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污染现状及其综合治理

矿山环境污染现状及其综合治理
矿山环境污染现状及其综合治理

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阅成绩:

日期:年月日

矿山环境污染现状及其综合治理

刘体尧

×××学院××班级,学号×××××

摘要: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为社会带来经济进步的同时,也带

来了侵占耕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严重问题。本文对我国矿山环境

污染现状及其综合治理进行了概述,分析了造成矿山环境破坏的原因,治理矿山环

境污染的经验及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主要途径,并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矿山,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引言: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明确要求:“新建和已投产生产矿山企业要制订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报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今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资源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依赖。然而,矿产资源为人类带来了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对矿山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许多矿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矿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环保意识薄弱,监管不力、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等方面分析了矿山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管理对策和治理办法。1、矿山环境污染现状及其相关概述

1.1矿山环境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矿业大国,矿产资源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经济进步、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但由于没有建立和完善矿山资源环境保护,使得矿山资源开发与保护相分离,目前我国的矿山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二是采矿诱发地质灾害,在采矿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促使地表下沉、塌陷、岩体开裂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三是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严重污染空气,产生酸雨;四是采矿破坏了植被,严重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破坏了地区环境的完整性。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矿业长期实行的粗放型资源利用方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进行矿产开采。

1.2矿山环境污染类型

1.2.1矿山对大气的污染

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会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毒物质,开采机器、运输工具等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也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矿区的浓烟、燃料都会对大气构成污染。

1.2.2矿山对水体的污染

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暴露在空气中,其中的硫化物通过发生氧化作用而形成酸雨,加上矿区矿水没有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排放,使得矿区附近的地表水体遭受污染,不能饮用甚至是灌溉,造成水源枯竭。

1.2.3矿山噪音污染

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用的大型机器设备,由于技术落后,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开采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施工噪声等其他噪声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会影响矿山安全生产和降低工人的生产效率。

1.2.4矿山固体废弃物排放

许多矿山随意倾倒固体废弃物,对地貌景观和旅游观光环境都极不协调,也导致了沟壑、河道淤塞。而且许多金属的随意堆放,也会造成金属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1.3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据统计,我国社会生产所需的80%的原材料、95%的能源、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矿产资源,我国是发展中国家,2011年,由工业构成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8470.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9%,证明了工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工业的发展关键在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与利用,只有保护好资源开发环境,才能促使资源的开发利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矿山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2.1责任意识不强,环保意识薄弱。

矿山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采矿权人只注重对资源的索取而忽略了资源的保护问题,违背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开采原则,而且由于某些地方政府领导人的落后观念,只一味地追求区域的经济增长,而不注重资源的可此续发展,使得资源不能循环利用,导致矿山环境治理进一步恶化。

2.2管理混乱,监管不力。

目前管理矿山环境的有《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等,各部门对矿山环境丢有监督管理权,对矿山环境开展行政执法,但监督职能履行不到位,使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相对落后;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不合理和管理职能的缺失,致使在污染环境以后,各部门谁都不想管或不能统一管理,导致了矿山环境污染问题长期不能解决,污染越来越严重。

2.3技术落后,资金短缺。

目前许多的矿区生产,普遍存在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的问题。矿山环境的治理需要雄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但现在由于各方面原因,我们矿区的技术投入和资金的投入都还不够,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3、矿山环境污染治理经验

3.1矿山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推动。

矿山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有力推动。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政府优势,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保障制度吸引投资,加大对矿产资源管理的监督工作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人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在矿区资源发展的进程中进行宏观指导,促使矿产资源的发展规范、科学、有效地进行。

3.2矿山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在矿区环境污染的治理进程中,必须具有系统和全局的思想,从实际出发,从实际生活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当地现有条件,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条件和当地的地理条件,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创新之路。因此,建立一个长期繁荣的矿产资源系统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3发展经济是进行矿山环境资源污染治理的基础

矿山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投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经济进步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的矿产资源开发工作。目前国家经济实力整体不强,我国在这方面的科研都还不够完善,有待加强。矿山的生态回复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不少矿山企业负担重,经济效益不好,使得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困难重重。

4、矿山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建议

矿山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要综合考虑矿山开发规划、开发设计、矿山基建、采矿选矿技术、废弃地复垦等全过程。要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的要求,突出矿山环境保护的内容,防患于未然,尽量使矿山的生态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程度。

4.1对矿山环境进行全面调查

全面收集矿山企业及周围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资料;与矿山环境相关的农林环境资料;

区域生产力布局,城镇、重要工程及特殊保护区的分布;区位条件及环境功能规划要求。查明矿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查明矿体赋存特征、矿山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厚度及开采影响范围。查明矿区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发育程度、发展趋势;预测其对矿业活动的影响;预测矿业活动引发、加剧和遭受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查明矿区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土地利用现状改变、地貌景观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等。

4.2对矿山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对矿山环境进行全面评估是指对矿山环境的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现状评估是指分析矿山环境背景特征、矿山环境质量现状、社会人文状况对矿业活动的影响;针对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危害对象及影响和破坏程度进行评估;评估中应对影响和破坏矿山环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深入分析,分析评估其性质、危害及损失。预测评估是指对矿业活动中可能引发、加剧和遭受的矿山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进行预测。根据矿山类型、规模、开采方式、矿山环境特征及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现状,预测矿山环境的变化趋势、矿山环境问题影响程度、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是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基础上,进行影响程度分级进行综合评估。

4.3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4.3.1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

依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结果,结合矿山服务年限和开采计划,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全面规划矿山企业从基建到闭坑全过程的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根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结果,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明确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向。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要求,提出不同时段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依据矿业活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编制分区治理方案,选择重点地区、重点工程进行重点防治。并按各分区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和矿山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编制分区治理方案时,按近期、中期、远期划分不同时段,原则上每5年划分为一个时段,服务年限较短的矿山企业,各时段年限可适当减少。

4.3.2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内容

正在开采的矿山,既要对已出现的矿山环境问题提出治理方案,又要根据预测的环境问题提出预防措施。新建矿山,应明确包含该矿山环境的保护方案,重点是剥离土层存储、非矿岩土的利用和转移、矿渣的堆放、尾矿的排放等。有松散覆盖层的矿山,应统筹安排剥离表层土的堆放、存储、复垦再利用(应独立存储)。采矿废弃的矿渣、煤矸石、围岩杂石等固体废弃物,应制定存放、处理、再利用方案。选矿中产生的尾矿渣、矿泥等应合理的排放、存储。采矿场及梯级开拓的稳定边坡的保护和边坡修整。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矿区潜在地质灾害体的防治。地下水均衡恢矿山地质公园建设。复、水污染防治。废水的存储、处理、再利用。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其它矿山环境问题治理方案。

总之,矿山环境治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从地质、化工、土工到农、林、环保等多种学科和技术,只有不断地发展经济,提高技术,才能使矿山环境的污染治理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在不断摸索中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新.矿山环境污染现状及恢复治理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 2009(5):23

[2]王振鹏.浅议我国矿山环境污染现状及管理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

(5):85-86

[3]韦冠俊.矿山环境工程[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4]蒋家超,招国栋, 赵由才. 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11)

[5]赵水阳,孟志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6-15

[6]孙英杰.冶金企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整治与修复[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1):58-67

[7]王敏. 矿山地质环境灾害调查监测评估预防与矿山土地复垦及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质量验收检查评价手册[M].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2006(4):21-24

[8]尹国勋. 矿山环境保护[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5)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重大环境污染与治理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重大环境污染与治理 今日的中东部地区多日的雾霾应个景。看来污染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根 治污染也不是任何一个政府可以一蹴而就的行为。这也许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所必须经 历的困难和一代人甚至两代人注定要付出的代价。也许今天我们看到欧美日的富二代 们享受着碧水蓝天煞是羡慕,那让我们也关注下当年他们的父辈与祖辈所经过的日子,这也许是我们所要或者正在经历的。 环境污染由来已久。早在14世纪初,英国就注意到了煤烟污染;17世纪伦 敦煤烟污染加重时,有人着文提出过改善大气品质的方案①。不过直到这时,污染只 在少数地方存在,污染物也较少,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尚不至于造成重大危害。 环境污染发生质的变化并演变成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则始于18 世纪末叶兴起的工业革命。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史学家普遍把工业革命视为人类或“南 一北”差距的分水岭②,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这场革命视为人类环境污染史的分水岭;又由于“从影响全球和区域的环境问题看,主要责任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工业发达 国家”③,因此,地考察西方主要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环境的污染与治理,审视西方 人对待自然的认识或态度,明确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的重要性,就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一、18世纪末--20世纪初环境污染的发生① 从18世纪下半叶起,经过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初,首先是英国,而后是欧洲其他国家、美国和日本相继经历和实现了工业革命,最终建立以煤炭、冶金、化工 等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这是一场技术与经济的革命,它以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 用为基本动力。而蒸汽机的使用需要以煤炭作为燃料,因此,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 地下蕴藏的煤炭资源便有了空前的价值,煤成为工业化初期的主要能源。新的煤矿到 处开办,煤炭产量大幅度上升,到1900年时,世界先进国家英、美、德、法、日五 国煤炭产量总和已达6.641亿吨。煤的大规模开采并燃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 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也必然会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 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污染物质。 与此同时,在一些工业先进国家,矿冶工业的发展既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 又释放许多重金属,如铅、锌、镉、铜、砷等,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水域。而这一时 期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构成了环境污染的又一重要来源。另外,水泥工业的粉尘与 造纸工业的废液.也会对大气和水体造成污染。 结果,在这些国家,伴随煤炭、冶金、化学等重工业的建立、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烟雾腾腾的城镇,发生了烟雾中毒事件,河流等水体也严重受害。 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其煤烟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亦十分 普遍。除英国外,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中心城市,如芝加哥、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运输事故案例: 2000年6月13日3时45分,平朔公司安太堡露天矿龙班由于7069号卡车刹车油管断裂着火,发生前车溜车撞后车,造成一起运输死亡事故,死亡1人。 统计属别:原煤生产 发生地点:1300至1360运输坡道 事故类别:运输 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严重级别:一般事故 死者简况:狄某,40岁,卡车司机,入矿前安全培训 一、事故经过简况 2000年6月13日夜班,采矿部龙班工人景志刚驾7069号卡车在采场1739号电铲装车往1360土场排土作业,工作至凌晨3点45分,该车在1300至1360运输坡道处,由于刹车油管断裂,造成发动机突然起火。景志刚见状立即按下驾驶室内卡车发动机自动灭火器装臵并熄火,同时急忙下车提一具手提式灭火器进一步灭火(当时火几乎扑灭)。在提取第二具灭火器时,车开始向后溜滑。此时景志刚一边追车,一边喊叫,并用手电筒光亮示意后车避开危险。跟在其后运行的7027号卡车司机狄某见前车溜行过来,便采取躲开措施倒车。当景志刚追上溜车见后车被撞,急忙爬上7027号卡车驾驶室抢救司机,受伤司机狄某终因伤势过重当场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7069号卡车发动机左侧一根刹车油管接头处断裂,导致前后刹车压力释放,造成前车溜车撞后车(运输大卡车向后车溜72米),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7027号卡车司机载货运行至1300坡道中,由于驾驶经验不足,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发现前车溜过来,判断失误,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1300至1360运输坡道路面局部不平整,路面有岩石块,7069号卡车溜车中左轮辗压而改变方向,是造成事故的环境原因。 2、7069号卡车发动机左侧一根刹车油管接头处断裂,液压油雾喷 至发动机机体上而起火,7069号卡车司机在坡道上未按规程停放灭火,从而溜车,是造成事故发生的行为原因。 3、7069号卡车刹车油管接头处断裂,前后刹车压力释放并溜车,该卡车带“病”运转,存在安全隐患,是造成事故的设备缺陷 原因。 三、事故责任和处理 (一)狄某驾车见前车着火向后溜车,判断失误,采取躲避措 施不当,对本次事故负有一定责任。因其死亡不予追究。 (二)当班1739铲组工长,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对道路障碍物 清理不及时,对本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予以撤销工长职务,并扣 罚其四个月安全奖及浮动工资3000元。 (三)龙班值班经理、总工长,平时对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力,对本次事故有一定责任。分别扣罚其两个月安全奖及浮动工资;同 时免去龙班值班经理的职务,免去龙班总工长的职务。 (四)部门副经理、工会副主席,对本次事故负有安全教育不 够的责任。扣罚各自当月安全奖及浮动工资800元。 (五)部门副经理、主任工程师、经理,对安全工作抓得不严 不细,对职工安全培训教育不够,对本次事故负有领导责任。扣罚 其各自两个月(6、7)安全奖及浮动工资。 (六)7069号卡车司机虽在本次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但在此次事故中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予以扣除当月全 部安全奖及浮动工资,并退回劳务公司。 (七)根据平煤安字[96]第176号《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全奖 惩办法》第三章第十三条规定,扣罚采矿部当月浮动工资总额4万元。

矿山环境地质学论文

矿山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 ) 摘要: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做好从勘查、设计、开采到闭坑四个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关键词: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环境; 矿山环境治理 一、概况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产量均排于世界前列。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而采掘业的发展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广度和深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品位较富、埋藏较浅,易采易选、交通方便的矿床已优先开采。矿床开采的趋势趋于深部复杂地层。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原则 1 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所有的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矿山环境治理首先要保证矿区免遭矿山开发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2 因害设防、综合治理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 3 注重效益、分期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应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区别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时根据资金情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的危害大小、轻重缓急,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 4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矿山环境治理只有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各种工程措施只要配置合理,就能根治地质灾害。但其缺点是投资过大,而生物措施恰好弥补工程措施的缺点,其投资较小,能改善小气候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矿山环境治理中。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具体措施 1 地下采空区和矿山疏干排水导致地面沉陷、形成地裂缝,影响地面的农田和建筑物。采空区是地下固体矿床开采后的空间及其围岩失稳而产生位移、开裂、破碎垮落,上覆岩层整体下沉、弯曲并引起的地表变形和破坏,在地面上常可见到圆形塌陷坑及平行于地下开采巷道的地裂缝。由于疏干排放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流的自然渗流、径流条件,水浮力消失,水的潜蚀作用使充填物流失,形成空洞,在真空吸蚀力和重力作用下也可造成塌陷。对采空区的治理主要是为了预防与控制地表残余沉陷的发生。此类方法可细分为4 种: (1) 全部充填采空区支撑覆岩,以彻底消除地基沉陷隐患。充填法可分: 干石充填法、尾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注浆充填、水力充填和风力充填等。其中,以注浆法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 (2) 局部支撑覆岩或地面构筑物,减小采空区空间跨度,防止顶板垮落。常用的方法有注浆柱、井下砌墩柱和大直径钻孔桩柱或直接采用桩基法等; (3) 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充填采动覆岩断裂带和弯曲带岩土体离层、裂缝,使之形成一个刚度大、整体性好的岩板结构,有效抵抗老采空区塌陷向上发展,使地表只产生相对均衡的沉陷,以保证地表构筑物的安全;

环境污染事件分级标准

环境污染事件分级标准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1)死亡30人以上,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8)造成跨国(界)的环境污染事件。 2、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以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4、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1)发生3人以下死亡,中毒(重伤)1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群体性影响的;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5-18 10:40:33 点击:4 建国以来,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无数地质工作者到西北地区进行地质勘探,发现大量宝贵的矿产资源,各大企业迅速落户,矿产经济逐渐成为西北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采矿成为当地居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乱采滥挖、乱堆乱放、过度开采等问题,矿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影响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 西北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西北地区矿山存在大量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沙漠化、盐碱化、矿井突水、煤层自燃、有滑坡、泥石流、水污染、大气污染、地面塌陷、地方病、地面沉降、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其中水土流失、荒漠化是西北地区矿山最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 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类型: 矿区资源破坏问题:无论是地下矿还是露天矿,都会对土地进行开发,导致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地质遗迹受到破坏;矿区土石裸露,地表的涵水能力降低,容易造成水资源衰竭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以青海省砂金矿区为例,该矿区由生活区和作业区两部分构成,无论是作业区还是生活区对矿区的土地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压占,随意建设排渣场、沉淤场等,导致当地的矿区土地失去原有的生态价价值,无法进行再次使用[1]。 地质灾害问题:过度开矿经常会诱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如采空区崩塌、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缝、滑坡、泥石流、矿井突水、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等。其中地下开采容易导致地面开裂与塌陷、诱发地震;露天开采过度会导致边坡失稳破坏、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危害。 矿区环境污染问题矿产经济是典型污染型经济,矿山开采过程中不仅会对地表水造成污染,还会对地下水、大气、植物和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源则来自采矿、选矿和冶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三废”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粉尘、重金属和石油等。 以青海省茫崖石棉矿矿区为例,该矿区长期随意堆放废弃尾矿,由于当地气候干旱少雨,矿区正处于风口带之上,经过风蚀产生大量粉尘,污染带达25km 以上,对矿区居民及粉尘带上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生产现场产生的二次粉尘对矿区居民和职工身体健康也造成严重的威胁,早在上世纪90 年代,据相关数据统计青海省茫崖石棉矿矿区大量职工和居民患有石棉肺,青少年肺功能明显低下,矿区职工平均寿命较全国也明显偏低。2 西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对策完善立法,加大监督力度:我国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的法律法规极不健全,且大多都为地方性的法规或制度,导致很多矿区存在侥幸心理,无视法律的地位。相关职能部门要在现有的《矿产资源法》中,单独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作出相关规定,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恢复纳入法制轨道,引起相关责任主体重视。 建立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一套完善的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能及时、准确预测矿山地质环境灾害的发生时间、影响区域及发展趋势,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恢复和治理提供依据,还可以实现对治理效果的监测。 建立治理责任制度:首先,要对现有的矿产资源和矿业秩序进行整合,对矿山主体责任人的环境地质保护和治理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其次,要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追究责任制,矿区一旦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追究相关主体责任人责任,并要求进行治理恢复,如主体责任人灭失,由当地政府部门负责治理。最后,充分发挥矿区居民的主体作用,对矿区居民进行培训和宣传。 第一,地面塌陷治理。针对地面塌陷,一般采取填埋法对地面塌陷进行填堵和夯实,也可以采用跨越法、灌注法等强化土层。此外,应对填埋位置进行绿化,恢复植被。第二,地面裂缝治理。对于土质地面裂缝,一般采用粘土进行填充;对于岩质地面裂缝,最好采用混泥土或者泥浆进行填充。第三,崩塌治理。对危岩位置进行加固,采用铁丝网、浇筑钢筋混凝土面层、工字钢、面层防风化处理以及锚杆等技术手段进行治理。第四,滑坡治理。针对滑坡问题,通常可以采取挖排水沟、打水泥桩、浆砌护坡或者植树种草等方式进行护坡。第五,地貌景观破坏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实现三者的协调、均衡、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从某种角度来,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子集,而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或枢纽,因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扰动最大、破坏力最强。运用资源经济学、恢复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探讨,对一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修复矿区土地的生产力、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对区域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矿藏的不可移动性,以致矿山开采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改变了区域水系结构,破坏了动植物区系,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土地复垦率较低,迫切要求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垦技术,提高土地复垦率和生产潜力。本文将在系统分析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效应的基础上,总结适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典型技术,以期推动全国土地复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1.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一)诱发地质灾害。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往往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等频繁发生。而矿山排放的废渣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废石与泥土混合堆放,使废石的摩擦力减小,透水性变小而出现渍水,在暴雨下也极易诱发泥石流。(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与水质污染。矿区塌陷、裂缝与矿井疏干排水,使矿山开采地段的储水构造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地表径流的变更,使水源枯竭,水利设施丧失原有功能,直接影响农作物耕种。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坑水、废石淋滤水等,一般较少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三)土壤退化与污染由于表土被清除采矿后留下的通常是新土或矿渣,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往往使土壤坚硬、板结,有机质、养分与水分缺乏。而地面塌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裂隙产生。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矿山固体废渣(煤矸石等)经雨水冲刷、淋溶,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 2 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污染(主要是强酸性污染)、有机毒物污染与

(环境管理)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

附件: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第一批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近年来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生态环境、人民健康及社会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从我国当前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实际状况出发,结合国际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是提升我国环境保护技术水平,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为此,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启动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 该重大项目分共性技术类和示范应用类2类课题,共性技术类课题将研发应对典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关键技术并为示范应用类课题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应用示范类课题将分别选择重要区域、重点行业和环境敏感目标,进行针对性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并为共性技术类课题提供研发与应用平台。示范区包括城市、工业园区、饮用水水源地、地区性重大活动场所等类型,目前本项目已启动“特大城市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综合示范”、“典型沿江化工区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示范”等应用示范类课题。

此次发布的是本重大项目的8个共性技术类课题指南。评审过程将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为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顺利完成,共性技术类课题承担单位在完成课题各项研究任务的同时,须配合好示范应用类课题有关工作的开展。 二、指南内容 课题1.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 研究目标: 基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类型,开发多类型环境风险源识别及风险分区技术,建立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与监控系统,并在本重大项目选定的沿江开发区、特大城市等示范区进行应用示范,为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 (1)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技术 开发典型行业、区域和重要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风险源分类与分级技术、环境风险源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技术。 (2)多尺度环境风险分区技术 开发典型区域环境风险定量分区技术,建立基于环境风险分区的区域功能优化调整决策支持系统。

关于对矿区空气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矿区空气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 近两年来,我区站在为建设全市重化工业区提供环境保障的高度,仔细贯彻省、市的统一部署,抓住全市开展三年大变样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加大空气污染管理力度,采取治理减排、工程管理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减排等措施,全力推进节能减排,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环保局监测站近两年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来看,矿区城区空气中要紧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仍然呈轻度污染状态。 一、矿区环境现状分析 矿区环境空气属煤烟尘和二次扬尘混合型污染,空气污染源要紧来自于水泥、焦化、钢铁、煤炭等工业企业产生的粉尘和烟尘以及建造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2008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为284天,比2006年增加了7天,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落了11%。环境空气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但在全市综合污染指数排名属降后位次,空气环境污染仍别容乐观。 二、存在咨询题及原因分析 (一)环境空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造成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要紧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区自然条件和历史欠帐等原因,环境空气容量小,环境基础比较薄弱,大气污染负荷远远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二是能源结构别合理。全区工业能源和资源消耗型产业多,而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少。城区以及平涉路两侧的饮食服务业等单位的燃煤锅炉冒黑烟现象仍然比较严峻;三是水泥、焦化、钢铁和煤炭等工业企业排放的部分工业废气和粉尘污染点源目前还未得到很好的操纵。 (二)行业治理仍然存在漏洞。城管局保洁员在道路清扫时因未采取喷洒水,道路清扫车别能坚持上路清扫,建造施工单位在房屋拆迁时未严格降实围档、遮盖等各项防尘措施,致使二次扬尘污染别断产生。公路站在道路建设硬化过程中,因采纳极易产生扬尘的黄土压盖,使得施工扬尘污染加剧。日子垃圾和医疗垃圾还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处置,特别是一些农村房前屋后和城乡结合部尽管经过开展三年大变样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垃圾围城咨询题还是十分突出,日子垃圾污染反弹现象特别严峻。 三、近两年来所做的要紧工作 四、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综上所述,下一步我区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切实抓好重点污染防治工作。总的目的是进一步减少烟尘、粉尘、二氧化硫、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和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一是加大燃煤污染管理力度。折除要紧道路两侧别符合环保要求的燃煤锅炉16台。二是拆除全区所有水泥机立窑;三是加大对煤炭企业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要求所有洗煤厂按照环保要求完成挡风抑尘墙及自动喷水装置的安装工作;钢铁企业9月底前完成所有排尘点管理,并经过环保部门验收。 (二)加强城区环境卫生整治。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减少扬尘对大气环境污染。一是强化建造施工及道路扬尘环境治理。所有建造及道路施工在拆除时要采取喷淋压尘措施,建造垃圾要及时清运。要紧街道实行定时喷洒水,道路清扫车要坚持每天上路保洁,防止二次扬尘污染。道路建设硬化时,要用秸秆等防止产生扬尘污染的材料压盖,严禁用土压盖。将来,建设部门和环保部门要把好关,所有正在建设的或者将要建设的住所小区都要经过建设和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二是搞好全区造林绿化工作。各学校、机关、厂矿、饭店和居民小区要按照全区造林绿化实施方案的标准和要求,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力度,挑选适宜的树种,合理配置乔、灌、草等多种绿色植物,突出各自特色,绿化、美化、净化并重,逐步实现厂在林中,路在林中,城在林中的目标。三是狠抓城区卫生整治,全面降实门前三包制度,保持门前路面整洁,清扫见本色。办事处和居委会要动员组织广阔居民对社区楼道

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王继远 摘要: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造成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矿区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也使得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十分艰巨繁重。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持续、稳定的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将持续增加,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加强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露天;采矿;环境 Abstract: the mineral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in modern society cannot do without mine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causedenvironmental problems seriously affect the mining area around the people's normal life and social stability, but also makes the mineenvironmental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work is very arduou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is in a rapid, sustained, stable stage, the need for mineral resource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mine environment problems caused by theincreasingly serious,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management of mine environment has been crunch time. Keywords: open pit mining; environment; 一、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 1、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许多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露天矿山主要表现在:一是露天开采使边坡改变原有的天然平衡状态,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岩(土)体变形,诱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二是矿渣随意堆放,造成超负荷堆放,引起滑坡;三是部分矿山矿渣顺沟堆放,遭遇下雨,沟内汇水携带大量矿渣形成泥石流。 2、占用和破坏大量土地。采矿工业占用和破坏土地,包括采矿活动所占用的土地(如厂房、工业广场);为采矿服务的交通(公路、铁路等)设施,采矿生产过程中堆放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所占用的土地等。 3、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采矿往往把周围植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地表丧失或部分丧失了生态功能,造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甚至荒漠化。 4、环境污染。采矿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废水、粉尘和废渣。废水未经达标处理就任意排放,甚至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中,使土壤或地表水体受到污染。 露天矿山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穿孔、爆破、铲装、运输、破碎、排土等均产生大量的粉尘,随风漂浮,弥漫空中,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大量堆存的废渣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生态环境,有些尾矿废渣中甚至含有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 二、露天煤矿开采中引发的环境问题 1、过度开采对土地的破坏。露天煤矿的过度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工业

2019年几起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1].doc

几起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1 垮坝事故 2000 年 10 月 18 日上午 50 分,广西南丹县大厂镇鸿图选矿厂尾矿库发生重大垮坝事故,共造成 28 人死亡, 5 6人受伤, 70 间房屋不同程度毁坏,直接经济损失 340万元。 2000年10月18日上午 9时50分,尾矿库后期坝中部底层首先垮塌,随后整个后期堆积坝全面垮塌。共冲出水和尾砂14300 立方米,其中水 2700 立方米,尾砂 11600 立方米,库内留存尾矿 13100 立方米。尾砂和库内积水直冲坝首正前方的山坡反弹回来后,再沿坝侧 20 米宽的山谷向下游冲去,一直冲到离坝首约 700米处。其中绝大部分尾矿砂则留在坝首下方的 30米范围内。尾矿坝下的 34间外来民工工棚和 36间基建队的房屋被冲垮,共有 28人死亡, 56 人受伤。 这是一起由于企业违规建设、违章操作,有关职能部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而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 1、事故的直接原因 由于基础坝不透水,在基础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形成一个抗剪能力极低的滑动面。又由于尾矿库长期人为蓄水过多,干滩长度不够,致使坝内尾砂含水饱和、坝面沼泽化,坝体始终处于浸泡状态而得不到固结。最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沿基础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的滑动面垮塌。 2、事故的间接原因 (1)严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把关不严。尾矿库的选址没有进行安全认证,也没有进行正规设计,而由环保部门进行筑坝指导;基础坝建成后未经安全验收即投入使用。 (2)企业急功近利,降低安全投入,超量排放尾砂,人为使库内蓄水增多。由于尾矿库库容小,服务年限短,与选矿处理量严重不配套,造成坝体升高过快,尾砂固结时间缩短。为了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库内冒险高位贮水,仅留干滩长度 4 米。 (3)业主、从业人员和政府部门监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差,仅凭经验办事。 (4)政府行为混乱,对安全生产领导不力。对选厂没有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审查,缺乏规划,盲目建设。 2 火灾事故 2000 年 7 月 9 日 4 时 40 分,金川公司二矿区井下发生一起运矿卡车失火事故,死亡 17 人,重伤 2 人,直接经济损失 188 万元。 二矿区是金川公司的主力矿山。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机械化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多风机并串联微正压通风系统。目前矿区有两个主要回采中段: 1250 中段和 1150中段。 1250 中段回采 1218 分段, 1150中段回采1138分段。 1250中段的 1198分段和1150中段的 1118分段目前正在开拓之中。此次事故发生地点在 1 138-1118 分段的斜坡道岔口处。 12号运矿卡车卡车着火时, 1118中段作业点共有施工人员59名。7月 9日 5时 30分,临夏二建六队值班长 孔XX在1118中段5号溜井焊钢模时,发现有烟从溜井上面下来,就跑到6号道。待6号道也进烟后,即组织人员往 2号道有通风井的地方跑。当时有人提出硬冲1118-1138斜坡道,他制止他们不要去,但仍有多人不听制止跑往1118- 1138斜坡道,造成17人死亡,2人重伤。其余40人相继撤离到FV1通风井处而脱险。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及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基本情况及处理结果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及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基本情况及处理结果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一)事故原因 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 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松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松花江。 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 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 一、露天矿山边坡坍塌事故 (一)边坡破坏的类型 崩塌 倾倒 滑坡 (二)滑坡的型式 平面滑坡 楔形滑坡 圆弧滑动 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有: (1)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一般岩石的硬度越大越稳定。 通常见到的滑坡是在砂质岩、泥岩、灰岩及片理化的岩层中发生。 (2)地质构造:主要是由节理、裂隙、层理、断层和破碎带以及极不稳定的软岩夹层和遇水膨胀的软岩面等形成的弱面。 (3)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包括地表水的渗入和地下水。 露天矿的滑坡多发生在雨季或解冻期。 (4)开采技术条件的影响:包括边坡角、边坡形式、开采程序、推进方向以及穿爆工艺等的影响。边坡角越小,边

坡越稳定;上部较缓、下部陡的边坡比上部陡、下部缓的边坡稳定而经济;边坡出露的时间越短越稳定;爆破震动作用也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现在由于边坡角较陡而导致的边坡坍塌时事故占边坡事故的大多数。 (5)管理方面的影响:如超挖坡脚,在边坡上部堆臵废石和设备,建筑房屋等,都会降低边坡的稳定性。 (5)地震对边坡的稳定也有影响。 案例:胡龙湾露天采场“6.23”边坡坍塌事故 2001年6月23日6时40分,宜昌县晓溪塔姜家庙采石场的职工陆某某、范某某、黄某某、曾某某四人相继来到采石场。陆领来了雷管和炸药之后,与范、黄三人到离地面约8米高的采场坡面的小墩上,先将19日打好的炮孔中的积水用两颗纸雷管炸出来,之后由往炮孔内装炸药和雷管进行扩壶作业。当第二次扩壶未起爆时,三人便同时走近炮孔查看,这时炮孔上方突然垮落一块长约2米,厚约0.5米,重约1.5吨的不规则巨石,将三人同时砸落至采场底部平台上,范、黄当场死亡,陆重伤,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原因分析: (1)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分台阶开采; (2)当班作业前,没有按照规定检查、清除采场边坡上方的危石;

金属地下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

金属地下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 王琅琅 金属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制约矿山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矿山开发不仅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而且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特别是推动了区域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截止2003年底25种主要金属矿产共有矿山10365个,其中大中型矿山共有415个,仅占矿山总数的4%,年产矿石量为46388万吨,实现工业产值575,6亿元,利润总额35.7亿元。然而,矿业,开发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矿山环境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制约了金属矿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属地下矿山环境污染问题: 一、矿山大气环境污染(废气污染) 矿山大气污染源造成矿山大气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矿山大气污染源的构成、性状和影响范围,与矿床类型、埋藏条件、矿岩性质、开采方法和工艺技术等密切相关。它的分类方法主要有:(1)按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可分为矿井或矿坑、大气污染源和矿区大气污染源。(2)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分粉尘污染源、气体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和热污染源。(3)按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工艺污染源和非工艺污染源。工艺污染源又称人为污染源属于这类污染源的工艺有凿岩、爆破、支护、放顶、充填和岩矿的装卸、运输、破碎、分级等在这些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炮烟、柴油机废气和压气废气等污染物均会污染矿山大气非工艺污染源又称天然污染源,是采矿过程引发的次生污染源漓十这种污染源的有:矿岩的风化、氧化和自燃。地层中气态物、颗粒物的逸出、涌出或喷出,矿岩中放射物质的析出和辐射,地热的传导、辐射和对流,坑木等有机物的分解与腐烂等。在这些自然过程中释放出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热素等污染物也会污染矿山大气。 二、水资源污染(废水污染) 矿山废水是从采掘场、选矿厂、尾矿坝、排土场以及生活区等地排出废水的统称。开采、选矿、运输、防尘及防火等诸多生产及辅助工艺均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这些矿山废水排放量大、持续性强,对环境污染严重。 矿山废水中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有机和油类污染物、氰化物、酸和重金属污染、氟化物和可溶性盐类。除此之外,还有热污染、水的浊度污染以及固体悬浮物和颜色变化等污染形式。 矿山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是指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等有机化合物。油类污染物是矿山废水中较为普遍的污染物,当水面油膜厚度在10-4cm以上时,它会阻碍水面的复氧过程,阻碍水分蒸发和大气与水体间的物质交换,改变水面的发射率和进入水面表层的日光辐射,对局部区域气候可能造成影响,主要是影响鱼类和其它水生物的生长繁殖。 矿山废水中的重金属主要有:Hg、Cr、Cd、Pb、Zn、Ni、Cu、Co、Mn、Ti、V、Mo 和Bi等,被重金属污染的矿山废水排入农田时,除流失一部分外,另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剩余的大部分在泥土中聚积,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农作物就会出现病害。如土壤中含铜达20mg/kg时,小麦会枯死;达到200mg/kg时,水稻会枯死。此外,重金属污染的水还会使土壤盐碱化。 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如煤矿)都含有黄铁矿等硫化物,若该硫化物含量低或不含

矿山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矿 山 环 境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编制单位:**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安全地处理我公司矿山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健全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力争把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障我公司生态环境,保护公众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为四级:特大环境污染事件(Ⅰ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Ⅱ级)、较大环境污染事件(Ⅲ级)、一般环境污染事件(IV级)。 1.3.1特大环境污染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事件:(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3)人员中毒死亡;(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1.3.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3)人群发生中毒(10人以上)症状;(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1.3.3较大环境污染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事件:(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下;(2)人员发生3人以上(含3人)中毒症状;(3)因环境污染引起冲突;(4)对环境造成危害。 1.3.4一般环境污染事件(IV级) 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下。 1.4 适用范围 公司矿山范围内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控制和处置行为,具体包括:(1)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在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等事故;(2)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3)因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而造成危及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 1.5工作原则 公司在建立环境风险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 作为高危险、高风险、高投入行业的煤炭企业,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受井下生产条件的制约、煤矿井下技术装备的局限性以及井下生产一线职工自身素质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预防、减少和遏制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发生是煤矿生产者和管理者追求的最高目标。作为一名采矿专业的学生我更应认真地对待安全这个问题。本文剖析了煤矿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安全事故原因分析预防途径 【正文】 我国目前煤炭生产机械化施工作业约占80%以上,安全、优质、高效,但还没有完全解决刀具磨损快、寿命短的问题,故在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采用钻眼爆破方法仍是井巷掘进以及采煤施工的主要方法。因此,必须掌握安全爆破的相关要求及规定以及爆破事故预防及处理方法。 一、原因分析 煤炭需求增加推动了煤矿超能力生产。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总量过高,要求煤炭工业维持较高产出,是造成煤矿超能力开采的宏观直接原因,超能力开采已经成为全国煤炭工业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成为我国煤矿各种事故的重要导火索 小煤矿违规开采引发煤矿事故居高不下。目前我国约有2.5万个煤矿,其中2.3万个是乡镇煤矿、个体煤矿,几乎都由个人承包经营。每年发生的煤矿事故中,乡镇煤矿占70%,而重大或特大事故占80%。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使小煤窑业主竞相逐利行为变得轻而易举,而较小的事故风险成本又不足以使他们望而却步。由于当前煤炭行业风险与收益的严重不对称,加之有关部门监管乏力,导致在矿难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小煤窑的破坏性、掠夺性开采屡禁不止,接近疯狂。小煤矿的掠夺性开采在损耗煤炭储量的同时,由于本来技术力量薄弱,安全投入少,引发的恶性安全事故必然居高不下。 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生产相脱节。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是人,人的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作用于生产活动中的安全行为。但是,在许多人甚至是一些领导同志思想上,并没有认识到安全宣

关于对矿区空气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正式版_1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关于对矿区空气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正式版

关于对矿区空气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近两年来,我区站在为建设全市重化工业区提供环境保障的高度,认真贯彻省、市的统一部署,抓住全市开展“三年大变样”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采取管理减排、工程治理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减排等措施,全力推进节能减排,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环保局监测站近两年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来看,矿区城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仍然呈轻度污染状态。

一、矿区环境现状分析 矿区环境空气属煤烟尘和二次扬尘混合型污染,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水泥、焦化、钢铁、煤炭等工业企业产生的粉尘和烟尘以及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XX 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为284天,比XX年增加了7天,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了11%。环境空气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但在全市综合污染指数排名属落后位次,空气环境污染仍不容乐观。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环境空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造成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区自然条件和历史欠帐等原因,环境空气容量小,环境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