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重点自学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重点自学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重点自学考试

名解:

1、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也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2、视觉障碍概念: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国际上将视觉障碍分为盲与低视力)

3、学前听觉发展障碍:听觉障碍也称聋、重听、听力受损。

4、学前儿童语言障碍: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个体在语言系统的知识上未能与预期的常模相称的情形,特别是一个儿童在语言运用技巧上有缺陷,未能达到同龄儿童的预期水平时就叫言语上有障碍。

5、构音异常:构音异常是指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

6、情绪行为障碍:这些儿童没有智力障碍,也不存在精神失常的问题,但是他们所表现的行为与社会要求、社会评价相违背,因而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与学习。

7、孤独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叫严重的发育性障碍。

8、多动症儿童:多动症也称“多动综合症”、“轻微脑功能失调”、“注意缺陷障碍

......”等。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9、其他情绪行为障碍儿童:所谓情绪障碍儿童是指一组在行为表现上与一般儿童的应有的行为有明显偏离的儿童。所谓行为障碍,是指主要发生于如同和少年期的行为偏离。

10、游戏治疗:游戏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技术。一些以儿童城为对象进行心理治疗的人就把游戏作为与儿童沟通的媒介,让儿童通过游戏“玩”出自己的问题。这种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的心理治疗被称为游戏治疗。

11、问题行为、行为问题

常见的:行为过多、行为过少和行为不适当等。

标准:取决于儿童的行为和他们同等发展或成熟水平的幼儿所表现的行为标准是否冲突。

特征:①持久性的困难。②不受普通教育方法控制的行为。③不理会现实。④客观困难的存在。

表现:1.行为不足 2.行为过度 3.行为不适当

13、语言发展异常:是指理解或使用口语、书面语或其他符号系统时出现障碍,语言发展速度、程度低于正常儿童。

10、病弱儿童: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并因此而需要特别照顾与教育的儿童。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病弱儿童列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并对病弱儿童做了具体的界定。例如:日本,美国,台湾

16、发音异常:说话时在音质、音调、音量及共鸣等方面发生异常的想象。

17、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叫严重的发育性障碍。

18、多动症儿童:多动症也称“多动综合症”、“轻微脑功能失调”、“注意缺陷障碍

......”等。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27、语言矫治:语言矫治是针对儿童语言障碍而采用的一定的干预手段。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存在着一部分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教师和专业人员采取语言矫治的方法,给予他们特别的帮助,可以促使他们的语言得到较好的发展。

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

开创:1878年法国医生伊塔尔对狼孩维克多的教育开创了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历史。

定义:1983,智力落后是指个体在发育期内有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一般智力,从而导致适应行为的缺陷。

、超常儿童

定义:我国古代称神童,外公称英才或天才儿童,我国当代称超常儿童。

简答:

1、三层含义:①是对具有特殊学习需要的个体施以有别于一般教学的教育方式,采用不同的安置形态、教材教法以及辅助器材等,使受教育者能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②在肯定人的发展存在潜能的前提之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为不同发展需要的儿童创设有利于他们潜能发展的教育计划,促进各种差异儿童潜能的发展;③在早期为各位不同差异的儿童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类别(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①心智偏异。(智力超常、智力低下)②感觉障碍(听觉、视觉损伤)③ .沟通异常(学习、语言障碍)④. 行为异常(情感困绕、社会不适应)⑤ .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生理和心理混合)

3、学前教育机构常见特殊教育儿童分类:

①认知发展障碍儿童②.生理发展障碍儿童③.语言发展障碍儿童④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⑤.超常儿童(智力型、语言型、艺术型、创造型、领导型)

4、论早发现与早干预的趋向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注重“早”)

早发现与早干预不仅可以帮助障碍儿童克服和减轻障碍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且可以为成长过程中出现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良好发展方向支持性环境。(重要性)

早发现与早干预的实施,共同措施反映在1、法律上对特殊儿童早发现与早干预的可能性2、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学术上)3、围绕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制定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发展。

5、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提倡给特殊儿童提供正常的教育环境,有利于他们与正常儿童交往,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顺利进入正常社会生活作准备,要求教育中根据特殊儿童的特殊程度,尽可能使他们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和学习环境。(1)三种回归主流的教育安置形式:①物理空间的回归主流②社会交往活动的回归主流③教学的回归主流(2)回归主流教育模式①资源教育模式(美国,加拿大②教育配对模式(丹麦)③咨询教师模式(挪威)④混合服务模式(东欧国家)

6、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

①要求:在普通学校里的普通班级里教育所有的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为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服务。②基本特征: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提供特殊服务;全纳性教育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为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高水平的支持;全纳性教育的课程由一般课程和个别化教育计划构成。③层次发展模式:全纳性教育体系,全纳性学校,全纳性课程。

7、学前视觉发展障碍表现:

①由于儿童的视觉障碍,视觉刺激不足,会造成身体运动上的一些特殊动作或行为习惯。②由于视觉障碍,他们视觉经验缺乏,从而缺乏进一步建立视觉记忆的基础,这样就会影响儿童以后的智力发展以及与同伴进行交往的能力。③通过对时间约障碍儿童与健全儿童的比较发现,视觉障碍儿童与健全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有一定差异。④多数视觉障碍儿童还可能伴有其他生理缺陷。

8、听觉障碍儿童心理行为特征

(1)言语与语言发展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学习的困难:①发声时收不到充分的听觉反馈;

②无法从成人那里得到充分的言语强化;③无法听到成人的言语示范。(2)认知与思维在很长时期内无法将感知和思维统一起来;感知活动缺少思维和语言的积极参与;他们很难利用间接经验,主要借助于个体直接经验,感性知识贫乏、肤浅、零乱。(3)社会化发展听觉障碍儿童与教师、同伴的交往较少,容易对别人产生误解、猜测等,还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有退缩、自我封闭等倾向。

9、听觉障碍儿童的早起干预

对听觉障碍儿童,首先要考虑医治的可能性。

对听觉障碍儿童最重要的进行早期干预,其次强调矫正。(1)观念①回归主流观念②整合教育观念(2)基础①尽早发现听障问题②尽早佩戴助听器,佩戴助听器就可以有效的利用残余听力,是聋儿学习语言的物质基础。③进行师资培训(3)语言训练①听觉训练要为听觉障碍儿童提供高强度听力训练,促进其残余听力的使用②发音练习③语言理解与掌握④语言能力评估(4)训练方式方法1、适合在小集体中学习,同伴合作的教学模式。2、结合使用手语交流法与口语交流法与口语交流法。(5)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育内容,教育方案从一开始就强调认识能力和文化知识的训练,就特别重视数学。

2、教师对听障儿童要进行一对一形式的个别辅导。(6)家庭(选择)1、父母与医生、教师、言语矫治专家等联合起来。2、觉得一个听力受损孩子是否有行为问题的关键不是听力损害本身,而是他们所处环境中的人,包括父母对听力损害这种残疾的接受和反应程度,家庭态度和气氛至关重要,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

10、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的心理因素:

①.家庭亲子关系失调,孩子情绪受到压抑会导致失语、②.其他人际关系不良,如:父母经常吵架,也会让孩子对语言失去学习兴趣。③.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儿童心理压力大,也会造成口吃或不讲话、④.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儿童不讲话就能满足自己的愿望,缺乏学习语言的动机,长期下去也会造成语言发展缓慢

12、学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如何辨别

学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是指一组在行为表现上与一般儿童应有的行为有明显偏差的儿童就是情绪障碍,行为障碍是指主要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期的行为偏离。辨别:1. 不良行

为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严重与持续性问题)2.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3.是否有异常行为的症状。观察与发现:一、直接观察 1.与同龄大多数儿童比较。对于同龄大部分孩子都有而他却没有,或同龄大部分孩子都没有而他却独有的行为,如果这些行为持续时间长,表现程度太严重,则都属于不正常的情绪行为。2.与儿童本身的发展史比较。正常,可以说是发展上的不断进步。但正常儿童发展的总趋势是进步的,如果儿童的行为出现“不进而退”的现象,就有可能是不正常。3.与儿童所处的环境比较。在一些情况下,孩子的行为看来似乎是不正常的,但仔细观察分析,却是对不正常的环境的正常反应。这些“行为问题”不在于儿童本身,而在于儿童所处的周围环境。二、间接观察1.访谈2.评定表

13、学前超常儿童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选择,简答)

①符合儿童实际的原则②全面发展的原则③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幼儿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4精神分析学派游戏治疗的基本观点

1. 主要是把游点戏治疗作为心理分析手段。把儿童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早期创伤和痛苦体验暴露出来

2.通过治疗者的分析、解释和疏导、注重解决异常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内在原因

3.治疗者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解释和分析,使儿童无意识的体验变成有意识的体验,再通过治疗者的解释和分析,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15阿克瑟莱恩的游戏治疗(简答)

①情绪障碍儿童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其自然的生长遭到了破坏。患者中心游戏治疗的目的是解决儿童与其环境之间的不平衡,帮助儿童很容易地适应自然、自我发展。观点主张:①游戏治疗是一种儿童自由游戏的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矫治过程。②良好的环境和充分尊重的气氛。(1)有自我导向、自我治疗的能力,儿童能通过游戏“玩出”自身存在的问题。(2)不再是医生、专家、而是以教师、朋友等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以平等的关系真诚地对待儿童。局限性:采用这种形式的治疗,对于有情感和社会适应问题的儿童确实比较有效,如果治疗者能贯彻执行基本的治疗原则,治疗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基本原则:①热情友好的关系②接受儿童的现实表现。③自由表达他们的全部感情。④承认并反馈儿童表达的感情⑤相信儿童自己⑥儿童领路,治疗者跟从。⑦渐进过程⑧对治疗者规定一些限制。

16游戏治疗的实施方法

一、准备期(1)发现并辨别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1.主要表现、2.用量表测量、3.建议到儿童精神卫生中心检查、(2)游戏治疗中家长工作 1.家长的态度、2.家长对治疗的理解、3.家长对治疗的配合(3)游戏治疗中与教师的沟通1.儿童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的表现、2.儿童存在哪些问题,治疗后的反馈和新问题3.教师及同伴过去和现在出现了什么问题(4)与儿童建立良好关系(5)游戏治疗室的结构 1.环境游戏室的空间不必太大,一般6平方米左右即可2.玩具,非结构玩具包括沙、水、纸、油泥、绘画的颜料及笔。

结构式的玩具包括娃娃,玩偶,汽车,刀,锤子等等。3治疗时间确定要有比较严格的时间表,一般每周一到两次,每次一到一个半小时。(6)游戏治疗者的角色让儿童感觉到是一个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人,是可以和他们沟通的人,而不是指挥者、评估者、引导者。

二、治疗期(1)设计适合孩子需要的治疗方案和目标、(2)实施治疗方案、1.带孩子进游戏治疗室2.给孩子创设自由探索的机会和条件 3.记录、观察表现、4.及时反馈儿童的言行5.及时与家长、教师沟通、获取相关信息。6.游戏中的限制三、追踪期(1).综合评价 1.教师评价 2.家长评价 3.治疗者的评价(2)量表评估 1.量表的评估 2.专业机构的评估17游戏治疗中的限制

(1)没有限制就无所谓治疗。(2)比克勒建议治疗者设置的限制应是舒适的,应包括:①不允许儿童破坏房间里的任何财产或设备(游戏设备除外)②不允许儿童用身体攻击治疗者。

③不允许儿童在见面时间以外停留过长时间。④不允许儿童从游戏室里带走玩具。

⑤不允许儿童向窗户外仍玩具或其他东西。(3)吉勒特:正确地实施限制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意识,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重点在于设立限制的过程,而不是限制本身。

18、游戏治疗技术运用的个案举例

①收集个案资料②鉴别诊断个案问题的性质③制定游戏治疗目标④追踪与评估

19、学前特殊儿童语言矫治的工作过程

一、前期准备:儿童进行语言观察与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①分析自然言语②利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查比较:自然语言分析比较真实可靠,但自然言语可分析的内容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语言的表达、词汇及语法发展上。量表的测查可以获得对儿童较为全面的分析,但是儿童容易发生测试情境焦虑,影响真实水平的发挥。可以考虑用两种方法相互弥补,注意自然言语分析要尽量采集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语言样本,取样语境最好是自然谈话的形式,而不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观察评估儿童语言问题的步骤:①收集儿童的有关原始资料②系统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③利用测查工具进行测查(语言测查步骤)④撰写观察结果和语

言矫治建议。

20、语言矫治工作

(1)基本观点①语言障碍儿童的发展应是全面的、整体的,为语言障碍儿童提供有效的特别照顾,教师需要考虑与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结合,将语言矫治渗透在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可以将语言矫治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特别注意渗透性的教育,随时注意矫治儿童的语言障碍。②还要注意把矫治和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有关调查发现,纯粹由生理原因导致的语言障碍属于少数,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有语言问题的儿童多数和情绪适应、语言环境有关。③在矫治的同时必须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2)指导原则1.个别化指导原则类型:因听力损伤引起的语言障碍,孤独症伴随的语言障碍,环境改变而引起的语言障碍,儿童随父母搬迁,不能适应新的方言等。2.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有同样的权利,享有共同的利益,在教育中不能偏向任何一方,既不能无视语言障碍儿童的需要,也不能过分关注语言障碍儿童而影响正常儿童的利益。3.可行性原则教师在保证原来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担负语言障碍儿童矫治的教育任务,在制定教育计划的时候必然要考虑实施的可行性。4.系统性原则语言障碍矫治是一项系统、严密的工作。对儿童语言障碍原因、程度等正确的分析和评估是进行矫治的必要前提。

21、矫治工作中的教师角色

语言矫治的安置形式:①在幼儿园成立专门的语言矫治班;②在正常班级内特别关注语言障碍儿童;(最为普遍)③定期把全幼儿园患有语言障碍的儿童集中起来,由专门的教师辅导。教师主要职责:①及时发现儿童的问题。②树立良好的态度。③提供正确的语言范型。④做好家长等人的工作。⑤制订和执行个别化教育方案。

22、语言矫治的方法

(1)儿童故事法(2)全面交流法(3)多重刺激法(4)日常交往法(5)自然情境法

23、问题行为、行为问题产生原因:

1.社会环境的变化①家庭居室独门化倾向加重②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太少③幼儿在活动空间上也受影响④家庭结构简单化⑤幼儿生活“电视化”是产生问题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

2.父母教育存在的问题①期望值过高②过多保护③过度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不当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落后致力于幼儿的智力开发,而轻视全面育人的现象较为普遍②教育方法欠妥③家园教育不一致

23、学前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

1.正强化=奖励

2.间歇强化

3.区别强化

4.消退

5.隔离

24、行为矫正法的应用

(1)代币制(2)模仿与示范(3)行为塑造法(4)行为矫正方法举例

25、一体化教育的组织形式

①集体教学活动②分组教学形式③在集体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形式④个别辅导的形式。

26、一体化教学策略

(1)教学目标策略包括:正常儿童目标、正常与特殊儿童共同活动目标及特殊儿童活动目标原则:1.发展的强调特殊儿童全面性原则; 2.强调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原则3.强调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合性原则制定步骤:1.确定目标。2.选择学习内容 3.组织学习内容 4.评价学习效果目标制定方法:①目标分层法②目标分期法

27、学前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

1.正强化=奖励

2.间歇强化

3.区别强化

4.消退

5.隔离

28、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基本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量力性原则、

3.整合性原则

4.反复性原则

29、学前超常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

亨特:环境对智力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要对儿童进行多样的刺激。(1)促进超常才能的形成 (2)促进已显露的超常才能的继续发展

30、学前超常儿童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选择,简答)

①符合儿童实际的原则②全面发展的原则③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幼儿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论述:

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一、.直接效益:对特殊儿童成长的意义。(1.)积极帮助学前特殊儿童建立全面发展的

基础原因:对由各种障碍而造成的发展性不利儿童来说,在发展关键期给予其特别的教育,可以利用大脑发育尚未完成定势条件,帮助他们减轻障碍的程度,获得机能的补偿性发展。(关键时期原则)(2.)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发展原因: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另一个功能是创造最佳环境,充分激励和促进儿童潜能的发展。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实质,是给各种有不同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特别的支持性教育环境。(3.)与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①听力受损儿童,没有良好的早期教育环境,他们的听觉障碍本身问题会加重,同时也会出现情绪障碍或智能障碍。②超常儿童原本不存在障碍,但是当他们的需要在学习环境中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当他们的行为被视为怪异的时候,他们也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③早期教育环境的适应性,将有利于预防特殊需要儿童第二种障碍或第二次障碍的出现。④要素:在学前特殊教育环境中,若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教师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就会对儿童未来发展形成良好的影响,促使儿童的发展朝着比较理想的方向迈进。

二、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去帮助自己的孩子(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

三、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为社会发展增加了建设力量(2)面向障碍儿童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将有效减少社会承担的同时教育和残疾福利费(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2、整合教育的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际范围内的有关儿童学习和儿童教育的理论研究已经步入了整合观的阶段。(1)整合教育的趋势更多地反映到课程改革过程中,研究者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整合课程理念。①经验的整合②社会的整合③知识的整合④课程的整合(2)教育课程改革①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②从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式教育;③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向将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育方式;④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总结:这样的整合教育取向,充分注重给每一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3、论试从特殊儿童整合教育的趋势,论述特殊教育机构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方向。

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和方式已无法适应需要,而在整合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已出现。多元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看见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多元智能理论从整合的角度看待特素儿童教育,反映到课程改革,提出四个层面的整合课程观念1..经验整合、2..社会的整合、3.知识的整合、4.课程的整合、总之:这种改革从传统发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教育转向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向将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方式,从传递知识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

4、论如何对视觉障碍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视觉障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以做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1.遗传与先天、2.疾病因素、3.意外事故、

一、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教育原则1、早期发现,早诊断和早教育原则。2.多重感官协同原则。3.自然性原则、4.安全性原则、5.全面性原则、6.持久性原则

二、教育内容1.感知训练(1)残余视力的利用与保护、听觉训练(2)辨声游戏、(指令性游戏、省略词语、听觉选择练习)2.运动能力训练(1)头颈部训练、(2)翻身训练、(3)坐的训练、(4)爬行训练、(5)站和蹲的训练、(6)走的训练、(7)定向行走的训练、(8)手的训练3.认知训练。4.语言训练(1)经常与孩子说话、(2)教孩子表达复杂的意思、(3)教儿童运用面部表情和姿态5.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1)鼓励视觉障碍儿童与同龄人交往、

(2)培养视觉障碍儿童良好的个性、(3)正确运用语言与人交往、6.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1)饮食(2)穿衣、脱衣(3)上厕所(4)个人卫生

三、教育方法:1.综合多种感官法、2.表象指导法、3.试误法、4.愉快学习法、5.及时反馈法、6.实践法、

5、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

(1)感知觉:当视觉障碍儿童的视觉受到限制以后,就会更多地依赖和使用听觉。他们的听觉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对声音的分析更为细致,听觉记忆往往更为发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补偿

..视觉缺陷的作用。听觉是这类儿童学习或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视觉障碍儿童的触觉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2)注意力和兴趣特点:他们的有意注意能力就得到很大的锻炼。与健全儿童相比,视觉障碍儿童对语言的听觉注意力大大加强了。在兴趣方面,没有像健全儿童那样爱提问题、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等特性,特别是在有关身体运动方面的兴趣更少。(3)记忆和想像:①所形成的记忆表现是不完整的②只能靠机械重复来记忆③出现一些没有根据的胡乱推测④视觉障碍儿童的听觉想像要好好的多(4)语言与思维:由于听觉的作用,儿童能够对听到的声音进行模仿,并及时纠正自己的发音,所以不会造成太大的语言问题。视觉障碍给儿童带来感性经验缺乏及语意不符现象,还会影响他们的思维。由于缺乏形象思维,视觉障碍儿童很难把握住一类事物的共性,只凭对事物零碎的印象来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是视觉障碍儿童的思维水平与健全的儿童差别不大。(5)个性特点:性格怪癖和自卑心理,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情绪不稳定。(6)动作行为特点:动作不如正常儿童敏捷,行动缓慢且手脚笨拙。

6、论教师如何观察与发现幼儿园的病弱儿童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儿童的异常,即使反馈给家长,尽早治疗,如果幼儿园儿童有下列异常情况应该引起注意:1.面色过于苍白、2.全身显得相当柔弱、3.动作笨拙、经常出现摔跤,四肢活动协调性差、4.关节,肌肉僵硬,四肢无法伸直、5.嘴唇和指甲呈青紫色6.吃饭时盗虚汗、面色苍白,或者饭后呕吐6.发烧经常不退、7.容易出血或发炎、8.四肢或身体出现血斑

7、脑瘫儿童及其教育干预

主要问题表现:运动障碍和动作协调困难;感觉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训练:①运动能力的训练大运动和精细运动②生活能力训练③认知能力训练④语言能力训练⑤特殊设施准备:执笔器,一种能够套在铅笔上的橡皮套,帮助固定手指:翻书装置:可以固定在头上或手腕上;固定书和纸张的装置。护理:①首先要让脑瘫孩子远离危险的地方(2)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关注脑瘫儿童

8、论P79智力落后儿童发展的身心特征

总括: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展比正常儿童要迟缓一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身心发展开始晚,发展的速度慢,达到的水平低。一、感知觉的特点:1. 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速度缓慢,感知范围窄。2. 智力落后儿童在感知过程中,分辨能力差,往往看不出事物的差异性。3. 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的恒常性也较差二、注意的特点:1. 注意持久性差、2.注意范围窄、3.注意转移和分配能力差、三、记忆的特点:1.记忆速度慢、2.容量小、3.保持时间短、4.再认很困难,不完整、四、语言的特点:1.语言发展缓慢、2.词汇量少、3.语言理解能力差、4.表达困难五、思维的特点:1. 思维处于直观和具体的思维阶段、2.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差、3.思维刻板,不灵活、4.思维调节能力差、六、个体特征:1. 智力落后儿童的期望值普遍偏低。2. 智力落后儿童缺乏自我尊重意识。3. 智力落后儿童缺乏交往需要

在需要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落后儿童普遍缺乏较高层次上的积极认识事物

的兴趣和追求,缺乏各种愿望、志向和需要。意志是一个人为了实现预定目的,自觉组织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不断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过程。智力落后儿童的情绪体验比较简单。智力落后儿童的性格一般都比较孤僻、不合群。

10、论任务分解法在智力落后儿童中的运用

任务分解法:是根据儿童的接受水平,把特定任务分解为尽可能小的单元,并按照从简到繁才层次加以安排,然后从简单步骤教,直到完成所有的内容

把学前儿童交流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部分。1.培养儿童聆听和按照指令行动的能力。

2.发展儿童给予简单指令的能力。

3.发展儿童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11、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年年考)

孤独症有三大核心特征,即社会化障碍、交流化障碍、想像障碍。

①社会交往障碍:核心特征之一,具体表现:对人缺乏兴趣,不能与他人建立关系,对物体的兴趣比对人的兴趣大,或待人待物的态度一样。孤独症儿童常有“恋物”行为。(2)缺乏交会性主义:通过交会性注意,儿童可以表达要求、对周围事物做简单评价、表明理解对方意见、感受体验外部世界。孤独症儿童在这方面有明显的缺陷。孤独症儿童常常对周围的人熟视无睹,回避眼神对视,愿意独处。(3)言语发展迟缓: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发展在早期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在婴幼儿阶段常无牙牙学语,也对周围声音无反应。(4)言语沟通障碍: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差,即使口语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也很难以变化和组织语言。(5)语言表达怪异: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表达往往出现较多的语法错误、代词错用、重复语言、刻板语言以及别人无法理解的自发语言。“鹦鹉学舌”是孤独症儿童语言才常见现象。(6)刻板性行为:又一核心特征。1.孤独症儿童经常反复性地玩一件玩具或做一件事情,不厌其烦。活动不具有任何想象力和创造性,只是一味地简单重复。 2.孤独症儿童经常伴随有破坏性行为。(7)拒绝变化:孤独症儿童拒绝日常生活秩序和环境的变化,喜欢一切都保持原样,如东西必须放在原位、按照固定的行为模式行动。(8)超常的记忆力:孤独症儿童在早期常常表现出“超常”的机械记忆能力。

12、论在学前教育机构,针对孤独症儿童采取哪些措施?

(1)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孤独症儿童最大的问题是交流障碍。①尽量为儿童提供最大限度的可接纳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不要让孩子产生惧怕和挫折体验。②在刚开始时还要对孩子的所有行为,包括各种破坏行为或攻击性行为给予充满爱意的和可接纳的反应。③教师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各种活动,而不管这种活动是否具有建设性,从而提高孤独症儿童对他人的反应水平。(2)培养语言沟通能力①教师首先要引发儿童的沟通意向,帮助儿童扩充对周围世界的认识。②选择辅助的沟通方式。③教会儿童有关的社会性会话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儿童逐渐学会有效的沟通。(3)感知觉统和训练孤独症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感知觉机能及感知—运动机能方面的障碍。(4)体验认知学习所谓体验性认知学习,就是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对儿童正在体验和从事的活动进行命名和学习。(5)以儿童为中心“跟在儿童后面走”(6)保护儿童安全孤独症儿童情绪不稳定,多表现为多动、不知危险,常伴随有攻击性行为和破坏行为。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以免伤害其他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本人。

13、创造力的鉴别(选择,论述,重中之重)

吉尔福特:智力测验不能测量人的创造力。吉尔福特编制的《发散性思维测验》和托兰斯的《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应用最广。

1.发散性思维测验

吉尔福特根据他对智力结构的因素分析,提出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

特点:1、流畅性:发散量的多少。2.变通性:指发散类别或方面。3.独创性:新颖成

分,罕见度

内容:1.词语流畅性测验。 2.概念流畅性测验。3.联想流畅性测验。4.选择结果流畅性测验。5.选择用途流畅性测验。 6.图形流畅性测验。

2.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包括语言和图形俩部分。《儿童创造力特征核查表》

表现越多,说明创造性越强。

(4)领导才能的鉴别具有领导才能儿童特征核查表

(5)对非智力个性特征的鉴别

①陈帼眉主持编制了一套幼儿非智力个性特征测验。

②问卷测验项目是六个与智力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非智力个性特征,分别是主动性、坚持性、自制力、自信心、自尊心和性格的情绪特征。

③由于实验在幼儿期只能个别进行,费时较多,所以编制者只设计和进行了坚持性实验,因为坚持性指标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实验包括“找星星”和“走迷津”两项坚持性任务。(选择)

④对超常儿童鉴别的目的在于教育,通过教育又可进一步鉴别。鉴别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对超常儿童进行因材施教;教育是对超常儿童的培养,也是进一步更实际的鉴别。

14、学前超常儿童教育策略(应用题)

1.学习内容①加速学习。②加深学习。教师给超常儿童提供比一般儿童更多、更广泛的材料和提出更复杂的要求。③内容加精。(精深化)提高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④内容新颖化。即引进完全不同的材料给儿童,为超常儿童提供一般学生不可能有的学习经验。2. 技能培养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高水平的认知问题有助于高水平的认知发展。为了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教师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法”来激发儿童的创造欲望。“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在集体环境中激发观念流畅性的方法。它鼓励儿童所想到的对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法越多越好。采用这一方法要求:一,不允许批评他人的想法;二主意越多越好,三欢迎对别人的观点进行组合或综合,四推迟评价。3.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最佳的教育安置模式加拉赫七种超常儿童的教育模式1、加强班。在普通班由普通教师给超常儿童提供增补性的教育项目,这是目前用的最多的教育形式。2辅导教师项目。3资源教室。4专题报告。5独立学习项目。6特殊班。7特殊教育机构。

15、游戏治疗发展的新的技术特点:论述题

1.借助玩具材料。

2.创设游戏环境。把重点放在游戏环境上,帮助儿童从现实的生活中分离出过去的精神创伤和焦虑,减轻对将来现实生活结果的焦虑。

3.利用生活情境

4.注重现实的表现、

5.强调关系和现实生活表现塔夫特、阿勒恩,毛斯代克斯。夫特采用了一种现存的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儿童与治疗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上,让儿童有能力去学习并有效地使用这种关系;毛斯代克斯则致力于帮助儿童单独地去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6、游戏治疗的理论流派(应用题)

主动游戏治疗:一派认为只要是游戏就可以达到发泄能量的效果,主张由治疗者主动为儿童设计种种不同的游戏,然后安排儿童进入这些经过设计的游戏情景,自然地将能量发泄出来。被动游戏治疗:另一派则认为游戏必须是儿童自发产生的,不主张如何安排游戏,而强调治疗者的工作是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

(1)精神分析学派的相关理论1.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游戏治疗最早源于弗洛伊德的思想。游戏能满足儿童的愿望,使受压迫的敌意冲动得到发泄。2.游戏治疗的主要观点赫尔玛斯第一个将游戏用于心理治疗。

(2)人文主义学派的相关理论。①强调尊重人,反对把人看做被动的“机器”或“器官”,而是吧人看做一个积极的、具体的人,人的行为既不是由情的攻击力所驱使,也不是由环境因素所控制的。②非指导游戏治疗法:罗杰斯认为,个体之所以出现心理异常,是因为个人自我观念发生了冲突与矛盾。③罗杰斯重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当做是治疗者为当事人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治疗者并非主导者,而是以同等地位对待当事人,确信当事人具有自我觉醒的能力,只要提供给他自然的、和谐的、自由的优良环境气氛,当事人自然会摆脱自我观念中不真实的部分,显露出人格的真面目。

17、论P255学前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理论

1.以巴甫洛夫为代表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体质)

2.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与应答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差别在于强化手段不同。凡是其结果可使行为增加的,称之为“强化”,反是其结果使其行为减少的,称之为“惩罚”

3.贝克等为代表的认知行为理论、

4.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观察学习理论

18、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论述

1.随班就读与个别帮组相结合的安置形态注意的问题:①要准确诊断具有各种特殊需要的儿童;②要根据每个特殊儿童的需要,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通过个别或小组活动对其进行特别帮助;③要尽可能地创造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交往的机会。2、设立中心的安置形态 3、对口活动的安置形态定义:是指普通学前教育机构与特殊学前教育机构之间,或特殊学前教育机构内正常儿童班级与特殊儿童班级之间,定期开展共同活动的安置形态。注意:每周定期安排,并且不能少于两次,双方教师共同备课,共同设计对口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共同参与对口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使两部分儿童在对口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获得发展。

19、应用P302在一体化教育中,如何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

1.基本因素:①特殊儿童的特点②安置形态的特点③特殊儿童的家庭状况

2.制定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可行性原则、3.内容包括:1.儿童现状分析 2.特殊儿童接受特殊治疗与帮助的内容、3.特殊儿童存于普通儿童学习的内容与程度。3.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式 4.特殊儿童发展的目标 5.方案检查的时间及方式 6.其他注意问题4.制定步骤:①分析评定②找出差异③制定方案④实施方案⑤评定实施情况⑥修改方案⑦实施方案。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早安!—————献给所有努力的人

西南大学《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填空题] 简述多动症儿童的基本特征和鉴定方法。 参考答案: 多动症儿童的基本特征包括:注意力集中困难,精力过剩,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定,不良行为倾向和协调动作缺陷。多动症儿童的鉴别以行为鉴别为主要方法。 2:[填空题] 简述智力障碍儿童的鉴定方法和身心特征。 参考答案: 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鉴定、测查方法主要有:以观察为基础的评估;作业分析评估; 标准化的智力测验;社会适应能力测验;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特征包括感知范围为狭窄,记忆速度慢、质量差,思维比较呆板。 3:[填空题] 简述学前视障儿童教育的方法。 参考答案: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主要方法有:综合多种感官法;表象指导法;愉快学习法;试误法;及时反馈法;实践法。 4:[填空题] 简述听障儿童鉴别的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听障儿童鉴别的方法主要有三类:纯音测听法、言语测听法和幼儿和不易测验儿童测验的方法。其中第三类包括反射测听法和受激反应测听法。 5:[填空题] 简述一体化教育中家长的职责。 参考答案:一体化教育中家长的职责是:提供有关特殊儿童的发展情况;参与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环境;做好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工作。 6:[填空题] 简述一体化教育中教师的职责。 参考答案:一体化教育中教师的职责有:发现和诊断班级内的特殊儿童;交给儿童日常交往的技能;制定和执行个别化教育方案;组织协调其他人员教育特殊儿童。 7:[填空题]

有利于超常儿童成长的家庭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有利于超常儿童成长的家庭条件有:能提供充足而适宜的材料和活动;尊重儿童的特点;创造求知的氛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家庭气氛和谐。 8:[填空题] 简述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参考答案: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特征有:注意力集中困难;精力过剩;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定;学习困难;不良行为倾向;协调动作缺陷。 9:[填空题] 简述语言障碍的形成因素。 参考答案:语言障碍一般是由生理、心理或环境等因素引起的。生理因素包括发音器官缺陷或神经异常等。心理因素包括儿童不良的情绪情感,亲子关系失调,儿童心理压力过大,缺乏语言学习动机等。环境因素包括缺乏适当的语言刺激,频繁更换语言环境等。 10:[填空题] 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的特点。 参考答案: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的特点是:感知觉速度缓慢,感知的范围狭窄;感知过程中分辨能力差,往往看不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感知觉的恒常性也较差。 11:[填空题] 简述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参考答案: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有:社会交往障碍;缺乏交会性注意;言语发展迟缓;言语沟通障碍;语言表达怪异;刻板性行为;拒绝变化;超常的记忆力。 12:[填空题] 影响学前一体化教育安置形态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影响学前一体化教育安置形态的因素有:特殊儿童的特点,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师资的特点,特殊儿童家长的观念。 13:[填空题]简述游戏治疗的特点。 参考答案:游戏治疗的特点主要有:游戏治疗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幼儿教育中包含着游戏治疗的成分;游戏治疗能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性;游戏治疗安全、愉快。 14:[填空题]简述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类型和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类型主要有六类(郭为藩的分类):情绪化行为、抑郁行为、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堕落行为和心因性心理症状(如遗尿、失眠等)或四类(朱家雄的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DOC)

学前特殊儿童重点整理资料 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概述 1. 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对象是学前阶段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学前特殊儿童是为了各种不同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2.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加以区分:特殊需要儿童的类别主要包括生理发展障碍儿童、智力落后发展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超常儿童等。 3. 学前特殊儿童意义:a、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b、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短自已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C、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4. 学前特殊儿童发展趋势:a、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当代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提倡和重视,使得SET出现了突出的“早”之倾向。世界各国都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b、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一体化融合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地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二是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特殊服务。C、整合教育的趋向:摒弃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方式,在整合观指导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下在进行。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这样充分注重给每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5. 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6. 学前特殊儿童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7. 识记发展性不利、补偿性发展、支持性教育环境。 8. 如何防止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 9. 综合应用;试述学前特殊儿童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意义。 10. 识记:早期干预、回归主流、全纳性教育。 11. 领会: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 12. 简单应用:比较回归主流-体化融合与全纳性一体化融合教育。 13. 综合应用:从UET的整合教育趋向看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方向。 第二章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 1.三类生理发展问题儿童:即视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听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身体疾病儿童的教育。 2.视觉障碍根据诊断标准可分为盲与低视力两种,由遗传与先天原因、疾病、意外事故及外伤等因素造成。在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中存在主要是低视力的儿童。 心理行为特点:视觉上失或减弱,但是听觉和触觉可起到补偿作用,听觉注意力好,但兴趣

学前特殊教育_自考_论述题

1、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答(1)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 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2)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任何一个特殊需要儿童的存在,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许多特殊的问题工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自己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3)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存在的,与整个社会及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13 2、论述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1)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势。世界各国都在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特殊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2)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势。当代特殊教育的一体化倾向使得特殊教育不再是一个与普通教育截然分离的独立系统,促使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产生了变革。一体化融合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的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二是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特殊服务。(3)整合教育的趋向。受当代儿童学习和儿童教育理论的影响,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整合教育的问题也受到了特殊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摒弃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方式,在整合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这种改革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这样的整合教育取向,充分注重给每一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3、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答(1)综合多种感官法,在进行教育训练时应当坚持多种感官并用的原则,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刺激;(2)表象指导法,对每一个事物的教学都应结合实物和模型,使儿童得到直接的印象,从不同的侧面了解该事物所具备的各种特征;(3)愉快学习法,从幼儿特点出发,开展愉快教学;(4)试误法,鼓励孩子大胆探索世界,不要担心孩子做错事;(5)及时反馈法,视觉障碍儿童的进步是一点点的,所以要鼓励他们点滴的进步,多从正面表扬,不要过多指责,压制孩子的积极性;(6)实践法,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这种学习应紧密地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4、论述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早期干预?答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1)言语和语言发展:语言是听力受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听力受损儿童语言障碍很明显。(2)认知与思维:有听觉障碍学生的思维迟滞,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将感知和思维统一起来,感知活动缺少思维和语言的积极参与,很难利用间接经验,主要借助于直接经验,感性知识贫乏、肤浅、零乱。(3)社会化发展:听觉障碍儿童与教师、同伴的交往较少,容易对别人产生误解、猜疑等,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退缩、自我封闭等。听障儿童倾向于与同类儿童交往。对听觉障碍儿童最主要的是进行早期干预。目前早期干预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教育。听觉障碍干预有两个基本观念,一是回归主流观念;二是整合教育观念。进行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基础,是要尽早发现听障问题,尽早佩戴助听器,并注意维护、保养和适时更换,进行师资培训。听觉障碍儿童最大的障碍是与人交流困难,语言训练包括以下内容:听觉训练,发音练习,语言理解与掌握,语言能力评估。听障儿童适合在小集体中学习,教师要积极利用同伴教学模式,并结合使用手语交流法与口语交流法。还要特别重视教学,教育难度尽可能接近普通学前儿童的水平,为听障儿童日后进入正常学校接受教育做准备。教师对听障儿童要进行一对一形式的个别辅导,矫治的时间要有所保证。 5、试论述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点。答智力落后儿童同正常儿童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他们自身的特点。(1)感知觉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速度缓慢,感知的范围狭窄;在感知过程中,分辨能力差,往往看不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感知觉的恒常性也较差。(2)注意的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范围狭窄,注意力的转移和分配能力差。(3)记忆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识记速度慢,记忆容量小,保持时间短,再认困难,不完整。(4)言语的特点:发音困难,语法混乱,缺乏内在逻辑,语言表达贫乏,不准确。(5)思维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思维直观具体,概括水平低。(6)个性特征:智力落后儿童的期望值普遍较低;缺乏自我尊重意识;缺乏交往的需要,性格胆怯、孤僻,不愿意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交谈和往来。 6、如何为智力落后儿童制定个别教育计划?答首先,要对智力落后儿童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估,特别要重视对其发展潜力的评估,以此为基础。其次,要充分考利智力落后儿童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儿童的身心条件、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制定适合于不同儿童的个别教育计划。再次,要认真考虑智力落后儿童个体的内部差异,发现其在认识、动作、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训练。 7、试论述语言发展异常的原因及类型。答语言发展异常的形成原因:构音器官异常、脑损伤、智力缺陷、感官损伤;儿童情绪不良,缺少学习语言的动机;环境中缺乏正常的语言刺激等。语言发展异常的类型:(1)语言缺乏,指儿童到一定年龄阶段还没有获得语言;(2)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指儿童可以发音并且掌握大量的词汇,但在用词方法上与正常儿童有差别,不能有效的使用语言交流;(3)语言发展迟缓,指儿童在语言发展阶段语言发展速度明显晚于普通儿童;(4)语言发展中断,儿童语言原本正常发展,由于脑损伤或听力受损等原因,语言发展出现异常现象。 8、什么是构音异常?形成构音异常的原因是什么?语音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晰度影响听者的理解程度,对语言表达和交流至关重要。构音异常是指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包括代替音、歪曲音、省略音、添加音、声调错误、整体性语音不清等。构音异常形成的原因从感知运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两方面探讨。感知运动因素包括舌头或者其他口腔构造异常,发音动作协调不良,社会心理因素是指儿童自身情绪及所处环境不良造成语言异常。 9、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答孤独症儿童也称自闭症儿童,他们发展的四个特征:发育速度和顺序异常;对任何一种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言语、语言认识及非语言性交流异常;与人、物和事的联系异常。教育与干预对策:(1)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不要让孩子产生惧怕和挫折体验。(2)培养语言沟通能力,首先要引发儿童的沟通意向,帮助儿童扩充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其次要选择辅助的沟通方式。最后要教会儿童有关的社会性会话的知识和技巧。(3)感知觉统和训练,感尽量为儿童提近体表感受器的刺激,鼓励儿童反复触摸玩具等。(4)体验性认知学习,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对儿童正在体验和从事的活动进行命名和学习。(5)以儿童为中心,教师要跟在儿童后面走,从儿童的兴趣出发,用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6)保护儿童安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以免伤害其他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本人。 10、试用“心因论”、“身因论”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分析孤独症产生的原因。(1)“心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是因为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与孤独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一观点得到了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的支持。(2)“身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3)“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处于相对不利环境如移民儿童具有较高的孤独症发病率。儿童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过多或过分的负强化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儿童来说,极易成为孤独行为的诱发因素。 11、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列举三种治疗方法。答138140 多动症儿童是指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能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儿童。教育与干预:(1)行为管理治疗,强调积极地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多动症儿童经常难以在行为后果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因此需要进行多次的训练和强化。(2)认知行为治疗,强调认知对行为的监控作用,让儿童通过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自己对自己说话,通过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语言引导,达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目的。(3)心理治疗,教师、家长要对多动症儿童有正确的认识,要帮助儿童树立克服行为的信心。 12、举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幼儿园中有情绪行为障碍的儿童。答情绪行为障碍是指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情绪行为的偏异,这种偏异不是躯体疾病或缺陷的继发情况,也不是某种特定精神患疾的症状表现常见的情绪行为有:攻击性行为,恐惧情绪,嫉妒行为,退缩行为,残忍行为。例如,退缩性行为儿童:在教育中创造机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其自信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儿童模仿学习待人接物的礼节,并在日常活动中为儿童创造机会,让儿童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开始是可以是集体性的,不十分强调个人的表现强的活动,以后逐步过渡到个人表现强的活动。让孩子在放松心的情况下,逐步发展社交能力。就得勇敢起来。

自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真题模拟及答案

自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真题及答案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 )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2.学前教育机构中生理发展障碍儿童除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外,还包括部分( ) A.弱智儿童B.病弱儿童 C.自闭症儿童D.多动症儿童 3.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资源教室模式主要流行于( ) A.法国B.德国 C.英国D.加拿大

4.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 A.0.03-0.05 B.0.03-0.5 C.0.3-0.5 D.0.05-0.3 5.视觉障碍儿童( ) A.兴趣不广泛B.活泼 C.好动D.爱提问 6.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 ) A.0-120分贝B.0-130分贝 C.0-140分贝D.0-150分贝 7.以下几种语言异常的表现中,属于构音异常的是( ) A.口吃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C.共鸣异常D.音调异常 8.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语言障碍主要指( ) A.清晰度障碍B.流利障碍 C.语义障碍D.音质障碍 9.20世纪50年代,受学习行为理论影响,研究者倾向认为口吃形成的原因是( ) A.患者的语言编码过程B.学习 C.压力D.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10.自闭症儿童机械模仿别人的“鹦鹉式语言”属于( ) A.语言缺乏B.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

西南大学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网上作业次有答案

西南大学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网上作业次有答 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0558]《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 1. 试根据孤独症儿童的身心特征谈谈如何对其进行矫治 2. 试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病弱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3. 试述游戏治疗的实施过程及要求 4. 在幼儿园如何对听障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5. 试结合实际谈谈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6. 简述语言矫治的主要方法。 7. 简述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类型和形成原因。 8. 简述游戏治疗的特点。 9. 影响学前一体化教育安置形态的因素有哪些 10. 简述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11. 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的特点。 12. 简述语言障碍的形成因素。 13. 简述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14. 有利于超常儿童成长的家庭条件是什么 15. 简述一体化教育中教师的职责。 16. 简述一体化教育中家长的职责。 17. 简述听障儿童鉴别的主要方法。 18. 简述学前视障儿童教育的方法。

19. 简述智力障碍儿童的鉴定方法和身心特征。 20. 简述多动症儿童的基本特征和鉴定方法。 备注:请将所有题目回答完后一次性提交,否则无成绩。 ? 参考答案: 1. 孤独症为起病原因在三十个月以前的行为综合症。孤独症儿童的典型行为特征有三:社交障碍、沟通障碍和刻版性行为。孤独症儿童教育的主要方法有: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培养语言沟通能力;感知觉统和训练;体验性认知学习;以儿童为中心和保护儿童安全。 2. 病弱儿童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并因此而需要特别照顾与教育的儿童。病弱儿童的基本特征:病弱儿童由于长期患有疾病、体质虚弱,会因治疗或体力不支耽误学业,从而影响其学业成绩;由于体弱多病,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等问题;可能在认知能力发展上略受影响;在个性方面,由于身患疾病,家长过度保护和迁就,会使儿童过于依赖,缺乏自信,容易形成孤僻、退缩等不良人格特征.幼儿园常见的病弱儿童是患有脑瘫、癫痫和哮喘的儿童,对这些儿童的帮助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采取适当的特殊教育措施。其中对脑瘫儿童的帮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配合儿童的专业治疗做一些辅助训练;准备一些特殊设施;加强脑瘫儿童的护理。 对癫痫儿童的帮助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应该学会紧急处理的方法;教师应教育全体儿童不要歧视癫痫儿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要密切关注这些儿童,应遵医嘱按时为儿童服药,为缓解和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pdf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学前特殊儿童: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求的儿 童。 2、视觉障碍:又称视力残疾,一般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或视野缩 小,而难能从事正常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3、听觉障碍:指由于传音系统或感音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 环境和语言的声音。 4、学前特殊教育: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 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5、语言障碍:语言异常和言语异常都称为语言障碍。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者语 言障碍,从而难能通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 6、广泛性发育障碍: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 障碍、沟通模式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的局限、刻板与重复等。 二、选择和填空 1、学前特殊教育的产生背景围绕年龄较大的盲童和聋童展开1874年开办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瞽叟通文馆”。 2、发展的阶段 (1)、启蒙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依附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 (3)、独立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今 目前:处于独立阶段早期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3、特殊儿童按生存与发展条件异常的角度综合分为四类:生理发展障碍儿童(听觉障碍、 视觉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智力异常儿童(智力超常和智利落后);言语发展障碍(构音异常、流畅度异常、发音异常、语言发展异常);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多动症、Rett综合征、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Asperger综合征等)。 4、学前特殊教育机构 (1)、民政部办的福利机构; (2)、中国残联办的康复机构; (3)、教育部门主办的残障儿童幼儿园; (4)、教育部门要求普通教育中心开办的特殊教育班; (5)、随园就读制,普通班中接纳特殊儿童。 5、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学原则 (一)全面性 (二)个别化 (三)直观性 (四)启发性 (五)趣味性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重点自考

名解: 1、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也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2、视觉障碍概念: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国际上将视觉障碍分为盲与低视力) 3、学前听觉发展障碍:听觉障碍也称聋、重听、听力受损。 4、学前儿童语言障碍: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个体在语言系统的知识上未能与预期的常模相称的情形,特别是一个儿童在语言运用技巧上有缺陷,未能达到同龄儿童的预期水平时就叫言语上有障碍。 5、构音异常:构音异常是指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 6、情绪行为障碍:这些儿童没有智力障碍,也不存在精神失常的问题,但是他们所表现的行为与社会要求、社会评价相违背,因而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与学习。 7、孤独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叫严重的发育性障碍。 8、多动症儿童:多动症也称“多动综合症”、“轻微脑功能失调”、“注意缺陷障碍 ......”等。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9、其他情绪行为障碍儿童:所谓情绪障碍儿童是指一组在行为表现上与一般儿童的应有的行为有明显偏离的儿童。所谓行为障碍,是指主要发生于如同和少年期的行为偏离。 10、游戏治疗:游戏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技术。一些以儿童城为对象进行心理治疗的人就把游戏作为与儿童沟通的媒介,让儿童通过游戏“玩”出自己的问题。这种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的心理治疗被称为游戏治疗。 11、问题行为、行为问题 常见的:行为过多、行为过少和行为不适当等。 标准:取决于儿童的行为和他们同等发展或成熟水平的幼儿所表现的行为标准是否冲突。 特征:①持久性的困难。②不受普通教育方法控制的行为。③不理会现实。④客观困难的存在。 表现:1.行为不足 2.行为过度 3.行为不适当 13、语言发展异常:是指理解或使用口语、书面语或其他符号系统时出现障碍,语言发展速度、程度低于正常儿童。 10、病弱儿童: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并因此而需要特别照顾与教育的儿童。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病弱儿童列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并对病弱儿童做了具体的界定。例如:日本,美国,台湾 16、发音异常:说话时在音质、音调、音量及共鸣等方面发生异常的想象。 17、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叫严重的发育性障碍。 18、多动症儿童:多动症也称“多动综合症”、“轻微脑功能失调”、“注意缺陷障碍 ......”等。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27、语言矫治:语言矫治是针对儿童语言障碍而采用的一定的干预手段。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存在着一部分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教师和专业人员采取语言矫治的方法,给予他们特别的帮助,可以促使他们的语言得到较好的发展。 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 开创:1878年法国医生伊塔尔对狼孩维克多的教育开创了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历史。 定义:1983,智力落后是指个体在发育期内有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一般智力,从而导致适应行为的缺陷。 、超常儿童 定义:我国古代称神童,外公称英才或天才儿童,我国当代称超常儿童。 简答: 1、三层含义:①是对具有特殊学习需要的个体施以有别于一般教学的教育方式,采用不同的安置形态、教材教法以及辅助器材等,使受教育者能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②在肯定人的发展存在潜能的前提之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为不同发展需要的儿童创设有利于他们潜能发展的教育计划,促进各种差异儿童潜能的发展;③在早期为各位不同差异的儿童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类别(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①心智偏异。(智力超常、智力低下)②感觉障碍(听觉、视觉损伤)③ .沟通异常(学习、语言障碍)④. 行为异常(情感困绕、社会不适应)⑤ .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生理和心理混合) 3、学前教育机构常见特殊教育儿童分类:

【西南●最新版】[0558]《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558]《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第一次 [论述题] 1.试根据孤独症儿童的身心特征谈谈如何对其进行矫治? 2. 试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病弱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3. 试述游戏治疗的实施过程及要求 4. 在幼儿园如何对听障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5. 试结合实际谈谈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6.简述语言矫治的主要方法。 7. 简述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类型和形成原因。 8. 简述游戏治疗的特点。 9.影响学前一体化教育安置形态的因素有哪些? 10. 简述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11. 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的特点。 12. 简述语言障碍的形成因素。 13. 简述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14. 有利于超常儿童成长的家庭条件是什么? 15. 简述一体化教育中教师的职责。 16. 简述一体化教育中家长的职责。 17. 简述听障儿童鉴别的主要方法。 18. 简述学前视障儿童教育的方法。 19. 简述智力障碍儿童的鉴定方法和身心特征。

20. 简述多动症儿童的基本特征和鉴定方法。 备注:请将所有题目回答完后一次性提交,否则无成绩。 参考答案: 1.孤独症为起病原因在三十个月以前的行为综合症。孤独症儿童的典型行为特 征有三:社交障碍、沟通障碍和刻版性行为。孤独症儿童教育的主要方法有: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培养语言沟通能力;感知觉统和训练;体验性认知学习;以儿童为中心和保护儿童安全。 2. 病弱儿童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并因此而需要特别照顾与教育 的儿童。病弱儿童的基本特征:病弱儿童由于长期患有疾病、体质虚弱,会因治疗或体力不支耽误学业,从而影响其学业成绩;由于体弱多病,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等问题;可能在认知能力发展上略受影响;在个性方面,由于身患疾病,家长过度保护和迁就,会使儿童过于依赖,缺乏自信,容易形成孤僻、退缩等不良人格特征.幼儿园常见的病弱儿童是患有脑瘫、癫痫和哮喘的儿童,对这些儿童的帮助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采取适当的特殊教育措施。其中对脑瘫儿童的帮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配合儿童的专业治疗做一些辅助训练;准备一些特殊设施;加强脑瘫儿童的护理。 对癫痫儿童的帮助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应该学会紧急处理的方法; 教师应教育全体儿童不要歧视癫痫儿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要密切关注这些儿童,应遵医嘱按时为儿童服药,为缓解和减少病情发作奠定基础。 对哮喘病儿童教师应减少他们发病的可能性,让儿童远离有粉尘等过敏源的地方,为儿童增加营养,鼓励其锻炼身体。安排儿童活动时应控制儿童的活动量,学会急救的方法等。 3.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的心理治疗成为游戏治疗。游戏治疗中包括三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阶段准备期。发现并鉴别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做好家长工作;与教师沟通;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布置游戏治疗室;调整自己的角色。第二阶段治疗期。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第三阶段追踪期。 教师、家长及治疗者进行综合评估;量表评估和专业机构评估。 4.听力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 清周围环境的声音。分为聋和重听两大类。在听力障碍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语言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学习的困难是:发声时收不到充分的听觉反馈;无法从成人那里得到充分的言语强化;无法听到成人的言语示范。所以学前听觉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主要任务是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听觉障碍儿童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有:听觉训练、发音练习、语言理解和掌握和语言能力评估。教师要积极利用同伴教学模式,并要结合是用手语交流法与口语交流法。 5.学前特殊教育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直接效益――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健 康成长;间接效益――为家长服务,减轻他们的精神和物质负担,为特殊儿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特殊儿童教育》形考作业1_0004答案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特殊儿童教育》形考作业1_000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1道试题,共22分。) 1.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特殊界兴起的教育运动是(A)。 A.回归主流 B.终身教育 C.全纳教育 D.全民教育 2.合作学习模式强调以(C)为中心。 A.教育者 B.同伴 C.学习者 D.老师 3.全纳教育是训练有特殊需要儿童与其他儿童(C)的最有效途径。 A.相互帮助 B.彼此理解 C.团结合作 D.亲密无间 4.20世纪中后期,以(D)为首的西方国家逐步认识到学前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的重要意义。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问题行为的管理是指要发展特殊幼儿的(C)行为,降低不适应行为的发生,以及处理已发生的问题行为。 A.正常 B.一般 C.适应 D.特殊

6.我国自1874年开办的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瞽叟通文馆”是针对(A)开设的。 A.盲童 B.聋童 C.智障儿童 D.自闭症儿童 7.根据动态发展观的要求,特殊幼儿的(B)可能出现很多不可预期的情况。 A.成长 B.发展 C.学习 D.身体 8.发展生态学预示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关注婴幼儿全部的(D)。 A.生活环境 B.教育环境 C.生存环境 D.发展环境 9.陈云英将特殊儿童划分为听觉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超常儿童和(B)儿童。 A.行为障碍 B.发展障碍 C.语音障碍 D.语言障碍 10.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B)需要的儿童。 A.关爱 B.教育 C.训练 D.矫正 11.语音发展关键期在(B) A.0~2岁 B.0~3岁 C.3~5岁 D.3~6岁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1)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 识记:1学前特殊儿童: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3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上的差异状况。 4补偿性发展:是给各种有不同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特别的支持性教育环境,是成人负责而认真的对儿童的各种特殊需要和行为做出的反应。 5支持性教育环境:在学前特殊教育环境中,若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教师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就会对儿童未来发展形成良性的影响,促使儿童的发展朝着比较理想的方向迈进。6早期干预:针对6岁以下的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及其特殊发展需要,设计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的环境条件和方式。 7回归主流:从传统的将特殊教育隔离于普通教育之外,到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从摒弃漠视救济残疾儿童,到尊重残疾儿童的权利,改变对特殊儿童的态度;从单纯的肯定盲聋哑残疾儿童为特殊教育对象,到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各类需要在教育上给予特别扶助的轻度障碍儿童。 8全纳性教育:全纳性教育用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来替代过去常用的“残疾儿童”和“特殊儿童”的概念。 领会:1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与分类角度? 答:(1)认知发展障碍儿童,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障碍,主要表现在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两方面(2)生理发展障碍儿童,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障碍包括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官动作和身体健康的问题。(3)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4)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是行为与社会要求相违背,从而妨碍了个人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一类儿童。(5)超常儿童,把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儿童成为超常儿童。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答:(1)直接效益—对特殊儿童成长的意义。积极帮助学前特殊儿童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潜能的发展。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2)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去帮助自己的孩子。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3)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为社会发展增加了建设力量。面向障碍儿童的学前特殊教育将有效的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 答:早期干预方案在学前机构和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之间建立起亲密的联系,把家庭感情氛围与学校对儿童的教育结合起来,创造成功的学习环境,使特殊需要儿童在家长参与的有利环境中日益长进。 简单应用:1分析学前特殊儿童概念的变化? 答:过去讨论特殊儿童的概念,往往是从简单的“不正常”或者“异常”的角度去考察。从医学的角度评价,出现某些疾病的症状便成为异常,因为这样的人有别于一般正常和健康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评价,原理常标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资料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一、简答 1.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综合多种感官法; (二)表象指导法; (三)愉快学习法; (四)试误法; (五)及时反馈法; (六)实践法; 2.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原则; (二)多重感官协同原则; (三)自然性原则; (四)安全性原则; (五)全面性原则; (六)持久性原则。 3.测量、鉴别听觉障碍儿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纯音测听法; (二)言语测听法; (三)幼儿和不易测验儿童测验的方法; (1)反射测听法; (2)受激反应测听法; (3)游戏测听法。 4.学前听觉早期干预的观念有哪些? (一)回归主流观念; (二)整合教育观念。 5.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个别化原则; (二)量力性原则; (三)整合性原则; (四)反复性原则。 6.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遵循的内容包括哪些区域? 7.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及训练的计划和方法? (一)波特奇早期教育指导方案; (二)家长辅导方案; (三)多曼早期教育法; (四)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方法举例: (1)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 (2)任务分解法; (3)发展儿童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8.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测查、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9.超常儿童的才能根据潜能,成就与行为特征可分为哪类?哪三大典型特征? 10.学前超常儿童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11.学前特殊儿童语言矫治的原则和方法?

(一)指导原则: (1)个别化指导原则; (2)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二)矫治方法: (1)儿歌故事法; (2)全面交流法; (3)多重刺激法; (4)日常交往法; (5)自然情境法; (6)游戏法。 12.简述行为问题特征和问题行为的表现? 13.什么是代币,如何选择代币? 14.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开展儿童语言矫治工作教师的主要职责? (一)及时发现儿童的问题; (二)树立良好的态度; (三)提供正确的语言范型; (四)做好家长等人的工作; (五)制订和执行个别化教育方案。 15.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中教育具体承担哪些任务? 16.你认为学前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应该包含哪此内容? 二、论述题 1.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趋势 3.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将如何 “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 (一)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 (二)培养语言沟通能力; (三)感知觉统训练; (四)体验性认知学习; (五)以儿童为中心; (六)保护儿童安全。 4.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将如何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 (一)行为管理治疗; (二)认知一行为治疗; (三)心理治疗; (四)环境控制; (五)释放精力; (六)药物辅助治疗; (七)饮食辅助治疗。 5.如何为智力落后儿童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6.举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幼儿园中情绪行为障碍的儿童? 纠正儿童的残忍行为,首先要求教师和家长给予儿童充分的爱和关怀,为儿童创造一个各睦、友爱的情感气氛,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分析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 定义: 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加拉斯) 强调:特殊儿童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有偏离常态特征。 2台湾:特殊教育专家郭为藩: 主张:从教育的角度来界定特殊儿童,生理缺陷不能构成特殊儿童充分条件。 中国大陆特殊教育专家朴永馨 广义:把正常发展的普通儿童之外的各类儿童 狭义:专指生理或心理发展上有缺陷的残疾儿童 我们采用北师大教育学院韦小满定义; 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的偏离普通儿童的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和 讨论 问题:有明显差异就是特殊儿童吗?比如矮小、肥胖? 如何获得最大限度发展? 你如何判断哪些是特殊儿童,哪些是普通儿童? 第二章 与普通儿童的共性和差异 共性远大于差异,这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1)共性 1遵循生理发育的自然规律。同样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等 2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2)差异 1大部分特殊儿童有生理和心理缺陷,这些缺陷妨碍了他们以正常的方式或速度学习与发展。(例如盲童、弱智儿童) 2特殊儿童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明显大于普通儿童。 个体间——天才儿童与弱智儿童有巨大差异,盲童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聋哑儿童。即使同一类型的弱智,造成异常的原因不同。 启发:在实施教育教学之前,对他们要进行鉴别和分类。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群体间的差异性 由于特殊儿童独特的身心特点,造成其与普通儿童群体间的巨大差异,群体间的差异在广度上表现在认知、情感、意志与个性心理倾向与特征等各个方面,在深度上表现为其某一或某

些心理或生理属性处于正态分布的两个极端(残障或资优儿童)。 特殊儿童在心理和学习能力上的发展差异 感知机能上的发展差异 感知机能是“感觉、知觉及肌肉动作的能力”,儿童透过协调控制机体活动去接收、组织及阐释外界的信息,以便学习。 大机能机能→感知感知→机能感知感知概念概念 认知上的发展差异 认知上的发展差异:儿童在认知发展上出现问题时会有智能障碍、学习障碍、阅读困难、注意力不足及记忆力不足等多方面的现象 注意力:是指儿童的集中专注能力。据研究显示,人的神经系统中具有一些短暂而临时的记忆以储存来自各方面的刺激,经选取分析后,才能成为有用的讯息,而其他没用的讯息很快便被洗去。 3特殊儿童难以接受常规教学,需要特殊教育。 内容对天才儿童过易,对特殊儿童过难 方法口头讲述不适合聋童,普通课本不适合盲童。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显然会导致学习和适应问题。需要个别教学计划。 作业:你如何看待特殊儿童的共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学前教育:《特殊儿童教育》网上作业答案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生理发展障碍: 参考答案 生理发展障碍指的是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异于正常水平(或平均水平)。 2. 适应性行为: 参考答案: 适应性行为:是指个人保持生活独立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行为。 3. 语言矫治: 参考答案: 语言矫治是指为了治疗或减轻语言障碍和帮助患失语症的人重新恢复说话的能力而设计的活动和训练。 4.超常儿童: 5.参考答案: 6.即在智力常态分配中成绩最高的人,是使用和掌握概念能力最强的人中的1%。 1. 构音障碍: 参考答案: 指幼儿在组合单音成为字词是,无法正确组合而出现替代、添加、遗漏、扭曲等现象的一种或多种。 2. 间歇强化: 参考答案: 是一种偶然地(或间歇地)而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3. 特殊儿童: 参考答案: 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求的儿童。 4.视觉障碍: 5.参考答案: 6.又称视力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能从事正 常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1. 语言矫治: 参考答案: 语言矫治是指为了治疗或减轻语言障碍和帮助患失语症的人重新恢复说话的能力而设计的活动和训练。 2. 生理发展障碍: 参考答案: 生理发展障碍指的是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异于正常水平(或平均水平)。 3. 行为矫正: 参考答案: 是依据学习理论来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而系统的方法。 4. 适应性行为: 参考答案: 适应性行为:是指个人保持生活独立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行为。 1. 构音障碍: 参考答案:

指幼儿在组合单音成为字词是,无法正确组合而出现替代、添加、遗漏、扭曲等现象的一种或多种。 2. 间歇强化: 参考答案: 是一种偶然地(或间歇地)而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3.多动症—— 4.参考答案: 多动症也称“多动综合症”是指发生在儿童期内,学位保险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能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5.视觉障碍: 6.参考答案: 7.又称视力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能从事 正常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