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灭蝇的两种使用方式

杀虫剂灭蝇的两种使用方式
杀虫剂灭蝇的两种使用方式

杀虫剂灭蝇的两种使用方式

若要将苍蝇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需采取持久的卫生措施。对粪便、洒落饲料和湿秸秆每周应该清理两次,以便打断苍蝇的繁殖周期。粪便应该铺在地上晒干,或倒入粪池当中液化。杀虫剂施用方法包括有残留喷洒、无残留一次性杀灭或称接触性杀灭、捕蝇器,以及饲料添加。无论采用哪种杀虫剂,都要阅读标签,按说明操作。

残留式杀虫剂(长效)

用药水对墙壁、顶棚、栏杆以及其它苍蝇会停留的地方进行彻底喷洒,要喷到药水可以在喷洒表面流动的程度。为了把抗药性降到最低,确保灭蝇成功,不应在整个季节内重复使用有效成分相同或相近的杀虫剂(尤其是合成菊酯)。

喷洒时注意不要污染食物、饮水或器具。不要直接对着动物喷洒。喷洒二嗪磷或倍硫磷时应将圈中猪只转出。一升药液喷洒12~25平米的表面,具体用量视表面情况而定。向墙壁、顶棚以及其它苍蝇停留的地方喷洒。合成菊酯类杀虫剂和有机磷杀虫剂之间应该交替使用。上述残留式杀虫剂的药效可持续1~7周。

无残留接触式一次性杀灭(短效)

接触式一次性喷雾杀灭可迅速杀灭现有的苍蝇,但持续药效较短。必要情况下需重复采用。注意不要污染饲料和饮水。喷雾时不必将猪转出圈舍,但不要直接对着猪体喷雾。为了把抗药性降到最低,确保灭蝇成功,不应在整个季节内重复使用有效成分相同或相近的杀虫剂(尤其是合成菊酯)。应交替采用合成菊酯类杀虫剂(百灭宁、除虫菊酯)和有机磷杀虫剂(二溴磷、敌敌畏)。

捕蝇器

用装有诱饵的捕蝇器可杀灭大量苍蝇,但捕蝇器不会显著减少苍蝇的总数。另外,也没有办法通过这种方式清除苍蝇繁殖区的苍蝇。电击式捕蝇器可以减少附近圈舍的苍蝇数量。苍蝇诱饵

可在舍内苍蝇聚集的位置分散布置,作为减少苍蝇数量的临时措施。一定注意诱饵不要放在家畜可能吃到的地方。可将诱饵放在窗台或门口等苍蝇聚集的地方。仅靠诱饵无法有效控制苍蝇数量,需与杀虫剂以及其它卫生措施相结合才可以(例如残留式喷雾或接触式喷雾)。

来看看这种灭鼠方法效果好吗?

有资料报道了一种环保灭鼠方法(如下),看过此方法的读者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是不是如文中所说那样有效?

广西武宣县丰源猪场结合动物行为学,设计了一种成本低、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灭鼠新方法。试验发现,该法可杀灭猪场99%的老鼠,1%的老鼠不再出现在场内,达到完全灭鼠的目的。

现将该法介绍如下:

灭鼠仪器小木棒(搅拌用)、油漆刷、小脸盆、黄油(一种普通机械轴承润滑油)3公斤、敌鼠纳盐(也可用溴鼠灵、大隆、卫公灭鼠剂、立克命等抗凝血灭鼠剂)300克。

灭鼠原理老鼠虽嗅觉敏感、灵活狡猾,且有很强的记忆性和拒食性,却和大多数皮毛动物一样,天性爱干净,习惯用前爪梳理身上的皮毛,用嘴巴舔洗被污染的皮毛,一旦被拌有溴鼠灵或敌鼠纳盐等老鼠药的黄油粘上,就会本能地去舔皮毛上的黄油,从而导致不自觉地摄入鼠药。

灭鼠步骤先调查统计猪场里老鼠的品种,估测老鼠总数,以及有可能出没的路线,并对路线进行标记。

在小脸盆里按1∶10的比例倒入敌鼠纳盐和黄油,用小木棒搅拌均匀,做成毒鼠黄油料,注意整个操作过程都必须戴上手套。

按照顺序,用小刷子蘸取毒鼠黄油料,均匀涂抹在各路线段老鼠出没的主要通道,如饲料存储房门、窗及天面缝隙、每栋猪舍老鼠必经路口、老鼠洞口等,并记录涂抹时间。

每天上午仔细查看各路线涂抹口黄油料形状变化情况,判断是否有老鼠出没,根据油料残留量多少适当给予添加,持续1个月,记录情况并做好统计。每2天记录1次可见的死亡老鼠数量并立即做无害化处理。

灭鼠工作开展1个月后,在视野范围内基本见不到老鼠出没,也未观察到老鼠排便的迹象,几近绝迹。

要注意的是,溴鼠灵等有毒,需严格管理。投放药剂后要防止家禽、牲畜进入,避免有益生物误食,避免小孩触摸到药剂。处理药剂后须立即洗手并清洗裸露皮肤。死鼠及剩余药剂要焚烧或土埋。如有中毒,须立即就医。维生素K1为本品特效解毒剂。

猪场车辆消毒措施与日常管理

1.尽可能降低一切车辆(包括轿车)靠近猪场的机会。

2.运送饲料药品的车辆最好固定。对运输饲料、药品等的车辆进行预约,并在预约好的当天换好消毒液。一切接近/进入猪场大门的车辆应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姓名、单位、所运送物品、最后接触包括活猪在内污染敏感区域的地点以及具体时期。登记完毕后对车辆进行清扫、冲洗及消毒。

穿好干净的隔离服的工作人员先打扫车辆,包括车表面和车内部,车辆内部包括车厢内地面、内壁及分隔板,外部包括车身、车轮、轮箍、轮框、挡泥板及底盘。除去车体大部分的污染物如泥土、稻草等。将可以卸载的,现场不能或不易消毒的物品移出放于场外。

打扫完毕后,用高压水冲洗车辆表面、内部及车底,检查车辆看是否还有遗留的有机物。确定无残余有机物后将车辆驶入大门消毒池内。

使用消毒剂对车辆进行喷洒,特别注意工作人员卸载物品可能接触的地方,注意缝隙、车轮和车底。驾驶室由本场消毒人员喷洒消毒。驾驶员穿上消毒服及靴子并进行消毒后进入车辆驾驶室。消毒剂停留至少15-30分钟后驶出消毒间。若选用的消毒剂对车身有损伤的则用水冲洗完毕后再驶出。

驶出消毒间的车辆停留在生活区,干燥后卸载所载物品。

消毒人员消毒完毕后,换下消毒服,消毒后进入生活区。

3.所有拉屠宰猪/淘汰猪/种猪/仔猪等的车辆在接近场区以前必须经过两次严格清洗、消毒、干燥,最后一次清洗、消毒、干燥完成后与接近场区的间隔期至少24小时。在此期间,车辆的内外部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动物源性污染;这些车辆停留在装猪台,不得进入场区。

4.场内专用车辆

场区内转猪的车辆应专用

淘汰猪车,死猪转运车,每天使用完毕后应该清洗、消毒、干燥。干燥完毕后放置在最后运输的起始地。

饲料车,饲料车每周清洗、消毒一次;饲料车消毒、冲洗完毕后应放置在指定的地点,放置地点应注意防止鸟、鼠接触。

夏季猪舍消毒应注意的问题

夏季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繁衍旺盛的季节,因此消毒工作是夏季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环节,合理使用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充分发挥消毒剂的效力,应注意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夏季的环境(包括畜体表面、圈舍表面、排污沟、周围环境)有机物增加,会影响某些消毒剂的效果,应尽量考虑使用对环境适应范围广的消毒剂品种,如氯制剂等。

随着温度的升高,消毒剂的分解速度也加快,作用时间也会缩短,加上夏季是细菌与病毒繁殖的旺盛期,要考虑提高消毒剂的使用频率。

夏季阳光充足,能使有些消毒剂迅速分解而失效,如聚维酮碘,络合碘等不宜在室外使用。

消毒剂的温度,消毒剂的杀菌效力与温度成正比,温度增高,杀菌效力增强,因而夏季消毒作用比冬季要强。

独家驱蚊秘方倾情奉献

炎热的夏季已经来到,蚊虫又开始猖狂了。对养猪人来说,驱蚊不是个小问题。本人养猪6、7年了,夏季用过多种驱蚊方法,下面说一下我用过的一些方法的弊端:

1.蚊香:靠烟雾杀蚊,但受空气流动的影响比较大,对怀孕母猪也不好。

2.气雾杀虫剂:见效快,但代价高,作用时间短,不经济。

3.灭蚊灯:没有纱窗封闭的猪舍,绝对不可用。因为杀死的蚊子没有灯光吸引过来的多。

4.添加VB1:追加了饲料成本,我看效果也不好。

5.红灯泡:耗电不说,还给猪舍增温。

6.全部用纱窗封闭:影响通风降温。

今天我告诉大家一个妙方:自己在猪场空地里种一些薄荷。薄荷是一种有强烈芳香气味的唇形科植物(如图),大家常用的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薄荷提出的精油,我们都叫薄荷油。(前2年我这里的老百姓都大面积种植过,我自己家还有提炼薄荷油的蒸锅)。

具体用法是:采摘薄荷叶2~3公斤,捣碎为汁,加水用纱布过滤(有薄荷油的最好,直接用薄荷油3-5mL),加入酒精或白酒50-100mL,放入16L 的农用喷雾剂里,再兑满水搅匀,就可以对猪体喷雾了。这一喷雾器的水,可以用50头~100头猪。用后基本可保猪猪一夜没有蚊虫叮咬。

本法无毒无害,价格低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解暑降温。

大家该说了,我这里没有薄荷怎么办啊?我再告诉你个简单的办法:买人用的风油精(广州白云山的不错,批发8角一瓶),一个16L的喷雾器兑满水再加入风油精2瓶,搅匀就可以对猪喷雾了,效果也同上面的差不多。这几年我就是这样驱蚊的,感觉效果很不错,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就试试了。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一)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 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 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 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世高、丙环唑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 霉素、农抗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炭疽福美、杀毒矾、霜脲锰锌、甲霜灵• 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 克菌丹等。 (二)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 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人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石硫合剂等。 (三)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 1、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浸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如多菌灵、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杀毒矾、拌种双等。 2、非内吸性杀菌剂指药剂不能被植物内吸并传导、存留。目前,大多数品种都是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此类药剂不易使病原物产生抗药性,比较经济,但大多数只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防治深入植物体内的病害。如硫酸锌、硫酸铜、多果定、百菌清、绿乳铜、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硫合剂、草木灰、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此外,杀菌剂还可根据使用方法分类,如种子处理剂、土壤消毒剂、喷洒剂等。

杀菌剂机理和特点及防治对象

类别品种作用机理和特点防治对象 酰胺类 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持效16d 霜/疫霉病特效 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霜/疫霉病特效 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水稻白叶枯病 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特效根肿/根腐/猝倒 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对担子菌特效立枯/黑粉/锈病 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白粉病 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小麦全蚀病 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粉锈/霜霉/菌核 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灰霉/黑斑/ 菌核 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晚疫/霜霉病 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稻瘟病 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白粉/霜霉/稻瘟病 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霜/疫/腐霉 高效苯霜灵卵菌病害 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刺激省黑穗/锈病 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水稻纹枯病 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 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稻纹枯特效立枯/纹枯/雪腐 甲丙烯和咪唑类 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所有真菌病害 肟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无交抗,广谱/渗透/内吸/保护白粉/叶斑等 啶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熏蒸/耐雨水冲刷麦类病害 唑菌胺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转移/混用所有真菌病害 氟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长效/速效所有真菌病害 烯肟菌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所有真菌病害 苯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治/铲/吸/渗水稻稻瘟病 烯肟菌胺-- 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保/治/铲/吸/渗白粉/霜霉/纹枯 肟嘧菌胺-- 水稻病害 噻菌灵抑制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繁殖,有交抗,卵菌无效青霉/脐腐/菌核 氟菌唑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保/治/铲/吸白粉/锈病/黑穗 高效抑霉唑广谱,保护、治疗,优/广于抑霉唑锈病/灰霉/稻瘟 咪唑菌酮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辅酶Q-细胞色素C),常混用霜/疫/黑斑病 氰霜唑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护/长效/耐雨,卵菌特效霜霉/疫病 抑霉唑破坏霉菌细胞膜,常混用,多做保鲜剂青霉/绿霉/白粉 咪鲜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广谱/ 非内吸/传导褐斑/白粉/叶枯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哪些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德化新陆专家讲述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 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还有些杀 菌剂如乙膦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 不同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也不同。在病菌侵染前施于植物表面起预防保护作用的,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即保护剂;在施药部位能消灭已侵染病菌的,称为铲除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至病菌侵染的部位而消灭病菌的,称为内吸性杀菌剂,许多铲除剂也是内吸剂,两者大多有化学治疗作用。因此,实用上常简单地将杀菌剂分成保护性和内吸性两种作用方式。德化新陆专家讲述它们的作用机理,也可大致分为两类:1、干扰病菌的呼吸过程,抑制能量的产生。2、干扰菌体生命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甾醇等的生物合成。保护性杀菌剂大多为杀菌谱广而杀菌力较低的产品。内吸性杀菌剂一般杀菌力较强,杀菌谱则较窄,其中有些品种对某种病原菌有专一的选择毒性。由于内吸剂在菌体内的作用点比较单一,病菌容易由遗传基因的突变而产生抗药性。为了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通常可选择适当的保护剂和内吸剂混合施用或轮换使用,这样可取长补短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时应根据病害发生的特点采取种子处理、叶面喷布和土壤处理等各种施药方法。 杀菌剂有哪些作用特性 要知道杀菌剂的作用性质。根据药剂对病害防治的作用来划分,大体分为三类: 保护性杀菌剂:这类杀菌剂能够保护未被病菌侵染的部位,免受病菌侵染,需要在作物没有接触到病源或病害发生之前,喷药才可收到效果

19种常见保护性杀菌剂介绍及使用方法

19种常见保护性杀菌剂介绍及使用方法 保护性杀菌剂区别于治疗性杀菌剂的关键就是使用时间,它是在病菌侵 染作物之前,先在作物表面上施药,防止病菌入侵,起到保护作用。防 病特点原理是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这层保护膜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保护性杀菌剂特点是:①在病害发生前使用,就是敌人来之前就要准备 好武器。②病害初期有效,就是在敌人尚未强大时“围而歼之”。③直 接作用于病害的生命循环,也是不让敌人的有后勤补给。④对病原菌作 用位点,不易产生抗性;也就是保护性杀菌剂可以多方位,全时空的打 击敌人,使敌人顾头不顾尾。 1、代森锰锌 作用特点: 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对果树、 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同时它常与内吸性杀菌剂混配,用于延缓抗性的产生。 使用方法: 1 、马铃薯晚疫病:80% 可湿性粉剂1140-2160 克 / 公顷,喷雾。

2 、烟草炭疽病:80% 可湿性粉剂1920-2160 克 / 公顶,喷雾;烟草赤星 病: 80% 可湿性粉剂1680-2100 克 / 公顷,喷雾。 3 、黄瓜霜霉病:80% 可湿性粉剂2040-3000 克 / 公顷,喷雾。 4 、西瓜炭疽病:80% 可湿性粉剂1560-2520 克 / 公顷,喷雾。 5 、辣椒(甜椒)炭疽病、辣椒(甜椒)疫病: 80% 可湿性粉剂1800-2520 克 / 公顷,喷雾。 6 、番茄早疫病:80% 可湿性粉剂1840-2370 克 / 公顷,喷雾。 7 、柑橘树炭疽病、疮痂病:80% 可湿性粉剂1333-2000 毫克 / 千克,喷雾。 8 、苹果树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80% 可湿性粉剂1000-1500 毫克 / 千克,喷雾。 9 、梨树黑星病:80% 可湿性粉剂800-1600 毫克 / 千克 / 喷雾 10 、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80% 可湿性粉剂1000-1600 毫克 / 千克,喷雾。 11 、花生叶斑病:80% 可湿性粉剂720-900 克 / 公顷,喷雾。 12 、荔枝树霜疫霉病:80% 可湿性粉剂1333-2000 毫克 / 千克,喷雾。 13 、人参黑斑病:80% 可湿性粉剂1800-3000 克 / 公顷,喷雾。

杀菌剂分类

杀菌剂分类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 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 二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 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硫及无机硫化合物,如硫磺悬浮剂,固体石硫合剂等; 2.铜制剂,主要有波尔多液,铜氨合剂等;有机硫化合物,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等; 3.酞酰亚铵类,如克菌丹、敌菌丹和灭菌丹等;抗生素类,如井冈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等; 4.其它类,如叶枯灵、叶枯净、百菌清、禾穗宁等。 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 一.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 二.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 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还有些杀菌剂如乙膦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 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苯并咪唑类,如苯菌灵、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等; 2.二甲酰亚胺类,如异菌脲、乙烯菌核利等;有机磷类,如稻瘟净、异稻瘟净、三乙膦酸铝等; 3.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等;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此类杀菌剂包括十三吗啉、嗪氨灵、丁赛特、甲菌啶和乙菌啶、抑霉唑和咪酰胺、三唑醇和三唑酮等,从化学结构上看,他们分别属于吗啉、吡啉、吡啶、嘧啶、咪唑、1,2,4-三唑类化合物。甾醇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杀菌谱较广。

杀菌剂的作用及防治原理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 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德化新陆专家讲述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 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还有些杀菌剂如乙膦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 不同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也不同。在病菌侵染前施于植物表面起预防保护作用的,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即保护剂;在施药部位能消灭已侵染病菌的,称为铲除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至病菌侵染的部位而消灭病菌的,称为内吸性杀菌剂,许多铲除剂也是内吸剂,两者大多有化学治疗作用。因此,实用上常简单地将杀菌剂分成保护性和内吸性两种作用方式。德化新陆专家讲述它们的作用机理,也可大致分为两类:1、干扰病菌的呼吸过程,抑制能量的产生。2、干扰菌体生命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甾醇等的生物合成。保护性杀菌剂大多为杀菌谱广而杀菌力较低的产品。内吸性杀菌剂一般杀菌力较强,杀菌谱则较窄,其中有些品种对某种病原菌有专一的选择毒性。由于内吸剂在菌体内的作用点比较单一,病菌容易由遗传基因的突变而产生抗药性。为了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通常可选择适当的保护剂和内吸剂混合施用或轮换使用,这样可取长补短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时应根据病害发生的特点采取种子处理、叶面喷布和土壤处理等各种施药方法。 杀菌剂有哪些作用特性 要知道杀菌剂的作用性质。根据药剂对病害防治的作用来划分,大体分为三类:保护性杀菌剂:这类杀菌剂能够保护未被病菌侵染的部位,免受病菌侵染,需要在作物没有接触到病源或病害发生之前,喷药才可收到效果 铲除性杀菌剂:这类药剂能直接杀死侵入前的病菌和治疗已被侵染的施药部位,常用于消毒,很少直接用于作株上。 治疗性杀菌剂:也叫内吸性杀菌剂,这类杀菌剂被植物吸收传导后,可阻止植株各个部位的病菌发展蔓延。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一、保护作用 较老的杀菌剂品种,多数以保护作用为主,需在病菌侵入寄主之前将药剂喷在植物表面,要做到均匀、周到,才能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病菌落在已受药剂保护的叶面上,孢子萌发受抑制,或阻碍发芽的孢子入侵。碱式硫酸铜、福美双、代森锌、百菌清等都是广泛使用的保护剂。发挥杀菌剂的保护作用,要求严格掌握施药的有利时期,要在病菌入侵之前喷洒。如果病菌已经入侵,处于潜伏时期,用保护剂地无效的。保护剂的田间持效期一般仅有6~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一、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 1、影响真菌细胞壁的形成 真菌细胞壁作为真菌和周围环境的分界面,起着保护和定型的作用。细胞壁干重的80%由碳水化合物组成,几丁质是由数百个N-乙酰葡萄糖胺分子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糖。几丁质的合成由3个几丁质合成酶(Ghs)来调节,Ghs1的作用是修复细胞分裂造成的芽痕及初生隔膜的损伤,Ghs2用于初生隔膜中几丁质的合成,Ghs3合成孢子壁中的脱乙酰几丁质及芽痕和两侧细胞壁中90%的几丁质。在三者的作用下,将N-乙酰葡萄糖胺合成为几丁质。不同的多糖链相互缠绕组成粗壮的链,这些链构成的网络系统嵌入在蛋白质及类脂和一些小分子多糖的基质中,这一结构使真菌细胞壁具有良好的机械硬度和强度。细胞壁受影响后的中毒现象通常表现为芽管末端膨大或扭曲,分枝增多等异型,造成这一类异型的原因是细胞壁上纤维原的结构变形。 有实践意义的杀菌剂对的作用主要是影响细胞壁的形成。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中多糖的合成,或者与多糖及糖蛋白相结合的机制破坏细胞壁结构,达到抑制或杀灭真菌的目的。杀菌剂对菌体细胞的破坏作用之一是抑制几丁质的生物合成,抑制的药剂有稻瘟净、异稻瘟净、灰黄霉素、甲基托布津、克瘟散、多氧霉素D、青霉素等。如异稻瘟净是通过抑制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聚合而抑制几丁质的合成,影响稻瘟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多抗霉素和华光霉素是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生素,使细胞壁变薄或失去完整性,造成细胞膜暴露,最后由于渗透压差导致原生质渗漏,两者结构上属于核苷肽类,是几丁质合成底物UDP-N-G1cNAa的结构类似物,因而是几丁质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多氧霉素D 的抑制几丁质合成酶;青霉素则是阻碍了细胞壁上胞壁质(黏肽)的氨基酸结合,使细胞壁的结构受到破坏,表现为原生质体裸露,继而瓦解。 2、影响真菌质膜生物合成 菌体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类、蛋白质、糖类、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杀菌剂对菌体细胞膜的破坏以及对膜功能的抑制有两种情况,即物理性破坏和化学性抑制。物理性破坏是指膜的亚单位连接点的疏水链被杀菌剂击断,导致膜上出现裂缝,或者是杀菌剂分子中的饱和烃侧链溶解膜上的脂质部分,使之出现空隙,于是杀菌剂分子就可以从不饱和脂肪酸之间挤出去,使其分裂开来。膜结构中的金属桥,由于金属和一些杀菌剂,如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螯合而遭破坏,另外,膜上金属桥的正常结构也可被 膜亲和力大的离子改变。 化学性抑制是指与膜性能有关的酶的活性及膜脂中的固醇类和甾醇的生物合成受到抑 制。

杀菌剂的种类及分类有哪些

杀菌剂种类划分 美国曼哈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杀菌剂按来源分,除农用抗生素属于生物源杀菌剂外,主要的品种都是化学合成杀菌剂 杀菌剂,杀菌剂是一类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妨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杀菌剂生产厂家曼哈顿生物科技主要生产和销售杀菌剂,进口杀菌剂,高端杀菌剂,专用杀菌剂,杀菌剂厂家最好的杀菌剂价格,杀菌剂种类服务三农 杀菌剂的分类 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一、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世高、丙环唑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如井岗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农抗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炭疽福福美、杀毒矾、霜脲锰锌、甲霜灵.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克菌丹等。 二、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入植物组织内部,以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石硫合剂等。 三、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 1、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浸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如多菌灵、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杀毒矾、拌种双等。 2、非内吸性杀菌剂:指药剂不能被植物内吸并传导、存留。目前,大多数品种都是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此类药剂不易使病原物产生抗药性,比较经济,但大多数只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防治深入植物体内的病害。如硫酸锌、硫酸铜、多果定、百菌清、绿乳铜、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硫合剂、草木灰、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