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十二条》(清---曾国藩)

《日课十二条》(清---曾国藩)
《日课十二条》(清---曾国藩)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主静: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小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5、读史:廿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

6、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需一一记出。

7、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

8、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9、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10、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贵在行动与坚持!

余力课程十二条:

1、保身:节欲(尤其是性欲)、节饮食(定时、定量、戒口)。

2、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3、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4、主静: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小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5、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6、养气:气藏丹田。

7、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8、日知其所亡:勇猛精进地学习自身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

9、月无忘所能:对所学的各类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进行大规模地归纳总结,以推陈出新。

10、读史:廿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

11、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莫管闲事:(读书处处)有个我在,(行事桩桩)少对人言。不凑热闹,不自找麻烦。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教育语录

《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 教育语录 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出生显赫,生在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最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翰林庶吉士,封一等毅勇侯,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在曾国藩的倡议下,清政府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所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含近1500封信集“的不得不看的育人经典名著---《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中共收录了曾国藩书信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孙之辈,所以涉及范围甚广,是自古以来被研究研习的著名教育典籍。今天我们就主要看一下其核心的4个方面的内容(俗称干货),以方便大家日后在相夫教子、为人处世中熟知和运用。1.关于读书学习“业

精之法在于专,读书应有恒心;读书贵在有常,学习贵在有恒。定要坚持‘看、读、写、作’。”其意思就是说,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工作都要专注、有恒心,读书要经常读,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且要贵在坚持。读书学习的时候也一定坚持“看、读、写、作”这四个法则。现在由于受到电子化设备的冲击,纸质书籍受到了极大的冷落,好在国家及有关教育部门提出大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等,还有社会上出现的《朗读者》、《约读书房》、《教子有方》等读书性质的节目、公司和协会,这对纸质书籍的保护和传播都是一件好事情。父母一定要多带孩子一起读书按照曾老说的,我们在读书上,不仅要多读书、读好书,还要认真看着读,读完最好是写一篇读后感。尤其是对孩子而言,读书的时候要让他们用“乾坤指”去读(伸直食指和中指,小拇指和无名指向前弯曲后由大拇指按住,掌心向上),这样读一遍相当于读两遍,可加深印象。然后孩子每读完一本书,都要让他们写读后感,哪怕总结几句话也行,这样就更能加深对书籍的印象以及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2.关于为人处世“大官之家不应讼涉公庭,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对绅士贵在奖之以好言,与人交往应酬须讲究礼节。”和那些当大官的不要在公堂法庭上去争辩(这个就很讽刺、很现实啊!);当官就好好当官,不要为了一己私念,就想着利用权力去捞钱发财(这个前段的《人民的名义》就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不在“修身”上有独到之处。曾子说过:“每日当三省吾身。”在晚清诸位名人之中,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五百年来,能够以书生而克平乱世,戎马悾偬间亦为学不倦,并把学问事业均磨炼成功之人可谓极少,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其文治武功、传奇一生始终众说纷纭,而他本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显赫且颇具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很多人都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 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备致,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究过曾国藩文集,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的模仿曾国藩,简直将曾国藩奉为偶像。 那么,曾国藩最为成功的修身方法有哪些呢?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他

著名的“修身十二法”,或者对你有所启迪。 一、持身敬肃。 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平日闲居无事的时候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二、静坐养性。 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静坐养性,反省体悟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三、早早起床。 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四、读书专一。 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它书籍。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五、阅读史书。 每天仔细读史十页。 六、说活谨慎。 所谓祸从口出,很多人都因此招致祸患。所以君子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处世最重要的工夫。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

玄(静极生动)”的境界。“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注?常人做不到“无事时心在腔子里”,而这个方法却是训练“应事时专一不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所谓的“开卷有益”则是在能够做到“专心致志”以后的事。

百家讲坛讲稿文字材料:曾国藩家训(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主讲人简介: 郦波,1972年4月17日出生,祖籍江苏省丹阳市。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2007年出现在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开创了该节目收视率的第二新高。2009年10月初,他已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继光》、《大明名臣:于谦》和《大明名臣:海瑞》。 为官要学曾国藩专题讲座(洱吧下载网提供) 国学堂:曾国藩克已修心智慧(梁冬、栗强解读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MP4视频点播下载 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MP3点播下载 《曾国藩家书》里的教育智慧(郦波) 历史人物传记:曾国藩传 晚清名臣曾国藩:治世与自省(陈仲丹) 晚清两江名臣之——曾国藩:在道德与事功中挪移(陈仲丹) 城市传奇:不近人情曾国藩(牛贯杰) 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隋丽娟) 曾国藩与传统文化(唐浩明) 影响中国百年的师徒:曾国藩、李鸿章(唐浩明)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唐浩明) 向曾国藩学用人(唐浩明) 抗倭英雄戚继光 从农家子弟到封侯拜相——曾国藩评说(唐浩明) 曾国藩全集中的修齐治平理想(唐浩明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演讲视频) 论道:评点曾国藩(唐浩明) 城市传奇:曾经愤青曾国藩(牛贯杰)

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隋丽娟) 晚清名臣曾国藩:治世与自省(陈仲丹) 曾国藩的“官道”之变(董丛林) 曾国藩:《讨粤匪檄》与湘军出战后的胜负顺逆(董丛林) 曾国藩:编练湘军——湘系势力崛起的奠基(董丛林) 曾国藩的科举历程与京官生涯(董丛林) 曾国藩的家世概况(董丛林) 近代文学史:曾国藩与“桐城中兴”(王飚) 曾国藩与湘淮派系(董丛林) 清代后期人物:曾国藩——“旧教育之特产人物”(杨东梁) 凤凰大视野:近人曾国藩(梁文道) 曾国藩与晚清文化(史革新) 马骏谈晚清军事变革(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晚清重臣曾国藩(隋丽娟、今波讲述)|文化中国 谭伯牛说湘军传奇--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湖湘讲堂 曾国藩和他的同时代人(王澧华)|湖湘讲堂 唐浩明评点晚清重臣、中兴名臣曾国藩|湖湘讲堂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一)《谁来拯救笨小孩》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家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平淡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在当今社会,教子成才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就会被贴上“笨小孩”的标签。就连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小时候也被看作是不会读书的“笨小孩”。) 公元1825年,一个腊月里头数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乡的一户人家的一个屋子里,

跟王阳明学修心,跟曾国藩学修身,跟南怀瑾学修行

王阳明:心是快乐的根 王阳明是明代着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时至今日,王阳明心学对于当下浮躁的社会大众来讲,仍有着深远借鉴意义。 1、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释义: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释义: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

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释义: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4、无私心就是道 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释义:心即天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天理。不合于天理,就是存有私心。 人生启迪: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人应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远长新。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 《传习录》(资料图图源网络) 5、养一身浩然正气 须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义所生者」,胜得容易,便是大贤。 释义:必须有勇气,用功久了,自会有勇。因此孟子说「是集义所生者」。容易取胜,就是大贤人。

曾国藩克己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克己修身十二法 所谓慎独,即在一人独处时,也要心怀敬畏,不要违背做人的原则,不冲破做人的底线。曾国藩一生于“慎独克己之学”从不懈怠,坚持终身。其“修身十二法”对今人来说,依然有所启迪。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整、齐、严、肃(有典故),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事时不劳神,安心;做事时认真专一心无杂念全力以赴。精神状态犹如早上徐徐升起的太阳、犹如十五之前天上的明月(——如月之恒)永远在进步且有进步的余地,一生守缺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每天不拘束于一定的时刻,静坐两个小时(四刻=1更=2h),这个有点难做到。体验天地之公心(以及内审),人天一体~正位、凝命,如鼎之镇(既有思想上又有生理上)此时身体放松,意念专一,不考虑任何杂事,考虑自己应该做什么,此刻的任务,目标,今后的打算等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曾国藩围剿太平天国时,天还没亮就吃过早饭了,近代没有电灯,在保证睡眠的情况下尽量早起,或者最好顺应四时早睡早起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 一本书没有看完,绝对不看其他的书,东翻翻西看看,完全学不到东西,给人家看书了。意思不绝对,但是总的来说,必须有坚韧的心态和意志,看完眼下的书,再买或者翻新书,而不三心二意 5)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虽然曾国藩是曾子后人,但家中并不殷富。多次科举不中,距离最近一次科考成功回家途中,要不是遇到一个当了官的朋友接济,他差点回不了家,但他却在带着朋友接济的一百多辆银子回家多的路上,看到一个卖《二十四史》的人之后,把自己身上差不多所有钱都没了这本书。回去后,“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曾爸跟他说,你借钱买书,我不吝惜也不怪你,尽全力满足你,你能看完一遍就对得起我了,以后每天看十页,如有间断,就是不孝!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少说多做,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对被人好对自己不好得说,对人说了如果不能帮助被人则不说,不因为可能影响自己该说的不说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书有我曾不曾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有病。有规律的饮食,知道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节当“过节”,不是节俭。劳、欲、饮食,要像节气,季节一样有节奏,春夏秋冬,有条不紊

曾国藩

严以知己,勤俭克己,以身作则,深思熟虑 ------读《曾国藩》有感 曾国藩对很多人来说,有很大的魅力,百年来中国历史上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对他顶礼膜拜,毛泽东说:"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说"曾国藩修为可为世后法"毛蒋互为敌,为何同时赞赏曾国藩,这是因为他事功极大,政治手段极其高明,心性坚韧,曾国藩本是一代鸿儒,文官中的高官,后来由于形势所逼,不得以投笔从戎,招兵买马,建湘军平太平天国,创造了历史上文官带兵平天下的奇迹,扶大厦将倾,挽狂澜即倒.成为颓废晚清王朝一代中兴名臣!大变革的时代,激烈而尖锐的社会形势成就了曾国藩的不世之功,也锻造了他复杂的思想和性格.读完曾国藩的一些文藉,不关心政治的我,对于他的为官之道无多大兴趣,但是对于他的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却是敬仰得无以复加. 治学严谨,善于学习,勤俭克己。 从功名仕途来说,曾国藩无疑是顺风顺水、平步青云的,令很多同时代的汉人甚至不少满人都望尘莫及,然而在这背后却包含了曾国藩常人无法想象的辛勤付出。同辈人中,幼时的曾国藩资质算不得最好的,最多中等偏上,会试时倒数,差点没进翰林院,之后勉强入围。曾国藩一直保持着刻苦学习,勤俭克己。诗词文章也一直像古人学习,专研学术的劲头非常足,治学态度也非常严谨,在学术成就方面也是为同时代的名人所称颂。 他告诫后人功课方面要“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看”即是多看多读前人优秀作品,“读”即是好的文章要大声诵读,“写”即是抄写临摹大家的书法,“作”即是多练习写文章,将学到的东西转换为自己的东西表达出来。 曾国藩一直保持天天写日记,记录当天所学所思,各方面的心得体会。他很会以史为鉴,汲取先人的经验教训,平时通读各种史书、经典,对于如《资治通鉴》、《史记》、《二十三史》等更是反复咀嚼、研究。学习能力也是非常强,一介文弱书生,为了做好统帅,通读各种兵法,熟识历史上大大小小各种战役的成败原因,虽然还是吃了不少败仗,很多胜利也都是手下大将们取得的,但绝对不能否认其军事才能,大多数重大军事决定都还是由这个统帅最终拍板敲定的。 日常生活很有规律,散步、练字、读书等每日必修课都坚持。毅力也非常人能比,抽了十几年的水烟(鸦片)说戒就戒,立下每日写日记的规定后,即是临死前一天也还坚持在写。 曾国藩平时还精于修身养性,他认为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善于调理天然之气,曾国蕃在给沈葆桢的信中提到:世上世故多,珍重自己的身体,以承担千难重任,千万不要郁闷损耗天然之气,我认为说得很有道理,郁闷久了会使自己思维变得迟钝,心胸也变得过于偏狭.凡事要何持平和的心态,他在给陈舫仙的信

曾国藩处世绝学读后感

《曾国藩处事绝学》读后感 这是一个人人想成功的时代,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为了迎合人们当下想成功的需求,作者才会出版这样让人成功、励志的书籍,作者张艳玲出了一系列的书籍《你在为谁工作》、《习惯决定失败》、《责任胜于能力》、《态度决定一切》、《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给加西亚的信》、《永恒的处世之道》等。通过这些书籍来看,全是一些所谓的成功要诀,其实在作家周国平来看,这类的书全是垃圾书,没什么价值,读这些书的读者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对成功的判断是什么,何为有价值的成功,这些都不可而知。用作家周国平的话来说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做一个天天追求进步的人就是成功。 毛泽东最佩服的人是曾文正,蒋介石最崇拜的人也是曾文正,据说蒋介石的床头只放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因为宋美龄信仰基督教,另一本是《曾国藩家训》,两位居然都佩服曾国藩,看来曾国藩身上确实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和修养。 读完本书,自己发现书中列举了大量曾国藩的文稿包括家训、家书、日记等,每种文稿有翻译,有作者的解析,又举了大量的例子来阐述观点,恰似这些例子使得本书的价值骤减,本来一本全面了解曾国藩修身、处事的智慧书,成了了解与曾国藩无关的书籍,可惜啊! 曾国藩的年少笨是出了名的,从笨小孩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勤奋是出了名的,记忆力不行,脑瓜不好使,但通过每天勤奋一点一点进步,最终成为有智慧的人,太不简单了。为此曾国藩列了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一曰敬二曰静坐三曰早起四曰读书不二 五曰读史六曰谨言七曰养气八曰保身 九曰日知所亡十曰月无亡所能十一为作字十二为夜不出门 仔细琢磨修身12种方法,确实不容易坚持下来,但曾国藩却每天都持之以恒,令人佩服。他自己从坚持到将自省变成了一种习惯,确实很艰难,对别人来讲做不到,对他来讲还真能做到。 本书中27章写到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曾国藩作一对联以自箴:“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肉骨头。”当作者在全面介绍他倔强性格的时候,恰恰忘记了他人生的春意思。人的心中要有一种生机,要有一种向上的、积极的、愉悦的快感,如果人生只在于勤奋、只有苦难,没有了趣味和生趣,人一生就没意思了。 曾国藩之所以强调“趣”字,确实趣字对人生而言意义重大。 1、趣对个人的影响意义大。人要有志趣,就是志向和兴趣、情趣,不管兴趣还是情趣,它都代表了一种积极的、愉悦的、向上的、乐观的心理状态,只有在这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形成的人生价值观、人生志向,才真正有意义。 2、趣对亲情的影响意义大。曾国藩治家虽严格,但有情趣,特别重视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产生一种鲜活的影响与启发,正是这样很多家长向曾国藩学习,在家庭中营造趣味性的生活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孩子的心理是愉悦的,孩子接受影响的过程才会是积极和有效地。 自己也要在家庭中营造一种趣味性的家庭环境,在上课中营造有趣味的环境,在老师中营造有趣的环境,一个人有趣,说明这个人有智慧。 3、趣对团队的影响意义大。曾国藩是是湘军的统帅,他很有远见,适当地体现出一定的智趣来,会对整个团队起到一种良好的影响作用,智趣虽小,却是团队管理中的一种情感润滑剂,久而久之,它会给整个团队提供一种向上的生机和活力。 现在有用的老师越来越多,有趣的领导和老师越来越少,了解了曾国藩的趣,才明白,有趣才有生机,有趣才有活力,有趣更生智慧,这个道理,在己、在家、在团队,都是一个很有用的规律。学会了智趣,才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老师。

曾国藩一天必做的八件事

曾国藩一天必做的八件事 曾国藩的日常生活,除去公务外皆以修身十二法按部就班,以此为戒,终成伟人。 “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所能、作字、夜不出户”,是曾国藩给自己及后人定下的修身十二法,这十二条中,又有八法可供现代人借鉴。常常谨记并严格执行,必事有所成。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状态。“主敬”要求做到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工作时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唯有这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旺盛的精力,就像早晨初升的太阳一样,干净利索有力量。 二、静坐:静坐四刻,如鼎之镇 静坐四刻,即每日不限时间,静坐一小时,用以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这和现代的冥想养生如出一辙,静坐以清除杂念,放松身心,亦可常思己过。 “醒后勿恋”指的是醒来后就不要有留恋安逸的念头,对爱赖床、拖沓的人来说,记住这点想必是最好的一针强心剂。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恋 虽说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比起也许日落还伏在案牍工作的现代人,做到这一点,也许不太现实。而对于夜间自制力差而熬夜娱乐的人来说,“早睡早起”永远都是最佳的健康箴言。 四、读书不二:读书专一,十页为率 在曾国藩看来,一本书还没有读完,就一定不去看其他书,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学问毫无益处,此外,每天必须圈点十页书。荀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读书或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丰富自己。 五、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曾国藩认为,说话谨慎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做事,谨慎说话,否则不经意间便失言得罪他人了。 六、保身:节制操劳,节制食欲 曾国藩在文中说:“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黄帝内经》说道:“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现代人追求养生,却往往忽略了病从口入,饭食八分饱,茶饮两分量,切勿暴饮暴食。

大学语文课堂展示展

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介绍的这本书叫做《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 这本书涉及到两个人物,曾国藩和唐浩明。 大家肯定听说过曾国藩,思修课上老师讲过,他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开创洋务运动,还因为天津教案被骂为“卖国贼”。其实曾国藩远不止如此,但我今天就不详细介绍他了,就说一点,曾国藩有没有现实的教育意义。毕竟曾国藩是一百多年前的古人,时过境迁,他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我们。 十几年前,随着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全集》和历史小说《曾国藩三部曲》的出版,曾国藩立时引起国人的广泛兴趣:官场士林、商界军营乃至市井百姓,一时间都以谈论曾国藩为博雅。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何止千百,为什么曾国藩能得到众多领域的关注;似乎只要是个中国人,就可以从他身上说点什么!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经历的传奇性,而是此人身上有着民族和文化的负载。处于现代时期浮躁不安的中国人,依然渴求来自本族文化的滋润,曾国藩是这种文化培育出来的成功人士,人们企盼从他身上获取某些启迪。我想,这便是曾国藩的现实教育意义所在之一。 第二,有很多伟人都是什么小时候天纵奇才,圣人有着凡人无法忘其项背的修养。但哪有那么多天才,哪有那么多圣人,我们都是普通人。天才和圣人都是神,没有人间的教育意义。曾国藩则不同,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曾国藩小时候是一个典型的笨小孩,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最后有时间再讲。曾国藩二十多岁时也是一个毛病满身的人,他还在日记中记录了他调戏歌妓的事情。一个笨小孩,一个毛病满身的人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事业,成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这不是老天爱笨小孩,这必定是曾国藩身上有着常人没有东西。而这到底是什么,还需要大家自己去探索。这是曾国潘现实教育意义的第二点。 要看透曾国藩,最主要的是读他的文字,但曾氏文字千余万,通读也不容易,只能读其精华,其精华部分首要在于《家书》。《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30年的翰林和军旅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有修身、处事、为学、居官、持家、教子等等。读曾国藩家书,也能深深地体会到曾家藩做为一家之主,对于祖父、父母、弟弟妹妹和儿子的拳拳深情,使独自在异地求学的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唐浩明先生是研究曾国藩的鼻祖,有二十年对曾氏的潜心研究,在曾氏千余封家书中选取了三百多封加以评点,从曾氏的家世学养、人脉关系及时代背景等方面入手,阐释了信里信外很多有趣的话题,是精华中的精华。 再说一点,中国文化既博大精深,又浩繁芜杂,现在生活节奏又很快,尤其是在我们北航这样一个理工科氛围十分浓厚的学校里,大家忙于自然知识的学习,很难像古人一样能静下心来读书,更没有古人经年累月足不出户、闭门读书的悠闲。那么,如何领略中国文化的智慧呢?我认为,对于有志于此的人来说,不妨试用一法: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有代表性的人身上,将他看透,再由此一人而去领悟全体。佛家说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故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古人说一经通而百经通,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当然,我自己也是奉曾国藩为圭臬,如果大家想学曾国藩的话,我可以提供一条线索。首先看唐浩明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三部曲》,或是看《凤凰大视野》里的《近人曾国藩》,对曾国的生平有一个了解。再去看《百家讲坛》上《郦波评说曾国藩》,郦波老师是非常风趣的人,大家容易接受,也可以去看《养生堂》的《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再去看《曾国藩全书》,对曾国藩的《家书》、《家信》、《日记》、《挺经》《冰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推荐文德先生编著的《曾国藩全书》。然后就是精华中的精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 我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曾国藩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主讲人简介: 郦波,1972年4月17日出生,祖籍江苏省丹阳市。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2007年出现在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开创了该节目收视率的第二新高。2009年10月初,他已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继光》、《大明名臣:于谦》和《大明名臣:海瑞》。 为官要学曾国藩专题讲座(洱吧下载网提供) 国学堂:曾国藩克已修心智慧(梁冬、栗强解读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MP4视频点播下载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MP3点播下载《曾国藩家书》里的教育智慧(郦波) 历史人物传记:曾国藩传 晚清名臣曾国藩:治世与自省(陈仲丹) 晚清两江名臣之——曾国藩:在道德与事功中挪移(陈仲丹)城市传奇:不近人情曾国藩(牛贯杰)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隋丽娟)曾国藩与传统文化(唐浩明) 影响中国百年的师徒:曾国藩、李鸿章(唐浩明)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唐浩明)向曾国藩学用人(唐浩明)抗倭英雄戚继光 从农家子弟到封侯拜相——曾国藩评说(唐浩明) 曾国藩全集中的修齐治平理想(唐浩明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演讲视频)论道:评点曾国藩(唐浩明)城市传奇:曾经愤青曾国藩(牛贯杰)

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隋丽娟)晚清名臣曾国藩:治世与自省(陈仲丹)曾国藩的“官道”之变(董丛林) 曾国藩:《讨粤匪檄》与湘军出战后的胜负顺逆(董丛林)曾国藩:编练湘军——湘系势力崛起的奠基(董丛林)曾国藩的科举历程与京官生涯(董丛林)曾国藩的家世概况(董丛林) 近代文学史:曾国藩与“桐城中兴”(王飚)曾国藩与湘淮派系(董丛林) 清代后期人物:曾国藩——“旧教育之特产人物”(杨东梁)凤凰大视野:近人曾国藩(梁文道)曾国藩与晚清文化(史革新) 马骏谈晚清军事变革(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晚清重臣曾国藩(隋丽娟、今波讲述)|文化中国 谭伯牛说湘军传奇--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湖湘讲堂 曾国藩和他的同时代人(王澧华)|湖湘讲堂唐浩明评点晚清重臣、中兴名臣曾国藩|湖湘讲堂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一)《谁来拯救笨小孩》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家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平淡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在当今社会,教子成才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就会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所谓慎独,即在一人独处时,也要心怀敬畏,不要违背做人的原则,不冲破做人的底线。曾国藩一生于“慎独克己之学”从不懈怠,坚持终身。其“修身十二法”对今人来说,依然有所启迪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整、齐、严、肃,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事时不劳神,安心;做事时认真专一心无杂念全力以赴。精神状态犹如早上徐徐升起的太阳、犹如十五之前天上的明月(——如月之恒)永远在进步且有进步的余地,一生守缺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每天不拘束于一定的时刻,静坐两个小时(四刻=1更=2h),这个有点难做到。体验天地之公心(以及内审),人天一体~正位、凝命,如鼎之镇(既有思想上又有生理上)此时身体放松,意念专一,不考虑任何杂事,考虑自己应该做什么,此刻的任务,目标,今后的打算等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曾国藩围剿太平天国时,天还没亮就吃过早饭了,近代没有电灯,在保证睡眠的情况下尽量早起,或者最好顺应四时早睡早起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 一本书没有看完,绝对不看其他的书,东翻翻西看看,完全学不到东西,给人家看书了。意思不绝对,但是总的来说,必须有坚韧的心态和意志,看完眼下的书,再买或者翻新书,而不三心二意 5)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虽然曾国藩是曾子后人,但家中并不殷富。多次科举不中,距离最近一次科考成功回家途中,要不是遇到一个当了官的朋友接济,他差点回不了家,但他却在带着朋友接济的一百多辆银子回家多的路上,看到一个卖《二十四史》的人之后,把自己身上差不多所有钱都没了这本书。回去后,“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曾爸跟他说,你借钱买书,我不吝惜也不怪你,尽全力满足你,你能看完一遍就对得起我了,以后每天看十页,如有间断,就是不孝!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少说多做,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对被人好对自己不好得说,对人说了如果不能帮助被人则不说,不因为可能影响自己该说的不说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书有我曾不曾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有病。有规律的饮食,知道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节当“过节”,不是节俭。劳、欲、饮食,要像节气,季节一样有节奏,春夏秋冬,有条不紊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自己接触《曾国藩家书》这本书是有故事的,在自己初中毕业那年去到自己姑姑家中才了解到姑父是曾国藩的后裔,家中自有《曾国藩家书》,也正是听姑父的推荐,自己才对于该书有了一定的了解与兴趣,当时并未完成阅读,这个学期上了方老师的课后,不经意见到方老师的书单中有这么一本书,于是在这个学期完成了阅读。曾国藩的一生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家书》一般分为七大篇,即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几乎涵盖了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对于自己的启迪也是巨大的。 修身是曾国藩家书的核心灵魂。古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不在“修身”上有独到之处。曾子说过:“每日当三省吾身。”在晚清诸位名人之中,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他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他立志于圣贤之道,无论是早年治学,还是后来投笔从戎,毕生追求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说:“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事无成。”并谦虚地举例自己在当翰林时、读理性书时和在外带兵的“不恒”,结果“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他的“持身敬肃、静坐养性、早早起床、读书专一、阅读史书、说活谨慎、保养真气、爱护身体、每天都应获知新学问、每月不可荒废旧技能、写字、夜晚不出屋门”的修身十二法影响广泛,对现代人还很有教益。 治家则是《曾国藩家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分,曾国藩十分注重对家人尤其是弟弟们的品行教育,特别是要求弟弟们戒除“傲”气。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在《家书》修身篇中共有37封书信,其中专门提出要弟弟们注意戒除“傲”气的就有10封书信。在《劝弟勿夜郎自大》一篇中,曾国藩对六弟的虎头蛇尾的行为颇有微辞,说“大抵第一要除骄傲气习,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四弟九弟虽不长进,亦不自满,求大人教六弟,总期不自满足为要。”《劝弟切勿恃才傲物》篇中,曾国藩生恐弟弟们“平日皆恂恂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特意来信述说自己如何“力除傲气,力戒自满”。在《言凶德有二端》一篇中曾国藩更将“傲”视为败家之端,认为“凡激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人,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意思是凡属傲气欺凌物事,不必一定是言语伤人,有的是那股子傲气欺人,有的是脸色难看而欺人。甚至在曾国藩打仗行军的时候,也不忘记询问“诸子侄无傲气否?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望弟留心儆戒,如闻我又傲惰之处,亦写信来规劝。”从劝弟戒傲这一点上,就可以窥见曾国藩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落实,永远是先要求到自己做到,然后再要求自己的家人做到,最后才会去要求自己的军队做到,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有用的。单从“傲”这一点,放眼清华,我觉得这正是清华学生的通病,很多学生在心里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带着这种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可以凌驾于别人之上,完全不顾及身边人的感受,我觉得很多时候如果能够沉下心来,仔细悟一悟曾国藩家书的道理,看到的不仅是曾国藩的书信表面上的东西,更能看到曾国藩在写这些书信时的心境,那样,对于这些道理才会有更深的体会。 虽然曾国藩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但只从《家书》的阅读方面来看,曾国藩在为人处世上的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至于他的很多人生性的选择留给大家去评判,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这本书应该放下他的一些争议,从书本自身的角度去欣赏它。在今天,经济发展迅速,激发了现代人的雄心壮志,却也引发了浮躁之气。很多事情追求短期的效应,做事情不是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而是沉浸在“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这部家书值得每个人好好阅读,在追求很多东西的时候应该重新认识自己,从修身开始,再去治家,最后才应该去“平天下”,或者说叫去创造一份自己的事业。读罢,才理解青年毛泽东为什么会说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话语。

大学语文课作业—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莫过于文德先生所编著的《曾国藩全书》了。我在大一上学期开始有选择地翻阅这本书,如今已翻阅近半,深感受益无穷。 我喜欢此书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提供给我了很多有益的提点。 我在长期的修身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学习——思考——实践——学习”这一循环的重要性,而我学习时所从中受益最多的书就是《曾国藩全书》了。我也曾读《曾国藩全集》,其中的《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训》《冰鉴》都是半文言的,有些地方连字面意思都很难理解,更别说理解其深层含意了。而文德先生的《曾国藩全书》则分别对曾国藩所著的《挺经》、《家书》、《冰鉴》、《家训》中的慧语箴言进行解读,借助曾国藩的传奇经历和生活经验,讲述了曾国藩做人做事的艺术和生活感情,以及从中引路于现世的有益经验和方法,让我在重温曾公传奇经历的同时,感受、品味、反思这位晚清风云人物的多变人生,体味其留给我的人生启示和提点。 但是在阅读过和中我也深刻感受到这本书的不足之处。这本书中的慧语箴言互相独立,不成体系,同时我对其中的许多观点也抱以怀疑的态度,不敢一味地接受。正是基于这样的感受,我期望着能通过独立的思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建立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但在此过程中,不可不说《曾国藩全书》确实提供给我了很多积极的启示和提点。 我在学习、思考与践行书中的内容的过程中,收获颇丰。 现在我于修身方面也稍有体悟,我所谓的价值体系修身方面的雏形也已经建立。一个标准的理科生在学习某一事物时,总是从它确切的定义开始,来分析它的性质,所以当我读到书中“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我便企图在书上或网上找“敬”的确切定义,但这失败了。我发现不同的人对于敬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将“敬”理解为一切修身之法的根本,有的人仅将“敬”作为一条修身之法而解释为整齐严肃。于是我意识到,人文的东西不可能有确切的定义以供我记忆,我要做的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思考“敬”的内含和它与其它修身方法的联系。最终我通过思考将“敬”做为了修身的根本,同时成了我修身体系的核心。我沿用了曾国藩先生在“修身十二法”中对于“敬”的定义:“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就以我践行其中前四个字为例。首先是我对它们的解释:整齐,一要生活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二要穿着整齐;严肃即一“重”字,我以《论语》中“九思”和《玉藻》中“九容”的标准要求自己。我本是一个整洁的人,所以“整齐”二字坚持下来并没有多少困难,然而仅“九容”中的一条“足容尊”便苦苦折磨了我三周。 在“敬”的基础上,我又总结出了“静”“省”“恒”“勤”“俭”“诚”等字,并对其一一解释,每日遵照实行,每晚逐条反省,并且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完善我的体系。再说一件我修身过程中的一件趣事。我以前经常失眠,多梦,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作用。后来我在研究“静”字功夫,学习静坐的过程中,了解到静坐的三个价段:一为专注于外

历史趣谈曾国藩为什么不称帝 曾国藩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曾国藩为什么不称帝曾国藩是个什么样的人 导语:《曾国藩的故事》用比较轻松的叙述方式介绍了曾国藩的一生,介绍了曾国藩是如何让从一个农村出生的傻小子,到考中进士,如何十年七迁,仕途... 《曾国藩的故事》用比较轻松的叙述方式介绍了曾国藩的一生,介绍了曾国藩是如何让从一个农村出生的傻小子,到考中进士,如何十年七迁,仕途坦荡,如何成为军队统帅,最后又怎么会被称作卖国贼,郁郁而终的。 曾国藩祖上没有人当官的,自己的祖父小时候也是好吃懒做,好在后来反省后擅长学习,喜欢和有学问的人打交道,这一点深深影响了曾国藩,他毅然决定进京赶考,实现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这个从农村出生,毫无背景的人,在官场生涯上却平步青云,连连升官,从翰林院到七品,四年间又从七品升到二品,五年内连升十级,堪称官场一绝。曾国藩虽然仕途坦荡,但是他在军事生涯上却没有那么舒坦,曾国藩在长沙练兵的时候,受到绿营兵的追杀,又吃了好几场败仗,甚至连自杀这种念头也不止一次浮现在曾国藩脑中。 曾国藩在驻守江西的时候,由于四面楚歌,面临绝望,曾国藩更是连怎样的死法都计划好了。在经历了这些挑战,可以说九死一生,也可以说天降大任,曾国藩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两江总督,并且手握大权,和自己创办的湘军一同歼灭了太平天国,可以说为皇帝去了心头大恨,自然得到尊敬和重用。这个阶段有两件事决定了曾国藩日后的走向,一是湘军在南京城惨无人道的杀戮,还有一件是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的时候,破天荒的站在了英法一方,不仅处决了几个闹事的,还把当时的大臣发配到边疆去了,这引起了当时民众极大的不满,当权者也觉得这事没处理好。曾国藩就又被派到他最辉煌的两江总督上 生活常识分享

曾国藩每天必做的12件事:一事一修行,一步一人生!

1、主敬; 2、静坐; 3、早起; 4、读书不二; 5、读史; 6、谨言; 7、养气;8、保身;9、日知其所亡; 10、月无忘所能;11、作字;12、夜不出门。 这是曾国藩给自己以及后人定下的修身十二法。 这十二条中我们平常人若能学得一、二,就已经是受益无穷了。今天我们重点说说其中9种方法。 一、主敬:持身敬肃,敬以直内 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周易》中说,“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人应以恭敬之心矫正内在的思想,以道德、仁义、责任、诚信、文明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敬首先是以恭敬之心摆正心态。一个内心没有恭敬之心的人,难免流于散漫。“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内心不庄重,人就会轻佻,学习的知识不会稳固,做事也不稳重。 曾国藩说:敬字最贴近我们的功用,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散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即使是年老体弱,一旦遇到坛庙祭献、战阵危急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这足以说明敬能强身。 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二、静坐:静坐四刻,如鼎之镇 静坐四刻,即每日不限时间,静坐一小时,用以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这和现代的冥想养生如出一辙,静坐以清除杂念,放松身心,亦可常思己过。 静不仅是一种大智慧,静还是产生智慧的土壤。所谓静生百慧。 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恋 虽说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比起也许日落还伏在案牍工作的现代人,做到这一点,也许不太现实。而对于夜间自制力差而熬夜娱乐的人来说,“早睡早起”永远都是最佳的健康箴言。 早睡早起是顺应天时,是天在滋养你的身体。所谓人力不胜天力,你吃再多的药物或保健品,也不及早睡早起的功效。若长期坚持早睡早起,身体无病健康的人,一生无疾。若病者则利于恢复! 中医调理平衡讲7:2:1。意思是七分靠天,二分靠药,一分靠心情。 可见天对人滋养的力量有多大。所以,早睡早起吧,有一副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四、读书不二:读书专一 在曾国藩看来,一本书还没有读完,就一定不去看其他书,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学问毫无益处,此外,每天必须圈点十页书。 《庄子》记载:孔子到楚国去,行走在一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捕蝉,就像拾取蝉一样容易。 孔子问:“您真灵巧啊!有什么诀窍吗?” 那人答道:“我练习了五六个月。粘知了时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像没有知觉的断木桩子;我举着的手臂,就像枯树枝;即使天地很大,万物很多,而此时我就只知道有蝉翼。我不回头不侧身,不因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得不到蝉!” 庄子告诉我们:“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只要我们专心致志地从事于一件事,就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我们读书或者做其他事,一定要把专注放在第一位,贪多嚼不烂。 五、读史书:以史为鉴 曾国藩坚持每天仔细读史十页。历史讲的是英雄众横捭阖,人事兴废。 古人常说:“开卷有益,知史明智。”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史书汗牛充栋,这些包含了我们中国人做事处世的大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