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贪污贿赂罪终身监禁制度的规范解读与理论省思

文 | 胡江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来源 | 《西
2016年6期 【中文关键词】《刑法修正案
》;贪污罪;受贿罪;终身监禁 【摘要】《刑法修正案
》新设的终身监禁制度不是具体的刑种,而是无期徒
我国刑法中的终
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
44条明确规定,“犯第一款罪,有第三
”为惩治一类特

终身监禁制度的法律适用 (一)适用罪名 考察《刑法》
383条和第386条的法条关系可知,第383条虽然是直接
386条明确规定对受贿罪依照第
条的规定处罚,因而受贿罪的处罚与贪污罪的法定刑是
383条关于贪污罪适用终身监禁的规定当然可以
383
4款规定的是“犯第一款罪”,而第一款规定的罪是贪
。但是,“根据上下文做出的解释是最好
,在理解刑法条文的内涵时,应当注意上下文的关
386条明确规定对受贿罪依照第
条规定处罚,因此不能机械地理解这里的条文含义,否
1款规定的是“犯贪污罪的”情形,但为什
(二)适用条件 1.前提条
适用终身监禁的前提条件是,行为人因犯贪污罪、受贿
3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1]。但是,数
2.实质条件 根据刑法规定,
则可以不适用终身监禁。 (三)
有权对贪污罪、受贿罪适用终身监禁的主体是人
(四)适用后果 对于因犯贪污罪、受
》关于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一项重大
按照刑法此前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
》增设了限制减刑和部分犯罪不得假释
》的一项全新规定。这就意味着,对于被适用
二、终身监禁制度的法律性质 从
(一)终身监禁制度不是具体的刑种 在英美法系国
lifeimprisonment)是其监禁刑的一种,其
但并未禁止减刑的适用。因此,
》出台之前,我国刑法中的无期徒刑并不是真正意义
《刑法修正案(九)》针对贪污罪、受贿罪
》的出台而发生任何改变。
目前理论上大多数学
对此,笔者认为,终身监禁是无期徒刑的执
而不是直接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情形。如果犯贪污罪、
(三)终身监禁制度与
提到终身监禁制度的法律性质,就不得不讨
》的规定,适

作为我国刑法中新设的一项
(一)契合法治反腐的政策要求 毋庸讳言,当下中国
作为执政者而言,当然需要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应对,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当前
,从而实现“当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有度”。《刑
》对贪污罪、受贿罪设立终身监禁制度,也
正如有学者所说,“该

.就从严的一面而言,终身监禁制度意味着即使在死缓期
》通过之前,只有累

犯以及部分严重犯罪不得假
《刑法修正案(九)》却明确被
2.就从宽的一面而言,由
(三)
虽然理论上在废除死刑的路径和
“保留死刑,但严格控制死刑”的死刑政策,
》以来,立法上已经开启了
在2011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中,
13个罪名的死刑。这一立法进程在《刑法
》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延续,此次刑法修正共废
9个罪名的死刑。截至目前,我国仍然规
46个。 当然,在贪污贿赂罪的死刑问
《刑法修正案(九)》也并没有直接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终身监禁制度无疑担当
1.终身监禁制度将极大地缩小贪污贿赂犯罪
2.终
》关于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实
所以,基于
“终身监禁制度为死刑废除
,顺应了我国死刑废止的立法趋势。在立法上
(四)实现刑罚
在原有的刑法之中,对于无期徒刑等刑罚
例如,关于无期徒刑的减刑,
78条明确规定,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
13年;如果是限制减刑的死缓,其在减为无期徒刑后,
25年。关于无期徒刑的假
《刑法》第83条规定了其假释考验期为10年等。《刑法
》新增的终身监禁制度,作为无期徒刑的一种
四、终身监禁制度的理论省思 作为一种新设的刑法制
(一)终身监禁制度
作为我国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罪刑
。适用
1.从刑法分则的体系安排来看,在十大类犯罪中,
“对各类犯罪以及
。因此,刑法分则十大类犯罪的体系安排并不是杂
2.从贪污贿赂犯
3.从贪污贿
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放火罪、爆炸罪等严重犯罪,
又比如《刑法》
66条针对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
3类犯罪的危害
50条第2款关于限制减刑的规定,
(二)终身监禁制度对刑罚目的的漠视 一般
甚至是与刑罚目的相背离。 1.从
“中国的无期徒刑并不意味着断绝犯罪人的再生之
”但是,对于刑法新设的终身监禁制度而言,则意味着
“是在用时间慢慢葬送一个活着的
,会严重影响到罪犯改造的质量。事实上,由于贪污
[2]。因此,在特殊预防层面,对

.从一般预防的角度来看,适用刑罚主要在于威慑、警示
更重要的是要考察潜在犯罪人的实际情况,如自身性格、
(三)终身监禁制度对刑法
回顾《刑法修正案(九)》的制定历程不难发现,
但撇开立法程序上的瑕疵,其
“有人说,终身苦役同

五、
作为《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设的一项刑法制度,终
【注释】
2014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贪污贿赂犯
(2014BS053);中

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
[1]参见
(法释[2016] 9号)第3条第一
[2]例如,根据《公务员法》第24条的规定,曾因犯罪
【参考文献】
吴荣鹏,付佩.终身监禁的前世今生[N].人民法院报,
(07).
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 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2013:17.{3}胡江.假释与监外执行之比较研究[J].法治
2009(10):49.{4}储槐植.美国刑法[M].北京:北
2005:245.{5}万春,等.办理贪污贿赂刑事
(上)[N].检察日报,2016 -05
(03).{6}黎宏终身监禁的法律性质及适用[J]。法商研究,
(3):23.{7}孙道萃.论“零容忍”反腐作为具体刑事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5):66.{8}赵秉志.论中国贪污受贿犯罪死刑的立法控制
.现代法学,2016(1):8.{9}胡江.贪污贿赂犯罪死刑废
[J].净月学刊,2016(2):72.{10}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
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江平.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M].修订版
2006:530.{12}张明楷。死刑
[J].法学研究,2008(2):81.{13}
[M].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
2002: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