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案:天测罗经差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案:天测罗经差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案:天测罗经差

第九章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罗经是船舶主要的导航仪器之一,罗经工作是否稳定,其指示方位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因此,船舶在航行中,要求航海人员利用一切机会来测定罗经差,以此来检查罗经工作是否正常,并对航向和方位做必要的修正。

船舶近岸航行时,可以利用专设的叠标或灵敏度较高的天然叠标来测定罗经差。然而,当船舶航行在开阔的海面上时,则只有利用天体来测定罗经差了。本章将介绍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利用GPS船位求罗经差的新方法。

第一节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及其注意事项

一、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

由第一篇已知,罗经差?C可以根据叠标的真方位TB与其罗方位CB之差求得,即

?C为“+”表示罗北偏东

ΔC=TB-CB

?C为“-”表示罗北偏西(4-9-1)

叠标的真方位TB可以从海图上量取,当叠标“串视”时利用罗经可测得叠标的罗方位CB。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与上述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观测的物标是天体。因此,CB是天体的罗方位,TB是天体的真方位,由于观测时的真实船位未知,

,λc)为基准求得的天体的计算方所以无法求出天体的真方位,在海上是以推算船位(?

c

位A c来代替天体的真方位TB。这样,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计算公式为

?C=A c-CB (4-9-2)

csc LHA-sin?c ctg LHA (4-9-3)ctg A c=tg Dec cos?

c

从上述公式可见利用天体求罗经差与利用陆标求罗经差的区别主要是求真方位的方法有所不同。

二、观测注意事项

由公式(4-9-2)可见,为求得较准确的罗经差?C,应尽量减小A c和CB的误差。因此,观测天体求罗经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用推算船位求得的天体计算方位A c代替天体真方位所产生的方位误差?A

在观测天体求罗经差中,天体真方位是由推算船位求得的天体计算方位A c来代替的。而在观测时测者的推算船位与当时真实船位的误差(??,?λ)将会使计算方位A c产生

、LHA(LHA=GHA±λcW E)的函数,微分式(4一个方位误差?A。因此,A c是变量?

c

-9-3),经整理得到?A与??和?λ的关系式为

?A=tg h sin A??-cos Dec cosX sec h?λ(4-9-4)从上式可见,当推算船位与真实船位的误差??、?λ一定时,用推算船位求得的计算方位A c代替天体的真方位而产生的误差?A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式中的tg h和sec h(sin、cos函数的最大值为1),即取决于被测天体高度h的高或低。还可以看出?A与被测天体的方位A和赤纬Dec有关。由此得出如下结论:

①被测天体的高度越低,由??、?λ引起的误差?A越小;

②当被测天体的方位A趋近0°、赤纬Dec趋近90°时,由??、?λ引起的误差?A 趋近零。

在实际观测中,推算船位与真实船位的误差(??,?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用推算船位求得的计算方位A c 来代替天体的真方位而引起的方位误差?A 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观测低高度天体的方位求罗经差可以减小该项误差(?A )。另外,北极星是北纬35°以下海区在夜间测定罗经差的良好物标。因为它的赤纬接近90°,方位接近0°,从而?A 趋于零。

2. 由于罗经面的倾斜而引起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B (简称倾斜误差) 利用罗经观测天体的罗方位时,应尽量

会产生一个误差,简称倾斜误差?B 。当罗(?B )最大(即测者面对天体,罗经面左右倾斜时产生的?B 最大),如图4-9-1 所示。当罗经面水平时对应的天顶为Z 、真地平为NEW 、天体高度为h 、方位为CB 。当罗经面倾斜θ角时,对应的天顶为Z 1地平为N 1EW 1、天体高度为h 1、方位为CB 显然,?B =CB 1-CB ,即罗经面倾斜θ角

后,测得天体A 的罗方位CB 1含有倾斜误差?B 。 图4-9-1 在球面三角形Z 1AE 中,由球面三角形的正弦公式得

s i n h B

s i n ?=h

cos sin 'θ

由于θ、B ?均为小角度,所以有h ≈ 'h ,代入上式经整理得

B ?=θtg h (4-9-5) 由上式可见

① 当倾斜角θ一定,被测天体的高度h 越低,倾斜误差B ?越小; ② 当被测天体的高度h 一定时,倾斜角θ越小,倾斜误差B ?越小。

因此,为减小倾斜误差,应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来测定罗经差,并且在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

3.观测注意事项

对有出没且在地平上经过东西圈的天体(Dec < 90?-?,Dec < ?且同名),当天体介于出没与东西圈之间时,其方位变化缓慢。因此,这时是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良好时机。对于有出没,在地平上不经过东西圈的天体(Dec < 90?-?,Dec 与 ?异名),其方位在出没时变化缓慢,这时也是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良好时机。

综上所述,观测天体求罗经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应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其高度应低于30°最好低于15°。 (2) 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

(3) 为避免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一般应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对应

于平均时间的罗方位。罗经读数读至0.?5,观测时间准确到1m 。 (4) 观测时应测天体的中心方位。

三、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方法

目前,船上较常用的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方法是:

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或观测低高度行星、恒星方位求罗经差);

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本章还将介绍简便实用的利用GPS船位求罗经差的新方法。关于利用计算机求罗经差的实用数学模型参见本篇第十章。

第二节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

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是目前船舶在海上求罗经差普遍采用的方法,也是白昼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主要方法。

一、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的步骤

1.观测低高度太阳(h⊙<30°)罗方位CB,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2.求观测时太阳的计算方位A c。常用的计算方法是:

(1)《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法;

(2)《太阳方位表》法;

(3)《航海天文历》和《B105表》(或NP401表)法。

3.求罗经差?C=A c-CB。

从上可见,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如何求取太阳计算方位A c。本节将主要介绍方法(1)和(2),由于现代航海已很少使用天体高度方位表,所以方法(3)在这里不再赘述。这些方法不但适用于太阳低高度方位求罗经差,而且还适用于观测低高度恒星和行星方位求罗经差。

二、利用《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求罗经差

该方法不但适用于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而且还适用于观测低高度恒星方位和行星方位求罗经差。求天体计算方位实质上就是解算天文三角形,可以根据基本公式利用计算器解算,其公式为

tg Dec csc LHA-sin?c ctg LHA (4-9-6)ctg A c=cos?

c

利用上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c恒为“+”;

② Dec与?c同名,Dec 为“+”。Dec与?c异名,Dec 为“-”;

③ LHA和A c均为半圆周法;

④ A c的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目前函数计算器种类繁多,从性能上可分为一般计算器和带有程序编设功能的计算器两种类型,具体使用方法参见本篇第二章或计算器说明书。

34?23.'0 N,例4-9-1:1996年8月12日,船时SMT 1702,推算船位?

c

λ

122?50.'7 E,测得低高度太阳罗方位CB 277°,求罗经差ΔC?

c

ZT 17-02 12/8

ZD -8

GMT 09-02 12/8

GHA ' 313-45.6 Dec’ 14-50.2 N d -0.7 m.s 30.0 d ' 0.0 GHA 314-15.6 Dec 14-50.2 N λC E

122-50.7 ?C N

34-23.0 N

LHA 437-06.3=77-06.3 W

由公式(4-9-6)得

A c =arcctg (cos 34?23.'0 tg 14?50.'2 csc 77?06.'3-sin 34?23.'0 ctg14?50.'2) A c =84.?6 NW =275.?4 C

B 277.?0 ?

C - 2.?0

三、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

我国商船上目前使用的《太阳方位表》,有中版的和英版的两种版本。两种版本排版格式基本相同,使用方法完全一样,由于两种版本造表所使用的原始数据不尽相同,所以计算的结果可能有微小的差别。使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的方便之处是不必借助《航海天文历》即可求得太阳计算方位A c 。

1. 《太阳方位表》的结构

该表共分两册,第一册包括纬度0?~30°(英版称Davis 's Tables ,戴氏表)。第二册包括纬度30?~64°(英版称Burdwood 's Tables ,柏氏表)。每册又分主表和附表。

(1) 主表:分前后两个半册,前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同名,后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异名。

查表引数为:

① 表列纬度?T ,表间距为1°,列在每页右上角;

② 表列赤纬Dec T ,表间距为1°,共计0?~24°,列在每页第一行;

③ 表列视时LAT T ,表间距为4m (中天前、后1小时之内间距为2m )。每页左列引数 为上午(a .m .)视时,右列引数为下午视时(英版表中视时用罗马数字表示)。 以?T 、Dec T 、LAT T 为引数,从表中查得太阳半圆方位A T ,其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 ”,下午观测为“W ”。

(2) 附表:附表主要是“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它们均按4年中有1闰年的

规律排列的,所以每个附表中又分4个小表。查表引数是观测时的年、月、日,可查得世界时12h 的太阳赤纬Dec 和时差ET 。使用附表一般不用内插。 2. 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的步骤

(1) 观测太阳罗方位CB ,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2) 根据观测日期从“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中查得太阳赤纬Dec 和时差ET 。 (3) 求观测时的视时LAT

LAT =LHA +ET =ZT ±D W E

λ+ET (4-9-7) 由上式求得的视时LAT 需要换算成上午(a.m.)视时或下午视时(p.m.)才可查表,即

LAT LAT ≤12h LAT -12h LAT > 12h

(4)求计算方位A c :由于实际的?、Dec 、LHA 不可能正好与表列?T 、Dec T 、LAT T

LAT p m a m ..

,.=

相一致,所以在根据?

T

、Dec T、LAT T查得的表列方位A T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三项比例内插才能求得计算方位A c,即

A c=A T+?A Dec+?A LAT+?A

?

(4-9-8)

=A T+A A

T Dec T

()

+

'

1

60

()

Dec Dec

T

-'

+A A

T LAT T

m

m

()

α

(LAT-LAT T)

+A A

T T

()

?+

'

1

60

()

??

-'

T

上式中:α=4m或2m;

A c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为“E”,下午为“W”。

(5)求罗经差:将A c换算成圆周方位之后可求得罗经差?C=A c-CB。

例4-9-2:利用太阳方位表求例4-9-1中的太阳计算方位,并求罗经差?

解:

由于测者纬度?

c

34?23.'0 N,所以用《太阳方位表》第二册(或Burdwood's tables)。

1.根据观测日期从“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中查取太阳赤纬Dec和时差ET Dec=14?48'.0 (准确至0.?1)

ET=-4m56s≈5m(准确至1m)

2.求视时LAT

λc122-50.7

-)λm 120-00.0

Dλ+2-50.7 =+11m

ZT 17-02

Dλ+11

ET - 5

LAT 17-08 12/8

5-08 pm

3.求计算方位和罗经差

A T 85.3

ΔA Dec -0.4

ΔA LAT0.0

ΔA?0.1

A c 85.0 NW= 275

CB 277

ΔC -2

第三节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在周日视运动中,当太阳的中心通过地心真地平时称为太阳的真出或真没,此刻太阳

真高度h t ⊙=0°,这时观测太阳的罗方位既不需要记录观测时间也不必求太阳的地方时角,只需要根据推算纬度和当时的太阳赤纬就可以求得太阳真出没时的计算方位,从而求得罗经差。利用该法可以相对简便地求出罗经差,因此,它是船上核验罗经差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 观测太阳真出没的时机

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首先要观测到太阳真出没时的罗方位。只有当太阳真

高度h t ⊙=0°时才可观测到太阳真出没的罗方位。那么,什么时候太阳真高度h t ⊙

=0°?

这是观测太阳真出没罗方位的关键。

设目视观测太阳真出没时的下边沿高度为h o ⊙

,则

h t ⊙=h o ⊙

-d -ρ+p +SD =0°

如在式中取眼高e =16m ,则d =7′;取平均蒙气差ρ=30′。视差p 很小,可忽略不

计;取SD =16′(平均视半径),得

h o

≈21′≈

2

3

D (太阳平均视直径D =32′) (4-9-11) 也就是说,当用目视看到太阳下边沿

视高度h ⊙约为2

3

太阳直径时,此刻观测

的太阳罗方位即是太阳真出没罗方位,如图 4-9-2所示。显然,观测太阳真出没罗 方位的时间受到限制,必须在h o

2

3

D 时 观测,而且观测时必须可见水天线。另外,

太阳真出没时太阳介于出没与东西圈之间,其方位 图 4-9-2 变化较慢,则观测方位精度较高。

二、 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的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1.原理

当太阳真出没时,其真高 度h t ⊙=0°,此时的天文三 角形如图4-9-3所示。该 三角形为球面直边三角形, 由球面直边三角形公式得 cosA c =

sin cos Dec

c

? (4-9-12)

从上式可见,只要已知推算纬 度?c 和太阳赤纬Dec 即可求 得太阳真出没时的计算方位A c 。 使用该式时应注意:

① ?c 恒为“+”; 图 4-9-3 ② Dec 与?c 同名,Dec 为“+”,异名为“-”;

③ A c 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c 同名,第二名称真出为“E ”,真没为“W ”。 2.利用《太阳方位表》求太阳真出没方位A c 并求罗经差

根据式(4-9-12)编成“太阳真出没方位表”列在《太阳方位表》相应纬度中每一列相应赤纬栏的最下面,并给出真出和真没的视时。使用该表求太阳真出没方位需进行赤纬和纬度两项比例内插,即

A c =A T +?A Dec +?A ? (4-9-13)

用上式求得的A c 的命名与式(4-9-12)相同。将A c 换算成圆周方位之后,可求得罗经差?C =A c -CB 。

3. 利用《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求天太阳真出没计算方位A c 和罗经差?C

根据式(4-9-12),利用《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可求得太阳真出没时的计算方位A c 。其方法是由《航海天文历》查出观测日世界时12h 的太阳赤纬Dec ,将该赤纬和观测时测者推算纬度?c 代入式(4-9-12),即可用函数计算器求出计算方位A c ,将A c 换算成圆周方位之后,可求得罗经差?C =A c -CB 。

例4-9-4:1996年8月11日,推算船位?C 37?45'.0 S ,λC 163?01'.0 E ,测得太阳真没罗方位CB286?.5,求罗经差?C 。

解:

利用计算器求罗经差 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 由航海天文历查得8月11日 由太阳赤纬表查得8月11日 GMT1200的太阳赤纬Dec=15?06'.0 N

A C =arccos 0.5437cos 0.6

015sin ''

)(- =109?.2SW =289?.2 C ?=289?.2-286?.5=+2?.7 第四节 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我们已知,北极星的赤纬趋近90°[89?15.'1 (1996年)],而且在周日视运动中北极星的方位角变化范围不超过2°。由式(4-9-4)可知,当天体赤纬趋近90°,方位趋近0°时,由推算船位的误差而引起天体计算方位的误差趋于零。另外,北极星的高度近似等于测者纬度,相对较易识别,所以,北极星是北纬中、低纬海区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良好物标。

一、求北极星的计算方位A c

图4-9-4是东西面天球图,B 为某一时刻北极星的位置,在球面三角形ZP N B 中,由正弦公式得

sin sin A p

c =sin cosh LHA

由于p (小于1°)和A c 均是小角度,而且北极星高度h ≈?,则上式可改写成

A c =p ?sin LHA sec ? (4-9-14)

已知p =90?-Dec ,LHA =LHA ?-RA ,取Dec ≈Dec 0,RA ≈RA 0,Dec 0和RA 0是北

极星赤纬和赤经的年平均值,代入上式得

A c =(90

-Dec 0)sin (LHA ?-RA 0)sec ? (4-9-15)

由上式编成“北极星方位角表”列在中版《航海天文历》中,查表引数为春分点地方时角LHA ?和测者推算纬度?c ,查得北极星半圆计算方位方位A c (不用内插)。注意: 用表中左列LHA ?查得的A c 名称为NE ; 用表中右列LHA ?查得的A c 名称为NW 。

这是因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与半圆地方时角同名,而 LHA =LHA ?-RA 0 (求得的LHA 是圆周时角)

当LHA ?取RA 0~RA 0+180?时(左列引数),LHA 取值为0?~180?,则A c 为NW ; 当LHA ?取RA 0+180?~RA 0时(右列引数),LHA 取值为180?~360?,则A c 为NE 。 英版《航海天文历》中的北极星方位表直接给出圆周方位。

二、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的步骤

1. 利用罗经观测北极星罗方位CB ,同时记下观测时间和推算船位。

2. 根据观测时间,利用《航海天文历》求出LHA ?=GHA ?±λcW E 。

3. 以?c 和LHA ?为引数从“北极星方位角表”中查得北极星半圆计算方位A c 。不必内插。英版“北极星方位角表”直接查得北极星圆周方位。 4. 求罗经差?C =A c -CB 。

例4-9-5:1996年3月19日,船时ZT2253,推算船位?C 15?45'.0 S ,λC 150?01'.0 E ,测得北极星罗方位CB ,求罗经差?C 。

例4-9-6:1996年8月9日,船时ZT2152,推算船位?C 30?51'.0 S ,λC 122?16'.0 W ,测得北极星罗方位CB ,求罗经差?C 。 解:

例4-9-5 例4-9-6

ZT 2253 19/3 ZT 2152 9/8 ZD -8 ZD +08

GMT ' 1453 19/3 GMT ' 0552 10/8 GHA ?' 027-23.6 GHA ?' 033-57.4 m.s 13-17.2 m.s 13-02.1 GHA ? 040-40.8 GHA ? 046-59.5

E c λ 124-44.0 -W

c λ 122-16.0

LHA ? 165-24.8 LHA ? 284-43.5

A T 359.?3 A T 0.?8NE=360.?8 -C

B 1.?5=361.?5 -CB 358.?0 ?

C - 2.?2 + 2.?8

第五节 利用GPS 船位求罗经差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 )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提供近乎连续的三维(纬度、经度和高度)高精度船位。本节将介绍在观测一低高度天体罗方位之后,根据观测时的GPS 船位,并利用GPS 卫导仪的航海计算功能快速求出较高精度罗经差的方法。

一、 利用GPS

方位最为繁琐,而且,推算船位的误差 会引起天体计算方位产生一定的误差。 如果利用GPS 船位求罗经差,上述问 题将会迎刃而解。

设测者观测天体罗方位时的船位为 (?1,λ1),该位置由GPS 卫导仪直接 给出。天体地理位置为(?2,λ2)可由 下式求出: ?

2S

N = Dec S

N

360°- GHA (LHA >180 ) 图4-9-5 GHA (LHA <180 )

如图4-9-5所示,在球面三角形Ap n B 中,A c 为天体计算方位,由四联公式 ctgA c =tg ?2cos ?1csc D λ-sin ?1ctg D λ (4-9-16)

在GPS 卫导仪中均有按上述关系设计的求两点间航向的功能。我们只要将天体地理位置(?2,λ2)输入到卫导仪中,卫导仪则可随时自动显示当前船位(?1,λ1)到天体地理位置(?2,λ2)的航向,即天体计算方位A c 。由于GPS 可以连续提供高精度的观测船位(?1,λ1),则由该船位求得的计算方位A c 可以代替天体真方位,由此产生的误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二、 利用GPS 船位求罗经差的步骤

1. 根据预计观测天体罗方位的世界时(以整小时最方便)查《航海天文历》预求出

天体地理位置(?2,λ2)。 2. 将天体地理位置输入到卫导仪中(视其为一转向点),卫导仪可时刻显示当前船

位(?1,λ1)到天体地理位置(?2,λ2)的航向,即天体计算方位A c 。 3. 到预计观测的时刻,用罗经测得天体罗方位CB 的同时,读取GPS 卫导仪显示的

A c 。这里要尽量使测得的C

B 与读取的A c 在时间上同步。 4. 求罗经差?

C =A c -CB 。

上述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沿岸航行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只要将天体地理位置改成被测物标的地理位置即可。从而打破了必须利用叠标测定罗经差的限制。这里应尽量观测方位

λ2W E

变化慢的、在海图上有准确位置的物标,以减小观测时刻与计算时刻不同步而引起的计算方位误差。

当船上没有GPS卫导仪时,只要其它无线电导航仪器具有计算两点之间航向和航程的功能,也可采用上述方法求罗经差。但是这时应当估计导航仪器给出的推算船位是否有足够的精度,否则将可能产生较大的方位误差。如果导航仪器给出的推算船位误差较大,这时应采取本章第二节中的观测方法,尔后利用导航仪器中计算两点间航向的功能求计算方位,而不必查算方位表或使用计算器求计算方位。

第五章 测罗经差

幻灯片8 一、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及其注意事项 ● 1.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 ●ΔC=TB-CB ●ΔC为“+”表示罗北偏东 ●ΔC为“-”表示罗北偏西 幻灯片9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与上述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观测的物标是天体。 ●CB是天体的罗方位,TB是天体的真方位 ●海上是以推算船位为基准求得的天体的计算方位Ac来代替天体的真方位TB。 幻灯片16 3.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方法 ●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或观测低高度行星、恒星方位求罗经差); ●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利用GPS船位求罗经差的新方法。 幻灯片17 二、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 ●(一)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的步骤 ● 1.观测低高度太阳(h⊙<30°)罗方位CB,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 2.求观测时太阳的计算方位Ac。常用的计算方法是: ●(1)《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法; ●(2)《太阳方位表》法; ●(3)《航海天文历》和《B105表》(或NP401表)法。 ● 3.求罗经差=Ac-CB 幻灯片18 (二)利用《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求罗经差 ●ctg Ac=cos ctg Dec csc LHA-sin cctg LHA ●利用上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c恒为“+”; ● Dec与c同名,Dec 为“+”。 Dec与c异名,Dec 为“-”; ● LHA和Ac均为半圆周法; ● Ac的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幻灯片19 例:1996年8月12日,船时SMT 1702,推算船位c3423.0 N,c12250.7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案:天文船位线

第六章 天文船位线 在本篇前五章中,已求出了天文船位圆的圆心和半径,即求得了天文船位圆。根据天文船位圆求天文船位线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这里仅介绍求天文船位线的传统方法,即“高度差法”。随着计算机在航海领域中的应用,使航海人员摆脱传统的高度差法的束缚已成为可能,这部分内容见本篇第十章。 从理论上讲,在已知天文船位圆的圆心和半径的前提下,就可以在地球仪或墨卡托海图上直接画天文船位圆,用图解的方法求得天文观测船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行不通的,其原因: 一是,如果在地球仪上直接画天文船位圆,根据海上定位精度的要求,在地球仪的表面上用肉眼能分辨的1毫米的长度至少应为1n mile ,这样,地球仪的直径D 约为 D =────────────≈6.9m 这样大的地球仪船上既不可能配备,也不可能在其上直接画天文船位圆。 如天体的真高度为30?,则天文船位圆 的半径为60?=3600n mile ,航用海图 根本容不下,如果使用小比例海图,除 精度不能满足航用之要求外,天文船位 圆在墨卡托海图上的投影已是一条复杂 的“周变曲线”了(非圆形)。如图 4-6-1所示,当地极在船位圆之外, 图4-6-1 船位圆在墨卡托海图上的投影为周变曲线Ⅰ,近似椭圆形。当船位圆恰好通过地极时,在图上的投影为周变曲线Ⅱ,近似抛物线。当地极在船位圆之内时,在图上的投影成为更复杂的周变曲线Ⅲ。由此可见,周变曲线用一般的作图方法根本无法实现。 第一节 高度差法 1875年,法国航海家圣·希勒尔(St ·Hilaire )提出的高度差法(altitude difference method )解决了天文船位圆作图的问题,即利用高度差法将画天文船位圆的问题转化为画天文船位线的问题。 一、高度差法原理 图4-6-2表示地球及其外面的天球。图中的c 为计算点(可以是推算船位也可以是选择船位)。假如,当c 点是推算船位(?c ,λc )时,测得天体B 的高度(经高度改正后可以求得其真高度h t ),同时记下观测时间,从《航海天文历》中可查得天体B 的格林时角GHA 和赤纬Dec ,从而得到天体B 的地理位置b ,以b 为圆心,bk =90?-h t 为半径,在地球球面上可作一小圆,即天文船位圆。如前所述,天文船位圆的半径通常很大,而且船位一定在推算船位c 附近的一小段天文船位圆曲线(ⅠⅠ)上,所以没有必要把天文船位圆全部画出来,只要画出船位圆曲线ⅠⅠ即可,然而船位圆曲线ⅠⅠ的曲率很小,可以 360×60×1mm π×103

罗经差测算

使用NORIE’S NAUTICAL TABLES中A、B、C表测算罗经差 观测天体时的注意事项: 1)应观测低高度方位天体,其高度应低于30°,最好低于15°。2)观测时尽量保持罗经面水平。 3)为避免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一般连续观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对应平均时刻的罗方位,罗经读数至0.5度,观测时间精准到1min。 下面以某一时刻单次测量为实例说明: 北京时间2016-07-01 17:05:26(世界时2016-07-01 09:05:26) 测得太阳陀螺方位GB=283.5° 陀螺航向GC=010° 磁罗经航向MC=013° GPS船位(或推算船位)ψ:34°23.0′N λ:122°50.7′E 利用中版航海天文历查阅 太阳整点格林时角GHA′=314°01.3′ 赤纬Dec 时角超差◇= 0.9′;赤纬差数△=-0.2′ 09 23°3.7′N 10 23°3.5′N 内插求取Dec′=23°3.68′≈23°3.7′N 利用中版航海天文历附表查阅 5m26s时太阳分秒格林时角m.s=1°21.4′;◇′=0.9′×(5.5÷60)=0.1′(精确到0.1′)

△′=-0.2×(5.5÷60)=0(精确到0.1′) 计算:LHA=GHA′+m.s+λ+◇′=314°01.3′+1°21.4′+122°50.7′+0.1′=438°13.6′=78°13.6′W Dec= Dec′+△′=23°3.7′N 根据以下数据: ψ=34°23.0′N Dec=23°3.7′N LHA=78°13.6′W 使用NORIE’S NAUTICAL TABLES中A、B、C表查询 Table A(根据ψ与LHA查得) 78°79° 34°0.14 0.13 35°0.15 0.14 内插求取A=0.142S(LHA在90°~270°与纬度同名,其余与纬度异名) Table B(根据Dec与LHA查得) 78°79° 23°0.43 0.43 24°0.46 0.45 内插求取B=0.441N(与Dec同名) 计算:若A与B同名则C=A+B,名称与A&B同名; 若A与B异名则C=A、B中数值大的减去数值小的,名称与数值大的同名; 所以本例中C=B-A=0.441-0.142=0.299N≈0.30N

022_罗经误差记录薄的检查

澳大利亚港口国船舶安全检查动态 2014年第003期,总第022期 《罗经误差记录簿》的检查提示 一、关于标准罗经的误差测定,在STCW公约上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值班驾驶员对磁罗经进行定期核查,以确保: a)每次值班至少对标准罗经误差进行一次测定; b)可能时,航向作任何重大更改后进行此种测定; c)经常将标准罗经与电罗经进行比较,使复示器与主罗经同 步。 二、船舶航行中,值班驾驶员应经常以天体或陆标方位等测定自查。并将测定的日期、时间、地点、船首方向、天体或陆标罗经方位及其真方位和测定的误差等记入《罗经误差记录簿》。 若因条件不许可,不能进行测定,值班驾驶员应在《罗经误差记录簿》上记载原因,如:天气状况不适合,交通状况不允许等。 所测定的罗经自差与“罗经自差表”或经常测定的度数相差悬殊时;或者罗经自差在一个或多个航向上大于5 度时,驾驶员应报告船长,需要对磁罗经进行校差。 三、日常检查中,罗经误差记录簿通常存在如下主要缺陷: 1.记录簿没有每班记载,也没有说明原因; 2. 记载的内容过于简单,缺少船舶方位等细节;

3. 罗经误差过大,超过规定,但未见对罗经进行校准。 4、对应信息与《航海日志》不一致。 PSCO如果发现《磁罗经误差记录簿》普遍存上述缺陷时,将会滞留船舶。 四、作为对应的预防措施,值班驾驶员应: 1.每个航行班均需要检查磁罗经,并和电罗经进行比较。 2.测定的罗经误差应记录在《磁罗经误差记录簿》中。 3.任何校差的日期和其他细节均需在《磁罗经误差记录簿》中 记载。 4.所有信息应与《航海日志》完全一致。 CCS澳大利亚办事处 2014年3月3日

航海学习题集及答案——测定罗经差

测定罗经差 1、船舶在航行中,经常要比对磁罗经航向与陀罗航向,其主要目的是: A、求罗经差 B、求自差 C、及时发现罗经工作的不正常 D、为了记航海日志 2、船舶在航行中,应经常测定罗经差和自差,应该: A、每天测一次 B、每天早晚各测一次 C、改航后在长航线上都应测定 D、B和C都要求 3、已知过叠标时用磁罗经测得该叠标的罗方位为287°,从海图上量得该叠标的真方位 为293°,Var=-1°,则该罗经的自差为: A、+5° B、+6° C、-6° D、+7° 4、在用天文方法测定罗经差时,为减小观测罗方位的误差,应选择: A、高度较低的天体 B、高度较高的天体 C、接近东西方向的天体 D、赤纬较大的天体 5、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时,为使罗经差准确,测者纬度应不大于: A、75° B、50° C、35° D、45° 6、在利用天文方位测定罗经差时,为减少推算船位误差对天体真方位的影响,应选择: A、高度较低的天体 B、高度较高的天体 C、接近东西方向的天体 D、赤纬较小的天体 7、测定磁罗经自差的方法有: A、利用比对航向测定自差 B、利用叠标测定自差 C、利用天体(太阳)测定自差 D、以上都是 8、在利用与陀螺罗经比对航向的方法测定罗经自差时,为提高测定自差的精度,一定要: A、同时读取陀螺罗经和磁罗经的航向 B、先读取陀螺罗经的航向,后读磁罗经航向 C、先读取磁罗经的航向,后读陀螺罗经航向 D、以上均可 9、利用观测太阳方位求磁罗经自差时,太阳的高度最好低于(): A、30° B、45° C、60° D、90° 10、观测天体低高度方位求罗经差时,天体高度不超过()时,天体计算方位 可以代替天体真方位: A、15° B、30° C、35° D、5° 11、已知标准罗经航向100°,自差-1°,此时操舵罗经航向105°;通过与标准罗经 航向比对,得操舵罗经自差为(): A、+4° B、+5° C、+6° D、-6° 12、在天测罗经差中,当被测天体的高度一定时,罗经面的倾斜角越(),观测天体 罗方位的误差越(): A、大/小 B、小/大 C、小/小 D、以上均错 13、观测低高度北极星罗方位求罗经差: A、可以使由推算船位求得的计算方位代替天体的真方位所产生的方位误差趋于零 B、可以减小由于罗经面的倾斜而引起的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

航海学课程练习之四

第四篇航路资料 第一章潮汐与潮流 一﹑简答题 1.试述潮汐的成因。 2.何谓潮汐的周日不等?其产生的原因? 3.试述潮汐的半月不等。 4.试述潮汐类型。 5.何谓潮差和潮差比。 6.何谓分点潮和回归潮。 7.试述中版<<潮汐表>>由几册组成?各册范围和主要内容? 8.试写出应用差比数进行潮汐推算的公式。 9.试述英版<<潮汐表>>由几卷组成?各卷范围和主要内容? 二﹑计算题 1.某轮X日要过A浅滩,已知该轮吃水8米,要求安全富裕水深0.7米,A浅滩海图水深5 米.海图深度基准面在平均海面下 2.5 米,潮高基准面在平均海面下 1.5 米,求该日过浅滩时所需潮高. 2.某水道海图最小水深6.5米,潮高基准面在平均海面下220cm,海图基准面在平均海面 下200cm.某轮吃水7.8 米,要求安全富裕水深 1 米.又该水道上空有一架空电缆高33 米,该 轮水线上最大高度30 米,要求安全余量 2 米.求该轮应在多少潮高范围内通过该水道.(该地 大潮升330cm,小潮升110cm) 3.求铜沙X 年10月20 日的高、低潮时和潮高.(利用附表9“潮汐表”﹑附表10“差比数和潮信表”及附表11“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值”) 4.X年5月22日0100某轮抵长江口锚地抛锚.锚地距铜沙24n mile,船速12kn,吃水8.5m, 要求保留安全富裕水深0.7m,铜沙航道最浅海图水深 6.2m,试求该轮最早何时起锚方可安全 通过铜沙. 5.X 年7月5 日1500 某轮预计抵达铜沙,试求当时铜沙潮高是多少? 6.某轮吃水8m,预计某日上午0800 抵达某浅滩,已知该处海图水深6.0m,海图基准面在 平均海面下300cm,潮高基准面在平均海面下280cm,要求保留富裕水深0.7m,若该地当日潮 汐为: 0630 110cm 1250 450cm, 试问:该轮是否需要候潮? 若需候潮,该轮当日上 午最早能安全通过浅滩的时机. 7.某轮从秦皇岛装煤运上海,拟在12 月5 日上午进长江南水道.满载吃水为8.6m,铜沙 浅滩在深度基准面下6.7m,要求保留富裕水深0.7m,求该轮过浅滩的时间范围?该轮航速 16kn,从秦皇岛到铜沙浅滩的航程是697n mile.如果选择白天高潮前1 小时过浅滩,该轮应在何日何时之前离开秦皇岛港? 附:12 月5 日浅滩附近的潮汐: 0236 0.5m 0812 3.5m 1448 0.9m 2024 3.3m 8.海图上有图式得知该处当天潮汐为1230 395;1850 125,求1530 该障碍物上 的水面高度或水下的深度是多少? 9.海图上一图式 1 5,并得知该处当天潮汐为1230 395;1850 125,求1530 该障碍

(新)高校教研室工作总结

高校教研室工作总结 20XX年度在学院和系部的领导下,航海技术教研室根据教研室作为最基层的教学工作组织这一性质,紧紧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产学研、教学工作、教研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坚持“教学科研化,科研课堂化”教育科研工作思想,积极推动新课标的实施,积极探索教师学习和研究方式的变革、数字化课堂模式的形成等,继续深化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工作 1、教研室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并按要求进行。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航海教研室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承担着24个班级,近百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学期已过大半没有出现任何的教学事故,一方面由于各位老师的尽职尽责,同时也得益于对完善的教学计划有条不絮执行的结果; 2、学期初制订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并坚持教研活动规范化。在实施教研活动过程中坚持做到有课题,有记录,内容具体、全面,材料充实、实用。本常年共组织教研活动8次,其中包括(1)学期初始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讨论和研究以及教学大纲的把握等,特别对于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青教师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2)学期中期开展的期中教学检查及教学进度审核、对于各学科重难点的把握和理解以及近几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的考试方向的讨论和研究,有利于各位教师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及教学的方向; 3、教研室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组织,重视教学质量,严把教学质量关,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通过课程负责人修订课程授课计划,各课程按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准备期中和期末试卷,对学生进行不同阶段测试,以利于教师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对于各部分的掌握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2)按照教务处制订的常规教学工作要求,做了教师的期初、期中和期末及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工作,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案、备课笔记、学生的作业布置和修改情况以及通过不定期的听课反映上课的出勤率及课堂气氛等,在检查过程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与有关老师作了沟通。力求做到教学文件资料齐全、管理规范。上报资料及时、准确。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案:求天体真高度汇总

第五章求天体真高度 由天文航海定位原理已知,利用天体来测定船位,必须得到天文船位圆的半径,也就是天体的真顶距,航海上常通过天体高度来得到这项船位圆要素。六分仪就是用来观测天体高度的测角仪器。掌握观测天体高度的方法和改正观测高度求真高度就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航海六分仪 六分仪是从古代测角仪器不断发展而来的,它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完全独立、重量轻等优点,故一个世纪以来一直作为航海天文定位的观测仪器。 图4-5-1 一、航海六分仪及其测角原理 1.六分仪的结构 六分仪(sextant)的构件和名称,如图4-5-1所示: 2.测角原理 六分仪的测角原理基于平面镜反射定理即: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连续经过两个平面镜反射,光线入射方向与最后反射出方向的夹角,等于两镜夹角的二倍。如图4-5-2:∠1=∠2 ∠3=∠4 ∠HBA=∠3+∠4=2∠3 ∠OAB=2∠2 根据“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定理,在ΔABO中 h=∠HBA-∠OAB=2∠3-2∠2=2(∠3-∠2) =2ω(∠3为ΔABD的外角)

由此可知,在海上从六分仪望远镜中看到天体S反射影像与水天线H相切时,天体高度h等于定镜和动镜夹角ω的二倍。在六分仪的制造中,按动镜A实际转动角度的二倍在六分仪刻度弧上刻注度数,因此从刻度弧上可直接读出天体高度h的角度值。 图 4-5-2 3.六分仪测角读数的读取法 在六分仪的刻度弧上,从0°向左到140°一段弧长叫主弧,读数为正(+);从0°向右到5°一小段弧长叫余弧,读数为负(-)。六分仪测角读数分别可由刻度弧、鼓轮和游标三个部分相加读出。 (1) 主弧读数 如图4-5-3所示,六分仪测角读数为: 从刻度弧读取44?,从鼓轮读取31',从游标读取分的小数为0.'6,则读数为44?31.'6。 图 4-5-3 图 4-5-4 (2) 余弧仪测角读数 余弧读数与主弧读数大体相同,由于机械构造上的原理,鼓轮倒转时从60'、50'、40'、30'……由大向小反向变化,指标臂向右移动。因此,鼓轮倒转一周,指标臂向右移1?。所以,应用60'减去从鼓轮和游标上读取的分和分的小数,其差才为正确读数。如图4-5-4,从鼓轮和游标读取的分数是25.'4,则正确读数为-(60'-25.'4)=-34.'6。 二、航海六分仪的检查和校正 六分仪的测角误差主要有六个:其中三个为永久性误差,其余为可校正误差。 1.永久性误差 永久性误差是由于制造工艺的缺陷而引起的系统误差。 (1) 偏心差(centering error):指标臂的转轴中心与刻度弧的中心不重合所引起的误差。 (2) 棱性差(option error):动镜、定镜及滤光片前后镜表面互相不平行,各镜表面不平而引起的偏差。 (3) 刻度差(worm and rack error):刻度弧、鼓 轮和游标的分划刻度不准所致。 这三项系统误差统称为六分仪器差S,出厂前已测 定好,我们可以从六分仪箱盖内的六分仪鉴定书中, 以测角为引数查取,供观测高度后的修正。 2.可校正误差 准确的六分仪读数必须使六分仪保持下列状态: 动镜和定镜与刻度弧平面要垂直;当指标臂指0°时, 动镜和定镜要互相平行。因此每次使用六分仪之前, 均应依次按以下三步校正来满足上述两条要求。 (1) 垂直差又称动镜差(perpendicularity) 图 4-5-5 产生原因:动镜镜面不垂直于刻度弧平面。 检查与校正:将指标臂移至35°左右,左手平握六分仪,刻度弧朝外。如图4-5-5,眼睛置于动镜后,如果从动镜中看到的反射刻度弧与直接看到的刻度弧成一连续的弧线时,表示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案:天测罗经差

第九章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罗经是船舶主要的导航仪器之一,罗经工作是否稳定,其指示方位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因此,船舶在航行中,要求航海人员利用一切机会来测定罗经差,以此来检查罗经工作是否正常,并对航向和方位做必要的修正。 船舶近岸航行时,可以利用专设的叠标或灵敏度较高的天然叠标来测定罗经差。然而,当船舶航行在开阔的海面上时,则只有利用天体来测定罗经差了。本章将介绍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利用GPS船位求罗经差的新方法。 第一节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及其注意事项 一、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 由第一篇已知,罗经差?C可以根据叠标的真方位TB与其罗方位CB之差求得,即 ?C为“+”表示罗北偏东 ΔC=TB-CB ?C为“-”表示罗北偏西(4-9-1) 叠标的真方位TB可以从海图上量取,当叠标“串视”时利用罗经可测得叠标的罗方位CB。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与上述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观测的物标是天体。因此,CB是天体的罗方位,TB是天体的真方位,由于观测时的真实船位未知, ,λc)为基准求得的天体的计算方所以无法求出天体的真方位,在海上是以推算船位(? c 位A c来代替天体的真方位TB。这样,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计算公式为 ?C=A c-CB (4-9-2) csc LHA-sin?c ctg LHA (4-9-3)ctg A c=tg Dec cos? c 从上述公式可见利用天体求罗经差与利用陆标求罗经差的区别主要是求真方位的方法有所不同。 二、观测注意事项 由公式(4-9-2)可见,为求得较准确的罗经差?C,应尽量减小A c和CB的误差。因此,观测天体求罗经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用推算船位求得的天体计算方位A c代替天体真方位所产生的方位误差?A 在观测天体求罗经差中,天体真方位是由推算船位求得的天体计算方位A c来代替的。而在观测时测者的推算船位与当时真实船位的误差(??,?λ)将会使计算方位A c产生 、LHA(LHA=GHA±λcW E)的函数,微分式(4一个方位误差?A。因此,A c是变量? c -9-3),经整理得到?A与??和?λ的关系式为 ?A=tg h sin A??-cos Dec cosX sec h?λ(4-9-4)从上式可见,当推算船位与真实船位的误差??、?λ一定时,用推算船位求得的计算方位A c代替天体的真方位而产生的误差?A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式中的tg h和sec h(sin、cos函数的最大值为1),即取决于被测天体高度h的高或低。还可以看出?A与被测天体的方位A和赤纬Dec有关。由此得出如下结论: ①被测天体的高度越低,由??、?λ引起的误差?A越小; ②当被测天体的方位A趋近0°、赤纬Dec趋近90°时,由??、?λ引起的误差?A 趋近零。

天测罗经差

天测罗经差 一、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地高度(h<15°)天体的罗方位,而且当天体介于出没与东西圈之间时观测较为有利。 2.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水平。 3.为避免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应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对应于平均时间的罗方位。罗方位读数准确至0。2度,观测时间取至0。1分钟以内。(这是理论上,实际中罗 方位准确至0。5度,观测时间取至1分钟。) 4.观测时应对准天体中心。 二、天测罗经差的方法 1.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时间方位法。) 2.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真出没方位法。) 3.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北极星方位法。) 一、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计算程序 1.观测低高度太阳罗方位CB,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2.求观测时太阳的计算方位Ac,常用方法:《太阳方位表》法;《B105表》或《NP401表》法; 计算器法。 3.求罗经差ΔC= Ac – CB. (一)、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 1.主表前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同名,后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异名。查表引数为:纬度;赤纬;视时。 2.表中查得方位:第一名称与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为E, 下午为W. 3.附表可查得太阳赤纬和时差。附表一般不必进行内差。 4.程序:(1)。根据观测日期查得太阳赤纬和时差。 (2)。求观测视时T= T’(地方平时)+ 时差= ZT(区时)+/- 经 差λ(E/W)+时差(ZT=GMT+区号)。视时T要换算成上午或下午。 (3)。计算方位Ac=表列方位+内差(纬度;赤纬;视时) (二)、利用《B105表》求罗经差 该法不但适用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而且还适用于观测低高度行星方位、恒 星方位和月亮方位求罗经差。由于《B105》中没有列出高度低于5度的天体的方位 角,所以在观测低高度天体方位求罗经差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利用《B105》求计算方位Ac的步骤与利用推算船位求船位线的计算方位大致相同,方位要进行三项内差,即赤纬、时角、纬度内差。(第一名称与纬度同名, 第二名称与时角同名。) (三)、利用函数计算器求罗经差 求天体的计算方位实质上就是解算天文三角形,可利用专用表册解,同样也可根据基本公式利用计算器解算。利用计算器解算应先写出求天体方位的基本公式, 即: ctgA=cos(纬度)tg(赤纬)csct – sin(纬度)ctgt t为时角。 或:cosA= (sin(赤纬)/cos(纬度)cos(高度见5))-tg(纬度)tg(高度) 利用上式注意:1。纬度不论南或北均为正。 2.赤纬与纬度同名,则赤纬为正,异名则赤

罗经误差

罗经误差 罗经差一般分为电罗经差△G和磁罗经差△C。对本轮“EVER LISSOME长通轮” 来讲,因为磁罗经位于驾驶台上面的罗经甲板,故在航行中值班驾驶员离开驾驶 台前往罗经甲板测磁罗经差是不现实的,这不利于航行安全。因此一般情况下都 是在驾驶台测量电罗经差,再反推算出磁罗经差,公式关系如下: △G + GC = TC 或△G + GB = TB TC – MC = △C TB – MB = △C 又由于测磁罗经方位也得前往罗经甲板,所以实际情况是不能使用第二个公式的, 但是驾驶台有一个“HANDLE WITH CARE”,可以很方便的直接看到当前的MC,所 以用第一个公式就很方便合理了。 测电罗经差 A.利用陆标(叠标)测定电罗经差 1.根据当前船位,找出适合的叠标。 2.在海图上将对应的叠标的真方位TB测量出来。 3.在电罗经上利用方位圈测出叠标的电罗经方位。(测量时叠标前标和后标要在 一条线上,即叠标的“串视”。) 4.最后根据公式TB – GB = △C算出电罗经差。 例: 我船“EVER LISSOME 长通轮”过巴拿马运河时,在其中一段河道发现叠标,随 即我立刻在三副的指导下开始利用叠标测量罗经差。首先利用方位圈测得叠标 GB电罗经方位307°,随后在海图上测得叠标的TB真方位为307.4°,即算出 307° 利用叠标测罗经差是一种简单快捷且准确 的方法,尤其是过巴拿马运河的时候。

B.利用泊位线测罗经差 船舶靠泊后,是贴着泊位并与泊位直线平行的。这个时候,只要在海图上将泊位线角度量出来,即可为TC真航向,再观测电罗经上的航向与磁罗经上的航向,一对比计算,即能算出电罗经差和磁罗经差。 例: 我轮“EVER LISSOME 长通轮”于09-July-2018右舷靠泊深圳盐田港7号泊位后, C.利用低高度太阳测罗经差 1.观测低高度太阳的电罗经方位GB,同时记下观测时间和经纬度。 2.利用《航海天文历》和《SIGHT REDUCTION TABLE FOR MARINE NAVIGATION》 (因为我船航线问题一般不去高纬度地区,所以前3本就已足够使用)这两本书查找并计算太阳的计算方位Z也就是真方位TC。 如何正确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 ○1首先观测时太阳要是低高度的(h<30°)。 ○2方位圈要放水平,即可以看到两滴水珠位于中央。 ○3读数要准确。 如何求取太阳计算方位Z ○1首先根据记录的观测时间在《航海天文历》中查出对应的天体格林时角GHA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案:测天定位

第七章观测天体定位 在航海实践中,至少需要两条或两条以上交角合适的、对应于同一时刻的船位线相交才能确定船舶所在的位置。本章将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天文定法方法。 海上测天定位主要包括白昼采用太阳移线定位,低纬度海区太阳特大高度定位,“同时”观测太阳、金星定位和晨昏采用星体定位。 第一节观测太阳移线定位 白昼通常只能观测到太阳,在观测一次太阳求得一条太阳船位线之后,间隔一段合适时间再观测一次,求得另一条太阳船位线,然后进行移线定位,这种定位方法称为太阳移线定位。 一、太阳移线定位的条件 太阳移线定位的精度主要与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有关。由航迹推算原理可知:两次观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转移船位线所带来的航向、航程的推算误差就越小。同时由船位误差理论可知:用两条船位线定位,两船位线的交角应在30°~90°范围之内,以趋近90°为最佳,太阳方位要变化到如此大小,一般又需较长时间,这是一对矛盾。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次观测的时间过短,尽管减小了推算误差,但是太阳方位变化太小,使两条船位线交角小于30°。相反,如果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过长,虽然太阳方位变化较大,可使两船位线的交角达90°,但是转移船位线的推算误差也随之积累增大。为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一般约为1h ~2h ,太阳方位变化约30°~50°,以不小于30°为宜。 二、太阳移线定位的有利时机 太阳在中天前后其方位变化较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太阳方位变化就可超过30°。因此,太阳中天前后一段时间是观测太阳移线定位的有利时机。 在航海实践中,一般常采用太阳中天前和中天时各观测一次,移线求出中天或正午船位。也有采用测量中天前、中天、中天后的太阳高度进行多次移线定位的情况。 在低纬海区内,当太阳中天高度很高(达88°左右)时,从日出到中天前和中天后至日没,太阳方位变化非常缓慢,有时太阳方位变化30°左右,往往就要等待4-5小时之久,从而使太阳移线定位失去意义。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太阳中天前后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之内,太阳方位变化就可达30°以上。因此,就可在短时间内,测得2~3条太阳船位线求出观测船位 (见太阳特大高度定位)。 三、移线定位方法 1. 直接平移天文船位线法 在海图作业中,天文船位线用“”表示,转移天文船位线用“”表示,天文观测船位用“”表示。 (1)两次观测间无转向的移线定位方法 如图4-7-1所示,c1为第一次观测时ZT1的推算船位,c2为第二次观测时ZT2的推算船位,计划航向CA,航速V,ΔT和S分别为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和航程。太阳船位线I-I应

4.测定罗经差

测定罗经差 一.选择题 1.在用天文方法测定罗经差时,为减小观测罗方位的误差,应选择: A、高度较低的天体 B、高度较高的天体 C、接近东西方向的天体 D、赤纬较大的天体 2.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时,为使罗经差准确,测者纬度应不大于: A、75° B、50° C、35° D、45° 3.观测天体低高度方位求罗经差时,天体高度不超过()时,天体计算方位可以代替天体真方位: A、15° B、30° C、35° D、5° 4.在天测罗经差中,当被测天体的高度一定时,罗经面的倾斜角越(),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越(): A、大/小 B、小/大 C、小/小 D、以上均错 5.观测低高度北极星罗方位求罗经差: A、可以使由推算船位求得的计算方位代替天体的真方位所产生的方位误差趋于零 B、可以减小由于罗经面的倾斜而引起的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 C、计算相对简便 D、以上均对 6.已知测者纬度等于30°N,3月21日测得太阳真没罗方位等于92°NW,则罗经差为: A、+2° B、-2° C、+1° D、-1° 7.观测低高度天体方位求罗经差时,当推算船位误差不超过(),天体高度不超过35°时,天体计算方位可以代替天体真方位: A、10′ B、20′ C、30′ D、60′ 8.天体高度为30°,罗经面倾斜()可引起观测方位最大产生0°.6的误差: A、1° B、2° C、3° D、4° 9.观测()方位求罗经差的计算方法最简单: A、太阳低高度 B、太阳视出没 C、恒星低高度 D、太阳真出没 10.当天体的赤纬趋近()、天体方位趋近()时,由推算船位的误差而引起的天体方位误差将趋近于零: A、0°,0° B、90°,0° C、0°,90° D、180°,0° 11.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求罗经差可以: A、减小由于罗经面的倾斜而产生的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 B、减小由于推算船位的误差而产生的天体真方位的误差 C、A和B都对 D、A和B都不对 12.连续观测三次天体的罗方位取平均值后再求罗经差的目的是: A、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B、抵消系统误差 C、避免粗差 D、A和C 13.天测罗经差时必须可见水天线的方法是: A、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 B、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C、观测真出没太阳方位求罗经差 D、观测低高度恒星方位求罗经差 14.天测罗经差时不必记录观测时间的方法是: A、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 B、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C、观测真出没太阳方位求罗经差 D、观测低高度恒星方位求罗经差

航海英语最新题库2580翻译

无忧文档 无忧文档可免积分在线阅读和下载文档 ?无忧文档 ?高等教育 ?高中教育 ?初中教育 ?小学教育 ?外语考试 ?资格考试 ?工作范文 ?求职职场 ?党团工作 ?表格模板 ?总结汇报 ?经管营销 ?教学研究 您的位置:无忧文档所有分类外语学习英语学习航海英语最新题库2580翻译答案 航海英语最新题库2580翻译答案 [1]______, 当做化学的灭火器因素,应该被用作为一个电的火。 一。干燥化学品或泡沫 B。泡沫或碳酸钠酸 约二氧化碳或泡沫? D。二氧化碳或乾化学品 [2]______: 一个室在或之上在桥附近以必须的附件提供和作为海图和计时表被放置的地方操纵和堆装的家俱。 A. 长的小屋 B. 领袖行政员的锁柜约 Chartroom D. 引示的小屋

[3]______:中枢-线的构件,运行在前而且在船尾沿着船舶的底,有时提及如构架。 A. 车架 B. Deckbeam 约纵梁 D. 龙骨 [4]______:垂直的距离在从负荷水线到干舷甲板的上边沿的脉管边沿船体中央部上测量或一个测点对它符合。 A. 浮力 B. 干舷约取水 D. 变位 [5]______20个目标能在一个次被追??。当最大值车辙容量被达成,没有较进一步的获得是合理的。 A. 同数的当做 B. 如此许多当做约当做很多当做 D. 当做更多当做 [6]______放大制成图表细节而且含有对安全的航运信息需要。 A. 海军上将的职位开船方向光的 B. 海军上将的职位列表 约信号的海军上将的职位列表 D. 海军上将的职位对船员注意[7]______为海军上将的职位海图的改正被公布。 A. 海军上将的职位开船方向光的 B. 海军上将的职位列表 约船员手册?D. 海军上将的职位对船员注意 [8]______为垫衬物是被用如果您载入米。 一。木制的板 B。忙碌席包约钢筋 D。木制的板和忙碌席包 [9]______在距中央的通过 53 N3 127E 4 感人的 ely 12个有冷锋面的树节51 N3 126E 1-51 N2 125E 4 和 46 N1 128E 2 通过的暖锋 40 N2 125E 2. A. 低廉的 1002HPA B. 最低值 1045 HPA 约高的 1002 HPA D. 高 1045 HPA [10]______引起强烈的风和粗略的海 Biscay 的西北方停车场。 A. 强劲的低压? B. 强劲的高压 约浸压力比降 D. 陡坡压力 [11]______制成图表 3994, 从这一个海图被读的职务应该向北被变档 0.03个备忘录。 A. 考虑 B. 核对约审讯 D. 同意

罗经差的测定

第8章罗经差的测定 8.1罗经差的测定要求、方法和相关的计算 3318.观测低高度天体方位求罗经差时,当推算船位误差不超过________,天体高度不超过35度时,天体计算方位可以代替天体真方位。 A.10分 B.20分 C.30分 D.60分 3319.当天体的赤纬接近________,天体方位趋近________时,由推算船位的误差而引起的天体方位误差将趋近于零。 A.0度/10度 B.90度/0度 C.0度/90度 D.180度/0度 3320.罗经面相对于真地平面的倾斜角θ对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影响是________ A.θ越大,误差越大 B.θ越小,误差越大 C.无影响 D.影响不大 3321.在天测罗经中,当罗经的倾斜角一定时,所测天体的高度差越________,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越________ A.高/小 B.低/大 C.低/小 D.以上均错 3322.在天测罗经差中,当被测天体的高度一定时,罗经面的倾斜角越________,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越________ A.大/小 B.小/大 C.小/小 D.以上均错 3323.天体高度为30度,罗经面倾斜________度可引起观测方位最大产生0.6度的误差 A.1度 B.2度 C.3度 D.4度 3324.连续观察三次天体的罗方位取平均值后再求罗经差的目的是________ A.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 B.抵消系统误差 C.避免粗差 D.A和C 3325.观测________方位求罗经差的计算方法最简单 A.太阳低高度 B.太阳视出没 C.恒星低高度 D.恒星真出没 3326.天测罗经差应该选用________天体 A.一等星 B.正东方天体 C.低高度的航用天体 D.高高度的航用天体3327.在天测罗经差中,应尽量观测________的罗方位 A.较亮天体 B.低高度天体 C.东西向天体 D.南北向天体 3328.________是北纬低纬海区夜间测定罗经差的良好物标 A.月亮 B.金星 C.一等星 D.北极星 8.2求罗经差的方法 太阳低高度方位求罗经差 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注意事项 3329.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的原因是________ A.减少由于罗经面的倾斜而产生的观测太阳罗方位的误差 B.减少由于推算船位的误差而产生的太阳真出没的误差 C.此时太阳方位变化较慢,则观测误差较小 D.以上均对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学导案:测天定位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案:测天定位

————————————————————————————————作者:————————————————————————————————日期:

第七章观测天体定位 在航海实践中,至少需要两条或两条以上交角合适的、对应于同一时刻的船位线相交才能确定船舶所在的位置。本章将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天文定法方法。 海上测天定位主要包括白昼采用太阳移线定位,低纬度海区太阳特大高度定位,“同时”观测太阳、金星定位和晨昏采用星体定位。 第一节观测太阳移线定位 白昼通常只能观测到太阳,在观测一次太阳求得一条太阳船位线之后,间隔一段合适时间再观测一次,求得另一条太阳船位线,然后进行移线定位,这种定位方法称为太阳移线定位。 一、太阳移线定位的条件 太阳移线定位的精度主要与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有关。由航迹推算原理可知:两次观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转移船位线所带来的航向、航程的推算误差就越小。同时由船位误差理论可知:用两条船位线定位,两船位线的交角应在30°~90°范围之内,以趋近90°为最佳,太阳方位要变化到如此大小,一般又需较长时间,这是一对矛盾。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次观测的时间过短,尽管减小了推算误差,但是太阳方位变化太小,使两条船位线交角小于30°。相反,如果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过长,虽然太阳方位变化较大,可使两船位线的交角达90°,但是转移船位线的推算误差也随之积累增大。为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一般约为1h ~2h ,太阳方位变化约30°~50°,以不小于30°为宜。 二、太阳移线定位的有利时机 太阳在中天前后其方位变化较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太阳方位变化就可超过30°。因此,太阳中天前后一段时间是观测太阳移线定位的有利时机。 在航海实践中,一般常采用太阳中天前和中天时各观测一次,移线求出中天或正午船位。也有采用测量中天前、中天、中天后的太阳高度进行多次移线定位的情况。 在低纬海区内,当太阳中天高度很高(达88°左右)时,从日出到中天前和中天后至日没,太阳方位变化非常缓慢,有时太阳方位变化30°左右,往往就要等待4-5小时之久,从而使太阳移线定位失去意义。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太阳中天前后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之内,太阳方位变化就可达30°以上。因此,就可在短时间内,测得2~3条太阳船位线求出观测船位 (见太阳特大高度定位)。 三、移线定位方法 1. 直接平移天文船位线法 在海图作业中,天文船位线用“”表示,转移天文船位线用“”表示,天文观测船位用“”表示。 (1)两次观测间无转向的移线定位方法 如图4-7-1所示,c1为第一次观测时ZT1的推算船位,c2为第二次观测时ZT2的推算船位,

测天求罗经差

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 步骤 1.观测低高度太阳(h◎< 30°)罗方位CB,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2.求观测是太阳的计算方位Ac,用《太阳方位表》法。 3.求罗经差△C = Ac —CB 。 《太阳方位表》的结构 共分两册,第一册(Davis’s Tables,戴氏表)包括0°~30°。第二册(Burdwood’s Tables柏氏表)包括纬度30°~64°,每册又分为主表和附表。 主表:分为前后两个半册,前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同名,后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异名。查表引数为: 1.表列纬度,表间距为1°,列在页角; 2.表列赤纬Dec,表间距为1°,共计0°~24°,列在每页第一行; 3.表列视时LAT,表间距为4m。每页左列引数为上午视时,右列引数为下午视时(英版表中视时用罗马数字表示)。 从表中查得太阳半圆方位At,其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位“E”,下午观测为“W”。 附表:附表主要是“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每个附表又分4个小表,查表引数是观测时的年、月、日,可查得世界时12h的太阳赤纬Dec和时差ET。附表一般不用内插。 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的步骤 1.观测太阳罗方位CB,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2.根据观测日期从“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中查得太阳赤纬Dec和时差ET。3.求观测时的视时LMT: LAT = LMT + ET = ZT ±DλE W+ ET 其中LAT 小于12 为上午,大于12 为下午。ET 精确到分钟。 4.求计算方位Ac:由于实际的,Dec,LHA 不可能正好与表列T, Dec T , LAT T相一致,所以在根据查得的列表方位A 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三项比例内插才能求得Ac,即:Ac = A T+ △A Dec + △A LAT+ △Aφ = A T + [ A T(Dec+1°) -A T ]/60’(Dec-Dec T)’ + [ A T(LAT+αm) -A T ]/ (LAT-LAT T) + [A T( φ+1°)-AT]/60’(φ-φT )’ 上式中:α= 4m 或2m ; Ac 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4.求罗经差:将Ac换算成圆周方位之后可求的罗经差△C = Ac -CB。 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原理:cosAc = sinDec/cosφc 其中,推算纬度φc恒为“+”;Dec 与φc同名,Dec为“+”,异名为“-”;Ac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同名,第二名称真出为“E”,真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学备课笔记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学》备课笔记 第五章 天文定位与导航 天文航海(celestia1 navigation)主要研究船舶在海上如何利用天体导航定位和测定罗经差,同时阐述了与船舶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时间系统。 第一节 概 论 19世纪中叶,由法国航海家圣·希勒尔(St .Hilaire)提出的高度差法又称截距法为天文航海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航海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天文航海受自然条件限制,不能全天候导航、必须人工观测、计算繁琐等缺点的影响限制了它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卫星导航的出现,使它从居于主要的导航地位退到次要的导航地位。由于它具有设备简单、可靠,观测的目标是自然天体而不受人控制,并且不发射任何声、光和电波而具有隐蔽性等优点,使其在现代航海中仍是航海人员所应掌握的主要导航方法之一,同时它也是衡量航海人员基本素质的标准。 一、天文定位基本概念 船舶在海上航行,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测定船 位,都可以归结为求两条或两条以上船位线交点 的问题。在某一时刻,利用航海六分仪(专用测角 仪器)观测某一天体的高度(天体与水天线之间的 垂直夹角),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可以求得一条天 文船位线。如果同时观测了两个天体,则可得到 两条天文船位线,该两条船位线的交点就是天文 观测船位。根据所测天体高度和观测时的准确时 间求天文船位线和船位的问题是天文航海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之—。 在天文航海中,通常采用地球的第一近似体地 球圆球体来研究天文导航的问题,由此而产生的 误差一般可忽略不计。图4—1—1表示地球,A 为测者,天体B 的中心与地心O 的连线交地面于点P G (geographical position),称为天 体地理位置。测者用六分仪观测天体B 的高度, 经几项高度改正之后可求得天体地心真高度,又 称天体真高度h t 。测者A 至天体地理位置P G 的 球面距离AP G 可用其所对的球心角90°-h t 表 示,称其为真顶距Z 。这样,以P G 为圆心,球面 距离即真顶距Z =90°-h t 为半径,在球面上可 作一小圆 ( 图4—1—1中,过A 、A ′的小圆 ), 测者A 一定在该圆上,我们称这个圆为天文船位 圆或等高度圈,即: ? ??-?=t G h Z P 90::天体真顶距半径天体地理位置圆心天文船位圆 每观测一天体均对应一个天文船位圆;反之, 在该圆上的测者,在同一时刻,观测同一天体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