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红线观后感400字

生命的红线观后感400字

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撕裂着人们的神经,同时也拷问着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每一次安全事故,都很值得反思,但是痛定思痛,更要付出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生命红线观”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并为安全生产工作下了死命令、定了硬目标,需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影片洞幽烛微,述事说理,发出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最强音。观看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生命至上,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能触碰、不可踩踏的高压线,这是一条必须严防死守、坚决守护的红线。通过影片的观看,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于生命、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近期,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6月6日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说到底都是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责任缺失、缺位所导致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红线观”,也就是在敦促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强化责任落实。有些地方,将安全生产、安全检查仅仅挂在嘴上,而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走过场、搞形式,甚至欺上瞒下、瞒报漏报、粉饰太平等时有发生,缺乏责任感、责任观。为了避免安全事故频发,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要深入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督促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铁腕打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

生命的红线观后感200字

影片洞幽烛微,述事说理,频发的安全事故,滴滴的血泪教训,撕裂着人们的神经……发出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最强音。观看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生命至上,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能触碰、不可踩踏的高压线,这是一条必须严防死守、坚决守护的红线。通过影片的观看,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于生命、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痛定思痛,更要付出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再次对人们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

将各项安全工作履责到位,强化红线意识,认真查找、整治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切实落实各项安全工作措施,以实际行动,坚守生命的红线。

人生道路漫漫长,悠悠岁月需平安。观看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为了我们的家庭幸福,为了我们的国家昌盛,更为了使整个世界少一点悲哀,多一份欢笑。

时刻记住: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生命的红线观后感500字

《诗经·小雅》里有一句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句话用到安全管理上,再合适不过了。战战兢兢,是对事故戒惧、对生命敬畏的状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对安全生产谨小慎微、防微杜渐的态度。事故源于麻痹,安全来自警惕,管理者始终睁大眼睛,保持“怕”的状态,心里自然就有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生命红线”。

“生命红线”是什么?去年六月份,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作了明确回答。他说:“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那么,怎样才能守住这条“生命红线”呢?

我以为,守住这条“生命红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思维。早在2700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孔子更是人本思想的践行者。据《论语》记载,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知道后,问伤人了没有,而不问马的损失情况。孔子生活的时代尚属奴隶社会,马的价格比看护马棚的奴隶要值钱得多,但他却重人轻物,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共产党人,更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和生存权,把以人为本当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是企业经济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离开了这个根本,一切所谓的发展、效益都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守住这条“生命红线”,必须有“杞人忧天”的忧患意识。“生命至上,安全为天。”这个“天”,就是人的生命。有的人嘲笑事故预想是“杞人忧天”,把事故预案说成庸人自扰,把发生事故说成是运气不好。岂不知,少了“杞人忧天”意识,他们的脑子里就缺了“安全”这根弦。当他们敲着梆子高唱“平安无事”时,岂不知事故这个“鬼子”悄悄“进村”了。于是他们便缺乏心理准备,以至于手忙脚乱、手足无措、怨天尤人,不能有效地遏制事故的发生与扩大。

守住这条“生命红线”,必须理顺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以制度约束工作行为,形成领导亲力亲为,责任明确到位、执行不折不扣,监督到位做实,奖罚追究闭环的管理体系,才能达到安全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守住这条“生命红线”,必须练好内功。练好内功,就是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解读安全文件,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学习教育,让干部职工明白“我要安全”更重要,“生命红线”碰不得;通过举办安全专题培训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让干部职工掌握远离“生命红线”的专业技能。这好比《射雕英雄传》里的武林人士,基本功不扎实,即便得到了《九阴真经》这部至高无上的武学秘籍,也只能是花拳绣腿,甚至是不堪一击的“纸老虎”。

生命的红线观后感700字

这是一个多事之夏。

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造成120人遇难、77人受伤。

6月2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发生了油渣罐爆炸事故,造成2人失踪,2

人重伤。

5月31日,中储粮黑龙江省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事故,共有78个储粮囤表面过火,储量4.7万吨。

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的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6月6日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人与社会的价值谱系中,生命处于最高位置。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一话语催人警醒、发人深思,阐明了生命的价值意义,升华了人与发展的理念认知。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其实就是发展的警示线,生命的安全线。

短短数日,几多生命之花凋谢。为什么火灾事故如此频繁?探究上述案例,其中固然有生产单位麻痹大意的成分,但根本而言,主要还是因为一些地方推崇“发展压倒一切”的理念,口口声声“以人为本”,实则把发展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不惜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例如,安全生产方面强调工业产值、税收收入而疏于安全监管,以及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出现的“老大难”课题,经济数据突飞猛进,社会财富高速累积的时代,让人的健康与生命为发展作出了让步或牺牲。

事故频发,教训惨重,要求我们切实做好安全生产检查,排除安全生产隐患,尽最大可能预防、避免事故发生。更重要的是,我们当引以为戒、深刻反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厘清人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为了人,而不是牺牲人为了发展。

值得强调的是,面对已经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一些地方的安监部门,“骨子里”要么视其为难以预防的“意外”,要么将其简单归咎于人们安全意识的淡薄,反而淡忘、放弃了自身的责任、使命。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片面强调拉横幅、贴标语、做公益广告的“面子工程”,而不是走进企业车间、走进城中村、走进城乡结合部,实打实地巡察走访、排查隐患。如此不务实的安全监管,也是隐藏的一大安全“隐患”。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将理念认知付诸实际行动,重要一点就是要求在高速运转的机械前,在奔腾不止的流水线上,在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商业场所,在看似宁静的小门面、小作坊等等场所,以务实、有效的安全监管,守住生命高于发展、高于一切的红线!

生命的红线观后感1000字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育着世界22%的人口。人口越来越多,

土地越来越少。保护耕地,就是守护生命的底线。坚守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铁的命令和铮铮原则,是中国13亿人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

作为全国第一农业、产粮和粮食加工大省、第一人口和劳动力输出大省的河南,2008年,全省年粮食总产量达1,074亿斤,连续3年超千亿斤,连续5年创纪录。河南的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可见,享有“中原粮仓”之美誉的河南粮食在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河南省人均土地资源仅有0.07公顷,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后备耕地资源也严重不足。也就是说:河南,以占全国1.74%的土地,养育着占全国7.5%的人口。不仅担负着本省一亿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还调出300亿斤商品粮加工粮制品。河南土地,负重世界。河南国土,任重而道远。对河南耕地的保护,也是对人类的生存的保障。因此,确保河南1.188亿亩耕地不出差错,是河南对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郑重承诺。

为守护这道生命的防线,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重拳出击,河南国土人众志成城。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层层分解,狠抓落实。建立建全了拉网式的联合查除机制,利用普查互查巡查网查卫星查等方式,对各类违法违规现象及时排查和治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快构建统一的土利用监管平台,尽快建立集遥感信息、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信息于一体的全省土地利用监管“一张图”,运用实时获取的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等信息,及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区位调整、征占用耕地、土地供应、土地开发利用以及违法违规用地案件查处等查对分析,实施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实现以图管地,一查到底。

2008年4月10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召开了全省国土资源系统3000余人参加的保增长保红线行动部署动员视频会议。“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在河南全面启动。省市县各级政府都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并建立了严格的监督追踪落实机制。从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郭庚茂、主抓资源的副省长张大卫到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无不对河南资源保护倾注了汗水和心血。仅2008年,针对群众反映的土地问题,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对国土资源厅的批示达25次,主管国土资源的副省长张大卫的批示数230多次。河南省省长郭庚茂也先后多次批示并亲自基层调研督查。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案上的批件堆成了小山。面对错综复杂的土地问题,张启生和班子成员不回避,不退缩,率领广大国土人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对违法现象利剑出击,使一批批土地问题迎刃而解。

从2004年开始,河南在土地管理方面开展了“空心村”、工矿废弃地、砖瓦窑厂土地的“三项整治”活动,累计整理恢复良田159.6万亩,新增耕地86万亩。对严重占地的砖瓦厂重拳出击,坚决关闭。河南省累计关闭砖瓦厂8060家。并通过关闭砖瓦窑厂,累计复垦土地32.46万亩。河南省舞阳县共关闭黏土砖瓦窑场29座,千亩土地得以复耕。该县还引导窑场主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免烧砖场。同时把周边较浅的窑场整理成了良田,较深的整理成了坑塘养鱼。并栽植了大量的绿化树,使原本坑凹不平的窑场变成了绿树成行、碧波荡漾的生态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