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史及现状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史及现状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评估、控制、监督和管理的过程。下面是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史及现状的概述。工程造价管理起源于英国,最初是为了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的竞争而出现的。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开始对工程建设进行立法监管,要求

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工程概预算的编制,这标志着工程造价管理的萌芽。随后,工程造价管理逐渐传播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工程造价管理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工程造价管理概念,并在90年代初开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在

此期间,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工程造价管理法规和标准,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快速发展。

在国外,工程造价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制度。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有自己的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和标准。这些协会和标准不仅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和依据,还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支持。这些国家还拥有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和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技术手段。

在国内,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另一方面,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国内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工程造价信息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程造价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技术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为工程造价管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在市场方面,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将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政策方面,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管和引导。

为了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

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队伍。

推广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技术手段,如BIM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

建立全国性的工程造价信息平台,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加强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发展。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史及现状的回顾表明,工程造价管理在各国各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和发展特点。在未来,随着科技、市场和政策的变化,工程造价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需要采取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人员培训、推广先进技术、建立信息平台等对策和建议。

展望未来,工程造价管理将逐渐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国际化,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更好地服务于建筑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本文将概述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我们将首先探讨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然后对比分析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最后讨论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挑战。

自20世纪初以来,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在国内外逐渐发展起来。在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起源于建设项目审计,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理论逐渐向我国传播。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也经历了从传统定额管理向现代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转变。

目前,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在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已经相对成熟,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工程造价估算、造价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而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应用至关重要。在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帮助决策者进行全面的投资分析,为项目投资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在项目管理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在质量控制方面,工程造价管理也可以通过对材料、设备等方面的成本控制,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对比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在研究领域、方法体系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仍需加强创新研究,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和方法。未来,随着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例如,如何利用信息化

技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如何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等,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的比较分析表明,虽然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需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全面发展。我们也应该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策略,以确保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在新时代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行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业发展迅速,建设工程造价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将分析国内外建设工程造价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趋势。

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要求不断提高,导致造价相应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建筑材料、人工成本的上涨,使得造价也随之上升。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和项目管理也导致了建设工程造价的虚高。

在发达国家,建设工程造价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一方面,这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促使建筑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造价的上升。另外,严格的市场监管和规范的项目管理也是发达国家造价稳定上升的重要原因。

在相同类型的建筑项目中,国内建设工程造价普遍高于国外。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的人工、材料成本较高,同时国内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而在发达国家,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先进,使得他们的造价相对较低。

在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中,公共建筑的造价普遍高于住宅和商业建筑。这是由于公共建筑对质量、安全和功能性的要求更高,使得其设计和施工的难度更大,从而导致了造价的上升。

在传统的施工方式和装配式建筑之间,装配式建筑的造价要高于传统施工方式。这是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和管理要求更高,同时材料的成本也相对较高。然而,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在于其环保、高效,可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从长远来看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总体而言,国内外建设工程造价的发展现状有所不同,但是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国内建设工程造价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人工和材料成本的上涨以及管理水平的落后;而国外建设工程造价的上升则主要是由于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尽管如此,国内外建设工程造价的发展趋势是基

本一致的,即都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对于国内建筑业而言,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以降低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建筑业的竞争力。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项目管理流程,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还应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建筑人才,提高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建设工程造价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才能实现国内外建设工程造价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以及与国外的对比,旨在找出不足和差距,为提高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以政府主导为主。政府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对工程造价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管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力等问题,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

我国大部分建设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导致管理过程混乱;有些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管理效果。

近年来,我国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水平不高、信誉度低,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在国外,许多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政府部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较为有限。他们更多地是通过制定通用政策和法规,对工程造价进行宏观调控。

国外企业普遍注重工程造价管理,他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企业内部设有专门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监控工程造价。

国外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行业相对成熟。咨询服务机构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信誉度,为业主和承包商提供公正、科学的工程造价咨询。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政府角色定位不够明确。我国政府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仍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政府的过度干预可能影响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我国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导致管理过程混乱,效果不佳。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行业亟待提高。我国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虽然发展迅速,但部分机构的业务水平和信誉度仍需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提高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具体建议如下:

转变政府角色定位。政府应更加注重制定政策和法规,减少对市场主体的过度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提高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行业水平。鼓励行业内部优胜劣汰,提高咨询服务机构的专业水平和信誉度,为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

总体来说,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仍有待提高。未来,我们应继续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不断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社会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工程造价也成为了一个备受的话题。本文将围绕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及研究,以期为我国工程造价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工程造价模式是指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对所需投入的资金进行合理估算、控制和管理的模式。在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在国外,工程造价模式通常包括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工程造价一体化管理。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由业主或招标方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方根据清单自主报价。工程造价一体化管理是指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系统、动态的管理。

在我国,工程造价模式主要包括预算定额和清单计价。预算定额是指根据工程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对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进行详细计算。清单计价则是在此基础上,按照工程量清单的标准进行报价。

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都在进行工程项目的成本估算和控制,以实现工程建设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它们都注重对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和动态控制,以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国外工程造价模式注重市场调节和招投标竞争机制,强调工程造价的一体化管理。而我国工程造价模式则更注重定额计价和政府调控,相对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国外工程造价模式往往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和灵活性,而我国工程造价模式则相对单一和传统。

(1)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在国外,工程造价模式强调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灵活性高:国外工程造价模式往往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工程项目需求。

(3)一体化管理:国外的工程造价模式实行一体化管理,便于对整个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全面、动态的控制。

(1)高成本:由于国外工程造价模式强调市场竞争机制,往往会导致工程项目成本较高。

(2)文化差异: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国外工程造价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文化壁垒。

(1)政府调控能力强:在我国,政府对工程造价的调控能力较强,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2)定额计价稳定:我国工程造价模式中的预算定额计价方式相对稳定,有利于工程建设参与方进行估算和控制成本。

(1)市场竞争不充分:在我国,工程造价领域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垄断和行政干预现象,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完全发挥作用。

(2)管理模式单一:我国工程造价模式相对单一,清单计价模式的实施还不够完善,缺乏足够的创新和改革。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都呈现出以下共同趋势:

(1)信息化: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有助于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2)国际化: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将逐渐接轨,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3)专业化:工程造价领域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越来越强,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和人才来应对。

尽管有共同趋势,但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在变革方向上仍存在差异:(1)国外变革方向: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推动下,国外的工程造价

模式将更加注重跨文化沟通和合作,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机制较为充分,国外工程造价模式将继续完善招投标制度和市场竞争机制,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2)国内变革方向:在我国,政府将在工程造价模式的改革中发挥

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推进清单计价的实施和完善,加强市场调控和行政监管,以实现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的接轨。我国还将加强工程造价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对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的对比分析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在基本概念和定义上存在共性,但在具体实施和管理上存在差异。国外工程造价模式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灵活性,但存在高成本和文化差异等问题;而国内工程造价模式具有政府调控能力强和定额计价稳定等优点,但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和管理模式单一等缺点。未来,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都将朝着信息化、国际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但变革的方向仍存在差异。因此,我们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创新工程造价模式,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

工程的投资效益、施工质量和进度。然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以优化和完善。

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范,导致各地区、各项目的工程造价标准不一,难以进行有效的比较和控制。

预结算偏差大。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到位,往往导致预结算偏差较大,无法准确反映工程的实际价值。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满足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

信息不对称。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不对称,使得工程造价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制定统一的工程造价标准和管理办法,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统一指导和规范。

加强预结算管理。加强对预结算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

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执行力。

建立信息平台。建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加强预结算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建立信息平台等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起源、发展及现状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起源、发展及现 状 摘要:我国工程造价从有文献记载的春秋战国至今,已将近2000多年,从 最初的《考工记》里修筑沟渠提防的简单人工定额到现在的人工消耗量定额和材 料消耗量定额,能看出我国的工程造价在逐步的发展和完善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一种有效手,这种管理手段条理 清晰、专业性强、范围固定。因此在建筑管理中具备超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工 程造价的起源、现状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步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建筑行业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要想在未来生存空间中寻求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是一种有效 的手段。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工程造价术语标准》 (GB/T50875-2013),工程造价(Project Costs,PC)是指构工程项目在建设 期预计或实际支出的建设费用。因此,无论从建设单位角度而言,还是施工单位 角度而言,或是整个建设项目而言,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都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鉴于此,本文谈谈工程造价管理在我国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1、工程造价管理起源 对工程造价认识,我们中华民族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战国初期 齐国的官书《考工记》记载(该文献是我国最早关于手工业技术的文献,该书在 我国、工艺美术史和科技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凡沟防,必一日先深之以为式,里为式,然后可以傅众力”,用我们现代话说就是凡修筑沟渠堤防,一定要 先以匠人一天修筑的进度作为参照标准,又以完成一里工程所需的匠人及日数来 估算整个工程所需的人工,然后才可以调配人力(实施工程计划)。这是我国最 早的有文字记录的建筑工程人工定额形式了。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史及现状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史及现状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评估、控制、监督和管理的过程。下面是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史及现状的概述。工程造价管理起源于英国,最初是为了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的竞争而出现的。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开始对工程建设进行立法监管,要求 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工程概预算的编制,这标志着工程造价管理的萌芽。随后,工程造价管理逐渐传播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工程造价管理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工程造价管理概念,并在90年代初开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在 此期间,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工程造价管理法规和标准,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快速发展。 在国外,工程造价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制度。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有自己的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和标准。这些协会和标准不仅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和依据,还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支持。这些国家还拥有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和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技术手段。

在国内,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另一方面,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国内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工程造价信息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程造价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技术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为工程造价管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在市场方面,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将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政策方面,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管和引导。 为了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 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队伍。 推广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技术手段,如BIM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

工程造价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工程造价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借鉴前苏联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应当时计划经济需要的概预算定额制度,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均由国家统一规定,传统的概预算定额作为建设工程造价定价依据,对我国加强计划管理,减少投资浪费,多、快、好、省地建设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入90年代,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也日益复杂,原有的计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国对建设工程造价定价办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调整工程价格的费用项目,修订有关的费用、利润、税金计算标准,取费改按工程类别计取等等。所有这些改革,使建设工程造价逐步反映出其内在的商品属性,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造价定价方法仍存在许多问题,也说明仍需要进行深化改革 我国工程造价早在唐朝就有记载,但发展缓慢.自新中国成立后,有很大的发展,但未形成一个独立的系.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政府的计划模式。建设产品价格是通过计划分配建设工程任务而形成的计划价格,概预算定额基价是量价合一的价格。1984年,建设工程招标制开始施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开始突破传统模式,但形式虽变,内容实质照旧。概预算定额的法定地位没有改变.1985年成立了中国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委员会, 1990年成立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1996年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已确定并行文建立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 90年代初,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报价,竞争形成价格,加强动态管理”和“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思路,但改革进程十分缓慢,改革也迟迟不见成效.90年代中后期以来,《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的相继出台,定额体系开始出现一系列变化。部分材料价格渐渐放开,工程结算时的材料价格调整已经允许,但仍不能满足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001年初,国家宣布年内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将逐渐改制,面向市场,全国大多数省市的定额管理模式将出现历史性的改变,量价分离,单项报价提上日程,使材料价格有走向市场化,定额的法定性地位也将降低,变为指导性. 在一般情况下,国家将一些相关的工程设计规范统一的计划,但往往是在规范的更新速度是 落后的,改变的可能性很小。在全国有这样一个统一的规范,一些省级单位往往是基于对全省的自身条件,发展全省的配额.但即使要因地制宜的想法但仍可能不逃避的市场价格是非常困难的,以准确反映的情况,只能按照发达城市的价格水平为基础的情况下,它往往忽略了真正的市场价格水平,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真正关系,通常用这样的规范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也导致了工程造价难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造价管理的重点往往只放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只重视建设项目的承包价、实施过程的变更造价及结算价,对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涉足很少或根本不涉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细究起来,根源就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思想观念上存在错误的认识,即项目可行性研究阶

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研究

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在国际范围内的活动越来越 频繁。而在这一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国际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国 际范围内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评估、控制和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 经济效益和质量。本文将就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 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程 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 工程成本的管理难度也日益增加。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国际工程造价 管理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势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 应用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标准。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的专 业人才队伍也得到了迅速扩大和提升,为国际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尽管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工程造价管理面 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文化、法律和 管理体系可能会对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产生影响。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方 面也存在一定的滞后,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标准,给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国际工程造价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国际 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将继续增加,其造价管理将更加强调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和风险 管理。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加重视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推 动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将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 分析,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标准,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国际工程造 价管理将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和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国际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 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将在不断面 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体系,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通过 本文对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现状的研究,相信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一 定的借鉴和参考。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发展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科学、规范的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经济效益的实现。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两个方面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情况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建设项目的预算编制、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工程支付、工程结算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如:预算编制不够科学、招标投标不规范、合同管理不到位等。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难点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难点问题主要包括: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程造价的计算、工程变更的管理、工程索赔的处理等。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各个方面,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如:计算机辅助造价软件、BIM技术、无人机航拍技术等。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更加科学地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1.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工程预算编制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注重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计算,遵循成本控制原则,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2.规范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 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经济效益。因此,规范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过程中,要注重规范化、公正、透明,确保投标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3.加强工程变更和索赔的管理 工程变更和索赔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难点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在工程变更和索赔过程中,要注重程序的规范、证据的充分和证明的严谨,确保工程变更和索赔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4.推广新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新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如:计算机辅助造价软件、BIM技术、无人机航拍技术等。这些新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更加科学地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因此,推广新技术手段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仍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概述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概述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加。而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基本环节之一,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首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是什么?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形势是整体向好的。一方面,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日益完善。1987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工 程造价学会,这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进入正规轨道。此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也逐渐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专业教育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涌现出来,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然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仍然存在困难。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主要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专业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负责,但是各方面之间职责不清晰、协调不顺畅等问题仍然存在。其次,部分地区和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但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仍然存在一些违规行为或者规范不严的情况。最后,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信息共享和管理效率不高,影

响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 那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首先,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制化建设。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加大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明确工程造价管理的职责和权责,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其次,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需要具备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教育,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水平。同时,加强与国际接轨,学习国际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经验和理念,为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借鉴。最后,推动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国应该加快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提高信息的共享和管理效率,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更加准确和高效的支持。 综上所述,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在不断完善的同时,还面临一些问题。通过加强法制化建设、专业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有望迎来更加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然而,网络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例如个人隐私泄露、网上诈骗以及黑客攻击等。面对这些问题,网络安全变得尤为重要,其保护个人和组织的重要信息,确保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措施。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比较研究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比较研究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极其重要的任务,它负责所有涉及成本 的方面,包括材料和人力成本、项目时间表和执行方式等。正因为工程造价管理对项目的重要性,各国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各自的探索和实践,以寻找最佳的管理方式。 国外工程造价管理 美国是在20世纪初期开始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实践的一国。在美国,工程造价 管理包括了两个主要阶段。在工程的设计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评估并控制工程的设计成本。在工程的建设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预测并控制施工定价,提高效率。美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早期的美国工程造价管理是围绕着识别和控制成本展开的。其公式包括 施工定价和利润以及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之后,人们对现有的工作方式进行了改进,进一步偏向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开展成本管理。 第二,美国采用了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这套管理体系主要是由美国建筑 师协会制定的质量标准和相关规范构成的。美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可以掌握从确认项目需要、设计、施工和交付计划等全链条的管理。 第三,美国的建筑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义务和责任,并要求参与者在预定的时间 内实现建筑目标,并且按照时间表提供工程成本。承包商在合同期限内提供完工建筑物,并按合同规定完善工程质量,而当规定的工期无法满足时,则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赔偿。 国内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是在近二十年来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的阶段的,其管理方式为项 目成本控制与管理,全面、多角度的减少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程的成功实施。

第一,国内的工程造价管理在初期较为基础,随后逐渐发展为更为专业化的行业,加强了专业人员培训,并提供全面的线上和线下的培训教学服务。 第二,改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国内的工程造价管理从管理模式、管理内容和管理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变,并逐步建立完善了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管机构的力量,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第三,制定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规范。国家制定了鼓励节约能源、环保精细等实践经验,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与质量提供了保障。近年来,以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建筑节能减排、预算编制精细化和成本监控平衡等为目的的各项规范逐渐定形,并逐渐落实到实践中去,对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总结 虽然国内外的工程造价管理在细节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同,但其主要目的和总体管理思路相似。从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掌控,到体系管理和规范制定准则,都是为了最终实现建设工程质量保障和节约经费,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因此,就工程造价管理而言,国内外强化合理合法管理方式、发挥领导机关和职能部门协调和配合作用,为人才发掘、开发、培训和使用创造条件的实践借鉴意义重大。

工程造价管理前沿综述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刘钟莹 1.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回顾 1.1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回顾 人们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认识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家居建设到三峡工程这样的特大型工程,至今人们还在不懈地创新,以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适应社会生产的进步。 1)我国古代工程造价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名著《考工记》就创立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雏形,认识到在建造工程之前要计算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北宋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共三十四卷,第十六至二十五卷谈功限,第二十六至二十八卷谈料例,功限和料例即工料定额,这是人类采用定额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最早的文字记录之一。明清两代,工程造价也随工程建设而发展,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主要是一部算工算料的书。 2)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的产生 16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兴建大批厂房,农民失去土地拥进城里,需要大量住房,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工程数量和规模的扩大,要求对已完工程进行测量、算料、估价,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逐渐专门化,最终被称为工料测量师,并沿用至今。 3)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历时23年的英法战争(1793-1815)几乎耗尽了英国的财力,军营建设不仅数量多,还要求速度快, 价格便宜,逐渐摸索出了通过竞争报价选择承包商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有效地控制了造价,并被认为是物有所值的最佳方法。 竞争性招标要求业主和承包商分别进行工料测算和估价,后来,为避免重复计算工程量,参与投标的承包商联合雇佣一个测量师。到19世纪30年代,计算工程量,提供工程量清单成为业主方工料测量师的职责,投标人基于清单报价,使投标结果具有可比性,工程造价管理逐渐成为独立的专业。1881年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成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一次飞跃。 4)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业主为了使投资更明智,迫切要求在初步设计阶段,甚至投资决策阶段进行投资估算,并对设计进行控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的成本研究小组提出了成本分析与规划方法;英国教育部控制大型教育设施成本,采用了分部工程成本规划法,从而使造价管理从被动变为主动。即在设计前作出估算,影响决策,设计中跟踪控制,实现了工程估价的第二次飞跃。承包商为适应市场,也强化自身的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造价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招标、投标及施工各阶段,工程造价从事后算账发展事先算账,从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发展到能动地影响设计和施工, 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5)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建筑业有了一种普遍的认识,认为仅仅关注工程建设的初始(建造)成本是不够的,还应考虑到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维修和运行成本。20世纪80年代,以英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为主,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Life Cycle Costing-LCC)”的工程项目投资评估和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为促进这一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完善和提高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6)全面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工程造价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借鉴前苏联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应当时计划经济需要的概预算定额制度,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均由国家统一规定,传统的概预算定额作为建设工程造价定价依据,对我国加强计划管理,减少投资浪费,多、快、好、省地建设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入90年代,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也日益复杂,原有的计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国对建设工程造价定价办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调整工程价格的费用项目,修订有关的费用、利润、税金计算标准,取费改按工程类别计取等等.所有这些改革,使建设工程造价逐步反映出其内在的商品属性,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造价定价方法仍存在许多问题,也说明仍需要进行深化改革 我国工程造价早在唐朝就有记载,但发展缓慢.自新中国成立后,有很大的发展,但未形成一个独立的系。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政府的计划模式。建设产品价格是通过计划分配建设工程任务而形成的计划价格,概预算定额基价是量价合一的价格。1984年,建设工程招标制开始施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开始突破传统模式,但形式虽变,内容实质照旧.概预算定额的法定地位没有改变.1985年成立了中国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委员会,1990年成立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1996年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已确定并行文建立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90年代初,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报价,竞争形成价格,加强动态管理”和“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思路,但改革进程十分缓慢,改革也迟迟不见成效。90年代中后期以来,《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的相继出台,定额体系开始出现一系列变化。部分材料价格渐渐放开,工程结算时的材料价格调整已经允许,但仍不能满足场经济发展的要求。2001年初,国家宣布年内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将逐渐改制,面向市场,全国大多数省市的定额管理模式将出现历史性的改变,量价分离,单项报价提上日程,使材料价格有走向市场化,定额的法定性地位也将降低,变为指导性。 在一般情况下,国家将一些相关的工程设计规范统一的计划,但往往是在规范的更新速度是 落后的,改变的可能性很小。在全国有这样一个统一的规范,一些省级单位往往是基于对全

工程造价国内外发展态势研究

工程造价专业 一、工程造价专业国内外发展态势 (一)工程造价专业国外发展态势 1.工程造价专业国外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把工程造价作为一门专业来加以建设,其工程造价学科教育发展时间较长,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学科教育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实行行业学会对高校课程体系进行认证的专业教育评估制度,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最,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市场人才要求之间的有效对接。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经过行业协会的评估,确保专业教学满足行业学会对专业人士提出的专业能力标准,有效实现高等教育与市场求的对接。在工程造价学科定位上,都强调对工程技术的依赖,在课程设置上以工程技术类课程为基础,充分重视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科目的整合。以美国为例,其专业课程基本上是以工程学科内容为主,管理学科内容为辅,各校的工程类课程所占的比重很大。表1将美国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基础课程与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基础课程的设置进行比较: 表1 国内外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基础课程的设置比较

(1)国外普遍重视工程技术类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从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造价水平和层次; (2)国外普遍重视建筑施工平台课程,从建筑方法、工作分析、建筑程序模拟、成本控制和现金流量、质量控制和保障等功能类课程,而这恰恰是国内工程造价专业缺乏的,强化建筑施工平台课程有利于企业或项目的成本控制,而我国的高校在工程技术、管理、经济等平台课程设置中较均衡; (3)人事管理、土地规划、建筑规划与设计之类的课程是我国工程造价专业较少开设的。 2.工程管理专业国外发展趋势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是一种面向产品、过程、系统生命周期的工程教育方法。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瑞典皇家工程学院4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CDIO中设定的教学大纲见表2所示,CDIO的教育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 (1)CDIO关联原则。强调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要与工程环境特征、要素相关联。 (2)CDIO的教学目标结果。基本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等应满足专业目标并经过专业利益相关者的检验。 (3)集成化课程设置。 (4)工程导论。能够激发学生在相应核心工程领域的应用方面的兴趣和动力。 (5)设计——制作经验。 (6)工程实践场所。 (7)集成化教学过程。将知识学习和工程职业训练融合在一起。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1、中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历史脉络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社会分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在国外,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6—18世纪英国随着设计和施工的分离,出现了帮助工匠对已完工程量进行测量和估价的工料测量师。19世纪初,开始推行招标承包制,工料测量师测量和估价已经提前到工程设计以后和开工前进行。1868年在英国出现“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标志着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正式诞生。20世纪30、40年代,工程经济学创立,将加工制造业的成本控制方法加以改造后用于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研究得到新发展。到50年代,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也相继成立了测量师协会,开展了对工程造价确定、控制、工程风险造价等许多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的全面研究。 同时,开始在高等学校培养专门的人才。70—80年代,英美一些国家的工程造价界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在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实践方面进行广泛地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概念,使造价管理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到了80—90年代,人们对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进入综合与集成的研究阶段。各国纷纷改进现有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理论和方法,借助其他管理领域在理论与方法上的最新成果,对工程造价进行更为深入而全面地研究,创造并形成全面工程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到目前为止,从事造价管理的人士还在不断研究探索,以寻求更有效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理论和方法。 在中国,历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工、料限额管理制度。据《辑古纂经》记载,我国唐代就已有夯筑城台的定额。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共36卷,3555条,实际上就是官府颁布的建筑规范和定额。它汇集了北宋以前历代对控制工、料消耗和施工管理的技术理论精华,经明代工部完善成《工程做法》流传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引进前苏联工程项目概预算制度和管理思想,规定了工程项目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对造价进行确定与控制。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始对工程概预算定额制度进行改革。1990年7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成立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方面才有了快速发展,改变了原苏联“量价统一”的定额模式,开始向“量、价分离”,实现以市场形成工程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形成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论,逐步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 2、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现状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经历了几个世纪,发展成为思想先进和体系完备的诸多流派。当今,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 2.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是运用工程经济学、数学模型等多学科知识,采用综合集成方法,重视投资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强调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维护期等各阶段总造价最小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主要是由英美的一些造价工程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提出的。后在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的直接组织和大力推动下,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和推广。发展至今,逐步成为较完整的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4年到1977年间,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概念和思想的萌芽时期。 第二阶段:是从1977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基本形成体系,并获得实际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期。 第三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进入

论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也越来越普遍。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工程造价管理也在不断发展。本文将讨论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一、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1.1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效益。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工程前期预算、合同签订、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方面,因此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1.2现状分析 现如今,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日趋完善,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在国内,由于建设工程的监管机制尚未完善,一些工程造价管理的短板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一些工程没有经过科学的造价核算,造成了建设投入的不必要浪费;一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其工程造价管理不足,也存在技术难题、进度延误等问题。 二、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 2.1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程造价管理也越来越倾向于数字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跟踪,从而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同时,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建设工程的造价进展状态、工期进度、质量状况等信息进行准确监管,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 2.2国家政策的支持 目前,国家对工程造价管理加强政策和法律依据的颁布逐渐成为常态。政府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由此带动着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趋势。在未来,预计会有更多的相关行业规章、标准、法律统一约束和层层推荐审核机制的制定和完善。 2.3建造业升级 建造业是一个传统的朝阳行业,这个行业的改革和升级持续存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作为作为建造业的关键要素也必将随之而来,工程造价管理需要紧密跟随时代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一步完善其体系,建造业的发展会促使工程造价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三、总结 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中,工程造价管理正在经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升级,并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未来,工程造价管理将会不断完善,促进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同时对于整个国家经济也会做出重要贡献。

国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概况

国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概况 一、国外工程造价发展历史 造价管理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管理科学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建立和加深的。造价管理从最初的家居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一直发展到现在对于像三峡工程这样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人们经历了几千年的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探索与创新的过程。具体来说,从16世纪开始出现了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分工细化,当时施工的木匠需要有人去帮助他们确定和估算一项工程所需要的人工和材料,已经确定和测量已经完成的项目工作量,以便据此从业主或承包商处获得应得的报酬,正是这种项目专业管理的需求使得工料测量师这一从事工程项目造价确定与控制的专门职业在英国产生。在英国和联邦国家仍用这一名称去称呼那些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人员。随着工程造价这一专业诞生和发展,人们开始了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也开始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一)国际造价工程师联合会 简称ICEC。目前ICEC共有四个区域性的划分,四个区域分别为南北美洲、欧洲和近冬、非洲、亚太地区。ICEC除每两年举行一次全体代表大会外,还定期举行区域性的会议。其职责是促进团体会员间的交流和推进造价工程专业的发展。ICEC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组织,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它能就各团体会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按统一的基调发表意见,树立起公众认可、名副其实、颇具效力的专业形象。 (二)英、美、法工程管理现状 1.美国的工程造价管理 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充分发达的国家,建立工程造价协会AACE。在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业主自主负责,投资者拟建一个项目,首先有一个关于投资的粗略设想,然后委托其他单位进行估价,由业主审核认定即可,业主在处理与造价有关的问题时,不受来自其他方面的影响和干扰;二是专业人员独立估价,专业人员估价时所执行的程序、采用的方法、引用的价格参数以及计算依据没有统一的要求,

浅谈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浅谈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前言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的建造价格。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有不同的含义,工程造价管理也就有不同的目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惟一的投资主体,施工企业是国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国家投资的管理,其目标是降低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投资方和承包方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转变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以保证不同投资主体的利益,实现建筑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进行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从投资渠道的多源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投资决策的分权化到实行项目招投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工程合同管理制等,这些制度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起到了构筑有形建筑市场硬件的作用,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对建筑市场的灵魂—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涉及不深,还没有从根本上来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1]。 工程造价管理有两种管理,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属于投资管理范畴,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的含义是,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这一含义既涵盖了微观的项目投资费用的管理,也涵盖了宏观层次的投资费用的管理。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管理分两个层次:一是在微观层次上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订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它反映了微观主体按支配价格运动的经济规律,对商品价格进行能动的计划、预测、监控和调整,并接受价格对生产的调节。二是在宏观层次上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 1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1.1 国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从目前的资料分析,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并非统一,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方式和管理形式,所以 WTO并不能让每个成员接受其中的任何一种形式。随着国际建筑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在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上运行,已形成了许多好的国际惯例。美、英、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比较科学、严谨、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工程造价从投标报价到中标后的实施,得到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3]。这些成功的经验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中均可借鉴[4]。 (1)美国工程造价的管理.现行的工程造价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业主经营所需费用,称之为软费用,主要包括基础上所需资金的筹措,设备购置及储备资金、土地征购及动迁补偿、财务费用、税金及其它各种前期费用.二是由业主委托设计咨询公司或者总承包公司编制的建安工程基础上建设实际发生所需费用,一般称之为硬费用,主要包括施工所需的工、料、机消耗使用费、现场业主代表及施工管理人员工资、办公和其它杂项费用,承包商现场的生活及生产设施费用,各种保险、税金、不可预见费等。此外承包商的利润一般占建安工程造价的 5%~15%,业主通过委托咨询公司实现对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美国有统一的计价依据和标准,是典型的市场化价格。工程估算、概算、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定额,不是由政府部门组织制订的,而是由几个大区的行会(协会)组织,按照各施工企业工程积累的资料和本地区实际情况,根据工程结构、材料种类、装饰方式等,制订出平方英尺建筑面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 1.1国内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一直沿用着前苏联模式-基本建设概预算制度。改革开放后,工程造价管理历经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概预算管理、工程定额管理的“量价统一”、工程造价管理的“量价分离”,目前逐步过渡到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由政府职能部门实行协调监督、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新管理模式.为适应20世纪50 年代初期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而建立工程造价体制,并经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形成了具有计划经济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并且日臻完善,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造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国以来,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无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设计图计算出的工程量来确定工程造价。当时计算工程量没有统一的规则,只是有估价员根据企业的累积资料和本人的工作经验,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工程报价,经过和业主治商,达成最终工程造价. 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是有政府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基本属于政府决定造价。这一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并且影响最为深远。当时的工程计价基本上是在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按设计图及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并套用统一的预算定额与单价,计算出工程直接费,再按规定计算间接费及有关费用,最终确定工程的概算造价或预算造价,并在竣工后编制决算,经审核后的决算即为工程的最终造价。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3年,这段时间造价管理沿袭了以前的造价管理方法,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建设部对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模式提出了“控制量,放开价,引入竞争"的基本改革思路.各地在编制新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明确规定预算定额单价中的材料、人工、机械价格作为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