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意识,生命]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及反思

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及反思

【摘 要】“生命意识”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近年来,由于自身主观原因或者家庭教育的忽略、学校教育的缺乏以及社会环境的种种影响,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珍惜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所在,是大学生个体以及全社会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对策分析

生命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生命意识”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原本是在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作为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采取对策而出现的,为的是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对生命的威胁。在国外,生命意识教育很早就已经萌芽生长起来。例如在美国和英国,生命教育主要是渗透式地融入到其它课程中,使生命教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面向重庆8所高校的90后大学生发放了500份问卷,同时也走访了数十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通过电话采访了一些高校老师和相关人员。以此来发现问题所在,并针对问题展开对策的探讨与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总结于后。

一、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

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能较好地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特性,能意识到生命间的复杂关系,懂得保全生命的基本常识,但同时也存在生命价值自我化、生死观模糊化、生命责任缺失化等问题。现简述如下:

(一)学生自身

2.压力过大,受挫能力不强。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由于从小关于生命意识的教育不够,同时所受到的外界压力颇多而导致的心理承受力较弱以及附带的一些不良后果。近86%的人经常会感觉有压力;由于家长和社会常常忽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命意识”教育,近26%的学生面对困难挫折时选择求助他人,近4%的人表示会知难而退,近6%的人因无法排解心中苦闷而选择伤害自己。

3.责任感的缺失,生命意识薄弱。此次调查中,在问到如何看待生命时,大部分同学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况较好,都能清楚地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特性,意识到生命间的复杂关系,懂得保全生命的基本常识。但依然有部分学生的生命意识不够强烈,更有少数人对生命持以漠然的态度。如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经常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面对死亡时大部分人认为死亡就是一种正常现象,而不是件痛苦的事,更有一部分学生还有过自残或自

杀的想法甚至类似经历。

除此之外,责任感的缺失还体现在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调查显示75%的人的生活习惯情况一般或较差,生活作息极其不规律,比如暴饮暴食、熬夜玩耍、抽烟酗酒等等;其中有近10%的人目前表示身体质量较差。大学生由责任心缺失对自我生命的轻视的同时,也表现在利己思想的膨胀,即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以及生态责任意识的缺乏。

(二)家庭环境

1.家庭基本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生命意识。调查中仅有不到30%的家长拥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父母自身的生命意识及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以及教育方式;仅5%的家庭经济富裕,有超过30%的家庭,家庭经济情况还处于比较困难,因此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对孩子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调查也发现,大部家庭比较和睦的孩子都选择了非常喜欢自己的家庭,而孩子也比较阳光向上。

2.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高低与孩子生命意识强弱成正比。超过40%的家长并不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近33%的同学家长很少或者从不对孩子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但同时,大多数家长又对孩子的期望较高,虽然经常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可是对于孩子的生命意识(或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度却不够。

3.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区。近56%的孩子平日里缺乏来自家长的鼓励,有将近66%的孩子会因犯错而经常受到家长的打骂。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有时候甚至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学校环境

3.老师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度较低。调查显示,只有约17%的学生表示学校和老师会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辅导员老师经常与学生沟通的仅占少数。

(四)社会环境

2.社区和区委会对居民生命意识的不够重视。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走访中,大部分的区委会(村委会)并没有为居民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或者诊所,大部分学生也表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在这个方面做得并不好,90%表示属于情况一般或较差。在关于进行生命意识的宣传活动,只有10%的同学明确表示会有相关的活动举行,更有近30%的学生表示其社区并没有进行过生命意识的相关宣传活动。

二、结果反思及对策探讨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是生活的基本动力。在现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着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部分90后大学生却迷失于生命的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寻中。所以,如何认识生命的可贵,培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和意识,应从学生、家庭、学校

、社会各方面来共同采取措施。

(一)学生方面

1.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了解生命,认识生命,感悟生命。在进入高校之后,大学生会系统地学习马哲、思修等重要课程,而在这些课程中,“如何科学对待人生,培养正确价值观”等知识都是值得重点学习的部分。

2.在生活当中,应自我调节适应大学生活节奏,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并通过书本学习来汲取知识养料从而认识自我,充实自我;远离网络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确保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和向上的生活状态。

3.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和家庭的溺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承受挫折能力极差。所以在学会独立生活的同时,培养自我受挫能力、学会自我疏导与鼓励非常重要。

4.责任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而在被宠溺的部分90后大学生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自私自利,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所以,每个人在维护自身利益的时候,要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对自己负责的同时也要时刻关心他人生命,培养起90后大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展现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风貌。

(二)家庭方面

1.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源头,生命意识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积极参与。父母必须自觉锤炼自身的生命情怀,养成自身的生命智慧,教育孩子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基础。

2.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更要以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重。当今中国“成绩至上”成为很多父母坚守的信仰,而孩子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常常受到忽视甚至被压抑。尤其是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初次离家外出读书,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时常常会感到迷惑。所以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多问候关心其生活状况,凡事以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重。

3.走出教育方法的误区。虽然俗话说:“黄金棍下出好汉”,但90后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蜕变、走向成熟的阶段。这样的教育方式若运用太偏激,则会适得其反。

(三)学校方面

1.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高校是对90后大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主要角色,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时候应该要设置专门的教育课程,因为这是强化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也要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给予学生充分地学习生命价值的渠道和资源,使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增强对生命的热爱。

2.在大学期间,应多开展生命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多种讲座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能力提升,认知社会的机会。形成灵活有效的生命教育形式的同时,

时刻将生命至上理念灌输于学生脑海。

3.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和辅导场地,是强化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专业的老师才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的辅导,从而避免问题的恶化。同时,在加强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时应重视因性别、年龄而产生的个体差异,恰当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来改善现状。

(四)社会方面

调查中,大部分的街道、社区对于生命意识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即使少数街道、社区作过类似的工作也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标语或者报刊栏来进行宣传。因此,要在全社会培育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政府应采取有力的措施,通过各种媒体来营造崇尚生命、珍爱生命的氛围,促使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潜移默化,使每个公民明确个人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还要重视生命责任在社会法制中的回应,以健全的法制来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以真实的案例给每个90后大学生都敲响生命的警钟。只有在一个重视生命存在的社会里,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一个邻里和谐、健康友善的生活环境。

当然,无论学生个体、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无论哪一方面都无法单独承担起改善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的重任。只有四位一体,相互联运,才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防护体系,给这一批“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天之骄子以坚强的后盾。

三、结语

“生命诚可贵”。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培养其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和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受挫能力和心理承受力,使其树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于正视并超越人生的生存困境。

与之同时,我们也希望让教育者们看到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家庭、校园、社会对于学生生命意识的关注与教育,为学生学习及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更好的环境。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希望能对今后的生命意识教育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共同努力创建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社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