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

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
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

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

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②行拂乱其所为()

故: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广故数言欲亡()④公问其故()

⑤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⑥桓侯故使人问之()

①若为佣耕()②若夫霪雨霏霏()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④曾不若孀妻弱子()

⑤若听茶声然()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欤?()②一狼得骨止()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①其夫呓语()②夫环而攻之()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①开我东阁门()②旁开小窗()③连月不开()

①一碧万顷()②长烟一空()③孤帆一片日边来()

④传一乡秀才观之()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①野芳发而幽香()②芳草鲜美()

①把酒临风()②临溪而渔()

③东临碣石()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②佳木秀而繁阴()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曹刿请见()

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④胡不见我于王()

①乃丹书帛曰()②得鱼腹中书()

③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④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①卒中往往语()②贫者语于富者()

①又用篆章一()②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①吴广以为然()②庞然大物也()③然而,北通巫峡()

①太守谓谁()②太守自谓也()③何以谓之文也()

④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⑤义兴人谓为三害()

①肉食者鄙()②先帝不以臣卑鄙()③蜀之鄙有二僧()

①不治将益深()②曾益其所不能()③有所广益()

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寻向所志()③处处志之()

①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②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②而或长烟一空()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②食不饱,力不足()

③一箪食,一豆羹()

①会天大雨,道不能()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③策之不以其道()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⑤伐无道,诛暴秦()⑥不足为外人道也()

①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②攻陈,宽守令皆不在()

③令辱之()④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①故人具鸡黍()②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③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④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⑤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①还来就菊花()②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③瞬息可就()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并杀两尉()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④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②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①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⑤不能名其一处也()

①今亡变死()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④亡羊补牢()

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②为坛而盟()

③唐人尚未盛为之()④孰为汝多知乎?()

⑤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①前人之述备矣()②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③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

①车六七百乘(读shèng)②公与之乘()

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③必能使行阵和睦()④行拂乱其所为()

⑤将军向宠,性行淑均()⑥行收兵()⑦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①会宾客大宴()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③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④长风破浪会有时()⑤每有会意()

①屠乃奔倚其下()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愿以十五城易璧()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①东市买骏马()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③百里奚举于市()

①并自为其名()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①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几读shù)②珠可历历数也(,读shǔ)

①佛印绝类弥勒()②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①执策而临之()②策之不以其道()

①陶后鲜有闻(,读xiǎn)②芳草鲜美(,读xiān)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②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③生卒不详()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②环滁皆山也()

①四时之景不同()②至若春和景明()

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②感极而悲者矣!()

③……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①与君离别意()②望西都,意踌蹰()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

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①公将战。曹刿请见()②战则请从()

①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①更若役,复若赋()②遂与外人间隔,不复出焉()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①闻之,欣然归往,未果()②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②人固不能无失()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①顾野有麦场()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①阴风怒号,浊浪排空()②号呼而转徙()

③号为张楚()④号令召三老()

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③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②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③卿太重,将非鬼也?()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①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②佛印绝类弥勒()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③居十日()

①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⑤遂与外人间隔()⑥立有间()

①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②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③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去

①则有去国怀乡()

②去死肌,杀三虫()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①司合之所属()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神情与苏黄不属()④召令徒属曰()

①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②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

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④问之,鬼言,我是鬼()

①学而时习之()②新死,不习渡水故耳()

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②向吾不为斯役()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②杂然相许()

③高可二黍许()④曳屋许许声(许许”读hǔ hǔ)应

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②杀之以应陈涉()

③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最新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 安: ★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养(衣食所安) 2. 卑: ★低下(非天质之卑)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 ★影响(被于来世) ★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 ★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 ★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 ★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 ★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 ★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 ★诚心(帝感其诚) ★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 ★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惩罚 13. 驰: ★骑(愿驰千里足) ★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 ★发、起(方其出海门)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产生(计将安出)

七年级下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

七年级下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1、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蒙乃始就学(接近,靠近) 还来就菊花(接近,靠近) 2、当但当涉猎(应当) 当求之于上流(应当) 木兰当户织(对,对着) 当窗理云鬓(对,对着) 卿今当涂掌事(担当,承当) 3、可可以调素琴(可以) 可爱者甚蕃(值得)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 可据理臆断欤(可以) 不可不学(可以) 三军可夺帅也(可以) 4、以以观沧海(来) 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以刀劈狼首(用) 盖以诱敌(用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 非学无以广才(用来) 以我酌油知之(凭) 以钱覆其口(用) 5、见昨夜见军帖(看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了解)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看见) 6、大公大笑乐(大声) 可汗大点兵(大规模) 自以为大有所益(非常,十分) 大惊曰(非常,十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年长) 屠大窘(非常,十分) 7、市愿为市鞍马(购买) 东市买骏马(市场) 8、尔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 但手熟尔(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你) 9、射尝射于家圃(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射技) 尔安敢轻吾射(射技) 10、而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却) 相委而去(表顺承,而后) 学而时习之(表顺承,而后)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而后) 五十而知天命(表顺承,而后)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而后) 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却) 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而后) 结友而别(表顺承,而后)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转折但是)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转折但是)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 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晋陶渊明独爱菊: 喜欢 安君安与项伯有故: 怎麽 沛公安在: 那里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 毅良久稍安 安心 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麽 衣食所安,弗赶加也: 享受 既来之,则安之: 使动 无情郎安在 哪里 按按诛五人: 查究 缇骑按剑而前: 按着 包举一滴可以包函谷 怀着 包住 包举宇内 名词用作状语 像……一样 暴暴霜露: 显露 忠义暴于朝廷: 显露 暴秦之欲无厌: 残暴 被幸被齿发 蒙受 如被冰雪 遭受 本予本非文人花士: 本来,原本 本图宦达: 希望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根本 抑本其成败之迹: 推究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根 鄙言语粗鄙 粗俗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意动,以…为边境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顾不如蜀鄙之僧载: 边远的地方敢竭鄙怀 浅陋 比比去,以手阖门: 及,等到 天涯若比邻: 并列,挨着 纳比笼中 并列,挨着 比权量力: 比较 比吾乡临之死则已后矣: 比较 比得软脚病 近来 宰严限追比 追征 敝侯生摄敝衣冠: 破旧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疲劳,困乏 因人之力而敝之: 使动,损害 毕少选当毕 结束 毕尽于此 全

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 非兵连祸结: 战争 斯用兵之效也: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穷兵黩武: 军队 而秦兵又至矣: 军队 草木皆兵: 士兵 病故病且殆: 穷困 病偻: 患病 君之病在肌肤: 疾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有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 使动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担心,忧虑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困苦不堪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缺点,弊病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疲劳,困乏) 并并受促织恩荫 一并 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连 搏水石相搏: 击,拍 森然欲搏人: 抓,扑 薄日薄西山: 迫近 门衰祚薄: 浅薄 有薄德于古今 浅薄的 厚古薄今: 意动 日以厌薄 轻视 拨曲终收拨当心划 拨子 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转轴拨弦三两声 拨动 弹奏 策振长策而御宇内: 鞭子 蒙故业,因遗策: 策略,计谋 策扶老以流憩: 著着 退而论书策: 竹简 策勋十二转: 书写,记 曾风景旧曾谙:曾经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adv连…都 曾益其所不能: 增 常非常之观: 平常,寻常 常在于险远: 常常,副词 胜地不常 常存 长一技之长: 长处,特点 长歌当哭: 放声 求木之长: 生长 无长无少: 年纪大 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具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具答之 3.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a动词:齐备、准备好b副词:通“俱”,全、都) 绝 1.以为妙 ②群响毕绝 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a动词:完全没有b动词:断绝c形容词:陡峭的、无路走的d形容词:独特、独一无二) 君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a代词:妻子对丈夫的尊称b代词:古代对主人、对上司的尊称c代词:彼此相称,或自指d代词:古代各级据有土地的统治者的通称,后指君主制国家元首) 空 1.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a副词:白白地b动词:消失,消散,没有了) 乐

此乐何极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a形容词:快乐b作动词用c使用用法,“感到……快乐”、“以……为快乐”) 疠 呼嘘毒疠 ②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a名词:瘟疫、疫气b名词:恶疮) 临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渐近临之 ③把酒临风(a动词:面对、面临b介词:靠近、从高处往下看) 虏 ①壮志饥餐胡虏肉 ②虏太子申以归(a动词:俘获b名词:俘虏) 旅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a动词:外出(的)、在外作客(的)b作名词用:指外出旅行的人) 履 ①直堕其履圯下

②父曰:“履我!” 因长跪履之 良业为取履 下取履(a名词:鞋子b动词:替……穿鞋) 妙 ①众妙毕绝 ②以为妙绝(a形容词:奇妙b名词:妙处) 名 ①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③命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④此“双龙”之名所由起(a名词:名字、名称b动词:说出c动词:命名d名词:名声) 命 ①其命使各有所主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a名词:命令、指示b名词:命运c动词:派遣) 能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练习

七年级下文言文一词多 义练习 1、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蒙乃始就学(接近,靠近) 还来就菊花(接近,靠近)2、当但当涉猎(应当) 当求之于上流(应当) 木兰当户织(对,对着) 当窗理云鬓(对,对着) 卿今当涂掌事(担当,承当)3、可可以调素琴(可以) 可爱者甚蕃(值得)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 可据理臆断欤(可以) 不可不学(可以) 三军可夺帅也(可以) 4、以以观沧海(来) 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以刀劈狼首(用) 盖以诱敌(用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 非学无以广才(用来) 以我酌油知之(凭) 以钱覆其口(用) 5、见昨夜见军帖(看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了解)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看见) 6、大公大笑乐(大声) 可汗大点兵(大规模) 自以为大有所益(非常,十分) 大惊曰(非常,十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年长) 屠大窘(非常,十分)7、市愿为市鞍马(购买) 东市买骏马(市场) 8、尔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 但手熟尔(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你) 9、射尝射于家圃(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射技) 尔安敢轻吾射(射技) 10、而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却) 相委而去(表顺承,而后) 学而时习之(表顺承,而后)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而后) 五十而知天命(表顺承,而后)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而后) 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却) 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而后) 结友而别(表顺承,而后)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转折但是)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转折但是) 久而不去(表修饰,不译)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表修饰,不译) 康肃笑而遣之(表修饰,不译)11、远香远益清(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远处) 缀行甚远(距离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大目标) 1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 众服为确论(认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 愿为市鞍马(为此)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 13、清濯清涟而不妖(清澈) 香远益清(清香)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 A 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怎么) 安能辨我是雌雄《木兰诗》 (2)衣食所安(养、养身) (3)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全、安稳) (4)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哪里) B卑(1)非天质之卑(低下)《送东阳马生序》 (2)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师表》备(1)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楼记》(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口技》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有奇字素无备者《活板》(准备) 被(1)将军身披坚执锐《涉世家》(同“披”)(2)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覆盖)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 比(1)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靠近,挨着) (2)比至,车六七百乘,骑千余《涉世家》(等到) (3)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比较、比起) 鄙(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境) (2)肉食者鄙《刿论战》(鄙陋、鄙俗)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目光短浅)毕(1)毕力平险(尽、用尽、竭尽)《愚公移山》(2)群响毕绝《口技》(全部)

(3)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完成、完毕) 兵(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 (2)上使外将兵(军队) 病(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人琴俱亡》(疾病、重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困苦不堪) (3)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辱) 薄(1)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轻视) (2)薄暮冥冥《楼记》(迫近) (3)薄如钱唇《活板》(薄的,厚度小) C 才(1)此印着才毕《活板》(刚刚) (2)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只,仅仅) (3)才美不外见《马说》(能力、才能)长(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 (2)北市买长鞭(与“短”相对) (3)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 (4)死者长已矣(永远) (5)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 (6)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头领) 策(1)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驱使) (2)执策而临之《马说》(鞭子,马鞭) (3)策勋十二传《木兰诗》(记录) 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实在,的确)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诚心)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项燕《涉世家》(果真)

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一词多义

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一词多义 中考复习专题——一词多义 知识点总结 一、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二、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 A、就词的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 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 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 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1、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2、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常见多义词例释 安:1、怎么(如: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卑:1、身份低微(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备:1、周全、详尽。(如: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如: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如: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被:1、同“披”,穿(如: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鄙:1、鄙陋、目光短浅(如: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20 / 1 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一词多义 2、出身鄙野(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毕:1、全部(如:群响毕绝《口技》) 薄:1、迫近,接近。(如: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如: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策:1、马鞭。(如: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如: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如: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长:1、长度。(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如: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如: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如: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排行最大(如: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如: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古文一词多义练

古文一词多义练习 1.下面加点的词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一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学而时习之.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于厅事之.东北角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下面加点的词与“皆叹惋”一句中的“皆”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男女衣著,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下面各组中, 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苍颜白发./野芳发.而幽香 B.醉翁之意.不在酒/客意.少舒 C.曾不吝情去.留/则有去.国怀乡 D.媵人持汤.沃灌/及其日中如探汤. 4.下面各组中, 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波澜不惊./惊.涛骇浪 B.皆若空游无所依./孤苦无依. C.觥筹.交错/运筹.帷幄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敝.帚自珍

5.下面各组中, 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 后遂无问津.者/津津.有味B罔.不因势象形/置若罔.闻C其两膝相比.者/天涯若比.邻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景物宜.人 6. 下面各组中, 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香远益.清,亭亭静植/不治将益.深B桓侯故.使人问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神情与苏、黄不属.D臣是.以无请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7.下面各组中, 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两项是( ) A河曲智叟亡.以应/亡.羊补牢B彼竭我盈,故克.之/克.敌制胜C陶后鲜.有闻/寡廉鲜.耻D傅说举.于版筑/举.世闻名 8. 下面各组中, 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抱恨.终生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C盖.追先帝之

高中必备文言文一词多义

高中文言文必备一词多义 1.若: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代词,你④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⑤若何:怎么办,怎么样⑥若……何:“对……怎么办”“对……怎么样” 2.说: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②《师说》《捕蛇者说》一种文体③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④范增说项羽曰劝说、劝服⑤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 3.辞: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拒绝②停数日,辞去告辞、告别③不辞劳苦推托④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⑤《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⑥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4.鄙:①言语粗鄙粗俗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④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5.微:①人微言轻轻微的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⑤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不暴露、深奥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喻指细小的东西 6.之:①辍耕之垄上到②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代

秦军③是寡人之过也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结构助词,的。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知: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②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懂得③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管理④孰为汝多知乎通“智”,知识,智慧 8.复: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繁复②其有敢不尽力乎请复战再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再④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⑤不敢出一言以复回复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9.既:①既而儿醒,大啼不久②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③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10.劝:①果行,国人皆劝劝勉、鼓励②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劝服遂①自杀未遂成功②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于是③遂使之行成于吴于是 11.当:①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介词,在……时候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据、把守④当将率三军,北定中原应当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要或介词“正当”⑥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抵挡抵抗⑦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对酒当歌对着,面对⑧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一定、肯定⑨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 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表38259

初中文言文专题知识大全 第一节一词多义归纳 初中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七年级上册) 词义项例句(标明出处) 期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 丘与有期》) 时时常 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期限 度已失期(《陈涉世 家》) 时候 余忆童稚时(《童 趣》) 希望 期在必醉(《五柳先生 传》) 故旧的 知识 温故而知新(《论 语》) 富 富裕 宋有富人(《智子疑 邻》) 旧(原 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多 家富良马(《塞翁失 马》) 所以 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亡 丢失 暮而果大亡其财(《智 子疑邻》) 故逐之《曹刿论战》 逃跑 马无故亡而入胡(《塞 翁失马》) 故君子有不战《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送东阳马 生序》 通 “无 ”,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 公移山》) 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灭亡秦灭韩亡魏(《唐雎不

世家》辱使命》) 原因公问其故《曹刿论 战》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此独以跛之故(塞翁 失马》) 殆 有害 思而不学则殆(《论 语》) 行奉行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行之者乎《论语》 大概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隆中对》) 行走三人行(《论语》) 即 就是 即公大兄无奕女(《咏 雪》) 罔迷惑 而无 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论 语》) 立刻 即书诗四句(《伤仲 永》) 无 罔不因势象形(《核 舟记》) 去 离开 “太丘舍去”“委而 去之”《陈太丘与有期》 知 了解 人不知而不愠(《论 语》)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知道 温故而知新(《论 语》) 距离 日中去人近《两小儿辩 日》 明白 知之为知之(《论 语》)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 通 “智 ”,聪 是知也(《论语》)若像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 雪》)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北辰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 C—文言文一词多义 T 授课类型T 汇总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专题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几项是() A.便舍船(舍弃)屋舍俨然(房子) B.寻向所至(寻找)寻病终(不久) C.处处志之(标记)寻其所志(做标记)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的,代指村人)得其船(他的,代指渔人) [答案]AB 2.下列句中“为”字解释成“雕刻”的选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中轩敞者为舱

C.中俄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答案】AD 3.下列各组多义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几项是() A.明有奇巧人越王叔远(奇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头) B.明有奇巧人越王叔远(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 C.能以径寸之木(用在句中无实意)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带刺,代指“核舟”) D.其两膝相比者(他的)其人视端容寂(那) 【答案】AB 4.下列各句中“而”字表示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A.中俄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启窗而观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D.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答案】C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编一(按音序排列) 1.安: 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养(衣食所安) 2.卑: ①低下(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

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 ①影响(被于来世) ②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 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 ①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②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 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 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初中文言虚实词解释一词多义 文档

初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180个词及意思汇编(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复习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复习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②养(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2.备: ①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②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③佩戴(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 3.毕:①全部(群响毕绝《口技》)②结束、完了(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③竭尽,用尽(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4.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少少的,慢慢的(厚积薄发) 5.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②鞭打(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③计谋(束手无策) 6.长:①与“短”相对(巴东三峡巫峡长《三峡》)②高大的(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公输》/宋无长木《公输》)③年龄大的(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④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7.称:①chèn 相称、配得上(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chēng②著称(不以千里称也《马说》)③称赞(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④称作、号称(袒右,称大楚《陈涉世家》)8.诚:①的确、确实(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②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9.出:①露出(奋袖出臂《口技》)②出去(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③拿出(皆出酒食《桃花源记》)④说出(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⑤在国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⑥产生(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10.辞:①告辞(辞去《桃花源记》)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③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11.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12.从:①跟从、跟随(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②听从(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13.当:①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②将要(今当远离《出师表》)③值、正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④承当、承受(当之无愧)⑤抵挡(锐不可当)⑥掌管,主持(卿今当涂掌事《孙权劝学》) 14.道:①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③学说(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④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⑤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⑥道理(以咨诹善道《出师表》)⑦方法(策之不以其道)15.得:①发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②寻到、找到(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③领会、体会(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④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⑤得到(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⑥能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⑦施行(得道多助) 16.等:①同样(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陈涉世家》) 17.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②对方(盖以诱敌)③匹敌、同等、相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8.发:①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②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③出发(有时朝发白帝《三峡》)④开放(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⑤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⑥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伐:①砍伐(伐竹取道《小石潭记》)②攻打(齐师伐我《曹刿论战》)③讨伐(伐无道《陈涉世家》)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含答案

之:1. 助词,相当于“的”。 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脱笼之鹄(满井游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世家)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2. 代词,它,他,她,他们等,指代人或物或事。 昂首观之。(童趣) 又数刀毙之(狼)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 3. 助词,补充音节,没有实在意思。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之,助词,补足音节,无义。(曹刿论战) 4.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表舒缓语气。不译。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5. 倒装标志,不译。 何陋之有(陋室铭) 马之千里者(马说) 宋何罪之有。之,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公输) 6. 限定关系,以。 郊田之外(满井游记) 7. 去,往,到。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多助之至。之,动词,到。(得道多助) 为: 1. 因为。项为之强。(童趣) 2. 表示被动,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 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4. 为了。(第四声)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5. 名词,行为,活动。或以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6. 动词,当作,作为。以丛草为林。(童趣)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武林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7. 动词,成为,变为。卒之为众人。(伤仲永) 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8. 动词,是。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9. 动词,表示“做”等具体的动作。 (1)做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共工怒触不周山) 为屯长(陈涉世家)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2). 写。故为之文以志之(满井游记) (3).修筑。为坛而盟(陈涉世家) (4). 唱。好为《梁父吟》(隆中对) 10.给,替(第四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11. 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第二声)夫子何命焉为其: 其1. 物主代词,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自己的。 必细察其纹理。其,它的(童趣) 其两膝相比者。其,他们的(核舟记) 策之不以其道。其,它的(马说) 2. 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亲旧知其如此(五柳先生传) 3. 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 其真无马邪(马说) 4. 其实。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5. 其中。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6. 那。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而:1. 顺接连词,可译为“并且”。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2. 转折连词,可译为“却”。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则)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3. 顺承连词,可译为“就”“然后”。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4.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执策而临之(马说) 5. 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6. 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7. 表修饰(状语与中心词间)。朝而往(醉翁亭记) 8. 表时间,不久。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9. 承接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蹴尔而与之/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10. 修饰关系连词。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以:1. 用。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2. 认为。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 按照。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必以情(曹刿论战) 4. 凭借。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以此夸能(观潮)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共六套)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共六套)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共六套)晓泓婕伊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编一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专项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专项练习 (1)其:策之不以其道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其此之谓乎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如土石何?食之不能尽其才 其视下也其名为鲲 欲穷其林其中往来种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得其船不知其旨也 其名为鲲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视下也 (2)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 具答之闻之,欣然规往 处处志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虽有千里之能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甚矣,汝之不惠何陋之有其此之谓乎大道之行

食之不能尽其才 (3)而: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乃记之而去 潭西南而望隶而从者 而竖其左膝化而为鸟 怒而飞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而伯乐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以: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 以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 全石以为底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能以径寸之木 (5)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一为具言所闻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人五;为窗八中轩敞者为舱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不必为己 天下为公

(6)寻:寻向所志寻病终 (7)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 志怪者也 (8)向:扶向路寻向所志 (9)复:复前行不复出焉 (10)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屠乃奔倚其下 (11)遂:遂与外人间隔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 (12)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 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13)绝:来此绝境绝类弥勒 以为妙绝沿溯阻绝 群响毕绝哀转久绝 (14)食:食不饱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设酒杀鸡作食食之不能尽其材(15)策: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 (16)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虽有千里之能 能以径寸之木选贤与能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整理如下。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度:1、duó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