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作业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一、单选题

1.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林下(封闭)生境的蝴蝶体色显著深于开阔生境的蝴蝶。通过“ 假蝴蝶实验”,发现封闭生境里深色翅膀蝴蝶被捕食率显著低于亮色翅膀蝴蝶。这种现象体现了

A. 种群是的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

C. 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热带植物园中林下(封闭)生境较开阔生境暗,封闭生境里的深色翅膀蝴蝶的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天敌捕获,在生存斗争中生存的机会多,而亮色翅膀蝴蝶的体色与环境色彩反差大,易被天敌捕获,这说明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B正确,A、C、D均错误。

2.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

B. 亲本可均为突变型

C. 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

D. 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不会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该群体的基因型为Bb,B的基因频率为1/2,b的基因频率为1/2,Bb自交后,F1为1/4BB、1/2Bb、1/4bb,B的基因频率为1/2,b的基因频率为1/2,两者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A正确。杂合子Bb 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则亲本可均为突变型,B正确。F1中的杂合子Bb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87.5%:12.5%=7:1,C错误。F1(1/4BB、1/2Bb、1/4bb)自由交配,F2中BB为1/4、Bb为1/2、bb为1/4,前后代基因型频率不变,D正确。

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小鼠发生基因突变,就说明该小鼠发生了进化

B. 人类猫叫综合征与21三体综合征的机理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D. 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结出的西瓜是无子西瓜

【答案】C

【解析】若某小鼠发生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因此不能说明该小鼠肯定发生了进化,A错误;人类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而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错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结出的西瓜仍然是四倍体西瓜,而其所结的种子种下去长出来的西瓜是三倍体西瓜,D错误。

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捕食关系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

B. 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长期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

D. 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C

【解析】在捕食关系中,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不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A错误;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长期黑暗环境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B错误;隔离是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可见,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C正确;因一个种群与另一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因此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D错误。

5.下列因素中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是

A. 种群内个体全部自交

B. 种群间个体的迁移

C. 种群内个体发生基因突变

D. 不同表现型存活概率不同

【答案】A

【解析】种群内个体全部自交,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正确;种群间个体的迁移,会导致部分基因减少,因此会发生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种群内个体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一般突变为其等位基因,因此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错误;不同表现型存活概率不同,会导致某些基因频率降低,而其等位基因频率升高,D错误。

6.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A.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生物个体发生基因突变

C. 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

D. 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答案】A

【解析】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D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种群为单位的,B错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不是进化的实质,C错误。

点睛: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做题时一定要看清楚再做答。

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 种群中的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 人工选择是进化最重要的动力和机制

D.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协同进化

【答案】A

【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B错误;自然选择是进化最重要的动力和机制,C错误;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物与环境发生协同进化,D错误。

8.第4次大熊猫调査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349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大熊猫在国内得到很好的保护。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B. 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大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

C. 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

D. 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可能增大

【答案】A

【解析】大熊猫本来就属于栖息地具有的物种,所以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不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A项错误;大熊猫的放归会导致栖息地内被大熊猫捕食的生物、天敌生物等的数量、分布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B项正确;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C项正确;放归的大熊猫中可能具有与栖息地大熊猫不同的基因和基因型,所以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可能增大,D项正确。9.2017年7月,“太空灵芝”落地福州仙芝楼,填补了我国医用真菌空间育种的空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菌株培育和选择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 太空环境作用下,“太空灵芝”成为一种新的物种

C. 太空环境定向诱导后,可筛选出人们需要的性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教材分析 从学科知识体系看,初中生物课已经涉及了有关DNA、基因、染色体核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够决定生物性状有简单的介绍,但没有涉及基因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和必修2前三章知识已指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主要执行者。但没有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详细过程进行讲解。本节知识就是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的。 从教材编排的特点看,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前三章以遗传学的发展史为主要线索,逐步阐明了基因的本质,本章基于对基因本质的认识,进一步阐明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前三章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在教材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所在。同时,本节内容也为后面中心法则、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工程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比较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三者的不同点; (2)理解遗传信息与“密码子”的概念; (3)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 (1)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活动模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激发学生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 四、教学过程 第2课时

高中生物 必修二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是拉马克的进化观点() 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许多性状上存在差异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条件所能承受的数量 C.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 D.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2.下述不属于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A.生存斗争中颈和前肢较长的个体得以生存 B.长的前肢和颈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积累 C.长颈鹿的长颈和长前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的前肢和颈是经常伸长颈和前肢的结果 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错误的是() A.变异是不定向的B.遗传和变异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4.目前对于自然选择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 A.个体发展到群体B.微观发展到宏观 C.低等发展到高等D.以个体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5.下列哪一项与自然选择学说无关() A.达尔文B.《物种起源》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D.优胜劣汰 6.云南某旅游区有8群猕猴共240只,我们称这群弥猴为() A.8个种群B.一个种群 C.8个种族D.一个群落 7.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 D.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8.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种群,现人为地把其分隔成A、B两个种群,如果A种群

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B种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则() A.A种群进化速率比B种群快B.A种群进化速率比B种群慢 C.两个种群进化速率一样D.两个种群都保持原水平不变 9.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桦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取代,这种群落更替表明() 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低D.从结构上看云杉比桦木高 10.关于生物进化的问题,有多种理论解释,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 A.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综合利用B.突变、选择和生存斗争的综合利用C.变异、选择和遗传的综合利用D.变异、淘汰和遗传的综合利用 11.在一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则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为() A.18 % 82 % B.36 % 64 % C.57 % 43 % D.92 % 8 % 12.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 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B.会降低隐性基因的比例 C.会使隐性基因完全灭绝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 1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14.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 A.这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有此性状的纯合子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 15.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类型: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发生时期:主要是细胞分裂间期DNA 分子复制时。 2、原因: 外因 物理因素:X 射线、紫外线、r 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内因: DNA 复制过程中,基因中碱基对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基因的结构。 3、特点:a 、普遍性 b 、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 分子上或同一DNA 分子的不同部位上);c 、低频性 d 、多数有害性 e 、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c 、人为导致基因重组(DNA 重组)如目的基因导入质粒 3、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基因突变既能产生新的基因,又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有性生殖后代性状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传统意义上的基因重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实现的,但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 人工控制下的基因重组 (1)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如通过对DNA 的剪切、拼接而实施的基因工程。 (2)细胞水平的基因重组,如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下的大规模的基因重组。再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 ) 某一片段确实;增加某一片段;非同源染色体;位置颠倒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同步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DNA 和RNA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 和RNA 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B.DNA 和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样的 C.AGCTGA 既可能是DNA 的碱基序列,也可能是RNA 的碱基序列 D.mRNA 的碱基序列,取决于DNA 的碱基序列,同时又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解析:DNA 和RNA 是两类不同的核酸,A 错误;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 错误;T 为DNA 的特有碱基,所以含有T 的核苷酸序列只能是DNA,不可能是RNA,C 错误;DNA 上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转移到mRNA 上,mRNA 通过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 正确。 答案: D 2.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正在进行的过程是转录 B.从化学成分上看,图中的2 和5 相同 C.若已知a 链上形成e 链的功能段中碱基比例为A∶T∶G∶C=1∶2∶3∶4,则e 链的碱基比例是U∶A∶C∶G=1∶2∶3∶4 D.通过该过程,遗传信息由a 传递到了e 上 解析:图中过程是转录,a 链是DNA 分子的一条链,e 链是转录形成的RNA 链,2 和5 分别是碱基U、T,所以化学成分不一样。a 链与e 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a 链碱基比例为A∶T∶G∶C=1∶2∶3∶4,则e 链的碱基比例是U∶A∶C∶G=1∶2∶3∶4。 答案: B 3.下图为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说明少量的mRNA 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B.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 C.②③④⑤的最终结构各不相同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测试题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A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 B.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害的 C.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2.基因突变按其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①体细胞突变和②生殖细胞突变两种,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均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B.①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C.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D. ①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的间期 3.使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A.正常血红蛋白变成了异常血红蛋白 B.血红蛋白中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 C.信使RNA中的GAA变成了GUA D.DNA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4.人的基因突变不包括DNA分子双链中() A.碱基对G—C变成T—A B.因某种原因增加了一对碱基G—C C.因某种原因缺失了一对碱基G—C D.因某种原因缺失了大量的基因 5.一种果蝇的突变个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其生活能力则大大提高了,这说明() A.生物的突变常常是有利的 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是有利的 C.突变后使个体的体质增强 D.突变的有利或有害与环境环境条件有关 6. Bu(5—溴尿嘧啶)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与原大肠杆菌相比,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的碱基比例略小于原大肠杆菌,这表明Bu诱发基因突变的机制是()A.阻止碱基正常配对 B.断裂DNA链中糖与磷酸之间的化学键 C.诱发DNA发生碱基种类替换D.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序列变化 7.下列各细胞中,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是() A. 果蝇的体细胞 B. 人的卵细胞 C. 单倍体普通小麦的体细胞 D. 普通小麦的体细胞 8.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几种改变情况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改变的是() 9.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练习题(带解析)

一、考点解析 1.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包括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纯合子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答案〗C 2.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解析〗基因突变是拟南芥自发产生的,不是生长素抑制剂诱导的。 〖答案〗D 3.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的后果是() A.没有蛋白质产物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解析〗基因中缺少核苷酸对,在缺失点之前的部分可以合成蛋白质产物。如果缺失后正好对应终止子会发生BC。如果缺失后不对应终止子,则其以后控制合成的氨基酸都会发生改变。 〖答案〗BCD 4.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性,环境对基因突变起选择作用。细胞分裂中期进行DNA的复制,没有基因突变。 〖答案〗C 5.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解析〗物理因素可以提高基因的突变率在;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并没有形成新的基因;三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如三倍体无籽西瓜;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答案〗:BCD 6.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高中生物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导入: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论是基 因型还是环境条件的改变,都可能引起表现型改变,这就是生物的变异。 问题情境:投影显示资料 资料一: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有3.5千克,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叶球可重达7千克左右。但再引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千克。 资料二:用抗病易倒的小麦和易病抗倒的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培育出了既抗病又抗倒的高产小麦品种。 提出问题: 1.变异的类型有哪几种? 2.不同变异类型分别由何种原因引起?结果如何?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教师进一步归纳总结。 (-)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概念 血红蛋白是由四条多肽链,共含有574个氨基酸中,病者与正常人大部分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在第6位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因而引起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异常的血红蛋白在氧气分压较低的情况下呈棒状或卷绳样晶体结构,会使红细胞由正常圆饼状变成镰刀状。镰刀型红细胞膜易受损伤而被网状内皮细胞破坏,出现溶血性贫血症状。 讨论问题:产生蛋白质结构变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演示软件:该软件开始可从上→下顺次演示,比较符合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当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次演示可变为从下→上次序播放。而此种安排则有助于学生明确因果关系,进一步加深知识理解。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DNA 碱基序列中有一对发生了改变(变成)遗传信息改变,mRNA上相应密码子改变,多肽链上相应的氨基酸改变,血红蛋白异常红 细胞异常(镰刀型) 教师点拨:除了碱基替换外,控制合成血红蛋白分子的DNA碱基序列有时也会发生碱基的增添或缺失,导致血红蛋白病的产生,引导学生最终得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2.基因突变 3.基因突变的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书P49。

高中生物 必修二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测试题及答案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一、选择题 1.人类发生镰刀型贫血症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A.碱基发生替换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C.增添一小段DNA D.缺少一小段DNA 2.若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性状上差异甚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 3.现有三种玉米籽粒,第一种是红的,第二种是白的,第三种也是白的,但如果在成熟时期暴露于阳光下籽粒变成红的。第三种玉米的颜色是由哪种因素决定的()A.基因B.环境 C.基因和环境D.既不是基因也不是环境 4.下列不属于多倍体特点的是() A.茎秆、叶、果实、种子都较大B.发育迟缓 C.营养物质含量增多D.高度不育 5.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A.杂交实验B.射线或激光照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花药离体培养 6.遗传病是指() A.具有家族史的疾病 B.生下来就呈现的疾病 C.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D.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疾病 7.21三体综合征属于() A.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B.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遗传病D.性染色体遗传病 8.无子西瓜之所以无子,是因为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 A.数目增加,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B.数目减少,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C.联会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D.结构改变,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9.人类基因组是指人类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其主要内容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科学家应对多少条染色体进行分析() A.46条B.23条C.24条D.22条 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突变包括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②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碱基排列发生差错,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产生基因突变 ③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也有有利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1.下列变异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外祖父色盲,母亲正常,儿子色盲B.杂种红果番茄的后代出现黄果番茄 C.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性状D.用花粉直接培育的玉米植株变得弱小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会导致生物发生遗传物质的重组,在下列叙述中与遗传物质重组无关的是() A.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发生局部的互换 B.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时DNA复制 C.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在配子中自由组合 D.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遗传物质相互融合 13.如果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患者血液,输给一个血型相同的正常人,将使正常人() A.基因产生突变,使此人患病B.无基因突变,性状不遗传给此人 C.基因重组,将病遗传给此人D.无基因重组,此人无病,其后代患病14.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段 C.染色体中DNA增加了碱基对 D.染色体中DNA缺少了一个碱基 15.用基因型DdTt的个体产生的花粉粒,分别进行离体培育成幼苗,再用一定浓度的

一轮复习:必修二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一轮复习:必修二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60分) 1.(2013·深圳调研)科学家发现一种AGTN3的基因,其等位基因R能提升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其另一等位基因E能提升运动员的长跑成绩。现有一家庭,父母都具有E基因,擅长跑;一个儿子也具有E基因,擅长跑;但另一个儿子因不具有E基因而不擅长跑。请据此信息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准确的是 ( ) A.不擅长跑的一个儿子肯定善短跑 B.E基因对AGTN3基因具有显性作用 C.AGTN3变成R或E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突变 D.一个儿子擅长跑,另一个儿子不擅长跑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2.(2013·南京调研)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的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均发生改变 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3.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由此可推断,该雌鼠突变型基因为( )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常染色体基因 D.X染色体基因 4.秋水仙素和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分别是( ) A.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C.抑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都能抑制中心体的形成 5.(2012·嘉兴模考)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6.已知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A表示)经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可得到长度为1.15 kb和0.2 kb的两个片段(其中0.2 kb的片段通常无法检测到),异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S表示)因为突变恰好在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后只能形成一个1.35 kb 的DNA片段,如图1;现用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编号1、2、3的三份样品实行处理,并实行DNA电泳(电泳时分子量越小扩散越快),结果如图2,则1、2、3号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含答案)培训资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 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 解析:A项说明了基因突变的本质,B项阐明了基因突变的原因,C项说明了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不全是有害的,有一些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突变是有利的,且突变的有利、有害是相对于生物所处的环境而言的。 答案: D 2.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 A.玉米籽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 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 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种群中偶尔出现了白色猕猴 D.小麦经减数分裂产生花粉 解析:选项A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选项B属于基因重组;选项D是减数分裂;选项C是基因突变。 答案: C 3.基因A,它可以突变为a1,也可以突变为a2,a3……一系列等位基因,如图不能说明的是( )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图中表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或等位基因),此等位基因对生物体有可能是有害的,也有可能是有利的;这些基因的转化既不符合分离定律,也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D 4.有性生殖生物的后代性状差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下列过程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第六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进步性:认为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进化的。 3、局限性:缺乏证据,多为主观臆断。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选择材料:由变异提供;内在因素:遗传和变异;进化方向: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动力:生存斗争。 3、局限性: 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现代达尔文主义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种群: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率。 ①按定义计算: 例1:从某个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则:基因型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型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型 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30% 60% 10% 60% 40%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杂合子频率 例:某个群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 ,则: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 60% 40%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 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我以新课标为依据,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重组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本节的主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这是一个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的过程,学生缺乏直观经验,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动画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这一过程,使这一内容直观化;侧枝内容是RNA的种类及遗传密码的概念、种类、特点等。不仅内容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所以教学难度大。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用2课时。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这是本章学习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也可以说是执行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合成来实现的。本节集中讲述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可以说是本章的重点。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因此,本节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单纯描述,而应当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达到理解层次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观点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为什么是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呢?”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插图多而且复杂。插图包括结构示意图、化学组成区别图、转录过程流程图、翻译过程流程图和一个mRNA分子上的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示意图等。能否处理好教材中的插图,是本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基因的本质》后,已经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基因的其他问题,学习的欲望强烈。但具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会陷入学习时明白,学完了就糊涂的困惑中。同时还有课时紧,任务重的矛盾。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教学难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重组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类型: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发生时期:主要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 2、原因: 外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内因: DNA复制过程中,基因中碱基对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基因的结构。 3、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c、人为导致基因重组(DNA重组)如目的基因导入质粒 3、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基因突变既能产生新的基因,又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有性生殖后代性状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传统意义上的基因重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实现的,但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 人工控制下的基因重组 (1)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如通过对DNA的剪切、拼接而实施的基因工程。 (2)细胞水平的基因重组,如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下的大规模的基因重组。再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 ..... 某一片段确实;增加某一片段;非同源染色体;位置颠倒

高中生物_必修二_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测试题及答案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一、选择题 1.人类发生镰刀型贫血症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A.碱基发生替换 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C.增添一小段DNA D.缺少一小段DNA 2.若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性状上差异甚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 D.染色体变异 3.现有三种玉米籽粒,第一种是红的,第二种是白的,第三种也是白的,但如果在成熟时期暴露于阳光下籽粒变成红的。第三种玉米的颜色是由哪种因素决定的()A.基因 B.环境 C.基因和环境 D.既不是基因也不是环境 4.下列不属于多倍体特点的是() A.茎秆、叶、果实、种子都较大 B.发育迟缓 C.营养物质含量增多 D.高度不育 5.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A.杂交实验 B.射线或激光照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花药离体培养 6.遗传病是指() A.具有家族史的疾病 B.生下来就呈现的疾病 C.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D.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疾病 7.21三体综合征属于() A.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 B.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遗传病 D.性染色体遗传病 8.无子西瓜之所以无子,是因为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 A.数目增加,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B.数目减少,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C.联会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D.结构改变,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9.人类基因组是指人类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其主要内容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科学家应对多少条染色体进行分析() A.46条 B.23条 C.24条 D.22条 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突变包括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②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碱基排列发生差错,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产生基因突变 ③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也有有利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1.下列变异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外祖父色盲,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B.杂种红果番茄的后代出现黄果番茄 C.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性状 D.用花粉直接培育的玉米植株变得弱小 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会导致生物发生遗传物质的重组,在下列叙述中与遗传物质重组无关的是() A.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发生局部的互换 B.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时DNA复制 C.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在配子中自由组合 D.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遗传物质相互融合 13.如果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患者血液,输给一个血型相同的正常人,将使正常人() A.基因产生突变,使此人患病B.无基因突变,性状不遗传给此人 C.基因重组,将病遗传给此人D.无基因重组,此人无病,其后代患病 14.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段 C.染色体中DNA增加了碱基对 D.染色体中DNA缺少了一个碱基 15.用基因型DdTt的个体产生的花粉粒,分别进行离体培育成幼苗,再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成熟后的自交后代是()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系谱图专题讲课稿

遗传系谱图专题训练 1.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 子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 子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2.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 是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8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Ⅲ10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由I1传来的 D.Ⅲ8和Ⅲ9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4 3.右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为男性患者。下列 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2号 C.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10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 /3 D.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后代 男性患病的概率是l/18 4.下图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叙述正确的是 A.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C.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D.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5.右图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 病基因。 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不可能是X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X显性遗传病 C.患乙病的男性多于女性 D.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6.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 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 的是 A.甲病为色盲症,乙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B.Ⅱ7和Ⅱ8生一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1/9 C.Ⅱ6的基因型为DdX E X e D.若Ⅲ11和Ⅲ12婚配,则生出病孩的概率高达100% 7.有两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它们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一种先天代谢病称为黑尿病(A,a),病人的尿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黑。另一种因缺少珐琅质而牙齿为棕色(B,b)。如图为一家族遗传图谱。 (1)棕色牙齿是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病。 (2)写出3号个体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7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 (3)若10号个体和14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棕色牙齿的女儿概率是___。(4)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1个黑尿病患者,每1000个男性中有3个棕色牙齿。若10号个体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棕色牙齿有黑尿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8.下图是一个家庭的遗传谱系(色觉正常为B,肤色正常为A),请回答: (1)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若11号和12号婚配,后代中患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若11号和12号婚配,生育子女中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只患白化病(不含既色盲又白化的患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9.下图的甲为某家族遗传性肾炎(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苯丙酮尿症(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遗传系谱图;乙表示家族中一些个体体内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形态及遗传性肾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试分析回答:

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本节聚焦:、在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的进化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是什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讨论一:、枯叶蝶的翅很像一片枯叶这有什么适应意义?、从进化的角度怎样解释这种适应的形成?、同一环境中不乏翅色鲜艳的蝴蝶这与你刚才的解释有矛盾吗?如果有又怎样解释?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拉马克最早提出“进化论”的概念(《动物学的哲学》,)。 拉马克认为:生物是进化的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 即:动植物生存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产生的根本原因环境引起的变异具有一定有利倾向(定向)而且可遗传给后代的。 讨论二:我们今天应怎样评价拉马克进化学说的积极意义?zxxkw学科网请评价拉马克的进化论先进之处(优点)不足之处最早提出“进化”获得的性状不一定能遗传 早期学习神学。 热衷于收集矿石和生物标本在课余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博物学家从那里接受了科学训练。 年~年随贝格尔号绕地球一圈沿途考察地质和动植物。 达尔文达尔文:贝格尔号之航业余爱好者→著名的博物学家 虔诚的基督教徒→无神论者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事实: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事实: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事实:资源是有限的推论: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事实: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

异)事实:许多变异是可能遗传的推论: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推论: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适者生存*大风大浪淘汰过度繁殖变异遗传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原始昆虫有翅力大有翅力小无翅√×√生存生存有翅力大无翅zxxkw学科网用进废退?物竞天择?拉马克达尔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内容评价()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局限性()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科学性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内容评价()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局限性()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科学性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 鳕鱼的年产卵量是万粒。 有人计算过,如果鳕鱼所产的卵全部能孵化长大成鱼,那么不出年,整个大西洋就会被鳕鱼塞满。 过度繁殖zxxkw 人可能是繁殖能力最小的!若以每对夫妻平均生三个子女平均年传递一代计算每隔年人口就将增加一倍。 只需数百年时间世界人口就将达到几万亿人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能力比人强很多很多倍!若全部后代都能成活下来只要很短时间就会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知识点总结 下面由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第一节一、生物变异的类型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二、可遗传的变异(一)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1)普遍性(2)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3)低频性(4)多数有害性(5)不定向性【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第二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 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

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例: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② 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例: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1)Aa ______(2)AaBb _______(3)AAa _______(4)AaaBbb _______(5)AAAaBBbb _______(6)ABCD ______答案:2 2 3 3 4 1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单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 几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 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染色体变异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现有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ddrr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DDRR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ddRR ,应该怎么做?优缺点: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较复杂。 【附】育种方法小结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物杂交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花药(粉)离体培养原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 2、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 教学重点:1、遗传信息的转录 2、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 教学难点:1、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2、转录、翻译和DNA复制过程的比较 学情分析:本章是第三章知识的延伸和深化,要注重引导学生把微观的DNA分子、RNA分子、蛋白质分子有效的与宏观的生物性状联系起来。在处 理第一节教材时,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基因不是DNA指导 蛋白质的合成,怎样理解基因是遗传的功能单位。同时,又要体会 为什么不是基因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而是需要RNA的参与,这 里要注意复习细胞结构的知识,回忆DNA分布和蛋白质合成场所的 不同。本节课难点集中在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认识上,特别是比较 转录和DNA复制的不同之处。在出题方面,以计算题型为主,主要 考察碱基的计算:DNA、RNA之间新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DNA、 RNA碱基个数与蛋白质中氨基酸个数的对应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第三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所谓的遗传效应就是能够有效控制生物的性状, 但是生物性状的直接体现者是蛋白质,也就是说生物性状不同实际上是 因为生物体内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因此基因具有遗传效应就是要指导 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基因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 成呢?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转录、翻译。 【基础知识导学】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1、DNA主要分布在,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的上,

因此需要在二者之间传递遗传信息。该物质可以传递遗传信息的原因是:它的分子结构与DNA相似,是由种形成的 结构,通过的排列顺序储存遗传信息。 2 3、转录教师展示转录过程的动画,学生观察并完成下列问题。 (1)、转录的含义:以为模板合成过程。(2)、场所: (3)、条件:a、模板: b、能量: c、酶: d、原料: (4)、产物:产生 (5)、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RNA的种类在细胞中有三种 mRNA(信使RNA),tRNA(转运RNA),rRNA(核糖体RNA) ①信使RNA(mRNA):单链结构,由DNA转录而来,其碱基序列包含遗传信息。 ②转运RNA(tRNA):单链折叠成三叶草结构,头端特定的三个碱基叫反密码子, 尾端连接特定的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中运输氨基酸, 所以叫做转运RNA。 ③核糖体RNA(r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5、翻译 (1)、翻译的含义:以为模板合成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