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 物态变化(精品)

中考专题复习: 物态变化(精品)
中考专题复习: 物态变化(精品)

中考专题复习:物态变化(精品)

一、选择题:

1. 把盛有-5℃冰块的试管放入盛有足量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则试管里的冰【】

A.温度能达到0℃,且能熔化B.温度能达到0℃,但不能熔化

C.不能达到0℃,也不能熔化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 下列说法中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冰放进1℃的水中B.﹣10℃的冰放在1℃的空气中

C.﹣2℃冰放进0℃的水中D.0℃的冰放进0℃的水中

3.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4.如图是探究“是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下列现象可以判断水在沸腾的是【】

A.开始发出较大的响声B.温度计的示数达到100℃

C.水中形成大量气泡,上升过程不断变大D.烧杯底部刚好有气泡产生,上升过程逐渐变小5.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

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吃冰棒解热

B. 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C. 烧开水时冒“白气”

D. 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6.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 A. 都会沸腾 B. 都不会沸腾

C. 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

D. 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7.如图所示,玻璃瓶和试管内都装有水,试管通过玻璃瓶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玻璃瓶的水中,且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玻璃瓶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A. 玻璃瓶内的水先沸腾

B. 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C. 玻璃瓶、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D. 玻璃瓶内的水沸腾,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8.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

图所示,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会再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是因为瓶内水的沸点升高了

B.这两次水的沸点相同

C.浇冷水,水能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的气压降低了

D.浇冷水,水能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水的温度升高了

9.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酒精灯、烧杯等器材规格相同), 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B.图线b对应的实验中水的初温比a的低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D.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

一4题

一3题

一6题一7题一8题一9题

一5题

10.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将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插在开口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都指示22℃,则【 】

A .甲不准确

B . 乙不准确

C . 丙不准确

D .不能判断

11.☆图是小阳在室外游泳池游泳时的几幅画面,同学们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了如下一些问题,其中符合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

A. 经常游泳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吗?

B.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吗?

C.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有关吗?

D. 小阳游泳上岸后觉得冷是否与水的蒸发快慢有关?

12.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 、b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窗玻璃上的冰花情况?)

A .小水珠都在a 、b 的上表面

B .小水珠都在a 、b 的下表面

C .小水珠在a 的下表面、b 的上表面

D .小水珠在a 的上表面、b 的下表面

13.如图,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过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轻轻搅拌大约1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是-4℃,同时会发现易拉罐的下部有白霜形成.下面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 】

A .搅拌使水熔化

B .盐吸收热量发生了熔化

C .盐使水的凝固点升高

D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罐发生了凝华 14.如图所示,在严寒的冬季,将热水泼向空中,立刻变成冰棱。常见的物态变化,与此过程相同的是【 】

A. 荷叶上水珠消失

B. 山头上浓雾弥漫

C. 潮湿的衣服结冰

D. 草叶上有霜产生

15.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时,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多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熔化一部分

B. 全部熔化

C. 一点儿也不熔化

D. 无法判断 16. 如图,把一块金属块“镓”放在手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像雨后荷叶上的水珠,在手心 滚来滚去.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镓在手中发生了液化 B. 镓的沸点低于手的温度

C .镓在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D .可以用镓来制作餐具

17.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金属一定是晶体

B .该金属凝固点低于26℃

C .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D .该金属的密度一定很小

17.夏天的清晨,湖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与此白雾产生的过程相同的是(多选)【 】

A .打开冰箱门时在门边看到的“白气”

B .做饭时在沸腾的锅边看到的“白气”

C .炎热夏日在雪糕旁边看到的“白气”

D .冬天在汽车排气管口看到的“白气”

18.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 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 用的是【 】 A. 喷洒盐溶液 B. 用较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 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 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一13题 一11题

一12题 一14题 一15题 一16题

19.海波的熔点是48℃。则 48℃的海波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A.固态 B. 液态C.固液共存态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

2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块冻肉放在台式秤盘中,过一会儿台秤的示数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判断

21.在0℃的室内将盛放冰水混合物的铁盒放到盛有酒精的敞口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会看到的现象是【】A.冰不熔化,水不凝固,冰水数量不变B.一部分水凝固,冰增加,水减少C.一部分冰熔化,冰减少,水增加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2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热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B.物体吸收了大量的热却没有升温

C.在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寒冷的室外,镜片变模糊是液化现象

D.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小水珠

23.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24.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000℃C.沸点是3000℃D.凝固点是3000℃25.科研人员发现,用干冰将一种海洋生物瞬间“固化”,然后放在低温环境中,该生物很快失去“水份”,将

它放入冷水中,该生物复活了,就失去“水份”发生的物态变化如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A.人造雪的形成

B.雾在阳光下消失

C.寒冬,冰冻衣服晾干

D.深秋,天降浓霜

26.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

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夏天吃雪糕凉爽

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

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27.★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

成为合金.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B.镁—铁合金

C.镁—铝合金

D.铜—铝合金

28.☆“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态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碳纳米管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C. 金属镓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D. 金属镓的熔点低于30℃,沸点高于490℃

29.☆2013年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

知黄金的熔点是,铱的熔点是,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A. 加热至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 加热至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 加热至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 加热至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30.★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肯定都是非晶体

B.M、N肯定都是晶体

二1题 二2题 C.M 肯定是晶体,N 肯定是非晶体 D.M 肯定是晶体,N 可能是非晶体

31.★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 甲物质在4-6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 乙物质在6-10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32.★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第15min 该物质处于液态

C. 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 如图乙所示 ,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 图乙中,试管内的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不断增加

33.★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 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 的开水降温至 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 温到 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 杯”。“ 杯”的工作原理是【 】

A.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二、填充题:

1.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1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______ 规律制成的;图2中是某次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情景,其读数为 ____ __ .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______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与 _____ _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2.在观察“碘锤”中的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 ,碘的熔点 为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你认为图 ________ 填“甲”、“乙” 更好,理由是:另一幅图 中的碘颗粒除了会发生升华现象外,还可能会发生____ ___的物态变化。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 锤”中的碘蒸气___ __热会发生___________的物态变化。

3.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

甲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是 .

4.把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时,细心观察会发现水银柱会先是稍微下降,然后再上升,这是什么道理?做一下实验,并解释。

5. ★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 ,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示数为94℃,若将它放在教室内示数为22℃ ,则教室的实际温度是 ℃, 如果一杯水的实际温度为50℃ ,则用该温度计测量时显示的示数是 ℃,这支温度计示数准确值是 ℃。 一30题 一31题 一33题

一32题

二9题

二10题

二11题 二14题 二13题

二12题

6.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成了人们关注和议论的话题.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小水滴,雾是 态.霾的形成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混蚀的现象,因此,霾是 态.

7.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 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____ __ ,而使油污______ 的缘故.

8.有一种火锅叫做“鸳鸯火锅”,它是将同一锅隔成相等的两半,一半加的是清汤,一半加的是麻辣红油汤, 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当两边的汤汁量和初温基本相等时,总是加___ ___汤的一边先沸腾, 这是因为覆盖在汤汁上面的红油层导致这边__ ____,当汤汁沸腾后可以改为小火加热,这样与 大火加热的效果几乎完全相同,并且节省燃料,其道理是____ __,同样条件下,

重庆火锅煮出的食物比武汉火锅煮出的食物鲜嫩,这是因为重庆火锅的沸点比武汉火锅的沸点______。

9.(l )如图甲,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气球会鼓起来,原因是 .

(2)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 热 量,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 遇冷在外壁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霜.

10. 小红是一个小魔术迷。她把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医用酒精中,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空 中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却完好无损(如图所示)。请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 。

11.★在探究固体熔化特点实验中,我们用如图1实验装置给萘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__ _. 图中实验装备缺少测量仪器__ _、__ _;图2是某同学根据此实验绘制的温度和时间 的图象,知当地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萘的熔点是80.5℃,标准大气压下沸点218℃,请问BC 段 的温度是_ __℃,DE 段的温度是_ __℃。

12.★如图1圆柱形容器杯中装有100g 水,容器底面积为 ,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明往杯中加入5g 的盐充分搅拌后发现液面几乎不变,说明____ __。则盐水的密度约__ ____kg/m 3。此时水 对杯底的压强______ 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小明记录一杯100g 清水温度随时间变化并绘 制出了图象,如图2,但14分钟后图象遗忘了,他补充了a 、b 两条图象,其中正确的图线是______。

13.★小明和小华用同样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的规律,其加热器在单位时间内供给水的热量恒定,根 据测量记录分别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图 如图 。 忽略水在沸腾前质量的变化

____图反映了水沸腾前气泡的现象,气泡从形成到上升过程中,气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后____。 根据图中图象信息计算确定小华实验时水的初温 ______ 。

14.请在图中画出水沸腾前B 处的一小气泡上升至水中A 处时的大致图形

三、实验题:

1. 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当积雪厚度在 5~15cm ,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 易发生事故。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

甲 三1题 乙 三2题

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 事故的发生。 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再结冰了?

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说出你猜想 的理由。猜想: 理由: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 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____ __ .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 ℃. 小红小组的盐水凝固时间是 min 。

(3)他们发现所测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 ,小 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浓度有关.接着 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____ __ .(选填“升高”“降 低”“先升高后降低”或“先降低后升高”)

(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18%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5℃,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 ______ (选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

(5)假如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_____ _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6)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______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2.★在1标准大气压下,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 出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该物质的沸点为 ,液态的比热容为 实验中,热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___ ___性。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在AB 段的比热容___ 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在CD 段的比热容。

后继续加热时,温度计示数不再升高的原因是__ ____。 若试管内物质的质量为20g ,从第18min 至第29min 内物质吸收的热量为_____ _J 。 3.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甲、乙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

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理由是 。

4.★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

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

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如图,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1)图中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湿球温度计示数为℃。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_ __%. 1m3的空气容纳水蒸气为_ _ g.

(2)根据表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

__ _

(3)简单解释为什么扬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_ __.

5.某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a、b、c所示,酒

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甲、乙、丙是使用这三套实验装置实验后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用a 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______ 图;用b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______ 图;用c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______ 图

6.★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图乙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图丙是两个同学分别用相同的器材和初温相同的水进行实验,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象(图上标注:上面小明下面小红)。由图象可知(选填“小明”或“小红”) 先记录数据;水沸腾时的温度为℃,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4)老师看了两个同学的图象后,指出他们图象不符合实际,并指出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是

(5)图丁是将装有液态海波的大试管放入室温的水中。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戊)。由图象可知,在第2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在此过程中,海波不断(选填“吸热”或“放热”)。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测试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测试 一、选择题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1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2.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0C的房间里,过一段时刻后仍有少量的冰,则()A .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B. 冰水温度都升高 C. 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D. 冰水温度都不变 3.能够用铁锅来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来熔化铁,这是因为()A.铁比锡的硬度大B.铁比锡容易传热 C.铁的熔点比锡高D.铁不能被烧化 4.室内温度为20℃,现在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面图2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刻的变化? A B C D 5.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 88.3℃.在那儿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B.凝固点较高C.沸点较低D.沸点较高 6.在图3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像是() 图3 7.日本札幌是闻名的“温泉之乡”,它位于日本北部,冬天专门冰冷.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记者在札幌看到一个专门惊奇的现象:公路上一点积雪都没有,然而路旁的积雪却足足有两三尺高.这是什么缘故呢?下面几种说明,你认为最有道理的是() A.道路上的车太多了,雪来不及覆盖路面 B.积雪都被风吹到路旁去了 C.道路下面都铺了温泉管道,路面温度较高 D.路面是黑色的,水蒸气不能形成雪8.如图4,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烧水,第一次烧了半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 (第一次为细线,第二次为粗线)则两次水温随时刻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图1

物态变化中的简答题

《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 1、把正在熔化的0 ℃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2、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3、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常先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 是为什么? 4、在玻璃杯里倒上半杯开水,会发现玻璃杯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这是为什么? 5、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 6、从冰箱里拿出冷藏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 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7、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 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火 箭发射时,发射架为什么不会被高温烧坏? 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如图)是由 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8.小明的妈妈用食用油炸油条时,油的温度约为200℃。她不小心把几滴水溅到了油锅里,出现了“油花四溅”的现象。请解释这个现象。 9、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10、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 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

11、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 12、为什么说“霜前冷,雪后寒”? 13、小陆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 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帮小陆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14、如图,大烧杯内的冰熔化时小烧杯内的冰是否会熔化?为什么? 15、“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 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16、夏季的清晨,湖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它是怎样形成的? 17.不同季节的清晨,有时会看到卧室窗玻璃内侧表面有一层小水珠,有时是小冰花。请分别解释这两个现象,并说明发生这两种物态变化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18、取一张光滑的厚纸,照图那样做成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 到水面以上的纸。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实际做一做,并且说明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 (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______) 时间t/min0123456789温度T/℃90929496989999999999 (5)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丙图中的________图.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________℃. 【答案】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 a吸保持不变99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2)在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3)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也可能是水量太多,可以减小水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也可能使烧杯未加盖等; (4) 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5) 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减小,所以b图是沸腾前的情况.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仍要加热,还在不断吸热,从表中数据来看,沸腾后温度不变,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9℃.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图见详解;a;吸;保持不变;99. 2.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除了装置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_______(填A或B)。 (2)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此时温度 t=_______℃,直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水的沸点为__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___。

《物态变化》专题训练

《物态变化》专题训练 DIV.MyFav_1213255007402 P.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13255007402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13255007402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13255007402 H1{FONT-WEIGHT:normal;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STYLE: italic;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13255007402 H2{FONT-WEIGHT:normal;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10pt; MARGIN: 0cm 0cm 0pt; COLOR: black; FONT-STYLE:italic; FONT-FAMILY: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13255007402 DIV.Section1{page:Section1} 『考点指津』 本专题为物态变化,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会用温度计测温度;能区分不同的物态变化,理解物态变化的条件;能解释生活及自然界的单间现象;能识读有关物态变化的图线。 中考命题热点: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态变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物态变化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20分钟) 1. 在进行“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2. 2011年西安世园会沙雕展示区(如图所示)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 长的沙雕展示区。此次沙雕展以沙和水为材料,雕塑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体现 了西安世园会的生态环保理念。沙雕展览时间越长,沙雕就会越干燥,这是因为沙中的水 分发生了() A. 汽化 B. 升华 C. 液化 D. 熔化 3.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4. 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5. 亲爱的同学们,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 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夏天吃雪糕凉爽 B. 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 C. 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 D. 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 6. 如图所示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 上烤一烤后才伸进患者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 进行消毒 C.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 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 落 7.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 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8. 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 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9.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B. 盘子里的水变干了 A. 铁块化成铁水 D. 水沸腾时水面出现了“白汽” C. 湖水表面结冰 10. 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 形成的是() 11.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三物态变化实验题汇总

物态变化实验题 由图像乙所示。如图15⑴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 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在10min 可知冰是__ 段的比较可知,冰的比热CDAB段和(填“固态”、“液态”或“固 液混合态”);从(填“大”或“小”)。容比水的比热容要则水的沸15 丙所 示且一直保持不变,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填“高 于” 、“低于”或“等于”)℃,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点是一个标准 大气压。⑶在冰熔化过程中,如果移走酒精灯,冰停止熔化,放回后,冰又继续熔化,说明热量。固体熔化时需要 9 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2 、用如图

这样做不但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 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 (,(选填“快”或“慢” )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能使试管 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 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2 除图 9所示实验器材外, (填 (3)萘加热 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 “白气”是 .小水珠.水蒸汽 A B 序号)。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 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图( 410 分钟。 了 (烧杯内物 1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用 图 3 、 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上图 2 所 该物质的熔点是 ( 2) t 与 t 相比, 是: 3)分析图象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 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张怡然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 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 10__甲、乙所示, 则 图是沸腾前的情景 , 图是 沸 腾时的情景 .当水温升到 90℃时, 他记录了 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 变化情况,数据如下表: 8673450 129/min 温度 / ℃98 (1) 示, 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大。理由 32

(完整版)四川省成都市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训练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用没有甩过的两支体温计测量同一病人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测量结果分别是37.8℃和38.8℃,则病人的体温一定是() A.37.8℃ B .38.8℃ C .不超过37.8℃ D .在37.8℃和38.8℃之间 2.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4℃,当冰熔化后,水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增加10℃,而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9℃,那么,当用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变为() A.92℃ B.94℃ C.96℃ D.98℃ 3.两支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同而玻璃泡容积相同的酒精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这两支温度计中酒精柱上升的高度和所示温度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亦大 D.内径细的升得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4.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属于吸热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雾绕群峰 C.深秋,霜打枝头 D.严冬,千里冰封 5.甲、乙、丙、丁四图是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或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表示的是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B.甲、丙两图表示的是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C.丙、丁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D.乙、丙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6.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7.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8.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不再熔化.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冰的温度降低,达不到熔点,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 B.房间的温度太低,冰不能吸热,所以冰不再熔化 C.房间与冰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冰不能吸热,则冰不再熔化 D.冰和水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冰不能吸热,则冰不再熔化 9.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 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 物后”在55℃()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0.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九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中考总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章节复习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 掌握物态变化的规律及特点。 3. 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 掌握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框架;明确熔化、汽化与液化是中考物理中的高频考点; 难点: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1、 温 度 (1)温度的定义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 ①单位 摄氏度 符号 ℃ ②规定 0 ℃是指 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 ℃是指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沸水的温度 2、 温 度 计 ①结构 玻璃泡、圆柱体、刻度线 ②测量范围 0~100 ℃ ;分度值1℃ ③内装液体 煤油或水银 ④使用前要观察 量程 和 分度值 ⑤使用方法: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中、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实验 室温度计 结构上 有无缩口(弯管) 量程与分度值0~100℃与35~42℃),1℃与0.1℃ 使用上 可否取出读数,是否需要甩动 (3)体温计 ①结构 玻璃泡、圆柱体、刻度线、缩口(弯管) ②测量范围 35℃~42℃ ;分度值0.1℃ ③内装液体 水银 ④与实验室温度 计的不同之处 (4)水银温度计的优点 水银的比热容小,测量的精确度高 (5)酒精温度计的优点 凝固点低,适合寒冷地区使用 (1)工作原理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3、熔化和凝固(1)定义:熔化由固态到液态;凝固由液态到固态 (2)固体的分类 (3)晶体 (4 )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晶体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非晶体糖、沥青、蜡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熔化规律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凝固规律继续放热,温度不变 熔化规律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凝固规律凝固时,继续放热,温度降低 4、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是指由液态到气态,汽化要吸热 ②两种方式 (1)汽化 特点: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的快慢 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特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蒸发 ①液化是指由气态到液态,液化要放热 ②两种方法 (2)液化冷却 加压 (1 (2 5、升华和凝华 6、自然界的水①冰的形成凝固;②霜的形成凝华; ③露的形成液化;④雪的形成凝华; ⑤雾的形成液化;⑥雹的形成凝固; 基础型练习题:课件上边讲边练教学后记: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word版本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 案

精品文档 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答: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答: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 4、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热,而扇扇子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来吸收人体的热量。 5、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答:由于铁丝温度较高,插入水中后发生局部的沸腾现象,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6、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舞台上喷撒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7、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答: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因受热升华变成气态钨,当气态钨遇到冷的灯泡壁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在灯内壁上,长时间灯泡变黑。 8、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答:南方的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冰晶熔化变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9、我国南方的夏天,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当:有时会下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以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觉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现象和原理。 答:烈日当空,温度很高,人体的汗液难蒸发,人体不能散热,所以感到酷热难当;下了阵雨以后,空气中温度增大,人体汗液蒸发变慢,所以人体感到湿热;刮风加快汗液蒸发,蒸发吸收人体的热量,人们感到凉爽。 10、从冰箱里拿出冷藏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答:冷藏鸡蛋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在鸡蛋上,所在鸡蛋变湿了;擦拭以后鸡蛋的温度还很低,水蒸气还会不断遇冷液化,所以擦不干;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温度升高,水蒸气不再液化,而鸡蛋表面的小水滴会汽化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所以变干了。 11、霜前冷,雪后寒?答: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所以“雪后寒” 12、刚从游泳池上岸的人感到冷,如果有风会冷的打颤为什么?(2)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答:(1)因为人身上有水,而水蒸发吸收人体的热量,因此人感觉冷,如果有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身上水分的蒸发吸热,会带走身上更多的热量,所以会冷的打颤(2)因为狗身上没有汗腺,天热时不能靠身体出汗来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喘气加快舌头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加快舌头表面唾液蒸发来吸收身体的热量。 13、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火箭发射时,发射架为什么不被高温烧坏?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下图)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答案:大水池里的水受到高温汽化吸收热量,保护发射架不补烧坏;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小水珠组成的。它是由水池里的水汽化后又降温液化成小水珠漂浮在空气中成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24 物态变化问题(解析版)

专题24 物态变化问题 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1)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1)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2)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2)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3)作用是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5)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6)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好处是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是液化放热 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6.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例题1】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A.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冬天河水结“冰”D.厨房蒸笼旁的“白汽” 【答案】D 【解析】“烛泪”是由固态的蜡烛熔化而来的,故A错误;“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B正确;冬天河水结“冰”,是水遇冷凝固成冰,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白气是由蒸笼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D正确。 【例题2】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复习专项四:物态变化 要点一、温度、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常用的单位是摄氏温度,单位名称:摄氏度,可以表示为“℃”。 3、温度计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点: (1)使用前“三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2)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要点诠释: 1、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记为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记为100℃,0℃和100℃间有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必须保证液体不凝固、不汽化;体温计使用时不“甩一甩”,会造成温度“只上升、不下降”、即“低温不准高温准”。 要点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 2、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3、熔点和凝固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4、晶体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要点诠释: 1、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2、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凝固图象: 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时间t1~t2;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为固态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间t3~t4。 要点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高低②液体表面积大小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4)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3、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要点诠释: 1、汽化与液化互为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汽化方式 异同点 蒸发沸腾 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温度条件任何温度只在沸点时 剧烈程度缓慢剧烈 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 要点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 2、现象: (1)升华:冰冻的衣服变干、雪堆没有熔化变小、灯丝变细、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干冰升华、碘升华、固体清香剂消失等。 (2)凝华: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霜、雾凇等都是凝华。 要点诠释: 1、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凝华放热。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B. 学生期末考试试卷厚度大约150 nm 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 全 新的2B铅笔长约18 cm 2.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A. 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 有一半的水结成 冰 C. 都没结 冰 D. 都已结冰 3.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4.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 的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A. 干冰变 小 B. 树枝上的霜 C. 干手器将手烘 干 D. 冰雪消融 6.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117 78 水银﹣39 357 铅328 1740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一、考题特点分析 《物态变化》一章在各省、市的历届中考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都有所涉及,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有些省、市的考题中也会出现实验探究题型。本章的内容多见于水、冰和水蒸气的相互转化过程,包括露、雾、霜、雪、雹等自然界中一些常见现象的形成过程,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能会利用重大科技或重大事件为载体和背景,要求学生来解释其状态变化过程和吸、放热情况。对实验探究的考查,经常出现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方法、晶体的熔化(或凝固)、液体的沸腾等实验过程的观察与分析;另外在对表格数据和图像的处理方面的考查在近年来有所加强,原因出自对能力考查的培养要求上。 二、解题策略 1.物态变化类型的判别 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发生相互的变化,并随着热量的吸收或放出。当物质吸热时,物质的状态会从固态变为液态再变为气态,或者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些变化过程分别成为熔化、汽化和升华。当物质放热时,物质的状态会从气态变为液态再变为固态,或者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这些变化过程分别成为液化、凝固和凝华。辨别物态变化的类型,就要明确物质是从哪种状态变为哪种状态,即在变化前是出于怎样的状态,变化后又是出于怎样的状态,对物态变化的前后状态分清了,就不难作出物态变化的判别了。 2.有关晶体或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图像 对晶体或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图像的认识和理解,要求能从图像中得到诸如熔点或凝固点、熔化或凝固所用时间、在某一时刻物质处于什么状态、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判断等。根据曲线的整体变化趋势,从整体上升的为熔化图像,整体下降的为凝固图像,有平行于横轴的线段的为晶体的熔化或凝固图像,否则就是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图像。通过图像找出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明确晶体的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吸收获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有关液体的蒸发和沸点实验 液体的蒸发实验探究,主要是考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即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大小、液面空气流动的速度的关系,在探究中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液体沸腾的实验探究,主要考查对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现象的认识和区别、分析影响液体沸点高低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沸腾图像,沸点的确定等。对于沸腾实验一定要明确液体的沸腾是需要吸热的,但温度保持不变;这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4.有关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应用 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相互转化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现象出现。所以这就能为人类所利用,更好地为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服务。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涉及到的是熔化、汽化和升华现象,它们都是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的变化过程,涉及到液化、凝固、凝华现象,它们都是放热过程。 三、考点梳理 1.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要求: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两种单位,知道温度计的原理,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及其刻度方法,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了解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和使用方法)(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刻度方法:采用了摄氏温度,即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1摄氏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要根据待测物体的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②使用前要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③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侧壁; ④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⑤读数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垂直温度计并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物态变化过程及其特点(要求:能区分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描述各种状态下物质的基本特征;会

第三章《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注: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水准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____________;“-20℃”读作 或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玻璃管、玻璃泡内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并估测液体的温度,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能接触和;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 三、体温计: 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___;分度值为;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 体温计读数时能够离开人体; 四、熔化和凝固: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有跟物体的相关。 物质从__________________叫熔化;从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固。 物质熔化时要_____热;凝固时要______热;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固体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的条件:⑴温度达到_______;(2)继续;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1)温度达到____________;(2)继续;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_;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__________________叫汽化;物质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______热、液化要______热; 3、汽化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_________相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__________的大小相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______________的快慢相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__;(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________相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_________,还要继续_________;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________热量;(B)沸腾只在________时才实行;蒸发在________温度下都能实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实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物质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增大压强,提升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物质从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升华____热,凝华______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 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 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遇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4、“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中考复习教案《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中考复习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和归纳基础知识,深入挖掘学生知识盲点,达成第一轮中考复习目标。 [专题解读] 1、考纲要求: (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 2、中考概况: 从历年广东省的中考试题来看,《物态变化》在中考中所占比例约为3~6%;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种热现象定性的叙述,不涉及量的计算,由于热现象跟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所以命题的思路和类型较多,常见于选择、填空和实验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复习成果的展示、分析与拓展,从多侧面多维度建立本章知识框架。 2、通过认识误区的解析,突破本章知识盲点和难点。 3、通过典型试题分析,了解中考常见题型和中考命题的趋势。 [重点难点] 1、重点:构建本章知识框架; 2、难点:应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复习 (1)学生自主系统化本章知识 优秀作业展示,班级讨论,探索高效复习方案; (2)课堂基础知识小测试 通过现场测评,了解学生自主复习效果; (3)易错、易混知识归纳 第一类:温度计的读数问题 馨提示:读数时要找准零刻线的位置以及分辨清分度值 第二类:晶体熔化的条件 温馨提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能继续吸收热量。 第三类:液体沸腾的特点 温馨提示:液体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第四类:对“白气”的理解 温馨提示:“白气”是指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师生共同完成,突破知识难点; 二、典型例题分析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

2015中考复习——物态变化专题练习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倒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内,如图所示一会她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些小水珠出现,针对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在外壁、乙杯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在内壁、乙杯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2.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4.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5.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靖江夏天最高气温约为50℃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6.某同学用酒精灯给一杯水加热,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图象,最合理的图象是( )

9.当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它们之间不会发生吸热或放热现象.将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C.都没结冰 D.都已结冰 10.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冬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到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11.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12.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下图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