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癌的参考文献 Word 文档

治疗胃癌的参考文献 Word 文档
治疗胃癌的参考文献 Word 文档

治疗胃癌的参考文献

1.汪志明,戎玉仙.论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第一届国际

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90~391

2.张长武.扶正抗癌方治疗晚期胃癌62例.现代康复,1999;(4):

484

3.尹光耀,张武宁,许福昌,等.胃复康冲剂对胃癌前病变脾虚证

胃粘膜超微结构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667 4.张静.中药对癌症患者恶病质状态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11):871

5.马靖,彭文烈,梁东,等.甘草提取物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

亡的初步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2):928

6.于庆生,陈子义,王炜,等.丹参联合5-氟尿嘧啶胃癌术后早

期腹腔化疗应用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3):210 7.朱汝安,居贤水,王玲芳,等.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食道、胃癌临

床及免疫指标初步观察.中国针灸,1982;(4);32

8.崔开贤.针刺治疗食道癌、胃癌3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87;

(2):7

9.何成江,龚克慧,徐群珠,等.微波针灸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

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85;(4):3

10.陈锐深,周岱翰,陈玉琨,等.DF-A型电脑仿生治疗仪治疗

晚期癌瘤20例临床观察.新中医,1990;(9):55

11.闫继勤,王群珍,吴春观,等。重组人白细胞介素材穴位注

射对癌症发热的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9;(7):115

12.曹新怀,陶国栋.胃癌前期病变案.中国针灸,1999;(6):

360

13.姜长利,刘力拂,张爱英.多功能艾灸仪治疗肿瘤化疗胃肠

反应100例.中国针灸,1996;(7):366

14.冯继萍,马东芹,马东兴,等.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胃肠反

应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0;(6):343

15.常瑛,崔华,王训华,等.654-2、异丙嗪双足三里穴位注射

对抗化疗呕吐的临床观察.北京中医杂志,1991;(4):36 16.王世保,曾抒音,姜红卫,等.耳穴按摩治疗恶性肿瘤放、

化疗后副反应48例临床观察.按摩与导引,1989;(5):6 17.黄喜梅.针刺治疗肿瘤患者化疗胃肠反应的临床观察.中国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0):618

18.桂金水,徐明海,严华,等.艾灸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

响.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2):封三

19.郁美娟,杨金洪,陈桂萍,等.针刺治疗放化疗所致造血功

能损害的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4;(5):4

20.黄晓.隔药饼灸对肿瘤方疗后造血系统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中

国针灸,1999;(1):35

21.黄喜梅,陈惠玲,郭秀梅,等.艾炷灸治化疗所引起白细胞

降低14例报告.中医杂志,1990;(2):38

22.高良.穴位注射治疗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60例疗效观察.河

北中医,1991;(2):41

23.周浣贞.不同针灸疗法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

察.上海针灸杂志,1996;(4):29

24.吴滨,周荣兴,周鸣生,等.针刺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

免疫调节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3):139 25.夏玉卿,张栋,杨春秀.针刺对恶性肿瘤病人放疗反应的疗

效观察.中国针灸,1984;(6):250

26.杨金洪.针刺对肿瘤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针刺研究,1995;

(1):1

27.沈素娥.腕踝针加药物对癌症患者止痛效果临床观察.中国

针灸,2000;(3):143

28.钟青,董力.毫米波治疗恶性肿瘤30例疗效观察.现代康复,

1999;(3):312

29.汪训实,王润邦,张兆林.短时超高温对胃癌细胞体外培养

的影响.中华理疗杂志,1999;(1):28

30.陈涣朝,李长青,尹素云.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与化疗联合

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中华理疗杂志,1999;(3):143

31.王中和,胡海生.毫米波穴位辐射治疗癌性疼痛疗效观察.中

华理疗杂志,2000;(3):133

32.闫辉,章岳山.热化疗药物腹腔灌注联合体外加热治疗腹腔

转移肿瘤.中华理疗杂志,2000;(5):273

33.张南征,张学庸,乔太东,等.局部注射高渗氯化钠溶液对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肿瘤的增强作用.中华理疗杂志,1996;(3):150

34.彭楠,黄新,丁保国,等.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小鼠腹腔肿

瘤的研究.中华理疗杂志,1996;(4):197

35.柳霞,张腊梅,谢东.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化疗反应.中

华理疗杂志,1991;(1):24

36.华桂如,陈丽霞,赵淑华,等.毫米波治疗肿瘤化疗所致骨

髓抑制的效果观察.中华理疗杂志,1996;(1):40-41

37.赵佑文.康复治疗胃术后胃排空延迟症.现代康复,1999;(3):

380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时间:2014-07-23T14:16:49.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9期供稿作者:张亚娟[导读] 胃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 张亚娟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医院 163000)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131-01 胃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是改善胃癌预后的关键。目前,随着电子技术、超声技术等高新技术在胃镜中的应用和诊断技术的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日益得到重视,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发现率和治疗率在逐年升高。目前胃镜不仅已成为诊断早期胃癌的最重要工具,而且也是早期胃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2012年1至2013年6月对60例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治疗,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37-60岁。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恶病质等。 1.2早期胃癌的治疗 1.2.1内镜下切除治疗大量临床病理学研究表明,浸润深度为m层(包括m1、m2、m3)的黏膜内癌几乎均不伴有淋巴结转移,sm.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也极低,所以对于浸润深度为m1、m2、m3及sm1的胃癌有可能在内镜下将肿瘤病灶切除而获得痊愈;但sm2以深的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明显增高,不适合内镜治疗[1]。 常用方法有内镜下黏膜切除、黏膜分割切除术和黏膜下切开剥离术。可根据早期胃癌不同类型可选择应用不同的手术方法。EMR适应证:①病理特征为高分化或中分化腺癌、乳头状腺癌的微小癌;②直径<2cm的I型、Ⅱa型病变;③直径小于1cm的Ⅱb、Ⅱc 型病变且无溃疡;④无静脉和淋巴结转移。⑤癌肿>2cm的高龄或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者。ESD适用于直径>2cm或有溃疡形成而不推荐进行EMR治疗,或经EMR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优点为可以一次性地整片切除较大范围的病灶,可以保证给病理医生提供完整的标本,利于准确地分析病变部位是否完全切除(广度及深度)、局部淋巴结或脉管有无转移;而且可以降低肿瘤的局部遗残率及术后再发率,因为有统计资料分析显示,分片切除法的肿瘤局部遗残率、再发率要较一次性切除法为高。ESD的缺点为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穿孔、出血;手术时间较长,即使操作熟练者切除直径2cm大小病灶也需花费1h左右时间。 在对早期胃癌施行内镜治疗时,由于内镜下对病灶范围、肿瘤细胞浸润深度的术前判断可能未必非常精确,所以对切除标本进行详细的病理学检查是极其重要的,检查内容包括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深部断端有无癌细胞残留、水平断端有无癌细胞残留、有无淋巴管转移、有无脉管转移等,必要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追加再次内镜下手术或转外科手术治疗。 1.2.2内镜下非切除治疗可根据病灶情况选用以下治疗:①内镜下氩气刀(APC)烧灼治疗。②内镜下光动力学治疗。③内镜下激光治疗。④内镜下微波治疗等。但是由于这些方法不能提供手术标本帮助分析所行治疗是否完全彻底,因此近来多不主张使用[2]。 2 结果 经我院积极治疗后,60例患者中,病情明显好转55例,3例患者病情好转,2例患者病情得到稳定。 3 讨论 各国学者在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因素方面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总结。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Ⅱc+Ⅲ,Ⅱc型的早期胃癌的生存期差异较大,从数年至10余年不等。早期胃癌的手术切除预后很好,黏膜内癌的5年生存率90%以上,黏膜下癌5年生存率80%~90%。黏膜内癌生存期最长可为20年,而肿瘤穿透黏膜下层,预期生存期为1年。另外,淋巴结转移得越远、个数越多者预后越差。有人观察到少数早期胃癌经5~10年仍不演进为进展期胃癌。 胃癌起源于胃黏膜上皮,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向胃壁深层浸润、增殖。根据癌细胞在胃壁的浸润深度,胃癌可分为m癌(癌细胞限于黏膜层)、sm癌(癌细胞浸润至黏膜下层)、mp癌(癌细胞浸润至固有肌层)、ss癌(癌细胞浸润穿过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s癌(癌细胞浸润至浆膜下层)、se癌(癌细胞浸润穿过浆膜下层)、si癌(癌细胞扩散至腹膜)。 早期胃癌的概念由日本内镜学会最早(1962年)提出后一直沿用至今,定义为癌细胞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无论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癌肿浸润至固有肌层但未穿透固有肌层者称中期胃癌;浸润到浆膜层或浆膜外时称晚期胃癌;中期胃癌和晚期胃癌统称为进展期胃癌[3]。早期胃癌(EGC)又分为黏膜层癌及黏膜下层癌。近年来,为适应内镜下治疗的需要,又根据癌细胞浸润深度,将黏膜层癌分为黏膜浅层癌(m1)、黏膜中层癌(m2)、黏膜深层癌(m3);将黏膜下层癌分为黏膜下浅层癌(sm1)、黏膜下中层癌(sm2)、黏膜下深层癌(sm3)。以上分类的概念在掌握手术适应证时较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厚钰,姚礼庆.现代内镜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5. [2]余娜,蔡田豪.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与病理关系.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5:361. [3]郭强.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及治疗现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62.

胃癌癌前病变的分级与诊断标准

胃癌癌前病变的分级与诊断标准 为了解决癌前病变的一些术语如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上皮内非浸润性肿瘤等在使用上的混乱,世界卫生组织(WHO)工作小组采用了“上皮内瘤变”这一术语来表述上皮浸润前的肿瘤性改变。上皮内瘤变包括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两方面的异常:结构异常指上皮排列紊乱、细胞极性消失;细胞形态异常指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深染、核质比增高以及核分裂活性增加等。上皮内瘤变是多种基因发生改变的结果,具有进展为浸润性癌和转移癌的可能。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和上皮内非浸润性肿瘤可视为同义词,它们均指一种存在于上皮细胞明确的非浸润性、肿瘤性改变,目前均应用于病理学诊断。 ★西安国医肿瘤医院★专家解释说:上皮内瘤变形态学诊断标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长期以来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WHO工作小组参考了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的Padova和Vienna国际分类,制定了胃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形态学分级标准,以指导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一)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Indefinite IN) 有时,某些病例特别是胃镜活检标本难以确定是肿瘤性病变还是非肿瘤性病变,这类病变发生的重要原因,是NSAID导致的黏膜损伤或胃酸引起的表浅糜烂/溃疡后的再生修复。此时,一部分病例可以通过深切、再取材或消除可能导致细胞增殖的刺激因素后得到确诊,但的确存在一部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依据不够充分但又有怀疑的病例。这类病变可归人“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 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分为两类:小凹增生(foveolar hyperproliferation)和增生性肠化(hyperproliferative intestinal mctaplasia)。小凹增生表现为腺体扭曲、形状不规则,上皮细胞黏液分泌减少、核质比增高以及细胞核极性的消失;细胞核增大,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深染并可见分裂象。这些形态学上类似上皮内瘤变的细胞通常位于腺颈部,而表面的上皮细胞正常。增生性肠化病灶腺体密集,细胞核增大、深染、呈圆形或高柱状,常位于细胞基底部,有时可见到核仁。这种改变局限于黏膜深部腺体,而黏膜表面则为形态正常的肠化腺体。以上两种病灶形态学异常由黏膜深部到表面逐渐减轻的现象称为“上皮的梯度成熟”,是“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的诊断要点。 对存在“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即可,反应性增生

2020医生推荐12种防治胃癌的方法(完整版)

2020医生推荐12种防治胃癌的方法(完整版) 癌症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像其他癌症一样,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在早期阶段对其进行识别,并在不可治愈的阶段之前对其进行良好的治疗。像其他形式的癌症一样,胃癌的确切病因仍未知。但是,某些情况会使胃癌更容易发生。 胃癌的可能原因如下: 1.吸烟 2.肥胖 3.不良饮食 4.手术后的残胃 5. A型血 6. EB病毒感染 7.遗传 8.石棉 9.在某些行业中接触某些材料 10.幽门螺杆菌 11.胃炎 12.贫血 13.胃息肉

症状- 像所有其他形式的癌症一样,胃癌具有不同的阶段,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在早期阶段对其进行诊断,以阻止其发展。首先,胃癌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轻微的恶心,胃灼热和饭后饱胀的感觉。但是,这些症状并不总是意味着患有胃癌,但是如果这些情况持续存在,应该去看医生以排除胃癌的可能性。 胃癌的生长也会导致许多严重的症状,例如: 1.胃痛 2.胃灼热 3.便血 4.乏力或疲惫 5.呕吐 6.腹泻和便秘 7.没有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 8.肚子胀大 9.吞咽困难 10.眼睛和皮肤变黄 可有效防治胃癌的方法: #1:食用含有槲皮素的食物

请确保饮食中含有大量含有槲皮素的食物。槲皮素是一种生物类黄酮,具有很强的抗癌,抗菌,抗真菌和抗炎特性,并以高浓度存在于红洋葱和黄洋葱中。根据一项研究,每天半洋葱可以将患胃癌的风险降低50%。除了黄色和红色洋葱,槲皮素的良好饮食来源包括苹果,西兰花,樱桃,柑橘类水果,红葡萄,茶和许多浆果。 #2:避免蛋白质摄入过多 1902年,苏格兰癌症研究人员约翰·比尔德(John Beard)发现,人体抵抗癌症的主要武器之一就是胰酶。胰酶本质上是蛋白质消化酶的混合物,但是这些酶还有另一个目的:消灭癌症。富含蛋白质的饮食使胰腺酶忙于消化蛋白质,结果,这些酶几乎没有时间抵抗胃癌。许多营养学家建议每天约12个小时的无蛋白期来预防癌症。 #3:姜黄素 姜黄素是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可使姜黄具有强烈的黄色。姜黄素以姜黄的形式被用于中药已有数百年历史,这是由于其具有强大的医学和治愈能力。最近,西方科学家也开始更加关注这种非凡的化合物,根据最近的研究,该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癌特性,使其对几乎所有类型的癌症(包括胃癌)都非常有效。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姜黄素抑制与胃癌有关的致癌细菌(幽门螺杆菌)。姜黄素还被证明可以触发细胞凋亡(一种癌细胞的自毁机制)并破坏自由基。

胃癌的免疫治疗方法有哪些

胃癌的免疫治疗方法有哪些 1.非特异性主动免疫制剂这类药物能够非特异性地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功能,达到杀伤、抑制肿瘤细胞的目的。(1)卡介苗(BCG)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促进淋巴因子释放。 (2)OK432可加强自然杀伤细胞、自身肿瘤杀伤细胞和粒细胞的活性,促进淋巴因子释放。(3)-K与化疗药物合用可提高疗效。(4)香菇多糖能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淋巴因子分泌,与化疗药物合并应用时可提高疗效。 (5)N-CWS是一种低毒性免疫佐剂,能刺激T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多种毒素。 2.生物反应调节剂(BRM)生物反应调节剂是指来自生物体自身的一些分子和细胞,它们既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应答的效应机制介质,也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目前BRM作为肿瘤治疗的第4模式(前3个模式指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已受到医学界广泛重视,并有较深入的、广泛的临床应用。(1)干扰素(IFN)干扰素可增加免疫活性细胞活力,活化蛋白激酶、磷酸二酯酶等,从而直接抑制肿瘤细胞。(2)白介素-2(IL-2)白介素-2可增加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诱导人脾或外周血淋巴细胞形成针对自身肿瘤的杀伤细胞。 (3)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坏死因子可促进淋巴因子分泌、组织分解代谢和组织释放炎性介质,使白细胞趋化自然杀伤细胞的能力提高,从而使肿瘤出血坏死。 (4)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是人的脾或外周血淋巴细胞经白介素?2诱导形成的杀伤细胞,可以杀伤自身肿瘤细胞。 抗胃癌新利器——人参皂苷Rh2 在世界范围内,胃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胃癌876000例,仅次于肺癌、乳腺癌、肠癌。每年约有647000人死于胃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第二位。中国为胃癌高发地区,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平均患病年龄较低。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早期胃癌不易发现,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即属于进展期胃癌,最常出现上腹不适、纳差、消瘦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进食梗阻、呃逆、黑便等症状。有时可于腹部扪及肿块、左锁骨上有肿大淋巴结或发现腹水,肝广泛转移时会出现肝大、黄疸。胃癌溃烂而引起上腹部疼

胃癌的癌前病变有哪些

胃癌的癌前病变有哪些 癌前病变,是指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可以说,癌前病变离癌症只有一步之遥了。因此,在癌症的预防当中,癌前病变是格外需要我们关注的。预防胃癌的癌前病变可以服用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含量为%的今幸胶囊来控制病情发展,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防止肿瘤扩散转移。那么,胃癌的癌前病变到底有哪些呢 慢性萎缩性胃炎 从我国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调查显示,胃癌死亡率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水平之间呈等级正相关。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程度越重,肠上皮化生检出率就越高。国内资料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癌发生率为4~%;而国外资料报道为~10%。 胃息肉 胃息肉癌变的癌变率与有无不典型增生有很大的关系。腺瘤性息肉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其有三种病理类型:管状腺瘤癌变率约10%、绒毛状又称乳头状腺瘤癌变率高达50%-70%、混合型腺瘤居于两种之间。而增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 残胃 残胃作为一种癌前状态,它与胃癌的关系也一直受到重视。残胃癌的定义尚不统一。一般主张,因良性病变做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在残胃发生的癌。残胃患者胃癌的发生率是健康人2-12倍,而比服药治疗胃病者高2-4倍。 恶性贫血 贫血是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体内储存铁缺乏,影响细胞的血红素合成而发生的,也是就说贫血本就伴有铁缺乏。而铁元素缺乏,易导致舌、食管、胃和小肠黏膜慢性萎缩,使胃酸过低或缺乏。其后果是大量细菌在胃内聚集、繁殖,并且使摄入体内的硝酸盐与胃内胺类物质合成强致癌物亚硝胺,进而导致了胃癌的发生。因此,恶性贫血被列为胃癌癌前病变的一种。 胃溃疡 当胃溃疡反复发作时,胃黏膜反复受到破损刺激,就可能会恶变,发生胃癌。据《新英

一位30岁胃癌患者自述

我今年才30岁,刚结婚没多久,就被确诊为胃癌晚期。患病前,我在上海一家计算机通信公司任销售经理。 外地生活,饮食非常不注意,工作忙起来,常常不按时吃饭,只吃些快餐食品。当我发现胃部经常不舒适时,还自恃年轻,没去医院检查。后来,每天夜里胃都会剧烈疼痛,只有靠药物才能缓解,体重在两个月内从115斤迅速下降到不足100斤。我依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沾沾自喜,觉得健身减肥终于有成果了。 直到有一次出差,在机场连续晕倒3次,我才在同事的劝说下,去了 医院。经过胃镜检查和活检,我被确诊为胃癌,浸润型腺癌,属晚期。 当时我在一家治疗肿瘤的专科医院就诊,医生通知我的亲人说,我大概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劝我放弃实施手术,回家做保守治疗。在辗转几个医院后,终于有医院对我进行了手术治疗。治疗的过程苦不堪言。 我必须忍受化疗带来的所有毒副作用:厌食、乏力、脱发、便秘、高烧、贫血、严重肝肾损伤、心功能障碍、白细胞锐减……忍受着每天二十多个小时的输液和五六个小时的剧烈呕吐。好在因为年轻,手术后,我恢复较快,饮食也逐渐恢复了正常。前一段时间,我还和先生在电视台一档综艺节目中做了嘉宾。 我想借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年轻人,要珍视健康,别因为年轻就忽视自己。其实正因为年轻,才更要有防癌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实习生邢莉云采访整理)

胃癌,不仅仅是我国的高发癌症,就连日本韩国也是如此,而且不断地呈现了年轻化。现在得胃癌的人里头,绝大多数都是中年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饮食不当,酗酒、长期食用腌制和熏制食品都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胃癌的发病因素 1:能够引发胃癌的危险因素还是很多的,主要包括:抽烟过度、酗酒、饮食不当、精神紧张、生活无规律等,这些危险因素会将胃肠道的正常活动打乱,严重的损伤胃粘膜,从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开始,最终发展为胃癌。 2: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另一大危险因素,中国大约有60%的人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因此得胃癌的人也会很多,北京大学的临床肿瘤学教授还通过研究证实清除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后,可以大大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大概40%。 3:腌菜、腊肉、熏鱼等腌制食物对我们来说的确都是美食,但是在这些腌制食物当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胃中可以转化为强烈的致癌物质。喜欢吃腌制食物的日本、中国、韩国,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此外,吃饭不规律、食物过烫过硬和吃大量的红肉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胃癌如何治疗 在确诊为胃癌之后,需要经过相关的检查,明确的对胃癌进行分期,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期型的患者会给予不同的治疗,如果状态允许的话,首先建议手术治疗,在手术之后,再根据病人的病理分析、状态等等因素,进行对应的辅助放化疗、免疫治疗等等,对于胃癌晚期患者,建议化疗为主的治疗,当然也可以根据病人的基本情况考虑联合用药。 胃癌晚期怎么办 一旦确诊为胃癌晚期建议首先找到肿瘤专科医生就诊,他们会根据具体的状况,考虑化疗、免疫、靶向治疗等方案,也可以多种方案综合治疗,尽可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汇总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诊断:参照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和《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0年第一版》。胃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等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1)临床症状 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2)体征 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3)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①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②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③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学、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②尿液、粪便常规、粪隐血试验。 影像检查:①计算机断层扫描(CT);②磁共振(MRI)检查;③上消化道造影; ④胸部X线检查;⑤超声检查;⑥PET-CT;⑦骨扫描。 (4)原发病灶及部位的诊断 ①根治术后病例:根据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胃癌。 ②非根治术后及晚期病例:未手术患者根据胃镜加活检病理,姑息术/改道术/探查术后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明确为胃癌。 ③对于胃镜见符合胃癌的恶性表现但未取到病理者,可以诊断为“胃恶性肿瘤”,并应继续取病理以明确诊断。 (5)复发或转移病灶的诊断

靶向治疗胃癌药物有哪些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消化道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发现胃癌应该及时治疗,而靶向治疗是近些年比较常见的一种,那么靶向治疗胃癌的药物有哪些呢? 胃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发现病情的时候都是中晚期,治疗效果不理想,即使手术治疗,也很容易复发,而且胃癌晚期,有些患者根本不能手术治疗,而放疗同属于局部治疗,无法杀伤游离在外的癌细胞,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化疗虽然是晚期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副作用太大,使晚期本来虚弱的身体更佳虚弱,因此不少患者把治疗方向寄托在靶向治疗上。 靶向治疗是利用癌细胞特有而正常细胞没有的分子结构作为药物作用靶点进行治疗,称为靶向治疗,靶向治疗的药物也是比较多见的,如5-氟尿嘧啶,替加氟,丝裂霉素,阿霉素,顺铂或卡铂,亚硝脲类,足叶乙甙等。具体使用哪一种,这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的。 专家介绍,不少靶向药物确有一定的效果,能缩小肿瘤,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靶向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且易耐药,建议治疗的时候及时配合对症的中医药,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胃癌中晚期的患者来说,除了西医治疗,中医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采用天然的中草药,比较温和,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反而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使患者能抵抗癌肿的发展,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在肿瘤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重视。特别是那些年龄大,体质弱的患者,或者是晚期已经出现转移的患者,更加适合通过中医来治疗。 临床上,在中医治癌领域,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不错的患者口碑,治疗效果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更是誉享国际,得到了国内外诸多知名肿瘤专家的称赞。该疗法是由出身于中医世家,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该疗法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使很多被判死刑的患者依然获得了较长时间的生存期。 以上就是关于靶向治疗的介绍,通过上述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临床上治疗靶向的药物也是比较多的,但是毕竟靶向治疗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需要及时配合中药进行治疗,以减轻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胃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治疗结肠癌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但是总得来说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以及中医药的治疗等,在结肠癌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至于说哪一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这需要根据临床分期、症状、年龄、体质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适合患者自身的,这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手术可能是很多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可以快速切除病灶,控制病情,但是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效果更佳,利于中医治疗优势弥补西医治疗不足。由于手术、放疗、化疗直接杀伤部分癌细胞,而且治疗的副作用较大,而配合中医治疗不仅能够清除残留癌细胞,起到巩固治疗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治疗副作用,对促进患者康复或实现长期带瘤生存有积极作用。 此外,对年龄大、体质弱、广泛转移,无法耐受西医治疗者,还可以采取中医保守治疗,同样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临床上,结肠癌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较快,多数患者在发现的时候都是晚期,晚期由于癌细胞已经出现了扩散和转移,手术切除难度大,而放化疗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收效甚微,很多患者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 中医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根据每个患者体质有别,早、中、晚分期不同,并发症不同,表现并不完全一样,在治疗时,对症下药,既有固定不变的主方,又有灵活加减不断变化的药物,一人一方,辩证论治,既科学又合理,疗效显著。 临床上,在中医治癌领域,独树一帜的“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不错的患者口碑,治疗效果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更是誉享国际,得到了国内外诸多知名肿瘤专家的称赞。该疗法是由出身于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该疗法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在家治疗,饮食起居,家庭护理,功能锻炼均方便,环境熟悉,可以与周围邻居交流走动,心理无压力,若有问题可以直接与医生通电话联系。 中医是治疗癌症重要的方法,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适用于各个阶段,应该尽早的贯穿于治疗的始终,防止复发和转移,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通过上述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对于结肠癌患者选择来说,一个好的治疗方案直接关系着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和家属应该多了解治疗方面的知识,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10T11:20:43.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郭志刚 [导读]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全世界及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之首。 郭志刚 (黑龙江省孙吴县辰清镇卫生院 164200)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1-0196-02 【摘要】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全世界及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之首。目的讨论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当前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仍较低,提高胃癌早期发现及诊断水平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胃癌诊断治疗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全世界及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之首。当前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仍较低,提高胃癌早期发现及诊断水平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及危险因素胃癌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1)亚硝基化合物:自然界存在大量的亚硝基化合物前体,在一定条件下在胃内还原为亚硝酸盐,生成较多的亚硝基化合物。 (2)多环芳烃化合物:有食用较多熏制食物的地区,如冰岛是胃癌的高发地区。 (3)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并非胃癌的直接致癌物,而是通过对胃黏膜的损伤促进病变的发展。 (4)饮食因素及吸烟:吸烟本身无致癌作用,但其造成的胃黏膜损伤使其易患性增加。而高盐饮食、低蛋白饮食、较少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则能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 (5)遗传因素:胃癌在少数家庭显示有聚集性,提示遗传与胃癌有关。 2.癌前病变及癌前状态 (1)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腺体萎缩、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分A、B两型,A型主要病变在胃体胃底,常因缺乏内因子而伴有恶性贫血,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具有遗传倾向。B型病变以胃窦为主,在胃癌高发区成年人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并常伴有胃黏膜上皮肠化生和胃黏膜上皮异型性增生。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分为两类,即小肠型和结肠型,其中结肠型与胃癌关系更密切。胃黏膜上皮异型性增生:分为轻、中、重三级。重度与分化较高的胃癌不易区分。 (2)胃溃疡与胃癌:目前认为胃溃疡可以癌变,癌变率在1%~5%。癌多发生在溃疡边缘反复损伤和修复的组织。 (3)残胃与残胃癌:胃切除术后10~20年残胃发生的原发癌称残胃癌。萎缩性胃炎、肠化、或假幽门腺化生、腺体囊性扩张及异型增生,这些病变以吻合口最为明显。上述病变的发生与十二指肠液和胆汁反流入胃有关。 (4)胃息肉与胃癌:胃息肉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型两类。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和增生息肉,细胞分化良好,很少出现肠化和异型增生,恶变率仅1%左右。肿瘤型息肉也称腺瘤型息肉,占胃息肉的10%~25%,其个数、形态、大小表现不一。癌变率为15%~40%,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较高。 【临床表现】 1.症状胃癌的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甚至毫无症状,随着肿瘤进展,影响胃的功能时出现较明显的症状。胃癌的症状并非胃癌所特有,常与胃炎、溃疡病等胃的慢性疾患相似。 腹痛是胃癌最常见的症状。伴有食欲缺乏、消瘦、乏力,晚期大多明显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水肿、全身衰竭。恶心呕吐,早期可能仅有进食后饱胀及轻度恶心感,随着病情进展而发生吞咽困难。胃窦部肿瘤可引起幽门梗阻,呕吐有腐败臭味的宿食。出血和黑粪也可在早期出现,少量出血时仅有粪潜血阳性,出血量较大时可以呕血及便血。 2.体征一般胃癌尤其早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可有上腹部深压痛。出现上腹部肿块、直肠前触及肿块、脐部肿块、锁骨上淋巴肿大、腹水、肝大、黄疸等是胃癌晚期或已出现转移的体征。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胃镜检查可发现早期胃癌,开展普查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有效方法。 2.鉴别诊断胃癌与溃疡难以从症状上做出鉴别。必须依赖钡剂检查和内镜检查。 【治疗】 1.外科治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治愈胃癌的唯一手段。 2.化学药物治疗早期胃癌且不伴有任何转移者,手术后一般不需要化疗。晚期胃癌或其他原因不能手术者,化疗只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命,而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3.胃癌放射治疗胃癌对放射线不敏感,可配合手术治疗。 4.胃癌内镜治疗 【转院要求】临床上高度怀疑或出现并发症应立即转上一级医院以明确诊断,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预后及病人教育】 1.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根除幽门螺杆菌,积极治疗溃疡病。 2.胃癌的预后取决于确诊时病期的早晚和治疗是否妥当。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浸润的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淋巴结清除、年龄及癌组织的类型。①一般认为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存活率大于90%,侵犯肌层的5年生存率约为70%,侵犯浆膜层者为20 %。②胃癌的手术疗效与淋巴结的转移关系密切。有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11%~22%,无淋巴结转移可达36%~75%。且预后的好坏与淋巴的转移程度有关。③年龄。多数人认为60岁以上的胃癌病人其恶性程度较低、发展较慢、预后较好;30岁以下的病人,未分化癌的比例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也较差。 参考文献 [1]尹浩然,朱正纲,林言箴.进展期胃癌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与步骤[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0,5(3):134-135.

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处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年1月第34卷第1期普通外科进展 文章编号:1005-2208(2014)01-0030-04 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处理 黄昌明,陆俊 【摘要】胃癌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GPL )是病理学概念,指已具备恶性转化能力的胃黏膜病理改变,目前,胃黏膜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是较为公认的GPL。GPL 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内镜检查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指标的发现有望提高GPL 诊断率。GPL 的处理原则尚未达成共识,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 )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或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模式。进一步深入探索GPL 的发生和逆转机制,寻找阻断GPL 发展成为胃癌的有效途径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HUANG Chang-ming ,LU Jun.Department of Gastric Surgery,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Union Hospital ,Fuzhou 35000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UANG Chang-ming ,E-mail :hcmlr2002@https://www.360docs.net/doc/6317050765.html, Abstract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 (GPL )is a concept of pathology ,refers to the gastric mucosa pathological changes which have the ability to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Current knowledge indicates that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dysplasia are recognized as GPL.Early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this condition are not currently available.The progress of endoscopic examination technology and discovery of new biological indicator are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GPL diagnostic rate.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for GPL has not yet reached a consensus.Drug therapy,endoscopic therapy or laparoscopic surgical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P)are recommended. Further exploring the accurate mechanism and effective pathway of blocking GPL become gastric cancer is still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Keywords gastric cancer ;precancerous lesion 1胃癌癌前病变概述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多基因或蛋白参与过程。目前,Correa 等[1]提出的胃黏膜癌变模式得到普遍认可: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胃癌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GPL )是病理学概念,指较正常组织或其他病理改变更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改变。胃黏膜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是较为公认的GPL,代表肿瘤性生长的起始阶段,属于浸润前阶段,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浸润性癌[2-4]。但 是,也有学者认为,胃黏膜异型增生与胃癌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癌变率最高,是真正意义上的GPL [5]。文献[6-7]报 道,轻度异型增生癌变率为0~10%,9%的经内镜活检诊断 为轻度异型增生者最终确诊为重度异型增生或早期癌;而 重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为63%~100%,77.7%内镜活检初始诊断为重度异型增生者最终被证实为胃癌。 2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策略 2.1内镜诊断常规白光内镜检查和随机活检是目前临床上筛查、诊断GPL 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但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医师对病灶大体形态的观察水平和活检部位的选择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确诊的敏感性仍不尽人意,常可出现因为活检位置不当或取材过浅等原因,导致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诊断不符的情况。文献[8-9]报道,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在许多国家应用常规内镜检查,GPL 诊断率仅为10%~20%;我国GPL 的常规内镜检查漏诊率达5%~19%。近些年来,随着光学新技术成功应用于内镜领域,内镜观察的内容逐渐精细到胃小凹和胃黏膜微血管的水平,甚至能够做到黏膜体层扫描和组织学成像,为及时发现GPL 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手段。目前应用于GPL 诊断的内镜光学新技术包括: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 ),乙酸靛胭脂染色胃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 ),高清智能电子染 色内镜(i-Scan ),自体荧光内镜(AFI )和放大内镜等[9]。 CLE 将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与普通白光内镜整合在一 起,能把检测点放大1000倍,达到直接在活体内进行组织 学观察的目的,被称为“光学活检”。最新的一项研究显 示,CLE 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率为82.6%(38/46),两者一致性检验Kappa 值为0.720[10];而常规内镜黏膜活检与最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福建福州350001通讯作者:黄昌明,Email:hcmlr2002@https://www.360docs.net/doc/6317050765.html, · ·30

胃癌的治疗方法

胃癌的治疗方法 胃癌(Stomach cancer)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介绍中国成为全球胃癌高发区,每年新发病40万,死亡30万,超世界平均水平两倍。胃癌手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胃癌术后的并发症也是患者和家属都很关心的。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超过于日本,居世界第一,患者数占全世界胃癌患者总数的51。陈冯富珍介绍近年来我国农村胃癌死亡的人数大幅增加;由于饮食内容改变、烟酒普及、环境污染和汽车尾气增加,我国胃癌发病正在逼近年轻人,每年新发胃癌患者中,约15年龄不足40岁。胃癌手术后并发症有的患者是比较明显的。 胃癌的早期症状: 1、8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心窝部空心痛,这种痛不严重,可忍受,与进食没有关系,安静休息时容易表现出来; 2、约1/3患者出现胃部闷胀、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 3、厌食感,以厌食肉类尤其是肥肉为甚,约有50%的病人存在原来爱吃肥肉而今突然厌恶的现象。由于进食少并厌食,病人可在短期内很快消瘦下去,部分患者虽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但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和疲倦无力;

4、部分患者表现为泛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或黑大便等症状。 胃癌发展到中晚期则多见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消瘦、乏力、代谢障碍以及癌肿扩散转移而引起的相应症状等。胃癌的晚期症状: 1、腹痛:当胃癌发展扩大,尤其在浸润穿透浆膜而侵犯胰腺或横结肠系膜时,可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治胃癌最好的医院并向腰背部放射。极少数癌性溃疡穿孔的患者也可出现腹部剧痛和腹膜刺激征象。 2、食欲减退和消瘦:癌肿毒素的吸收,可使患者日益出现消瘦、乏力、贫血,营养不良的表现,治胃癌最好的医院往往是进行性加重,最后表现为恶病质。 3、恶心呕吐:也是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即可发生。胃窦部癌也可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 4、呕血和黑便:癌肿表面形成溃疡时,则出现呕血和黑便。1/3胃癌患者经常有小量出血,治胃癌最好的医院多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部分可出现间断性黑便,但也有以大量呕血而就诊者。 5、腹泻:可能与胃酸过低有关,大便可呈糊状甚而可有五更泻。晚期胃癌累及结肠时常可引起腹泻,鲜血便等。

胃癌治疗篇

目录: 胃癌还能治吗? 胃癌患者还能活多久? 我可以选择那些治疗方法? 手术前我需要接受治疗吗? 手术后我需要接受那些治疗? 化疗为什么是胃癌患者术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化疗方式有哪些? 胃癌确诊后,我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疾病治疗的机会有多少?需要接受那些治疗?还会活多久?等等这些问题。本文将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胃癌还能治吗? 答案是肯定的!世界卫生组织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一个著名的3个三分之一的看发,就是说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还有三分之一的癌症通过治疗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胃癌患者还能活多久? 没有人能准确告诉我,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也只能告诉我,和我病情相同的其他患者,他们的存活时间大概是多少。但是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的身体状况、心理因素、以及所接受的治疗等等都会对我的病情发展有影响。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新的有效地治疗方法和药物在不断的开展和推出,这就意味者我比在我以前确诊的患者有更多的机会。

我可以选择那些治疗方法? 手术 目前有不同类型的手术可以使用,重要的是,我要同医生讨论所有可能合适我自身情况的手术类型: 手术前我需要接受治疗吗? 胃癌的发生比较隐秘,其症状又和胃溃疡、胃炎等疾病相似,等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这时肿瘤已经发生扩撒或较大,手术往往难以实现根治的目的。因此,胃癌确诊后,医生往往会安排我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而后在进行手术切除。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缩小肿瘤的体积,减少肿瘤与周围组织的侵犯与粘连,使得手术更易进行,肿瘤切除的更彻底。另一方面,还可以杀伤体内游离的癌细胞,阻止其扩散繁衍。此外,医生还可以了解那种化疗药物对我更有效,为手术后治疗方法的调整提供依据。 并非所有的患者手术前都要进行化疗,具体情况还以医生的意见为准。 手术后我需要接受那些治疗? 手术后我可以接受的治疗有化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有些患者可能还会接受靶向治疗。化疗是指应用药物治疗癌症,这些特殊的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

化疗和免疫治疗对胃癌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化疗和免疫治疗对胃癌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和免疫治疗对胃癌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和疗效。方法:将5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分成单纯化疗组26例和化免组(化疗联合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26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以健康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20例)。结果:DC组和化疗组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CD3、CD4和CD4/ CD8比值和NK计数)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DC组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CD3、CD4和CD4/CD8比值和NK计数)要高于化免组(P<0.05);化疗组和DC组有效病例(CR+PR)的CD3、CD4和CD4/CD8比值和NK计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 5),但都要低于对照组;化疗组和DC组SD病例细胞免疫变化不明显(P>0.0 5),PD病例的细胞免疫各项指标检测要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病例的CD8计数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 5)。结论:化疗联合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效果要好于单纯的化疗,对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对于改善SD 和PD病例免疫功能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胃癌;化疗;免疫治疗;细胞免疫功能 Effect of chemo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on lymphocyte immuno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emo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gastric lymphocyte immune function and efficacy. Methods: 52 cases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group is divided into 26 cases and 26 cases of free group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s (DC) vaccine)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ymphocyte immune function. Healthy peripheral blood T cell subsets as a control group (20cases).Results: DC group and lymphocyte immune function chemotherapy group (CD3, CD4 and CD4/CD8 ratio and NK cou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nd lymphocyte immune function DC group (CD3, CD4 and CD4/CD8 ratio and NK count) than of the free group (P<0.05); chemotherapy group and DC group effective cases (CR+PR) of CD3, CD4 and CD4/CD8 ratio and NK counts upward trend, two who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P<0.0 5), but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hould be; chemotherapy group and DC group, cases of immune cells SD obvious change (P>0.0 5), the immune cells of the indicators PD cases detection is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0.05); two cases CD8 cou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P>0.05), still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 5). Conclusion: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s DC vacc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s better than chemotherapy alo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