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生物与非生物》导学案

三年级科学《生物与非生物》导学案
三年级科学《生物与非生物》导学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非生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描述生物的特征。

2.能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3.能观察并描述生物和非生物的不同点。

4.能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学习重点难点:

能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狗和玩具狗的图片

2.引导:图片中有两只狗,你认为哪个是生物,哪个是非

生物?说理由(学生从生命,会运动,会吃东西等方面)

3.提问: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是什么?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活动1:比较狗和玩具狗的不同点。

(1)提出问题。出示狗和玩具狗的图片(或者视频)。

(2)观察记录。学生观察狗和玩具狗的特点,并把观察结果

记录在《科学活动手册》。

(3)表达交流。学生汇报结果,说说狗和玩具狗的不同点。

(4)得出结论。从动物的生成、繁殖、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

应等方面与非生物进行比较。

活动 2:观察豆子与石子的变化。

(1)引导:大家在课前将大豆与小石子分别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并注意保持豆子与石子湿润,课前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交流:小组内交流实验情况,展示实验记录。

(3)讨论:根据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4)小结:大豆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萌发,而石子不能萌发。

活动3:比较猫和蒲公英的相同点

(1)提出问题出示图片,提问:猫是动物,蒲公英是植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呢?

(2)分析比较根据旁边的提示:“它们是否都能生长?”“是否都能繁殖?”“是否都需要水”“是否都需要营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3)得出结论猫和蒲公英都是生物,能生长,繁殖,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总结: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生物能生长、能繁殖、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毛绒玩具和石头都是非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机器人是生物吗?(出示机器人图片)

2、寻找校园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