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疾病超声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超声诊断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徐作峰

肾脏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了解肾脏的形态了解肾脏的形态、、大小大小、、位置位置、、数目数目。。先天变异先天变异。。

2. 2. 判断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判断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判断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囊性囊性、、实性或混合性实性或混合性,,对病变的良恶性作出诊断出诊断。。

3. 3. 诊断结石诊断结石诊断结石、、积液积液。。

仪器和探测方法

(一) )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准备:肾脏检查一般不需做特殊准备肾脏检查一般不需做特殊准备,,但在需要探测肾静脉但在需要探测肾静脉,,下腔静脉和肾门淋巴结时静脉和肾门淋巴结时,,需空腹进行检查需空腹进行检查。。小儿不能合作者检查前口服或肌注镇静剂,入睡后检查入睡后检查。。

(二) ) 仪器仪器:以线形或凸形超声成像仪为佳以线形或凸形超声成像仪为佳,,超声频率超声频率::成人为成人为3.5MHZ 3.5MHZ 3.5MHZ,,小儿或体瘦者可用或体瘦者可用5.0MHZ 5.0MHZ 5.0MHZ。。

(三) ) 体位和扫查方法体位和扫查方法体位和扫查方法::1.经侧腰部探查经侧腰部探查::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在两侧腰部做冠状扫查状扫查,,可取得系列肾脏长轴切面图像并获得肾的最长径和探测到肾门可取得系列肾脏长轴切面图像并获得肾的最长径和探测到肾门。。

2.2.经背侧探查经背侧探查经背侧探查::取俯卧位取俯卧位,,经背部做肾纵切面和横切面容易获得完整的肾脏声像图。可以确定病变在肾的内外和前后位置可以确定病变在肾的内外和前后位置。。

3.经腹探查经腹探查::仰卧位仰卧位,,适于经前腹壁做纵断适于经前腹壁做纵断、、横断扫查横断扫查,,主要适用于观察右肾主要适用于观察右肾。。

4.经侧腰部立位探查经侧腰部立位探查::有利于显示肾下极有利于显示肾下极,,以确定有无肾下垂及其程度以确定有无肾下垂及其程度,,同时亦有利于显示肾上极亦有利于显示肾上极。。

肾脏结构

–肾轮廓线肾轮廓线::围绕整个肾脏的

明亮光带

(由肾周筋膜及筋膜内外脂肪

而形成而形成)。)。

–肾实质肾实质::包括肾皮质和肾髓

质。

–集合系统集合系统::肾中央椭圆形或

带状高回声

(由肾盂由肾盂、、肾盏肾盏、、血管血管、、脂肪

等组织形成等组织形成)。)。

–肾门部肾门部::输尿管输尿管、、肾血管肾血管。。

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

可测到肾动脉至小

叶间动脉频谱叶间动脉频谱,,为

低阻型低阻型。。从主肾动

脉到肾内各级动脉

分支分支,,流速递减流速递减。。

肾静脉呈负向连

续性带状频谱续性带状频谱。。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肾先天性异常

(一) 肾发育不良

1.一侧肾明显缩小一侧肾明显缩小,,肾实质回声较薄肾实质回声较薄,,肾窦回声存在肾窦回声存在,,肾内结构清晰肾内结构清晰。。

2.对侧肾代偿性增大对侧肾代偿性增大,,形态和内部回声正常形态和内部回声正常。。

(二) 肾数目异常

临床上以单侧肾缺如常见临床上以单侧肾缺如常见::声像图表现为一侧肾区扫查不到肾声像图为一侧肾区扫查不到肾声像图;;对侧肾增大,但形态和内部回声正常但形态和内部回声正常。。

(三) 异位肾

?先天性异位肾以肾位置过低多见先天性异位肾以肾位置过低多见,,声像图特征声像图特征::

1.一侧肾区内看不到肾图形一侧肾区内看不到肾图形;;

2.下腹部下腹部、、骶前或盆腔可见具有肾脏结构的图像骶前或盆腔可见具有肾脏结构的图像,,

彩超可显示其有肾脏血管分布特征彩超可显示其有肾脏血管分布特征。。

异位肾并发育不良

(四) 双肾盂畸形

双肾盂

二、肾囊肿

(一)超声图像特征超声图像特征::

?肾内一个或多个圆形

或椭圆形无回声区或椭圆形无回声区。。

囊壁薄光滑壁薄光滑,,边界整

齐清晰齐清晰。。

?后方回声增强后方回声增强。。

?肾切面局部可增大肾切面局部可增大。。

?不典型囊肿不典型囊肿::合并有

出血出血,,钙化钙化,,感染感染。。

三、多囊肾

(一)声像图特点声像图特点::

?

双肾体积增大双肾体积增大。。?

肾内无数个大小不等的囊肿肾内无数个大小不等的囊肿。。?

声像图上找不到正常的肾实质,布满囊肿或回声增强?

肾窦回声明显缩小肾窦回声明显缩小,,变形或不能显示能显示。。?可合并其它脏器可合并其它脏器((肝、脾等脾等))

囊肿囊肿。。

内科学 泌尿系统疾病 总结 重点 笔记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肾的生理功能】 肾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可分为血管活性激素和非血管活性激素。前者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族、激肽类系统等。非血管活性激素包括1α一羟化酶和红细胞生成素等。 【肾脏疾病的评估】 一、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称为蛋白尿。 产生蛋白尿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 1.功能性蛋白尿是一良性过程,因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于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尿蛋白消失,一般<1g/d。 2.肾小球性蛋白尿当病变使滤过膜孔异常增大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使血管中各种分子量蛋白质无选择性地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如病变较轻,则仅有白蛋白滤过增多,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3.肾小管性蛋白尿当肾小管间质病变或各种重金属中毒时,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质重吸收缺陷,导致小分子蛋白质从尿中排出,包括β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d。 4.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又未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致。尿蛋白电泳将显示分离的蛋白峰。 第二章肾小球肾炎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常因β一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 【病理】病变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平均l0天左右)起病,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本病典型者具有以下表现: 一、尿异常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的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的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患者(<20%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尿。尿沉渣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 二、水肿 80%以上患者均有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三、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钠水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四、肾功能异常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 五、免疫学检查异常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可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 【治疗】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一、治疗感染灶以往主张病初注射青霉素l0~14天(过敏者可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可考虑作扁桃体摘除,术前、术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 二、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的发生。 三、透析治疗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 第二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进性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可分为3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①Ⅰ型又称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②Ⅱ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③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此型中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常呈阳性。 【病理】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以广泛(50%以上)的肾小球囊腔内有大新月体形成(占据肾小球囊腔50%以上)为主要特征,病变早期为细胞新月体,后期为纤维新月体。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我国以Ⅱ型多见,Ⅰ型好发于青、中年,Ⅱ型及Ⅲ型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居多。 患者可有前驱呼吸道感染,起病多较急,病情急骤进展。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血尿、蛋白尿、尿少、浮肿、高血压),多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并发展成尿毒症,为其临床特征。 【治疗】 一、强化疗法 (一)强化血浆置换疗法主要适用于I型。 (二)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为强化治疗之一。该疗法主要适用于Ⅱ、Ⅲ型,I型疗效较差。 二、透析治疗。 第三章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是:①尿蛋白大于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引起原发性NS的肾小球病主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它们的病理及临床特征如下: 一、微小病变型肾病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特征性改变和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微小病变型肾病约占儿童原发性NS的80%~90%。 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 三、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较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可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袢呈现“双轨征”。好发于青壮年。

泌尿系统病例讨论-学生

泌尿系统病例讨论 病例1 张××,女性,26岁。 主诉:反复性尿频、尿急、尿痛1个月。 现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耻骨弓上不适,无发热、腰痛、肉眼血尿,于当地医院就诊,化验尿白细胞高,镜下血尿,诊为“尿路感染”,服用抗菌素(氧氟沙星,0.4g/d)5天后上述症状好转。5天前患者不明原因再次出现尿频、排尿不适。为系统治疗入我院。病程中无浮肿及少尿。 既往史:无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Bp 120/70mmHg。眼睑无水肿。咽部无红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62次/分、肾区无叩击痛,脊肋角及输尿管点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2+,WBC 30~40个/HP,细菌计数167个/HP;血常规及便常规正常。 问题1该病例有哪些临床特点? 有镜下血尿,尿白细胞高,病情反复 问题2为明确诊断应追问哪些病史?做哪些辅助检查:? 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 清洁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 肾功能 双肾彩超 问题3下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②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有尿路感染症状。具备上①、②两项可以确诊。 问题4本病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急性肾盂肾炎 膀胱肿瘤、肾肿瘤 泌尿系结核 尿道综合征 问题5留尿培养标本有哪些要求? 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 问题6本例内科治疗措施有哪些? ①一般治疗充分休息,鼓励多饮水,使尿量增加促进细菌及炎性渗出物从尿液中排出。 ②抗感染治疗

病例2 肉眼血尿、水肿、乏力董××,女性,57岁。 主诉:发现肉眼血尿29年,间断水肿10余年,乏力2个月。 现病史:缘于29年前“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为全程肉眼血尿,伴有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寒战,最高体温39℃,就诊于“九台镇医院”,化验尿蛋白2+、红细胞及白细胞高,诊断为“肾炎”,予以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消失,复查尿常规仍尿蛋白2+,此后多次复查尿蛋白2+,有时潜血阳性。10多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间断用中药治疗。20个月前下肢水肿加重,并出现眼睑水肿,就诊于“汽车厂职工医院”,测血压 170/100mmHg,化验尿蛋白2+、血肌酐超过200μmol/L,予以降压、排毒、对症治疗1个月,病情好转,复查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2个月前开始出现乏力,有时恶心,复查血肌酐860μmol/L,为系统治疗入院。病程中有皮肤瘙痒,偶有头晕。 既往史:身体健康。 体格检查:T 36.7℃,P 60次/分,R16次/分,Bp 190/100mmHg。中度贫血貌,眼睑无水肿,双肺未闻及干湿音,心率60次/分,律整,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各输尿管点无压痛,双肾区叩痛阳性,双下肢轻度可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6.0×109/L、RBC 2.56×1012/L、HGB 83g/L、PLT 177.0×109/L;尿常规PRO 3+、BLD 2+、LEU 1+、WBC 65.7/HPF、EC 28/HPF、BACT 1402.4/HPF;肾功能CRE 860μmol/L、BUN 25.1mmol/L、UA 680.6μmol/L、CO2CP 15.5mmol/L;血钙2.08mmol/L。 问题1该病例有哪些临床特点?病程长、血肌酐高、有贫血、高磷、低钙等慢性肾衰表现。 问题2为明确诊断应追问哪些病史?做哪些辅助检查:? 高血压病史,药物过敏史 胸片心电图肾彩超肝功能 问题3结合该患者病史特点,临床诊断首先考虑的是什么?其诊断依据是什么?原发病诊断及依据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病程长、血肌酐高、有贫血、高磷、低钙等慢性肾衰表现复查血肌酐860μmol/L 问题4慢性肾衰的分期如何? 问题5肾性贫血的原因应考虑哪些? 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或产生相对不足 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红细胞寿命缩短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参考答案

A1题型 1.下列哪一种激素是肾脏产生的非血管活性激素 A.肾素 B.EPO C.缓激肽释放酶 D.PCE2 E.PCP2α 答案:B 2.肾脏是下列哪种激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 A.胰岛素 B.高血糖素 C.胃泌素 D.抗利尿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D 3.肾脏可降解下列哪种激素 A.胰岛素 B.甲状腺素 C.降钙素 D.抗利尿激素 E.血管紧张素 答案:A

4.尿中红细胞管型常见于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急性出血性膀胱炎 D.急性肾衰竭 E.慢性肾衰竭 答案:A 5.下列哪一种试验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A.放射性核素邻131I马尿酸钠测定 B.放射性核素99mTc-DTPA测定 C.尿血渗透浓度比 D.自由水清除率 E.尿β2-微球蛋白的测定 答案:B 6.成人蛋白尿是指 A.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50mg B.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100mg C.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150mg D.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200mg E.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300mg 答案:C 7.关于蛋白尿,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中、小分子均有的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 B.微量白蛋白尿,见于早期糖尿病肾病 C.溢出性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D.分泌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管-间质疾病 E.β2微球蛋白尿为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特征 答案:E 8.肾脏维持水平衡的功能,主要依靠下列哪项调节活动来实现 A.肾小球滤过量 B.近端肾小管与髓袢的重吸收水量 C.远端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 D.近端肾小管与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水量 E.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答案:C 9.下列泌尿系统疾病中,不出现管型尿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膀胱炎 E.急性间质性肾炎 答案:D 10.肌酐清除率与下列哪项无关 A.滤过膜孔径增大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总结(doc 7页)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总结(doc 7页)

概述 一、基础知识: 1、肾: 它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方;两肾上端相距较近,下 端斜向下外;右肾较左肾稍低。是成对的实质性脏器,形似 蚕豆。有上、下端,内、外侧缘,前、后面。 肾小囊 肾小体 肾单位 血管球 近端小管 肾肾小管细段 泌尿小管远端小管 弓形集合小管 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 乳头管 (1)肾的构造: 在肾的额状切面上肾实质分为肾皮质、肾髓质。 肾皮质:位于浅层,血管丰富,新鲜标本呈红褐色。 肾髓质:位于深部,由15~20个肾锥体构成,色淡,肾锥体的尖端朝向肾窦,成为肾乳头,上有乳头孔。肾锥体之间的皮质部分为肾柱 (2)与椎体的关系: 左肾:上端: 第12胸椎上缘;下端: 第3腰椎上缘。 右肾:比左肾大约低半个椎体。 (3)与第12肋的关系:第12肋斜越左肾后面的中部,右肾后面的上部。 肾门:约平第一腰椎平面

2.低蛋白血症(清蛋白<30g/L) 3.明显水肿 4.高脂血症 二、并发症: 1、感染 2、血栓、栓塞性合并症 3、急性肾衰竭合并症 三、诊断: (1)尿蛋白大于3.5g/d (2)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3)水肿 (4)血脂升高 其中(1)(2)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四、鉴别诊断: 1.过敏性紫癜肾炎好发于青少年,典型皮疹有助于鉴别诊断 2.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青少年和中年女性,依据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检查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一般不难明确诊断 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国内依据以下三点进行诊断:①血清HBV抗原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肾活检切片中找到HBV抗原 4.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 5.肾淀粉样变性好发于中老年,肾淀粉样变性是全身多器官受累的一部分,主要累及肾脏、肝和脾等器官。常需肾活检确诊 6.骨髓瘤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有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如骨痛、血清单株球蛋白增高、蛋白电泳M带及尿本周蛋白阳性,骨髓象原始、幼稚浆细胞异常增生 五、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有严重水肿、低白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 2.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 3.水肿时应低盐(<3g/d)饮食 4.正常量0.8~1.0g/(kg·d)的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 5.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的饮食,而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 6.进食富含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米糠及豆类)的饮食 (二)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利尿剂的应用(噻嗪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袢利尿剂、渗透性利尿剂)和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2、减少尿蛋白非类固醇消炎药和ACEI的应用 3、治疗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并发症(肝素、双嘧达莫;发生栓塞应尽早在6小时之内溶栓) 4、降血脂治疗 (三)激素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减轻尿蛋白 使用原则和方案: 起始足量、缓慢减药、长期维持 (四)免疫抑制剂 用于激素依赖或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症 1、环磷酰胺最常用的一种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肝功损害、短暂脱发及出血性膀胱炎。 2、环孢素多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长期使用有肝肾毒性、多毛、牙龈增生、高血压、高尿酸血症。 3、骁悉新型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少,确切疗效尚待观察。 尿路感染 细菌直接侵袭尿路引起的非特异性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 一、病因: 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次为变形杆菌。 二、细菌入侵途径 1.上行感染最常见,由尿道外口沿膀胱、输尿管上行到达肾盂。 2.血行感染身体内存在感染灶,细菌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引起感染。 3.淋巴道感染细菌沿淋巴管进入肾脏。 4.直接感染 三、临床表现: (一)急性肾盂肾炎: 1.全身表现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等。 2.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肾区扣痛,输尿管走行体表部位及膀胱区压痛。 3.尿液变化脓尿、血尿, (二)慢性肾盂肾炎: 1.无症状性细菌尿一般无尿路刺激症状,但有细菌尿。 2.继发性高血压无明确尿路感染病史,血压呈中等度高,尿菌检查阳性。 3.发作性血尿肉眼或镜下血尿,可自行缓解,但尿细菌一直存在。 4.长期低热

泌尿外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汇总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 1.膀胱颈挛缩多为慢性炎症所致,发病年龄轻,多在40-50岁左右出现排尿不畅症状,但前列腺体积不增大,膀胱镜检可以确诊。 2.前列腺癌前列腺有结节,质地坚硬,血清PSA升高,鉴别需要MRI和系统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 3.尿道狭窄多有尿道损伤及感染病史,行尿道膀胱造影与尿道镜检查,不难确诊。 4.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与前列腺增生相似,有排尿困难、残余尿量较多、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前列腺不增大,为动力性梗阻。病人常有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如有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会阴皮肤感觉及肛门括约肌张力减退或消失。 膀胱癌鉴别诊断: 1、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特点:①好发于各年龄段。②反复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终末血尿。③查体:,膀胱区稍隆,可有压痛及叩击痛。④B超:膀胱充盈良好,壁不光滑,在膀胱三角区可见强回声光团,后有声影,改变体位可移动。 2、肾、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的血尿跟肾、输尿管肿瘤的血尿相似,均可为间歇性、无痛性血尿,且可同时存在,但膀胱肿瘤90%以上单独发生。膀胱肿瘤血尿可能伴有尿路刺激症状或影响排尿,血尿开始或终末加重,可能有血块“腐肉”,肾、输尿管肿瘤无刺激症状,也不影响排尿,血尿全程均匀,亦可能有条索状或输尿管铸型血块,不含“腐肉”。一般经过B超、CT扫描、MRI扫描、尿路造影检查不难鉴别。 3、肾结核、膀胱结核血尿在长期尿频以后出现,终末加重、尿量少,可伴有低热、盗汗、消瘦。尿中有结核杆。膀胱结核性肉芽肿有时可误诊为肿瘤,经活检不难区别。 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与膀胱肿瘤相似,需要经过膀胱镜活检及活组织检查鉴别 交通性鞘膜积液鉴别诊断: 1.睾丸肿瘤:睾丸肿瘤多为实质性肿块,质地坚硬,患侧睾丸有沉重感,掂量时如秤砣,透光试验呈阴性。 2.腹股沟疝:肿大的阴囊有时可以见肠型、闻及肠鸣音,在卧位时阴囊内容物可回纳,咳嗽时内环口处有冲击感,透光试验阴性。 精索静脉曲张鉴别诊断: 左睾丸鞘膜积液鞘膜积液透光试验阳性,B超明确为液性暗区。 前列腺增生: 1、神经原性膀胱: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或泌尿系感染等,与前列腺增生相似的症状。但神经原性膀胱病人常有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如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便秘、大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减退或丧失,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力减弱或消失。直肠指诊前列腺并不增大. 2、膀胱颈硬化:亦有膀胱颈梗阻之症状,但发病多见于青少年;直肠指诊前列腺不增大;膀胶镜检查时可见膀胱颈后唇明显硬化,形成“正中嵴”,向膀胱内突出,尿道内口变形。 3、尿道狭窄:有排尿困难、尿流细或尿潴留等症状,但有尿道损伤、尿道感染的病史;直肠指诊前列腺不增大,且明显向上移位;尿道探子检查,狭窄处探子受阻,膀胱尿道造影检查能显示狭窄。 4、前列腺癌:前列腺增大且可出现与增生相似的症状。但直肠指诊前列腺部位有质地坚硬、无弹性的结节;血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PSA可增高,前列腺活组织检查可以发现癌细胞;B型超声检查前列腺增大,包膜反射不连续,界限不清。 5、前列腺结石: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有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指诊检查时可以扪及质地坚硬的结节,有结石磨擦感;盆腔X线摄片可见前列腺部位有结石阴影。 6、膀胱癌:膀胱颈附近的膀胱癌临床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常有排尿困难等症状。但病人有无痛性血尿,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可以发现癌细胞。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看到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及浸润程度,如同时取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肿瘤性质。 肾结石: 1、急性胆绞痛:表现突然发作的右上腹疼痛,易与右侧肾绞痛相混淆。但有右上腹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区明显叩击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墨菲氏征阳性;尿液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 2、急性阑尾炎:表现右下腹疼痛,须与肾绞痛时下腹部的放射痛相鉴别。但可伴发热,其压痛局限,常于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Rovsing’s sign阳性;尿液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尿路平片无结石影像;放

泌尿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 1.膀胱颈挛缩多为慢性炎症所致,发病年龄轻,多在40-50岁左右出现排尿不 畅症状,但前列腺体积不增大,膀胱镜检可以确诊。 2.前列腺癌前列腺有结节,质地坚硬,血清PSA升高,鉴别需要MRI和系统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 3.尿道狭窄多有尿道损伤及感染病史,行尿道膀胱造影与尿道镜检查,不难确诊。 4.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与前列腺增生相似,有排尿困难、残余尿量较多、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前列腺不增大,为动力性梗阻。病人常有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如有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会阴皮肤感觉及肛门括约肌张力减退或消失。 膀胱癌鉴别诊断 1、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特点:①好发于各年龄段。②反复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终末血尿。③查体:,膀胱区稍隆,可有压痛及叩击痛。④B超:膀胱充 盈良好,壁不光滑,在膀胱三角区可见强回声光团,后有声影,改变体位可移动。 2、肾、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的血尿跟肾、输尿管肿瘤的血尿相似,均可为间歇性、无痛性血尿,且可同时存在,但膀胱肿瘤90%以上单独发生。膀胱肿瘤血尿可能伴有尿路刺激症状或影响排尿,血尿开始或终末加重,可能有血块“腐肉”,肾、输尿管肿瘤无刺激症状,也不影响排尿,血尿全程均匀,亦可能有条索状或输尿管铸型血块,不含“腐肉”。一般经过B超、CT扫描、MRI扫描、尿路造影检查不难鉴别。 3、肾结核、膀胱结核血尿在长期尿频以后出现,终末加重、尿量少,可伴有低热、盗汗、消瘦。尿中有结核杆。膀胱结核性肉芽肿有时可误诊为肿瘤,经活检不难区别。 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与膀胱肿瘤相似,需要经过膀胱镜活检及活组织检查鉴别 交通性鞘膜积液鉴别诊断 1.睾丸肿瘤:睾丸肿瘤多为实质性肿块,质地坚硬,患侧睾丸有沉重感,掂量时 如秤砣,透光试验呈阴性。 2.腹股沟疝:肿大的阴囊有时可以见肠型、闻及肠鸣音,在卧位时阴囊内容物可回纳,咳嗽时内环口处有冲击感,透光试验阴性。 前列腺增生 1、神经原性膀胱: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或泌尿系感染等,与前列腺增生相似的症状。但神经原性膀胱病人常有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如下肢

主管护师儿科讲义——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教学大纲 1.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2)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1.肾小儿年龄越小,肾相对越大。婴儿期肾位于髂嵴以下平第4腰椎,2岁以后才达髂嵴以上,故2岁以内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 2.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3.膀胱婴幼儿膀胱位置较高,尿液充盈时,在耻骨联合上容易扪及,至1.5岁左右时可自主排尿。膀胱容量(ml)约为(年龄+2)×30。 4.尿道新生女婴尿道仅长1cm(性成熟期3~5cm),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故上行性感染比男婴多。 (二)生理特点 1.肾功能肾小管对水、钠的负荷调节较差,容易发生水、钠潴留。 2.排尿次数及尿量 约93%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99%在48小时内开始排尿。 小儿肾小球肾炎的特点 小儿尿量的特点 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新生儿每公斤体重少于0.5ml/h即为无尿。 3.尿液特点 出生后前几天尿液色较深,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为尿酸盐结晶。 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透明,但在寒冷季节放置后可出现乳白色沉淀,为盐类结晶而使尿液变混。 正常小儿清洁新鲜尿液离心后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管型一般不出现,12小时尿沉渣计数(Addis计数)蛋白含量<50mg,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万,管型<5000个。 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教学大纲 2.急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原则 (5)护理措施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水肿、血尿、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高血压,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后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上出现水肿、少尿、高血压及急性循环充血等表现; 肾小球基膜因免疫损伤而断裂,血浆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漏出,临床上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二、临床表现 在秋、冬季呼吸道感染是急性肾炎主要的前驱病,尤以咽扁桃体炎常见;夏季则为皮肤感染,偶见猩红热。 呼吸道感染至肾炎发病约1~2周,而皮肤感染则稍长,约2~3周。发病年龄以5~14岁为多见,<2岁者少见。男女性别之比为2:1。 急性肾炎仅有镜下血尿,重者在病期2周以内可出现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而危及生命。 (一)典型表现 1.血尿呈浓茶色或烟灰水样(酸性尿),也可呈洗肉水样(中性或弱酸性尿)。 2.水肿、少尿70%病例有水肿,晨起明显,轻者仅眼睑、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水肿呈非凹陷性,水肿的同时伴尿量减少。 3.高血压于病程1~2周后随尿量增多而降至正常。 (二)严重表现 部分患儿在病初2周内可出现下列严重症状: 1.严重循环充血表现咳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增快,有时呈奔马律,肝脏大,颈静脉怒张。 2.高血压脑病血压急剧增高,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脑血管充血扩张而致脑水肿。表现视物模糊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出现惊厥。 3.急性肾衰竭常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引起暂时性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三、辅助检查 1.尿常规镜检除大量红细胞外,尚可见尿蛋白+~+++。 2.血液检查 (1)血常规:常有轻度贫血。 (2)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可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3.免疫学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0”(ASO)滴度升高,血清总补体(CH50)和C3下降,多于起病后6~8周恢复正常。 4.血沉多数轻度增快。 四、治疗原则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异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加强护理,注意观察严重症状并及时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限制水分及钠盐,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应用青霉素及敏感药物7~

大单元十四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大单元十四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第一节尿路感染 一、概述 尿路感染(UTI)就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与绝经后女性、老年男性、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60岁以上老年女性UTI发病率高达10%~12%,雌激素水平降低就是绝经后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与下尿路感染(膀胱炎与尿道炎)。临床又有急性与慢性之分。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以细菌感染为主,极少数为真菌、原虫及病毒。 在细菌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5%。 (二)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 2、易感因素 ①女性; ②不洁性活动; ③尿路梗阻,妊娠压迫,前列腺增生,过度憋尿; ④疾病; ⑤医源性因素 3、细菌的致病力 4、机体防御功能 三、临床表现 (一)膀胱炎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痛与排尿困难。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 (二)肾盂肾炎 排尿不适,同时有突出的全身表现,体温>38、0℃,应考虑上尿路感染。 (三)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四、诊断 (1)尿路感染的诊断: 尿路感染定位: 上尿路感染——常有发热、寒战,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与(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下尿路感染——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尿液改变与尿液细菌学检查。 (2)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症状+尿标本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3/ml时,诊断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 (3)无症状菌尿(ASB): 就是指患者无尿路感染症状,但中段尿培养连续两次(同一菌株),尿细菌数>105菌落形成单位/ml。 多见于老年女性与妊娠期妇女,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五、治疗 (一)一般治疗 膀胱刺激征与血尿明显者,可口服碳酸氢钠片1g,tid,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抑制细菌生长、避免形成血凝块。 (二)抗尿路感染药物治疗 1、急性膀胱炎 短疗程疗法:任选以下一种药物连用3天, 约90%的患者可治愈。 *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0、2g,bid;环丙沙星0、25g,bid) *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0、5g,tid)、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0、25g,bid)等。 治愈标准: 停服抗菌药物7天后,需进行尿细菌定量培养。如结果阴性表示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已治愈; 如仍有菌尿,应继续给予2周抗菌药物治疗。 2、肾盂肾炎——首选针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 (1)病情较轻者: ——门诊口服药物治疗10~14日,通常90%可治愈; 常用药物有: *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0、2g,bid;环丙沙星0、25g,bid) *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0、5g,tid)、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0、25g,bid)等。 (2)严重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 ——需住院治疗静脉给药,完成2周疗程。 常用药物有: ◎氨苄西林1、0~2、0g,q4h; ◎头孢噻肟钠2、0g,q8h;头孢曲松钠1、0~2、0g,q12h; ◎左氧氟沙星0、2g,q12h。 治疗72h无好转,应按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 3、复发性尿路感染——包括再感染与复发。 (1)再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性,但在停药6周后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称为再感染,提示尿路防御感染的能力差。 治疗方法与首次发作相同。 对半年内发生2次以上者,可用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即每晚临睡前排尿后服用小剂量抗菌药物1次。 如:复方磺胺甲噁唑1~2片,或呋喃妥因50~100mg,或氧氟沙星200mg,每7~10日更换药物1次,连用半年。 (2)复发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6周内再出现菌尿,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且为同一血清型)称为复发。 复发且为肾盂肾炎者,特别就是复杂性肾盂肾炎,在去除诱发因素(如结石、梗阻、尿路异常等)的基础上,应按药敏选择强有力的杀菌性抗菌药物,疗程不少于6周。反复发作者,给予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指南

肾脏超声检查指南 适应症 1、先天性异常:肾发育不全、肾缺如、异位肾、融合肾等诊断 与鉴别。 2、囊性肿物:孤立性肾囊肿、多囊肾、囊性肾发育不全等的诊 断与鉴别。 3、肾肿瘤:肾实性肿瘤、肾盂肿瘤、转移性肿瘤等。 4、肾感染性疾病:肾盂肾炎、肾脓肿、脓肾、肾周围脓肿、肾 结核、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等。 5、肾创伤。 6、肾结石。 7、尿路梗阻,肾积水。 8、肾血管性疾病:肾动脉狭窄、肾动脉栓塞及肾梗塞、动静脉 痿等。 9、无功能性肾或不显影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0、移植肾及其并发症 11、肾实质弥漫性病变 12、肾脏超声造影及介入性操作的应用。 一、设备 检查肾脏时,通常采用线阵式或凸阵式探头。探头频率3-3.5MHZ,儿童或体形瘦小的成年人可采用5MHZ。

二、一般不需要做特殊准备,如同时检查输尿管或膀胱,在检查前1-2 小时喝温水400-600ml,待膀胱适度充盈后再检查。 三、体位 俯卧位:受检者俯卧于检查床上,采用此体位便于检查肾脏长轴与横断面。有时肾上极受肺及肋骨的影响而不能显示,呼气时部分患者肺下界 上移,可显示肾上极,而部分患者的肾上极可遮盖更多,需吸气下检 查,故选择呼气还是吸气要根据情况来定。仰卧位:取仰卧位后,充分 暴露上腹部和腰部,可做肾脏冠状断面及肾脏横断面检查。 侧卧位:检查肾脏最合理、最常用的体位。患者取左或右侧卧位。可做各种切面检查。 坐位与立位:受检者坐于凳上,两手抱头,充分暴露肾区,经背部或腰部检查肾脏。采取俯卧位和立位结合的方法进行探查,有利于观察肾脏 下移的程度。 四、检查方法: 肾冠状断面的检查: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后线第9-10肋间做冠状断 面检查。以肝脏和脾脏做透声窗观察右肾和左肾。此途径受肋骨的遮挡时应嘱患者深呼吸,使肾脏上下移动,可减少肋骨的影响。完整地显示肾脏轮廓线。肾实质及肾窦的回声。并显示内侧肾门之凹陷处。以此为标志,冻结图像后,可测量肾脏的长径、肾实质的厚度。 肾脏纵断面检查:取俯卧位或侧卧位。探头置于背部或侧腰部,显示肾脏后,调节肾脏位置和方向,使探头与肾长轴平行,由内向外可显示肾的一系列纵断切面。常在该切面进行肾的长轴测量

临床药物治疗学-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练习题

临床药物治疗学-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练习题 一、A1 1、男性,28岁,颜面水肿4天,无力,尿400ml/24h,血压130/80mmHg,血红蛋白130g/L,尿蛋白(+ + +),红细胞20~40个/HP,诊断是急性肾炎,其常见病因是 A、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B、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C、葡萄球菌感染 D、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E、乙型甲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男性,25岁,3周前咽痛,近1周面部浮肿、尿少,尿蛋白(++),尿红细胞10~20/HP,红细胞管型0~1个/HP,颗粒管型0~1个/HP,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该患者主要的治疗是 A、休息和加强营养 B、抗凝疗法 C、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 D、休息和对症治疗 E、透析疗法 3、男性,18岁,3周前微热,咽痛,1周来眼睑轻度水肿,1天前突然剧烈头痛,全身抽搐,意识不清,数分钟后清醒。BP170/100mmHg,尿常规蛋白(++),可见红细胞管型,诊断是急性肾炎并发高血压脑病,宜采用利尿剂协助降压效果最好的是 A、螺内酯 B、呋塞米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利尿合剂 E、氨苯蝶啶 4、男性,36岁,尿蛋白(++),尿红细胞10~20个/HP,红细胞管型0~1个/HP,血压175/100mmHg,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经休息、限制水盐、利尿后血压仍高,应给予 A、抗菌药物 B、低蛋白饮食 C、降压药 D、洋地黄类药物 E、硝普钠 5、女性,8岁,3周前发热,咽痛,1周来眼睑轻度水肿,1天前突然剧烈头痛,全身抽搐,意识不清,BP170/110mmHg,血红蛋白120g/L,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2~3个/HP,BUN12.8mmol/L。诊断为急性肾炎并发高血压脑病。除应用降压药外,如果患者持续抽搐可静脉注射 A、泼尼松 B、地西泮 C、普萘洛尔 D、甘露醇 第1页

泌尿系统疾病练习题

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16岁男性,咽痛咳嗽半月,颜面水肿3天,体检血压145/95mmHg,尿蛋白++,红细胞++,上皮细胞+,诊断考虑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尿路感染 C.肾结核 D.慢性肾小球肾炎 E.SLE 2.25岁,男,因上感后3天出现浮肿,乏力, 纳差,化验尿蛋白++,肌酐 178μmmol/L,Hb90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C.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D.慢性肾小球肾炎 E.肾病综合征 3.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蛋白尿是确诊肾盂肾炎的重要依据 B.肾盂肾炎不伴血尿 C.白细胞管型是活动性肾盂肾炎的特征 D.肾盂肾炎常伴全身水肿 E.肾盂肾炎不伴畏寒发热

4.红细胞管型见于下述哪个疾病A.尿路结石 B.肾盂肾炎 C.高血压肾病 D.急性肾小球肾炎活动期 E.急性出血性膀胱炎 5.关于血尿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红细胞管型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B.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均一正常C.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均一正常D.变形红细胞血尿为肾小球性 E.以上都不对 6.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水的部位是A.远曲小管 B.近曲小管 C.集合管 D.髓袢升支 E.髓袢降支 7.促红细胞生成因子的作用是 A.延长凝血时间 B.促进血小板生成 C.刺激骨髓红系造血

D.增加造血原料 E.延长血小板寿命 8.大量蛋白尿的定义是A.尿蛋白定量>3.5g/24h, B.尿蛋白定量>1.5g/24h C.尿蛋白定量<3.5g/24h D.尿蛋白定量>1.0g/24h E.尿蛋白定量>2g/24h 9.功能性蛋白尿是指 A.尿蛋白定量<1g/d B.尿蛋白定量<2g/d C.尿蛋白定量<1.5g/d D.尿蛋白定量<3g/d E.尿蛋白定量<0.1g/d 10.肾小管性蛋白尿一般是指A.尿蛋白定量<1.5g/d, B.尿蛋白定量<3.5g/d C.尿蛋白定量<2g/d D.尿蛋白定量<1g/d E.尿蛋白定量<0.15g/d 11.尿检发现红细胞管型见于A.出血性膀胱炎

泌尿系统疾病超声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超声诊断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徐作峰

肾脏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了解肾脏的形态了解肾脏的形态、、大小大小、、位置位置、、数目数目。。先天变异先天变异。。 2. 2. 判断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判断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判断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囊性囊性、、实性或混合性实性或混合性,,对病变的良恶性作出诊断出诊断。。 3. 3. 诊断结石诊断结石诊断结石、、积液积液。。

仪器和探测方法 (一) )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准备:肾脏检查一般不需做特殊准备肾脏检查一般不需做特殊准备,,但在需要探测肾静脉但在需要探测肾静脉,,下腔静脉和肾门淋巴结时静脉和肾门淋巴结时,,需空腹进行检查需空腹进行检查。。小儿不能合作者检查前口服或肌注镇静剂,入睡后检查入睡后检查。。 (二) ) 仪器仪器:以线形或凸形超声成像仪为佳以线形或凸形超声成像仪为佳,,超声频率超声频率::成人为成人为3.5MHZ 3.5MHZ 3.5MHZ,,小儿或体瘦者可用或体瘦者可用5.0MHZ 5.0MHZ 5.0MHZ。。 (三) ) 体位和扫查方法体位和扫查方法体位和扫查方法::1.经侧腰部探查经侧腰部探查::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在两侧腰部做冠状扫查状扫查,,可取得系列肾脏长轴切面图像并获得肾的最长径和探测到肾门可取得系列肾脏长轴切面图像并获得肾的最长径和探测到肾门。。 2.2.经背侧探查经背侧探查经背侧探查::取俯卧位取俯卧位,,经背部做肾纵切面和横切面容易获得完整的肾脏声像图。可以确定病变在肾的内外和前后位置可以确定病变在肾的内外和前后位置。。 3.经腹探查经腹探查::仰卧位仰卧位,,适于经前腹壁做纵断适于经前腹壁做纵断、、横断扫查横断扫查,,主要适用于观察右肾主要适用于观察右肾。。 4.经侧腰部立位探查经侧腰部立位探查::有利于显示肾下极有利于显示肾下极,,以确定有无肾下垂及其程度以确定有无肾下垂及其程度,,同时亦有利于显示肾上极亦有利于显示肾上极。。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解剖特点] (一)肾脏 小儿年龄愈小,肾脏相对愈重,新生儿两肾重量约为体重的1/125,而成人两肾重量约为体重的1/220。婴儿肾脏位置较低,其下极可低至髂嵴以下第4腰椎水平,2岁以后始达髂嵴以上。右肾位置稍低于左肾。2岁以内健康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肾脏。婴儿肾脏表面呈分叶状,至2—4岁时,分叶完全消失。 (二)输尿管 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梗阻,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三)膀胱 婴儿膀胱位置比年长儿高,尿液充盈时,膀胱顶部常在耻骨联合之上,顶人腹腔而容易触到,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盆腔内。 (四)尿道 新生女婴尿道长仅lcm(性成熟期3—5cm),且外口暴露而又接近肛门,易受细菌污染。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包茎,尿垢积聚时也易引起上行性细菌感染。 [生理特点] 肾脏有许多重要功能:①排泄体内代谢终末产物如尿素、

有机酸等;②调节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③内分泌功能,产生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前列腺素等。肾脏完成其生理活动,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及排泄。小儿肾脏虽具备大部分成人肾的功能,但其发育是由未成熟逐渐趋向成熟。在胎龄36周时肾单位数量已达成人水平(每肾85万~100万),出生后上述功能已基本具备,但调节能力较弱,贮备能力差,一般至1—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一)胎儿肾功能 人胎于12周末,由于近曲小管刷状缘的分化及小管上皮细胞开始运转,已能形成尿液。但此时主要通过胎盘来完成机体的排泄和调节内环境稳定,故无肾的胎儿仍可存活和发育。 (二)肾小球滤过率(GFR)。 新生儿出生时GFR平均约20ml/(min,1.73m2),为成人的1/4,早产儿更低,3~6个月为成人1/2,6~12个月为成人3/4,2岁达成人水平,故不能有效地排出过多的水分和溶质。 (三)肾小管重吸收及排泄功能 新生儿葡萄糖肾阈较成人低,静脉输入或大量口服葡萄糖时易出现糖尿。氨基酸和磷的肾阈也较成人低。新生儿血浆中醛固酮浓度较高,但新生儿近端肾小管回吸收钠较少,

内科学重点 泌尿系统

总论 掌握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掌握常见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 熟悉肾脏的主要结构与功能及熟悉防治原则。 一.肾脏的主要结构 1.肾单位: 1.1肾小体 1.1.1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由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构成(1)内皮细胞:抗凝、抗血栓、合成基底膜和血管活性物质 (2)基底膜:带有负电荷,维持正常结构,固定邻近细胞和构成滤过屏障 (3)脏层上皮细胞:防止中、大分子量蛋白质漏出 (4)系膜组织:毛细血管间,支撑、修补、调节、清洁作用 1.1.2肾小囊 1.2肾小管: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和连接小管 2.肾小球旁器 3.肾间质 4.血管和神经 二.肾脏的功能 1.滤过:GFR:肾小球滤过率 2.重吸收和分泌 (1)重吸收:主要在近端小管 (2)渗透压梯度形成:主要靠髓袢和髓质 (3)调节终尿成分:远端小管尤其连接小管(醛固酮作用于此) 3.内分泌 (1)血管活性肽:调节肾的血流动力学和水盐代谢,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激肽等 (2)非血管活性物质:1,25-(OH)2D3和EPO 三.检查手段 1.尿检 1.1蛋白尿:每日>150mg或者尿蛋白/肌酐>200mg/g,或尿蛋白试验阳性(微量蛋白 尿30-300mg) 1.1.1生理性蛋白尿: (1)功能性:如剧烈运动,一过性,不超过(+) (2)体位性:多见于成长期青少年(<1g/d) 1.1.2肾小球性蛋白尿 (1)选择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的中小分子蛋白,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滤出超过小管吸收,病变较轻。 (2)非选择性蛋白尿:病变加重,排泄如IgG等大分子蛋白 1.1.3肾小管性蛋白尿:β微球蛋白和溶菌酶等微小蛋白,重吸收障碍。 1.1.4溢出性蛋白尿: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等大量溶解,多发骨髓瘤轻链蛋白等大 量滤出超过重吸收阈值。 1.2血尿 (1)镜下血尿:每HP>3 (2)肉眼血尿:1ml血/1L尿,外观洗肉水样,血样或者酱油样

泌尿系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泌尿系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https://www.360docs.net/doc/6314954412.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2-13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07年12期供稿文/于丽娟1 杨倩2 [导读]泌尿系感染是指泌尿系统内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炎症 1 吉林市昌邑区医院(吉林132102) 2 吉林市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平 安诊所 [中图分类号]R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 5734(2007)12-0089-02 泌尿系感染是指泌尿系统内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炎症,可以有或无临床表现。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指膀胱炎和尿道炎。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不分年龄性别,男女薯罗均可发病,但以女性多见。 任何细菌侵入泌尿系均可导致泌尿系感染,但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90%以上,其中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由于性解放,近年来淋球菌、支原体、依原体感染者增加。绝大多数患者都是上行感染引起,即细菌经尿道上行至膀胱,再到肾盂引起感染,经血液途径感染少见。结核菌感染虽不多见,但近几年有增多趋势。 1 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表现因感染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适症状,伴有膀胱区不适。而尿道炎以排尿时疼痛为主,或伴有尿道滴脓。而急性肾盂肾炎在有尿路症状外多伴有发热、寒战、腰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1985年第2届全国肾病学术会讨论通过的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1)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在膀胱停留46h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2)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FP,或有泌尽系感染症状者。具备以上两条即可确诊。如无(2)则应再做尿细菌计数复查,如仍 ≥105mL,且两次细菌相同者。可确诊或(3)做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亦可确诊。(5)尿细菌数104~10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 4~105mL,可结合临床表现或做膀胱穿刺尿培养确诊。 近年来,一些观察显示,对有尿路刺激症状者,其中段尿细菌培养≥10 5mL即有意义。对有尿刺激症状,女性清洁中段尿培养计数≥104/mL,男性≥103/mL 作为诊断泌尿系感染标准更适用。而≥105/mL的标准仅对于某些无症状菌尿病人,以及做人类流行病学普查。 尿细胞学诊断的意义:白细胞尿虽然不能诊断尿路感染,但大多数急性尿路感染者有脓尿,尿白细胞率>3×105/h与有症状的急性泌尿系感染相关性较密切,是较好的检查脓尿的方法。尤其在用敏感抗生素后,尿培养可阴性,但短期内仍然可有脓尿。脓尿伴尿路刺激症状者对诊断泌尿系感染有帮助,但不能单靠脓尿诊断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诊断有时发生假阳性和假阴性。假阳性可由以下原因造成:(1)中断尿收集不符合标准,如清洁不够或接触会阴部等。(2)尿标本在室温里放置>1h 才接种和检查。(3)技术错误。假阴性则由于:(1)患者两周内使用过抗生素。(2)做尿培养时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5h,细菌没有足够时间繁殖。(3)饮水多,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