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教案[1]

(一)导语

诗的唐朝也是音乐的唐朝,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有三桩姻缘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摹写声音的至文”的三首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唐诗人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李凭箜篌引》。

(二)作者介绍: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使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传说他每次出门,跟随的书僮身上总背一只锦囊,他边走边吟诗,每得佳句就写下来放进囊中,归来时再补足成篇。他的诗歌继承《楚辞》和乐府民歌的传统而有所创新,在诗歌的形式、意境、比喻、语言等方面不落前人窠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优秀作品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等。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桃花乱落如红雨”等,为后世所传颂。

(三)朗读

(四)鉴赏诗歌

1、我们先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有什么?

时间:高秋(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地点:中国晚唐(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乐器:箜篌(“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演奏者:李凭: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关于她当时的身价与声名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她精湛的技艺受到了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所以李贺才用他的如花妙笔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

2、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讨论)

(1)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为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2)素女,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3)紫皇,“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被音乐打动。

(4)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斜

(5)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6)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翩翩起舞。

(7)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彻夜不眠,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8)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9)云,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具有人的

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在俯首谛听。

(10)十二门的百姓。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70多里,呈正方形四面每面三门,共十二门。人们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

3、通过我们找到的诗中的对李凭“粉丝”们的描绘,我们的确能够体会到李凭的箜篌演奏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力量,那么这里作者主要是用什么手法来描摹音乐的呢?

侧面烘托。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诗人李贺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驱使着大自然的静物、动物,调动了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人的形象,来写出乐声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艺术。这其中有天空中的白云、湫湫的秋雨,潭中的老鱼、瘦蛟,神话传说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玉兔等等。李凭弹箜篌的乐声连没有感觉的静物、无知的动物都为之感动,连高踞仙界的神仙们也被乐声紧扣心弦。这样,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乐声以及它奇妙的艺术效果就形象而具体地表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沉浸在奇异的艺术境界之中,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这种侧面描写的手法,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汉乐府诗歌《陌上桑》里写罗敷那一段,不是直接描绘罗敷的美丽,而是借助“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通过路人对罗敷的欣赏,达到侧面烘托罗敷的美丽的目的。《李凭箜篌引》也是从虚处着笔,让读者自己体会李凭所演奏的乐曲声是如何的优美动听,与《陌上桑》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4、衬托手法是从侧面落笔,通过渲染演奏的环境气氛,听众情绪变化来突出箜篌的音乐魅力,除此诗人是如何正面细致刻画音乐的呢?

昆山玉碎(壮其声之清脆) 有时激越得像昆仑美玉碎裂的声音,

凤凰叫(壮其声之和缓) 有时又柔和得像凤凰对舞唱和的声音,

芙蓉泣露(壮其声之惨淡) 有时凄伤哀怨,像是带露荷花在哭泣

香兰笑(壮其声之冶丽) 有时又明快欢乐,像是盛开的兰花在微笑

5、这里诗人使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成功地使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都是“以声类声”,但也能够唤起形象感。“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诗能够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昆山玉碎”能够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能够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能够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

“香兰笑”能够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同乐声的欢快愉悦

6、举出使用拟声手法描摹音乐得例子( 白居易的《琵琶行》)

让我们回顾《琵琶行》中以声喻声的形象化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

思考:如此的比喻描写凸现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的声势;小弦切切如私语——轻幽的音韵;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而和谐;间关萤语花底滑——悠扬而明快;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而冷涩;银瓶乍破水浆进——突发而激烈;

铁骑突出刀枪鸣——清脆而尖锐;四弦一声如裂帛——刚劲而激越。

李凭箜篌引教案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备课人授课时间 课题李凭箜篌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本诗写作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学生讨论、回答。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强大魅力。 重点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本诗写作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全诗。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一.旧课反馈(2分钟) 二、导语设计(1分钟) 诗的唐朝也是音乐的唐朝,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 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有三桩姻缘一直为人们津津 乐道,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摹写声音的至文”的三 首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 的《听颖师弹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唐诗 人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李凭箜篌引》。 三、作者及创作背景(2分钟) 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 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 个小县令。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一 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 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 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准备纸听写 师讲解 学生做笔记 师讲解 学生做笔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 名歌手李龟年。 四.整体感知(5分钟) 朗读思考:全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大意如何概括?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2(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 3(7—14句)描写音响效果,侧面烘托技艺高超。 五、分层鉴赏诵读(29分钟) (一)赏析第一节:(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10 分钟) 思考:问:开篇“吴丝蜀桐”写出了箜篌构造的精良, 其意义仅在于此吗? 明确: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衬托 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 效。 (补充讲解)“高秋”一语,除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 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富含韵味。 “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 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2.“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这两句是怎样 写乐声的? 明确:这两句从侧面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 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 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⒊“李凭中国弹箜篌” 问: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明确: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 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 量。 自读,分层 分组讨论,自主发言。师点评 师提问 1-4组讨论回答 师提问 5-8组讨论回答 个答 学生散读后齐背

《李凭箜篌引/李贺》教学设计(天津市县级优课)

李凭箜篌引 学习目标: 1、因声求气,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通过诵读、探究,深入赏析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3、比较《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在描摹音乐上的异同。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并且在高一年级学习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对这类描写音乐的诗歌有了初步的认知。所以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分析“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并比较《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在描摹音乐上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关于音乐的诗歌? 明确:白居易《琵琶行》,谁能背诵出其中的一些描写音乐名句? 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和李贺《李凭箜篌引》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今天,我们就跟随李贺梦回唐朝聆听一场箜篌演奏会。 二、展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 1、正音 2、解释重点词语 3、划分节奏,找韵脚 4、朗读诗歌 5、疏通诗意 四、整体感知: 时间:高秋地点:中国演奏者:李凭乐器:箜篌(吴丝蜀桐) 知识链接: 1、李凭,元和年间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2、箜篌:我国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等数种。它一般有二十三根弦。箜篌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 五、深入探究: 1、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 浮云江娥素女紫皇五色石神妪老鱼瘦蛟吴质玉兔 2、这些听众听李凭演奏时有何反应?(可选取你喜欢的一两个听众来讨论) 天空浮云——停步聆听 江娥素女——愁啼哀思 至上紫皇——扣动心弦 补天女娲——听得入迷惊天地,泣鬼神 山中神妪——折服请教 老鱼瘦蛟——跳跃起舞

《李凭箜篌引》 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教学目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座上美人心尽死,尊前旅客泪难收。 《明湖居听书》(刘鹗):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3、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播放韩红《青藏高原》,请同学试着把听这首歌曲的感受说出来。 二、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三、解题 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技能: 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探讨李贺诗的风格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涵咏 探讨 教学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堂导入: 在唐诗里,有许多写音乐的诗词,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清人方扶南说: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说这首诗足以泣鬼,主要是因为诗人构思的奇

特。那么诗人李贺是怎样的人,这首诗又奇特在什么时候地方,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诗人李贺和他的诗。 二.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人,人称“诗鬼”。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府及萧梁艳体诗多所汲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驾大自然而创造出新奇幽美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独创风格,并对中晚唐某些诗人发生了一些影响。 三.题解: 李凭是是供奉宫廷的梨园弟子,以弹奏箜篌名躁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其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引,与歌、行一样,表明这是乐府诗。《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四.涵咏诗韵,初步感知。 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感悟朗读。 2读后生生互评,注意把握情感。 教师指导点拔: 因为此诗是描写音乐感受的,所以在诵读时要注意诗句间的起承转合,诗中纷繁的意象蕴含着音乐的情感变化,诗的情感基调与音乐的情感基调基本上相同。 此外,这首诗每句都七言,格律严密,四次换韵,句句用韵,节奏很快,所以要注意划分句群,找诗中情感的起伏脉络,把握诗歌的节奏。 3叫一学生再次朗读,把握情感基调。

李凭箜篌引教案一等奖汇编

《李凭箜篌引》 一、导语 二、初读------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注音。 教(ji co)神妪(y u)瘦蛟(ji do)露(I U )脚倚桂树(y) 2.何为“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因:依据;声:声律(节拍、节奏、押韵、平仄);求:探求;气: 诗的精神。吟咏诗韵:通过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提示:初读即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音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三、赏析 ------ 我以我心,描绘诗境。 1.找出诗中仅有的正面描写乐声的诗句,作简要赏析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明确:“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成功地运用了正面描写、通感、比喻、拟人的艺术手法。“昆山玉碎”形容乐声清脆;凤凰叫”形容乐声的和缓;“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哀怨;“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欢快愉悦。 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以声类声”、“以形类声”的艺术手法,不仅写出了音乐的起伏多变和优美动听,还将无形的难以捕捉声音转化为唤起形象感。 2.发挥想象,描绘侧面描摹音乐的诗句的意境。 示例赏析:芙蓉泣露香兰笑 在这句中,诗人李贺描绘了一幅这样的景象:乐曲时而凄婉动人,犹如一朵朵不胜寒风而呜咽悲泣的荷花,那晶莹的露珠,不正是它的声声泪滴吗?乐曲时而欢快,彷佛是那高雅不凡的空谷幽兰正与秋风嬉戏,发出一阵阵欢愉的笑声。你看,它笑得那么灿烂,笑 得张开了蓓蕾,笑得清香四溢!犹如嫣然含笑的少女。

(注意方法:意象+修饰词+想象)小结:从同学们描绘的一幅幅美妙的画面 里,我既感受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动听乐音和高超技艺,也为李贺能将难以捕捉的乐音转化为可感的视觉画面的高超写作水平而叹服,不愧为“诗鬼”。 3.学以致用,练习以形写声的写作手法。 四、明情——诗以言志,感悟诗情白居易通过《琵琶行》寄寓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感慨,那么《李凭箜篌引》又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感慨呢?知人论世:李贺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进士”讳“晋)肃,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 岁。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 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提示: 1.从音乐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2.整首诗中意象或表情感的词汇;3.从吴刚的角度来解读诗人的困境; 4.从李凭的视角来对照诗人

《李凭箜篌引》课堂实录高品质版

《李凭箜篌引》课堂实录 执教:焦作一中崔新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自我感悟诗歌、领略诗歌中的精妙的能力 2.感受李贺的浪漫主义风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鉴赏诗歌的美掌握侧面描写的方法 2.通过比较三首同题材诗歌的写作手法,拥有对同题材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的习惯。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唐朝,是诗的天堂,更是李氏诗人独放异彩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幻灯)飘逸;“诗鬼”李贺,怪异;诗人李商隐,忧郁,可以说是风格迥异,姹紫嫣红。这里我要隆重推出李贺,因为他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独领一代风骚。他以大胆的夸张和瑰丽的想象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他的描写音乐的佳作——《李凭箜篌引》。题目中的“引”是古体诗的标志。李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乐师,人气直追盛唐李龟年,有诗为证“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2分钟) 说到音乐,我们知道,它来无踪,去无影,如果用文字将它再现出来,绝非易事,何况是写得神采飞扬呢?可是李贺做到了,而且做的很精彩!让我们共同领略李贺的别样风采吧! 二、教师范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听我范读这首诗,注意字词的读音。(原诗幻灯)(1分钟) 正字音:妪。 三、研习诗歌 (一)疏通文意,找出疑难问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浏览课下注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让我们开始吧!(3分钟左右) (生读) 师:如果你们在刚才自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你就把它提出来,看看我们大家能不能帮助你。(2分钟左右)(发动大家相互解决,谁能帮他?)(二)鉴赏诗句 师:解决了疑难问题,李凭个人音乐会正式开始!请男同学一起读前四句,思考一下,为什么李贺要让李凭在第四句才出场?这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师点拨联系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时的笑声——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师:那么接下来李贺怎么描写音乐呢?好全体女生一同来读下面描写音乐的句子。 师: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首诗,无论你是不是真的读懂了,总有一两句触动了你,让你有感觉,让你印象深刻。我也是,我读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忘不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款款深情;读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忘不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缠绵悱恻;读秦观《鹊桥仙》忘不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豪迈…… 那么下面描写音乐的句子触动你的是哪一句?它怎么打动了你? 生:“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师:为什么用玉碎摹写音乐?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 xx 市实验学校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教学时数:2 课时主备人郭振凤 一、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乐曲诗” ,理解它的关键就是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对于乐曲诗的写作理解,我们可以结合本学期学习过的《琵琶行》来分析力和的创作风格。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掌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2.掌握重点字词,会翻译全诗,理解诗意3.鉴赏评价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4.背诵全诗。目标解析: 1、了解创作背景,体会写作情感,并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2、理解诗歌内容。 3、学习和分析鉴赏文章,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方法。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在鉴赏诗的艺术手法和感受诗的意境方面,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对诗人的创作风格缺乏了解,学生的想象力没有被激发出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向学生介绍诗人的创作风格,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中关键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诗歌语言跳跃、想象丰富、意境深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音乐、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很好地进入诗人构建的审美想象空间。 五、教学过程 第1 课时 问题一、新课导入,作者简介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生平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在唐代的诗人中,李贺是一个奇才,他的诗歌创作搜奇猎艳,想象丰富,用新奇诡异的语言,描绘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神秘而又幽美的艺术境界,有人甚至称他为“鬼才”。他虽然 只活了27 岁,可是却留下了许构思奇特、风格独具的诗歌作品,令后世的读者赞叹不已。毛泽东就曾经极力向陈毅推荐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 问题二、文体知识设计意图:达到文言知识积累的目的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没有严格区别,其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诗、古风。“行”“引”都是歌行体的一种,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代表性的常见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 问题三、字词积累设计意图:扫除文字障碍,准确把握文章内容 正字音、 箜.篌.kō nghóu .颓废tu í.露水l ù.芙蓉.f ū r óng 女.娲wā 神妪.yù.倚住yī 后裔.yì.没落mò.露相.l òuxi àng 辨字形 问题四、诗歌翻译设计意图:翻译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吴丝蜀桐制作的精美箜篌,在秋高气爽之时弹奏。乐声飘荡,被箜篌的美妙之音吸引,空山里的浮云颓然凝滞,不再飘游。湘夫人对竹挥泪,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迷人的乐声从哪儿传出?原来是李凭在国都长安把箜篌弹奏。像昆仑美玉击碎,清脆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学常识大全

高中语文教材主干文学常识汇编 朝代作者课文篇目相关简介 先秦《诗经》《氓》《采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先秦《论语》《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详见必修一“名著导读”。 先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 先秦《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先秦屈原《离骚》《湘夫人》《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先秦《荀子》《劝学》荀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先秦《庄子》《逍遥游》 《庖丁解牛》 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先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汉《古诗十 九首》 《涉江采芙蓉》 西汉贾谊《过秦论》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鸿门宴》《项羽之 死》(均节选自《史 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 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东汉班固《苏武传》(节选自 《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东汉曹操《短歌行》曹操的诗歌情感深沉,慷慨悲凉,风格质朴刚健。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西晋李密《陈情表》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歌的开创者。

《归去来兮辞》 南朝宋范晔《张衡传》(节选自 《后汉书》)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 并称“前四史”。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鲍照的大部分诗作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唐王勃《滕王阁序》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将进酒》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 序》 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风雄奇奔放, 想象丰富,形象巨大,气势奔腾,多用夸 张手法和神话故事,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唐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 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登岳阳楼》 《蜀相》《阁夜》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写下了许多反映 社会现实的诗篇。其诗风格多样,以沉郁 为主,诗歌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准 确精练。 唐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他和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唐韩愈《师说》《祭十二郎 文》 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 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 家”。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唐李商隐《锦瑟》《马嵬(其 二)》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唐杜牧《阿房宫赋》 唐韦庄《菩萨蛮(其二)》南唐李煜《虞美人》 北宋柳永《望海潮》《雨霖铃》北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北宋苏洵《六国论》 北宋苏轼《赤壁赋》《念奴 娇·赤壁怀古》《定 风波》《文与可筼筜 谷偃竹记》 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课标新理念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比较法,感悟法,阐发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重点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材分析:这事以后秒学音乐的诗歌,比起情景交融的诗歌来说,更加的抽象,更加的深奥。学生在接受的时候,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唐诗里,有许多写音乐的诗词,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说这首诗足以泣鬼,主要是因为诗人构思的奇特。那么诗人李贺是怎样的人,这首诗又奇特在什么时候地方,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诗人李贺和他的诗。 二.新课准备 1.作者简介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2、解题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3、箜篌:从西域传来的大型弦乐,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李凭善弹的是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竖抱在怀,用两手齐奏。 4、引,曲调的开头部分。箜篌引,原以箜篌伴奏的乐府歌曲,这里诗人第一次用这题名实写箜篌演奏。 三.内容赏析 (一)第一段: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翻译: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赏析: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备课研修 2013-03-07 16:3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一些意象的象征含义,了解乐器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 反复研读文本,深入分析此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3、情感目标体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自主学习法。3、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有关于写音乐的诗歌?

明确白居易《琵琶行》 问谁能背诵出其中的一些描写音乐名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补充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 。(板书李凭箜篌引) 学生自己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作者和题目的内容,并大概了解文章内容。 二、走近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最后因抑郁而死,年仅27岁。正是因为这样的身世,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主备人:王芳丽参与备课人:高二语文组全体成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反复研读文本,深入分析此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3、情感目标:体会音乐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自主学习法。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师: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有关于写音乐的诗歌?明确:白居易《琵琶行》 问:谁能背诵出其中的一些描写音乐名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流泉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补充: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 (板书:李凭箜篌引) 二. 走近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最后因抑郁而死,年仅27岁。正是因为这样 的身世,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高考语文易错题精选-古诗词默写训练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曾子曰:“________,任重而道远。_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3)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4)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2)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3)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 (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为句子默写。本题易错词语有:(1)弘毅、己任(2)砾、掷、逦迤(3)哀、须臾、挟、遨(4)辰、千(5)芙蓉。 故答案为: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⑵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⑶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⑷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⑸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2.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 ”一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多个意象写出夔州的特殊秋景。 (2)《蜀道难》中,在运用夸张极言山峰高耸之后,李白的“________”写出山崖的陡峭险峻。 (3)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________”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 (4)《劝学》中,荀子认为笔直的木材制作成车轮之后就“________”,然后进一步设想木材“________”也不会再变直了。 【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 (2)枯松倒挂倚绝壁 (3)唯见江心秋月白 (4)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

李凭箜篌引比赛教案

李凭箜篌引 欧阳遇实验中学阳旭珍 教学目得 1。培养学生得自我感悟诗歌能力 2.通过诵读,感受诗歌得音韵美 3.鉴赏诗歌得乐曲美与技巧美 4、感受李贺得浪漫主义风采 教学重难点 1.鉴赏诗歌得乐曲美与技巧美 2.通过鉴赏,能够迁移对描写音乐得诗歌进行阅读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得鉴赏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鉴赏法点拨启发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听过箜篌曲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一首箜篌曲。(播放箜篌曲) 觉得怎么样?柔与美妙得音乐就像这缓缓得流水一样,洗涤着我们得心扉,让我们觉得心灵澄澈、舒爽。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冷艳得诗歌,倾听一曲优美得音乐——《李凭箜篌引》。 二、读——音韵美 1、听范读。 2、学生齐读。(自信) 3、学生齐读,读出音韵美(要求:①舒缓、柔与②注意节奏与重音③注意语调) 李凭箜篌引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三、赏——音乐美 李凭:唐代元与年间著名得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关于她当时得身价与声名史书上就是这样记载得:“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思考: 1、大明星得演奏会一定有很多粉丝参加,参加李凭箜篌演奏会得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 云、江娥、素女、长安、紫皇、石、天、神妪、老鱼、瘦蛟、吴质、寒兔 2、这些“听众”有什么特点? 不仅有凡人,还有动物与天上得神仙,更有没有生命力得云、石、天。 3、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1)三至六人为一组,自由组合,时间3分钟。 (2)可以选取您喜欢得一两个“听众”讨论,讨论得内容:她们听了箜篌曲之后有什么反应?她们得反应又有什么作用? (3)小组代表发言,要求声音洪亮,吐词清楚。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导语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唐朝是属于诗歌的朝代,但是很少有同学知道唐朝其实也是属于音乐的朝代,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空前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有三篇奇文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摹写声音的至文”的三首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唐诗人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李凭箜篌引》(板书标题和作者) 二、作者介绍 来了解一下李贺,著名诗人李贺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 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传说他每次出门,跟随的书僮身上总背一只锦囊,他边走边吟诗,每得佳句就写下来放进囊中,归来时再补足成篇。他的诗歌继承《楚辞》和乐府民歌的传统而有所创新,在诗歌的形式、意境、比喻、语言等方面不落前人窠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优秀作品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 《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等。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桃花乱落如红雨”等,为后世所传颂。我们的这首《李凭箜篌引》用现代的语言描述,其实就是某某某歌手演奏会。在拿到演奏会的门票,进入会场之前,我们先熟悉一下著名歌手李凭专场奏演会的歌词。

三、朗读 1、首先,请一个同学将这首诗给大家朗读一遍,在读的时候注意把握诗歌情感节奏的变化。 2、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并指出不足。要明确,诗中音乐的情感基调和诗的情感基调基本上是相同的。 3、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4、学生齐读诗歌。 四、诗歌内容分析 1、现在我们进入李凭的专场演奏会,我们先替李凭设计张演奏会海报,想象一下,画面上应该有哪几样东西? 时间:高秋(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地点:中国晚唐(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乐器:箜篌(“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演奏者:李凭: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关于她当时的身价与声名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她精湛的技艺受到了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所以李贺才用他的如花妙笔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

精选-《李凭箜篌引》优秀教学设计

《李凭箜篌引》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座上美人心尽死,尊前旅客泪难收。 《明湖居听书》(刘鹗): 1、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3、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播放韩红《青藏高原》,请同学试着把听这首歌曲的感受说出来。 二、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三、解题 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

《李凭箜篌引》 导学案 (教师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教学目的: 1、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本诗写作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强大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本诗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的唐朝也是音乐的唐朝,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有三桩姻缘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摹写声音的至文”的三首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唐诗人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李凭箜篌引》。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 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 三、整体感知 朗读思考:全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大意如何概括?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2(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 3(7—14句):描写音响效果,侧面烘托技艺高超。 四、分层鉴赏诵读 (一)赏析第一节:(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思考:1.诗歌开头四句的叙述顺序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诗人故意避开了叙事性的交代和直说,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座上美人心尽死,尊前旅客泪难收。 《明湖居听书》(刘鹗): 1、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3、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播放韩红《青藏高原》,请同学试着把听这首歌曲的感受说出来。 二、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三、解题 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着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着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

新人教版选修《李凭箜篌引》同步练习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给加点的词解释 ①张.高秋()②颓.不流()③中国 ..() ④泣.露()⑤逗.秋雨()⑥露.脚() 二、对课题《心血凝成的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指冼星海的作品耗费了他大量的心血 B. 形象地指出了作家在艺术道路上艰难而执著的追求。 C. 课题用夸张的手法,指出了作家在艺术创作中的尽心尽力。 D. 抒情化的题目,便于作者真情地赞美。 三、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理解有误的项是() A. 两句写乐声,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B.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张口欲笑的印象。因为它们都是作者喜爱的。 C. 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 D. 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四、对《李凭箜篌引》主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李贺通过诗歌来赞美李凭的精湛技艺。 B. 这首诗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C. 诗歌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D. 作者直接描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五、阅读。 (一) 他走近窗边,看皓月当顶,疏星闪烁,寒天清廖如洗。啊!这太空多么平和,宇宙多 么宁静!可是地面上黑暗正浓,人们不得不屈服在烈风的淫威下。他想起了许多往事…… 十多年前,在广州的小岛上那间小茅屋里,和母亲依偎在一起听珠江上的风雨声;以后在 北京,在那些不安的夜晚,寒风传来远处的枪声和犬吠;他又联想到电影片上那些大水灾 中的场面,作浪兴波,吹裂肌肤的烈风……就是这些暴烈的、凛冽的、冷酷的风,它带给 人们多少灾难,多少痛苦!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他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这首名诗,眼前浮现“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的老诗人形象。哦,多少年月,多少世纪,你这暴虐的风,无情的风!你摧残了多少幼芽,又伤害了多少善良的心灵! 凭借着这诗句,他脑海中浮现出一种旋律。开始他觉得是那悲天悯人的老诗人在唱,渐渐地觉得母亲也在唱,唱着一种他从来没有听过的激昂的调子。随着这曲调,风声好像 也更加猛烈起来了,它拍打着门窗,撞击着墙壁,撕扯着电线,发出尖锐的吼叫和沉重的 搏击声……他把这些现实界的音响捕捉了下来,借如木的簧管和坚实的钢琴,把那些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