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专题讲座-6

高一数学专题讲座-6
高一数学专题讲座-6

高一数学专题讲座-函数(三)

基础知识

(1)函数奇偶性定义,(2)函数奇偶性性质,(3)函数奇偶性应用

解题训练

1、函数y=x x

是( )

(A )奇函数(B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C )偶函数(D )非奇非偶函数

2、已知函数f(x)=ax 2+bx+c (a ≠0)是偶函数,那么g(x)=ax 3+bx 2+cx 是 (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奇且偶函数 (D )非奇非偶函数

3、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 )

(A )();12+=x x f (B) ()2

2x 1x 1x f -+=; (C) ()313x x x f -+=; (D)()x 1x lg x f -= 4、若()x f 是奇函数, ()x g 是偶函数,且在它们定义域的公共部分上都不恒等于零.则()

x f ()x g 是 (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既奇且偶函数

5、若()x f y =是奇函数,则下列各点中一定在图象上的点是 ( )

(A ) ()()a f a -,; (B) ()()a f a ,-; (C) ()()a f a --,; (D) ()()a f a ---,

6、已知f(x)=x 5+ax 3+bx-8,且f(-2)=10,那么f(2)=( )

(A ) -26 (B ) –18 (C ) -10 (D ) 10

7、设()()()???+-=x x x x x f 11()()

00<>x x .则()x f 是 ( )

(A )偶函数 (B) 奇函数 (C)既奇且偶函数 (D)非奇非偶函数

8、已知y=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x)=x 2-2x,则f(x)在R 上的表达式是

( )

(A )y=x(x -2) (B) y=x(|x|-1) (C)y=|x|(x -2) (D) y=x(|x|-

2)

9、设()x f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o x 时,()()

31x x x f +=.则当()0,∞-∈x 时,

()x f 的表达式是 ( ) (A) ()31x x -; (B) -()31x x -; (C) ()31x x + ; (D) -()

31x x +.

10、函数f (x )的定义域∈x R ,且1≠x ,已知f (x+1)是奇函数,当1x f (x )的递减区间是( ) (A) ),45[+∞ (B) ]45,1( (AC) ),47[+∞ (D) ]4

7,1(

11、函数f(x)定义在实数集R 上,f(x+y)=f(x)+f(y),且当x>0时,f(x)<0则f(x) ( )

(A)是奇数且在R 上是单调增函数 (B)是奇数且在R 上是单调减函数

(C)是偶函数且在R 上是单调减函数 (D)是偶函数且在R 上不是单调函数

12、已知奇函数y=f (x)是定义域上的增函数,那么y=f (-x)在定义域上( )

(A)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 (B )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

(C)既是偶函数又是增函数 (D )既是偶函数又是减函数

13、偶函数y=f (x)在区间[3, 5]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2,那么y=f (x)在区间[-5, -3]上是( )

(A)减函数且最小值为2 (B )减函数且最大值为2

(C)增函数且最小值为2 (D )增函数且最大值为2

14、如果奇函数f (x)在区间[3, 7]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那么f (x)在区间[-7, -3]上是( )

(A)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B )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

(C)减函数且最小值为-5 (D )减函数且最大值为-5

15、已知f(x)=mx 2+nx+3m+n 是偶函数,且其定义域位[m-1,2m],则m=_________n=___________

16、若非零函数()x f ,()x g 的奇偶性相同,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函数()()()x g x f x H ?=为 (奇还是偶) 函数

17、若y=f (x)是偶函数, 则f (2+3)-f (321

-)等于

18、设偶函数y=f (x)在(-∞, 0)上是减函数,则f (3)与f (-π)的大小关系是

19、设偶函数y=f (x)在(-∞, 0)上f (x)=x 2+x -1则在),0(+∞上f (x)=

20、已知函数y=f (x)是偶函数,y=g(x)是奇函数,且f (x)+g(x)=

1

1-x ,则 f(x)= g(x)=

21、试判断函数2|2|12

-+-=x x y 的奇偶性

22、.求证:奇函数的反函数仍是奇函数.

高中数学听课评课总结

高中数学听课评课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教务处的具体指导下,本组教师群策群力,团结进取,在教学教研方面做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期加大了教学督查的力度。教研组内先后听了,魏丽芳,黄双妹、李哲3位老师的课,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内进行了交流,有效的促进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以及角色的转变,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推进。对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授课老师通过展示课件、授课技巧,注重相关知识与高考的链接,听后有不少的收获。我们组织评课活动,会上,各位老师各抒己见,指出了授课老师主要优点,并与授课老师交换了意见。阐述教学设计的理念,真诚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公开课对教师是一次良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学习别人的绝佳时机。通过听课,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公开课的最大亮点是能够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最后,教研组长对公开课中教师的教学设计、班级信息技术的运用、师生互动等方面作了分析,并且针对公开课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提出了新的希望。 区级研讨课在我校举行。魏丽芳老师在高三6班举行鲤城区区级研讨课活动,椭圆的应用复习,得到全体参加的数

学教师一致好评,他对多媒体运用熟练、恰当,学生踊跃发言,整节课学习情势高,体现教师较强教学基本功,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利用树壮图展示知识间关系,教学效果明显。 李哲向量的运算,双妹直线方程复习三角公式推导课都给每位教师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认真负责,认真备课,上课,主动请教老教师研讨公开课内容,让听课教师受益。 针对公开课存在问题,我们认真落实常规教学教研。数学组全体老师都能认真深入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攻方向,提高了课堂效益。为了能充分挖掘各人的潜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我们很注重集体备课,各年段每周至少有两次集体备课时间,并做到有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在集中之前,大家必须先钻研教材内容,然后就教材的内容对教学设计、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去突破、对如何把握例题讲解的深浅程度、习题的选用等等发表个的见解和意见,大家一起学习、研究,取长补短。平时大家经常互相听课,同备课组的老师经常互相推荐自己经过学习后觉得很有收益的教研论文,大家一起共同学习,研究,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全组教师工作十分认真,积极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中,数学组整体情况良好,多次受到学校

2021年高一数学6月月考测试题

2021年高一数学6月月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2.在数列中,=1,,则的值为() 3.已知,函数的最小值是() 4.在△ABC中,若a = 2 ,, , 则B等于() 或或 5.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有定点,则() 6. 右图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则其全面积为() 7. 已知集合A={x|,其中},B={x|},且AB = R,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 ) 8.如图,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面的中心,则四边形在该正方体的面 上的射影可能是() ①②③②③①②④②④ 9.已知为等边三角形,,设点满足, ,,若,则= ( ) 10.把正整数按一定的规则排成了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表, 设是位于这个三角形数表中从上往下数第行, 从左往右数第个数,如,若,则=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把答案填在答 题卡上相应位置. 11.不等式的解集为 . 12.一个半径为2的球体经过切割后,剩余部分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 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13.设0 ,0 ), 0, ( ), 1 , ( ), 2 ,1(> > - = - = - =b a b OC a OB OA,为坐标原 点,设三点共线,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4.已知正四面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四边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 则这个四面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为 . 15.已知数列满足, ...1 4 2 2 2 3 3 2 2 1 - = + + + +n n n a a a a2则的通项 公式为________. 1 2 4 3 5 7 6 8 10 12 9 11 13 15 17 14 16 18 20 22 24 ... .... B O P 俯视图 正视图

高一数学公式大全--新版

高一数学公式集合大全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降幂公式 (sin^2)x=1-cos2x/2 (cos^2)x=i=cos2x/2 万能公式 令tan(a/2)=t sina=2t/(1+t^2) cosa=(1-t^2)/(1+t^2) tana=2t/(1-t^2)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最新高一数学听课记录

听 课 记 录 2014 年9月 21 日 授 课 教 师 李金山 学 科 数学 学 校 班 级 忠县中学 高一(3)班 课题 函数定义域,值域,函数值的求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师教学过程记录: 引入新知: 一.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一)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f(x)=1/x-2 (2) f(x)=35+x 求解步骤:由已知x-2≠0--------------------------写条件 x ≠2 ---------------------------解不等式(组)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2}-------下结论 总结:(1)若f(x)是整式,则定义域为R (2)若f(x)是分式,则分母不能为0 (3)f(x)为偶次根式,则根号下的式子大于或等于0 练习:1.(1)f(x)=3-5-x x (2)f(x)=x x -++21 (3)P19练习 总结:定义域:使每个式子有意义;生活中的实际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2x+3 (2)f(x)=11+x (3)x x y -+-=11 (4)112-+=x x y (5) f(x)=11)1(0++-x x (二)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例2 已知f(x)的定义域为[0,2],求f(2x-1)的定义域。 练习:1.已知f(2x-1)的定义域为(-1,5],求f(x)的定义域。 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2],那么函数g(x)=15)1(++x x f 二.函数值的求解 1.已知f(x)=3x+2,求f(-1),f(a),f(1/a-1),f [f(π)] 2.已知f(x)=?????≥<<--≤+)2(2)21()1(22x x x x x x 求f(3),f(f(-1)) (分段函数) 3.已知f(3x-1)=4x+1,求f(2)=____ 三.求函数的值域(概念的理解,重点) (1)y=1+x (2) 642+-=x x y x ∈[1,5] 理解:2x y = (1)x ∈R 函数值域[0,+∞] 教学点评: 运用实例生动引出集 合元素的概念,为了 解集合含义作铺垫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理念。 结合学生情况,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 同一个f 括号内约束 条件相同;定义域的 概念

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2019学年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1,2,3,4},{|32},A B y y x x A ===-∈,则A B I =( ) A .{1} B .{4} C .{1,3} D .{1,4} 2.已知集合{1,}A =2,3,{|(1)(2)0,}B x x x x =+-<∈Z ,则A B =U ( ) A .{1} B .{12}, C .{0123},,, D .{10123}-,,,, 3.已知集合{} { } 2 13,4,P x x Q x x =∈≤≤=∈≥R R 则()P Q =R U e( ) A .[2,3] B .( -2,3 ] C . [1,2) D .(,2][1,)-∞-?+∞ 4.若全集{1,2,3,4,5,6},{2,3},{1,4}U M N ===,则集合{5,6}等于( ) A .M N U B .M N I C .()( )U U M N U 痧 D .()( )U U M N I 痧 5.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10 6.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A .1y x =+ B .2 y x =- C .1 y x = D .||y x x = 7.某学校要招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各班每10人推选一名代表,当各班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选一名代表.那么,各班可推选代表人数y 与该班人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 =[x ]([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可以表示为( ) A .y =[ 10 x ] B .y =[ 3 10 x +] C .y =[ 4 10 x +] D .y =[ 5 10 x +] 8.设集合A ={1,2,3,4,5,6},B ={4,5,6,7,8},则满足S ?A 且S ∩B=?的集合S 的个数是( ) A .64 B .56 C .49 D .8

精选题库高一数学 课堂训练6-1

第6章 第1节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 若1a <1b <0,给出下列不等式: (1)a +b |b |;(3)a 2,则正确不等式的序号是( ) A. (1)(2) B. (2)(3) C. (3)(4) D. (1)(4) 答案:D 解析:由1a <1b <0可得a <0,b <0,a >b ,所以a +b |b |不成立,a 0,a b >0,所以b a +a b >2b a ·a b =2,故b a +a b >2成立. 2. 已知a <0,-1ab >ab 2 B .ab 2>ab >a C .ab >a >ab 2 D .ab >ab 2>a 答案:D 解析:由-1ab 2>a ,故选D. 3. 已知a >b >0,且ab =1,设c =2a +b ,P =log c a ,N =log c b ,M =log c ab ,则有( ) A. P b >0,且ab =1,所以a >1,02ab =2,c = 2a +b <1,所以log c a b ≥2,对于下列不等式;①b 2>3b -a ;②1+4ab >2(1a +1b );③ab >a +b ;④log a 3>log b 3,其中正确的有( )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由a >b ≥2知,log 3a >log 3b >0,由对数的换底公式知log a 3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范例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范例 听课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兴城良好的教学风气。那么高中数学听课记录怎么写呢? 一、实例导入课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的体验:从阶梯教室前向后走,逐步上升,从阶梯教室后向前走,逐步下降,上下楼梯也是一样。(板书课题:函数的单调性) 二、推出新课: (一)、函数的单调性: 1、观察非典时期每日新增病例的变化统计图,对函数的单调性有感性的认识。 2、学生思考一次函数y=kx+b中,当k>0时,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情况。总结该函数图像中点的坐标规律。 3、单调增(减)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I,区间AI,如果对于区间A内的任意两个值,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在这个区间上是单调增(减)函数。 (让学生思考交流之后,说出增、减函数定义中的关键词) (二)、单调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教师板书,引导学生理解。) (三)、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 1、讲解例1:画出的图像,判断它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分析:画出图形,让学生归纳,并利用定义证明,教师板书。

例题中的注意点:(1)、解题格式;(2)、防止循环论证;(3)、作差同“0”比较。 2、师生共同归纳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的一般步骤: (1)、取值;(2)、作差与变形;(3)、判断;(4)、结论。 3、讲解例2:求证: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思考证明过程,请完成的小组上黑板板演,其他小组分析纠错,教师做好点拨。) 三、课堂练习:1、P39页1、2、3题。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知识点,教师补充。) 五、布置作业:1、P39页2、4、5题。 评价与建议 1、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思路清晰。 2、对概念的讲解很细致,教学作用点找的很好。 3、讲解、合作讨论、学生板演、核心指导相结合,防止学生疲劳而影响课堂效果。 4、教学中善于表扬学生、鼓励学生。 5、教学中要更多地深入学生之中,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效率。 6、这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能搞懂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需要加强。

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11

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第I 卷(共18分) 1.(本小题4分)已知集合{ } {} 2 |20,|55A x x x B x x =->=-<<,则 ( ) A .A B =? B .A B R = C .B A ? D .A B ? 2.(本小题4分)当0a >且1a ≠时,函数13x y a -=+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 A.()4,1 B.()1,4 C.()1,3 D.()1,3- 3.(本小题10分) : )(1 22 )(R a a x f x ∈+- =对于函数 (1) 判断函数)(x f 的单调性,并证明; (2) 是否存在实数a 使函数)(x f 为奇函数? 若存在,求出a ;若不存在,说明 理由. 第II 卷(共42分) 4.(本小题4分)已知集合{} {} 2log 1,1P x x Q x x =<-=<,则P Q = ( ) A .10,2? ? ??? B .1,12?? ??? C .()0,1 D .11,2? ?- ? ? ? 5.(本小题4分)函数||)(x x x f =的图象大致是 ( )

6.(本小题4分)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1,x y y x == B .211,1y x x y x =-+=- C .3 3 ,y x y x == D .()2 ,y x y x == 7.(本小题4分)已知幂函数()f x 的图像过点14,2?? ??? ,则()8f 的值为 ( ) A . 24 B .64 C .22 D .164 8.(本小题4分)设c b a ,,都是正数,且c b a 643==,那么 ( ) A . 111c a b =+ B .221c a b =+ C .122c a b =+ D .212 c a b =+ 9.(本小题4分)设1 25211 (),2,log 55 a b c ===,则 ( ) A.c a b << B.c b a << C.a c b << D.a b c << 10.(本小题8分)已知集合 {}()(){}2|230,,|220,,A x x x x R B x x m x m x R m R =--≤∈=-+--≤∈∈. (1)若{}|03A B x x =≤≤,求实数m 的值; (2)若R A C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1.(本小题10分)已知函数)1,0(21)(2≠>--=a a a a x f x x (1)当3=a 时,求函数)(x f 的值域; (2) 当1>a ,]1,2[-∈x 时,)(x f 的最小值为7-,求a 的值. 第I I I 卷(共60分) 12.(本小题4分)全集U R =,集合2 {|20}A x x x =-->,{|128}x B x =<<, 则() U C A B 等于 ( )

浙江省东阳中学2020学年高一数学6月月考试题

浙江省东阳中学2020学年高一数学6月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已知全集U ={1,2,3,4,5,6},集合A ={1,4,5},集合B ={2,4,6}则(?U A )∩B =( ) A. B.4, C. D. 3, 2.以下给的对应关系f ,能构成从集合(1,1)A =-到集合(1,1)B =-的函数是 ( ) A.:2f x x → B. :f x x → C. 1 2 :f x x → D. :tan f x x → 3. 下列四组函数中,()f x 与()g x 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1f x x =-,21()1 x g x x -=+ B. 33()f x x =,2 ()()g x x = C. ()1f x =,0 ()(1)g x x =+ D. ()1f x x =+,1,1 ()1,1 x x g x x x +≥-?=? --<-? 4.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60°,,,则C = ( ) A. B. C. 或 D. 或 5.已知函数y =f (x )的部分图象如右图,则该函数的解析式可能是 ( ) A. B. C. D. 6.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g (x )的图象,下列是g (x )的其中一个单调递增区间的是 ( ) A. B. C. D. . 7. 若平面区域???? ? x +y -3≥0,2x -y -3≤0, x -2y +3≥0 夹在两条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之间,则这两条平行直线间 的距 离 的最小值是 ( ) A. 355 B. 322 C. 2 D. 5 8. 如图,在△OAB 中,P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OP ―→=x OA ―→+y OB ―→,且BP ―→=2PA ―→ ,则( ) A .x =23,y =13 B .x =13,y =23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听课记录

听 课 记 录 一、导入(由教材例题直接引入,PPT 展示) 1. (必修5P 55习题2(1)改编)设S n 是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1=1,a 6=32,则S 3=________. 2. (必修5P 49习题1改编) {a n }为等比数列,a 2=6,a 5=162,则{a n }的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3. (必修5P 49习题6改编)等比数列{a n }中,a 1>0,a 2a 4+2a 3a 5+a 4a 6=36,则a 3+a 5=________. 4. (必修5P 49习题7(2)改编)已知两个数k +9和6-k 的等比中项是2k ,则k =________. 5. (必修5P 51例2改编)等比数列{a n }中,S 3=7,S 6=63,则a n =________. 二、知识点回顾 1.等比数列相关概念 2.等比数列相关性质 三、典例分析 题型1 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例1 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1,S 3,S 2成等差数列. (1) 求{a n }的公比q ;(2) 若a 1-a 3=3,求S n . 解:(1) ∵ S 1,S 3,S 2成等差数列,∴ 2S 3=S 1+S 2,即2(a 1+a 2+a 3)=a 1+a 1+a 2, ∴ 2a 3=-a 2,∴ q =a 3a 2=-12. (2) a 3=a 1q 2=14a 1,∴ a 1-14a 1=3,∴ a 1=4,∴ S n =4????1-()-12n 1+12=83-83() -12n . 变式训练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且2a n +1=S n +2(n ∈N ). (1) 求a 2,a 3的值,并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 求解S n (n ∈N ). 题型2 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例2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3S n =a n -1(n ∈N ). (1) 求a 1,a 2; (2) 求证: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 (3) 求a n 和S n . (1) 解:由3S 1=a 1-1,得3a 1=a 1-1,∴ a 1=-12.又3S 2=a 2-1,即3a 1+3a 2=a 2-1,得a 2=14. (2) 证明:当n ≥2时,a n =S n -S n -1=13(a n -1)-13(a n -1-1),得a n a n -1=-12,所以{a n }是首项为-12,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 (3) 解:由(2)可得a n =????-12n ,S n =????-12????1-????-12n 1-????-12=-13????1-????-12n .

辽宁省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0月份月考联考 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共40分,) 1.已知集合{|3}A x N x +=∈<,2 {|0}B x x x =-≤则A ∩B =( ) A. {0,1} B. {1} C.[0,1] D. (0,1] 2.特称命题p :0x ?∈R ,2 00220x x ++<,则命题p 的否定是( ) A .0x ?∈R ,2 00220x x ++> B. x ?∈R ,2220x x ++≤ C .x ?∈R ,2220x x ++≥ D .x ?∈R ,2220x x ++> 3.设x ∈R,则“x >1 2”是“()()1210x 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方程组???=-=+324 2y x y x 的解集为 ( ) A. {2,1} B. {1,2} C.{(1,2)} D.{(2,1)} 5.不等式|12|1x -<的解集为( ) A.{|10}x x -<< B.{|01}x x << C.{|1x x >或0}x < D.R 6.已知0t >,则函数241 t t y t -+=的最小值为( ) A. -2 B. 1 2 C. 1 D. 2 7.方程组10 0x x a +>??-≤?的解集不是空集,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1a >- B 1a ≥- C.1a <- D.1a ≤- 8.已知2a =73b =62c =给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a c >> 9.满足条件{}{},,,,,,A a b c a b c d e =的集合A 共有( ). A .6个 B .7个 C .8个 D .10个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开学考试)数学试题(wd无答案)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开学考试) 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 1. 已知、、,且,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B.C.D. (★★) 2. 若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等于() A.1B.-1C.±1D.-2 (★★) 3. 在中,,则∠ 等于( ) A.30°或150°B.60°C.60°或120°D.30° (★★) 4. 若向量,满足,,则向量,的夹角为()A.B.C.D. (★★) 5.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则下列数中恒为常数的是( ) A.B.C.D. (★★) 6. 一竖立在水平面上的圆锥物体的母线长为2 m,一只蚂蚁从圆锥的底面圆周上的点 P 出发,绕圆锥表面爬行一周后回到 P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为,则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 A.1m B.C.D. (★★★) 7. 已知中,, E为 BD中点,若,则的值为()

A.2B.6C.8D.10 (★★★) 8.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若 ,则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 9. 正项等比数列中,存在两项使得,且,则的最小值是( ) A.B.2C.D. (★★★) 10. 唐代诗人李顾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一“将军饮马”问题,即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某处出发,先到河边饮马后再回军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军营所在区域 为,若将军从点处出发,河岸线所在直线方程为,并假定将军只要 到达军营所在区域即回到军营,则“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 A.B.C.D. (★★★) 11. 已知正四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若,且的体积为,则球的表面积为() A.B.C.D. (★★★★) 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是圆上两个动点,且满足(),设,到直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 若数列的前项和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

高一精选题库习题 数学6-2

第6模块 第2节 [知能演练] 一、选择题 1.设全集I 是实数集R ,M ={x |x 2 >4}与N ={x |2x -1≥1}都是I 的子集,如图所示,则 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 A .{x |x <2} B .{x |-2≤x <1} C .{x |-2≤x ≤2} D .{x |14}={x |x <-2或x >2}, N ={x | 2 x -1 ≥1}={x |12,点(m -1,y 1),(m ,y 2),(m +1,y 3)都在二次函数y =x 2-2x 的图象上,则 ( ) A .y 12时,m -1,m ,m +1都在对称轴的右边,在对称轴的右边二次函数y =x 2-2x 为增函数,故y 10的解集是 ( ) A .{x |-23} 解析:不等式化为x 2-x -6 x 2+1<0,所以x 2-x -6<0?-2

2013-2014学年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A及答案(新人教A版 第97套)

高一10月月考数学试题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 50分) 1. 设集合A ={x||x -a|<1,x ∈R},B ={x|1≠且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只可能是( ) 8.设02log 2log <>b a D. 1>>a b

人教版数学高一上试卷6

高一试卷精选6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设集合A={x|﹣x2+7x﹣12<0},B={x∈N|x(x﹣6)≤0},则A∩B=()A.[0,3)∪(4,6]B.(0,3)∪(4,6) C.{1,2,5,6}D.{0,1,2,5,6} 2.(5分)已知tanα=,且α为第三象限角,则cos()的值为() A.B.C.﹣D.﹣ 3.(5分)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1,﹣),则sinα=() A.﹣B.﹣C.D. 4.(5分)若x>y,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x2>y2B. C.D.lnx>lny 5.(5分)下列函数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是() A.f(x)=3x﹣1B.f(x)=x2﹣2x+1 C.f(x)=log3x D.f(x)=e x﹣2 6.(5分)《九章算术》是我国算术名著,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宛田,下周三十步,径十六步,问为田几何?”意思是说:现有扇形田,弧长三十步,直径十六步,问面积多少?书中给出计算方法,以径乘周,四而一,即扇形的面积等于直径乘以弧长再除以4,在此问题中,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 A.B.C.D.120 7.(5分)非零向量,互相垂直,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B.+=﹣ C.|+|=|﹣|D.(+)?(﹣)=0 8.(5分)设a=ln,b=lg3,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c<a<b C.c<b<a D.b<c<a 9.(5分)函数f(x)=log0.6(x2+6x﹣7)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A.(﹣∞,﹣7)B.(﹣∞,﹣3)C.(﹣3,+∞)D.(1,+∞) 10.(5分)函数f(x)=A sin(ωx+φ)(A>0,ω>0,|φ|<)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关于f(x)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小正周期为 B.是偶函数 C.x=是其一条对称轴 D.(﹣,0)是其一个对称中心 11.(5分)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对于任意的x1,x2∈(0,+∞),且x1≠x2,有(x1﹣x2)[f(x1)﹣f(x2)]>0,若f(2)=0,则(x﹣2)f(x)>0的解集为() A.(﹣2,0)∪(0,+∞)B.(﹣∞,﹣2)∪(0,2) C.(﹣2,0)∪(0,2)D.(﹣∞,﹣2)∪(0,2)∪(2,+∞)12.(5分)设函数f(x)=|x2﹣5x|﹣a(x+4),若函数f(x)恰有4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0,)B.(0,1)C.(,25)D.(1,25)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5分)已知命题p为?x∈[0,+∞),ax+1≥0,则¬p为. 14.(5分)函数f(x)=的定义域为. 15.(5分)已知向量=(1,λ),=(﹣2,3),若﹣与共线,则λ=.16.(5分)设函数f(x)=mx2﹣2mx﹣4,若对于x∈[2,3],f(x)<4﹣m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20-2021年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全卷共3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卡并收回。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A={x|x2﹣5x﹣6≤0},B={x|x﹣1>0},则A∩B=() A.[﹣1,6] B.(1,6] C.[﹣1,+∞)D.[2,3] 2.函数y=+的定义域为() A.[,+∞)B.(﹣∞,3)∪(3,+∞) C.[,3)∪(3,+∞)D.(3,+∞) 3.已知函数f(x+1)=3x+2,则f(x)的解析式是() A.f(x)=3x+2 B.f(x)=3x+1 C.f(x)=3x﹣1 D.f(x)=3x+4 4.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且在(0,1]上单调递减的函数是() A.y=﹣x2+2x B.y=x+C.y=2x﹣2﹣x D.y=1﹣ 5.已知f(x)=3X+3-X,若f(a)=4,则f(2a)=() A.4 B.14 C.16 D.18 6.若函数y=的定义域为R,则a的取值范围为() A.(0,4] B.[4,+∞)C.[0,4] D.(4,+∞) 7.已知f(x)=使f(x)≥﹣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4,2)B.[﹣4,2] C.(0,2] D.(﹣4,2] 8.若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则a的范围是()A.(1,2] B.[1,2)C.[1,2] D.(1,+∞)

9.若f (x )满足关系式f (x )+2f ()=3x ,则f (2)的值为( ) A .1 B .﹣1 C .﹣ D . 10.不等式()<() 2x+a ﹣2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 B .(﹣2,2) C .[0,2] D .[﹣3,3] 11.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对任意a ,b ∈[0,+∞),a ≠b ,都有(a ﹣b )[f (a )﹣f (b )]<0成立.那么不等式f (x ﹣1)<f (2x+1)的解集是( ) A .(﹣2,0) B .(﹣∞,﹣2)∪(0,+∞) C . D . 12 .设奇函数f (x )在[﹣1,1]上是增函数,f (﹣1)=﹣1.若函数f (x )≤t 2 ﹣2at+1对所有的x∈[﹣1,1]都成立,则当a∈[﹣1,1]时,t 的取值范围是( ) A .﹣2≤t ≤2 B . C .t ≤﹣2或t=0或t ≥2 D .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y=a 2x ﹣2 +3(a >0且a ≠1)的图象恒过定点 . 14.若指数函数y=a x 在[﹣1,1]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为1,则实数a = . 15.对x∈R ,y∈R ,已知f (x+y )=f (x )?f (y ),且f (1)=2,则 + + +…+ + 的值为 . []221 (),,,()M M ______ 1 x x f x a a f x m m x ++=-+=+16.已知函数定义域为设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则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 17(10分).18.已知集合A={x|x 2 ﹣2x ﹣8≤0},B={x|<0},U=R . (1)求A ∪B ; (2)求(?U A )∩B ; (3)如果C={x|x ﹣a >0},且A ∩C ≠?,求a 的取值范围.

江西省吉安县2020学年高一数学6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 ) {}{}{} {} 31,12.32.3,12.3,12.016 .82≤<<≤-≥-≤≥≤≤-≥<≤-≥---x x x D x x x C x x x B x x x A x x x 或,或或或的解集为不等式江西省吉安县2020学年高一数学6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果a <0,b >0,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1a <1 b B.-a <b C .a 2 <b 2 D .|a |>|b | 2. 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3+a 4+a 5+a 6+a 7=450,则a 2+a 8的值等于( ) A .45 B .75 C .180 D .300 3.设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5>0,a 1+a 10<0,则当S n 最大时正整数n 为( ) A .4 B .5 C .6 D .10 4.在△ABC 中,A ∶B ∶C =1∶2∶3,那么三边之比a ∶b ∶c 等于( ) A .1∶2∶3 B.3∶2∶13 C .1∶3∶2 D.2∶3∶1 5.已知随机变量x ,y 的值如表所示,如果x 与y 线性相关且回归直线方程为y=bx +,则实数b 的值为( ) A . B . C . D . 6.△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 sin A sin B +b cos 2 A =2a ,则b a =( ) A .2 3 B .2 2 C. 3 D. 2 7.任取一个3位正整数n ,则对数n 2log 是一个正整数的概率为( ) A . B . C . D .以上全不对 x 2 3 4 y 5 4 6

高一数学公式大全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tanA/(1-tan) ctg=(ctg-1)/2ctga cos=cos-sin=2cos-1=1-2sin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 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