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参考文献书写规则:

本刊参考文献书写规则:

作者在撰写论文引用参考文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王春林 (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社,黑龙江哈尔滨)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参考文献是指撰写论文或论著而引用地有关期刊论文和图书资料等.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地.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地科学态度,也反映出该论文地起点、深度以及科学依据,还是进行引文统计分析地重要信息源之一.因此,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表明了作者对他人劳动地尊重,而且避免了抄袭、剽窃地嫌疑,体现了科学地作风和治学态度.笔者在编辑稿件中常遇到一些作者在引用参考文献时不够规范,值得注意地几个问题介绍如下,供作者参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引用地参考文献缺乏准确性 作者在撰写论文时遇到需要引用地文献资料一定要准确无误,明白说明本段文章地主题内容.引用地文献必须与主题密切相关,没有相关性就会缺乏准确性.引用参考文献并不是罗列所有阅读过地文章和书籍,而是帮助作者更好理解论文内容,因此与论文主题无关地没有必要列入参考文献.例如,有地作者引用教科书或没有出版地论文集,大部分教科书是帮助学生学习该学科地基础知识,尽管其内容很全面,但对特定地领域涉猎得不很深入;有地论文集虽然内容很新颖,但没有发表,缺乏真实性.有地作者在引用他人地研究成果时,没有认真地查找原文,而是照抄第三人地论文中地引文,结果错了也就跟着错了.因此要引文一定要认真查找原文,不能途省事.要尽可能引用那些与论文内容有密切联系地经典著作及有影响地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研究背景材料充分,而且可以通过引文地联系扩大自己地研究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引用参考文献地项目不全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技术规范》规定,科技期刊引用参考文献,文内要按引用顺序标注序号;文后按文献类型不同分别著录相应项目.有地作者稿件中只有文后著录项目,文中没有标注序号;有地文中虽然标注了序号,但不是按引用顺序标注.有地文后著录地项目不全,按规定参考文献中作者为人以上地,前名作者姓名列出后加“等”,而有地作者只列出名或名作者姓名就加“等”.有地不是缺论文题目,就是缺杂志名或出版社、年、卷(期)等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引用地参考文献数量太多,甚至有地已经过时 虽然参考文献地质量与数量,是评价论文质量和水平地重要指标,但是也不是越多越好.有地作者写了~字地论文,引用地参考文献过多,尤其引用与文章无密切关系地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献.甚至有地论文作者引用年代或年代过时地文献,来补证论文内容,这样只能降低论文质量.因此,论文作者一定要重视参考文献地引用,在引用时要认真查准原文,做到“认真选择,完整著录,仔细核对”.要在大量、全面查阅文献地基础上,对所要引用地文献进行选择,切实引用有高相关性地论文.做到少而精,能起到对论文地论点、论据、论证有价值地文献进行引用.本身能论证明白地,就不要硬添加引用文献.同时要做到尽量引用近期最新地参考文献,使撰写地论文充分表现与当年或最近两年地文献相联系,位于学科前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引用文献著录地不规范 一篇论文,作者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虽然引用地参考文献比较准,但在著录中不符合规范标准,也会影响论文地质量.目前,国家出版署要求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应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技术规范》中规定.因此,期刊作者在撰稿时应学习掌握此规定和各类期刊对著录参考文献地具体要求,使著录地参考文献符合规范.下面以《黑龙江畜牧兽医》为例,介绍一

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写法格式

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写法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 (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参考文献的具体类型: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 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 Gordon. (2)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 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 [4]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

参考文献写作格式要求

4.8 参考文献 学术研究应精确、有据、坦诚、创新和积累。而其中精确、有据和积累需要建立在正确对待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学位论文中包含的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材料,或为获得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或与作者一同工作的指导教师和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应在论文中做出明确的标引和说明。 因此,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数字、事实以及转述他人的观点)之处,均应加标注说明列于参考文献中,以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及标引按照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和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编写与交换格式。 4.8.1正文中标注 (1)标注格式:引用参考文献标注方式应全文统一,标注的格式为[序号],放在引文或转述观点的最后一个句号之前,所引文献序号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以上角标形式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 (2)序号:标注的序号可选择如下两中方式之一:根据在正文中被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或者按第一作者姓的英文字母或拼音字母的英文字母顺序递增。如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以第一次出现的序号为准;当某一论述同时引证多篇参考文献时,应采用[1,2,…]的格式,标注方括号中的序号按增序排列。 (3)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 10-14]可知:”。

4.8.2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及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应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具体要求如下: (1)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不用加结束符。在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都采用“半角标点符号+空格”形式。 (2)排列顺序:根据正文中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或者按第一作者姓的英文字母或拼音字母的英文字母顺序递增,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 (3)作者姓名:只有3位及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国人的名可用第一个字母的大写代替,如:William E.(名) Johns (姓)在参考文献中应写为Johns W.E.;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 (4)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根据GB3469规定,对各类参考文献应在题名后用方括号加单字母方式加以标识。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类型及标识,见表1。 表1 传统文献的类型标识(文献标识符)

参考文献的写法(全)[1]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 示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 示例[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四)期刊文章 示例[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5(3). (五)学位论文 示例[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

74 2004 92 89 90 92 82 85 85 115-139 87 89 709-743 92 20 2 365-395 91

88 88 89 91 92 - 92 93 83 91 92 15 4 69-106 92 213 6 86-94 93 88

90 241-269 Agrawal, A., 1990, Large shareholders and the monitoring of managers: the case of antitakeover charter amendment,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5 143-161. Ang, J. S., Rebel A. Cole and J. W. Lin, 2000,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 81-106. Beasley, M. S., 1996,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The Accounting Review, 71(4) 443-465. Boyd, B., 1994,Board control and CEO compens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 335-344. Brickley, J. A., J. L. Coles, R. L. Terry, 1994, Outside directors and the adoption of poison pill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5 371-390. Callahan, W. T., J. A. Millar, and C. Schulman, 2003,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participation in director selection on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9 169-181. Chong, S. and G. Dean, 1985,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SFAS 57 and IAS 24 using four case studies, Abacus 84-100. Claessens, S., S. Djankov and L. H. P. Lang, 2000,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8 81-112. Claessens, S., S. Djankov, J. Fan, and L. H. P. Lang, 2002, Exproriation of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的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 (1)期刊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3)论文集 [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8)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9)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撰写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1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 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3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参考文献格式书写

参考文献格式书写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和其标识 1、根据 gb 3469 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 “ 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 z”。 3、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和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和其标识:磁带(magnetic tape) --------- mt,磁盘(disk) ---- dk,光盘(cd-rom) ---- cd,联机网络(online) ----- ol,[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 型标识]如: [db/ol ]——联机网上数据库 (database online) [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tape) [m/cd] -----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 (computer programon disk)j/ol ]——网上期干刊(serial online) [eb/ol ] ---- 网上电子公告 (electronic bulletinboard online) 二、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和示例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 型标识]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 技术和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3]

参考文献的写法及注意事项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

【引用】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引用】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很多,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格式都要符合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但实际中很多出版社和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发现周围的很多人对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不是很清楚,所以把规范格式贴出来。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 例: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 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参考文献书写规范格式

参考文献书写规范格式(GB/T 7714-2005): 【期刊】[序号] 著者(三人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作者姓氏大写在前,名缩写在后,不加缩写点,2节以外的名缩写字母之间空格).题(篇)名[文献类型代码].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 [1] HYVARINEN A, HOYER O P, INKI M. Topographic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J]. Neural Computation,2001,13(7):1525-1527. [2] 陈华富,尧德中,周可,等.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方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19(1):64-68. [3] 杨柳,饶莉,郑昌琼,等.用自动分割和动态三维重建实现右心室功能定量评价[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25(2):285-290. [4] SKLANSKY M S, NELSON T, STRACHAN M, et al.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fetal echocardiography: Initial feasibility study[J]. Journal of Ultrasonic in Medicine, 1999, 18(11): 745-752. 【专著】[序号] 著者(格式同上).书名[文献类型代码].版本(初版不用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1] 蒋东兴,李鄂华,印敏,等.Windows Sockets网络设计大全.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384. [2] SAMBROOK J, FRITSCH E F, MANIATIS T M, et al. Laboratory manual[M]. 2n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9:1-38.

范例7: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BG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翻译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研究生论文应对参考文献类型进行标识。 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范例: [1]梅萍,姜明辉,袁绪川.基于后验概率的住房信贷评估SVM模型[J].哈尔 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3(24):35~36 [2]张其善,吴今培,杨东凯.智能车辆定位导航系统及应用[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8:175~180 [3]Taylor, G., G. Blewitt, D. Ste up, S. Corbett, and A. Car. Road Reduction Filtering for GPS-GIS Navigation [J]. Trans. in GIS, 2009, 5(3):193~207 [4]Alf Puttmer, Peter Nauptmann, RalfLucklum. Spice Model for Lossy Piezoceramic Transducers [J]. IEEE Trans. UFFC.2002,44(1):60~65 [5]吴宇森,徐克,宋明.智能运输系统发展需求预测[C].中国第六届交通工程 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135~138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 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即按中文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附于文末。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作者,文题,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 技术标准: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举例如下: [1]王传昌,高分子化工的研究对象,天津大学学报,1997,53(3):1~7 [2]李明,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58~62 [3]Dupont B.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e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In:White H J,Smith R,ed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Houst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1997.44~46 [4]王健,建筑物防火系统可靠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1997 [5]姚光起,一种氧化锆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91056088,1980-07-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6)量和单位 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 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3)段落及行间距要求 a.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0pt”。 b.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后间距:

参考文献规范写法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起止页码可以不写). 作者: 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欧美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其姓;同姓不同名的欧美著者,其中译名不仅要著录其姓,还需著录其名。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 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只写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或与之相应的词(例如:et al.)。 例1:马克思,恩格斯. 例2:YELLAND R L, JONES S C, EASTON K S,et al. [1] 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98. 版本: 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古籍的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示例1: 3 版(原题:第三版) 示例2:新1版(原题:新1版) 示例3:5th ed.(原题:Fifth edition) 示例4:Rev. ed.(原题:Revised edition)

示例5:1978 ed. (原题:1978 edition) 出版地:文献中载有多个出版地,只著录第一个或处于显要位置的出版地。 无出版地的中文文献著录“出版地不详”,外文文献著录“S.1”,并置于方括号内。如果通过 计算机网络存取的联机电子文献无出版地,可以省略此项。 例1:[出版地不详]:三户图书刊行社,1990 例2:[S.l.]:MacMillan,1975. 例: 国家标准:出版年与页码之间用冒号: 按国家标准写: [1] 刘国钧,陈绍业. 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45-50. [2] 高翔. JSP动态网站开发技术与实践[M].3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 2版.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4] 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 [5] 王夫之.宋论[M]. 刻本. 金陵:曾氏,1845(清同治四年). [6]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巨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学位论文: [1]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 数学学院,1998. [2] CALM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1965.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凡是从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应在刊名之后注明其年份、卷、期、部分号、页码。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1.参考文献标注的位置 2. 参考文献标标注方法和规则 3. 参考文献标标注的格式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 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这两类文献 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⑴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 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 献著录规则”。 ⑵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 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 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 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 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 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⑶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 方式标识:专著M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 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 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作者在撰写论文引用参考文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在撰写论文引用参考文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参考文献是指撰写论文或论著而引用的有关期刊论文和图书资料等。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深度以及科学依据,还是进行引文统计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因此,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表明了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避免了抄袭、剽窃的嫌疑,体现了科学的作风和治学态度。笔者在编辑稿件中常遇到一些作者在引用参考文献时不够规范,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供作者参考。 1、引用的参考文献缺乏准确性作者在撰写论文时遇到需要引用的文献资料一定要准 确无误,明白说明本段文章的主题内容。引用的文献必须与主题密切相关,没有相关性就会缺乏准确性。引用参考文献并不是罗列所有阅读过的文章和书籍,而是帮助作者更好理解论文内容, 因此与论文主题无关的没有必要列入参考文献。例如,有的作者引用教科书或没有 出版的论文集,大部分教科书是帮助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尽管其内容很全面,但对特定的领域涉猎得不很深入;有的论文集虽然内容很新颖,但没有发表,缺乏真实性。有的作者在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时,没有认真地查找原文,而是照抄第三人的论文中的引文,结果错了也就跟着错了。因此要引文一定要认真查找原文,不能途省事。要尽可能引用那些与论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经典著作及有影响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研究背景材料充分,而且可以通过引文的联系扩大自己的研究影响。 2、引用参考文献的项目不全根据《中国学术期刊技术规范》规定,科技期刊引用参 考文献,文内要按引用顺序标注序号;文后按文献类型不同分别著录相应项目。有的作者稿件中只有文后著录项目,文中没有标注序号;有的文中虽然标注了序号,但不是按引用顺序标注。有的文后著录的项目不全,按规定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以上的,前3 名作者姓名列出后加“等”,而有的作者只列出 1 名或2名作者姓名就加“等” 。有的不是缺论文题目,就是缺杂志名或出版社、年、卷(期)等等。 3、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太多,甚至有的已经过时虽然参考文献的质量与数量,是评 价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也不是越多越好。有的作者写了3000?4000字的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过多,尤其引用与文章无密切关系的文献。甚至有的论文作者引用50年代或60 年代过时的文献,来补证论文内容,这样只能降低论文质量。因此,论文作者一定要重视参考文献的引用,在引用时要认真查准原文,做到“认真选择,完整著录,仔细核对” 。 要在大量、全面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所要引用的文献进行选择,切实引用有高相关性的论文。做到少而精,能起到对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有价值的文献进行引用。 本身能论证明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 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 工作企鹅2: 766085044 白的,就不要硬添加引用文献。同时要做到尽量引用近期最新的参考文献,使撰写的论文充分表现与当年或最近两年的文献相联系,位于学科前沿。4、引用文献著录的不规范一篇论文,作者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虽然引用的参考文献比 较准,但在著录中不符合规范标准,也会影响论文的质量。目前,国家出版署要求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应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技术规范》中规定。因此,期刊作者在撰稿时应学习掌握此规定和各类期刊对著录参考文献的具体要求,使著录的参考文献符合规范。下面 以《黑龙江畜牧兽医》为例,介绍一下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 按引用顺序标注序号。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文献类型不同,分别按下列项目和格式著录。

参考文献规范标识(即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规范标识(即书写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 J——期刊论文D——学位论文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即参考他人论文) [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专著类 [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 [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3.报纸类 [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4.论文集 [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5.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举例】 [12]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DB/OL].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