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不可盲目帖

三伏贴不可盲目帖
三伏贴不可盲目帖

三伏贴不可盲目帖

今年头伏第一天,京城各大中医院人潮涌动,医院周围更是交通拥堵。原来是各家中医院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活动。除北京外,全国各地中医院,甚至不少综合性医院也都开展了“三伏贴”治疗,而且都门庭若市。

然而,在一路追捧“三伏贴”治疗情况下,药师提醒患者“三伏贴”不可盲目贴。

■“三伏贴”疗法的由来

“三伏贴”源自清代《张氏医通》记载的白芥子发泡疗法。药物以麻黄、白芥子、甘遂等辛温散寒的药为主调配而成,分别在头伏、中伏、三伏的第一天将药膏贴于后背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以提升阳气,最后达到“冬病夏治”之目的。

古代历法算伏天,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头伏第一天。所谓庚日即干支纪年法中当日的天干为庚。古人认为,阳干之庚为肺金,庚日贴敷可补肺气。10天为一伏,天干有10个,中伏第一天也为庚日,由此类推,三伏第一天同样是庚日。因此,贴敷选择在每伏的第一天是为了与天时相应,激发体内阳气。而一天之内,白天阳气盛,因此白天贴敷好,晚上不宜贴;而白天又以上午最佳,因上午阳气初升。每伏的第二天为辛日,辛也属金,所以这一天也可贴敷,但辛为阴干,效果较庚日稍差。中医认为肺属金,因此贴敷对于肺系疾病效果较好。而骨关节病等其他情况不一定非要选择庚日贴敷。

■一知半解“三伏贴”

调查发现,请求“三伏贴”治疗的人群中不仅有老人、小孩,也有不少年轻人。在这些患者中,有人想通过伏贴改善睡眠;也有人不知“三伏贴”能治哪些病,只是出于好奇,想来“体验”一下;还有人以为贴敷能“包治百病”;而另有一部分人尽管知道“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但误认为能根治哮喘。可见盲目跟风加入“三伏贴”治疗的大有人在。

■“三伏贴”不能包治百病

“三伏贴”治疗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在于预防保健,能够缓解病情,降低发病率,属于中医治未病的一种手段。冬季容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适用“三伏贴”治疗。此外,还适用于怕冷、怕风、平时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但贴敷前要辨证,只有虚寒体质方可进行贴敷。虚寒性体质者怕冷,平常穿衣服比常人多,四肢末端冷,腰部常感冷痛等。虚寒型疾病具体表现为遇冷发作或加重,不喜冷饮、冷食;虚寒型胃脘痛病人呕吐清水(不是酸水);虚寒型哮喘痰清白。对阴虚内热导致的病症并不适合。贴敷的同时再配以中药熏洗和手法按摩,对于骨关节疾病也有一定作用。

目前各地常用的“三伏贴”有鼻炎贴、成人咳喘贴、小儿咳喘贴、防感贴、脾胃贴、风湿骨痛贴、肾病贴、肝病贴等十余种中药敷贴剂。对于每一个病人是否适合中药敷贴治疗、应该怎样选择敷贴治疗、选择哪种敷贴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应当先由中医专家进行望、闻、

问、切四诊辨证,再进行施贴。“三伏贴”治疗从敷贴组方、制作到对病人的辨证施贴都非常讲究,不是任何人、任何不具资质的单位都能开展的。

■“三伏贴”不是人人都能贴

尽管“三伏贴”适合虚寒型疾病的治疗,但这类患者中也有禁忌人群。如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症状严重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到了肺气肿阶段患者、肺结核患者、湿热型胃痛患者都不适合“三伏贴”治疗。目前尤其是非虚寒体质的人盲目加入到“三伏贴”治疗不在少数,必须避免。

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三伏贴”疗法。因为该疗法选择的中药都属辛温大热的,热天用热药,无异于“火上浇油”。例如咳喘伴有吐黄痰、咯血、发烧的患者和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贴”治疗。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而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另外,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疾病、患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特殊体质、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以及孕妇,都不适宜贴“三伏贴”。

■伏贴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多

适合治疗对象年龄上为6个月以上小儿、儿童及成人。贴敷时间成人不能超过6个小时,而年龄低一些的孩子一般是2个小时,年长的孩子是3-4个小时。一般,6个月至1岁年龄的小儿反复咳喘或感冒三次以上,方可选择敷贴治疗,5岁以下的小孩不宜采用手足冻伤的敷贴。因为儿童皮肤娇嫩,药物吸收快,效果也较成人要好,贴敷时间一定不能过长。贴敷后局部会有轻微灼热、痒感,这属于正常现象。如出现大量水泡、破溃,奇痒、灼痛难忍等现象,要立即去掉药膏,用清水冲洗。“三伏贴”并非是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许多疾病需要连续治疗3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见效。所以,患者要至少坚持贴3年。如果不愿意长期坚持治疗的患者切莫盲目跟风。

敷贴的部位尽量不要沾水,以免影响敷贴的效果,敷完药6个小时以后再洗澡。但一定要用温水,这样才不会影响疗效。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忌烟、酒、生冷、甜食、油腻、海鲜及刺激食物。同时,不要剧烈运动,不宜呆在有空调的房间。取下药膏后,若出现灼痛现象,可涂抹“万花油”,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

■“三伏贴”不能代替日常治疗

患者李某去年冬天颈椎病发作疼痛,一直忍到今年三伏天才治。经大夫检查,病情已很严重,三伏贴并不能完全解除病痛。专家提醒,“三伏贴”不能代替日常治疗。对于中老年多种慢性病,通过冬病夏治并不能将其完全根治,而只是让这些患者减少发作危险或阻止发展,“三伏贴”并不能完全代替正常的西药治疗。

■现代中西医对“三伏贴”疗效的评价

西医认为,目前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方案,西医对哮喘的有效控制可达90%,患者不会有明显症状,可以正常生活。患者治疗哮喘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症状稍有缓解,患者不坚持用药,以致疾病复发。只要配合医生治疗,西医治疗哮喘的效果是有保障的。不过有10%左右的哮喘难以治疗,这部分病人可以尝试用中医治疗。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阻塞性肺病,目前是一个医学难题,西医也没有较好的办法,西医能做的也只是减缓症状恶化的速度。在西医治疗进展不大的情况下,病人可以尝试用中医的方法如“三伏贴”进行治疗。“三伏贴”治疗慢性胃病的效果目前没有得到专家共识。不过西医治疗慢性胃病的时间也较长,服药一般需要一至两个月时间,也可能时间更长。如果按照规定治疗,西医能很好地控制症状。但是慢性胃病复发率较高,一些患者症状缓解后不久又复发,所以慢性胃病的治疗也是一个长期性过程。中医治疗慢性胃病一般根据症状进行治疗,但是不少胃病的症状与胃受损情况不一致。有的胃病症状很轻,但是胃受损严重,所以治疗胃病最好要配合胃肠镜检查。

对西医的质疑,中医专家认为,“三伏贴”所治疗的疾病多是慢性病。哮喘、慢性肺病、慢性胃病对西医也是个难题,西医也没有办法根治。西医治疗这些疾病常使用激素、抗生素,服药时间长,药物副作用大,而且控制症状后也可能反复。尽管部分患者贴了“三伏贴”后病情也有反复,但是通过观察,贴过“三伏贴”后病人疾病发作的次数减少,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减轻。“三伏贴”主要是通过提高病人的免疫力,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有效控制和减轻病情。还有的病人贴了“三伏贴”后,取得了比西医更好的效果。

2010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2010年7月19日(农历六月初八)——2010年7月28日(农历六月十七)

中伏:2010年7月29日(农历六月十八)——2010年8月7日(农历六月二十七)

末伏:2010年8月8日(农历六月二十八)——2010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初八)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是运行气血及调节脏腑功能的通道。三伏贴中的有益成分属热性、阳性,贴敷于治疗穴位可激发阳气、鼓舞正气、祛除病邪、平衡阴阳、清肺益肾、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提高免疫力、祛除体内陈寒,并为肌体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疾病多发季节不易被外邪所伤。

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是三个庚日,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为驱散内伏寒邪最好节气日期。三伏贴穴位疗法具有哪些优势呢?一是天然绿色疗法,无副作用。二是防治相结合。三是内病外治,操作简便。四是价钱相对比较低廉。五是疗效好。

哮喘病人以及在冬季易咳嗽、咯痰、咳喘者和患咽炎、鼻炎等症的病人适合通过三伏贴进行冬病夏治。目前有一些患者希望三伏贴穴位疗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他们对三伏贴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首先,病人贴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疾病的发作、延缓病情的发展。有的病人想今天贴敷了明天病就好了,这是不可能的,贴敷的目的不是通过贴一次,把咳嗽止住了、把喘止住了,而是为了增加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作。有些反复发作的疾病,是要有一个疗程的,一般三年为一个小的周期,要取得满意的效果还是要坚持按疗程治疗。

冬病夏治及三伏贴背景知识解读

1、冬病夏治理论依据

冬病夏治始于《黄帝内经》时代,是经典中医理论“不治已病,治未病”、“春夏养阳”、“择时施治”在临床的具体运用,其作用已被上千年的临床实践所验证。

《内经》上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的疾病,可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可预防其在冬季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症状。

2、三伏贴治病的原理

三伏贴,是中医的独特疗法,是冬病夏治疗法中的主要方式。在三伏天将该帖敷贴于有效穴位,达到增强机体功能、有效预防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是三个庚日,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为驱散内伏寒邪最好节气日期。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是运行气血及调节脏腑功能的通道。三伏贴中的有益成分属热性、阳性,贴敷于治疗穴位可激发阳气、鼓舞正气、祛除病邪、平衡阴阳、清肺益肾、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提高免疫力、祛除体内陈寒,并为肌体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疾病多发季节不易被外邪所伤。

3、三伏贴适应症

1、咳嗽、咯痰、咳喘

2、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3、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

4、儿童早期咽炎、其他各类咽炎、鼻炎

5、风湿骨痛(敷贴疼痛患处)

4、三伏贴使用方法(穴位图)

1、清洁皮肤,局部穴位常规消毒,把药贴在大杼、肺俞、心俞双侧共六个穴位。

2、时间:在农历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敷贴,每次4-8小时左右。

3、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每伏的第一天阳气最旺,是最佳贴敷时机。

5、三伏贴注意事项

1、不要吃生冷、海鲜、鱼虾或辛辣的东西;

2、孕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过敏性体质者,禁止贴敷。

3、皮肤过敏者、支气管扩张咯血者、带有心脏起搏器者,禁止贴敷。

4、伤口及溃烂部位,禁止贴敷。

友情提示:现在三伏贴医院卖的太贵,60元一贴,其实成本应该不到30%,剩下的都让人吃了回扣和加成了利润,每个人每次起码都要买9贴,大家想想需要多付多少自己的血汗钱。建议大家去淘宝上看看,那上面卖的大部分也都是真货的。介绍一个我光顾的一个淘宝店吧:

常见几种三伏贴的配方

常见几种三伏贴的配方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 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 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 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二、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

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xx驱寒方: 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 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 实施时间: 头伏开始,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 实施方法虚贴方: 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心俞(双侧)、定喘(双侧)。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脾虚者加足三里(双侧),肾虚者加太溪(双侧)。 xx驱寒方: 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 三、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 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1个疗程共贴10次。 疗程: 每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

小度写范文三伏贴的位置图_三伏贴穴位图示大全模板

三伏贴的位置图_三伏贴穴位图示大全 天突穴主治:咳喘、咳嗽、咽喉肿痛、暴喑定位: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膻中穴主治:咳嗽、气喘、心胸痛、心悸、胸闷胀定位: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大杼穴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主治:咳嗽、喘息、流涕、鼻塞、感冒、劲强、肩背痛定位: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膏盲穴主治:咳嗽、气喘、肺痨、健忘定位: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肺俞穴主治:咳嗽、气喘、咳痰、鼻塞、易感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俞穴主治: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咳嗽、吐血定位: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这些疾病怎么贴?(1)反复感冒:大椎、风池配穴:关元、气海(2)慢性支气管炎:肺俞、膏盲、心俞、膈俞配穴:肾俞、关元(3)支气管哮喘:膈俞、心俞、定喘配穴:气海、肾俞(4)阻塞性肺气肿:丰隆、肺俞、天突、膻中、膏盲配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肾俞(5)过敏性鼻炎:大椎、外关、肺俞、天突配穴:足三里、关元(6)慢性鼻炎:大椎、外关、肺俞、天突配穴:足三里、关元、肾俞儿童疾病怎么贴?(1)反复感冒:肺俞、大椎、风池配穴:关元、肾俞(2)小儿咳嗽:大椎、肺俞、膏盲、膈俞配穴:足三里、关元、肾俞(3)小儿哮喘:肺俞、膏盲、膈俞、心俞配穴:足三里、肺俞、膏盲、膈俞注意事项:如果局部有疼痛或灼烧感,可以提前取下;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干燥后再揭下。每隔10天贴1次,即初伏、二伏、三伏各1次,根据年份不同,亦可做加强贴。无论缓解期病人或有现症的病人均可应用,一般连续贴治3年。本法对身冷背寒,经常吐白稀痰等阳虚偏寒的效果较好;若怕热,经常吐黄粘痰等热象明显者效果较差。若肺部感染有发热,合并支气管扩张,经常咯血的病人,不宜贴治。一般晴天

20XX年的三九贴时间表

20XX年的三九贴时间表 三九天是中国传统农历年中的某一时段,2018年三九天很快又要到了,三九贴的时间我们也要知道哦!我们一起看看2018年的三九贴时间表吧,希望对大家有用。 2018年的三九贴时间表预贴:2017年12月12日至21日 一九:2017年12月22日至30日 二九:2017年12月31日至2018年1月8日 三九:2018年1月9日至17日 加强贴:2018年1月18日至27日 三九贴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在12月中旬左右可以开始首贴,之后每9天之后再完成一九贴、二九贴、三九贴和加强贴通常效果更佳。 三九贴使用方法在农历的一九、二九、三九中各选择一天,采用特制中药药膏贴敷大椎、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共3次。 每次2-3小时。另外常用的方法是三九天内连续使用益气贴10-15贴。 每日1次每次3小时。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注意保暖。 贴敷的时间:不管是三九贴还是三伏贴,每一九或一伏当天是最佳贴敷时间,因此最好按时贴敷。一般贴敷时间小儿0.5 ~ 2

小时,成人为3~5小时,根据病人个体差异也可适当调整延长,如果贴敷部位出现痒、疼,可以减少贴敷时间。 三九的意思三九天是中国传统农历年中的某一时段。中国俗语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之说法。与三九对应的是三伏。如果说三伏天是最热的一天的话,那么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三九比较好计算,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日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一般三九时最冷。 三九贴适应症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 消化系统疾病 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 妇产科疾病 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带下量多等。 风湿骨病 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不适合敷贴三九贴的人1、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

三伏贴配方及贴敷方法

三伏贴配方及贴敷方法 摘自单桂敏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目前,冬病夏治法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多采用针灸、贴膏药、中药等综合方法,

均取得了明显而持久的疗效。 冬主收藏,夏主升发。冬季我们的汗毛孔是闭塞的,可以把元气锁住,到了春夏,汗毛孔开始张开,用冬病夏治的方式,可以把疾病通过有利时节排除体外,所以一般有寒症表现明显的疾病,您在这个季节艾灸,在春夏的时候会感觉更加寒冷,寒气重的会有一种透彻骨髓般的寒气。这就是季节的关系,寒气排在体表的时候。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今年又快到了三伏了,就有网友问,阿姨您能不能加工一些三伏贴的药粉来卖,我们买不齐这些中药,同时也加工不细。大家说得对,我原来买药找的是一家小的加工店加工的药粉,很粗糙,粘不到一起。还是大的药粉加工厂家加工的好一些。120目箩,加工的真细啊! 这个药粉是使用姜汁调糊,制成一毛硬币大小,然后贴附在穴位上使用的。有人一定会问,姜汁怎么制作呢?如果家中有蒜臼,可以把生姜切碎后,放在蒜臼里面捣碎,挤出里面的汁液,然后在用10克药粉和在一起,制成一毛钱银币大小的膏药,这时用医用胶布或伤湿膏贴敷。现在超市里面也有卖现成的姜汁,如果里面没有其他添加剂,您也可以使用现成的。(注意,有些人如果是伤湿膏或胶布过敏,请您选择脱敏胶布使用。)

三伏贴宣传标语

三伏贴宣传标语 篇一:冬病夏治三伏贴宣传 冬病夏治“三伏贴” 所谓的三伏贴疗法,其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疗过敏性气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经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并预防感冒。只要在一年当中最炙热的3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贴上膏药,到了秋冬就可以轻松告别过敏气喘老毛病;古代和现代中医师皆指出确实有其疗效。 夏天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驰、毛孔开,利用药物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温阳利气、祛散伏痰的功效。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

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夏治”是选择夏天炎热季节,采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三伏贴”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体虚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 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痹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

亚健康患者。 2015年“三伏”贴敷时间: 夏至:2015年06月22日 一伏:2015年07月13日 二伏:2015年07月23日 三伏:2015年08月13日 贴敷时间:约在2~8小时之间,具体时间可因人而异。儿童皮肤薄嫩,敷贴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4小时即可。 贴敷禁忌症: 1、贴敷期间,忌烟、酒及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贴敷期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大量出汗。 3、贴敷当天禁止游泳、淋雨、使用冷气。洗浴时,局部用清水冲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 4、外用品忌入口,孕妇及皮肤过敏者禁用、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肺结核、肺癌咳血者禁用。急性咽喉炎、发烧、痰黄等急、热症患者也不宜用此疗法。

【民间秘方】自制三伏贴冬病夏治不求人

【民间秘方】自制三伏贴冬病夏治不求人 三伏贴要用姜汁、蜂蜜调和。取姜汁时,将生姜洗净粉碎,用无菌纱布挤压取汁。关节痛则不用姜汁,用蜂蜜调和,然后就可按药方进行制作。 关节痛:肉桂、炮姜、白芷各10克,研成粉末,加一些蜂蜜进行调和(因为蜂蜜可驱寒祛湿),药膏就好了。将一小勺药物放在药膏上,如果是胳膊疼,就要找曲池穴(屈肘,在手肘窝外横纹尽头的窝里),如果是膝关节痛,贴在两个膝眼上(有内膝眼和外膝眼,在膝盖的两个窝眼处),用胶布固定,贴10个小时,10天1次。 鼻炎:取白芷3克,细辛1.5克,白芥子3克,苍耳子3克,辛夷花1.5克,捣碎弄成粉末,用姜汁调和。贴在大椎穴(低头,后颈颈椎最突出的高骨下的凹陷处)、肺腧穴(大椎穴下往下数三个突起,定住,再往两边约一个大拇指直径宽的地方)。贴2个小时就要取下来。10天贴1次,连贴3次。如果经常流鼻涕,导致头痛,则说明鼻炎较严重,应用蝉衣1.5克,蛇衣3克,全蝎2克,诃子3克,乌梅肉3克,磨成粉用姜汁调和,贴风池穴(颈后枕骨的下缘,距耳朵后部约两手指宽的凹陷处)、大椎穴、肺腧穴,贴4个小时,7 天贴一次。 便秘:取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磨碎加生姜汁

少许,贴在肚脐、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横指处)、气海穴(肚脐正下两个手指宽处),每次贴6小时,每7天一次,连贴3-5次。 驱寒升阳:取吴茱萸10克,磨成粉,用姜汁搅拌均匀,取麝香壮骨膏贴在小腿上的足三里穴、肚脐和脚心,每3天贴敷一次,每次贴6个小时左右,可祛寒升阳,治疗老寒腿、手脚冰凉。(整理/快乐老人报记者李仲文) 三伏贴药材逐个看 主要药材:细辛、甘遂、白芥子、元胡、吴茱萸、人参、生姜 北细辛药效较好,它辛温入肺经,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通窍的作用。由于药效较“猛”,一般用于内服的量不会超过2钱。而三伏贴是外贴皮肤,细辛正好能发挥作用,将药效更好地渗入人体中。 白芥子辛温入肺经,能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在三伏贴中,主要是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帮助其他中药药效更好地进入人体,同时促进人体的气血循环。一部分人贴敷三伏贴皮肤会起泡,除了药贴的过敏反应外,白芥子也会刺激皮肤,因此需要讲究贴敷的时间。成人为4~6小时,小儿为1~2小时。但如果个别人贴敷后皮肤过于痒、热,也可以视情况减少贴敷的时间。 甘遂苦、寒,有毒。能起到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

三伏贴的作用机理

三伏贴的作用机理 湖南军区骨科医院告诉你: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一个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 现代实验室研究证实,穴位贴药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皮质醇显著提高。穴位贴药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肺部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和间接的调整大脑皮层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 另一个方面,中医认为虚寒疾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夏季治疗则以补肾、健脾、养肺为主要法则,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使功能恢复 平衡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真正彻底改善体质。根据最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夏季穴位贴敷能明显地提高机体免疫的各项指标,调节免疫蛋白的功能,减轻β受体的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什么是三伏贴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来源于中医理论的一种疗法。冬病是在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进行治疗,减少在冬天或者春天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程度。 “冬病”的共同特点是属于“寒证”、“虚证”。也就是说,在风湿性关节炎疾病中,只要是在天气寒冷或温差变化大时,就容易发作或加重的,多属于可以进行“冬病夏治”的范畴。 什么时间贴三伏贴最好? “冬病夏治”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选择治疗时机非常重要。三伏天是全年最炎热的时节,同时人体也正处于阳气最为旺盛、气血通畅、皮肤腠理松弛的状态。在此期间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来预防“冬病”,将辛温发散的药物精制而成药膏贴敷于穴位,能最大程度地起到温阳益气、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止痛等作用,对“冬病”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三伏贴配方及贴敷方法

三伏贴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一种综合干预的方法,其效果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均有一定关系。为了保障这一疗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规范临床操作、指导广大患者科学就医,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全国长期应用这种疗法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操作规范研究》课题组(参加单位: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辽宁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充分依据临床研究证据,根据临床使用的经验,制定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临床应用指导性意见草案,以供广大医生、患者参

考使用。 适应病症 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重点推荐: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 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11-12T14:46:26.8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作者:陈晓英 [导读] 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应用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其具有着疗效显著及经济安全的特点。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探究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应用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试验组给予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有效率为78.26%,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应用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其具有着疗效显著及经济安全的特点,可以多位点的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增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关键词】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326-02 本研究中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意在探究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应用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中,有24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为8~81岁,平均为(23.2±5.1)岁;病程为12个月~25年,平均为(6.4±2.8)年。而试验组中,有25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为7~82岁,平均为(22.2±5.4)岁;病程为11个月~24年,平均为(6.1±2.5)年。两组患者的病程、性别及年龄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都尽可能减少食用生冷食物,且加强运动锻炼。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每次每个鼻孔2揿,每日1~2次,每个疗程为4个星期。试验组给予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治疗,根据过敏性鼻炎辨证分型,选择临床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主要为:(1)肾阳亏虚型:百劳、肾俞及定喘;(2)脾气虚弱型:大椎、脾俞及足三里;(3)肺虚感寒型:合谷、肺俞及风门[1]。药物组成成分主要是甘遂、丁香、白芥子、细辛、延胡索及麻黄等,根据等份比例对药物进行称取,将少许冰片加入到上述药物中共研细末,且采用鲜生姜汁将其调和为糊状,最终做成直径大概是8毫米的药饼,选择长宽均为4毫米左右的胶布对药饼进行固定,除了定喘及大椎穴以外的其他穴位都需要选择双侧。每次贴敷时间为2~4小时,分别在“夏至”、“头伏”、“中伏”、“末伏”和“一九”、“二九”及“三九”、“四九”进行贴敷治疗,每个疗程为4次。 1.3 评价标准 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一般分成3个等级。其中,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正常活动后无症状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正常活动后会偶尔发生部分症状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2]。总有效率= [(治愈患者人数+有效患者人数)/治疗患者总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SPSS 15.0对本组中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采用百分比(%)表示,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有效率为78.26%,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3.讨论 过敏性鼻炎还可以称之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是嗅觉障碍、连续性喷嚏、鼻塞、大量清水样鼻涕及鼻痒等。此疾病以虚、寒为主要特点,其征象类似于一年四季中的冬季,故称之为冬病[3]。其中,“冬病夏治与夏病冬治”是一种中医学因势利导的治疗手段,其治病原则主要是通过中医“治未病”及“天人相应”的思想,且依照疾病的临床病理节律,并主动的利用疾病是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变化的特点,巧妙的避开疾病容易加重或者容易发生的季节,而是选择对于疾病痊愈有利、病势趋于和缓及不发病的季节实施治疗[4]。相关研究证实,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应用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具有着疗效显著及经济安全的特点,可以多位点的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增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5]。 此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有效率为78.26%,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语 综上所述,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应用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其具有着疗效显著及经济安全的特点,可以多位点的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增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三伏贴的配方、时间、作用、注意事项、禁忌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三伏天入伏开始已经预约了三伏贴。这主要是治疗秋冬疾病的,像是哮喘、支气管炎、冠心病、过敏性鼻炎、风寒感冒、老寒腿等。下边为您详细介绍三伏贴的配方、时间、作用、注意事项、禁忌大全。 三伏贴:中医根据内经“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原则,在夏季机体阳气充沛之时,调整人的身体,增强抗病能力,防患于未然,尤以三伏天治疗效果更佳。 【一】三伏灸的药物配方 1、虚寒性便秘药物:巴豆2克,肉桂3克,吴茱萸6克,生姜汁少许。取穴:气海、足三里、神阙。 2、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老虎草、白芥子、毛莨、独蒜头任选一种。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 3、高血压药物:槐花、珍珠母各30克,吴茱萸60克,米醋适量。取穴:神阙、涌泉。 4、过敏性鼻炎药物:麝香1.5克,甘遂、细辛、玄胡各2克,白芥子5克,姜汁适量。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5、哮喘药物:麝香1.5克,细辛、甘遂各15克,延胡索、白芥子各30克,生姜汁适量。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二】2016三伏贴贴敷的最佳时间分别为 伏前加强(7月7日—7月16日) 头伏(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伏后加强(8月26日—9月4日)。 【三】三伏灸的作用三伏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在“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冻疮、手足发凉、和女子宫寒、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四】三伏贴禁忌症尽管三伏贴适合虚寒型疾病的治疗,但这类患者中也有禁忌人群。 如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症状严重者、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到了肺气肿阶段的患者,肺结核患者、湿热型胃痛患者都不适合采用三伏贴治疗。 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疾病,或患有支气管扩张、本身为特殊体质、有接触性皮炎等的患者以及孕妇,都不适宜贴三伏贴。 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三伏贴疗法。因为该疗法选择的中药都属辛温大热型,若热天再用热药,无异于火上浇油。 老年人中戴心脏起搏器的不宜敷贴; 处于月经期、哺乳期的妇女不宜敷贴; 儿童长水痘、出疹子的不宜敷贴。

三伏贴的正确配方

三伏贴的正确配方三伏天将至,每年到这个时候市民最关心的就是把握时机,在三伏天用三伏贴治疗自身的疾 病,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支气管炎、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用过一次三伏贴的市民都有这样的疑惑,觉得三伏贴确实是管用的,但却不知道三伏贴的确切配方是什么,为什么能起到这样好的效果 下面就请中医肺病专家姚儒省给市民解答疑惑。姚主任表示,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气血趋于体表,通过运用三伏贴,在配方中使用一些幸温发散药物,调动人体阳气,能够有效祛除身体疾病。 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1个疗程共贴10次。 疗程:每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 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肓、膻中;脾气虚者加脾俞、关元;肾气虚者加肾俞、定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三伏贴灸方案及养生灸话术搭配原理

冬病夏治夏养三宝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是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去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 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夏天毛孔大开,最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所以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借用金庸先生九阴真经里的第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正好体现了人体应天时而动的这种自然调节功能:泻心经之气血(火)来补充膀胱经的虚弱(寒)。心,五行属火,夏天最盛;膀胱经,人体之蕃蓠,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 所以夏天身体多汗是上天赐予我们清除寒气的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但由于夏日我们贪食冷饮,胃肠中有大量寒气,本来用于发汗的心火,转而被用于温暖肠胃了。此时,体表便缺少气血来抵御外邪侵袭了。而所谓的外邪也是我们一手制造的,那就是空调的冷气。冷气从皮毛而入,冷饮从肠胃而入,心火虽盛,难敌二寒。既不能很好的消化,也不能很好的发汗,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肠胃型感冒”:发热无汗,吐泻交加。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2011年夏至是2011年6月22号,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2011年7月14号,所以今年的三伏日期是: 初伏:2011年7月14号----2011年7月23号 中伏:2011年7月24号----2011年8月12号 末伏:2011年8月13号----2011年8月22号 御道万能灸寒也灸、热也灸、痛也灸、乏也灸,让您健康的万能灸!(哪里不舒服贴哪里,2-4小时迅速缓解改善疼痛不舒服状况!)

三伏贴的正确配方

三伏贴的正确配方 三伏天将至,每年到这个时候市民最关心的就是把握时机,在三伏天用三伏贴治疗自身的疾病,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支气管炎、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用过一次三伏贴的市民都有这样的疑惑,觉得三伏贴确实是管用的,但却不知道三伏贴的确切配方是什么,为什么能起到这样好的效果? 下面就请中医肺病专家姚儒省给市民解答疑惑。姚主任表示,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气血趋于体表,通过运用三伏贴,在配方中使用一些幸温发散药物,调动人体阳气,能够有效祛除身体疾病。 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1个疗程共贴10次。 疗程:每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 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肓、膻中;脾气虚者加脾俞、关元;肾气虚者加肾俞、定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

三伏贴配方大全

三伏贴配方大全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二、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 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实施时间:头伏开始,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 实施方法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选择肺俞、脾俞、肾俞、心俞、定喘。肺虚者加太渊穴,脾虚者加足三里,肾虚者加太溪。 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选择肺俞、脾俞、肾俞、膈俞、气海。 三、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1个疗程共贴10次。 疗程:每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 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肓、膻中; 脾气虚者加脾俞、关元; 肾气虚者加肾俞、定喘。 四、过敏性哮喘三伏贴配方。

三伏贴工作总结

2017年冬病夏治三伏贴工作总结 2017 年“冬病夏治”三伏贴工作在中心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各职能科室的通力合作下,贴敷工作已告圆满结束,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准备充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联系速达广告公司印制宣传海报,放置中心大厅内,微信公众号推送三伏贴消息,提前告知广大市民贴敷的时间、地点、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等。 二、敷贴时间初伏:7 月12 日;中伏:7 月22 日;中伏加强:8 月 1 日;末伏:8 月11 日。主治:支气管哮踹,慢支,感冒,鼻炎,慢性结肠炎,慢性盆腔炎及风湿类风湿性疾病等。其次,与制剂室联系,及时置备药物,并就药物的配方、均匀度、细腻度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与提高,把住了药品质量关。深得病友好评。 三、改革创新,方便群众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遵循“简、便、廉”的宗旨,中心在贴敷管理工作中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以方便广大群众。在高温酷暑的三伏天,大家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贴敷工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为中心贴敷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贴敷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年总挂号人次有30 余人次,总贴敷人次30 余人次。 四、总结提高,为实现我中心“冬病夏治”贴敷治疗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权威,创立品牌,疗效是关键,只有疗效确定,研究贴敷疗法占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中心将加强贴敷研究,不断提高疗效,把该项目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中心中医特色的优势项目,广泛服务于广大民众。 本次贴敷工作的圆满完成,离不开中心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也离不开辖区居民的支持与配合。通过三伏贴贴敷服务,进一步加强了中心与辖区居民的联系,为更好的开展中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年9月3日

三伏贴配方及贴敷方法-三伏贴炙粉之欧阳光明创编

三伏贴配方及贴敷方法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自单桂敏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目前,冬病夏治法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多采用针灸、贴膏药、中药等综合方法,均取得了明显而持久的疗效。

冬主收藏,夏主升发。冬季我们的汗毛孔是闭塞的,可以把元气锁住,到了春夏,汗毛孔开始张开,用冬病夏治的方式,可以把疾病通过有利时节排除体外,所以一般有寒症表现明显的疾病,您在这个季节艾灸,在春夏的时候会感觉更加寒冷,寒气重的会有一种透彻骨髓般的寒气。这就是季节的关系,寒气排在体表的时候。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今年又快到了三伏了,就有网友问,阿姨您能不能加工一些三伏贴的药粉来卖,我们买不齐这些中药,同时也加工不细。大家说得对,我原来买药找的是一家小的加工店加工的药粉,很粗糙,粘不到一起。还是大的药粉加工厂家加工的好一些。120目箩,加工的真细啊! 这个药粉是使用姜汁调糊,制成一毛硬币大小,然后贴附在穴位上使用的。有人一定会问,姜汁怎么制作呢?如果家中有蒜臼,可以把生姜切碎后,放在蒜臼里面捣碎,挤出里面的汁液,然后在用10克药粉和在一起,制成一毛钱银币大小的膏药,这时用医用胶布或伤湿膏贴敷。现在超市里面也有卖现成的姜汁,如果里面没有其他添加剂,您也可以使用现成的。(注意,有些人如果是伤湿膏或胶布过敏,请您选择脱敏胶布使用。) 1、这次我是使用的这个处方:1、采用药物白芥子25%,延胡索

2021年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 欧阳光明(2021.03.07)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陈贤标建议最好每伏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了第一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敷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段时间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的症状。 三伏贴的功效 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可以说“冬病夏治”配合全新磁药叠加疗法,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冬病夏治对于哮喘病、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是祖国几千年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夏治”是选择夏天炎热季节,采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于三伏天上午11时以前为佳,因此时阳气生发。初、中、末伏各贴药1次,连贴三年。 药物配方: 1、哮喘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1、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1)消喘膏。白芥子30%、甘遂30%、细辛10%、干姜10%、麻黄10%、元胡10%,上药共研细末,以鲜姜汁调成糊状,摊于圆型硫酸纸或薄膜纸上。纸面积约为10mm2; (2)甘遂姜汁膏。组成为:白芷、白芥子、甘遂、半夏各15g。共研细末,等分成三包,每次用一包,以鲜姜汁调成厚糊状,摊成药饼四只备用。 (3)毛莨、天文草(均为鲜叶),各取3~5叶,捣烂成泥,加鲜姜汁调匀,做成直径2.5mm的药饼。 2、虚寒性便秘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3、风湿性关节炎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 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4、高血压取穴神阕涌泉 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5、过敏性鼻炎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一)取穴: 常用穴:分3组。1)大杼、膏肓;2)风门、脾俞;3)肺俞、肾俞。 操作: 敷药制备:按白芥子50%、细辛30%、甘遂20%的比例称取药物,共研细末,用鲜生姜汁调和,分做成直径1厘米大小的药饼备用。 于每年初伏、二伏、三伏进行治疗。每次选一组穴。贴敷时,先将麝香少许撒于药饼面上,用4厘米2大的胶布,将药饼贴于穴位上。可敷贴1~3小时,如病人感觉灼热难忍,宜提前将药饼除去。小儿贴药半小时即可。上述三组穴位,轮流选用,3次为一疗程,每年完成一疗程。 (二)取穴: 常用穴:印堂。 备用穴:内关。 操作: 敷药制备:斑蝥一味(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生用,去头、翅研末,亦

三伏贴穴位指南

三伏贴穴位应用指南 一、三伏贴的原理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躯。根据《黄帝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三伏贴”是循“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理念,在三伏天里运用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可将药物直达病所,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温阳理气,祛寒除湿的功效。另外,本疗法在治病的同时可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共奏治病、强身双重功效。 二、三伏贴适应症 夏季是阳气盛极之时,亦是养护阳气的最好时机。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冬病夏治”亦是中医的特色疗法,即抓住阳气旺盛的时节,以温经助阳为大法,治疗寒湿、痰饮等阳虚病。三伏贴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三伏贴的治疗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可以接受,特别适合以下五类患者: 1、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久咳、反复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寒型胃痛、腹胀、腹泻。 3、颈肩腰腿痛:肝肾不足、寒凝经络所致的颈肩腰腿痛、关节痛。 4、儿科疾病:体质差、反复感冒、久咳、小儿遗尿。 5、妇科疾病:手足冰冷、肝肾亏虚、宫寒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 三、常用病适用穴位 三伏贴主要是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贴敷,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用的药物和穴位也不尽相同,除了最常见的阿是穴(痛点)外,还要“辨证”选穴、选药。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常见病的三伏贴的选穴。 1、慢性支气管炎: 症状描述:咳嗽、咳痰或气喘的症状出现在两年以上,每次发作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发作,春夏缓解。 选穴原则:宜健脾温肾,理气化痰为主。 推荐配穴:大椎、肺俞、脾俞、膏肓、天突、膻中等。 2、咳嗽,哮喘: 症状描述: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表现。哮喘容易在夜间及凌晨发作,秋冬寒冷的季节常常会病情加重。 选穴原则:宜宣肺理气,化痰定喘为主。 推荐配穴:大椎、定喘、肺俞、膻中、风门、脾俞等。 3、过敏性鼻炎: 症状描述:以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塞为最常见的四大症状。 选穴原则:宜补益肺气,固表护卫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