7建筑要求

7.1基本原则

医院CSSD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应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医院建筑和职业防护的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论证。7.2基本要求

7.2.1 CSSD宜接近手术室、产房和临床科室,或与手术室有物品直接传递专用通道,不宜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7.2.2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内部通风、采光良好。

7.2.3 建筑面积应符合医院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并兼顾未来发展规划的需要。7.2.4建筑布局应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

7.2.4.1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等。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含独立的敷料制备或包装间)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3

7.2.4.2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a)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b)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

7.2.4.3工作区域温度、相对湿度、机械通风的换气次数宜符合表1要求;照明宜符合表2的要求。

7.2.4.4工作区域设计与材料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

a)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之间应设实际屏障。

b) 去污区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之间应设洁、污物品传递通道;并分别设人员出入缓冲间(带)。

c)缓冲间(带)应设洗手设施,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无菌物品存放区内不应设洗手池。

d)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专用洁具间应采用封闭式设计。

e)工作区域的天花板、墙壁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与墙面踢脚及所有阴角均应为弧形设计;电源插座应采用防水安全型;地面应防滑、易清洗、耐腐蚀;地漏应采用防返溢式;污水应集中至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8设备、设施

8.1清洗消毒设备及设施医院应根据CSSD的规模、任务及工作量,合理配置清洗消毒设备及配套设施。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定。

8.1.1应配有污物回收器具、分类台、手工清洗池、压力水枪、压力气枪、超声清洗装置、干燥设备及相应清洗用品等。

4

8.1.2宜配备机械清洗消毒设备。

8.2检查、包装设备:应配有带光源放大镜的器械检查台、包装台、器械柜、包装材料切割机、医用热封机及清洁物品装载设备等。

8.3灭菌设备及设施:应配有压力蒸汽灭菌器、无菌物品装、卸载设备等。根据需要配备灭菌蒸汽发生器、干热灭菌和低温灭菌装置。各类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设有配套的辅助设备。

8.4储存、发放设施:应配备无菌物品存放设施及运送器具等。

8.5防护用品

8.5.1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圆帽、口罩、隔离衣或防水围裙、手套、专用鞋、护目镜、面罩等。

8.5.2去污区应配置洗眼装置。

9耗材要求

9.1清洁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根据器械的材质、污染物种类,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9.1.1碱性清洁剂:pH值≥7.5,应对各种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不会加快返锈的现象。

9.1.2中性清洁剂:pH值6.5~7.5,对金属无腐蚀。

9.1.3酸性清洁剂:pH值≤6.5,对无机固体粒子有较好的溶解去除作用,对金属物品的腐蚀性小。

9.1.4酶清洁剂:含酶的清洁剂,有较强的去污能力,能快速分解蛋白质等多种有机污染物。

9.2消毒剂:应选择取得卫生部颁发卫生许可批件的安全、低毒、高效的消毒剂。

9.3洗涤用水:应有冷热自来水、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供应。自来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纯化水应符合电导率≤15Us/cm(25℃)。

9.4灭菌蒸汽用水应为软水或纯化水。

9.5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不破坏金属材料的透气性、机械性及其他性能。

9.6包装材料:包括硬质容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纸塑袋、纸袋、纺织品、无纺布等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纺织品还应符合以下要求:为非漂白织物;包布除四边外不应有缝线,不应缝补;初次使用前应高温洗涤,脱脂去浆、去色;应有使用次数的记录。

9.7消毒灭菌监测材料:应有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在有效期内使用。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要求。

10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

10.1 护理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设备及后勤管理等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CSSD的管理履行以下职责:a)根据工作量合理调配CSSD的工作人员。

b)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将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入CSSD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并为其学习、交流创造条件。

5

c)对CSSD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和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价。

d)发生可疑医疗器械所致的医源性感染时,组织、协调CSSD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e)对CSSD新建、改建与扩建的设计方案进行卫生学审议;对清洗、消毒与灭菌设备的配置与质量指标提出意见。

f)负责设备购置的审核(合格证、技术参数);建立对厂家设备安装、检修的质量审核、验收制度;专人负责CSSD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并建立设备档案。

g)保证CSSD的水、电、压缩空气及蒸汽的供给和质量,定期进行设施、管道的维护和检修。

h)定期对CSSD所使用的各类数字登记表如压力表、温度表等进行校验,并记录备查。

10.2物资供应、教育及科研等其他部门,应在CSSD主管院长或职能部门的协调下履行相关职责,保障CSSD的工作需要。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要求、基本原则、人员要求、建筑要求、设备、设施、耗材要求和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6

WS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

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3.2去污区decontamination area

CSSD内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括运送器具的清洗消毒等)的区域,为污染区域。

3.3检查、包装及灭菌区inspection and packing sterilization area

CSSD内对去污后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及灭菌(包括敷料制作等)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3.4无菌物品存放区sterilized articles store area

CSSD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3.5去污decontamination

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

3.6外来医疗器械loaner instrumentation

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

4管理要求

4.1医院

4.1.1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4.1.2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可以依据卫生部有关的规定进行处理,也可集中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WS310.2的规定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4.1.3应理顺CSSD的管理体制,使其在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4.1.4应将CSSD纳入本机构的建设规划,使之与本机构的规模、任务和发展规划相适应;将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4.1.5鼓励符合要求并有条件医院的CSSD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

7

4.2消毒供应中心

4.2.1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2.2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

4.2.3应建立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

4.2.3.1主动了解各科室专业特点、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原因、掌握专用器械、用品的结构、材质特点和处理要点。

4.2.3.2对科室关于灭菌物品的意见有调查、有反馈,落实持续改进,并有记录。

5基本原则

5.1 CSSD的清洗消毒及监测工作应符合WS310.2和WS310.3的规定。

5.2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再处理应符合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并符合以下要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接触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c)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310.2中规定的处理流程。

6人员要求

6.1医院应根据CSSD的工作量及各岗位需求,科学、合理配置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消毒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6.2 CSSD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a)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

b) 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

c)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

d)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6.3应建立CSSD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根据专业进展,开展培训,更新知识。

7建筑要求

7.1基本原则

医院CSSD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应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医院建筑和职业防护的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论证。

8

7.2基本要求

7.2.1 CSSD宜接近手术室、产房和临床科室,或与手术室有物品直接传递专用通道,不宜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7.2.2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内部通风、采光良好。

7.2.3 建筑面积应符合医院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并兼顾未来发展规划的需要。7.2.4建筑布局应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

7.2.4.1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等。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含独立的敷料制备或包装间)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7.2.4.2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a)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b)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

7.2.4.3工作区域温度、相对湿度、机械通风的换气次数宜符合表1要求;照明宜符合表2的要求。

7.2.4.4工作区域设计与材料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

a)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之间应设实际屏障。

b) 去污区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之间应设洁、污物品传递通道;并分别设人员出入缓冲间(带)。

c)缓冲间(带)应设洗手设施,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无菌物品存放区内不应设洗手池。

d)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专用洁具间应采用封闭式设计。

9

e)工作区域的天花板、墙壁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与墙面踢脚及所有阴角均应为弧形设计;电源插座应采用防水安全型;地面应防滑、易清洗、耐腐蚀;地漏应采用防返溢式;污水应集中至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8设备、设施

8.1清洗消毒设备及设施医院应根据CSSD的规模、任务及工作量,合理配置清洗消毒设备及配套设施。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定。

8.1.1应配有污物回收器具、分类台、手工清洗池、压力水枪、压力气枪、超声清洗装置、干燥设备及相应清洗用品等。

8.1.2宜配备机械清洗消毒设备。

8.2检查、包装设备:应配有带光源放大镜的器械检查台、包装台、器械柜、包装材料切割机、医用热封机及清洁物品装载设备等。

8.3灭菌设备及设施:应配有压力蒸汽灭菌器、无菌物品装、卸载设备等。根据需要配备灭菌蒸汽发生器、干热灭菌和低温灭菌装置。各类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设有配套的辅助设备。

8.4储存、发放设施:应配备无菌物品存放设施及运送器具等。

8.5防护用品

8.5.1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圆帽、口罩、隔离衣或防水围裙、手套、专用鞋、护目镜、面罩等。

8.5.2去污区应配置洗眼装置。

9耗材要求

9.1清洁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根据器械的材质、污染物种类,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9.1.1碱性清洁剂:pH值≥7.5,应对各种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不会加快返锈的现象。

9.1.2中性清洁剂:pH值6.5~7.5,对金属无腐蚀。

9.1.3酸性清洁剂:pH值≤6.5,对无机固体粒子有较好的溶解去除作用,对金属物品的腐蚀性小。

9.1.4酶清洁剂:含酶的清洁剂,有较强的去污能力,能快速分解蛋白质等多种有机污染物。

9.2消毒剂:应选择取得卫生部颁发卫生许可批件的安全、低毒、高效的消毒剂。

9.3洗涤用水:应有冷热自来水、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供应。自来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纯化水应符合电导率≤15Us/cm(25℃)。

9.4灭菌蒸汽用水应为软水或纯化水。

9.5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不破坏金属材料的透气性、机械性及其他性能。

9.6包装材料:包括硬质容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纸塑袋、纸袋、纺织品、无纺布等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纺织品还应符合以下要求:为非漂白织物;包布除四边外不应有缝线,不应缝补;初次使用前应高温洗涤,脱脂去浆、去色;应有使用次数的记录。

10

9.7消毒灭菌监测材料:应有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在有效期内使用。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要求。

10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

10.1 护理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设备及后勤管理等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CSSD的管理履行以下职责:a)根据工作量合理调配CSSD的工作人员。

b)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将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入CSSD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并为其学习、交流创造条件。

c)对CSSD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和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价。

d)发生可疑医疗器械所致的医源性感染时,组织、协调CSSD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e)对CSSD新建、改建与扩建的设计方案进行卫生学审议;对清洗、消毒与灭菌设备的配置与质量指标提出意见。

f)负责设备购置的审核(合格证、技术参数);建立对厂家设备安装、检修的质量审核、验收制度;专人负责CSSD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并建立设备档案。

g)保证CSSD的水、电、压缩空气及蒸汽的供给和质量,定期进行设施、管道的维护和检修。

h)定期对CSSD所使用的各类数字登记表如压力表、温度表等进行校验,并记录备查。

10.2物资供应、教育及科研等其他部门,应在CSSD主管院长或职能部门的协调下履行相关职责,保障CSSD的工作需要。

(2010年版)

11

江苏省卫生厅

二○一○年元月12

评价标准说明

一、评价标准共分三个部分:组织管理(200分);建筑布局及设施、设备耗材(300分);质量管理(500分)。

二、评价标准共1000分:850分以上为合格。“质量管理”单项得分低于350分,则为不合格。

三、2010年1月1日后,新建、改(扩)建的消毒供应中心(室)如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予发放《消毒供应中心(室)合格证》。

四、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区域划分出现明显交叉、逆流,予以一票否决。

五、本标准考评方法中的“查阅资料”以查核相关原始文件、记录、登记、统计等,一般不以复印件为据。

六、每项分值均以扣完本项基本要求标准分为止,不倒扣分。

13

14

15

16

17

18

19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价标准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价标准 1.目的 为确保所采购的物品符合罐头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要求,必须根据考核评价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罐头产品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供应商的评价和管理。 3.职责 3.1采购部门:负责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并组织对供方的评价和分级管理。 3.2品管部:参与对供应商的评价和分级管理。 4.工作程序: 4.1采购物资分类: 按照罐头食品的加工特性,生产加工所需物资可分为: a、原料:肉类、禽类、水产类、果蔬类、粮食类。 b、辅料:香辛料、调味料。 c、食品添加剂。 d、食品相关产品:空听、盖子、纸箱、容器、机器设备等。 4.2对供方的评价: 4.2.1由采购部门负责组织生产办、品管部、工程设备部对供方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合格供方。 评价内容:

a)、评审供方的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情况及售后服务情况; b)、审核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其提供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 c)、调查供方的顾客满意度情况; d)、调查供方的财务状况,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等。 4.2.2对a、b、c类物资的评价 4.2.2.1对大宗主要物资的供方,应提供充分的书面材料,以证实其质量保证能力。 a)、《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b)、对a、b、c类实行生产许可的产品必须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此外,对肉类产品还必须有《屠宰许可证》。肉类产品还必须随货附有“三证”:《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牲畜五号病非疫区证明》。非农副产品原辅料必须随货附有该批产品有效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注:1、重庆市范围内属非疫病区,凡重庆市范围内采购的肉类原料可以不附《牲畜五号病非疫区证明》。2、未实施“三证”管理的地区,要提供《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c)、对供方产品供货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 d)、供方产品的质量、价格情况。 e)、本公司对供方其它顾客的满意度调查。 4.2.2.2对初选供方的评价: 供方提供样品,经品管部检验合格后,派员到供方调查相关情况

供应商质量风险等级评估标准

供应商质量风险等级评估标准 1、目的:识别供应商质量风险,并进行分级,然后根据供应商质量风险等级大小,管理供应商,重点是强化对高风险度的供应商管理。 2、定义:供应商质量风险等级分为A/B/C/D四等。A-风险很小、B-风险小、C-风险中、D-风险大 3、适用范围:适用于华为公司所有合格供应商。 4、操作方法: (1)每年评定1次,每年1月份,由TQC按此标准进行初步评定,然后分别与各个专家团进行评审确定,评审后将结果(包括不能达成共识的名单)一并提交TQC-LEADER, (2)TQC-LEADER 组织各CEG-leader进行评审确定。 (3)评定后由TQC-LEADER提交策略中心LEADER审核发布,策略中心LEADER可以根据采购策略和相关政策等综合因素给予适当调整,然后发布并上报采委会 (4)一旦发布生效,则执行本管理制度。 (5)风险等级一旦评定,当年不得升级,当违反“批次质量表现无条件高压线”的G1款,则当年自动降为D级。 (6)每年风险等级评定时应考虑其上一年的评定结果,升级只能一年升一级,不得越级提升,可越级降级。 (7)上一年的D类供应商转为“C”类必须按照新供应商认证的质量体系标准,由TQC启动全面认证和评估,经过严格认证合格后才具备转级的必要条件。 5、评价标准 首先按“质量保证体系”和“年度质量表现”两个维度分别评价,然后根据这两个维度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每个供应商风险等级A/B/C/D。上一年的D类供应商转为“C”类必须按照新供应商认证的质量体系标准进行全面认证和评估,认证合格后方可转级。 ◆非合格供应商质量风险等级自然为D ◆当年引入的新供应商的质量风险等级最高为C 5.1、质量保证体系评价标准 5.1.1 质量体系分项评价

二级医院供应室验收标准资料讲解

附件1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单位:总分:检查人:检查时间;

2、 治疗包内物品齐全、配置适用、摆放合理、标记清楚 3、 物品包装松紧适宜、大小及重量符合规范 4、 按消毒技术规范放置指示卡及指示胶带 (四)无菌物品质量管理 1载容量或摆放符合要求:盘、盆、碗等器皿类物品,尽量 小包装;包装时应将盖打开;多个包装器皿的开口应朝一个 方向,摞放时器皿间用毛巾或纱布隔开。 2、 灭菌标志明显、清楚, 应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灭菌物 品合格率100%,定期抽样无菌监测 3、 无菌物品存放符合无菌物品规范要求,无菌间定期消毒, 有专人管理,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符合有关部门规定 (五)灭菌效能监测 1、 每个灭菌周期需进行工艺监测、 化学监测,脉动真空压力 灭菌器B-D 试验需每日一次,生物监测至少每月一次 新的压力灭菌容器或压力灭菌容器检修后生物监测合格方可 进行灭菌 2、 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定期进行物体表面培养, 定期进行工 作人员手培养 定期进行化学灭菌剂生物监测 六、其他 医疗废物处理符合《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规定。使用后的一 次性医疗器具不得存放在供应室内 一项不达标扣1分 1、 载容量或摆放不合要求扣 1分,带筛孔容器 未及时关启扣2分,其他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2、 无菌包标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分,缺一项 扣0.1分,灭菌物品合格率不达标扣 2分 3、 物架摆放不符合要求扣 1分;无菌物品排列 不合理扣1分,无菌间不定期消毒扣 1分;无 专人管理扣1分;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拆除外包 装在无菌区存放扣 2分 一项不达标扣1分 一项一次做不到扣 0.5分 一项未做到扣0.5分,医疗废物处理一处不符合 要求扣1分,存放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扣 2 分

供应商评估标准

供应商评估标准 一、目的 A.建立完善的采购供应商管理办法。有效的对公司所需购置产品中的材料、过程、成本、服务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建立和维护良性的原材料采购机制,并依据其评估考核,寻求最佳供应商和进行部分供应商的持续改进。 B.建立相配套的信息共享系统,有效的对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交付时间、成本等方面合理供应的管理,杜绝部分供应商的产品以次充好交货。保证其供应商具有提供和满足公司规定要求的能力,促使公司所购置产品之品质得到稳定发展及提高。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向本公司提供产品(原材料)及服务的供应商的评估评级、优劣供应商的筛选。 三、评估元素 A.产品质量:质量改进和无缺陷产品为产品合格的质量表现; B.交付时间:产品准时制管理(JIT)为供应商交付时间的有效表现; C.成本:合理的产品原材料、生产成本、运输等方面的成本分析,最终的合理采购价; D.服务:供应商前期样品开发力度、紧急订单的配合度、质量要求反馈力度为服务等级表现 四、评估流程 收集和建立具有合作潜力之厂商相关资料,包含原有供应商。资料内容包含:公司简介/组织架构、主要产品生产流程图、各类产品标准认证书复印件、产品质检报告、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供应厂商调查表。并将供应商依据不同产品生产特性进行五金、织造、塑胶、印刷等分类。 采购人员依据供应商资料表内容对新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其加工或接单能力,并参考其厂商以往的业绩及业界口碑作为评定是否可列为开发或交易对象,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样品质量确认:样品质量需符合发往供应商的样品制样要求。在样品质量初步确认合格后,由采购主管根据其接单能力进行订单调整。 产品品质确认: 1、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提交一定数量的产品后,由IQC部门跟据其产品使用特性进行相应的使用性能、物理指标的测试,并对其产品测试给果进行记录;依据

供应商质量评价制度

供应商质量评价标准 1 目的: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价,确定供应商质量等级,根据考评结果确定相应的管理和辅导对策,促进供应商品质改善,能够长期、稳定地供应公司要求的合格物料、适应公司的长期发展需要。 2 范围:适合于主要原料供应商的质量评价过程。 3 职责: 3.1品质部进货检验负责供应商的质量评价管理; 3.2品质部过程检验和生产各车间负责原材料使用情况的收集和反馈。 4 工作程序: 4.1总则: 品质部对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评价:进货品质、使用品质、品质改善、配合度; 评价频次:按月度进行评价,季度/半年/年度按照月度平均进行评价。 评价对象:自动焊丝管、丝母、下排气帽、法兰盘、端盖(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4.2月度评价标准: 4.2.1进货品质(60分) 4.2.1.1批退率(进货不合格批次/总进货批次*100%)(40分) A.当月质量得分=(1-批退率)*30分 B.近期质量得分=(1-累计3月批退率)*10分 4.2.1.2不良率(抽检不良数/抽检总数*100%)(10分) 要求供应商随货提交出货检验报告,每缺少1个批次扣2分,出货检验报告不符合要求每次扣2分,扣完为止。 4.2.1.4来料包装质量(5分)

4.2.2.1过程批不良(10分) 在生产使用中,因原材料问题导致批量不良(一般外观缺陷>5%;严重外观缺陷、尺寸不良>3%;功能方面>2%),每出现一次过程投诉经确认批退的分别扣2、3、5分,扣完为止。 4.2.2.1月使用个例不良(10分) 根据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对同类供应商进行排名,按照9,7,5,3,1计算得分。 4.2.3品质改善效果(10分) 对反馈品质问题的改善情况跟踪验证,根据问题出现的频次和改善效果,给出评分。 4.2.4.1投诉处理配合度(7分) 4.2.4.2服务配合度(3分) 对品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如材质报告等)或服务要求,不能如期提供的,每次扣1分,未提供的扣3分。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标准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标准 1、目的:识别供应商质量风险,并进行分级,根据供应商质量风险等级大小,管理供应商,重点是强化对高风险度的供应商管理。 2、定义:供应商质量风险等级分为A/B/C/D四等。A-风险很小、B-风险小、C-风险中、D-风险大 3、适用范围:适用于某某医药公司所有合格供应商。 4、操作方法: (1)每年评定1次,每年1月份,由公司质量部按此标准进行初步评定,然后分别与相关部门进行评审确定,评审后将结果(包括不能达成共识的名单)一并提交公司总经理。 (2)总经理根据采购策略和相关政策等综合因素给予适当调整,然后发布,各单位要按照评定结果予以操作执行。 (3)一旦发布生效,则执行本管理制度。 (4)风险等级一旦评定,当年不得升级,当违反“批次质量表现无条件高压线”的G1款,则当年自动降为D级。 (5)每年风险等级评定时应考虑其上一年的评定结果,升级只能一年升一级,不得越级提升,可越级降级。 (6)上一年的D类供应商转为“C”类必须按照新供应商认证的质量体系标准,由质量部启动全面认证和评估,经过严格认证合格后才具备转级的必要条件。 5、评价标准 首先按“质量保证体系”和“年度质量表现”两个维度分别评价,然后根据这两个维度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每个供应商风险等级A/B/C/D。上一年的D类供应商转为“C”类必须按照新供应商认证的质量体系标准进行全面认证和评估,认证合格后方可转级。 ◆非合格供应商质量风险等级自然为D。 ◆当年引入的新供应商的质量风险等级最高为C。 5.1、质量保证体系评价标准 5.1.1 质量体系分项评价

企业。文件执行规范。多次 稽查没有发现严重 缺陷。大部分流程文 件执行随意,多 次稽查发现很 多严重缺陷。 类似认证。 2、虽然通过认证, 但诚信很差,时有 伪造数据和报告 等行为。 1.2 企业对质量重 视程度1、有专门支持某 某医药公司的质 量团队,对某某医 药公司的要求及 问题反馈很重视。 2、发现问题能及 时通知我公司并 主动召回 1、对某某医药公司 的要求及问题反馈 较重视。 2、发现问题能及时 通知我公司并给出 解决方案建议。 1、对某某医药 公司的要求及 问题反馈较重 视。 1、对某某医药公 司要求及问题反 馈多年来极不不 重视。 1.3 材料提供1、材料提供及时、 完整、准确。 2、对重要更改如 说明书更改、包装 更改等,能及时书 面通知某某医药 公司,并及时将所 更改的材料到公 司质量部备案。1、材料提供及时、 完整、准确。 2、对重要更改如说 明书更改、包装更改 等,能书面通知某某 医药公司。 1、材料提供及 时、完整、准确。 2、对重要更改 如说明书更改、 包装更改等,能 通知某某医药 公司。 1、材料提供不及 时、不完整。 2、涂改伪造材料。 3、对重要更改如 说明书更改、包装 更改等,不通知某 某医药公司。 2、售后基本没有投诉很少。2、售后有因质2、经常发生因质

河南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河南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标准分值考评要点考评方法得分 一、组织管理130 (一)管理体制 40 1.有一名副院长分管消毒供应室 5 查看医院文件无分管扣5分 工作 2.护理部定期检查和指导工作 5 查护理部记录无记录扣5分 3.科室有规划、年、季计划并付 5 查阅资料并了解落实情况缺一项扣2分 诸实施 4.药械、后勤科及时解决有关问 5 查阅记录并了解实施情况不及时解决扣5分 题 5.科室人员结构合理 15 (1)注册护士与病床之比2:100,根据医院床位数计算人员比例不符合要求扣4分 洗涤(灭菌)员与病床之比1:100 (2)护理人员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查阅证件不符合要求扣4分

(3)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查阅证件不符合要求扣4分 (4)身体健康,每年体检一次,传染查阅体检记录不符合要求扣4分 病者不得从事消毒供应工作 6.护士长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具备 5 查证件及实地考察一项不符合扣3 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 标准分值考评要点考评方法得分 (二)护理业务技术管理 40 1.有完善的《技术操作常规》、 10 查阅资料并随机检查执行情况缺一项扣2分,一人操 《消毒技术规范》作不符合常规扣8分 2.有学习制度,科室业务学习每年 6 查学习记录少一次扣1分 ≥6次 3.每半年对全科人员组织一次考试、 6 查阅考试考核登记少一次扣3分 考核 4.从事消毒供应室工作的各岗人 10 查看上岗证一人无证扣3分 员均应经省级以上专业培训,持 证上岗 5.开展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 8 查阅继续教育制度及学分记录手册无制度扣2分,一人无 学分记录册扣3分 (三)规章制度健全 50 1.工作制度 20 查阅资料并随机抽查重点制度执行情况少一项扣1分,一项未 认真执行扣3分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 1988年2月10日,卫生部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为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确保医疗安全,适应医院文明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一、建筑要求 供应室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应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为前提。供应室应接近临床科室,可设在住院部和门诊部的中间位置。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便于组织内部工作流水线,避免外人干扰。为免除消毒灭菌器材的污染,应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高压蒸汽供应要充足、方便。通风采光要良好。墙壁及天花板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光滑,有排水道。完备的供应室应有接收、洗涤、专用晾晒物品场所、敷料制作、消毒、无菌贮存、发放和工作人员更衣室。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热原监测室、办公室及卫生间。 二、人员编制 供应室的人员编制,应根据医院规模、性质、任务等需要配备,原则上应配备护士长(或组长)、护士、卫生员和消毒员,其中1/2以上应具有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以中、青年为主。其他人员均需培训后方可上岗。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供应室工作。 三、领导体制 供应室与临床各科和总务后勤部门有着密切联系,在医院占有重要地位,应由院长领导和护理部或总护士长进行业务指导,或由护理部直接领导,与临床各科协调合作。总务后勤等部门在设备、安装、维修、物资供应等方面予以保证。 四、必备条件 1.要有常水(自来水)、热水供应和净化(过滤)系统。 2.蒸馏水供应、过滤系统和贮存设备,必须备有蒸馏器。 3.各种冲洗工具:包括去污、除热原、除洗涤剂、洗涤池和贮存洗涤物品设备等。 4.压力蒸汽灭菌器、气体灭菌器、耐酸缸等消毒灭菌设备及相应的通风降温设备和净物存放密闭无菌柜等。 5.棉球机、切纱布机、干燥柜(箱)、家用洗衣机、磨针设备等敷料制作加工器具和各种珐琅盘、铝制盒、玻璃器械柜等贮放设备和下收下送设备。并尽可能地采用自动化洗涤、加工制作等装备,改善工作条件。 6.劳保用品:个人防护眼镜、防酸衣、胶鞋、胶手套等。 五、管理要求 1.严格执行部颁《医院工作制度》、《消毒管理办法》有关供应室管理的规定。健全岗位责任制、物品洗涤、包装、灭菌、存放、质量监测、物资管理等制度。当前要重点加强关于“输液、输血器、注射器洗涤操作规程”(附件1)“输液、输血器、注射器洗涤质量检验标准”(附件2)的贯彻执行。做好一次性注射器具的回收、消毒工作。 2.根据医院的性质、任务和人员情况,一般应分设洗涤组、包装组、敷料组、消毒组、发放组、器械组和质检组(或由药剂科代检)。有条件的应将针头、注射器、输液管与其它各

供应商评价标准

供应商评分标准 一、工程类供应商评分标准 (一)施工进度(20分) 1、进度计划(10分):能够按照合同约定或甲方指令满足施工进度的,得10分;未按合同约定及甲方指令进行施工的,延误一次扣1分,扣完10分为止。 2、甲方指令(5 分):能够根据甲方要求及时调整工期,不延误施工进度 的,得5分;出现因施工单位未及时 调整工期造成工期延误的,一次扣1分,扣完5 分为止。 3、交叉施工(5 分):交叉施工过程中,因推诿扯皮造成自身他方工期延误的,一 次扣1分,扣完5分为止。 (二)施工质量 (15分) 1、质量合格(15分):按照合同约定未出现质量问题,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并验收合格的,得15分;出现重大质量问题造成返工或者影响使用功能的,一次扣5分,扣完15 分为止。 2、质量较合格( 10分):按照合同约定未出现质量问题并验收合格,有部分瑕疵、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得10 分。 3、质量不合格(0分):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施工质量要求进行施工,验收不合格 的,得0分。 (三)安全文明 (10分) 1、安全事故(4 分):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安全事故的,得4分;出现安全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的, 一次扣1分;出现一次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此项不得分。 2、成品保护(2 分):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 得 2 分;对他人成品造成破坏的,一处扣1分,扣完2分 为止。 3、乙供材料(2 分):乙供材料符合甲方要求品牌, 得 2 分;发现不符合甲方要求,一次扣1分,扣完2 分为 止。 4、甲供材管理(2分):甲供材的现场堆放与管理合理, 得 2分;未进行材料分类保护,一处 扣1分,扣完2 分为止。 (四)管理与配合(25 分) 1、百日会战配合到位( 15分):a是否按时参加甲方例会(5分),缺勤一次扣0.5分;b服从甲方指令(10 分)。 2、合理经济签证(10 分):a提报时间、内容合理,无夸大成分 得10分;b提报有夸大成分但无恶意成分, 得5分;c签证恶意多报,得0分。 3、加分项:设计变更(+10 分):施工过程中提出合理化施工建议,节约甲方成本或者提前工期的,此项合理 加分,最高得10 分。 (五)其他(维修及整改)(10分) 1、细部检查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按要求整改到位 的,得 5分;其他酌情打 分。 2、延期执行甲方维修要求的,一次 扣1分,扣完5 分为止。 (六)评价人自由打分( 20分):打分需配有理由(可列条描述)。最后打分人汇总出此次总得分即可。

供应商评定标准

表单编号/版次:QR-08-077/A/00

1. 目的 1.1建立稳定的合格的供应商网络 1.2建立与供应商互利互惠的稳定的合作关系 1.3为评审新供应商和对供应商交付业绩的评估提出一个作业的方法。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原材料、包装材料供应商的评估。 3.定义 供应商交付业绩评估:是指本公司在与原被评定为合格供应商,并与其进行相关采购后,对其交货的交期、品质、价格、配合度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估。 4.职责与权限 4.1采购部:负责编写新供应商开发计划,供应商的初步选择、联系、向供应商发出《供应商 调查表》与供应商联系样品需求,参与对新供应商的综合评估工作,将新的合格供应商登录到《合格供应商名单》中。按照《采购控制程序》进行采购。主导供应商交付业绩的考核工作,编制《供应商评览表》。参与对供应商的定期体系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供应商取消合格供应商资格。 4.2品质部:负责主导对供应商的综合评估工作,负责编写《供应商体系评估表》、《供应商辅 导计划》、《供应商体系辅导报告》。参与供应商交付业绩考核工作,提报《供应商交付业绩统计表》给采购部。负责对供应商品质问题的辅导。主导供应商的定期体系评估工作。 4.3技术部:负责提出新供应商的开发需求。负责样品的确认,并将《新材料确认书》(内附化 工材料类《分析测试报告》或者《塑胶、五金材料检测报告》)交采购部一份。 5.内容 供应商交付业绩评审标准: 1.1 交期得分-30分 交期得分=达交批数/交付批数*100%*30 1.2 品质得分-50分 品质得分=合格批数得分=合格批数/交付批数*100%*30 1.3合作态度、价格、服务等得分-20分 1.3.1 价格得分-10分 a)当供应商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对价格进行了下调幅度超过10%,得10分; b)当供应商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对价格进行了下调幅度超过5%,得8分; c)当供应商没有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对价格进行调整(应下调),得6分;

供应商评价标准

合格供应商评价准则 为了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把好设备关,特制定相关的供应商评价及再评价准则。 具体条款如下: 1、资质:相关供应商需能提供如下文件:营业执照、产品标准、 生产许可证、产品检测报告、合格证等。 2、质量:a.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b.产品质量经本厂检验,应符合本厂的检验规程。 C.产品须经本厂生产部门试用、评价,应符合相关生产要求。 3、交货期:供应商应在我司提出供货需求(采购订单)后的当天 给出相关答复(如可以正常供货应将订单签名后回传我司,如 有问题及困难,应在当天电话联系我司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并于订单发出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相关物料发送到位。 4、价格:供应商所供之物料,在价格方面不应高出该物料的当前 市场价格(特殊物料除外),如相关物料由于市场其他原材料 价格变动而引起该物料的价格浮动,供应商应于变动之前的一 个月内向我司提出相关价格变动的书面通知。 5、售后服务:客户所提供之物料,在我司产前检测过程中出现问 题,相关供应商及时更换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相关原材 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品质问题,供应商应准企鹅快速的更换相 关物料,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及预防方案,由供应商原材料造成 的我司相关损失,供应商应承担相关责任。 6、生产部评价:生产部门在使用产品后,应对产品质量。外观, 价格等方面做出相关评价。

7、综合评价:商务部应在参考相关评价之后做出性价比等方面的 综合评价。 8、对供应商的评价每一年进行一次,评分按分数高低排列,共7 项,90分以上为合格供应商,90分以下为备用供应商,低于60分为淘汰供应商。 9、公司对供应商实施动态管理,凡连续两次供货质量不合格的经 请示公司经理,可以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

(供应商管理)供应商品质系统评分标准

供应商品质系统评分标准 供应商品质保证 ? 1.管理(MANAGEMENT)(共10分) ? 2.组织/设备(ORGANIZATION/FACILITIES)(每小题2分) ? 3.品质计划(QUALITY PLANNING)(每小题5分) ? 4.文件管制(DUCUMENT(CONTROL)(每小题5分) ? 5.物料采购(PURCHASED MATERIAL)(每小题4分) ? 6.统计方法(STATISTICAL METHODS)(每小题5分) ? 7.量具管制(GAGE CONTROL)(每小题3分) ? 8.物料管制(MATERIAL CONTROL)(每小题5分) ? 9.最终审核(FINAL AUDIT)(每小题2分) ? 10.持续改善/客户满意(CONTINUOUS IMPROVEMENT/CUSTOMER SATISFACTION)(每小题5分) ? 1.管理(MANAGEMENT)(共10分) --对于零缺陷观念之实施是否已提出承诺,并确实的融入实际的预防性品质体系中,并鼓励继续改善品质?(共10分) [持续改善包括: 1. 1经营目标—产品、程序、系统改善的计划,目标。 1.2实施—改善计划之项目需含目标及时间表。 ?柏拉图可反映出问题的原因或优先改善的对象。 ?计划中须扼要说明现状及预期的结果。 1.3评审—文件证明高层主管已评审计划执行状况与绩效。 1.4全员全面品管之教育训练。 1.5有计划的执行内部稽核,以确保各单位遵循公司的规定。] 0 —没有证据显示供应商已真实承诺起发展零缺点的观念,供应商目前所使用之品质系统为检验形态的系统,因此对其品质绩效(PPM)是存疑的。 1-2 —没有证据显示供应商已真实承诺起发展零缺点的观念,供应商目前所使用之品质系统为检验形态的系统,其品质功能(PPM)似乎有些成效。 3-4 —供应商于口头上,承诺将发展零缺点的观念,并且文件显示初期的品质作业程序与持续改善的要求已开始实行,目前品质绩效(PPM)良好。 5-6 —不少的文件显示持续改善要件与品质作业程序是被实行的,并已反应出品质政策中所叙述追求零缺点的承诺。 目前品质绩效(PPM)良好,正式的内部稽核系统存在,并已开始实施. 7-8 —很多可量化的证据显示持续改善要求与品质作业程序是被实行的,并已反应出品质政策中所叙述追求零缺点的承诺,已藉由各种品质指导文件表达改善之理念,并且公司之文化也藉由全员品管之观念来表达。目前品质绩效(PPM)非常好。已正式运用内部稽核系统,但稽核文件与相关的改善成果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9-10 —对于所有之品质程序,供应商已持续的实施一个广泛且详细的改善计划,并且主要的改善以反应出品质政策中所叙述追求零缺点之承诺。 品质程序之改善是藉由所有的品质指导文件来表达,并且公司之文化也藉由全员品管之观念来表达。 公司管理阶层乐于接受新的观念与技术。目前品质绩效(PPM)很卓越。正式的、有计划的内部稽核系统是在运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稽核,相关文件是被留存,并评估其改善成效。 2.组织/设备(ORGANIZATION/FACILITIES)(每小题2分) 2.1品质责任是否以藉由组织而被清楚定义? (组织表存在,职业表被建立。) 0 —品质责任没有被定义。 1 —品质责任已大概被定义,但缺少正式化及控制。 2 —品质责任已被正式定义于作业程序或品质控制图中。 2.2是否有专职的品质管制组织与功能? 0 —没有品质管制功能。 1 —兼职或品质管制功能不足。 2 —专职即适当的品质管制功能。 2.3公司员工之工作状况是否稳定?士气是否高昂?

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为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确保医疗安全,适应医院文明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一、建筑要求 供应室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应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为前提。供应室应接近临床科室,可设在住院部和门诊部的中间位置。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便于组织内部工作流水线,避免外人干扰。为免除消毒灭菌器材的污染,应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高压蒸汽供应要充足、方便。通风采光要良好。墙壁及天花板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光滑,有排水道。完备的供应室应有接收、洗涤、专用晾晒物品场所、敷料制作、消毒、无菌贮存、发放和工作人员更衣室。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热原监测室、办公室及卫生间。 二、人员编制 供应室的人员编制,应根据医院规模、性质、任务等需要配备,原则上应配备护士长(或组长)、护士、卫生员和消毒员,其中1/2以上应具有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以中、青年为主。其他人员均需培训后方可上岗。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供应室工作。 三、领导体制 供应室与临床各科和总务后勤部门有着密切联系,在医院占有重要地位,应由院长领导和护理部或总护士长进行业务指导,或由护理部直接领导,与临床各科协调合作。总务后勤等部门在设备、安装、维修、物资供应等方面予以保证。 四、必备条件 1.要有常水(自来水)、热水供应和净化(过滤)系统。 2.蒸馏水供应、过滤系统和贮存设备,必须备有蒸馏器。 3.各种冲洗工具:包括去污、除热原、除洗涤剂、洗涤池和贮存洗涤物品设备等。

供应商评估标准

供应商评估标准 目的 本工作指引旨在规范对供应商供货表现的记录、评估与考核工作,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制订相应的采购战略,激励供应商在品质、交期、成本与服务等方面的改善意愿。 范围 本工作指引适用于本公司常规供应商的评估与考核。常规供应商分一般供应商和策略供 应商,采购部有权根据供货情况在此范围内确定一份考核清单,作为采购部和品质部考核的对象。 参考资料 《供应商的选择登记程序》、《供应商管理规定》、《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定义 交货及时率: 供应商的准时交货订单数占考核时间段内交货订单数的比率。准时交货以接到鑫芯电子有限公司正式订单到交货地点交货为准,依照采购部与供应商确定的标准交货期。 职责 1 采购部统筹管理负责供应商的月度及时交货率和服务质量的考核;负责供应商年度绩效考核; 2 采购部负责价格的评估考核; 3 品质部负责供应商月度质量绩效考核;负责供应商年度质量绩效考核; 4 财务部负责价格的审核与评估; 程序

1 供应商表现的评估项 2 产品质量:分为PPM《保证产品平均合格率达到高度质量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 PPM原意表示化学浓度,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借用它作为产品质量检验水平的一个标准,即提供给用户的100万个零件中,不合格品不准超出一个。为实现PPM 质量水平,必须确保工序质量能力。若工序质量能力不足,就要采取高精度的质量检查措施,即采用自动化检查装置在生产线上进行全数检查,必要时还得进行双重或三重检查。但从经济核算角度考虑,要尽可能避免上述三种检查以节省费用。 1PPM:百万分之一。 ppm=不合格品个数*1000000/批量》、IRR(品质成本)、CAR(就是纠正措施改善报告)和COPQ(不良品质成本)四大质量绩效考核指标。 第 1 页共 1 页 供应商评估标准 3质量绩效考核指标的计算和数据收集按照品质部供应商质量绩效考核程序的规定执行。质量绩效考核的结果在每月关帐日后的三个工作日之内提供给采购部供应商管理员处。 4 及时交货率:0—40分 5计算: 及时交货率=当月及时交货订单数/当月要求交货的所有订单总数 *100%(当月要求交货的所有订单总数包括常规采购订单和零星采购订单) 6料批次合格率: 批次合格率=当月IQC检验合格批数/交货总批数×100% 供应商评估与考核 7评核等级依得分情形分为四个等级:90分以上为A级,80-89分为B级,70-79分为C级,70分以下为D级 数据收集: 供应商管理每天统计当天延迟交货记录,每月关帐日后的三天内统计出供应商当月的及时交货率。

供应室培训计划

供应室培训计划 供应室培训计划 为提高本年度供应室工作质量,提高业务素质,强化全体护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熟练应用程度,我们作出如下护理培训计划,是供应室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护师及主管护师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一。能够熟练掌握科室专业知识,熟练运用和强化技术技能。处理疑难差错事故,应对突发事件。 二。具有带教及授课能力。独立撰写论文,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科研水平。 培训计划及内容: 一。每季度组织学习一次专业最新知识,有机会申请出去学习更先进的消毒灭菌理念。 二。每月安排考核一次,成绩存档。

具体内容见表。 全体护士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一。熟练掌握本科室专业应用知识,从分应用到工作中去,对提高工作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二。能及时应对普通突发事件,及时上报护士长及上级部门,保证本科室工作正常运转,不延误前勤工作。 培训计划及内容: 一。每月组织学习四次,接受最新知识,拓展知识面,有机会申请到上级医院学习。 二。每月考核一次,验证学习效果,加强学习意识,巩固学习知识。 具体内容见表。

其他关于供应室计划 篇一:供应室计划 在20xx年里,消毒供应室按照医院制度落实的要求,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继续切实抓好和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认真搞好主动服务和供应室改造工作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完善组织管理模式: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分区责任制,分期对不同区域进行岗位培训,工作流程安排,各区域人员首先是对供应室工作流程的整体掌握,再分区工作,保证各区域工作的连贯性和正确性,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2.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工作质量。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对供应室的管理要求,科室将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改建后供应室实际情况完善质量管理文件,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做到周检查,月计划,年有质量目标,使各环节工作有记录,且根据质控中存在的问题不

供应商评估标准最新版

目的 本工作指引旨在规范对供应商供货表现的记录、评估与考核工作,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制订相应的采购战略,激励供应商在品质、交期、成本与服务等方面的改善意愿。 范围 本工作指引适用于本公司常规供应商的评估与考核。常规供应商分一般供应商和策略供 应商,采购部有权根据供货情况在此范围内确定一份考核清单,作为采购部和品质部考核的对象。 参考资料 《供应商的选择登记程序》、《供应商管理规定》、《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 定义 交货及时率: 供应商的准时交货订单数占考核时间段内交货订单数的比率。准时交货以接到鑫芯电子有限公司正式订单到交货地点交货为准,依照采购部与供应商确定的标准交货期。 职责 1 采购部统筹管理负责供应商的月度及时交货率和服务质量的考核;负责供应商年度绩效考核; 2 采购部负责价格的评估考核; 3 品质部负责供应商月度质量绩效考核;负责供应商年度质量绩效考核; 4 财务部负责价格的审核与评估; 程序 1 供应商表现的评估项 2 产品质量:分为PPM《保证产品平均合格率达到高度质量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 PPM原意表示化学浓度,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借用它作为产品质量检验水平的一个标准,即提供给用户的100万个零件中,不合格品不准超出一个。为实现PPM质量水平,必须确保工序质量能力。若工序质量能力不足,就要采取高精度的质量检查措施,即采用自动化检查装置在生产线上进行全数检查,必要时还得进行双重或三重检查。但从经济核算角度考虑,要尽可能避免上述三种检查以节省费用。 1PPM:百万分之一。 ppm=不合格品个数*1000000/批量》、IRR(品质成本)、CAR(就是纠正措施改善报告)和COPQ(不良品质成本)四大质量绩效考核指标。 3质量绩效考核指标的计算和数据收集按照品质部供应商质量绩效考核程序的规定执行。质量绩效考核的结果在每月关帐日后的三个工作日之内提供给采购部供应商管理员处。 4 及时交货率:0—40分

[最新]供应商绩效评价标准

供应商绩效评价标准 为确保供应商按我公司要货计划按时保质、保量地交付合格产品,不断地督促供应商提高质量意识、服务意识,逐步按照ISO/TS9001的要求,保证我公司生产需要,特制定供应商绩效评定标准如下: 一、实物质量:50分 1、入库检验和抽检合格率100%,平均每降低2%扣1分。 2、入库批次合格率100%,每出现1批次理化不合格扣5分, 平均每降 低2%扣1分。 3、铸件换件率平均为8%,每超2%扣1分;其它件换件率为0,每超2%扣1分。 4、质量事故为零,每出现1次一类质量事故扣20分;二类质量事故扣10分;三类质量事故扣5分;出现一次严重漏序扣2分。 5、外部索赔金额1000元以下扣1分,1000-2000元扣2分,2000-5000元扣3 分,5000-10000元扣4分, 1-2万元扣5分, 3-5万元扣10分,5万以上扣20分,每递增1万元多扣5分。 二、交付能力:20分 1、按要货计划定量供货,每批数量每超(欠)10%扣2分。 2、按要货计划定时供货,厂址在本市的每次交货时间误差为正负2小时,每提前2小时扣1分,每延迟1小时扣2分。厂址不在本市的每次交货时间误差为正负两天,每提前1天扣1分,每延迟1天扣2分。 3、供应商额外运费监控,供应商每次按计划准时到货,应是正常发货方式,如采取特殊方式快运则说明生产能力发生问题,应了解并督促及时解决。每发生一次特殊方式运输扣0.5分。 三、售后服务:20分

1、没有随货提供自检报告(包括材质)和标准试棒的,每次扣2分。 2、包装不符合要求或包装损坏不利于产品储存、搬运和防护的,每次视程度扣1-3分。 3、出现质量问题后,分供方无论以何种服务方式,都必须在接到信息后 12小时内给予答复,需来人处理的,本市1小时到位,非本市视路途远近可在1-3天内到位,每出现1次不到位扣5分,服务不认真扣3分。 4、要整改的供应商必须有整改措施和计划报我公司,并限期解决,到期每有一项没解决的扣5分;供应商没有按要求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的要在月绩效评价整改上扣5分直到得到三方认证书复印件止。四、产品价格:10分 1、低于市场价的给6-10分;与市场价持平的给5分;对高于市场价的 给0-4分。 2、多品种的按平均价格。 五、供应商绩效考评,每月一次,年终总评(以全年的总分除12)。 1、总评分在90-100分的供应商,评定为A级。 2、总评分在75-89分的供应商,评定为B级。 3、总评分在60-74分的供应商,评定为C级。 4、总评分在60分以下的供应商,评定为D级。

供应商评分标准-供应商选择的标准

1.目的 为确保供应商长期稳定的提供所需产品,对供应商进行有效地管控。针对供应商交期保证能力、品质保证能力、价格保证及服务能力、技术保证能力等方面做评价,寻求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 2.范围 适用于向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供应商。 3.职责 2.1采购部负责主导供应商考核工作; 2.2采购部负责供应商交期、价格保证及服务能力的考核; 2.3技术部负责供应商技术保证能力的考核; 2.4品质部负责供应商品质保证能力的考核。 4.作业程序 4.1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等 级 交期 30% ≥90分 70-89分 60-69分 <60分 品质 30% 价格及服务 30% 技术 10% 总评 100% A B C D 注:总评为A 、B 级,则评为合格供应商;C 级者限期整改,并减少供应商采购量;D 级者取消 合格供应商资格。 4.2考核评分 4.2.1交期保证能力 4.2.1.1交货时间及时,不拖延,严格按订单或采购合同确认时间发货; 评分:[1-(延迟交货批数/总批数)]*10 4.2.1.2交货数量不缺少、无混装,确保重量和数量与订单一致; 评分:[1-(交货缺少、混装批数/总批数)]*10 4.2.1.3采购催货及数量突然增加时,能协调生产保证准时交货; 评分:[1-(急单未及时交货批数/急单总批数)]*10 4.2.2品质保证能力 4.2.2.1根据检验合格数量与送货总数的比率情况确定; 评分:[1-(退货批数+让步接受批数/检验批数)]*10

4.2.2.2质量改善措施到位,对质量问题能够做到持续改进,问题不重复发生;评分:[1-(质量事故整改不合格次数/质量事故总数)]*10 4.2.2.3质量问题的投诉能够得到重视并及时进行整改 评分:[1-(质量事故回复不合格次数/质量事故总数)]*10 4.2.3价格保证及服务能力 4.2.3.1 供应商产品价格是否比市场价格有优势,付款条件是否比市场有优势。 项目价格、付款条件 比市场有优势 价格稳定,付 款条件能接受 价格、付款 条件适中 价格适中,但 付款条件较严 价格高,付 款条件较严 价格高,付 款条件严格 得分10分8分6分4分2分0分4.2.3.2售价合理,能够依市场变动调整;或按要求达到预期目标 项目 价格具有竞争 性,很少主动涨 价 价格基本稳定,偶有 涨价 价格依据市场 变动稍有调整 价格依据市场 变动随时调价 价格很少能保持 稳定,经常根据 其意愿提价 价格不稳定,经 常根据其意愿 提不合理价格 得分10分8分6分4分2分0分 4.3.3.3能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态度积极主动、配合。 项目售前、售后态度非 常好 售前、售后态度 很好 售前、售后态 度好 售前、售后态度 一般 售前、售后态度 较差 售前、售后态度 恶劣 得分10分8分6分4分2分0分4.4技术保证能力 4.4.1有技术岗位人员设置,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我公司技术人员能够对接。 项目具有很强的 技术能力 有独立设计 能力 有技术能力, 能与我司技术 对接 技术能力薄 弱,但能完成 基本对接 技术能力一 般,对接较差 技术能力差, 对接困难 得分10分8分6分4分2分0分5.相关文件 《HY-WPS-CG-002合格供应商再评价流程》 6.相关记录 《HY-JL-CG-014合格供方名录》 《HY-JL-CG-013供应商评鉴表》 7.修改记录 修改日期原版本/次修改内容修改人

供应商评价标准

页眉内容 供应商评分标准 一、工程类供应商评分标准 (一)施工进度(20分) 1、进度计划(10分):能够按照合同约定或甲方指令满足施工进度的,得10分;未按合同约定及甲方指令进行施工的,延误一次扣1分,扣完10分为止。 2、甲方指令(5分):能够根据甲方要求及时调整工期,不延误施工进度的,得5分;出现因施工单位未及时调整工期造成工期延误的,一次扣1分,扣完5分为止。 3、交叉施工(5分):交叉施工过程中,因推诿扯皮造成自身他方工期延误的,一次扣1分,扣完5分为止。(二)施工质量(15分) 1、质量合格(15分):按照合同约定未出现质量问题,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并验收合格的,得15分;出现重大质量问题造成返工或者影响使用功能的,一次扣5分,扣完15分为止。 2、质量较合格(10分):按照合同约定未出现质量问题并验收合格,有部分瑕疵、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得10分。 3、质量不合格(0分):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施工质量要求进行施工,验收不合格的,得0分。 (三)安全文明(10分) 1、安全事故(4分):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安全事故的,得4分;出现安全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一次扣1分;出现一次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此项不得分。 2、成品保护(2分):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得2分;对他人成品造成破坏的,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3、乙供材料(2分):乙供材料符合甲方要求品牌,得2分;发现不符合甲方要求,一次扣1分,扣完2分为止。 4、甲供材管理(2分):甲供材的现场堆放与管理合理,得2分;未进行材料分类保护,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四)管理与配合(25分) 1、百日会战配合到位(15分):a是否按时参加甲方例会(5分),缺勤一次扣0.5分;b服从甲方指令(10分)。 2、合理经济签证(10分):a提报时间、内容合理,无夸大成分得10分;b提报有夸大成分但无恶意成分,得5分;c签证恶意多报,得0分。 3、加分项:设计变更(+10分):施工过程中提出合理化施工建议,节约甲方成本或者提前工期的,此项合理加分,最高得10分。 (五)其他(维修及整改)(10分) 1、细部检查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按要求整改到位的,得5分;其他酌情打分。 2、延期执行甲方维修要求的,一次扣1分,扣完5分为止。 (六)评价人自由打分(20分):打分需配有理由(可列条描述)。 最后打分人汇总出此次总得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