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汽油

UN No. 1203

CN No. 31001 易燃液体

*

◆易燃液体

◆闪点-50℃,爆炸极限%%,自燃温度

415-530℃

◆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

◆《

◆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远离火种、热源

◆充装时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搬运时轻装轻卸

◆皮肤(眼睛)接触者立即用肥皂水和大量

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道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消除所有点火源

◆使用防爆通讯设备

◆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

◆喷水雾稀释油气

◆用不燃物吸收残液

◆喷水冷却燃烧储罐和邻近罐

◆火场中储罐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

音,应急人员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危险性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灭火方法

急救措施

电话(图形)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消防中队: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柴油、

警告

易燃液体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

易燃气体

◆ 易燃、易爆气体

◆ 闪点-74℃,爆炸极限%%,自燃温度426-537℃ ;

◆ 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 ◆ 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 远离火种、热源

◆ 与卤素、液氧等隔离储运

◆ )

◆ 皮肤接触者如有冻伤,就医治疗

◆ 眼睛接触者立刻用温水冲洗眼睛 ◆ 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道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 消除所有点火源

◆ 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 ◆ 注意防止冻伤,应急人员须穿戴保暖防静电服

◆ ,

◆ 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

性空间扩散,紧急排入系统火炬管网,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 禁止直流水冲击

◆ 切断气源 ◆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

在燃烧的气体

◆ 消防人员需穿全身消防服,配戴空气呼

吸器,在上风向灭火

◆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

移至空旷处

◆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

电话(图形) 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 消防中队: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危 险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灭火方法

急救措施

原 油 UN No. 1267 CN No. 32003

易燃液体

◆ 易燃液体 ◆ 闪点-35℃,爆炸极限,自燃温度257℃ *

◆ 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 远离火种、热源 ◆ 与强氧化剂隔离 ◆ 搬运时轻装轻卸

◆ 皮肤(眼睛)接触者立即用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冲洗

◆ )

◆ 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道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 消除所有点火源

◆ 使用防爆通讯设备

◆ 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 ◆ 用不燃物吸收残液

◆ 喷水冷却燃烧储罐和邻近罐

◆ 火场中储罐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

音,应急人员马上撤离

◆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电话(图形) 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 消防中队: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

危 险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急救措施

泄漏处置

灭火方法

/

丙 烯

UN No. 1077

CN No. 21018

易燃气体

>

◆ 易燃气体

◆ 闪点-108℃,爆炸极限%%,自燃温度

455℃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库温不易超过30℃

◆ 远离火种、热源

◆ @

◆ 与氧化剂、可燃物、有机物等隔离

◆ 搬运时钢瓶须戴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

止钢瓶碰撞

◆ 迅速脱离接触,呼吸新鲜空气

◆ 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泄漏处置 ◆ 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 )

◆ 消除所有点火源

◆ 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

◆ 应急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

防静电服

◆ 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紧急排入系统火炬管网,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 禁止直流水冲击

◆ 切断气源

◆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

在燃烧的气体

◆ '

◆ 消防人员需穿全身消防服,配戴空气呼

吸器,在上风向灭火

◆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

移至空旷处

◆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电话(图形) 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 消防中队: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

危 险

危险性 储运要求

灭火方法

急救措施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氢气UN No. 1049

~

CN No. 21001

易燃气体

◆易燃气体

◆》

◆爆炸极限%%,自燃温度400℃

◆压缩氢气用钢瓶装,常温下储存于不燃材

料结构的、通风良好的、阴凉的专用库房

内,严禁曝晒

◆远离火种、热源,与空气、氧气钢瓶、氧

化剂、卤素等隔离储运

◆搬运时要戴好钢瓶安全帽及防震橡皮圈,

避免滚动和撞击,防止容器受损

◆'

◆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安静,保暖。

◆用高压氧疗法或常压面罩吸氧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

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消除所有点火源

◆使用防爆等级达到ⅡC级的通讯工具◆应急人员应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服

◆(

◆采取关闭阀门或堵漏等措施切断气源,

用雾状水保护抢救人员、驱散漏出气◆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迅速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

漏处的火焰,应喷水冷却燃烧容器和临近容器,防止容器受热爆炸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危险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灭火方法急救措施

电话(图形)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消防中队: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UN No. 1066

氮气

CN No. 22005

警告

不燃气体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易燃液体

◆易燃、具刺激性

◆闪点11℃,爆炸极限%%,自燃温度385℃

◆储存区域应该凉爽,通风良好,仓温应不

超过30℃

◆远离热源或火源,远离氧化剂物质

◆贮罐必须放置在围堰区域里面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食用化学

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

◆皮肤(眼睛)接触者立即用肥皂水和大量

清水冲洗

◆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道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消除所有火源(包括禁止使用非防爆电

器)

◆疏散泄漏污染区域人员至安全区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切断泄漏源

◆应急人员应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服

,

◆喷水冷却燃烧储罐和邻近罐

◆火场中储罐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

音,应急人员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电话(图形)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消防中队: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硫化氢

@

UN No. 1053 CN No. 21006

警告

危险性

#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灭火方法急救措施

易燃、有毒气体

;

◆ 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 爆炸极限%%,自燃温度260℃

◆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

30℃

◆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 保持容器密封,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 !

◆ 搬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 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 皮肤(眼睛)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彻底冲洗 ◆ 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道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

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消除所有点火源 ◆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

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

可能切断泄漏源

◆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

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

废水

◆ 迅速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

在燃烧的气体

◆ |

◆ 喷水冷即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 消防人员需穿全身消防服,配戴空气呼

吸器,在上风向灭火 ◆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电话(图形) 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 消防中队: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危 险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灭火方法 急救措施

硫 脲

UN No. 2587

CN No. 61821

毒害品

◆ 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 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

◆ 包装容器完整、密封

◆ 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 '

◆ 皮肤(眼睛)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彻底冲洗

◆ 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道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 切断火源

◆ 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

一般作业工作服

◆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

电话(图形) 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 消防中队:119

注 意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

灭火方法

急救措施

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UN

氢氧化钠

CN

注意

碱性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有毒气体

◆ ]

◆ 有毒、易燃易爆、具刺激性

◆ 爆炸极限%%,自燃温度651℃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30℃

◆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 搬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 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 皮肤(眼睛)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 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道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

立即隔离150m ,严格限制出入

◆ 消除所有点火源 ◆ *

◆ 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

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 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

风向灭火

◆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

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

移至空旷处 ◆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电话(图形) 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 消防中队: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

职业危害告知牌

危 险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灭火方法

急救措施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甲基叔丁基醚

UN No. 2398 CN No. 32084

易燃液体

◆ 易燃、具刺激性、对环境有害 ◆ 闪点-10℃,爆炸极限%%

◆ 储存区域应该凉爽,通风良好,仓温应不超过30℃

◆ 远离热源或火源,远离氧化剂物质 ◆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 皮肤(眼睛)接触者立即用肥皂水和大量

清水冲洗

◆ 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道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消除所有火源(包括禁止使用非防爆电器)

◆ 疏散泄漏污染区域人员至安全区 ◆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切断泄漏源

◆ 应急人员应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服

◆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 火场中储罐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

音,应急人员马上撤离

◆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电话(图形) 公司消防队:xxxxx xxxxx xxxxx 消防中队: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x 公司医务室:xxxxx

警 告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灭火方法

急救措施

全套职业危害告知卡(危化品)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粉尘dust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 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 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 注意防尘 应急处理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噪声,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噪声Nois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 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 音。 噪声有害 应急处理 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硫酸,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硫酸 SULFURIC ACID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或食入可能致死,会腐蚀眼睛、皮肤、呼吸道,可能造成失明、肺水肿(症状可能延 迟发生),含硫酸的无机酸雾滴具致癌性。 无色至暗褐色液体,具有油性、吸湿性,无味,加热有窒息味,稀释硫酸时只能注酸入水,切不可注水入酸 当心腐蚀 应急处理 吸入:移走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以温水缓和冲洗受污染的部位不少于20-30分钟。脱掉受污染的 衣服、鞋子或皮饰品。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将眼皮撑开,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0分钟。如果刺激感持续,反复冲洗。立刻就医。 食入: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若患者意识清楚,让其用水彻底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喝下240~300毫升 的水,以稀释胃中的物质;若有牛奶,于喝水后再给予牛奶喝下。若患者自 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并让其漱口及反复给水。立刻 就医。 注意防护 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 :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一) 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 乙醇(工业酒精)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 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 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 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 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 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 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 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 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 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 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 燥、脱屑、皱裂和皮炎。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14.1 沸点(℃):78.3 相对密度(水=1):0.79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1.59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 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 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 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 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至少15MIN。就医。 【不慎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万一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请保持 呼吸道系统畅通、干净。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 工呼吸。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 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 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膜液(异丙醇)【健康危害】接触高明度蒸气出现 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 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时 间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皱裂。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有刺激 性。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88.5℃ 沸点(℃):80.3℃ 相对密度(水=1):0.79 饱和蒸气压(kPa):.40(20℃)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 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不慎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如 果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就医。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 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 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危化品职业危害告知牌

危化品危害告知牌 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二乙基羟胺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本品为易燃液体和蒸气。吸入或吞咽有害。皮肤接触产生 刺激。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炸。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燃烧或受高 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易燃液体和蒸气。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能与 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燃烧或受高热分解产 生有毒的烟气。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快速用大量流动清水连续冲洗沾染部位。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连续冲洗眼睛。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食入:用大量水漱口,催吐。给饮水,立即就医。 防护措施 远离火花、热源、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 护,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使用防爆型电器和设备。采取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积聚。戴防护手套, 穿防护服。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内部报警电话:7830140 外部报警电话: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1 / 13

危化品危害告知牌 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甲醛CH2O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 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 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肺水肿较少见。对皮肤有原发 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 害。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 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无色,具有刺 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熔点(℃):-92相对密度(水=1):0.82 闪点(℃):50(37%)爆炸上限%(V/V):73.0 引燃温度(℃):430爆炸下限%(V/V):7.0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常规洗胃。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2 / 13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 种

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明细

二氯乙烷 1,2-dichlor oethane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本品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皮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 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液体和蒸气还能刺激眼,引起严重操作,角膜混浊。吸入高浓度的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有的可致肺水 肿。还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脂肪性病变,严重的直至死亡。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 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当心中毒 应 急 处 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电话:120 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XXXXXX

苯酚phenol;carbolic acid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 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 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 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 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 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 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 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 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 皮炎。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可混溶于乙醇、醚、 氯仿、甘油。 可燃,遇明火、高热 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 禁忌物:强氧化剂、 强还原剂、强碱、铝、镁。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急救电话:120 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XXXXXX

乙炔、氧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名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应急处理注意防护 氧气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 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 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 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 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 肺水肿、窒息。吸入的氧浓度在80% 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 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 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 竭而死亡。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 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 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 (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 性的混合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不慎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给输氧。人工呼吸。就医。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 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 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 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 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 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乙炔气【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急 性中毒:接触10~20%乙炔,工人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 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 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 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 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 不齐。停止吸入,症状可迅速消 失。【活性反应】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 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 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19kPa 沸点(℃):-83 相对密度(水=1): 饱和蒸气压(kPa):4053(℃)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 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Cu、 Ag、Hg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化 合物。 【急救措施】吸放: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 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脱去并 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 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 识,注意自身防护。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二氧化碳、干粉。 【泄漏应急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 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 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 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 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身体防护措施】 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 器、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在 一般环境下作业不需特殊防护。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 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 人监护。 附注:【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安全距离】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两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海盐县公安局消防大队海盐县人民医院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火警119 急救120 盗警110

新版全套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

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使用隔声、阻尼、 隔振等措施及加强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帽盔等防护用品;进行岗前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岗中体 检;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音环境。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咨询电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1、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焊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防尘面罩或口罩; 3、强化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自觉遵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做好自我保护; 4、加强岗前、岗中职业健康体检及作业环境监测工作,提前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咨询电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 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咨询电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空气浓度超标时,应佩过滤式戴防毒面具。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 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场所严禁吸烟。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长时期 反复接触。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咨询电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呼吸系统防护:戴防毒用具,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配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 撤离时,应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饮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沐浴更衣,进行就 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咨询电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车间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氯气 暂存量 管理责任人 监督责任人 第类有毒气体 ●熔点(℃):,沸点(℃):, 相对密度(水1):;(空气1): 蒸汽压:505kPa (℃)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健康危害:本品侵入人体的途径为吸入。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氧气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 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吸入本品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就医。 ●危险特性:本品一般储存于高压容器内,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为,本品不燃,要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 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 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厂应急办: 急救:120 火警:119 操作注意事项 健康危害 警 告 理化特性 急救措施 危险特性 泄漏处置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12种)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12种)

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明细

职业危害告知卡 有毒有害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二氯乙烷1,2-dichlor oethan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本品对眼睛及呼吸 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 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 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 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皮 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引 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 性皮炎。液体和蒸气还能 刺激眼,引起严重操作, 角膜混浊。吸入高浓度的 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 枢神经系统,引起眩晕、 恶心、呕吐、精神错乱, 有的可致肺水肿。还能刺 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 脂肪性病变,严重的直至 死亡。 侵入途径:吸入、食 入、经皮吸收。 无色或 浅黄色透明 液体,有类似 氯仿的气味。 易燃,其 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 炸。受高热分 解产生有毒 的腐蚀性烟 气。与氧化剂 接触发生反 应,遇明火、 高热易引起 燃烧,并放出 有毒气体。 禁忌物: 强氧化剂、酸 类、碱类。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 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 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电话:120 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XXXXXX 职业危害告知卡 有毒有害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等法律、规章和标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职业病危害告知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使劳动者知晓工作场所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检查结果等的行为。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设置的可以提醒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说明以及组合使用的标识等。 本规范所指的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的合同制、聘用制、劳务派遣等性质的劳动者。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识别分析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将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劳动者,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防治公告栏,并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以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贮存场所等设置警示标识。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开展职业卫生培训,使劳动者了解警示标识的含义,并针对警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告知 第六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作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岗位津贴、工伤保险等)等内容。同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务派遣人员。 格式合同文本内容不完善的,应以合同附件形式签署职业病危害告知书(示例见附件1)。第八条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规范第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使劳动者知悉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掌握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方法及相关警示标识的含义,并经书面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公告栏,公布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设置在办公区域的公告栏,主要公布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设置在工作场所的公告栏,主要公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岗位、健康危害、接触限值、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检测日期、检测机构名称等。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要按照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书面告知文件要留档备查。

化学品职业危害告知卡12种

- - . 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明细 - - 考试资料

1,2-dichlor oethane 本品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 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 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皮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 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液体和蒸气 还能刺激眼,引起严重操作,角膜混浊。吸入高 浓度的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 起眩晕、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有的可致肺水 肿。还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脂肪性病变, 严重的直至死亡。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 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 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 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 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 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 有毒气体。 禁忌物:强氧化剂、 酸类、碱类。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电话:120 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XXXXXX

苯酚phenol;carbolic acid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 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 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 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 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 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 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 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 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可混溶于乙醇、醚、 氯仿、甘油。 可燃,遇明火、高热 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 禁忌物:强氧化剂、 强还原剂、强碱、铝、镁。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急救电话:120 公司职业卫生咨询电话:XXXXXX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易燃 有毒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码及码 甲苯 C7H8 号:108-88-3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94.9 沸点(℃):110.6 相对密度(水=1):3.14 饱和蒸气压():4.89(30℃) 危险特性 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强烈震动会引起燃烧爆炸;遇易 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触及皮肤有强烈 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有麻醉性或其蒸气有 麻醉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燃。 接触后表现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 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 高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 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 心、胸闷等症状;重症可有躁动、抽搐, 昏迷。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到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浓度 (3):100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消防中心 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县消防队:119 县人民医院:120 现场急救措施 :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肥皂 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 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双氧水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Hydrogen peroxide 双氧水 H2O2 无色透明液体 最大存储量 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50t 有害液体,对人体有害! ●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 口服中毒 ● 与无机化合物接触迅速分 解,放出大量热跟氧 ● 受热、撞击作用下易产生爆 炸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 超过30℃。 ● 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 ● 保持容器密封。 ● 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 ● 切断泄露源,喷水冷却容器 直至灭火结束。 ● 所用灭火剂雾状水、干粉、 砂土。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式防毒面具,穿防化服。 ●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 ● 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汽泄露到工作场所 ● 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 皮肤接触:脱去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的清水 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 部门责任人:李新威 现场责任人:金耀连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公司安全科: 车间联系人电话: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急 救 灭火方法 危 险

漯河科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目的 为指导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规范本公司的危险源管理,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的重大危险源管理。 3 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生产部、仓储部、安全科。负责指导本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相关部门:公司各部门、各车间。负责本部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工作。 4 内容与要求 4、1 重大危险源辩识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0-2009 4、2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4、2、1 公司聘请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论、意见进行改进,保证重大危险源单元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

2021年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年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 危害告知制度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年化学品生产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制 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所属各部门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二、公司综合管理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三、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

下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四、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综合管理部、健康安全科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五、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六、公司健康安全科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部门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七、公司健康安全科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

《危化品安全告知牌》 目录 1、《盐酸安全告知牌》----------------------------第1页 2、《氢氧化钠安全告知牌》------------------------第2页 3、《硫酸安全告知牌》----------------------------第3页 4、《次氯酸钠安全告知牌》------------------------第4页 5、《氯气安全告知牌》----------------------------第5页 6、《氢气安全告知牌》----------------------------第6页 7、《三氯化氮安全告知牌》------------------------第7页 8、《三氯化铁安全告知牌》------------------------第8页 9、《氯化氢安全告知牌》--------------------------第9页 10、《氯化钡安全告知牌》-------------------------第10页 11、《电石安全告知牌》---------------------------第11页 12、《乙炔安全告知牌》---------------------------第12页 13、《氯乙烯安全告知牌》-------------------------第13页 14、《二氯乙烷安全告知牌》-----------------------第14页 15、《氨气安全告知牌》---------------------------第15页 16、《氯化汞安全告知牌》-------------------------第16页 17、《电石渣安全告知牌》-------------------------第17页

危化品职业危害告知牌

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二乙基羟胺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本品为易燃液体和蒸气。吸入或吞咽有害。皮肤接触产生刺激。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燃烧或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易燃液体和蒸气。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燃烧或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快速用大量流动清水连续冲洗沾染部位。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连续冲洗眼睛。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有持续不适,就医。 -食 入:用大量水漱口,催吐。给饮水,立即就医。 防护措施 远离火花、热源、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使用防爆型电器和设备。采取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积聚。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内部报警电话:7830140 外部报警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甲醛CH2O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 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 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肺水肿较少见。对皮肤有原发 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 害。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 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无色,具有刺 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熔点(℃):-92相对密度(水=1):0.82 闪点(℃):50(37%)爆炸上限%(V/V):73.0 引燃温度(℃):430爆炸下限%(V/V):7.0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常规洗胃。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内部报警电话:7830140 外部报警电话: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化工厂职业危害告知牌样本

噪声职业危害告知牌 作业会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 危害物质危害因素理化特性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 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 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听力损失在25dB为 耳聋标准,26-40dB为轻度耳聋,41-55dB为中度耳聋, 56-70dB为重度耳聋,71dB以上为极度耳聋。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防护措施应急处置 1、控制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 机械设备; 2、控制声音传播: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 3、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帽盔等防护用品; 4、健康监护:进行岗前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岗中体检; 5、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音环境。1、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并立即离开噪音场所; 2、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1031

电焊烟尘职业危害告知牌 作业会产生电焊烟尘,对人体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 注意防尘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吸入这种烟尘会引起头晕、头痛、咳嗽、胸闷气短 等,长期吸入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焊工尘 肺,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热等并发症。 电焊工尘肺的发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一般发病 工龄为15-25年。 在温度高达3000-6000度的电焊过程中,焊接原材料 中金属元素的蒸发气体,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凝聚, 从而形成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微粒。这种烟尘含有二氧 化硅、氧化锰、氟化物、臭氧、各种微量金属和氮氧 化物的混合物烟尘或气溶胶,逸散在作业环境中。 必须戴防尘口罩 防护措施应急处理 1、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封闭或半封闭结构 内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焊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职业卫 生要求的防尘面罩或口罩; 3、强化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自觉遵守职业卫生管 理制度,做好自我保护; 4、加强岗前、岗中职业健康体检及作业环境监测 工作,提前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5、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电焊作业中如发生不适症状或中毒现象,应立即停止 工作,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并及时送医院就医。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1031

职业危害告知牌(危化)

工作场所存在危化品,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巯基乙酸ThiogIycoIic acid 理化特性健康危害 1、属高毒类 2、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 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 物烟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3、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硫化物。 本品有强烈的刺激性。 眼接触可致严重损害,导 致永久性失明。可致皮肤 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 引起过敏性皮炎。 当心中毒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防酸碱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标准限值:检测数据: 检测日期:年月日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

工作场所存在危化品,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丙烯酸AcryIic acid 理化特性健康危害 1、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酸性较强。 有腐蚀性。中等毒性。 2、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 聚而引起爆炸 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 强烈刺激作用。灼烫。人 身伤害。 当心中毒应急处理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标准限值:检测数据: 检测日期:年月日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