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10套汇总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10套汇总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10套汇总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10套汇总地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45 分)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

2、教学过程是课程改革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新的教学评价标准可以归纳为三点:科

学性、艺术性、人本性。

3、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4、教学时尤其要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评价应注重评价目标全面性、评价手段多样化,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6、地理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7、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地理图册等。

8、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创新特色体现出五个“新”:新理念、新标准、新教材、新

教法、新评价.

9、“地球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10、课程目标是指学科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程度。

11、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学习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增强爱国情感、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

13、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14、地理课程的特征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

15、区域地理通常从区域地理总论和区域分区地理两个方面学习。区域地理总论又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16、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17、纸笔测验可分为课堂测试单元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等。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各功能属于评价在日常教学中的功能的是( D )。

A、导向功能

B、反馈功能

C、启发功能

D、激励功能

2、( D )是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的基础。

A、资料

B、教师教学用书

C、教科书

D、地图

3、下列不属于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的是( A )。

A、学生表现法

B、纸笔测验法

C、档案袋法

D、观察法等。

4、在课程总目标和三项分目标中对知识方面须达到的目标可分为知道、( B )、掌握等层次。

A、了解

B、理解

C、灵活运用

D、巩固

5、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突出之点是( C )。

A、求同

B、求异

C、创新

D、创造

6、地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 A )。

A、教学

B、教法

C、观念

D、态度

7、地图一直被看做是地理学习的( B )。

8、下面不是乡土地理教学的特点的是( D )。

A、实践性

B、开放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

9、对于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大众传媒

B、青少年活动场所

C、学校周围的社区机构

D、学校附近的各种环境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是( C )。

A、题库类

B、课件类

C、自制学具类

D、资料类

三、简答题(19 分)

1、乡土地理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3 分)

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地理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的教学建议是什么?(4 分)

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命制纸笔测验试题时应注意哪几点?(3 分)

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地域差异等方面和理解,以及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地理知识突出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关注学生整体观念、空间观念、地理视角、地理

学科能力等的形成状况,并进行考查。有效地发挥各种类型题目的

功能

4、地理课程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什么建议?(5 分)

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

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

设计有一定弹性的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

导功能采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内容呈现方式

5、新课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应有所改变,具体指的是什么?(4 分)

一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要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三是要关注学

生发展中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四是要关注学

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四、问答题(16 分)

1、课程对多个版本的初中地理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它们的特点是什么?(8 分)

新版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加强科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新版教材注重“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新版教材内容富有生活气息,反映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社会的新发展新教材重体验,轻结果

新教材重视实践活动和应用环节,注生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2、面临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8 分)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应有所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的角色要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与技能要更新;教师与家长的全新合作;教师与教育管理的全新合作;教师要克服依赖和等待心理.

(完整版)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一)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 1、我国最东端、最北端所在省区是() A、黑龙江 B、内蒙古、黑龙江 C、黑龙江、辽宁 D、新疆、黑龙江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蒙古 B、朝鲜 C、越南 D、日本 3、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A、广西—桂—桂林 B、福建—闽—厦门 C、青海—甘—兰州 D、贵州—黔—贵阳 4、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锡金 D、阿富汗、巴基斯坦 5、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7、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8、在渝、鄂两省区交界处的山脉是()

A、太行山 B、武夷山 C、巫山 D、祁连山 9、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生产了,这是由于我国()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B、东西距海远近判别大 C、地势垂直变化差异大 D、南北跨纬度很广 10、有关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B、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 C、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风 D、漠河镇是我国冬、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11、湖南省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A、暖温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湿润地区 12、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分别是() A、广州市和托克逊 B、海口和呼和浩特 C、火烧寮和托克逊 D、大连和拉萨 13、我国海域辽阔,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并分布有我国最大渔场的海域是()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龙江北部降水少属于干旱地区 B、塔里木盆地气温较高属于热带 C、海南省属于热带 D、珠江三角洲属于热带 15、下列地形区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云贵高原 16、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选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必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区域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二)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 (三)思想性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四)生活性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五)实践性

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其中,“地球与地图一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 2.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要素,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归入“认识区域”的相关内容之中。 3.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除本标准4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 4.乡土地理既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实践活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下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志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初中地理综合测考试试题

初中地理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读经纬网图,回答1、2两题。 1.在东半球、低纬度,又在北半球的点是() A.甲 B.乙 C.丙 D. 丁 2.图中甲在乙的方向()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3.在下面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4.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A.水往低处流 B.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 C.昼夜交替 D.四季更替 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5—6两题。 A B C D 5.以上四图中能代表中南半岛地区是() 6.以上四幅图中,反映了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特点的是() 7.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亚洲地形复杂造成了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 B.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平原 C.亚洲四周皆为海洋,故降水各处均多 D.里海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湖泊 8.美国的“硅谷”在附近,“硅谷”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 A.西雅图——飞机制造工业 B.旧金山——电子工业 C.底特律——汽车工业 D.芝加哥——钢铁工业 9.下列各组对联对应正确的是()

①水泽源流江河湖海——青海 金银铜铁铬镍铅锌——甘肃 ②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拨地——云南 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台湾 ③南海风清,讲述春天的故事——广东 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广西 ④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南 两干里赤壁览黄鹤风浪——湖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有关我国地形地势说法正确的是() A.西高东低,河流均滚滚东流 B.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位于第一阶梯 C.横断山是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D.秦岭是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11.长江沿岸有众多工业中心城市,由东到西的有() A.上海、武汉、重庆、攀枝花、宜昌 B.重庆、武汉、南京、杭州、上海 C.南京、武汉、重庆、宜昌、宜宾 D.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攀枝花 12.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起决定因素的是()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经度因素 D.海拨因素 13.下面四幅图分别表示了我国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表示林地的是() A B C D 14.以下为油菜、冬小麦、茶叶、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示意图,判断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 A.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茶叶 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茶叶④油菜 C.①茶叶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 D.①茶叶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15.台湾的美称很多,下面美誉不属台湾的是() A.森林宝库 B.海上粮仓 C.天府之国 D.樟脑王国 二、综合题。(25分)

2018中考地理模拟试题(精华版)

2018中考地理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 1、图中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阴影部分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 2、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A 点的经度是120°E ,C 点的纬度是20°N ②C 点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③B 点位于A 点的东南方向 ④图中C 点位于东半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审核通过了在河北省设立“雄 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 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据此判断以下说 法错误的是( ) A.雄安新区位于华北平原上,其所在省的简称是冀 B.雄安新区所在省的农田类型为旱地,熟制是两年三熟 C.图中黄河注入的海洋甲是渤海 D.M 山脉是祁连山,N 山脉以南是云贵高原 4、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和欧洲全部属于A 板块 B.唯一的一个大洋板块是C 板块 C.中国的四川、云南、台湾等地地震频发的原因是它们均 处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A 、B 两板块相互挤压的结果 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某区域经纬网分布图 ”,完成5—6题。 5、下面对A 、B 、C 、D 四幅图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种气候冬季都很寒冷 B.B 气候类型雨季最长 C.四种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D 6 、图二中虚线内①区域与图一中的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雄安新区 甲 M N

塔克拉玛干沙漠 7、读我国“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以下说法 不合理的是( ) A.由图中的等高线的海拔数值可判断此处地形为盆地 B.该区域北部多山地 C.这里的人口和农业分布在中部地势较平坦的地区 D.该区域发展农业最大的限制因素是水源 二、填空题(16分) 8、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1)和 某日太阳光照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读图1,该区域内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 (2)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计划在①②两条河流中选一条开展大众化的漂流活动,为保障安全应选择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此时测得山顶B 处的气温为15.8℃,则山顶A 的气温是____________。 (4)图2所示的太阳光照情况,图1地区所处的节气是 ______,在该季节内,乙村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9、读图1、图2,完成以下问题: (1)“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形容的是图 1 中_______ 区域的地形特征(填名称),图2中的气候条件与图1中 的_______区域最相符(填名称)。 (2)A 线是②与④区域的分界线 _________一线, 划分 该界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有位科学家从甲地到乙 地进行考察,途经丙地形区时,发现当地存在着严重的环 境问题是__________,该区域与其东部地形区的分界山脉 B 是___________,到达乙处时,发现受海陆和地形因素的 影响,当地自然环境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_,他的考察 线路与西部的重大工程“_________”的线路大致吻合。 (3)①②③④四区域中,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的 是_____。(填序号) (4)下列对②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稻、河湖、鱼虾 B.黑土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C.高寒、牦牛、青稞 D.干旱、大漠、哈密瓜 图1 图2 图一 图二

湘教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分析

湘教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分析 地球 一、标准要求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二、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1.地球与地球仪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因此在让学生认识地球是个球体时,没有必要转弯抹角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对“标准”把握的重点是放在“提出证据说明”上,并进一步对此标准附加说明,目的是“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从本条“标准”及其“说明”来看,它有两个要求,一是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二是学生能自己提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学生在小学也已经学过。因此,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描述地球的大小。知识要求是次要的,而培养能力(描述地理事物)是主要的。 从“标准”的表达看,不要求学生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数字,只是要求学生会用这些数字来描述。 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必要象以往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地球的赤道略鼓,两极略扁,南北两极不对称”。 (3)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把握三点:一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等被看作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二是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用“地理现象”代替了“地理意义”;三是不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地理现象)说明。 对本条“标准”,应理解为,只要学生能用事实(哪怕是一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或者说学生能分别说明哪些现象(哪怕是一种)是由自转或公转产生的,就可以说达到了“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说,学生较易理解的现象有:用昼夜交替现象来说明地球的自转,用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来说明地球的公转。 (4)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版解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一、坚持原来课程标准基本设计的“几个不变”。 对新课程实验区的两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和专家认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正确、可行。同时,实验区教师也提出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本身及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修订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巩固、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坚持原来课程标准基本设计的“几个不变”: 1.坚持“注重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培养”的“1-4-5-5”设计不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但是全球有七大洲,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地区,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这么多的区域,学生不可能都学习,因而课程标准设计的重点并不是放在学生学习了多少个大洲、国家、省区,而是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课程标准设计了区域地理的“1-4-5-5”方略,即: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四个地区(例如南亚地区)和五个国家”,从我国“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对于历来存在争议的先学习世界地理还是先学习中国地理以及中国地理如何划分区域的问题,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l1年版)》)坚持“教材编写者和地理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可以先教授中国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的灵活处理方式,鼓励有创新、开放思路的地理教材编写体系和教学体系。 2.坚持构建“有用”、“开放”的地理课程等基本理念不变。 地理课程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课程变成了一门“背记地名、物产的课程”。因此,我们必须还地理课程以本来面目,使地理课程教学更加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生活需求、充满生活情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3.坚持突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不变。 地理课程的思想性在两个方面的表现较为显着:一是地理课程蕴含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等思想教育内容,这是地理课程的光荣传统;二是地理课程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列为课程的核心论题,这在各门学科课程中是独特的。地理课程突出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并把资源环境教育与品德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美德,很好地体现了“德育为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 4.坚持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以及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不变。 《标准(2011年版)》仍然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内部结构也基本不变。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也保持不变,仍然由“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4大块组成。 世界地理部分的“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结构和中国地理部分“认识区域”的结构,可以说是区域地理体系结构的一个创新设计。它不拘泥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也为教师、学生创造性地实施教学和组织探究性的学习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5.坚持绝大部分的“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表述方式不变。

初中地理综合题解析

初中地理综合题解析 李宝玲 寿宁县第六中学 【自命试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表2 (1)_________________ 图1中A ___________ 岛,① ______________ 河流,②形(2)图1中B气候类型与图表2中____________ (甲/乙/丙)气候类型一样,其气候特点__________ 。 ⑶ 图1中所示季节时,澳大利亚此时主要_____________ (季节)。 (4)图1中③所示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万毫米,试分析该地区年降水量丰富的

原因。_________ (5图1中所示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_________ ,家住福州的小明同学想利用假期 去该国旅游,请你帮小明参考下____________ (暑假/寒假)时间去最适合呢? 【参考答案】 (1)印度半岛;印度河;恒河平原 (2)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冬季 (4)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遇地形抬升,③位于山地迎风坡所以降水量丰富。 (5)印度;寒假 【命题意图】 1.考查内容 此题主要考查南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即: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南亚地位和旅游。本题考查内容出自湘教版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中第二节南亚。本节教材包括“位置与国家”、“三大地形”、“一年分三季”、“宗教与社会”、“人口与经济”等内容。 2.课标要求 《考试说明》和《地理课程标准》中说明“本单元规定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该题涉及较少的纯记忆题目,大部分题目需要运用地图解答。 3.考查目的 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及读图分析能力,即能够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本题解题入手从读图开始,获取关键信息。 ②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考查语言表述能力。如:本题(4)。 ③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生活。符合“生活中的地理”的地理教学理念,贴近 学生生活实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本题(5) 【试题考点及解析】 (1)题考查南亚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利用海拔高度判断地形。 确定该地地理位置可从两方面入手,一轮廓图,二文字信息即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判断该地为南亚,由此可知A为印度半岛,①为印度河。通过图例海拔高度200米以下确定②地地形为平原,结合所属南亚位置确定②为恒河平原。该题还可通过南亚三大地形判断。 (2)题考查南亚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气候资料,也是气候类型常考的一种形式。本题以气温、降水数据形式呈现,要求学生更应该准确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三步骤(“以温定半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以往学生通过背图形式判断气候类型,没有从根本上掌握判断气候类型方法。 南亚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气候最低气温大于15C,图表2中只有丙1月平均气温21C符合题意,判断该地为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

2018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8中考模拟试卷 地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 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 题意。) 2018年4月12日上午,我国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 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读图回答1?3题。 1.中国领海宽度为 A. 12海里 B . 12千米 C. 24海里 D . 36千米 2 .参加海上阅兵的辽宁舰航母编队,由青岛母港前往 阅兵海域,依次经过的海域是 A.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 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C. 东海-黄海-南海-琼州海峡 D. 南海-东海-黄海-台湾海峡 3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沿海有许多港口,是对外交往的窗口 B. 湿润海风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C. 在海里养殖珍珠,捕鱼虾,发展海洋渔业 D. 沿海受台风等灾害影响大,海洋可有可无 4. 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雨伞”也来了。如果只考虑降水的影响,下列城市“共享雨伞” 使用频率最高的是A. 郑州B .兰州 C .福州D .西宁 “阶梯电价”是指把居民生活用电设置为若干个阶梯分段或分档次定价计算费用。例如,福建省居民生活用电分为0-200千瓦时/月、201-400 度/月、401度及以上/月三档,电价分别为

0.4983 元/度、0.5483 元/度、0.7983 元/度。据此回答第5题。 5. 我国实行阶梯电价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电站建设 B .增加电厂收入 C .确保用电安全 6. 下列山脉中,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组是 A.天山--阴山--南岭 B .太行山-昆仑山-武夷山 C.大兴安岭-巫山-横断山 D .长白山-秦岭-台湾山脉 豆豆和丫丫是一对网上好友,读他们在微信上的一段对话,完成 7. 豆豆生活在 A.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东北高原 D .青藏高原 &丫丫所在的城市是 A.深圳 B .上海 C .北京 D .天津 9 .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全中国、 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西柏坡位于 A.太行山脉 B .武夷山脉 C.天山山脉 D .台湾山脉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大家学习诗歌的热情, 很多诗歌中蕴藏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分析回答 10?11题。 10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能够反映的是 A.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B .我国地势分布特点 C.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D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11.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低 B .地势高,气温低 C.离海远,气温低 D .降水少,气温低 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12 .上述材料表明北京是我国的 A.经济中心 B .文化中心 C .政治中心 13 .会议召开期间,太阳直射点最接近的纬线是 A.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14 .会议期间的正午时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影子的朝向是 A.正东 B .正西 C 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 家。读图,回答 15?16题。 15 .巴基斯坦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大致是 A. 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B. 由南方向北方递减 C. 由东方向西方递减 D .促进节约用电 D .国际交往中心 D .北极圈 A 经洁慣療邛程華

(完整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教版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背景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67515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卷 (满分:50 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30分) 1、风车、郁金香与下列哪个国家有关() A、日本 B、荷兰 C、西班牙 D、巴西 2、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 A、日出前后 B、正午时分 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刚果盆地 D、吐鲁番盆地 4、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界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5、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 6、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其中的原因有() A、利于观察夜景 B、降水少,屋顶是平的,方便住宿且晚上较凉爽 C、气温高,这样凉爽 D、为了避免大型野生动物的侵袭 7、世界上分布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汉语 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 D、法语、日语 8、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海南岛 9、南北极圈位于() A、高纬度 B、中纬度 C、低纬度 D、中、高纬度分界线 10、放暑假时,下列描述符合你家乡实际的是()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全是白天 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0°和180°经线 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D、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1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下列哪个大洋还在不断扩张?()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3、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14、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A、极昼、极夜 B、四季更替 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变化 15、下列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拉丁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16、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的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B、等高线的数值越大,表示海拔越低 C、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表示的是山顶 D、等高线相交的地方表示的是鞍部 17、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广阔平坦的只有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只有山地 C、高原和丘陵相对高度都比较小,但海拔差异大 D、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 18、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 B、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一定导致人口的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总量一定大 19、下列关于人种体貌特征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种体貌特征是天生的,与环境无关 B、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热的地方,因为白色可以反射阳光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目前,我国在两极地区已经建成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62°S,59°W),中山站(69°S,76°E),昆仑站(80°S,77°E),黄河站(79°N,12°E)。据此完成1、2、3、4小题。 1、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2、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3、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4、两极地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石油 B煤炭 C铁矿 D淡水资源 某地理兴趣小组准备外出考察,地点如右图所示,为避免暴雨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能沿山谷行进。据此回答5、6、7小题。 5、图中表示山谷的路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量得甲、乙两桥图上直线距离是1.2厘米, 则实际距离是: A 12千米 B 1.2千米 C 12米 D 1.2米 8、以下有关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有: A美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实现地区专门化和生产机械化

B我国南北自然条件差异明显,造成了“南方面食、北方米饭”的不同饮食习惯 C非洲气候温暖湿润,大部分地区农牧业发达,粮食大量出口 D欧洲西部农业发达,咖啡、香蕉、水稻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9、“桑巴舞、狂欢节、咖啡王国、热带雨林危机……”这些词语让我们联想到: A埃及 B俄罗斯 C巴西 D澳大利亚 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时 45分,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 启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 护航任务。读我国海军舰艇编队航 行路线示意图,回答10、11小题。 10、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依次经过的海域,正确的是: A东海、南海、印度洋 B南海、印度洋、地中海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2.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3.思想性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4.生活性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实践性 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其中,“地球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 2.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要素,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归入“认识区域”的相关内容之中。 3.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河南省初中人教版地理学科教材跟进培训会 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 河南省基础教研室杨惠茹 一:前言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全国性的地理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意味着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道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地域性,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这次的《标准》,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方面作出了许多改进。 二: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区别 教学大纲的名称容易与教师的教学提纲相混淆,而课程标准这一名称则比较简洁、准确。 课程标准的内容比教学大纲涉及领域更广泛,它不仅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等项目,还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活动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等项目。 对于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陈述,不像原教学大纲那样基本上是一个纲目,而是采用行为目标的方式进行陈述 三:新《标准》的特点 1.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改革的步子较大。 《标准》中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以体现地理课程的开放性。可以简要地用"1-5-5-5"(即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五个国家以及我国的五个地区)来形容新《标准》中有关区域地理部分的学习内容。 2.课程标准不再对学习顺序作硬性规定。 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以自己决定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比如教材编写可以先安排"中国地理",也可以先安排"世界地理"。教师可以考虑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集中学习,也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学习。 3.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原则上不涉及深层次的成因问题。 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教材难度,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4.在学习目标的陈述方面,过去教学大纲采取目录形式,表达较笼统和抽象,新《标准》则更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启发性。 《标准》采用了如"运用、识别、举例、说出、说明、分析、评价"等具体的行为动词表达了学习目标。并且,在目标之后有相应的活动建议和说明。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小题。 (1)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陆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四大洋,其中赤道穿过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2)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故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非洲。 【点评】(1)世界大洋水体相互连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最小的大洋,位于北

极附近。 (2)世界陆地共分成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2.我国内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读航程及航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青岛号”帆船经过的温度带有() ①北温带②热带③南温带④南寒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青岛号”帆船最后横渡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帆船手“青岛号”帆船航行路线经过的热量带有北温带、热带、南温带。(2)读图经纬网可得,帆船最后横渡的大洋是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 【点评】(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完整版)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和答案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目前,我国在两极地区已经建成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62°S,59°W),中山站(69°S,76°E),昆仑站(80°S,77°E),黄河站(79°N,12°E)。据此完成1、2、3、4小题。 1、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2、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3、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4、两极地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石油 B煤炭 C铁矿 D淡水资源 某地理兴趣小组准备外出考察,地点如右图所示,为避免暴雨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能沿山谷行进。据此回答5、6、7小题。 5、图中表示山谷的路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量得甲、乙两桥图上直线距离是1.2厘米, 则实际距离是: A 12千米 B 1.2千米 C 12米 D 1.2米 8、以下有关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有: A美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实现地区专门化和生产机械化 B我国南北自然条件差异明显,造成了“南方面食、北方米饭”的不同饮食习惯 C非洲气候温暖湿润,大部分地区农牧业发达,粮食大量出口 D欧洲西部农业发达,咖啡、香蕉、水稻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9、“桑巴舞、狂欢节、咖啡王国、热带雨林危机……”这些词语让我们联想到: A埃及 B俄罗斯 C巴西 D澳大利亚 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时 45分,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 启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 护航任务。读我国海军舰艇编队航 行路线示意图,回答10、11小题。 10、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依次经过的海域,正确的是: A东海、南海、印度洋 B南海、印度洋、地中海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东英中学;;谢俊杰 关注学生必备的地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索质,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慨念、原理等知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避免向学生传输说教式的、纯理论性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学生的观念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如让学生关注身边环境的变化、城市的建设及全球资源状况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发他们学习的使命感。在地理学习情感转化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去获取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信息,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分析、加工这些信息。;; ; 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要求的多元性。新课程标准从侧重生活的地理、侧重文化的地理、侧重科学的地理提出了必修课程三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七个模块的课程要求。由于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掌握全体学生学习地理的思想动态,运用联系生活、启发兴趣、淳淳善诱的方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索养。由于教学对象是对地理学科有兴趣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而主啊动性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他们进行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他们求知欲和探索欲。 学生是教的活动的对象,是学的活动的主体。怎样检验学习主体的学习成效?新课程提出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举措,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通过质疑求异活跃度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如在地球的公转对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影响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互动教学,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角时空分布规律的掌握,再通过质疑求异活动过程,让学生探讨不同地区的太阳高度与建筑设计关系等生活实例,提高他们对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由于地理学科关注的是全球问题及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因而对学生参加探讨活动的评价,更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