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精简版)——货币银行学 讲义

黄达《金融学》(精简版)——货币银行学 讲义
黄达《金融学》(精简版)——货币银行学 讲义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一、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1.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存折是货币吗?

Coin (硬币)Cash (现金)Fund (资金,基金)Legal tender (法定货币)Money(金钱,货币)与 Currency

(通货)2. 现代市场经济中,极难找出与货币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和地方。

二,货币流通

1.货币收支以个人、经营单位、财政及机关团体、金融机构等为中心,还有对外的货币收支。这些货币收

支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现实的货币收支。 2.这些收支紧密连结在一起,此收彼支,此支彼收。 这

个连绵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流,称之为货币流通。

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

一、古代货币起源说

1. 主流观点:肯定商品交易的发展,导致货币的出现。

2. 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

基础理论:劳动价值学说;具体推导: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 。

二、交易成本说

1.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从交易社会成本角度的论证:

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交易分别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设 n 指商品数量):

n n n :)1(2

1 2.可见,只有当n 为2,即经济生活中只有两种商品相交换时,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才相等;而当n>3

时,通过货币进行交易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就一定小于直接交换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3.因而,通过

货币交换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

一、货币的不同形态 实物货币→非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非金属实物货币→金属实 物货币 非

实物货币:金属铸币→银行券及纸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电子货币(银行卡等)

二、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1. 种种实物货币——货币最古老的形态: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古书有“夏后以

玄贝”的说法,考古屡有证实。2. 金属货币,其中,金属铸币流通了几千年,直到上世纪中。(中国的刀布、

五铢、开元通宝)3. 用纸做的货币:⑴银行发行的银行券⑵国家发行的银行券 始于南宋的大规模纸币流

通——世界最早。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职能有多种概括:1.三职能说:交换媒介、核算单位、贮藏手段; 2.四职能说:交换媒介、延期支付的

标准、核算单位、价值贮藏;3.五职能说:马克思将金属货币(金)的职能概括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

藏手段、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五个。

第五节 货币的界说

1. 20世纪以前古典的说法:一般等价物(Universal equivalent ) 。马克思: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2.现代西方经济学:强调为公众普遍接受的、作为支付货款与服务的手段。 亚当.斯密:货币是流通的大

轮,是商业的大工具。凯恩斯:是最具有流动性的东西。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时栖所。还有一

些西方学者认为:社会计算工具或生产和购买的“选票” 。

3.从控制货币的需求出发来定义货币。即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通过对不同层次的计量来定义货币。

第六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

铸币开始的。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

确定本位币币材。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货币的名称:世界各国货币名称的一般规律是:(国名)+(货币单位名)

中国货币的特殊叫法:“法”币;“人民” 币。

货币单位是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如元、角、分等。

价格标准是国家法定的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

(1)金属铸币时期:“重如其文”;文重分离——中国元含“七钱二”两白银;

英镑(重1镑的金=金币46.725镑——1816 年)

(2)没有金流通的纸币时期US$1=0.888671g黄金——1934年

(3)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货币单位与价格标准融为一体,货币的价格标准即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的等份,如元、角、分等。

三、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的规定

法偿货币(legal money):国家在法律上赋予强制流通的货币.

法偿货币的支付能力分为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某种货币只有有限的支付能力,若一次性支付时超出规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收;无限法偿是指当用它来支付或偿还债务时,不得拒收.

四、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周转使用,通常用贱金属铸造。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规定辅币限制铸造。辅币只具有有限法偿力。

五、规定发行准备制度;

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制度,通常以货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1973年以后,各国都取消了货币发行保证制度。

六、涉外货币管理;七、其他,如反洗钱的规定等。

(一)银本位制

1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历史上中国、墨西哥、日本等国都长期实行银本位制。2我国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颁布“币制则例”,开始实行银本位制,实际上是银圆与银两并用。1933年4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圆”,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流通银圆,银元的含银量为23.493448克。1935年11月又实行“法币改革”,废止了银本位制。其他国家则早在19世纪末期就放弃了银本位制。法币1元与14.5便立或0.297 5美元等值,到1948年法币贬值已严重到无法流通的程度。该年8月19日宣布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以1:3000000的比例收兑法币。金圆券发行1年,又成废纸。1949年7月4日,国民党政府又在广州发行所谓可无限制兑现的“银元券”,银元券1元折合金圆券5亿元。但这种币券比金圆券更短命。

(二)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是银本位向金本位过渡时期的一种暂时性的货币制度。

1、平行本位制

指金银两种本位币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不加规定,而由市场上金和银的实际比价自由确定金币和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

2、双本位制指法律规定金、银币比价,金、银币同时作为本位货币流通。

3.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的双本位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三)金本位制

1.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关系。

2.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它的主要内容是:以一定数量与成色的金币作为本位货币,金币具有

无限法偿能力;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因此,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

3.金本位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促使黄金转化为世界货币。随后,德国于1871年宣布实行金本位制,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于1873年也相继实行金本位制。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这一货币制度。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一些拉美国家和地区,都金汇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禁止黄金输出入,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4.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实行金块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则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例如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等国。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各国放弃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从此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为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和货币区,国际金本位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5.在金铸币流通条件下,铸币平价(金平价)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此外,外汇供求也决定着汇率的变动。金本位下的汇率是比较稳定的。

例如:设英镑对美元的铸币平价为4.8665,价值1英镑的黄金在美国和英国之间的运输成本为0.03美元。于是,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就会在两个输金点,即黄金输出点 4.8965(4.8665+0.03)和黄金输入点 4.8365(4.8665-0.03)之间波动。

(四)纸币本位制

值符号,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纸币的发行是通过信用程序进

入流通的。1973年末,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实行不

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五)人民币制度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宣告成立,

并开始发行人民币。

从1948年12月至1953年12月,共印制发行了12种面额、62种版别的人民币,最小面额只有1元,最大面额则50000元。人民币从未规定过含金量,人民币也不与任何外币确定正式联系,不依从于任何外国的货币制度。除人民币外,金、银、外币禁止流通。

1955年2月20日,国家对货币制度实行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的人民币,收回旧币,新旧币的折合比率为1比1万。每种券别印有汉、藏、蒙、维吾尔四种文字。

(六)地区货币制度和跨国货币制度

1.一国两制下的地区货币制度

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继续维持原有的货币金融体制,出现了人民币、港币、澳元。由于这三种货币是在不同的地区流通,所以不会产生“格雷欣法则”效应。但对国家货币的统一管理提出了挑战。

2.跨国货币制度

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货币当局)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区域性货币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区域性货币制度一般与多国经济的相对一致性和货币联盟体制相对应.

3.欧元

1999年元月1 日,欧元(EURO)成为欧共体十一国唯一的法定货币。2002年初,欧元纸币和硬币进

入流通,半年后,成员国流通的各自通货逐步回收。欧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国货币制度的创新。

可以预见: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货币制度发展成为跨国货币制度,地区性的跨国货币制度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跨国货币制度,将是货币制度发展的趋势。

第七节国际货币体系(制度)

一、国际货币体系内容

1. 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2. 范围:有涉及所有主要国家的;有涉及某一地区的;有仅涉及双边或有限多边的;

3. 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主要有: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安排汇率制度;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二、国际货币体系举要

1.国际金本位

2.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两大支柱:⑴美元与黄金挂钩;⑵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3.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解体后的浮动汇率制。

也称“牙买加体系”,指各国货币可以自由浮动的一种汇率体系。

4. 货币局制度(currency board arrangement)

⑴本国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该强势货币被称为锚货币;⑵本国的货币发行,以外汇储备——特别是锚货币的外汇储备为发行保证,并保证本币与外币随时可以按固定汇率兑换。

实施货币局制度,意味着失去了独立货币政策的主动权。若一国经济规模较小,开放程度较高,进出口集中在某些商品或某一国家,则货币局制度是较适合的选择。

5.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

所谓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指将香港本地的货币与某种特定的外币相挂钩,按照固定的汇率进行纸币的发行与回收的一种货币制度。

在香港,纸币由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发行。根据香港的法律,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发钞银行需要向香港金融管理局交付美元,换取负债证明书,并将其拨入外汇基金账户,用以作为发行纸币的依据,再按照香港财政司规定的固定汇率,以1美元兑7.8港元的汇率发行等值的港币。其他银行(在香港称作持牌银行)则可以同样的汇率向发钞银行存入美元,并获得等值的港币。反过来,在回收港币时,外汇基金、发钞银行和持牌银行之间也按1:7.8的固定汇率进行方向相反的操作。由此不难看出,以美元作为港币发行的基础和依据,并使二者保持固定的汇率,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两个基本要点。

须注意的是港币在市场交易中则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

6.美元化(dollarization)

是指一个国家以美元代替本国货币进行流通的情况。典型的情况是厄瓜多尔,是为了消除本国货币贬值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复习思考:

一、基本概念:货币流通价值尺度流通手段铸币银行券信用货币本位货币辅币货币单位价格标准有限法偿无限法偿复本位制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格雷欣法则)金本位制法定平价铸币税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局制度

二、简答:

1.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2.简述货币的职能。

3.谈谈你对电子货币发展的展望。

4.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5.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6.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7. 什么是货币局制度?

8.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信用

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一、什么是信用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二、信用的特征

1、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信用关系中,等价交换的对象是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三、信用的作用1、信用调剂资源具有广泛性;2、信用可以把分散的小额货币变成庞大的社会资本,提高一国的储蓄水平;3、信用关系对国际经济交往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高利贷信用

一、什么是高利贷?

1、高利贷,或叫大耳窿、地下钱庄,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

2、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下,“高利贷”这个概念往往跟负面的意识形态连在一起。其定义完全不顾借贷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和契约执行环境、不顾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完全出于主观愿望。

第二节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借钱,一般毋须抵押,甚至毋须立下字据。“大耳窿”放贵利有“九出十三归”的习惯,就是借钱一万元,只能得到九千元,但还款时却要支付一万三千元。而且,高利贷的利息是逐日起“钉”(利息),以复息计算,此谓之“利叠利”。1、驴打滚:多在放高利贷者和农民之间进行。借贷期限一般为1个月,月息一般为3-5分,到期不还,利息翻番,并将利息计入下月本金。依此类推,本金逐月增加,利息逐月成倍增长,像驴打滚一样2、羊羔息:即借一还二。如年初借100元,年末还200元。3、坐地抽一:借款期限1个月,利息1分,但借时须将本金扣除十分之一。到期按原本金计息。如借10元,实得9元,到期按10元还本付息。

三、高利贷产生的环境

1.高利贷(usury loan)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广泛的发展,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2.高利贷适应小生产者广泛存在的经济社会需要。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3. 就借者说,关系身家性命,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4. 贷者不是慈善家,是追逐回报的经济人:——向这方面贷放的货币有限,有奇货可居;

——极高风险的补偿……

四、我国的民间借贷

1. 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在不非法吸收存款、借贷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4倍的前提下,个人有望合法注册从事放贷业务。

2. 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借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

3. 应采取的对策。

第四节信用的形式

一、商业信用

1. 指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2. 在商业信用建立后,买卖之间只存在一定货币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

3. 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厂商资本数量的限制,且风险较大。

二、银行信用

1. 由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作为媒介的信用。

2. 银行信用的债务人是厂商、政府、家庭和其他机构,而债权人是银行和货币资本所有者及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

3.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

4.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局限性,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银行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5.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三、国家信用

1、什么是国家信用

指国家作为主体而形成的借贷行为。国家信用的产生与国家财政直接相关,主要表现为国家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2、国家发行债券主要有三种形式:

⑴中央政府债券。

在美国根据期限不同有国库券、国库票和国库债三种形式。

⑵地方政府债券。在美国也称市政债券

⑶政府担保债券。指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

3.在现代经济中,要求“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观点。

4.利用国家信用要防止三个问题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不公平、赤字货币化、国债收入使用不当,造成财政更加困难陷入循环发债的不利局面

四、消费信用

1.消费信用是企业和金融机构向个人提供的信用。主要有: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和助学贷款三种。现代的消费信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赊销或分期付款,二是消费贷款,三是信用卡

2、目前住房贷款品种有: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家居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转按揭贷款、加按揭贷款、二手房贷款等。

其他消费信用有:个人质押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小额短期信用贷款、个人助学贷款等。

3、消费贷款的作用:从现代经济背景上考察,消费信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可以提高我国银行的竞争力。例如,新巴塞尔协议对零售贷款的风险系数规定为50%,而公司贷款的风险系数为100%。这意味着在有资本约束的情况下,零售贷款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但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

五、国际信用

1、国际信用是国家间相互提供的信用,本质上是资本输出的一种方式。

2、国际信用包括: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出口信贷、国外直接投资等形式。

六、信用工具

1.商业票据是工商企业间因信用关系而形成的短期无担保债务凭证的总称。它以商品和劳务的买方为债务人,签发许诺在一定时间后,由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的金额。主要有本票、支票和汇票。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票据逐渐演变成一些信誉好的大公司在市场上筹集短期资金的借款凭证

2.商业票据的三个特征:

⑴抽象性。商业票据虽产生于商品交易,但只反映由此产生的债券债务关系,而不反映交易的内容。⑵不可争辩性。只要不是伪造的,就必须履行。⑶无担保性。商业票据不需要提供其他保证,只靠签发人的信用。

第六节资本信用

一、什么是资本信用

资本信用指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资金借贷或转移,具体包括股票信用和公司债券信用。

信用关系的普遍发展是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前提条件,货币资金的借贷市场极大的拓展,使股票的发行和转让成为可能。

公司债券也属于资本信用,而且在国外公司债券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银行贷款。

二、股份公司的特征

1公司的资本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本从私人的变成“社会的”,从而所有权和经营权必然分离,所有

权已不再是发挥资本职能的前提。2股票是公司的所有权证,持有人为股东,股东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

3股东不能退股,但可以出售、转让;4股东有投票权和盈利分配权;5经营由专门的经理人员进行,产生

了经理人问题。需要进行公司治理,股权激励。

三、股份公司在中国

1. 19世纪后半叶,先是洋务派创办了一些近代军用工业,随后,又兴办了一些官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

业,这是中国最先采取股份公司形式的一批企业。2. 计划经济无股份制的存在余地。 在改革开放政策下,

进入90年代,股份公司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3.股权分置问题、大小非问题。4.同股不同权的问题。依

然存在许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课题。

五、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 间接融资:在银行信用中,银行是货币资金所有者的债务人;是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权人;货币资金

的所有者同货币资金需求者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2. 直接融资:是指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融资。

第七节 信用缺失与建立新的信用秩序

1. 作为借贷行为的信用,包含守信与失信两个侧面。

2.守信机制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的权衡;是失信成本的约束。

3. 就总体来说,失信行为超过一定规模,将会降低信用的作用;如果持续地、大量地存在,必然威胁信用

范畴本身。

4. 在计划经济中,信用只是资源配置的辅助性手段,自然而然地形成轻视信用运作的观念;

5. “重建诚信”是覆盖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全面课题;强调诚信作为行为规范,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

基本建设。

6、目前的断供现象。

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第一节 利 息

一、人类对利息的认识

1、威廉.配地(17世纪):”假如自己不论如何需要,在到期之前也不得要求偿还的条件下,借出自己的

货币,则他对自己所受到的不方便可以索取补偿,…这种补偿,我们通常叫做利息“。 2.庞巴维克:时差

利息论。利息是由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之间在价值上的差别所产生的。消费时间越提前,越能给消费者带

来满足感。推迟消费的消费者,除了需要消费前面的商品外,还要有额外的消费(利息)做补偿。否则,

无法和正常消费的消费者所获得的享受相对等。所以,利息是时间偏好的产物。3.亚当.斯密:”以资本贷出

取息,实无异由出借人以一定的年产物让与借用人。但作为报答这种让与,借用人须在借用期内,每年以

较小部分的年产物,让与出借人,称作利息;在借期满后,又以相等于原来由出借人让给他的那部分年产

物,让与出借人,称做还本”。4.马克思: “贷出者和借入者双方都是把同一货币额作为资本支出的。但它

只有在后者手中才执行资本的职能。同一货币额作为资本对两个人来说取得了双重的存在,这并不会使利

润增加一倍。它所以能对双方都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只是由于利润的分割。其中归贷出者的部分叫做利息“。

利息的实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综上所述,利息的实质是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

权而索要的补偿。这种补偿由两部分组成: ⑴对机会成本的补偿; ⑵对风险的补偿。

二、收益的资本化

1.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即使它并不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甚至也不是真正有一笔现实的资本存在,

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称之为“资本化”。

2. 资本化公式: P ——本金 C ——收益 r ——利率

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 r

C

P

例1:地价=土地年收益/年利率

例2:人力资本价格=年薪/年利率

例3:股票价格=股票收益/市场利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一、利率及其基本表现形式

1. 利率,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利率的种类很多。

2. 基

本形式——年率% 、月率‰、日率%.%。3. 中国的“厘”:年率1厘,每年1%;月率1厘,每月1 ‰ ;日

拆1厘,每日1%.%。分是厘的10倍。三种利率之间可以互换。年 率除以12就是月息。

二、利率的种类

(一)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

1. 基准利率是指在众多利率中起决定作用的、其他利率会随之相应变动的利率。基准利率一般指西方国家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在美国叫联邦基金利率)或国库券的收益率。

2. 利率水平 = 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 风险溢价水平

无风险利率也就是消除了种种风险溢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在西方国家,无风险利率一般用短期

国库券的利率水平来代表。

3. 在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有的中央银行规定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一般也称基准利率,其意义在于

诱导市场利率的形成。 如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也叫做基准利率。

(二)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指在贷期内利率不做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指借贷期内利率可以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参考利率+加息率

(三)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 在借贷过程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风险。

2. 考虑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名义利率;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是实际利率。

3. 公式: r ——名义利率 i ——实际利率 p ——物价水平

4. 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在内)的变化而变化,但并非是同步的。

5. 从众多的研究成果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真实利率的水平很低,甚至为负。我国在许多年份的真实利

率也为负值。

四、其他利率类

1. 市场利率、官定利率、行业利率;

2. 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

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

一、两种计息方法

1. 单利是对已过计息日而不提取的利息不计利息的计息方法。其本利和计算是:

I=P ×r ×n

2. 复利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其本利和及利息是:

R = P [(1 + r)n - 1] I ——利息额 P ——本金 r ——利息率 n ——借贷期限 S ——本利和 R ——利息

二、连续复利 连续复利是指在按单利方法计算的年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不断缩短计算复利的时间间隔,所得到的按复

利方法计算的利息。

例如:

设:某顾客向银行存入本金p 元,年利率为r ,n 年后他在银行的存款总额是本金与利息之和。试根据下

述不同的结算方式计算顾客n 年后的最终存款额.

(1) 每年结算一次;

p i r +=()

n r P S +=1

(2) 每月结算一次, 每月的复利率为r/12;

(3) 每年结算m 次, 每个结算周期的复利率为r/m ;

(4) 当m 趋于无穷大时,结算周期变为无穷小, 这意味着银行连续不断地向顾客付利息,这种存款方法称为

连续复利.

解 (1) 每年结算一次时,第一年后顾客存款额为 p 1 = p + p r = p (1 + r)

第二年后顾客存款额为p 2 = p 1 (1 + r) = p (1 + r) 2

根据这样的递堆关系可知,第n 年后顾客存款额为p n = p (1 + r) n

(2) 每月结算一次时, 复利率为r / 12, 共结算12 n 次,故n 年后顾客存款额变为

P n = p (1 + r / 12)12 n

(3) 每年结算m 次时, 复利率为r / m, 共结算 m n 次,将n 年后顾客的存款额记为p n m ,则p n m = p (1 +

r / m) m n

(4)在连续复利的情况下,顾客的最终存款额为 (e=2.71828)

四、终值与现值

1. 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也称为“终值”。其计算式就是复利本利和的计算式。

F V = P ( 1 + r ) n

2. 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就可按现行利率计算出要取得这样金额在

眼下所必须具有的本金。这个逆算出来的本金称 “现值”。算式是:

()n r S P +?=11

3.已知终值求现值的过程,即贴现。

1元钱,银行5%利率,一年后为1.05元。这意味着一年后的1.05元相当于现在的1元。

4. 现值计算并不限于借贷领域,要比较不同时间的货币金额,还原为现值是基本方法。

举例1:现有一项工程需10年建成(设市场投资收益率为10%)

例题2 如果从现在算起一年后我们要买1100元的东西,现在的利率为10%,那么我们需要把多少钱存入

银行,一年后才能取出1100元钱呢?

P V=F / ( 1 + I )=1100 /(1+10%)=1000

以此类推,两年后要取出1100元,则现在需存入银行: 1100/(1+10%)2 = 909.09

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

rn mn m m n m n pe m r p p p =+==∞→∞→)1(lim lim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1、从利息的本质及其来源展开分析:

借贷资本完整的运动公式为:

G ——G ——W……P……W’——G’——G’ ,可分为三个阶段:

1、G ——G:资本使用权的让渡

2、G ——W ——P ——W’——G’:资本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是资本的增值过程

3、 G’——G’货币本金和利息的回流

2. 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是以剩余价值在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分割作为起点的。

3.马克思认为,利息在本质上同利润一样,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率的变化范围是零与平均利润率之

间。特殊情况下利率超出平均利润率或为负。

4.马克思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因而利息率也有下降

的趋势,但这个过程极为缓慢。在一国的某一个阶段,平均利润率从而利息率是相当稳定的。

5.

的供求状况等因素都起作用。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

(一) 实际利率理论

1、实际利率理论,也叫古典利率决定理论,代表人物是奥地

利的庞巴维克, 英国的马歇尔和美国费雪。认为利率由实物

资本供求决定。

储蓄→资本供给 投资→资本需求

因而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与货币因素无

关。

S ——储蓄曲线 I ——投资曲线

2. 投资曲线的移动是由于边际投资收益率变动造成的,储蓄

曲线的移动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变动造成的。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相均衡之点。当I=S ,即可求得社会均衡利率水平以及投资量和储蓄量。

3.实际利率理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由于实物利率是一种均衡利率,因而具有

稳定的特征。

(二)流动性偏好理论

1.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可以在任何时候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

是对暂时放弃流动性的补偿。因此,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

2.凯恩斯假定人们可贮藏财富的资产主要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因此,经济中的财富总量等于债券总量与货

币总量之和,即等于债券供给量Bs 与货币供给总量Ms 之和。

人们意愿持有债券Bd 和货币Md 的数量也必须等于财富总量。

3.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为货币当局所控制,货币供给曲线

表现为一条垂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

利率降低;反之,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利率上升。

4.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货币供给量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

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的偏好强,

愿意持有货币。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上升;反之,

利率下降。

5. 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于:

⑴利息率的产生归结为一种货币现象,是由货币的供求决定的。

⑵持有货币的原因在于利息率与其它资产价值变动所得到的投机收益。

⑶利息率是人们放弃货币灵活偏好的报酬。

⑷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投资增加,有效需求水平提高。这成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6.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很低时,人们都预测利率会上升,债券价格下降。于是人们都抛出有价证券而持有货币,这时无论

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持有手中,使流动性偏好无穷大。这时候即使央行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会再使利率下

降。从而积极的货币政策无效,此即“流动性陷阱”。

(三)可贷资金论

1.代表人物是俄林和罗勃逊。该理论认为,既然利息产生于资金的贷放过程,则考察利率的决定就应着眼

于可用于贷放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2.该理论试图在古典利率理论的基础上,将货币供求的变动等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综合考虑,以弥补古

典利率理论只关注储蓄、投资等实物因素的不足,故称新古典利率理论。是将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综合起

来考虑利率的决定,并以流量分析为线索。

3.可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可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

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均衡利率。其均衡条件为:

上式中, DL=I+ MD SL=S+ MS

DL 为可贷资金的需求,SL 为可贷资金的供给; MD 为该时期货币需求的改变量, MS 为该时期货币供应

的改变量。如果投资与储蓄这一实际因素的力量对比不变,按照该理论,货币供需力量对比的变化即足以

改变利率。

4.对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赤字部门

投资需求I(i)、货币窖藏需求?Hd(i)、

消费信贷需求Dc(i)、政府弥补赤字的贷款需求DG Fd= I(i)+

?Hd(i)+ Dc(i)+ DG ,

5.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盈余部门

储蓄S(i)、货币供给增加额?Ms(i)、

货币的反窖藏?Hs(i) Fs= S(i)+ ?Ms(i)+ ?Hs(i)

6. I + ?Md = S + ?Ms ? Fd = Fs

两者的均衡决定利率水平

(四)IS-LM 分析的利率理论

1.IS-LM 模型由希克斯首先提出,由汉森加以发展而成。是对凯恩斯利率理论的修正。由于这个模型既考

虑了储蓄投资,又考虑了货币供求,还考虑了收入的作用,所以它是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决

定的利率是均衡利率。

3.产品市场的均衡与IS 曲线

IS 含义:表示了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均衡条件:I = S I = I(i) 投资函数

I (i ) = S (Y )

S = S(Y):储蓄函数 4.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 曲线

LM 的含义:在既定的货币供给下使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等的利率与收入组合。

L = M : 均衡条件

L = L 1 (Y)+L 2 (i): 货币需求

M = M s : 货币供给 L1(Y) + L 2 (i) = M s 5.考虑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只有在IS 曲线与LM 曲线的交点E 的收入Y*和利率i*才是均衡的收入水

平和利率水平,这时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是均衡的。

第五节 利率期限结构

一、到期收益率 S D M S M I ? + = ? +

1. 到期收益率是使得债务工具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今天的价格的贴现率。

2.到期收益率使不同期限从而有不同现金 流的债券收益可以相互比较。

3. 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普通贷款 分期付款贷款 息票债券 永久债

券 贴水债券

(1)普通贷款(简式贷款) 例如:某银行贷给小张1000元,这1000元是银行今天所贷出的本钱,一年后小张还给银行1100元。则:

1000元=1100元/(1+i ) 等式为一元一次方程,其解为i =0.1,即该笔普通贷款的到期收益率为10%。

(2)分期付款贷款

是由贷方向借方提供一定量的资金,借方定期偿还一个固定的数额给贷方,双方要讲好借款的数额、还

款的期限和每次偿还的数额等条件。

例如小王向银行借了1000元的分期付款贷款,分25年还清,每年还本息126元。于是有计算公式:

i = 0.12 即12%是贷款所付利息

(3)息票债券(coupon bond )

这种债券是发行人按照债券的本金和票面利率定时向债券的持有者支付利息,到期后再将本金连同最后一

期利息一起支付给债券的持有者。不少国家发行的长期债券通常采取这种形式,利息是在债券发行时就定

好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根据同样道理,我们可以推出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计算公式:

其中i 是到期收益率,P是息票债券的市场价格,F是息票债券的面值,C是息票债券的年收入,它等于

息票债券的面值F乘以票面利率r ,n 是债券的到期期限。(C=F*r)

如:面值为1000元,息票利率为10

%,期限10年的债券:

如果息票债券的买入价与面值相等,到期收益率等于息票利率;

息票债券的价格与利率负相关:到期收益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如果收益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

债券价格低于面值时,到期收益率大于息票利率。

(4)永久债券(统一公债-息票债券的特例)

永久债券是定期支付固定的利息,没有到期日。假设永久债券每年末支

付利息额为C ,债券的市场价格为P,则其到期收益率i 的计算公式

为:

根据无穷递减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知,上式的右边等于C/i ,因此

永久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i =C /P

假设我们购买债券花了1000元, 每年得到的利息收入为100元,则

到期收益率为:

i

=100/1000=10%

(5)贴水债券(无息债券 discount bond )

是指以低于面值发行,发行价与票面金额之差价相当于预先支付的利

息,债券期满时按面值偿付的债券。

如果P为债券价格,F为面值,i 为到期收益率,n 是债券期限,债券按复利计算,贴水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计

二、利率期限结构

1.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待遇的债券,其利率由于离到期日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呈

现的差别。“期限结构”反映的是利率与期限的关系。

2. 一个经济体的利率期限结构,通常选择基准利率——如国债利率——的期限结构为代表。

3. 收益率曲线是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图形描述。

斜。通常归纳为四种图形。

4. 收益率曲线并非简单向上倾斜,利率期限结构的因数有: 12对流动性的偏好;3度等。

5.因此,就有了相应的解释利率 (一)预期假说 1.预期理论有以下假定:投资者服从利润最大化原则2.3.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4.这里,r n 为期限n 年的证券的收益率,r 1为当期短期利率(1年期利率);r 2e e e 为第2年的1年期预期利率;

r n e e e 为第n 年的1年期预期利率。

f n 代表第n 年的远期利率,r n 代表n 年期的即期利率。

因此,只要知道相邻两证券的到期收益率,就可以计算出每期预期的短期利率。即投资者如果知道各种期

限的收益率r n ,就可以知道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值。

5.结论:预期理论认为,利率的期限结构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当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上升时,

会有上升的收益率曲线,反之,收益率曲线呈下降态势。 如果预期短期利率不变,则收益率曲线呈水平状

态。

6.根据预期理论,如果市场上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不等于短期证券收益率的几何平均数,那么,套利行为的

存在,会使二者相等。

例如,若(1+r 2)2> (1+r 1)(1+r 2e ),说明二年期债券的收益高,那么对该债券的需求会增大,证券市场不均衡,

到第二年,短期债券价格会下降,那么,r 2e 会上升,并最终使(1+r 2)2= (1+r 1)(1+r 2e )。

7. 对预期假说的评析

预期假说可以说明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同方向变动,也可以说明,收益率曲线向上或者向下倾斜。但是,

它却无法解释,在实际短期利率上升或下降时,收益率曲线几乎往往是向上倾斜的。

(二)流动性升水理论

1.由于不同期限证券的风险是不同的,投资者也不完全是风险中立者。这样,投资者对利率风险低的债券

需求较大,债券发行者为了减少兑现债券的麻烦也倾向于增加长期债券的发行,长期债券的供给较大,价

格低,收益率高。这样,为鼓励投资者购买长期债券,必须给投资者以贴水,这实际上是风险溢价。

2.流动性理论承认未来预期短期利率的作用,但认为,期限长的债券会要求流动性风险补偿。因此,只有

()()1111

1n n n n n r f r --+=-+

在长期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短期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条件下,人们才会选择长期投资工具。按照流动性理论的观点,收益率曲线一般应该是向上倾斜的;只有在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下降过大时,才会出现下降的收益率曲线。

第六节利率的作用

一、对利率作用的一般估价

1、从微观角度说

利率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影响非常直接;

2、从宏观角度说

利率对货币需求与供给,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对国民收入分配,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业等,利率都是重要的经济杠杆。

二、储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

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于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上。影响程度的大小,用储蓄的利率弹性与投资的利率弹性表示。

1.储蓄的利率弹性

当利率弹性为0时,意味着储蓄对利率变动完全无弹性;

当利率弹性在(0,1)区间时,意味着储蓄对利率变动缺乏弹性;

当利率弹性在[1,+∞)区间时,意味着储蓄对利率变动富有弹性;等于1时为单位弹性;

当利率弹性绝对值为+∞时,意味着储蓄对利率变动有完全弹性;

2.影响储蓄利率弹性大小的两个因素

(1)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储蓄随利率的提高而增加的现象。利率提高时,人们会认为减少目前的消费,增加将来的消费比较有利,从而鼓励他增加储蓄。因此,利率的提高使储蓄增加是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

(2)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储蓄随利率的提高而降低的现象。指利率提高使储蓄者将来的利息收入增加,会使他认为自己较为富有,以致于增加目前消费,从而可能反而会减少储蓄。这种储蓄的减少是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3)尽管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分别来看都很强,但由于相互抵消,利率的弹性却有可能很低。

至于储蓄利率弹性的方向,显然也取决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对比的结果。

当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时,储蓄利率弹性>1;

当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时,储蓄利率弹性<1;

当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时,储蓄利率弹性=1。

3.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1)投资成本效应:

主要是影响投资决策和投资规模。

资金来源:借入资金:利率决定借贷成本自有资金:利率决定机会成本

当资本的边际收益率> 利率时,借入资金投资;

当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利率时,自有资金投资;

当资本的边际收益率< 利率时,不投资。

(2)行业成本效应:

但是同样幅度的利率变化以及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益的比,对于不同厂商投资的影响程度可以是不同的。不同投资类型的行业其投资的利率弹性不同,如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其投资的利率弹性较小,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其投资的利率弹性较大。

第五章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外汇

一、外汇的概念

1.从静态的角度看,外汇(foreign exchange) 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所称的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⑴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⑵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⑶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⑷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⑸其他外汇资产。

二、外汇管理与管制

1. 外汇管理是政府通过颁布法令,授权指定机构对境内或管辖范围内的居民及非居民的外汇收、支、存、兑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指国家直接控制外汇兑换的数量和价格。

一般来讲,凡是有自己法定货币的地方,就存在外汇管理。至于管理的松紧程度,因国、因地、因时而异。较严格的外汇管理通常称为外汇管制。

2. 外汇管制的类型:(1)严格的外汇管制:(2)部分的外汇管制:(3)基本取消外汇管制:

3.外汇管制的方法可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前者由外汇管制机构对各种外汇业务实行直接、强制的管理和控制。后者则是通过诸如许可证制度、进口配额制度等间接影响外汇业务,从而达到外汇管制的目的。

三、货币的兑换性

1、用作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性,这是指一种货币能够不受限制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的特性。货币可按其可兑性程度分成三类:

(l)完全的可自由兑换货币;(2)有限的或部分的可兑换货币;(3)不可兑换货币。

2.目前有80多个国家宣布其货币为可自由兑换货币.主要可兑换货币有美元(USD)、港币(HKD)、日圆(JPY)、新加坡元(SGD)、欧元(EUR)、英镑GBP)、瑞士法郎(CHF)、加拿大元(CAD)、澳大利亚元(AUD)、新西兰元(NZD)、挪威克郎,瑞典克郎, 丹麦克郎等。

四、我国的外汇管理和人民币可兑换问题

1. 1949年建国之后,长期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人民币是完全不可兑换的货币。在集中计划管理体制下,实行外汇统收统支体制。目的是为了将有限的外汇资金集中统一用于保证重点建设之需。而由于这一时期的外贸经营由国家垄断,外汇由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因而也具备实行严格外汇管理的条件。

2.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

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境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外汇收入必须及时调回国内,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经常项下对外支付所需的外汇,只要持有效证件,即可用人民币购汇。外商投资企业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

⑵境内居民个人因私用汇,大幅度地提高了供汇标准,扩大了供汇范围。

⑶建立了全国外汇交易中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3.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⑴实行单一汇率;⑵指定准许经营外汇的银行,在全国外汇交易中心,买卖外汇;⑶汇率波动超过一定幅度,中国人民银行入市干预;⑷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⑸各经营外汇的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买卖外汇。

第五节汇率的作用与风险

一、汇率与进出口

1. 一般来说,本币汇率下降→促进出口、抑制进口;本币汇率上升→有利进口,不利出口。

2. 但具体效果如何,还需要考察汇率变动对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的影响,这里出口总值等于出口价格乘以出口数量,进口总值等于进口价格乘以进口数量。

3.本国货币贬值对进出口有两种效应。

一种是价格效应,汇率变动将改变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在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本币贬值意味着本国出口商品以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在国外商品的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本国货币贬值同时也意味着进口商品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上升。

另一种是贸易量效应,即出口价格的下降会导致本国出口的增加,进口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进口的减少。两种效应结合在一起,引起进出口的变化。

4.综上所述,当本国货币贬值时,进出口的变动将是不确定的,它的变动由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决定。

马歇尔-勒纳条件

在假定供给弹性无穷大时,只要一国出口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那么,该国的货币贬值一定能够增加净出口。

二、汇率与物价

1. 从出口方面看,本币汇率下调,对国内出口货源的需求增加。在汇率下调后的一段时间内,生产能力还来不及形成,造成国内市场供求矛盾加剧,物价上涨。

2. 从进口方面看,本币汇率下调,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并在国内市场迅速扩散,引起国内同等商品或替代商品价格上升。

3. 汇率的变动如果导致物价总水平的波动,其后果就不仅限于进出口,而是将影响整个经济进程。

三、汇率与资本流出入

1. 汇率的变动对国际之间长期投资的影响不太直接。

本币贬值使得相等的外币投资以本币计算的投资额增大了,外商觉得合算,从而有利于扩大外商投资。但如果吸收投资国的货币币值下降并从而使利润汇回投资国的金额相应减少,一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会由于汇率而减弱。因此,本币汇率下调对国际长期投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2. 对于短期资本流动,汇率的影响是直接的:

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下,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会被转兑成外汇,资本外流;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会引发资本的内流。

四、汇率与经济增长: 本币汇率下降会增加出口,从而带到经济增长。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要受到国内供求关系的影响。在国内资源闲置,并有大量劳动力剩余的条件下,出口增加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在国内已处于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过度的出口只会造成物价上涨,结果还要通过增加进口缓解供求矛盾。

四、汇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一)汇率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除了受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影响外,还取决于一国的市场调节机制发育得是否充分,外汇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相关度是高是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密切程度,微观经济主体与经济变量对汇率的反应是否灵敏等因素。

(二)汇率制度对汇率作用发挥的影响

1、固定汇率制度的作用:(1)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2)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动

2、固定汇率制度的缺陷:在该制度下,外汇市场动荡时,容易招致国际游资的冲击。国家有义务维持汇率的稳定,易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流失。

3、浮动汇率制度的作用

(1)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2)防止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3)可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必须将货币政策运用于对汇率水平的维持之上,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无此限制。(4)可以阻隔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趋向

4、浮动汇率制度的缺陷(1)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2)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五、汇率风险

1. 汇率的变动会给交易人带来损失,称为汇率风险。

2. 主要表现在:进出口贸易的汇率风险;外汇储备风险;外债风险……

3. 为避免或减轻汇率风险损失,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如选择货币,运用外汇衍生工具,等等。

【金融保险】金融学黄达版本

【金融保险】金融学黄达 版本

金融学:黄达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定义 一、货币的经济学定义: 在商品、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偿仍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本书的定义: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能够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 二、货币和通货、财富、收入的区别 (一)货币不等于现金或通货:通货通常指硬币和现钞,较货币范围小;现金(cash),亦称通货(currency):指由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 (二)货币不等同于财富:货币和财富是存量,货币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货币不等同于收入: 第二节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一、货币的起源: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学说 1、先王制币说先秦时代 2、交换发展说 (二)西方的货币起源学说 1、创造发明说古罗马法学家鲍鲁斯 2、便于交换说英国的亚当.斯密 3、保存财富说法国的西斯蒙第 (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的类型 (一)实物货币 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和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 缺点: (二)金属货币: 铸币(coins):由国家准许铸造的合乎规定重量和成色且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 金银作货币的优点和缺点 (三)代用货币(大约公元10世纪):由政府和银行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往往承诺可随时兑现为金属货币。 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但能够兑换金银。 优点: (四)信用货币(20世纪30年代以后): 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1、信用货币的特点: 2、信用货币的形式 (1)纸币(银行券): 银行券:由银行发行、以信用和黄金作双重保证的银行票据。 银行券的产生: 由银行券到纸币 纸币:由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不可兑换为金银的纸制货币符号。(不兑现的银行券) 纸币的优点和缺点:

金融学黄达版复习重点

第一章 了解:货币的各种定义 货币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货币是商品世界中排他性的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定商品 货币是最具有流动性的 1. 主流观点:肯定物品交易的发展,导致货币的出现。 也多有人强调,货币是由睿智的统治者制定的。但这样的论点也并不否定交换发展的背景。 2. 物物交易必然演进到通过货币的交易,为什么? 方便——方便交易、方便携带、方便储存、方便分割 “便利交易” 3. 在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对货币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阐明。基础理论:劳动价值学说; 具体推导: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 劳动—分工—交换 马克思对于货币起源的分析,是用最完整的劳动价值论揭示出了推动这一进程的本质矛盾,那就是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揭示劳动作为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统一体,进而揭示价值的实质及其表现的必然途径。然后通过价值形式的发展导出货币这一范畴出现在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必然性。 4.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从交易社会成本角度的论证:出发点不是物物交易的困难,而是交易成本高的必然趋向交易成本低的规律。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交易分别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设 n 指商品数量): 知道各种货币的形态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用纸做的货币→记账货币→电磁信号货币 铸币的含义 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所谓国家的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 货币度量单位演进 知道:货币流通 个人有货币收支,经营单位有货币收支,财政、机关、团体有货币收支,金融机构有货币收支,有对内的货币收支,有对外的货币收支。这些货币收支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现实的货币收支。 2.这些收支紧密连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收支对应,连绵不绝。 3. 这个连绵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流,称之为货币流通。 市场经济的意义 银行券和纸币区别和联系 银行券多事大面额钞票国库发现的超频则都是小面额的 当代货币形态 1. 不兑现的银行券及硬辅币。 2. 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定期存款。 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 货币的购买力 1.货币购买力基本是指对商品、服务的“购买力”。 2. 货币购买力与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互为倒数。 马克思对于货币本质的分析 价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掌握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 在劣币与良币同时流通,且劣币与良币之间维持法定比价的条件下,当劣币与良币之间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货币基本职能 1.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2. 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 3. 作为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货币需求公式 MD = PQ/V 本位币、辅助货币构成的基本要素 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亦称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其最小的规格就是一个货币单位。本位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允许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的国家,对于流通中磨损超过重量公差的本位币,不准投入流通使用,但可以向政府指定的机构兑换新币,即超差兑换。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周转使用,通常用贱金属铸造。可以与主币自由兑换。辅币不能自由铸造,只准国家铸造,其铸币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 无限法定支付能力也称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的数额大小,不论属于 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有限法定支付能力也称有限法偿,特指辅币在一定的支付场合下,超过一定的金额时,收款人有权拒收。 一般来说,本位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而辅币则可能是有限法偿的。 第二章

黄达金融学名词全书大全

黄达金融学名词全书大 全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货币: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马克思) 货币的主要职能: ①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②购买和支付手段;③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或者说: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交易媒介、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货币的购买力:价格的倒数。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 流通中的货币=支付手段的货币+流通手段的货币 本位币: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造的铸币。(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 辅币:由贱金属制造的非足值货币。 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动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不受法律保护。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资金流量的统计与分析对于实现经济的宏观调控的意义: ①对过去年份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从中找出信用运动的规律,并进而对整个经济进 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总结经验和教训。 ②对未来年份的规划和预测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规划能否有足够的财力保证,并进而 重新考虑整体规划的合理性,一边做适当的调整。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有何特点、作用、局限性? 答:(1)商业信用的特点是: ①借贷双方都是企业; ②借贷的客体是商品; ③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紧密联系。 (2)商业信用的作用: ①能够克服流通中货币量的不足,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促使商品的流通; ②促使滞销商品的销售,避免社会财富的浪费; ③加速短缺商品的生产,尽快实现生产的均衡。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重点笔记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第一部分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一、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3、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 5、世界货币:尤为世界货币,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富的手段 二、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货币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制度大体涉及: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等。完善的货币制度能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三、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 1、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2、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4、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这个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美元对黄金贬值,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的风潮。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实行了对美元的。至此,固定汇率制度完全垮台。 第二章利息和利率 一、利率的决定 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的变化率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也不排除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或事实上成为负数的特殊情况。具体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及其竞争,一般来说,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此外,法

金融学-黄达-期末-重点

金融学-黄达-期末-重点

名词解释 1.信用货币:是在银行信贷基础上产生的,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分为可兑现信用货币与不可兑现信用货币两种 2.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使货币流通的各个要素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简称为币制。 3.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质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4.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5.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销售商品时,以赊销和预付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 6.商业票据:是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用以保证自己债权的书面凭证。 7.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个个人提供的信用。 8.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所进行的信用活动。即国家发行政府债券以筹集财政资金。 9. 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满足公众消费方面货币需求的信用。 10. 直接融资: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发行有价证券融资。

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为中介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11.利息:是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对借贷资金的报酬,是债权人让渡货币资金使用权的一种补偿。 12. 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在借贷契约或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固定利率:在借贷期间内不做调整的利率。 市场利率:是由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直接决定的利率。 行业利率:是由金融业行业协会或公会确定的利率。 官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 13. 金融中介:是指在经济运行中,为资金余缺者提供条件,促使双方实现资金融通,自身从事金融活动并为金融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总称。 14. 商业银行:是以吸收活期存款、经营短期工商业贷款为主的,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信用机构。15. 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业务,是银行获得利润的主要途径。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而是代理客户

黄达版-金融学-最全最简洁必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1、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有效且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极其重要的环节。(以美元为中心,以浮动利率为特征) 2、信用的概念: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是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与商品货币相联系的经济范畴。 3.在不同的信用形式中,你认为最广泛的信用形式有哪几种?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的产生又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结论:各种信用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其他信用形式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1)以金融机构为媒介 (2)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国家信用主要工具:国家债券发行国库券发行专项债券银行透支借款国际信用分类两类:国外商业性借贷国外直接投资 4、对金融范畴的界定:(1)货币与信用——主要是银行信用——紧密结合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难以分开的统一过程(2)这个统一的过程,从其形成之始就立即向一切它所可能覆盖的经济领域渗透 5、利率的含义:利息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6、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也会发生变动。 7、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关系: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风险在内的利率.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物价变动率r=i+p 我们所能看到是名义利率,而实际利率是我门所观察不到的.只有通过,经济学家的观察和计算,才能得到. 8、单利C=Pxrxn S=px(1+rxn) 复利S=Px(1+n)n C=s-p 终值同复利现值P=s/(1+r)n 9、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 10、所谓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可用做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支付手段。我国对外汇的界定 11、汇率: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 12、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13、汇率的决定:可比的基础;外汇作为外汇市场上的一种商品,存在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供求对比变化影响的因素有什么样的理论: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货币分析说,金融资产说 14、金融市场的类型:1、按金融交易的期限:货币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资本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2、按金融交易的程序发行市场:金融工具最初发行上市的市场。流通市场:已上市金融工具买卖转让的市场。3、按交割时间的不同现货市场:现金交易市场,当天成交、当天交割,最迟三日内交割完毕。期货市场:以标准化合约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4、按交易存在的场所:分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5、按交易标的物不同: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6、按活动范围来划分: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金融学黄达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而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场外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网络。 承兑:付款人在汇票上签章标识承诺将来在汇票到期时承担付款义务的一种行为。 充分就业: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能在比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自己的工作。 储蓄银行:是以吸收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 窗口指导:中央银行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一种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一种劝谕式的监管手段。 创业板(二板)市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证券交易所市场之外设立的另一个或若干个专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筹集资金的证券市场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经办存款的机构根据存款额的大小,按一定的保险费率交纳保险费给存款保险机构,当存款机构无力支付存款时,该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大额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一种金融产品,是存款人在银行的存款证明。 大额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一种金融产品,是存款人在银行的存款证明。 掉期合约:是交易双方就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交换资产或资金的流量而达成的协议 对冲基金:是私募基金的一种,是专门为追求高投资收益的投资人设计的基金。 菲利普斯曲线:当失业率降低时,货币工资膨胀率较大,当货币工资膨胀率较小时,失业率会上升。 发行库: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的金库 发行市场:是新金融工具最初发行上市的市场。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强制性的要求商业银行按此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 分权多头:中央和地方都对金融机构或金融业务拥有监管权,且不同的金融机构或金融业务由不同的监管机关实施监管,典型的代表为美国和加拿大。 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的一种,以直接权益投资的方式,对尚未上市但有很好成长前景的公司进行投资,由于这些公司一班还处于创业阶段,通常也被叫做创业投资基金。 封闭式基金:是指经核准的基金份额总额在基金合同期限内固定不变,基金份额可以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交易,诞基金份额持有人不得申请赎回的基金。 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目的有两个:1.维持既定的货币政策——保卫性目标。2.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主动性目标。 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是格雷欣法则。 公募:面向市场上大量非特定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优点:可以扩大股票的发行量,筹资潜力大,可提高发行者的知名度和股票的流动性。缺点:工作量大,难度大,发行者必须如实披露有关情况,需要承销商的协助。) 公司型基金:是依据基金公司章程设立,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投资公司。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股东身份的有价证券 股票市场:是专门对股票进行公开交易的市场,包括股票的发行和转让。 固定利率:在借贷期间内不做调整的利率。 官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 管制利率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指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 国际货币体系国家之间关于货币往来的有关规则和秩序通常被视为国家间关于货币制度的某种安排。 国际货币制度是自发或通过国际协议形成的国际间货币兑换与结算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有规则以及由此建立的相应的组织机构的总称。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所进行的信用活动。即国家发行政府债券以筹集财政资金。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考研黄达《金融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定义 一、货币的经济学定义: 在商品、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本书的定义: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 二、货币与通货、财富、收入的区别 (一)货币不等于现金或通货:通货通常指硬币和现钞,较货币范围小;现金(cash),亦称通货(currency):指由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 (二)货币不等同于财富:货币和财富是存量,货币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货币不等同于收入: 第二节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一、货币的起源: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学说 1、先王制币说先秦时代 2、交换发展说 (二)西方的货币起源学说 1、创造发明说古罗马法学家鲍鲁斯 2、便于交换说英国的亚当.斯密 3、保存财富说法国的西斯蒙第 (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的类型 (一)实物货币 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 缺点: (二)金属货币: 铸币(coins):由国家准许铸造的合乎规定重量和成色并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 金银作货币的优点和缺点 (三)代用货币(大约公元10世纪):由政府和银行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往往承诺可随时兑现为金属货币。 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但可以兑换金银。 优点: (四)信用货币(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1、信用货币的特点: 2、信用货币的形式 (1)纸币(银行券): 银行券:由银行发行、以信用和黄金作双重保证的银行票据。 银行券的产生: 由银行券到纸币 纸币:由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不可兑换为金银的纸制货币符号。(不兑现的银行券)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第五版)]黄达 重点复习资料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名词解释 √1、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主要以银行券、汇票、支票、存款货币等形式存在。 √2、信用: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3、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承诺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 4、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其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的支付命令书。 5、金融:广义: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 狭义: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 中间说法: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授予、投资的运作、银行的服务等 6、利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7、基期:是一个基础期、起始期的概念。(?) 8、现值: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 9、即期利率: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明的利率(复利) 10、远期利率: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11、汇率: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叫汇率。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12、金融的特征: 1.流动性。金融资产的货币性质是指它们可以用来作为货币,或很容易转换成货币。 2.风险性。是指购买金融资产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本金受损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3.收益性。由收益率表示。收益率有三种计算方法: 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与票面额P的比率; 现时收益率——年收益额C与其当期市场价格Pt的比率;C/Pt 平均收益率——将现时收益与资本损益共同考虑的收益率。(C﹢Pt﹣Pt-1)/Pt 13、远期: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主要有:货币远期和利率远期两类。 √14、期货: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与远期合约相同。 区别在于:远期合约的交易双方可以按各自的愿望对合约条件进行磋商。而期货合约的交易多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的种类、数量、价格、交易时间和地点等,都有标准化的特点。 √15、期权:是指合约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放弃行使此权利。(看涨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某一确定的时间或确定的时间之内,以确定的价格购买相关资产;看跌期权的买方则有权在某一确定时间或确定的时间之内,以确定的价格出售相关资产。欧式期权是指买入期权的一方必须在期权到期日当天或在到期日之前的某一规定的时间才能行使的期权。美式期权是指可以在成交后有效期内任何一天被执行的期权。) √16、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等)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第二版)货币银行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1)

100 00097 645129.65%97 6453r -= ?= 210%(1)110.25%2r =+-= 2 1 000(1+3.5%)18.98%960r ?=-= 10 1011 000 3.5% 1 000960(1)(1)22t t r r =?=+++∑ 611 000 3.5%992960(1)(1)22t r r =?=+++∑ 1d t D K K c r t r e ?==?++?+ )d b m =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策操作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准备金率很小幅度的调整会引起货币 供应量的巨大波动。由于调整效果强烈,不适合作为日常的货币政 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 但运用起来比较被动,而且利率高低也是有限度的,频繁调整也会 决策,利率变动一定程度反映了央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再贴现政策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

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运用起来较为主 的配合。 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规模较大的短期国库券数量以及其他政策工具 动、灵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对公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但需要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通货膨胀时期能起到抑制消费需求和物价上涨的作用。 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在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证券 市场上的过度的投机。 的过度投机。 不动产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的放款予以限制,以抑制房地产 规定较低贷款利率以支持其发展。 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国家根据产业政策的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预缴进口保证金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 抑制进口的过快增长。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作用特点 预有时能够损害市场效率。 和直接干预等。直接信用控制手段针对性强、见效快,但是行政干 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直接信用控制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控制金融机构尤其 地位、较高的威望和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利和手段。 间接信用控制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 创造。优点是较为灵活,但前提是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有较强的

金融学名词解释-黄达

金融学名词解释(黄达) 金融学名词解释(黄达) 第1章 铸币:自然形态的金属货币在流通自然形态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需要秤算重量、鉴定成色,很不方便。为了适应交换发展的需要,将金块、银块按照货币计算名称所规定的金银重量,铸造成具有一定成色、花纹和形状的金片和银片,这就形成了铸币。 银行券:银行券(bank note)是由银行(尤指中央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银行发行的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早期银行券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通过与金属货币的兑现维持其价值。中央银行产生以后,银行券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金属货币制度崩溃后,银行券成为不兑现的纸制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流动性(Liquidity):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所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股票的流动性大于房地产。 货币购买力:单位货币购买商品或换取劳务的能力。其大小决定于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对比关系;其变动与商品价格、服务费用水平的变动成反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正比。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服务收费降低时,单位货币购买力就提高;反之,则下降。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它的表现为价格标签。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如:一斤大米=一元;一件上衣=二百元。 流通手段: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第五版黄达复习资料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第五版黄达复习资料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名词解释 √1、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主要以银行券、汇票、支票、存款货币等形式存在。 √2、信用: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3、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承诺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 4、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其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的支付命令书。 5、金融:广义: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 狭义: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 中间说法: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授予、投资的运作、银行的服务等 6、利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7、基期:是一个基础期、起始期的概念。() 8、现值: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 9、即期利率: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明的利率(复利) 10、远期利率: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11、汇率: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叫汇率。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12、金融的特征: 1.流动性。金融资产的货币性质是指它们可以用来作为货币,或很容易转换成货币。 2.风险性。是指购买金融资产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本金受损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3.收益性。由收益率表示。收益率有三种计算方法: 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与票面额P的比率; 现时收益率——年收益额C与其当期市场价格Pt的比率; C/Pt 平均收益率——将现时收益与资本损益共同考虑的收益率。(C﹢Pt﹣Pt-1)/Pt 13、远期: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 主要有:货币远期和利率远期两类。 √14、期货: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与远期合约相同。 区别在于:远期合约的交易双方可以按各自的愿望对合约条件进行磋商。而期货合约的交易多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的种类、数量、价格、交易时间和地点等,都有标准化的特点。 √15、期权:是指合约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放弃行使此权利。(看涨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某一确定的时间或确定的时间之内,以确定的价格购买相关资产;看跌期权的买方则有权在某一确定时间或确定的时间之内,以确定的价格出售相关资产。欧式期权是指买入期权的一方必

货币银行学(第四版)知识重点整理(黄达版)

货币银行学(黄达)重点整理 第一单元 1、名词解释 货币: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具有与其它一切商品互相交换的功能,具有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信用货币:第一,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数量成反比。第二,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债务的凭证,它是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投放出去的。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以自由的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自由与之兑换。又分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 2、简答题 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答:概括的讲,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足的金属作为后备。其中囊括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2)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或不兑现本位制,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

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 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金融学 直击考点重点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1)宏观政策 (2)调节总需求 (3)间接调控 (4)连续性政策 2.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测度功能 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 根据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 1.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 量 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

2.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3.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利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3.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4.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直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 第一节 3.货币的定义职能及相互关系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 一个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金融学黄达第三版试题

金融学黄达第三版试题 第一章导言(略)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考试题库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99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一、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3、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 5、世界货币:尤为世界货币,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富的手段 二、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货币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制度大体涉及: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等。完善的货币制度能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三、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 1、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2、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4、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这个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美元对黄金贬值,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至此,固定汇率制度完全垮台。 第二章利息和利率 一、利率的决定 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的变化率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也不排除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或事实上成为负数的特殊情况。具体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及其竞争,一般来说,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此外,法律、习惯等也有较大作用。马克思的理论对于说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利率决定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②实际利率理论 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利率决定理论被称作实际利率论,该理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生产率和节约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其中,生产率用边际技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故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点。图4-1说明了这种关系。 图4-1 实际利率论

黄达 金融学题库完整版

黄达《货币银行学》题库 第一章导言(略)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99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下降20%)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金铸币本位制)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劳动价值说) 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A、价值比较高 B、金属的一种 C、易于分割 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答案:AC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