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00324 《现代人事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单选)人事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核心部门,在整个社会管理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2、(判改)人事管理的目的在于谋求人与事科学结合和公事人与组织密切配合的人事管理活动提供理

论依据。

3、(单选)人事管理的实践活动是人事管理理论的基础,而人事管理理论是对人事管理规律的概括和

总结。

4、(判说)谋求社会中人与事的相互适应,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是人事管理的出发点和目的。

5、(单选)人事关系是人事管理所特有的管理对象。

6、(多选)人事管理对象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人、组织和事。

7、(判改、单选)人事管理一方面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源于它的科学

性,社会属性源于它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8、(单选)人事管理自然属性宏观方面如人事管理的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等。

9、(判说)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不同,人事管理的目的以及管理者与被管

理者的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都带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印记。所以改革和完善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10、(单选、判改)如果说人事管理中的人和组织是人事管理目标的载体,那么人事管理的目标就是人

事管理中的人和组织的灵魂。

11、(多选)人事管理目标的四要素:主体、客体、任务、指标。

12、(单选)长期目标是人事管理部门在较长的时间内所要完成的带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

13、(单选、判改)宏观目标是指带全局性、总体性和战略性的目标。

14、(单选)个体目标是指组织成员希望通过他们在组织中的努力所要达到的目标。

15、(判改)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16、(单选、判改)学习和研究人事管理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组织人事管理体系,

提高组织行政管理的效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单选、判改)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必须遵循

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人事管理工作的总目标。

18、(多选)人事管理学的特点:政治性、综合性、实用性。

19、(多选)人事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调查和实验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

第三章

1、(单选)(1)人事管理是指各种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数量定额、结构和职务配置。

(2)人事编制管理是指对各类国家机构人员配备的数量限制、数量计算标准、数量增减等各项管理以及对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建立、变更、撤消等项管理。

(3)人事编制管理的历史渊源是国家的产生和国家管理的需要。(判改)

2、(多选)人事计划管理的原则:目标原则、可行原则、优化原则、可控原则。

3、(多选)人事档案管理的原则:(1)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原则。

(2)真实性和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

(3)保密原则。

(4)服务性原则。

4、(多选)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环节:(1)人事档案的收集。

(2)人事档案的整理。

(3)人事档案的保管。

(4)人事档案的利用。

(5)人事档案的转递。

5、(多选)人事统计管理的基本要求:统一集中的要求、客观科学的要求、准确及时的要求。

6、(单选、判改)品位分类制更着眼于官阶,品定于人,官随人走,而职位则可以和官阶脱节。

7、(单选、判改)(1)职位分类制与品位分类制不同,它以“事”即工作任务与职责为中心。职位分类的对象是公务员的职位,而非担任职位的人员。

(2)职位分类所依据的基本要素是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

8、(单选、判改)职位分类制始于美国。

9、(单选)1883年,美国制定了彭德尔顿法,正式推行文官考试制度。

10、(单选、判改)职位是由上级组织分配给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务和责任。职位是职位分类最基本的概念,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11、(单选、判改)职位就是职务、责任、职权的集合体。

12、(单选)职级是指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相同或充分相似的职位的组合。

13、(单选、判说)职等是指工作性质不同,而其难易程度、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相当的职级归纳所列之等。

14、(单选、判改)职系,就是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总称。

15、(单选、多选)职位分类结构:职门、职组、职系为横向坐标;职级、职等为纵向坐标。

16、(判说)(1)我国进行职位分类的基础与他国不同。

(2)我国的职位分类强调以事为中心,兼顾人的因素。

公务员的12个职务分别和公务员的15个级别相对应。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

第四章

1、(多选)公务员新陈代谢原则:(1)竞争原则。(2)公平平等原则。(3)因事择人与择优录用原则。(4)妥善处置、健全管理原则。

2、(判改)考试录用中的公开平等原则,是指录用公务员面向社会,公开进行,每个公民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权利和机会均等,考试和录用一视同仁。

3、(单选、判改)笔试仍是各国也是我国公务员考试的最基本的方式。

4、(多选)录用考试的内容:(1)公共科目考试。(2)专业科目考试。(3)面试或情景模拟考试。

5、(单选、判改)(1)辞职是以公务员自愿为原则的。

(2)辞职是公务员的权利。

6、(单选、多选、判说)公务员辞职的条件:(1)未处于特殊岗位。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2)未处于特殊状况。

7、(判说)公务员的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定管理权限中解除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的行为。

8、(单选、判改)(1)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不称职的。

(2)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9、(多选)公务员退休涵义:(1)退休是公务员的一种权利。

(2)退休也是一种义务,具有法律约束力。

(3)离休是退休的一种特殊方式。

(4)公务员退休后能领取退休金等福利。

10、(多选)公务员退休的条件:(1)强制退休条件。(2)自愿退休条件。

11、(多选)公务员退休的方式:(1)自愿退休。(2)强制退休。(3)残疾退休。(4)延迟退休。

第五章

1、(单选、判改)公务员考核的涵义(1)考核对象是已确定公务员身份的人员。

(2)考核的主体是行政首长。

(3)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4)考核的结果是合理使用公务员的依据。

2、(判说)公务员考核:首先,它不同于录用公务员考试,它是在公务员经过相当一个时期的工作实践以后进行的。

其次,它与公务员其他考核也是有区别的。

3、(多选)公务员考核的原则:(1)客观公正原则。(2)民主公开原则。(3)注重实绩原则。

(4)依法考核原则。

4、(单选)我国公务员考试以德、能、勤、绩为内容,缺一不可,在这个基础上以绩为重点,把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有机的结合起来。

5、(单选、判改)公务员考核的种类:

(1)按时间可划分为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

(2)按目的划分可分为例行考核、晋升考核、调任新职考核等。

(3)按性质可分为定性考核、定量考核。

(4)按内容可分为工作成绩考核、工作态度考核、工作能力考核。

6、(多选)公务员的考核的方法:(1)领导与群众相结合。(2)平时与定期相结合。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7、(多选)公务员考核的具体方法:(1)臆断考核法。(2)功能测评法。(3)工作标准法。

(4)民主评议法。

8、(单选、判改、判说)(1)从性质上看,公务员培训是一种终身的回归的继续教育,是属于“第二教育过程”的再教育。

(2)从目的上看,公务员培训是以工作为中心,其目的是使受培训者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巧,提高工作效率水平。

(3)从内容上看,公务员培训是根据工作需要和职位具体要求,向受培训者传授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

(4)从形式上看,公务员培训形式灵活多变,适应性强。

9、(多选)公务员培训的特点:

(1)全员培训。(2)相关培训。(3)多样化培训。

10、(单选)公务员培训的种类:

(1)初任培训是指对尚未正式任职的公务员所进行的岗前培训。

(2)任职培训也称资格培训,指国家行政机关组织进行的对准备晋升一定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职前培训。

11、(多选)公务员培训的方法:讲授教学法、自学法、专题研究法、讨论法。

12、(单选、判改)公务员培训的机构:

可分为培训的主管机构和实践培训的教育机构。

我国公务员培训的全国性主管机构是国家人事部,负责拟定公务员培训法规和制度,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国公务员培训规划,指导协调国家行政学院和地方行政学院工作。

第六章

1、(单选)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包括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和降职两方面的内容。

2、(单选)国家公务员的职务晋升,从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公务员职务的升迁和级别的提高。级别晋升的标志是工资的增加。

3、(单选)国家公务员的降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所任职务的下降,它一般意味着公务员在行政部门职位结构中所处位置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以及工资、福利等方面待遇的相应减少。

4、(判改)国家公务员晋升与降职的原则区别:

晋升是降职的逆向变动;调动一般是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而发生的工作任务或工作单位的变动,变动后的新职务不一定高于原来的职务,也不一定要求调动者比原来具有更高的能力。

5、(判改)国家公务员被降职以后,根据其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的提高情况和工作需要,还可以再晋升职务。

6、(多选)公务员晋升的原则:

(1)公开、民主、平等、竞争原则。(2)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2)功绩制原则。(4)考核、考试、择优晋升原则。

(5)逐级晋升原则和定期、多元原则。

7、(单选、判改)(1)年资晋升制是按照工作年限,资历长短决定晋升。

优点:标准明确,易于掌握,排除了领导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给公务员一定安全保障感。

(2)功绩晋升制是依据实际工作成绩的大小和贡献的大小来决定提升职务或薪级。

优点:比较公平,不论年轻者还是老年者,只要工作成绩优异,贡献较大,就可以晋升。

(3)考试晋升制是按照考试成绩决定晋升。

优点:可以促进公务员努力学习,丰富知识,形成机会均等的客观条件,对年轻人有利。

8、(单选、判改)我国公务员晋升也强调以工作实绩为主要依据,但必须以革命化为前提,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和资历,有的还要求进行必要的考试。

9、(单选、判断)晋升职务的资格条件:

(1)在晋升前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为优秀或连续三年为称职以上。

(2)晋升正科、正处级职务,需要任副科、副处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员、副科、副处、副司、正司级职务,需要任办事员、科员、正科、正处、副司级职务三年以上;晋升副部长职务,需要任正司级支吾四年以上。

10、(单选、判改)公务员的职务任免是国家公务员任职和免职的统称。

11、(多选)公务员任职的原则:

(1)法定程序原则。(2)因事择人原则。(3)任人唯贤原则。(4)注重整体效能原则。

(5)一人一职原则。

12、(单选、判改)选任制就是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任用公务员。

13、(单选、判改)考任制就是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考试的方式,以应选人员的智能优劣为客观标准来挑选公务员。

14、(单选、判改)聘任制就是用人单位通过契约形式任用公务员的一种制度。

15、(多选)国家公务员奖励的特点:

(1)奖励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而非其他机关。

(2)奖励对象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的国家公务员。

(3)奖励的依据是国家公务员管理法规。

(4)奖励的执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16、(单选)精神奖励,就是指给受奖者的精神荣誉,如嘉奖、记功、授予光荣称号等;

物质奖励,就是给予受奖者以物质利益方面的报酬。

17、(单选、多选)1957年有六种:记功、记大功、授予奖品或奖金、升级、升职、通令嘉奖。

现在三种:(1)嘉奖。(2)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

(3)授予荣誉称号。

第七章

1、(单选)纪律一般是指一定社会组织为了维护其整体利益而制定的每个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2、(多选)承担违纪责任的条件:

(1)要有违纪行为。

(2)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或虽然构成犯罪,但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主观上有过错。

3、(判改、判说)要有违纪行为。这种行为,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

4、(判改、判说)构成犯罪但不追究刑事责任有两种情况:

(1)虽然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损害的。

(2)人民法院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认为被告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5、(单选)违反纪律的责任就是一种法律责任。是以行政处分来承担的

6、(单选、判断)(1)1952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条例》规定处分有六种:

警告、记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

(2)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条例》八种: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

(3)《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六种: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7、(多选)行政处分的原则:

(1)以事实为依据,以政纪为准绳。(2)在政纪面前人人平等。

(2)惩戒与奖励相结合。(4)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8、(单选、判改)“开除”处分是最严厉的行政处分,更须慎重,所以要报上级主观部门备案。县(市)以下国家行政机关开除公务员,要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9、(多选)行政处分的程序:

(1)立案。(2)调查。(3)审理。(4)结案。

10、(多选)审理违纪案件的要求:

(1)事实清楚。(2)证据确凿。(3)定性准确。(4)处理恰当。(5)手续完备。

11、(判改)行政处分的解除:

改正了错误,表现较好,经过一定时期(半年到一年),可以解除处分。解除降级、撤消处分,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12、(判改、判说)受警告处分的:半年后解除处分。

受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一年后解除处分。

受撤职处分的:两年后解除处分。

在受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或表现突出的,可提前解除处分;表现不好,可延长处分期限。解除处分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原处分影响。

13、(单选、判改)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核心是亲属回避。

14、(多选)公务员回避制度主要有以下四种:

(1)夫妻关系。(2)直系血亲关系。(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4)近姻亲关系。

15、(多选)公务员回避制度的种类:

(1)职务回避。(2)公务回避。(3)地区回避。

16、(单选)地区回避是指担任一定职务的公务员不得在原籍任职。

17、(单选)从县(市)、乡(镇)等基层政府是主要回避地区。

18、(判改)什么叫公务员的监督?

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人事部门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从事的公务员管理活动实施的监督。

19、(单选)监督功能是保障功能。

20、(多选)公务员的监督体制:(1)监督主体。(2)监督对象。(3)监督事由。

(4)监督方式。

21、(单选、判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管理的监督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

人事部门。

22、(判改)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既是公务员的监督主体,也是受监督对象。

23、(判改)监督方式是指监督主体对国家行政机关从事的公务员管理工作实施监督后的处理方式。

第八章

1、(判改)公务员的工资是指公务员以其知识和技能为国家提供服务后所取得的合法劳动报酬的货币表现。

2、(判说)社会主义工资与资本主义工资的性质根本不同,它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同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公务员的工资,是反映公务员个人与国家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全社会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3、(多选)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分配是以职务、级别和年限的计量标准来确定,实行职级工资制。

4、(判说)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并不直接取决于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而取决于国家的预算分配。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来源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5、(单选、判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过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1956年和1985年两次大的工资制度改革。

6、(单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实行职级工资制。职级工资是按照不同的职能,分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个部分。

7、(单选)职务工资是指按照国家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的高低和责任的大小及工作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工资,是职级工资制中体现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

8、(单选)一般而言,工龄工资的领取的年限最多不超过40年。

9、(多选)确立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

(1)按劳分配原则。(2)平衡比较原则。(3)定期增资原则。(4)物价补偿原则。

(5)法律保障原则。

10、(判改)工资水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

狭义工资水平可理解为根据不同需要划分的工资水平。

11、(单选、判改)确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时,除了要考虑公务员职务级别外,还必须遵循平衡比较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公务员工资水平与国有企业相当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体持平。

12、(多选)公务员工资增资的途径:

(1)结合对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晋升工资档次。

(2)结合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和级别的晋升相应增加工资。

(3)适时调整国家公务员的工资。

13、(单选、判改、判说)公务员福利是指国家机关为改善和提高公务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工资报酬和劳动保险以外,通过举办集体福利设施、提供服务以及发放补贴等的形式,给予公务员一种生活保障和照顾,以满足他们带有共同性和普遍性的消费需要。

14、(单选、判改)社会主义国家的福利包括:社会福利和单位福利两个层次。社会福利的享受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而单位福利的享受对象是本单位的职工。

公务员福利主要是单位福利。

15、(单选、判改)公务员保险的享受对象是丧失劳动力的公务员,其主要职能是保障丧失劳动能力者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公务员福利的享受对象是全体公务员。

16、(多选)我国公务员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为满足公务员需要而建立的集体福利设施。

(2)为满足公务员文化生活需要而建立的文化福利设施。

(3)为满足公务员的不同需要,减轻生活负担而建立的福利补贴。

17、(单选、判改)公务员的保险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一种辅助形式,其目的在于满足公务员在丧失劳动力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18、(多选、判说)公务员保险的特征:

(1)公务员保险的对象是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家公务员以及他们的直系亲属。

(2)建立国家公务员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丧失劳动能力或待业公务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3)保险的组织与实施都是社会化。

第十二章

1、(单选、判改)人事管理机构是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综合管理人事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执行机构和参谋机构,是政府机关联系广大干部的桥梁和纽带。

2、(多选)我国人事机构的设置及改革要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设置的原则。(2)精干高效的原则。(3)发展需要的原则。(4)有机整体的原则。

3、(多选)完善人事管理基本制度:

(1)完善干部选拔制度。(2)完善干部任用制度。(3)完善干部考核奖惩制度。

(4)完善领导干部回避制度。(5)完善干部监督制度。

4、(单选、判改)(1)选任制:具有强烈的民主性,但在某总情况下回产生人际关系的选择而不是能力的选择。

(2)委任制:认为色彩很浓。

(3)考任制:有利于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缺点是某些素质难以通过考试衡量。

(4)聘任制:可以充分根据选拔者意愿选择对方,任用干部有便捷简单,但短处是对受选拔者的制约不够。

5、(判改)国家和地方各级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职能是一致的。

6、(判说)整体效能是人事工作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互相制约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相加的结果。要把人事管理队伍组成一个高质量、高效能的集体,就要有合理的内部结构,反之,就难以形成一个高效能的战斗集体。

7、(单选、判改)负责管理这部分干部的人事管理队伍应有不同的年龄档次的交叉,组成合理的年龄结构。

8、(多选)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科学化、法制化、系统化、专家化、民主化、公开化、手段的现代化。

9、(单选、判改)系统化就是运用系统理论分析和研究人事管理活动。

10、(多选、判改、判说)在人事管理现代化标志中,科学化和民主化是人事管理的核心;法制化和公开化是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保证。

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人事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人事管理组织系统的现代化、人事管理人员自身的现代化、人事管理方法的现代化、人事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11、(多选)恰当的动机诱惑有以下集中行为动力:

(1)物质动力。(2)精神动力。(3)信息动力。

12、(单选、判改)重视人的现代化这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前提,也是要实施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现代人事管理学》部分简答、论述题

一、简答题

1、简述人事管理的作用。

答:(1)人事管理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

(2)人事管理关系着经济的发展。

(3)人事管理决定人才管理的方向。

2、简述人事管理学的特点。

答:(1)政治性。(2)综合性。(3)实用性。

3、人事编制管理有哪些主要方法?

答:(1)行政手段。(2)经济手段。(3)法律手段。

4、人事档案管理有哪些原则?

答:(1)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原则。

(2)真实性和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

(3)保密原则。

(4)服务性原则。

5、简述职位分类的直接起因。

答:(1)实行同工同酬的需要。

(2)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

(3)进行有效考核的需要。

(4)适应专业分工的需要。

6、公务员辞职应符合哪些条件?公务员辞职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答:条件:(1)未处于特殊岗位。(2)未处于特殊状况。

法律后果:(1)职务关系的消失和公务员身份的丧失。

(2)辞职后不再享受任何公务员任何待遇。

(3)辞职后若想复职必须重新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

7、如何理解公务员退休的涵义?

答:(1)退休是公务员的一种权利。

(2)退休也是一种义务,具有法律约束力。

(3)离休是退休的一种特殊方式。

(4)公务员退休后能定期领取退休金,享受保障的福利待遇。

8、公务员退休的方式。(重)

答:(1)自愿退休。(2)强制退休。(3)残疾退休。(4)延迟退休。

9、简述公务员考核的基本方法。

答:(1)领导与群众相结合。(2)平时与定期相结合。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10、公务员培训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学用一致原则。(3)按需施教原则。

(4)讲求实效原则。

10、公务员培训包括哪些内容?

答:(1)政治理论学习。(2)专业知识的培训。(3)管理才能的培训。

(4)职业道德的培训。

11、公务员晋升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在晋升前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为优秀或连续三年为称职以上。

(2)晋升正科、正处级职务,需要任副科、副处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员、副科、副处、副司、正司级职务,需要任办事员、科员、正科、正处、副司级职务三年以上;晋升副部长职务,需要任正司级职务四年以上。

(3)晋升科员和正副科级职务,应具备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晋升正副处级、正副司级职务,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4)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12、公务员晋升必须按哪些基本程序进行?

答:(1)用人单位公布范围内职位空缺、任职条件。

(2)在领导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基础上产生预选对象。

(3)根据公务员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对对象进行考核。

(4)任免机关在对晋升人选进行全面审核研究的基础上,任命公布。

13、公务员奖励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原则。

(2)公正原则。

(3)奖励与惩处相结合原则。

(4)民主与公开原则。

(5)及时慎重原则。

(6)注重社会效果原则。

14、公务员纪律包括哪些内容?

答:(1)政治纪律。(2)工作纪律。(3)廉政纪律。(4)社会公德纪律。

15、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为准绳。

(2)在政纪面前人人平等。

(3)惩戒与奖励相结合。

(4)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16、建立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是什么?

答:(1)按劳分配原则。(2)平衡比较原则。(3)定期增资条件。

(4)物价补偿原则。(5)法律保障原则。

17、公务员增资水平有哪些途径?

答:(1)结合对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晋升工资档次。

(2)结合国家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的晋升相应增加工资。

(3)适时调整国家公务员的工资。

18、公务员福利包括哪些内容?

答:(1)为满足公务员集体需要而建立的集体设施。

(2)为满足公务员文化生活需要而建立的文体设施。

(3)为满足公务员的不同需要而设立的福利补贴。

19、我国人事管理机构的设置及改革,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依法设置原则。(2)精干高效原则。(3)发展需要原则。

(4)有机整体原则。

20、从事人事管理的干部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

答:(1)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有扎实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3)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科学的人才观。

(4)要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能力。

21、人事管理部门具有哪些职能?

答:(1)干部录用。(2)干部考核。(3)干部任免。(4)干部调配。

(5)干部培训。(6)干部奖励。(7)干部的工资福利和退休。

(8)专业技术干部管理。(9)军转干部安置和、中等院校毕业生的调配、派遣。

(10)干部统计和档案管理。

二、论述题

1、分析职位分类制的基本原则。

答:(1)系统原则。政府所设置的组织机构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

(2)最低职位数量原则。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其职位的数量都是有限的。

(3)整分合原则。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有效的综合就是整分合原则。

(4)能级层次原则。层次高,功能多的职位在组织中的能级就高,反之就低。

2、分析建立和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位分类制的重大意义。(重)

答:首先,为我国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次,为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提供重要条件。

最后,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供依据和途径

3、公务员新陈代谢的意义。

答:(1)是人的竞争发展的客观需要。

(2)是保持公务员队伍生机活力的需要。

(3)是保证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

4、公务员新陈代谢的原则。

答:(1)竞争原则。通过竞争,优胜劣汰,最大限度挖掘人才。

(2)公开平等原则。面向社会,公开平等,人人机会均等。

(3)因事择人和择优录用原则。选贤任能,唯才是用。

(4)妥善处置、健全管理原则。针对公务员卸任而言。

5、公务员考核的重要意义。

答:(1)从管理的角度看,是对公务员进行各项管理的基础。

(2)从激励的角度看,是激励公务员奋发努力的有效措施。

(3)从选人用人的角度看,是合理使用人才的前提。

(4)从依法监督的角度看,是依法监督公务员的重要途径。

6、分析公务员考核的内容。

答:(1)德。指公务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

(2)能。指从事本质工作的能力。

(3)勤。指工作态度和精神。

(4)绩。指工作实绩。

7、分析公务员职务升降的重要意义。

答:(1)有利于造就优化的公务员队伍,提高政府管理国家水平。

(2)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向上,努力工作。

(3)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各职位实行人和事的紧密结合。

(4)有利于稳定国家公务员队伍。

8、分析公务员任职的原则、形式、条件和程序。

答:任职的原则:(1)法定程序原则。(2)因事择人原则。(3)任人唯贤原则。

(4)注重整体效能原则。(5)一人一职原则。

形式:(1)选任制。(2)委任制。(3)考任制。(4)聘任制。

条件:(1)试用期满合格的。(2)从其他单位调入国家行政机关任职的。

(3)转换职位的。(4)晋升或降低职务的。

(5)其他原因职务发生变化的。

程序:(1)提名。(2)考察。(3)呈送。(4)审批。(5)任命。(6)归档。

9、分析实施公务员纪律的意义。

答:(1)保证国家行政机关正常运转,维护政府形象。

(2)确保公务员的行为有法可依。

(3)有利于公务员正确行使权力。

10、分析公务员管理的监督体制。

答:(1)监督主体。监督主体必须是法定的。

(2)监督的对象。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公务员事务。

(3)监督事由。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失误。

(4)监督方式。实施监督后的处理方式。

11、分析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答:(1)科学化。以科学理论指导人事工作。

(2)法制化。依靠法律办事。

(3)系统化。运用系统理论研究人事管理。

(4)专家化。必须对人事管理工作有专门的研究。

(5)民主化。是社会民主生活化的要求。

(6)公开化。向社会开放,接受群众监督。

12、论述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答:(1)在人员的使用上要能位相应。

(2)用系统观点看待组织结构。

(3)建立和实行封闭的管理体制。

(4)恰当进行动机诱导。

(5)重视人的现代化。

(6)加快人事管理现代化手段建设。

(7)应用现代管理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