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1.2 水的组成 学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八上1.2 水的组成 学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八上1.2 水的组成 学案设计

八年级科学学案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课题 1.2水的组成执笔审核

◆学习目标——你有信心吗?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掌握检验氢气和氧气的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的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能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4、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理解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前准备、预习反馈——你知道吗?(10分钟)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内注满水,接通直流电,观察到两个电极出现______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开始________________。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_______(大或小),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________。

2、水电解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电情况下生成了_______和___________。它们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我们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________色、________气味、________味道的________体。

5、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凝固点是________。

6、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1氢气燃烧后生成水○2水蒸发变成水蒸汽○3水结成了冰

○4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5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7、水在______温度下,它的密度是最大的。北方的冬天,河的表面结冰了,但河底的水温是______摄氏度。

◆互动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20分钟)

一、水的电解

水的物态变化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变化呢?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

活动: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内容及步骤: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_____________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_____________

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

点燃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体积大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氢气

水电解的反应可以这样表示:

3、实验结论: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 沸点

气味

凝固点 状态 水的异常

现象

【讨论】冰山的形成过程及泰坦尼克号船的沉没的原因。

课堂检测——你真的掌握了吗?(10分钟)

1.水电解时,阳极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_的__________;阴极产生_________,

所以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2.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管盛满水,通直流电后,两支试管

内___________,A 试管内气体较多是_________, 它与______极

相连。在B 试管内气体较少是_________。__________极生成的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_______极生成的气体可燃烧,

产生________色的火焰。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3.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有新的 生成,所以水电解发生了 变化。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 (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

(2)水电解时,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所获得的是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 )

(3)一切天然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 )

B

A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开水B.水结冰C.蔗糖溶于水D电解水

6.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两极同时有气泡产生B.阳极产生的气体与阴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 :1 c.阴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D.阳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能饮用B、没有水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C、地球上的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水被污染后,不会给人类造成危害

◆疑问反思——还有哪些问题较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因为水在该过程中(填“有”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只是发生了变化。2.在常温下,水是色味透明的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当温度降低到_______以下水会结冰,而当水的温度达后继续吸热水就会沸腾,所以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水的沸点是℃。

3.严冬时节,常可看到水面上结冰,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4、根据水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1)严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水的缸容易破裂。

(2)结冰时节,江河里的水生动物仍然能够生长,不被冻死。

(3)在家里观察烧开水,水加热时有气泡上升,气泡内含。这说明温度升

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而烧好水的水壶中常会有水垢,可见,常用的自来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右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其中A中产生是气体,

B中产生是气体,它们体积之比为A:B= ,

证明B中气体方法是。

6.根据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所发生的变化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不纯净的

B、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C、水中包含着氢气和氧气

D、负极产生了10毫升氢气,正极产生20毫升氧气

7.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0℃时会结冰

B、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C、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

D、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

8.能反映水的化学性质的变化是( )

A、水蒸发

B、水沸腾

C、水分解

D、水结冰

9.为了解宇宙空间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在太空飞行两周后(搭载我国返回式卫星)返回地面的油菜和美国芦笋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实验分两类:空间类(S类),即选用遨游太空后的种子;地面类(G类),即选用自然条件下保存

请回答:

(1)从实验结果看空间类的发芽率比地面类__________。

(2)获得这个结论,在上述四组实验中,应比较哪两组实验数据才能得出?__ ___。

10、如何用实验的方法鉴别氢气、氧气和空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