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蓝点法检验

不锈钢蓝点法检验
不锈钢蓝点法检验

不锈钢蓝点法检验

1. 蓝点法检验

这是检验铁离子污染的一种检验方法。具体步骤为;用1克铁氰化钾K3[Fe[CN6]]加3毫升【65—85】硝酸HNO3和100毫升水配制成溶液【现用先配】。然后用LU纸浸渍溶液后,贴附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滴于待测表面,30秒内观察显现蓝点情况,有蓝点为不合格,无蓝点为合格。需要注意的是该试验需待酸洗钝化表面基本干操后进行。试验后应该将试验液体冲洗干净。

蓝点试验的基本原理为;若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就会有铁游离子存在,哪么即可发生如下反应;

2Fe+k[Fe[CN6]]=KFe[Fe[CN6]深蓝色+2K

在我公司生产中,经常有不锈钢设备的制作,不锈钢设备由于接触到腐蚀性介质,会造成设备表面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及颜色不均匀的斑痕,因此对不锈钢设备表面的处理尤为关键,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钝化处理就是一个重要环节。设备表面钝化膜形成不完善,与铁离子接触造成污染,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锈蚀现象,造成运行介质指标变化等。下面就奥氏体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酸洗钝化处理原理及实际操作的常规工艺过程谈一些看法,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2 概述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各类具有防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对其耐腐蚀有很大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膜主要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得来的。

3 酸洗钝化的原理

3.1钝化: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中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Br-、F-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但应控制水的Cl-含量不超过25ppm 的原因之一。另外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视作钝化膜,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的要求而不能充作钝化膜。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以硝酸为主剂的溶液来进行处理,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筒称酸洗钝化。

4 酸洗液、钝化液及酸洗膏配方

酸洗液:20%硝酸+5%氢氟酸+75%水

钝化液:5%硝酸+2%重铬酸钾十93%水

酸洗钝化液(二合一):20%硝酸+10%氢氟酸+70%水

酸洗钝化膏(二合一)配方:盐酸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30毫升,澎润土150克搅拌成糊状。

5 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

为确保酸洗钝化质量,酸洗钝化首先需考虑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在不便于采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涂刷酸洗钝化膏的方式,但不宜使用涂刷酸洗钝化液的方式。

当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时,需定期对浸泡液进行测试和化验。

酸洗钝化的常规工艺过程如下:

→酸洗→ 冲洗→ 钝化(池洗)→

预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冲洗→后处理

→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池洗)→

5.1 预处理

5.1.1 去除焊缝及母材表面的飞溅、焊药、灰尘等。

5.1.2 去除油污,必要时可采用碱洗或洗涤液清洗,洗后需用清水将表面冲洗于净。

5.2 酸洗(池洗)及冲洗

酸洗时应严格控制酸洗温度和时间,温度低则时间长,温度高则时间短。防止达不到酸洗效果或过份酸洗而引起基体腐蚀的现象,必要时还可在酸洗液中添加腐蚀剂。

对被酸洗产品上的碳钢件能拆卸的需拆卸掉,如不能拆卸的需采用涂防护油漆或封橡胶泥的方法。

酸洗后一定要用清水彻底冲洗,使之表面不留存残液,以利此后的钝化处理。

5.3 钝化(池洗)及冲洗

严格控制钝化时间,使之形成良好的钝化膜,钝化后也要彻底冲洗不留存残液。

5.4 酸洗钝化

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及冲洗使用酸洗钝化(二合一)液可使酸洗钝化一次完成,其他都可参照前述进行。

5.5 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涂刷)及冲洗

5.5.1 将膏均匀地涂刷于需要酸洗钝化表面(一般先涂刷焊缝处)氧化皮较厚处可略涂厚一些。

5.5.2 保持足够的时间

5.5.3在膏未干透前用棉纱或棉布擦去锈蚀及氧化物等。

5.5.4 对表面进行彻底的冲洗,直至呈均匀的银白色。

5.6 后处理

酸洗钝化后对钝化表面需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护钝化膜的破坏,钝化表面不得接触硬物(包括不锈钢丝和钢丝刷)禁止焊接和打磨等。

6 酸洗钝化的质量检验

6.1 外观检验

酸洗钝化表面应是均匀的银白色,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氧化色,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痕

6.2 残液检验

用酚酞试纸检查表面山峰残液的冲洗程度PH值中性为合格

6.3 蓝点试验

酸洗钝化处理质量,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蓝点试验法来检验。用1克铁氰化钾K3[Fe(CN6)]加3毫升(65%~85%)硝酸HN03和100毫升水配制成溶液(宜现用现配)。然后用滤纸浸泽溶液后,贴附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滴于待测表面,30秒内观察显现蓝点情况,有蓝点为不合格。需要注意的是该试验需待酸洗钝化表面基本干燥后进行。试验后也应该将试验液体冲洗干净。

蓝点试验的基本原理为:若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就会有游离的铁离子存在,那么即可发生如下反应:

Fe2++K[Fe(CN6)]=KFe[Fe(CN6)]↓深蓝色+2K

蓝点法检测

蓝点法检验只是一种直观的检验方法,没有检验标准。只要将试剂涂上之后,如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就呈现蓝色。此时,说明钝化膜不合格,应重新钝化。反之,无蓝点为合格。但试剂必须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 其中有一种试剂的配方是这样的: 1克赤血盐+3毫升65~85%的HNO3+100毫升水。配置之后,用滤纸浸渍溶液后,贴附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刷待测表面。 仅供参考。 不锈钢清洗钝化膏 蓝点检测技术要求及方法 一.技术指标: 1. 外观:橘黄色。 2. 蓝点试验:合格。 二.检测方法: 1. 试片:不锈钢试片(40cmⅹ40cmⅹ0.2cm) 2. 试验方法:将钝化膏品涂于不锈钢试片表面,涂层厚度约1-2mm,放置通风处8-12小时后,取出试片用净水冲洗、晾干。将一滴蓝点试剂滴于试片表面,开始计时,规定的内滴液点不出现蓝点,即为蓝点试验合格。

GB150-1998第10.4.6、TCED41002-2000《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一书中2.2.3的第6条中提到"有防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容器,在压力试验及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表面需清除油污做酸洗钝化处理;必要时,应对所形成的的钝化膜进行蓝点检验,无蓝点为合格。” 不锈钢清洗钝化膏 蓝点检测技术要求及方法 一.技术指标: 1. 外观:橘黄色。 2. 蓝点试验:合格。 二.检测方法: 1. 试片:不锈钢试片(40cmⅹ40cmⅹ0.2cm) 2. 试验方法:将钝化膏品涂于不锈钢试片表面,涂层厚度约1-2mm,放置通风处8-12小时后,取出试片用净水冲洗、晾干。将一滴蓝点试剂滴于试片表面,开始计时,规定的内滴液点不出现蓝点,即为蓝点试验合格。 GB150-1998第10.4.6、TCED41002-2000《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一书中2.2.3的第6条中提到"有防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容器,在压力试验及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表面需清除油污做酸洗钝化处理;必要时,应对所形成的的钝化膜进行蓝点检验,无蓝点为合格。”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文件名称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文件编号 版次 A 页次共2页第1页 1.0 目的 为了保证满足客户的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2.0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本公司自制不锈钢产品 3.0产品分类及代号 3.1 产品的分类; 3.1.1 产品按材料划分不锈钢和电镀金属; 4.0 缺陷定义 4.1 月牙痕:由于在运输、搬运过程中”造成的; 4.2 划伤、碰伤:由于异物对不锈钢板的接触造成板表面的凹凸陷; 裂纹:表面出现弯曲不规则较深的细小线条或分叉弯曲细小较深线条; 4.3 油污:是指不锈钢半成品在机床冲压过程中形成; 4.4 表面护膜划损:不锈钢半成品在加工过程中与硬物摩擦形成; 4.5 磨边毛刺:是指不锈钢半成品在剪切过程中形成的毛边; 4.6 焊接不良:焊接不良:焊接有断点、接缝凹凸不平、假焊不牢的现象 4.7 抛光不良:菱角磨没、表面烧伤、抛光拉纹等现象; 4.8 焊点:是指焊接完成后出现的黑色、黄色的焊点; 4.9 拉丝方向错误:是指不锈钢半成品在拉丝过程中反方向或歪曲拉所造成的乱纹; 4.10 清洁剂清理:是指不锈钢成品在清理表面杂物时所使用的不锈钢亮洁清洁剂; 4.11 包装:是指成品在包装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编写审核核准发行日期2011-11-26

文件名称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文件编号 版次A 页次共2页第2页 4.0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验方法及工具 检验 项目 标准要求检验方法及工具 外观质量1、产品外表出现月牙痕、划 伤、碰伤; 2、板表面不能油污 3、板表面不允许有表面护膜 划损; 4、打磨磨边毛刺要求 1、把每块板底面观察、注意在反动过程中要双手按角位搬动,观察时注意顺住光照的 方向观察。 2、日常要对机械今日保养、清洁干净。 3、在放置半成品时、应把半成品放置在木板上,或指定的堆放处。 4、3种磨法1、粗磨,用600#的碟片在磨面中打磨表面的粗糙度应能达到R0.8mm 2、半精磨,用800#的碟片在磨面中打磨表面粗糙度应能达到R0.4mm 3、精磨,用1000#的碟片在磨面中打磨工件表面粗糙度应能达到R0.1mm 焊接要求1、焊丝:H1Cr18Ni9Ti φ 1、φ1.5、φ2.5、φ3 2、氩气、氩气瓶上应贴有出 厂合格标签,其纯度≥ 99.95%,所用流量6-9升/分 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 瓶内余压不得低于0.5MPa , 以保证充氩纯度。 3、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 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 10%,且不大于1mm。 4、 壁厚 mm 焊丝直 径mm 焊接电 流A 氩气流量 L/min 喷嘴直 径mm 焊接 层次 喷嘴直 径mm 电源极 性 焊缝余 高mm 焊缝宽 度mm 1 1.0 30-50 6 6 1 6 正接 1 3 2 1.2 40-60 6 6 1 6 正接 1 4 3 1.6-2. 4 60-90 8 8 1-2 8 正接1-2. 5 5 4 1.6-2.4 80-100 8 8 1-2 8 正接1-2.0 6 5 1.6-2.4 80-130 8 8 2-3 8 正接1-2.5 7-8 6 1.6-2.4 90-140 8 8 2-3 8 正接1-2.0 8-9 抛光要求1、按镜光产品样板比对验收,从材质、抛光质量和产品保护三方面进行检验。 不允许有沙纹和麻纹路、不允许有毛坯面残留、孔要匀称,不得出现拉长变形现象、垂直的两个面,抛光完工后保持两个面构成的直角匀称。 2、两面交接棱角线须符合要求不能凹陷(特殊要求除外)、 3、垂直的两个面,抛光完工后保持两个面构成的直角匀称。不允许残留过热时的发白表面 4、不允许有夹伤、压痕、碰伤、擦花、不允许有裂缝、孔洞、缺口。 锈钢镜光产品表面质量降级接收要求缺陷点所在 的表面积mm2 面允许接收缺陷 点总个数 直径≤0.1允许数量 沙孔或杂质 0.1<直径≤0.4 允许数量(个)砂孔 杂质≤1000 1 1 0 0 1000--1500 2 1 0 1 1500-2500 3 2 0 1 2500--5000 4 3 0 1 5000--10000 5 4 0 1

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标准

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 ——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晨怡热管 1 前言 在我公司生产中,经常有不锈钢设备的制作,不锈钢设备由于接触到腐蚀性介质,会造成设备表面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及颜色不均匀的斑痕,因此对不锈钢设备表面的处理尤为关键,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钝化处理就是一个重要环节。设备表面钝化膜形成不完善,与铁离子接触造成污染,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锈蚀现象,造成运行介质指标变化等。下面就奥氏体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酸洗钝化处理原理及实际操作的常规工艺过程谈一些看法,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2 概述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各类具有防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对其耐腐蚀有很大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膜主要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得来的。 3 酸洗钝化的原理 3.1钝化: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中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Br-、F-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但应控制水的Cl-含量不超过25ppm的原因之一。另外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视作钝化膜,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的要求而不能充作钝化膜。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以硝酸为主剂的溶液来进行处理,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简称酸洗钝化。 4 酸洗液、钝化液及酸洗膏配方 酸洗液:20%硝酸+5%氢氟酸+75%水 钝化液:5%硝酸+2%重铬酸钾十93%水 酸洗钝化液(二合一):20%硝酸+10%氢氟酸+70%水 酸洗钝化膏(二合一)配方:盐酸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30毫升,澎润土150克搅拌成糊状。 5 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 为确保酸洗钝化质量,酸洗钝化首先需考虑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在不便于采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涂刷酸洗钝化膏的方式,但不宜使用涂刷酸洗钝化液的方式。 当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时,需定期对浸泡液进行测试和化验。 酸洗钝化的常规工艺过程如下: →酸洗→冲洗→钝化(池洗)→预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冲洗→后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池洗)→ 5.1 预处理 5.1.1 去除焊缝及母材表面的飞溅、焊药、灰尘等。 5.1.2 去除油污,必要时可采用碱洗或洗涤液清洗,洗后需用清水将表面冲洗于净。 5.2 酸洗(池洗)及冲洗

TP全流程制作及检验标准

Touch Panel 生产流程 ※生产流程及管制图 银胶 检验预压 ACF 热压 测试 清洁 入库 出货 说明: 制程项目 质量控制站 要求:所有工序在生产过程中按检验标准由操作者进行自检、制造领班及品管制程人员进行首件检验后方可进 行批量生产,生产中除操作者自检外还有品管制程进行定期的巡检, 以保证生产的质量。

※Touch Panel 生产工序、工艺及检验要求 一、蚀刻 酸的配置 碱的配置 纯水 ITO Glass 流程图 ITO Film 、ITO Glass 原材料,MK 油墨、网版按进料检验规范检验。 1. 印刷:ITO Film 、ITO Glass 印刷 MK 并过 UV 固化 检验项目: 网版、印刷图案,MK 的硬度、厚度、附着力,等见下表一(MK 印刷检验规范) 表一:MK 印刷检验规范 工序 检验项目 检验工具 检验方法及标准 备注 1)无渗透、干版、针孔现象,边缘平滑 3)油墨固化后材料无变形, 无胶渍, 污渍, 导电膜无刮花 外观检查 目 测 现象。 印刷 附着力 3M 810 胶带 3M 600 胶带 百格刀划十字线,3M 胶带剥离测试,测试区域油墨 90%以 上无脱落 硬度 2H 铅笔 2H 铅笔测试各种油墨无脱落痕迹(呈 45 度斜划) 铅笔应无尖 锐的棱角 2. 蚀刻:将印好耐酸油墨的 ITO Film 、ITO Glass 进行蚀刻以去掉不需要的导电膜。 检验项目:酸的浓度、碱的浓度、纯水的质量;外观、电气,见表二(蚀刻检验规范) 工序 检验项目 检验工具 检验方法及标准 备注

蚀刻 外观检查目测 电气检查 绝缘表(100V) 万用表 蚀刻液浓度 检测 滴定法 1)经蚀刻烘干后的材料应无变形。 2)导电面无刮伤,无水渍,污点。 3)蚀刻干净无蓝点,蚀刻良好。 4)Glass透明度良好蚀刻面正确。 1)用绝缘表检查材料蚀刻区是否蚀刻干净,方法为:红 黑表笔尽量靠近,但不接触各导电膜,导电膜间阻抗 ≧100MΩ 2)万用表测量各段导电膜阻值符合工程规格书要求。 每次开机蚀刻前须由品管人员检测酸碱度是否符合 要求,若不符要求,需在品管指导下添加酸碱量,蚀刻 中途品管须定时抽测酸碱度以保证酸碱度符合要求。 纯水 二、印刷 ITO Film 银胶检验 ITO Glass 银胶 流程图 1. 印前准备:网版检验、调油墨,按工程规范及有关要求准备材料、工具 1)印刷前必须先了解有哪些版次,用何型号油墨 2)印刷前油墨必须经过脱泡,必须充分搅拌 2. 印刷:按工程规范及相关要求进行作业,印上所需的线路及图案 1)不能有透空、渗透、针孔、干版、粘版等不良现象,绝缘点印刷不能有拖尾、漏点、渗透等不良现象 2)印刷时要测试油墨的附着力 3)要测试油墨的印刷厚度 3. 干燥:对印刷好后的油墨通过UV 或烤箱进行干燥处理 检验项目:见表三(印刷检验规范) 表三:印刷检验规范 工序检验项目检验工具检验方法及标准备注

不锈钢化学钝化检测及处理

不锈钢化学钝化检测及处理 不锈钢化学钝化检测及处理 本文研究了马氏体不锈钢化学钝化、硅烷处理和复合处理的耐蚀性及其机理。采用蓝点法比较了不同表面处理后试样变色时间的长短,利用盐水浸泡试验区分了不同表面处理后试样腐蚀速率的大小,采用中性盐雾试验辨别了不同表面处理后试样耐盐雾性的优劣,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对比了不同表面处理后试样耐点蚀性能的差异和对腐蚀介质的阻挡能力的区别,采用膜重测试对硅烷膜的膜厚进行了间接表征,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不同表面处理试样表面薄膜,分析了不同薄膜的结构组成和耐蚀机理。 研究结果: (1)综合比较,四种耐蚀性测试方法表明了不锈钢不同表面处理的耐蚀效果差异性:单独硅烷处理后试样的耐蚀性优于传统硝酸-重铬酸盐钝化处理后的耐蚀性,先柠檬酸钝化后酸性硅烷体系处理的复合处理试样耐蚀性较单独酸性硅烷体系处理的得到进一步增强。先柠檬酸钝化后酸性硅烷体系处理的复合处理方式兼具优异的耐蚀性和环保特性,有望替代传统的硝酸-重铬酸盐钝化处理。 (2)根据膜重测试结果,先柠檬酸钝化后酸性硅烷体系处理的复合处理试样表面硅烷膜膜重低于单独酸性硅烷体系处理后试样的膜重,说明复合膜优异的耐蚀性不仅仅依靠表层硅烷膜,更得益于其双层膜结构。 (3)结合表面分析可知,钝化膜有完整性、致密性,硝酸-重铬酸盐钝化膜中主要含有Cr、Fe、O三种元素,其物质组成包括CrOOH、Cr(OH)3、Cr2O3、FeOOH、Fe3O4、Fe2O3。 (4)结合表面分析可知,硅烷膜和复合膜均具有完整性、致密性,硅烷膜和复合膜中均主要含有Si、C、O三种元素。 (5)根据ATR-FTIR分析可知,硅烷膜与基材之间、复合膜的内外层膜之间均发生了化学吸附,生成结合牢靠的Si-O-Fe的化学键。 (6)根据 XPS、ATR-FTIR分析可知,硅烷膜和复合膜的外层硅烷膜中存在C-O、

不锈钢材料进货检验规范

不锈钢钢材进货检验规程 1. 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衡器所用不锈钢材料入库检验和质量控制规程,以保证材料的质量满足衡器产品的制造及销售需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衡器产品所需不锈钢板材,型材的原材料的入库检验及使用过程中控制。本规范也适用于供应商进货检验使用。 3.引用文件 Q/MT00S720 采购过程控制程序 Q/MT32S004 采购件质量验证程序 GB/T1220-1992 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 GB70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QTY/3012-2003 不锈钢冷轧钢板(太钢标准) 4.职责 4.1 物料部采购工程师或授权的物料员根据计划需求及BU管理人员的要求负责钢材的采购。 4.2 进货检验工程师或经授权仓库管理员负责钢材的进货验证工作。 4.3 仓库管理员负责对钢材进库数量的验收、贮存、防护和发放工作。 4.4 制造/质量工程师负责提供钢材在线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信息。 5. 控制程序 5.1通知供货和收料 物料工程师负责或授权物料员通知供应商将所需钢材送到钢材仓库,仓库管理员负责核对钢材数量、规格及有关质量证明文件无误后,在送货单上签名。如未按合同或协议要求提交质量证明文件应予拒收。 5.2钢材送检 钢材进入公司后,物料工程师或授权物料员及时在 POMT屏幕上打印(Ctrl+F7)“ 国内采购件入库单”,对已确定免检供应商和免检物料时可直接将有关质量证明文件一起交仓库管理员,若不是免检供应商和免检物料时,将有关质量证明文件交进货检验工程师。 5.3检验方法 5.3.1钢材的进货检验采用目测、测量和验证的方法。 5.3.2抽检方案、批次判定合格与否、质量记录执行Q/MT32S004《采购件质量验证程序》。 5.4检验内容 a)质量证明资料 2 b)外观; c)尺寸; 5.5质量要求 5.5.1质量证明 a)验证钢厂提供质量证明文件上钢材的规格、牌号与公司规定一致;钢材的化学成份及机械性 与国家标准GB/T20878-2007规定一致。常用的不锈钢牌号见附表1。

不锈钢酸洗钝化及蓝点试验资料讲解

不锈钢酸洗钝化及蓝 点试验

不锈钢材质酸洗钝化及蓝点试验 一、概述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各类具有防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对其耐腐蚀有很大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膜主要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得来的。 二、酸洗钝化的原理 1、钝化: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Br-、F-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但应控制水的Cl-含量不超过25ppm的原因之

一。另外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视作钝化膜,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的要求而不能充作钝化膜。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以硝酸为主剂的溶液来进行处理,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简称酸洗钝化。 2、酸洗液、钝化液及酸洗膏配方 酸洗液:20%硝酸+5%氢氟酸+75%水 钝化液:5%硝酸+2%重铬酸钾十93%水 酸洗钝化液(二合一):20%硝酸+10%氢氟酸+70%水 酸洗钝化膏(二合一)配方:盐酸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30毫升,澎润土150克搅拌成糊状。 三、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 为确保酸洗钝化质量,酸洗钝化首先需考虑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在不便于采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涂刷酸洗钝化膏的方式,但不宜使用涂刷酸洗钝化液的方式。 酸洗钝化的一般工艺过程如下: 预处理→酸洗、冲洗→酸洗钝化(二合一)膏→冲洗→后处理 1、预处理

不锈钢壳体检验标准

不锈钢壳体检验标准 一、壳体外观检验 1、壳体表面应外观良好、刀纹均匀、光泽颜色无明显变化;壳体表面应无凹坑、划痕、锈蚀、刀纹、毛刺等现象; 2、需装配且外径相同的两零部件之间的同轴度保证在0.1mm 之内,且接合面不能有缝隙或台阶; 3、放芯体处平面应光洁平整无毛刺、无划痕或凹坑等不良现象。 4、壳体若出现缺陷,参照以下依据进行判定,接收标准:单个产品无主要缺陷、可存在1-3处次要缺陷(特殊产品,特殊客户除外)。 二、壳体尺寸检测 依据相应型号的受控图纸检测。图纸未注明公差要求的,按照以下GB/T1804-m 规定执行。 表1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mm 缺陷名称 定义 缺陷划分 浅划痕 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5x5mm 范围之内为 次要缺陷,范围之外为主要缺陷 深划痕 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1x1mm 范围之内为 次要缺陷,范围之 外主要缺陷 凹坑 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深度小于0.5直径小 于0.5mm 为次要缺 陷,反之为主要缺陷 针孔 表面处理上可看见类似针剌成的微小孔。 同上 凹凸痕 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 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感觉。 主要缺陷 毛刺 金属边缘和拐角处用于下料、成型、加工等而留下的不规则 凸起,手摸会刮手。 主要缺陷 公差等级 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精密f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 中等m ±0.1 ±0.1 ±0.2 ±0.3 ±0.5 ±0.8 ±1.2 ±2 粗糙c ±0.2 ±0.3 ±0.5 ±0.8 ±1.2 ±2 ±3 ±4 最粗v — ±0.5 ±1 ±1.5 ±2.5 ±4 ±6 ±8

TP全流程制作及检验标准

生产流程PanelTouch图流程及管制生产※ 银胶检验烘烤检验绝缘检验UV检验粘胶 检验外清烘烤洁检验观 ITO Glass检验入库备料清洗耐酸检验蚀刻检验

酸的配置检验 碱的配置检验 纯水检验 UV检验绝缘点检验烘烤银胶检验检验绝缘 清检验检验UV烘烤检验粘胶洁检验 外观 外观覆膜镭组合射玻璃切割裂片磨边检验 入库领料预压FPC检验ACF热压检验测试 包装成清洁终检封胶检观外覆膜背胶 入库出货 说明:制程项目质量控制站 要求:所有工序在生产过程中按检验标准由操作者进行自检、制造领班及品管制程人员进行首件检验后方可进行批 量生产,生产中除操作者自检外还有品管制程进行定期的巡检,以保证生产的质量。 1/9. 要求产工序、工艺及检验生TouchPanel※

刻一、蚀检验刻耐酸检验蚀检验入库裁切缩水ITOFilm 检验酸的配置 检验碱的配置 检验水纯 检验酸的配置 检验碱的配置 检验水纯

图流程 范检验。油墨、网版按进料检验规Film、ITO Glass原材料,MKITO固化并过UV印刷、ITO Glass MK1.印刷:ITO Film一:)表见下表一(MK印刷检验规范MK检验项目:网版、印刷图案,的硬度、厚度、附着力,等范印刷MK检验规 锐 2.蚀刻:将印好耐酸油墨的ITOFilm、ITOGlass进行蚀刻以去掉不需要的导电膜。 检验项目:酸的浓度、碱的浓度、纯水的质量;外观、电气,见表二(蚀刻检验规范)表二:蚀刻检验规范 工序检验项目检验工具检验方法及标准备注 2/9.

二、印刷ITOFilm烘烤检验绝缘检验UV检验粘胶检验胶银 检验烘烤 GlassITO 检验绝缘检验UV烘烤检验银胶检验绝缘点 UV检验烘烤粘胶检验检验 图流程 1.印前准备:网版检验、调油墨,按工程规范及有关要求准备材料、工具 1)印刷前必须先了解有哪些版次,用何型号油墨 2)印刷前油墨必须经过脱泡,必须充分搅拌 2.印刷:按工程规范及相关要求进行作业,印上所需的线路及图案 1)不能有透空、渗透、针孔、干版、粘版等不良现象,绝缘点印刷不能有拖尾、漏点、渗透等不良现象 2)印刷时要测试油墨的附着力 3)要测试油墨的印刷厚度 3.干燥:对印刷好后的油墨通过UV或烤箱进行干燥处理检 验项目:见表三(印刷检验规范) 表三:印刷检验规范 工序检验项目检验工具检验方法及标准备注 3/9.

不锈钢厨具检验标准

《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 QB/T2174-95《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以下简称95标准)自1995年修订发布实施以来,对规范我国不锈钢厨具市场,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国内外贸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十年来,我国不锈钢制品包括不锈钢厨具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上均有较大的提高和进步。 随着市场及行业发展的要求,不锈钢厨具95标准已不能满足行业和市场的需求。民以食为天,不锈钢厨具作为一种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每日都在使用,它的质量好与劣与每个用户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每个厨房质量及卫生和安全,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厨具市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时修订不锈钢厨具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为此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上报了该项标准的修订计划,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于二OO四年下发了中轻综联[2004]143号文件,“关于印发《二OO四年轻工业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将QB/T2174-95《不锈钢厨具》标准修订项目列入计划,项目编号为Q2004-109T。 2 编制过程 依据文件精神,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主持,于2004年11月13日召开修订起草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由厦门清宏实业有限公司担任负责起草单位,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负责牵头组织和协调工作。 起草小组按修订计划,首先进行了必要的、广泛地调研工作,搜集了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对其进行分析对照,与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确定了标准的起草方案。 通过分析对照,起草小组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不锈钢餐具、厨具制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我国不锈钢厨具的生产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世界主要生产制造国。但是由于市场增长太快,出口大幅度增长,在充分采用原QB/T2174-95的基础上,许多技术指标已超过QB/T2174-95的要求,并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发现国际ISO8442《接触食物的制品及材料》系列标准的指标先进合理,适合目前国内不锈钢厨具现行状况,因此确定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8442系列标准作为起草我国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的依据。标准指标对照见附录一。

不锈钢蓝点法检验

不锈钢蓝点法检验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氯化物是水中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在饮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均含有相当数量的氯离子。 传统的分析方法有:硝酸银、硝酸汞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和离子色 去自来水公司要个水质报告,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如果超了,可以利用水池放几天就可以了,再送样去化验.. 我们有过用汽车拉水做试验的,费用很高,但是没办法,不锈钢对氯离子含量很敏感的. 氯离子对不锈钢钝化膜的破坏 处于钝态的金属仍有一定的反应能力,即钝化膜的溶解和修复(再钝化)处于动平衡状态.当介质中含有活性阴离子(常见的如氯离子)时,平衡便受到破坏,溶解占优势.其原因是氯离子能优先地有选择地吸附在钝化膜上,把氧原子排挤掉,然后和钝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成可溶性氯化物,结果在新露出的基底金属的特定点上生成小蚀坑(孔径多在 20~30μm),这些小蚀坑称为孔蚀核,亦可理解为蚀孔生成的活性中心.氯离子的存在对不锈钢的钝态起到直接的破环作用.图1表征了金属钝化区随氯离子浓度增大而 压力表的正常使用范围是规定的,即满量程的25%—75%范围, 试验压力表按API 规定不低于级 不锈钢蓝点法检验 1. 蓝点法检验 这是检验铁离子污染的一种检验方法。具体步骤为;用1克铁氰化钾K3[Fe[CN6]]加3毫升【65—85】硝酸HNO3和100毫升水配制成溶液【现用先配】。然后用LU纸浸渍溶液后,贴附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滴于待测表面,30秒内观察显现蓝点情况,有蓝点为不合格,无蓝点为合格。需要注意的是该试验需待酸洗钝化表面基本干操后进行。试验后应该将试验液体冲洗干净。 蓝点试验的基本原理为;若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就会有铁游离子存在,哪么即可发生如下反应; 2Fe+k[Fe[CN6]]=KFe[Fe[CN6]深蓝色+2K 在我公司生产中,经常有不锈钢设备的制作,不锈钢设备由于接触到腐蚀性介质,会造成设备表面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及颜色不均匀的斑痕,因此对不锈钢设备表面的处理尤为关键,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钝化处理就是一个重要环节。设备表面钝化膜形成不完善,与铁离子接触造成污染,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锈蚀现象,造成运行介质指标变化等。下面就奥氏体不锈钢设备表面的酸洗钝化处理原理及实际操作的常规工艺过程谈一些看法,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2 概述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还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各类具有防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对其耐腐蚀有很大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钝化膜主要是通过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得来的。 3 酸洗钝化的原理 钝化: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文件名称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文件编号 版次 页次共2页第1页 1.0 目的 为了保证满足客户的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2.0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本公司自制不锈钢产品 3.0产品分类及代号 3.1 产品的分类; 3.1.1 产品按材料划分不锈钢和电镀金属; 4.0 缺陷定义 4.1 月牙痕:由于在运输、搬运过程中”造成的; 4.2 划伤、碰伤:由于异物对不锈钢板的接触造成板表面的凹凸陷; 裂纹:表面出现弯曲不规则较深的细小线条或分叉弯曲细小较深线条; 4.3 油污:是指不锈钢半成品在机床冲压过程中形成; 4.4 表面护膜划损:不锈钢半成品在加工过程中与硬物摩擦形成; 4.5 磨边毛刺:是指不锈钢半成品在剪切过程中形成的毛边; 4.6 焊接不良:焊接不良:焊接有断点、接缝凹凸不平、假焊不牢的现象 4.7 抛光不良:菱角磨没、表面烧伤、抛光拉纹等现象; 4.8 焊点:是指焊接完成后出现的黑色、黄色的焊点; 4.9 拉丝方向错误:是指不锈钢半成品在拉丝过程中反方向或歪曲拉所造成的乱纹; 4.10 清洁剂清理:是指不锈钢成品在清理表面杂物时所使用的不锈钢亮洁清洁剂; 4.11 包装:是指成品在包装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常用不锈钢圆管外径尺寸、壁厚尺寸允许公差 外径外径允许公差壁厚度壁厚度允许公差 ¢19±0.20 1.2 1.08----1.21 ¢22 ±0.20 1.5 1.35-----1.6 ¢25 ±0.20 1.5 1.35------1.6 ¢22 ±0.20 2.0 1.8-------2.2 ¢25 ±0.20 2.0 1.8-------2.2. ¢32 ±0.30 2.0 1.8--------2.2 ¢38 ±0.30 2.0 1.8---------2.2

不锈钢板检验标准

不锈钢板检验标准 1.不锈钢的自然外观 不锈钢给人一种自然的坚固亮丽之感,其自然色彩柔和地反映出周围环境的颜色。 2.表面加工的基本种类 可以用于不锈钢的表面加工大致有五种,它们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变换出更多的最终产品。 五个种类有:轧制表面加工、机械表面加工、化学表面加工、网纹表面加工和彩色表面加工。 还有一些专用的表面加工,不过无论指定哪一种表面加工,都应遵循以下步骤:①与制造厂家一起商定需要的表面加工,最好准备一个样品,作为今后批量生产的标准。 ②大面积使用时(如复合板,必须保证所用的基底卷板或卷材采用的是同一批次。 ③在许多建筑应用中,如:电梯内部,尽管手印可以擦掉,但很不美观。如果选用布纹表面,就不那么明显了。在这些敏感的地方一定不能使用镜面不锈钢。④选择表面加工时应考虑到制作工艺,例如:为了除去焊珠,可能要对焊缝进行修磨,而且还要恢复原有的表面加工。花纹板很难甚至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⑤对于有些表面加工、修磨或抛光的纹路是有方向性的,被称为单向的。如果使用时使这种纹路垂直而不是水平,污物就不易附着在上面,而且容易清洗。 ⑥无论采用哪种精加工都需要增加工艺步骤,因此要增加费用,所以,选择表面加工时要慎重。因此,建筑师、设计人员和制造厂家等有关人员需要对不锈钢的表面加工有所了解。通过彼此之间的友好合作和相互交流,一定会获得所期望的

效果。 ⑦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不建议使用氧化铝作磨料,除非在使用过程中十分小心。最好是使用碳化硅磨料。 3.标准表面加工 许多种表面加工一直是采用编号或其它分类方法表示、它们都被编入了有关的标准中,如:"英国标准BS1449"和"美国钢铁协会不锈钢生产者委员会标准"。4.轧制表面加工 板材和带材有三种基本的轧制表面加工,它们是通过板材和带村的生产工艺表示的。 No.1:经过热轧、退火、酸洗和除鳞。处理后的钢板表面是一种黯淡表面,有点粗糙。 No.2D:比N0.1表面加工好,也是黯淡表面。经过冷轧、退火、除鳞,最后用毛面辊轻轧。 No.2B:这是建筑应用中最常用的,除在退火和除鳞后用抛光辊进行最后一道轻度冷轧外,其它工艺与2D相同,表面略有些发光,可以进行抛光处理。 No.2B光亮退火:这是一种反射性表面,经过抛光辊轧制并在可控气氛中进行最终退火。光亮退火仍保持其反射表面,而且不产生氧化皮。由于光亮退火过程中不发生氧化反应,所以,不需要再进行酸洗和钝化处理。 5.抛光表面加工 No.3:由3A和3B表示。" 3A:表面经过均匀地研磨,磨料粒度为80~100。 3B:毛面抛光,表面有均匀的直纹,通常是用粒度为180~200的砂带在2A或2B板上一次抛磨而成。

不锈钢管道吹扫钝化方案

管道吹扫清洁钝化施工技术方案Technical scheme of pipeline purge cleaning passivation construction 编制: 审核: 批准: *****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二○二○年*月

方案编制依据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金属腐蚀与防护概论》 《不锈钢压力容器》HG20584—1998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HG20584-1998 《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管理细则》HG/T2806-1996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脚手架规范》JGJ130-201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管理细则》HG/T2806-1996 工程内容:管道吹扫、储罐清洗钝化。 一、吹扫 1吹扫目的 在新装置开工前,必须对全部设备、管道进行彻底清洗,清除施工过程中遗留在管线内的焊渣,泥沙、锈皮等杂物,使所有管线达到贯通,避免装置在运转中被杂物堵塞阀门、管道和设备,并且避免杂

物对泵体、叶轮产生磨损。 2吹扫使用的介质 2.1一般管线用空气吹扫。 2.2对蒸汽管线,应按压力等级的不同,使用相应压力等级的蒸汽吹扫。 3吹扫的规则 3.1吹扫前要把所有孔板、调节阀、阻火器、疏水器或者单向阀、流量计、喷嘴等易卡堵物件拆除,放在适当的地方,注意保管。 3.2关闭所有仪表线引压阀,压力表手阀,液位计连通阀以及采样阀等,对安全阀应加盲板隔离或拆除。 3.3吹扫时,先对所使用的介质管线与容器进行吹扫,以保证其提供的吹扫介质干净。 3.4吹扫顺序应按主管、支管顺序依次进行。 3.5吹扫3"以下管线,用连续吹扫法,压力在0.5Mpa左右,3"以上管线用憋压或爆破法,压力一般在0.12-0.3Mpa。 3.6尽量顺管线流向朝下或水平吹扫,避免向上吹扫,吹扫时可呈脉冲状增加压力与流速,但必须视管线压力等级而定。 3.7对装有单向阀的管线,可将单向阀拆除后用短管连接,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均应注意吹扫后单向阀以正确方向安装就位。 3.8并联设备要注意轮流吹扫,按时切换消除死角。 3.9对进出装置管线的吹扫,要事先与有关单位联系好,并会同人员共同检查后方进行,需要拆除的各种管件,盲板等应有专人负责,

不锈钢检验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要求。 不锈钢验收标准 编制: 校对: 审核:

本标准适用于不锈钢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0878-2007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 1220-2007 不锈钢棒 GB/T 4226-2009 不锈钢冷加工钢棒 GB/T 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3090-2000 不锈钢小直径无缝钢管 GB/T 14975-2002 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4229-84 不锈钢重量计算方法 GB/T 12770-2002 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 4241-2006 焊接用不锈钢盘条 YB/T 5091-1993 惰性气体保护用不锈钢钢棒和钢丝 YB/T 5092-205 焊接用不锈钢丝 GB/T 222-1984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 5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GB/T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 223. 11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铁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 GB/T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肪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酣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侧定锰量 GB/T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姗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3.术语和定语 3.1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且铬含量至少为%,碳含量最大不超过%的钢。 4.技术要求

不锈钢表面处理

不锈钢表面处理 目前对不锈钢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表面本色白化处理、表面镜面光亮处理、表面着色处理 一、表面本色白化处理 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办人方温面火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04和NIF二种E04成份,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腐蚀较大,逐渐被淘汰。 目前对这种氧化皮处理方法有二种: (1)喷(丸)砂方法 铸件一般会进行喷丸或喷砂处理,就是常说的shot blast and shot penning Figure 1 喷砂效果图 喷丸与喷砂的对比 & 效率表面效果表面硬化功能介质 喷砂低,但 灵活,较精细低^ 除锈,除氧化皮 棕刚玉、白刚玉、河砂 等 喷丸高有死角高功能较多钢丝切丸、钢丸等 喷丸不但除锈,除表面氧化皮,还提高表面粗糙度,去除零件机加工毛刺,消除零件内应力,减少热处理后零件变形,提高零件表面耐磨,受压能力等 喷砂一般是手工操作来完成,其速度与抛丸相比要慢,而且假如使用的是砂石,在喷砂的过程中砂石与构件的撞击会产生一些砂石粉末,这些粉未会粘附在构件表面,而且喷砂对构件的表面粗糙度低于抛丸。 ,

抛喷丸增强了工件的表面强度,延长工件的返锈时间。喷砂只能起到表面的修饰作用。 (2)化学法 用一种无污染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从而达到不锈钢本色的白化处理之目的。基本上看上去是一目光的色泽。这种方法对大型、复杂产品较适用,值得推广应用。 酸洗钝化方式根据操作方式不同,不锈钢酸洗钝化处理主要有浸渍法、膏剂法、涂刷法、喷淋法、循环法、电化学法等6种方法。 Figure 2 钝化前后效果图 钝化机理: 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坚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止腐蚀的效果。 优点: # (1)不锈钢钝化液使用简单,只需用水槽常温浸泡即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并无需特定的加工设备和严格的加条件,有效降低成本。 (2)钝化液是一种稳定的药剂,不会分解,不沉淀,运输方便,保存时间长,随用随取。 适用材料:

最新不锈钢的检测方法.doc

不锈钢硬度的检测方法 不锈钢产品按交货形状分类可分为不锈钢板、不锈钢带、不锈钢管、不锈钢棒、不锈钢丝等。如果按照金相组织分类则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各种不锈钢材料都是以退火、调质、固溶、淬火或回火等各种不同的热处理状态供货的。 1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不锈钢材料的力学性能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以不锈钢为原料而进行的变形、冲压、切削等加工的性能和质量。因此,几乎所有的不锈钢材料都要求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拉伸试验,一类是硬度试验。 拉伸试验是将不锈钢材料制成试样,在拉伸试验机上将试样拉至断裂,然后测定一项或几项力学性能,通常仅测定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拉伸试验是金属材料最基本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几乎所有的金属材料,只要对力学性能有要求,都规定了拉伸试验。特别是那些形状不便于进行硬度试验的材料,拉伸试验成为唯一的力学性能检测手段。 硬度试验是将一个硬质压头按规定条件缓慢压入试样表面、然后测试压痕深度或尺寸,以此确定材料硬度的大小。硬度试验是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最迅速、最易于实施的方法。硬度试验是非破坏性的,材料硬度值与抗拉强度值之间有近似的换算关系。材料的硬度值可以换算成抗拉强度值,这一点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由于拉伸试验不便于测试,并且由硬度换算到强度很方便,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只测试材料硬度而较少测试其强度。特别是由于硬度计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陈出新,一些原来无法直接测试硬度的材料,如不锈钢管材、不锈钢线材、极薄的不锈钢材板和不锈钢带材等,现在都已经可以直接测试硬度了。所以,存在一个硬度试验逐渐代替拉伸试验的趋势。 在不锈钢材料的国家标准中大多数都同时规定了拉伸试验和硬度试验。小部分不便于进行硬度试验的材料,例如不锈钢管材和线材只规定了拉伸试验。在不锈钢标准中,一般都规定了布、洛、维三种硬度试验方法,测定HB、HRB(或HRC)和HV硬度值,规定三种硬度值只测其一即可。 奥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通常都以固溶状态供货,铁素体不锈钢通常以退火状态供货,标准中规定了这些材料硬度的上限值。马氏体不锈钢一部分以退火状态供货,标准中规定了硬度的上限值,另一部分马氏体不锈钢以淬火及回火状态供货,标准中规定了硬度的下限值。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当以固溶状态供货时,标准中规定了硬度的上限

管道钝化验证方案

管道钝化验证方案 1、目的 按照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计划、GMP及验证文件要求验证工序质量是否达到相关要求,确保使用后能持续生产出合格产品。 2、范围 适用于800线前处理各管道清洗钝化的质量验证。 3、职责 4、定义 无 5、方案 5.1验证时间 5.1.1 设备供应商对工序设备进行调试并初步验证合格后,生产部根据调试结果通知验证 小组,验证小组接到通知在2个工作日内进行验证,验证完成后反馈验证结果。 5.2设备状态确认 5.2.1 联合生产与设备部就该设备的硬件情况进行初步排查,主要包括: 5.2.1.1 设备使用材料的食品安全性、设备结构的安全卫生性 5.2.1.2设备要求防护得当,运行过程中不得出现异物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 5.2.1.3食品安全相关的机械设备表面应易于清洗,表面光滑连续且密封。具体各项指标 可参考国标GB 22747-2008、GB 16798-1997等相关要求。 5.3质量状况评估验证

5.3.1 安全防护措施: 5.3.1.1操作工戴上清洁、透明的防毒面罩,穿上防酸服装、戴上手套。 5.3.1.2所有操作都是先在容器中加水,再加上化学品,不得相反,边加边搅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3.1.3 清洗和钝化液必须达到中性方可排放,排放需从制水间排污口处排放,以利于环保。 5.3.1.4 钝化前应对装置内存有精密滤芯过滤器(水处理,溶糖,灌注间,调配间等车间使用的5u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紫外灭菌器(水处理车间紫外灭菌灯)、反渗透RO 膜(水处理车间RO膜)、专用泵(专用的隔膜泵)等精密仪器进行拆卸,以免损坏滤芯。 5.3.2 清洗方案与步骤 5.3.2.1 采购联合厂家提供详细的清洗方案,包括清洗方案的清洗液在清洗过程的浓度配比及清洗完成后如何判定的方法。 5.3.2.2若厂家未提供预清洗方案,建议:以纯水为预清洗媒介,用循环水泵保持在2/3bar压力下用水泵加以循环,15min后打开排水阀,边循环边排放。 5.3.3 清洗过程验证: 5.3.3.1 记录其开始清洗时纯水冲洗管道除去脏污的时间,并取清洗后水样100ml观察其内部是否有杂质。同时选取该清洗管道一段可拆卸部位,检查拆卸部位清洁情况。要求无明显脏污,无杂质,出口中没有金属和其它颗粒。(检查颗粒,就是在出口处放置一块干净的布,持续60秒,看布上是否有杂质。冲洗必须持续到每个出口没有可见的颗粒和颜色。) 5.3.3.2 若清洗步骤中涉及碱洗去除管道中的油污,则需对碱液浓度进行测量。用锥形瓶取该碱液100ml,通过酸碱滴定的方法测算其浓度,并及时记录。并及时记录碱洗过程时间及清洗温度,包括碱洗时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大小、厂家提供关于碱洗所需的有效清洗温度的持续时间、清洗过程中最高温度值。 5.3.3.3 对碱液用纯水进行冲洗后需对纯水样测定其pH值,要求冲洗后pH值与未使用碱液前pH值相同。 5.3.3.4 若涉及到酸液钝化,则需对酸液浓度进行测量。用锥形瓶取该酸液100ml,通过酸碱滴定的方法测算其浓度,并及时记录。清洗过程中所需记录内容与5.3.3.2 内容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