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活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活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活塞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班学生:王开勇

学号:20092428

指导教师:付敏副教授

目录

1 零件的分析 (1)

1.1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1)

1.2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

2 毛坯的选择 (2)

2.1毛坯的选择及毛坯制造方法的选择 (2)

2.2毛坯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2)

3 工艺路线的拟定 (2)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3)

3.3加工顺序的安排 (3)

3.3.1加工阶段的划分 (4)

3.3.2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4)

3.3.3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 (4)

3.3.4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4)

3.3.5辅助工序的安排 (5)

4 工序设计 (6)

4.1 机床和工艺装备的选择 (6)

4.2工序设计 (6)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1 .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1)00.002550φ-mm ×770mm 自身圆度公差为0.005mm

(2)左端3926M g ?-螺纹与活塞杆00.002550φ-mm 中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5mm

(3) 1:20圆锥面轴心线与活塞杆00.002550φ-mm 中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

(4) 1:20圆锥面自身圆跳动公差为0.005mm (5) 1:20圆锥面涂色检查,接触面积不小于80%

(6) 00.002550φ-mm ×770mm 表面渗氮,渗氮层深度0.2-0.3表面硬度62一 65HRC

1.2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活塞杆在使用过程中,承受交变载荷作用,

00.0025

50φ-mm ×770mm 处

有密封装置往复摩擦表面,所以该处工艺要求硬度高又耐磨。 活塞杆采用38CrMoAlAn 材料,

00.0025

50φ-mm ×770mm 部分经过调质处理和

表面渗碳处理,芯部硬度为23-32HRC,表面渗氮层深度0.2-0.3mm,表面硬度62-65HRC ,所以活塞杆既有一定的韧性,又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2) 活塞杆结构比较简单,长径比大,属于细长轴类零件。刚性较差,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在车削时要粗车、精车分开,而且粗、精车一律使用跟刀架,以减少加加工时工件变形,在加工两端螺纹时使用中心架。

(3)在选择定位基准时,为了保证零件同轴度公差及各部分的相互位置精度,

所有的加工工序均采用两中心孔定位,使之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4)磨削外圆表而时,工件易产生让刀、弹性变形,影响活塞杆的精度。因此,在加工时应修研中心孔,保证中心孔清洁,中心孔与顶尖间松紧程度要适宜,并保证良好的润滑。砂轮一般选择:磨料白刚玉(WA),粒度60#,硬度中软或中、陶瓷结合剂,另外砂轮宽度应选窄些,以减小径向磨削力,加工时注意磨削用量的选择,磨削深度要小。 (5)在磨削中

00.0025

50φ-mm ×770mm 外圆和1:20锥度时,两道工序序必须

分开进行。在磨削1:20锥度时,要先磨削试件,检查试件合格后才能正式磨削工件。(1:20圆锥面的检查,是用标准的1:20环规涂色检查,其接触面应不少于80%)

(6)为了保证活塞杆加工精度的稳定性,在加工的全过程中不允许人工校直。

(7)渗氮处理时,螺纹部分等应采取保护装置进行保护。

1. 3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1)给构力求简单、对称,横截面尺寸不应该有突然地变化。 (2)应有合理的模面和圆角半径。

(3)38CrMoAlAn 刚具有良好的可锻性和耐磨性。

2. 毛坯的选择

2.1毛坯的选择及毛坯制造方法的选择

因为活塞杆的工作方式是往复运动的形式,为了增加活塞杆的寿命,减小活塞杆的磨损晕,因此毛坯选用38CrMoAlAn 的合金结构钢。

由于活塞杆选择小批量生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宜采用自由锻制造毛坯。

2. 2毛坯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1) 毛坯形状

根据零件图各个部分的加工精度要求,锻件的尺寸公差等级为8-12级,。又由于活塞杆选择小批量生产,考虑选择圆柱型毛坯。

(2)毛坯基木尺寸

由于毛坯的制造方式是自由锻造,根据活塞杆零件图的尺寸要求和实际的加工要求,锻造后的尺寸定为:直径62mm、长度1150mm,查工艺手册,确定毛坯的尺寸为:直径80mm,长度760mm。

绘制锻造后零件毛坯图如下:

3.工艺路线的拟定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正确选择定位基准是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进行夹具设计的关键。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基准的选择是否合理影响到加工质星、生产率和加工成本。定位基准的选择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所制定的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质量基准选择不当,会增加工序,或使工艺路线不合理,或使夹具设计团难,甚至达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在设计工艺规程的过程中,当根据零件工件图先选择精基准,后选料精基准。结合整个工艺过程要进行统一考虑,先行工序序要为后续工序创造条件。

(1)粗基准的选择

粗准的选择应能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合理分配各加工面的余量,为后续工序提供精基准。所以为了便于定位、装夹和加工,可选轴的外圆表而面为定为基准,或用外圆表面和顶尖孔共同作为定位基准。用外圆表面定位时,因基准面加工和工作装夹都比较方便,一般用卡盘装夹。为了保证重要表面的粗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应选该表面为粗基准,并且要保证工件加工面与其他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粗基准采用锻造后的毛坯外圆。中心孔加工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毛坯外圆,车端面、钻中心孔。一般不能用毛坯外圆装夹两次钻两端中心孔,而应该以毛坯外圆作为粗基准,先加工一个端面,钻中心孔,车一端外圆,然后以已车过的外圆作基准,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另一端面,钻中心孔,才能保证两中心孔同轴。

(2)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活塞杆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应选择活塞杆的左右端面和两端面的中心孔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以两端面作为基准进行加工。可避免基准转化误差,也遵循基准统一原则。两端的中心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中心轴线为定为基准,可保证表面最后的加工位置精度,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根据各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位置精度等要求,各表面加工方法对应如表3-1:

表3-1 加工方法的确定

加工表面

经济精度等级

IT 表粗糙度

Ra(um)

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加工方法定位基准

M39外圆

表面

IT8 3.2同轴度0.05粗车—精车中心轴线六方处表

面IT6 3.2

粗车—精车

—精铣

中心轴线

左端圆锥

表面

IT6 3.2粗车—精车中心轴线φ50外圆

表面IT60.4圆度0.05

粗车—精车

—半精磨—

精磨

中心轴线

1∶20锥

度表面IT60.8

跳动度

0.005

同轴度0.02

粗车—精车

—半精磨—

精磨

中心轴线

3.3加工顺序的安排

制定加工方案的一般原则为: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先主后次,程序段最少,走刀路线最短以及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制定工艺路线要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木。根据生产类型是小批量生产,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3.3.1划分阶段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其粗,精加工应该分开,以保证零件的质量。

活塞杆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其中表而粗糙度要求最高为Ra 0. 4um,另外几处圆跳动也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精加工方案的确定,将该活塞杆的加工划分为五个阶段:粗车(粗车外圆、端面和钻中心孔)、精车(精车各处外圆、台阶及次要表面等)、粗磨(粗磨各处外圆)、半精磨、精磨。

3.3.2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该活塞杆的生产类型为小批量生产,零件的结构复杂程度一般,但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可选用工序集中原则安排轴的加工工序。采用普通机床和部分高生产率专用设备,配用通用夹具,与部分划线法达到精度,以减少工序数目,缩短工艺路线,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工序集中原则,有利于保证各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节省安装工件的时间,减少工件的搬动次数,使生产计划、生产组织工作得到简化,工作装夹次数减少,辅助时间缩短。

3. 3.3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

①先基准平面后其他的原则:机械加工工艺安排是总是先加工好定位基准而,所以应先安排为后续序准备好定为基准。先加工精基准面,钻中心孔及车表面的外圆。

②按先粗后精的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先安排精度要求较高的各主要表面,后安排精加工表面。

③按先主后次的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先车外圆各个表面,端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④先外后内,先大后小原则:先加工外圆再以外圆定位加工内孔,加工阶梯外圆时先加工直径较大的后加工直径小的。

⑤次要表面的加工安排:切槽等次要表面的加工通常安排在外圆精车或粗磨之后,精磨外圆之前。 ⑥对于

00.0025

50φ-mm ×770mm 和1:20锥度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的表面,

安排在后面,并在前几道工序中注意形位公差,在加工过程中不断调整、保证其形位公差。

3.3.4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在切削加工前应安排退火处理,提高改善轴的硬度,消除毛坯的内应力,改善其切削性能。在精加工之前进行调质处理,能提高轴的综合性能。最终热处理安排在半精磨之后,精磨加工之前,其能提高材料强度、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3.3.5辅助工序的安排

毛坯铸件制造完成后,要对铸件的质量进行初检,避免缺陷零件进入下道工序当中,造成废品。零件在制造完成后,需要清除毛刺,清洗零件,以便为下一步的静平衡检测做准备,为此在机械加工完成之后,安排一次去毛刺,清洗的过程,去除毛刺和油污。最后,对零件进行静平衡检测,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要求,同时可以筛除不合格产品,保证出厂的质量。

有各工艺安排确定活塞杆工艺路线如表3-2所示:

表3-2 活塞杆工艺路线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 序 内 容 设 备

1 下料 棒料

80760mm mm φ?

2 锻造 自由锻621150mm mm φ?

3 热处理 退火

4 划线 划两端中心孔线 5

钳工

钻两端中心孔B2.5

6 粗车

夹左端,顶尖顶另一端,粗车外圆至φ55mm

倒头装夹工件,顶另一端中心孔,车外圆至φ55mm

CW6163

7 热处理 调质处理28-32HRC

8粗车夹左端,中心架支承另一端,切下右端6mm做试片,进行

金相组织检查,端面车平,钻中心孔B2. 5

倒头装夹工作,中心架支撑另一端,车端面,保证总长

1090mm,钻中心孔B2.5

CW6163

9精车两顶尖装夹工作,车工件右端M39 x 2-6g,长60mm,直径

方向留加工余量lmm,车

0.0025

50

φ

-mm×770mm时,要

使用跟刀架,保证1:20的锥度,留留有加工余量1mm

倒头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另左端各部及螺纹M39 ×2-6g,

长度100mm,直径方向留加工余量l mm,六方处外径车至φ

48mm,并车六方与

0.025

50mm

φ

-连接的锥度

CW6163

10磨修研两中心孔

11粗磨

两顶尖装夹工作,粗磨

0.0025

50

φ

-mm×770mm,留磨量

0.08-0.10mm

粗磨1:20锥度部分,留磨量为0.1mm

M1432

12车两顶尖装夹工作,车右端螺纹M39 ×2-6g,切槽5mm×φ

36mm,倒角1×45o

倒头两顶尖装夹工作,车左端螺纹M39 ×2-6g,切槽7mm

X×φ36mm,倒角2×45o

CW6163

13磨修研两中心孔

14半精磨两顶尖装夹工件,半精磨

0.0025

50

φ

-mm×770mm ,留精磨

量0.04-0.05mm

半精磨1:20锥度,留精磨余量0.04-0.05mm

M1432

15热处理渗氮处理

0.0025

50

φ

-mm×770mm,深度为0.25-0.35mm,渗氮时,工件应垂直吊挂,防止变形,另外螺纹部分和六方部分均需要安装保护套

16精铣铣六方至图样尺寸41mm×41mm

X53K、分

度头

17精磨两顶尖装夹工作,精磨

0.0025

50

φ

-mm×770mm至图样尺寸

两顶尖装夹工作,精磨1∶20锥度至图样尺寸

M1432

18检验入库按图样检验各部尺寸,涂油包装入库

4 工序设计

4.1机床的选择

工序1采用锯床

工序6、8、9、12采用CW6163车床

工序11、14、17采用M1432磨床

工序16采用X53K铣床

工艺设备的选择

(1)选择夹具

该活塞杆的生产纲领是小批量生产,所以采用三抓卡盘、双顶尖和铣床专用夹具。

(2)选择刀具

在车床上加工的各工序,采用复合中心钻端面车刀和外圆车刀;在铣床上加工的工序,采用硬质合金铣刀即可保证加工质量。

(3)选择量具和其他

加工表面均采用游标卡尺。

对角度尺寸利用专用夹具保证,其他尺寸采用通用量具

4.2工序设计

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1)活塞杆两端M39×2-6g 的外圆表面。其加工路线为粗车—精车。由工序06、07、11、12组成,据查到的加工余量得粗车的加工余量为7mm,精车的加工余量为15mm,总的加工余量为22mm

计算其各工序尺 精车:40+15=55 粗车:55+7=62

按照加工方法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给各工序尺寸确定公差,查工艺手册可知每道工序的经济精度所对应的值为:

取精车的经济精度公差等级IT8, 其公差值为20.039T mm =

取粗车的经济精度公差等级IT 12,其公差值为30.30T mm

=

其数据如表4-1:

表4-1 活塞杆两端M39×2-6g 的外圆表面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

工序名称

加工经济精度(mm )

工序余量(mm ) 表粗糙度Ra(um) 工序基本尺寸(mm ) 尺寸公差(mm )

精车 IT8 7 3.2 40 00.03940φ-

粗车 IT12 15 12.5 55 00.30

55φ-

锻造

±2

62

φ62±2

现用计算法对精车径向的工序量进行分析 工序最大余量max 5539.96115.039Zl mm =-=

工序最小余量

min 54.974014.97Zl mm

=-=

(2)对活塞杆六方处的表面,加工工艺路线为:粗半-精车-精铣。由工序序6、9、16组成。查工艺手册得各加工余量:精铣的加工余量为0.7,精车的加工余量为7mm,粗车的加工余量为7mm 。

精铣:47.3+0.7=48 精车:48+7=55 粗车:55+7=62

取精铣的经济精度等级为IT6, 公差值为T1=0.016mm 取半精车的经济精度等级为IT8,公差值为T2=0. 039mm 粗车的经济精度等级为IT12,公差值为T3=0.30mm 数据如表4-2:

表4-2活塞杆六方处的表面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

工序名称

加工经济精度(mm )

工序余量(mm ) 表粗糙度Ra(um) 工序基本尺寸(mm ) 尺寸公差(mm ) 锻造 ±2

62 φ62±2

粗车 IT12 7 12.5 55 00.30

55φ- 精车 IT8 7 3.2 48 00.039

48φ-

精铣

IT6

0.7

0.8

41×41

(3)对活塞杆靠左端的圆锥表面,加工工艺路线为:粗车—精车。保证表面糙度Ra3. 2um.

(4)对活塞杆

00.0025

50φ-mm ×770mm 表面,加工艺路线为:粗车—精车—粗

磨—半精磨—精磨。查工艺手册后计算得其工艺如表4-3:

表4-3 活塞杆0

0.002550φ-mm ×770mm 表面工序余量的确定

工序名称

加工经济精度(mm )

工序余量(mm ) 表粗糙度Ra(um) 工序基本尺寸(mm ) 尺寸公差(mm )

精磨 IT6 0.04 0.4 50 00.019

50φ-

半精磨 IT7 0.04 0.8 50.04 00.03050.04φ- 粗磨

IT8

0.92

1.6

50.08

00.039

50.08φ-

精车 IT8 4 3.2 51 00.03951φ- 粗车 IT12 7 12.5 55 00.30

55φ-

锻造

±2

62

622φ±

(5)对活塞杆1:20锥度表面,加工工艺路线为:粗车—精车—粗磨—半精磨—精磨。查工艺手册得各加工余量:精磨的加工余星为0.04mm ,半精磨的加工余量为0.06,粗磨车的加工余量为0.9,粗车的加工余量为7mm

取精磨的经济精度等级为IT6,公差值为T1=0.019mm 取半精磨的经济精度等级为IT7,公差值为T2=0.030mm 取粗磨的经济精度等级为IT8,公差值为T1=0.039mm 取精车的经济精度等级为IT8,公差值为T2=0.039mm 取粗车的经济精度等级为IT12,公差值为T1=0.30mm

(6).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加工工时

确定切削用量的原则:首先应选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在机床动力和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又满足以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情况下,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根据公式确定最佳切削速度。

计算过程以工序9为例

从上面的工艺过程中可知道该工序包含6个工步。对于前三个工步: (1)背吃刀量的确定:

根据加工余量,背刀量为ap1= 1. 5mm.。 (2)进给量的确定: 查表得 f1=0.86mm/r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