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卫办医管函〔2012〕60号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精神,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工作,我部组织起草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可从卫生部网站“医疗监管”栏目下载)。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2年2月10日前将反馈意见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联系人:卫生部医管司郭江伟、范晶

电子邮箱: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九日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全科基地)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和考核考试的主要场所,包括临床培养基地和实践基地。

第三条全科基地原则上设置在三级综合医院和具备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实践基地原则上设置在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下同)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全科基地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每个全科基地应当与2所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1所以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培养关系,作为实践基地承担全科医生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训练,实践基地应当具备相应的培训条件。

第五条全科基地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等部门负责制订全科基地标准、认定和管理办法,组织抽查督导。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医药管理等部门负责全科基地认定和管理工作,定期组织督导评估。

第二章认定条件和程序

第六条全科基地应当具有满足全科医生培养需要的二级学科设置,个别专科设置不全的,可与1-2家专科医院联合,作为协作基地共同完成培养全科医生的任务。

第七条申请认定为全科基地的医院(以下简称申报医院),应当符合全科基地标准(见附录1),收治疾病种类基本覆盖相关学科常见疾病(病种名单见附录2),具备能够满足培养标准要求的师资队伍。

第八条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全科基地认定申请。

第九条全科基地认定按照如下程序进行:

(一)自评与认定申请。申报医院依据有关文件和标准,对本院、协作医院、实践基地进行自评,完成自评报告,填写《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申报表》,并按要求准备相应的申报材料,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

(二)形式审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据《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标准》及本办法相关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于接到申请后的30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回复。

(三)实地评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相关行业协会,依据全科基地标准,组织相关专家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医院进行实地评审,形成认定意见,根据培养能力确定培养规模。评审结果分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其中达标基地具备全科医生培养资格;基本达标的,应当根据评审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加以整改并择期进行再次评审;不达标的,待条件完善后重新申请。

(四)结果公示与公布。全科基地评审结果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在卫生信息网站进行公示。通过评审的全科基地名单及招生规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并上报卫生部备案。

第三章基地监督与管理

第十条全科基地实行全行业属地化管理。卫生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对全国全科基地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辖区内全科基地认定和管理,制订、实施培训规划,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培训考核,监控培训质量,维护培训工作秩序。

第十一条全科基地实行动态管理,认定周期为3年。全科基地应当在周期结束前6个月提出复核认定申请,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复核评审,于本周期结束前作出复核认定结论,并上报卫生部备案。

第十二条全科基地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加强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相关条件,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培养质量评价。

第十三条全科基地应当按照规定做好培养过程管理。通过填写全科医生培养登记手册,记录日常临床医疗活动内容、自我学习评价、指导医师观察评价、基地主任评价、出科考核、定期考核等多种形式保证培养质量。

第十四条经评审认定的全科基地方可招收全科方向的住院医师,开展规范化培养工作。未经认定或认定不合格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未及时提交复核申请及复核认定未获批准的基地不得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

已列入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的单位,在具备全科基地认定条件的基础上,经认定获得全科基地资格的,省级相关部门应当明确其培养全科医生的责任及义务。

第十五条对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申报医院,应当立即终止评审,且3年内不再受理认定申请。

第十六条全科基地擅自扩大全科医生培养规模、不按照培养标准实施培训活动、组织管理混乱、不能保证培养质量、学员意见反映强烈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情节特别严重或未及时改正的,取消其全科基地资格,3年内不再受理其认定申请。

第十七条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全科基地认定情况及开展全科医生培养质量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医院评审、评价指标体系。

第十八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定期对本地区全科基地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培养工作规范、质量优良、有创新特色的全科基地和指导医师给予表彰。

第四章附则

第十九条中医全科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制订。

第二十条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国家示范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等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标准

2.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收治常见病种名称

附件1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标准

一、临床培养基地标准

(一)基本条件

1.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科室设置齐全,至少设置以下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全科医学科(具有全科医疗功能的科室,如老年科、综合保健科等)、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传染科、职业病科、医学影像科(含放射、超声和核医学)、医学检验科、康复医学科等。未设置妇产科、儿科、精神科、传染科、职业病科的可与相关专科医院联合申报。

2.医院规模:

(1)总床位数≥1200张;年门诊量≥150万人次,年急诊量≥8万人次,年出院病人数≥5万人次。

(2)收治的病种数应满足全科医生培养标准细则要求。

(3)科室需配备的医疗设备:符合全科医生培养标准细则中的各项要求。

(4)医疗工作量: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等主要培训科室,每名带教的指导医师在病房工作管理5张病床以上,门诊工作日接诊20名以上患者,急诊工作日接诊15名以上患者。

3.医院主管领导需经全科医学相关知识培训,对全科医学学科有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二)师资条件

1.人员配备:

(1)指导医师与受训者比例为1∶2。

(2)有不少于5名负责全科医学教学的骨干师资;师资队伍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比例不少于1/3。

2.指导医师条件:

(1)基地所在科室的指导医师应接受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或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师资培训,并获得师资培训证书。

(2)理论课授课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实习带教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资格。

(3)有临床带教实践,掌握和熟悉培养细则要求。

(4)有较强的责任心。

(三)组织与管理要求

1.组织机构:有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管理机构和专、兼职管理人员(包括医院、科室两级全科医生培养管理机构和人员)。

2.管理队伍:专、兼职管理人员熟悉全科医学理念,接受过相关培训,且有医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3.管理制度: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纳入住院医师培养体系,有全科医生培养计划、大纲,有完善的培养管理制度和全科医生培养轮转计划,对实践基地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

二、实践基地标准

(一)基层医疗机构标准

1.基本条件:

(1)为辖区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在当地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设有全科医学科。服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管理,按照全科医生培养标准以及临床培养基地的要求,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2)辖区服务人口数原则上不应小于5万;每名指导医师经常联系的服务对象不少于200人。

(3)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完善,能够采用全科医学理念,运用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负责辖区内居民健康状况等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5)有社区健康促进网络,能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6)与上级医院建立有定点协作关系或双向转诊关系。

(7)有良好的医患关系,有较高的病人和服务人群满意度。

(8)有教室(会议室)、图书室、黑板、投影仪、计算机等必需教学设备条件;图书室至少有10种以上全科医学、社区卫生等相关领域学术刊物,20种以上常用参考书或工具书。

(9)医疗设备应满足全科医生培养标准的各项要求。

2.师资条件:

(1)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有3年及以上社区工作经历;能够实施全科医学服务模式;具有全科医学教学意识和实践;工作态度认真严谨;热爱全科医学事业和带教工作;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与教学能力。

(2)应当有5名以上指导医师接受过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或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师资培训,并获得师资培训证书。

(3)指导医师应当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指导医师每日平均服务量不低于20人。

(5)至少有10例以上全科医疗典型教学案例。

3.组织与管理要求:

(1)有专人负责全科医生实践基地日常管理工作。

(2)有规范的全科医生实践培养管理制度。

(3)与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分工明确、协作紧密。

(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标准

1.具备开展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地方病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职业病防护、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的能力和条件。

2.设有流行病与传染病预防控制、免疫预防、公共卫生、艾滋病性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健康检查和教育、理化和微生物检验等专业科室。

3.人才梯队合理,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30%,本科以上学历人员≥40%,承担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教学和实践任务。

4.具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红外分光光度计、甲醛测定仪、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精密电子天平、全自动水质分析仪、B超机、多功能透视摄影系统等设备,有装备完整的冷链系统。

附件2

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收治常见病种名称

一、内科

(一)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房室阻滞)等。

(二)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急性肺梗死等。

(三)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急、慢性腹泻、感染和非感染性肠道疾病、胃食管反流病、肝硬化、肝性脑病等。

(四)泌尿系统: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动脉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五)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蛋白异常血症、痛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危象等。

(六)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七)血液系统: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出血性疾病(包括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慢性白血病等。

(八)老年疾病:骨质疏松、前列腺增生、痴呆、尿失禁、便秘等。

(九)神经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其他疾病(如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面神经麻痹、偏头痛、脑肿瘤、脑膜炎等)。

二、儿科

(一)小儿生长发育。

(二)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出血症等。

(三)营养性疾病: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症、小儿贫血、佝偻病及婴儿手足搐搦症等。

(四)各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包括上感、哮喘、喉炎、肺炎等)、小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惊厥、癫痫、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小儿糖尿病、小儿急性白血病等。

(五)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脊髓灰质炎、猩红热等。

三、外科

(一)外科感染:败血症、脓血症、破伤风、局部化脓感染、气性坏疽等。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

(三)颈部疾病:甲状腺肿物、颈部肿块等。

(四)乳腺疾病:急性乳腺炎、乳房脓肿、乳腺增生、乳头溢液、乳腺癌等。

(五)腹部疾病:腹外疝、阑尾炎(包括急、慢性阑尾炎及小儿、妊娠、老年、异位等特殊类型阑尾炎)、肠梗阻(包括单纯性、绞窄性及急性肠梗阻)、溃疡病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壶腹部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

(六)肛门直肠疾病:肛裂、肛瘘、痔等。

(七)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部静脉炎、囊状淋巴瘤等。

(八)泌尿系统疾病:急性尿潴留、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等。

(九)骨与关节疾病:腰腿痛、颈肩痛、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退行性骨关节病、骨结核、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等。

四、妇产科

(一)常见妇科疾病:宫颈和阴道炎症、阴道异常出血、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二)导致急性腹痛的疾病: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三)围生期保健:妊娠早、中、晚期诊断、孕期保健、产后保健、高危妊娠、异常产褥、产后抑郁症等。

(四)更年期保健:包括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等。

(五)计划生育:各种避孕方法、避孕失败后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术及其并发症、药物流产及其常见并发症等。

五、传染科

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其他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霍乱、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常见寄生虫病、麻风病、新发传染病与地方传染病)等。

六、急诊急救

心脏骤停、急性气道梗阻、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自发性气胸、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休克、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癫痫持续状态、中毒与意外伤害(包括常见中毒、中暑、淹溺、动物咬伤等)、急腹症、创伤(包括多发创伤、颅脑外伤、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颈椎外伤、脊椎外伤、合并截瘫、四肢骨折、手外伤、烧伤)等。

七、皮肤科

湿疹(含重症湿疹)、接触性皮炎(含重症接触性皮炎)、药疹(含重症药疹)、荨麻疹(含急、慢性和特殊类型)、银屑病(含寻常型和特殊型)、皮肤真菌感染(包括浅部真菌病、手足癣、体股癣、头癣、甲癣及花斑癣等)、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各种疣(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等)、日光性皮炎、痤疮等。

八、眼科

睑腺炎(麦粒肿)、睑板腺囊肿(霰粒肿)、结膜炎、白内障(主要为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等。

九、耳鼻咽喉科

鼻外伤、耳鼻喉异物、鼻出血、鼻炎、鼻窦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及其并发症、突发性耳聋、中耳炎、腺样体肥大、耳鼻喉常见肿瘤等。

十、精神科

常见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抑郁、焦虑、谵妄状态等)、焦虑症、抑郁症、典型精神分裂症、急性精神药物中毒、常见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酒与药物依赖等。

十一、康复医学

脑血管疾病所致功能障碍、骨关节病、各种常见损伤等。

十二、中医科

常用社区中医适宜技术、中成药的适应证和使用原则、中医诊断思维和治疗基本规律、临床常见症候的辨证施治、中医的饮食和养生常识。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

一、培养目标 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 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 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 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国家 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 安排见表1。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全科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养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 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 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 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轮转 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 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 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 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 (二)基层实践培训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全科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 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 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表1 培养方式及时间分配表 培养方式 具体科室时间分配(月) 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合计27个月)内科12神经内科2儿科2外科2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为做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制定本培养标准。 一、培养目标 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1。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全科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养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轮转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 (二)基层实践培训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全科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心得体会:全科医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全科医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全科医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有幸参加了____(省、市、区、县)举办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此次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全科医师的全科医疗思维和社区服务理念、管理经营技巧和应变能力,通过对学员进行系统的现代全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全科医师的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沟通技巧,塑造和谐、向上的全科团队精神和工作氛围。 培训内容从全科医学概论、全科意思实践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提出的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以浅显而富有说服力的举例和互动教学。让学员真正参与并积极思考,使这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使我受益匪浅。 一、明确了全科医师的位置和任务 全科医师、全科医学、社区中心在以前,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以为全科医师只是在基层看看小病,开开药品的低水平医师。但通过了近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我对全科医学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全科医学和临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一样,都是临床二级学科;社区服务中心同样也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地方,而且是更具有人情味、更尊重人的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的服务对象不仅是病人,而且还有没病的健康人群。全科医师不单要会高超的医术,还要懂得与患者沟通,进入患者的世界,不能像临床专科医师一样以被动和以疾病为导向的诊疗模式开展工作,而是要主动对社区居民开展卫生服务、进行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树立以预防为导向的诊疗理念。

通过这半个月的培训来,我对全科医师的理解从当初认为的:只要会看“发烧、感冒”就可以的赤脚医生,提高到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人性化、持续性与综合性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的经过专业医学训练的高素质医师。●二、提高了医患沟通的能力的认识 现实社会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医闹也越演越烈,医生越来越难当。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医生与患者在沟通方面出了问题。20XX年恩格尔(G.L.Engel)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具有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特征的综合体。 因此,以“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逐渐被“以病人为中心在培训中,通过授课老师不断给我们灌输“以病人为中心,健康为导向,加强沟通”的社区服务观念。使我在潜移默化中对医患沟通有了新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患者在工作、生活都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压力与问题,躯体的疾病只是患者健康问题的一部分。 目前大医院的门诊医师的每日诊疗工作十分繁重,每天可能需要看30-40位病人,试问大医院的门诊医师怎么可能花大量时间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而全科医师则不同,全科医师管理的病人数及范围相对专科医师少且固定,可以有较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同时方便对病人的预后进行跟踪随访,甚至可以让患者主动参与自己诊疗方案的制定或调整,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主”的服务理念。这些都可以大大改进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三、增强了对全科医学的未来的信心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 (征求意见稿)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为做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制定本培养标准。 一、培养目标 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1。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内科安排病房时

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二)基层实践培训。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等技能训练。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XX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培训细则

XX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 标准-全科培训细则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医学二级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不同年龄和性别、各个器官与系统、各类疾病及健康问题。 一、培训目标 为基层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职业素养,掌握全科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沟通合作技巧,能够在基层独立开展全科医疗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专业住院医师。 以独立承担全科医疗工作为主线,在不同阶段的培训目标如下:第一年,系统学习全科医学核心问题的诊疗技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不断提高全科临床诊疗能力;参与指导医师在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疗工作。第二年,横向拓展相关专业临床技能,奠定扎实的临床医疗工作基础;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第三年,掌握全科临床思维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独立完成全科医疗相关工作;参与科研及低年资住院医师教学工作,培养基本带教及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科研素养和健康素养。 二、培训时间和方式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全科医疗实践和其他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一)全科医疗实践 全科医疗实践(以下简称“全科实践”)总计培训时间为 10 个月。轮转

地点包括临床基地的全科医学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科开始,最后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全部培训。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 生管理等技能训练。 临床基地全科医学科轮转时间为 3 个月(可分散或集中安排)。安排临床基地全科病房或全科门诊;病房轮转期间管理床位数 3~5 张,同时参与临床基地全科门诊工作。 基层实践基地轮转时间为 7 个月,其中全科医学科(含中医、康复)5 个月,预防保健科 2 个月,安排相关科室的门诊为主。基层实践基地因培训条件、师资及患者数量达不到培训要求时,可弹性安排在临床基地相应科室或由其 他相关专业机构共同完成,但基层实践基地总轮转时间不得少于 4 个月。第一年、第二年采取临床基地的科室轮转与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实践相互穿插 形式,第三年以在基层实践基地连续实践为主。 全科实践由临床基地的全科医学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共同完成相关培训工作。培训期间,每周应安排不少于 4 学时开展全科相关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学习形式包括接诊示范、全科教学查房、小讲课、病例点评、案例讨论、专 题讲座、社区卫生调查及自学读书笔记等。 (二)其他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其他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以下简称“科室轮转”),总计培训时间为 23 个月。轮转地点为临床基地各相关科室。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基地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 本技能训练,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内科轮转时间总计为 10 个月,病房轮转安排在心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消化科等与全科密切联系的三级学科病房,病房轮转时间不少于 8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其余时间可选择内科其他三级学科门诊或病房;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儿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2~3 张;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其他科室轮转安排在门诊完成。同时,应保证全科住院医师在门诊轮转 期间一定的接诊量(建议平均每个工作日接诊不少于 5 人次)。 科室轮转期间,每月应安排不少于 2 天时间参与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医学科实践。每周应安排不少于 4 学时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形式包括教学查房、小讲课、病例点评、案例讨论、专题讲座、相关学术会议、自

全科医师基层实践培训方案设计

全科医师基层实践培训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工作,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标准》基层实践部分要求,特制定我院相关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能掌握中医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预防和随访工作,并能熟练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合格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二、培训对象 完成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临床轮转后需参加基层实践的基层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中医全科执业医师、中医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规划 (一)培训时间与安排: 1、培训时间:从**年**月至**年**月,期间共安排2-3期中医类别全科及助理全科医生跟班学习,每期2个月。其中:医院中医科0.5月,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名单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安排,具体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位实践医生定点排班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5个月。 2、人员安排:见具体轮转表 3、医院及社区后勤保障安排:医院为基层实践医生提供职工食堂就餐饭卡(费用自付),方便就餐。 (二)培训形式及要求: 1、培训形式: 通过基层实践基地带教老师的指导,使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直接参加社区全科医疗实践和居民健康管理,利用中医药为社区个体与群体提供连续

性、综合性、协调性、人性化中医药服务。训练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结合实际工作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素质。培养形式有:在基层带教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全科医疗活动、集中授课、案例讨论、教学研讨会、预防服务工作实践、适宜技术培养、社区卫生调查等。 2、培养要求: 基层实践医生根据《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中医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标准基地实践篇》标准要求执行。 全科医生要求:1、每人至少完成10份不同健康问题的个人健康档案(其中5份有中医内容),并能实行动态管理记录;家庭健康档案10份,并进行连续管理。参与3个以上健康问题的健康教育,独立完成3次以上健康教育,时间不少于1小时,听众不少于15人;2、制定1份社区重点人群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3、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各10例。 助理全科医生要求:在培训期间,每人至少完成2份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书写;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各2例;管理家庭病床1例;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产后访视各2例;在培训期间参与2个以上健康问题的健康教育,独立完成1次健康教育活动,包括设计计划方案、实施教育、咨询、评价等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听众不少于15人。 3、培训方法: a、实行带教老师负责制,医院中医科由科教科统一指定1名带教老师进行专人带教,社区服务站带教老师由卫管中心统一指派具有一定资质的带教老师进行带教工作。出科由带教老师负责组织考核。各类培训方式旨在扩大全科医生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预防和随访工作,并能熟练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b每位轮转医生离开轮转科室及实践社区时请将轮转手册交科教科审核,审核通过方可进入下一轮转社区。

县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实施办法

XX县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 机制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8〕3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X办发〔2018〕XX号)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机制激励实施方案的通知》(X府办函〔2019〕XX号),加快推进健康XX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底,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基本建立,适应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基本健全,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显著提高,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家庭医生签约和分级诊疗制度需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其中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不少于2名。到2030年,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更加健全,使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城乡每万名居民至少拥有6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基本满足健康XX 建设需求。 二、建立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一)扩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范围。积极依托省内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的本科医学毕业生和农村医学定向毕业生全部纳入全科专业和助理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培养急缺专业技术人才,推进基层本地全科人才培养。 (二)完善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制度。继续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逐年增加规范化培训数量。对于单位委派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人员,委派单位应与其签订协议,就培训期间待遇、培训期满后服务年限、违约处理办法等进行约定。对委派人员建立个人诚信记录,违约人员在服务期或协议期内参加县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种公开招录(聘)的,招录(聘)考核视为不合格,招考单位不得予以录(聘)用。 县人民医院和县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县级全科医生转岗临床培训基地,要加强基地建设,增加全科医疗诊疗科目,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开展全科转岗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培养全科医生。在培训基地内部分配中,按不低于单位平均绩效工资水平的标准,确定全科医学科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以吸引和稳定优秀全科专业人才。严格培训基地动态管理,将全科医学科设置情况、临床培训情况等作为对培训基地考核评估的核心指标。

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 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从事的工作活动,是结合了生物医学、心理医学及社会医学的全科医疗活动,其整合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个临床医疗专科的服务,故具有“全科”特点。全科医疗属于一体化的保健医疗服务体系,其以个人为中心服务对象,常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范围,是综合性的防治保健基层医疗系统。基于中医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医学理论指导下,中医全科医疗整合了多门医学领域的专科知识和医疗技能,充分发挥出中医全科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特色及优势服务作用,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全科医生在预防、临床诊疗、保健、康复及养生等多方面充当着教育指导者、协调服务者,甚至扮演着卫生健康的守门人角色。中医的理念是“治未病”,主要是通过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及瘥后防复等思想的贯彻,在临床预防医疗、临床诊治医疗、康复医疗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本文特此重点探讨了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 标签:中医全科医生;基层医疗机构;重要作用 经济社会不断地高速发展,使得人们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去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并且人们的医疗意识也得到不断提高,这也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社会地位变得愈加的重要[1]。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提供的服务作用就尤为突出,所以,想要保障医疗服务的切实开展和落实,就要加强对中医全科医生的管理,而这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中医全科医生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个人、家庭及社区,为其提供优质性、针对性且持续性的咨询服务、寻医问诊服务、随访服务、体检服务、卫生健康指导、卫生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宣传、基本疾病医疗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2],故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因此,笔者针对这一观点进行阐述分析,以期中医全科医生管理制度能不断完善,促进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进步,以能够满足人们对医疗的需求。本文阐述分析见下。 1 中医全科医生基本概念 1.1 基本定义 中医全科医生是指能够为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多方面医疗服务的主体执行者,指导和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卫生与医疗问题,因此,中医全科医生又可亲昵的称之为“家庭医生”。相对于以往,中医全科医生目前的发展较完善,能够以家庭为单位,持续性对其所有成员提供医疗服务,还可明显地提高其家庭生活的质量,并保证改善所有人的健康状况。这也就要求中医全科医生对于其中医学的医疗知识及技能要有更加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进而能够保证独立掌握一系列的医疗服务,并做好每一环节的医疗工作。 1.2 基本特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修网络参考答案全科医学(合集)

20、全科医疗作为一种基层医疗保健,它不是* ?A、以门诊为主体的服务 ?B、从生到死的全程服务 ?C、提供以急诊室和病房为主的服务 ?D、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 ?E、能够治疗社区居民全部疾病的服务 16、全科医疗“守门人”的作用是指* ? A. 为病人及其家庭的疾病进行首次诊疗,控制医疗花费 ? B. 对社区中的病人进行首次诊疗,控制医疗花费 ? C. 对社区全人群进行疾病普查,合理地控制医疗花费 ? D. 对社区居民的健康负责的同时,也要合理地控制医疗花费 ? E.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转诊,合理地控制医疗花费 35、关于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 ? A.服务人口:全科医疗较多而流动性强,专科医疗少而固定 ? B.服务范围:全科医疗宽而深,专科医疗窄而浅 ? C.全科医疗病人被动服从,专科医疗病人主动参与 ? D.全科医疗采用适宜的基本技术,专科医疗经常采用高新技术 ? E.全科医疗提供间断性照顾,而专科医疗提供连续性照顾 34、关于全科医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自20世纪60年代起源的新型二级临床专业学科 ? B、正式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型临床二级专业学科 ? C、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学科的综合体 ? D、是能够解决病人所有疾病的医学保健专业学科 ? E、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 22、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不包括 * ? A.疾病谱及死因谱的变化 ? B.高科技医学的发展 ? C.医学模式的转变 ? D.人口老龄化 ? E.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2、全科医疗作为一种基层医疗保健,它是 * ? A. 主要强调疾病的治愈效果,力争和专科医生水平相当 ? B. 仅关注前来就诊的患者,群体的问题是公共卫生人员的责任 ? C. 在社区门诊的医疗活动,重点在于常见症状的诊治和危险情况的识别的? D. 主要覆盖社区老年人健康照顾 ? E. 仅照顾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疾病 8、全科医学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 * ? A.以门诊为主体的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doc

附件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 一、培养目标 以全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较为系统的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学员热爱、忠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精神,建立连续性医疗保健意识,掌握全科医疗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城乡基层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科医生岗位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对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要求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培训时间:不少于12个月。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临床培训不少于10个月,基层实践培训不少于1个月,全部培训内容在1-2年内完成。 培训方式: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可采用集中、分段或远程式理论培训、科室轮转、基层实践等形式。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临床培训和基层实践培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分为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社区康复、社区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和卫生信息管理六个模块。具体培训细则如下:(一)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 掌握: 1.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 包括:国内外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全科医学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方式;临床预防的概念、原则与方法;接诊技巧和工作方式。 2.居民健康管理概念。 包括: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及其健康维护的概念、原则与基本方法;疾病筛检的原则与方法。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员进行管理的技能,包括慢性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

北京规范化医师-全科医学考题

1、全科医疗中以病人为中心建立服务团队是指 * E ? A. 服务团队中必须有护士和预防保健人员 ? B. 每一个病人都必须有一个服务团队 ? C. 服务团队中必须有其他专科医生 ? D. 服务团队中必须有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和社会工作者 ? E. 根据病人的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为病人组建的服务团队 2、全科医生为患者选择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 A.患者提出就可实行 ? B.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 C.实验室检查的效益大于其危险性 ? D.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将对诊断有有效的帮助 ? E.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将对治疗有有效的帮助 3、在《全科医疗》一节中,你了解到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阿拉木宣言提出的“2000年 人人享有初级医疗保健”倡议的实践基础源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关公共卫生问题的农村实践探索,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公平合理及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制度”,这是指: *A ? A. 程志潜先生的“定县模式” ? B. 伍连德先生领导的东北鼠疫防治 ? C. 颜福庆先生创建的医学院校 ? D. 兰安生先生的“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 ? E.张孝骞先生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 4、有关全科医生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全面掌握各科业务技术的临床医生 ? B.提供全部“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生 ? C.能熟练处理常见健康问题,为社区群众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生 ? D.经全科医学专业培训合格,在社区提供长期负责式医疗保健照顾的医生

? E.以预防工作为主的医生 5、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和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 *E ? A.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服务 ? B.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 ? C.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 D.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 E.提供以家庭病床为主的基层医疗服务 6、全科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应以契约式协议建立固定的转诊关系,以下哪项是正确 的 *A ? A.双向转诊 ? B.单向转诊 ? C.多向转诊 ? D.偶然转诊 ? E.以上均不是 7、全科医学的综合性服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哪项 *E ? A.服务对象包括患者和健康人,且不分性别、年龄、疾病类型 ? B.服务内容包括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 ? C.服务范围包括个人、家庭、社区 ? D.服务层面包括生理.心理.社会 ? E.以上都是 8、世界全科/家庭医生组织/学会(WONCA)于何年在墨尔本成立 *C ? A.1969 ? B.1986 ? C.1972 ? D.1993

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

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科教发〔2012〕59号)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的要求,为做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制定本培训标准。 总则 一、培训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毕业,拟在或已经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愿意在农村基层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二)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有全科医学理念,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公共卫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能够运用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具有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能力、预防保健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和农村社区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三、培训年限和方式 (一)培训年限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年限为2年(共104周)。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训年限,但原则上不超过1年。 具体时间安排。临床培训82周,安排在认定的临床培养基地进行;基层实践16周,安排在认定的基层实践基地进行;理论和综合素质课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集中理论授课2周,临床、基层实践和人文等综合素质课程穿插在临床培训、基层实践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试考核与结业1周,机动3周(基地可结合本地特点自行安排,如执业助理医师考前强化训练或由学员自选科室学习等)。 (二)培训方式 1.培训须在省级有关部门认定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培养基地由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为主)和基层实践基地(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成;培训过程中综合素质和职业相关能力培养的课程可由有关高等医学院校承担。 2.培训以提高农村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主要由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理论教师及具有带教资格的临床培养基地医师、基层实践基地医师共同组成的师资团队承担带教任务,培训全程实行指导教师制。 3.培训过程注重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的实际效果。在带教师资的指导下,临床轮转阶段加强常见疾病诊疗思维的培养和诊疗技能的培

心得体会 全科医生学习心得体会

全科医生学习心得体会 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的管理的医生。接下来就跟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全科医生学习心得体会吧! 全科医生学习心得体会篇【1】 全科医学复习总结 1、医学的目标是促进人类健康 2、社区卫生服务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会为范围的 服务;社会服务 3、体现全科医疗特性的服务人格化、个体化服务;综合性、连续性服务;协调性、可及 性服务 4、WHO对健康的定义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善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 虚弱现象 5、全科医疗服务包括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 6、COPC包括以个人为单位的基层医疗,以群体为单位的社区保健 7、全科医学包括生物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

8、COPC的基本要素基层医疗;社区人群;解决问题的过程;社区环境 9、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表现为四个扩大治疗到预防;生理到心 理;医院内到社区;医疗技术到社区服务 10、何为WONCA?其主要任务是?世界家庭医生学会。其任务是主办全科医学的国际会议 11、WONCA及WHO针对家庭医生及其服务共同明确的是医疗服务适应个人与社区;人人拥有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必须训练合格 12、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的成立及标志xx11月,我国全科医学学科建立 13、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与对基层卫生的重视 14、医学模式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 过去的生物医学建立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它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忽视了人的整体性;造成技术至善主义;带来了物质化倾向。而19xx年美国教授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学必须回归人文精神,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保健体系。临床工作:改善见病不见人;预防工作:社会参与促其效;医学教育:人文学科+医学学科;卫生服务: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一、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培训内容按照《2017 年四川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实施意见》执行。 (二)综合素质要求: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优良的医德医风,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遵纪守法,团结协作。 二、培训对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要求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培训时间:不少于12 个月。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 1 个月(160 学时),临床培训不少于10 个月,基层实践培训不少于 1 个月。 培训方式:采用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可采用集中、分段或远程式理论培训、科室轮转、基层实践等形式。 三、培训方法。 (一)各科室必须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管理,制定培训计划,安排高年资医师带教,科室轮转结束前进行考核

考试,并填写《四川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手册》,并报培训办公室备案,达不到要求者不能出科。各科室不得安排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规培学员独立顶岗,所做的各种诊疗操作和医疗文件书写,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 (二)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采取轮转相关科室从事临床医疗实践工作为主的培训方式。专业理论学习以自学为主,集中授课为辅。临床培训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执行,各科室负责具体实施,培训办公室负责监督方案的执行情况。 (三)主要采取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的方式,实行全科医师24 小时负责制,培训基地主任负责组织具备条件的医师组成师资队伍,对全科培训医师进行带教和指导。 四、参加培训的全科医师的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依法执业意识。 (二)遵守《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尊敬指导老师。 (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院的管理规定和诊疗流程,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四)努力学习,扎实工作,及时、如实、准确地完成培训手册的填写工作,并交由指导老师签署意见,完成规定的科室轮转。

全科医生培训心得体会.doc

参加全科医师学习心得体会曹守清 有幸参加了安徽省举办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此次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全科医师的全科医疗思维和社区服务理念、管理经营技巧和应变能力,通过对学员进行系统的现代全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全科医师的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沟通技巧,塑造和谐、向上的全科团队精神和工作氛围。培训内容从全科医学概论、社区预防与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医患沟通技巧等八大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提出的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以浅显而富有说服力的举例和互动教学。让学员真正参与并积极思考,使这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使我受益匪浅。 一、明确了全科医师的位置和任务 全科医师、全科医学、社区中心在以前,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全科医师只是在基层看看小病,开开药品的低水平医师。但通过了近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我对全科医学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全科医学和临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一样,都是临床二级学科;社康中心同样也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地方,而且是更具有人情味、更尊重人的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院的服务对象不仅是病人,而且还有没病的健康人群。全科医师不单要会高超的医术,还要懂得与患者沟通,进入患者的世界,不能像临床专科医师一样以被动和以疾病为导向的诊疗模式开展工作,而是要主动对社区居民开展卫生服务、进行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树立以预防为导向的诊疗理念。通过这半年的培训来,我对全科医师的理解从当初认为的:只要会看“发烧、感冒”就可以的赤脚医生,提高到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人性化、持续性与综合性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的经过专业医学训练的高素质医师。 二、提高了医患沟通的能力的认识 现实社会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医闹也越演越烈,医生越来越难当。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医生与患者在沟通方面出了问题。1977年恩格尔(g .l.engel)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具有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特征的综合体,因此,以“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逐渐被“以病人为中心在培训中,通过授课老师不断给我们灌输“以病人为中心,健康为导向,加强沟通”的社区服务观念。使我在潜移默化中对医患沟通有了新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患者在工作、生活都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压力与问题,躯体的疾病只是患者健康问题的一部分。目前大医院的门诊医师的每日诊疗工作十分繁重,每天可能需要看30-40位病人,试问大医院的门诊医师怎么可能花大量时间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而全科医师则不同,全科医师管理的病人数及范围相对专科医师少且固定,可以有较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同时方便对病人的预后进行跟踪随访,甚至可以让患者主动参与自己诊疗方案的制定或调整,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主”的服务理念。这些都可以大大改进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三、增强了对全科医学的未来的信心 只有通过政府大力发展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的就医场所,才可能解决社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是关系到国策民生的大事。所以在未来全科医学将朝阳学科。篇二: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 全科医师培训个人总结 经过一年时间的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班的学习,本人对全科医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悉知全科医学的含义:是一个面向社会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学术专科。将各科相关知识机能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从而服务于社区和家庭维护与促进健康的需要。同时熟悉和了解了全科医疗是一个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与综合性保健的医学专业,又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于行为医学的宽广专业。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精)

、培养目标 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 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 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 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 33个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 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国家 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 具体培养 安排见表1。 (一) 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全科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养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 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总计培训时间为 27个月。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 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 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 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 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 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 3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 其他科室轮转 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 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 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 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 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 (二) 基层实践培训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 全科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 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 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 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r 、 t 、《.、/■' ----- 、. t 、 一.~t 1 表1培养方式及时间分配表 培养方式 具体科室 时间分配(月) 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内科 12 (合计27个月) 神经内科 2 儿科 2

(培训体系)2020年全科医生培训标准细则

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的要求,为做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制定本培训标准。 总则 一、培训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毕业,拟在或已经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愿意在农村基层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二)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有全科医学理念,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公共卫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能够运用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具有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能力、预防保健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和农村社区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三、培训年限和方式

(一)培训年限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年限为2年(共104周)。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训年限,但原则上不超过1年。 具体时间安排。临床培训82周,安排在认定的临床培养基地进行;基层实践16周,安排在认定的基层实践基地进行;理论和综合素质课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集中理论授课2周,临床、基层实践和人文等综合素质课程穿插在临床培训、基层实践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试考核与结业1周,机动3周(基地可结合本地特点自行安排,如执业助理医师考前强化训练或由学员自选科室学习等)。 (二)培训方式 1.培训须在省级有关部门认定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培养基地由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为主)和基层实践基地(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成;培训过程中综合素质和职业相关能力培养的课程可由有关高等医学院校承担。 2.培训以提高农村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主要由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理论教师及具有带教资格的临床培养基地医师、基层实践基地医师共同组成的师资团队承担带教任务,培训全程实行指导教师制。 3.培训过程注重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的实际效果。在带教师资的指导下,临床轮转阶段加强常见疾病诊疗思维的培养和诊疗技能的培训;基层实践阶段突出临床各科所学理论课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整合

探讨全科医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探讨全科医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全科医生;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专科医疗卫生服务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高效、优质、快捷、方便、经济、实惠的医疗卫生服务。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正是顺应这种历史和现实需求而产生。全科医生是高质量初级卫生保健的最佳提供者,也是健康保健系统的最佳守门人[1]。然而我国的全科医生的现状远不能满足初级卫生服务的需要,提高全科医生的素质是发展社区卫生的当务之急、当务之重。 1我国全科医生现状 据卫生部相关资料,目前全国需要全科医生16万人,但全国合格的全科医生只有4000人(有的数据显示更少),可见全科医生是稀缺的。除极少数全科医学专家外,目前从事全科医学的人员年龄较大,学历层次较低,医学基础知识较差[2]。这些社区医师一部分人员只做预防保健,对医疗方面不涉足,另一部分只是从事专科医疗,缺乏预防、保健咨询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还未能完全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3] ,不能完整体现全科医学的内涵[4]。他们大多接受的是传统医学教育,知识面窄,其相关学科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等人文学知识掌握较少,这些都是制约社区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瓶颈”[5]。 2加强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2.1加强职业素质教育,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要。 高尚的医德医风是做一个合格医师的前提,是医生职业的灵魂。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密切医患关系,取得病人配合、信任。医生在行医行为中应规范职业作风,注意仪表、语言文明、亲切和蔼、关心爱护病人、动作轻柔。使病人从心理上消除顾虑,从而易于接受。在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生语言过激,或态度冷漠,或行为粗暴而引发的占一定比例。故医生在行医中应该换位思考,真正体谅患者的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