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B*!@@B*!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责任仅仅是为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 />

浅谈体育课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第!"卷第#期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年!*月+’%,-./0%.12.3456%78%&&9:9;35’,!

!!!!!!!!!!!!!!!!!!!!!!!!!!!!!!!!)**#

浅谈体育课与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张德勤

(江苏省铜山中学,江苏徐州))!**<)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B *!@@B *!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责任仅仅是为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比较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全面贯彻新课标的这一精神,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笔者在此谈谈如何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点体会。

一、加强协作训练,培养团队精神

体育运动中,有许多是需要集体合作的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在教学中,不仅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技术、技能,还要强调协作和配合,培养团队精神。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如做“猎人打猎”(用投排球来代替猎枪)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更使他们能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互相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

二、组织对抗竞赛,培养竞争意识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感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项体育项目都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性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通过比赛和游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以及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品质,从

而达到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的目的。

三、学习比赛规则,增强纪律观念

体育运动中,很多比赛项目都有其规则。体育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规则、掌握规则,更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体育规则的习惯。平实指导他们按时参加体育锻炼,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良好的守纪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形成公德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

四、克服畏难心理,培养坚强意志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山羊、技巧、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来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学生减少畏难的情绪。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

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

五、注重榜样教育,培养民族精神

应注重运用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介绍我国体育健儿通过平时刻苦训练,终于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中华民族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善于激发学生对良好品德的敬佩崇拜之情,使学生由崇拜敬佩而变为模仿,直至变为自身的习惯和修养。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教学生学会做人,在集体生活、学习中学会与人友好交往,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自我价值观,能调控自我情绪,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

[责任编辑:秋豪]

?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