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安全用电知识

电工安全用电知识
电工安全用电知识

电工安全用电知识

安全用电包括供电系统的安全、用电设备的安全及人身安全三个方面,它们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供电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用电设备的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而用电事故也可能导致局部或大范围停电,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灾难。

第一节安全用电知识

在用电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电气安全,如果稍有麻痹或疏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触电事故,或者引起火灾或爆炸,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

一、安全电压

交流工频安全电压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

都不得超过50V。我国的安全电压的额定值为42、36、24、12、6V。如手提照明灯、危险环境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应采用36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场合,狭窄、行动不便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应采用24或12V安全电压,以防止因触电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二、安全距离

为了保证电气工作人员在电气设备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时不致误碰带电体,

规定了工作人员离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出现击穿短路事故,规定了带电体离附近接地物体和不同相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安全距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备带电部分到接地部分和设备不同相部分之间的距离,如表1-1所示;

2.设备带电部分到各种遮栏间的安全距离,如表1-2所示;

3.无遮栏裸导体到地面间的安全距离,如表1-3所示;

4.电气工作人员在设备维修时与设备带电部分间的安全距离,如表1-4所

示。

表1-1 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电压

①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表1-2 设备带电部分到各种遮栏间的安全距离

①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表1-3 无遮栏裸导体到地面间的安全距离

①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表1-4 工作人员与带电设备间的安全距离

三、绝缘安全用具

绝缘安全用具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带电体及人体与带电体安全距离不

够所采取的绝缘防护工具。绝缘安全用具按使用功能可分为:

1.绝缘操作用具

绝缘操作用具主要用来进行带电操作、测量和其他需要直接接触电气设备的

特定工作。常用的绝缘操作用具,一般有绝缘操作杆、绝缘夹钳等,如图1-1、图1-2所示。

这些操作用具均由绝缘材料制成。正确使用绝缘操作用具,应注意以下两点:

(1)绝缘操作用具本身必须具备合格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2)只能在和其绝缘性能相适应的电气设备上使用。

2.绝缘防护用具

绝缘防护用具则对可能发生的有关电气伤害起到防护作用。主要用于对泄漏

电流、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和其他接近电气设备存在的危险等进行防护。常用的绝缘防护用具有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隔板、绝缘垫、绝缘站台等,如图1-3所示。当绝缘防护用具的绝缘强度足以承受设备的运行电压时,才可以用来直接接触运行的电气设备,一般不直接触及带电设备。使用绝缘防护用具时,必须做到使用合格的绝缘用具,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第二节电工安全操作知识

(1)在进行电工安装与维修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操作规程,不得玩忽失职。

(2)进行电工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停、送电操作规定,确实做好突然送电的各项安全措施,不准进行约时送电。

(3)在邻近带电部分进行电工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可靠的安全距离。

(4)严禁采用一线一地、两线一地、三线一地(指大地)安装用电设备和

器具。

(5)在一个插座或灯座上不可引接功率过大的用电器具。

(6)不可用潮湿的手去触及开关、插座和灯座等用电装置,更不可用湿抹

布去揩抹电气装置和用电器具。

(7)操作工具的绝缘手柄,绝缘鞋和手套的绝缘性能必须良好,并作定期检查。登高工具必须牢固可靠,也应作定期检查。

(8)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移动电器时,一定要采用36V安全低压电源。在金属容器内(如锅炉、蒸发器或管道等)使用移动电器时,必须采用12V安全电源,并应有人在容器外监护。

(9)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断开电源,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抢救触电者。

第三节电气火灾消防知识

一、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电气火灾是指由电气原因引发燃烧而造成的灾害。短路、过载、漏电等电气事故都有可能导致火灾。设备自身缺陷、施工安装不当、电气接触不良、雷击静电引起的高温、电弧和电火花是导致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周围存放易燃易爆物是电气火灾的环境条件。

电气火灾产生的直接原因:

(1)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电路年久失修、疏忽大意、操作失误及设备安装不合格等将造成短路故障,其短路电流可达正常电流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产生的热量(正比于电流的平方)是温度上升超过自身和周围可燃物的燃点引起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2)过载引起电气设备过热选用线路或设备不合理,线路的负载电流量

超过了导线额定的安全载流量,电气设备长期超载(超过额定负载能力),引起线路或设备过热而导致火灾。

(4)接触不良引起过热如接头连接不牢或不紧密、动触点压力过小等使

接触电阻过大,在接触部位发生过热而引起火灾。

(5)通风散热不良大功率设备缺少通风散热设施或通风散热设施损坏造

成过热而引发火灾。

(6)电器使用不当如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等未按要求使用,或用后忘

记断开电源,引起过热而导致火灾。

(7)电火花和电弧有些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就能产生电火花、电弧,如大容量开关、接触器触点的分、合操作,都会产生电弧和电火花。电火花温度可达数千度,遇可燃物便可点燃,遇可燃气体便会发生爆炸。

二、易燃易爆环境

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各个场所中,广泛存在着易燃易爆物质,如石油液化气、煤气、天然气、汽油、柴油、酒精、棉、麻、化纤织物、木材、塑料等等,另外一些设备本身可能会产生易燃易爆物质,如设备的绝缘油在电弧作用下分解和气化,喷出大量油雾和可燃气体;酸性电池排出氢气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等。一旦这些易燃易爆环境遇到电气设备和线路故障导致的火源,便会立刻着火燃烧。

三、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

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主要致力于消除隐患、提高用电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正确选用保护装置,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1)对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产生电热效应的设备采用隔热、散热、强迫冷却等结构,并注重耐热、防火材料的使用。

(2)按规定要求设置包括短路、过载、漏电保护设备的自动断电保护。对电气设备和线路正确设置接地、接零保护,为防雷电安装避雷器及接地装置。

(3)根据使用环境和条件正确设计选择电气设备。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有导电尘埃的地方应选择有抗绝缘老化功能的产品,或增加相应的措施;对易燃易爆场所则必须使用防爆电气产品。

2.正确安装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1)合理选择安装位置

对于爆炸危险场所,应该考虑把电气设备安装在爆炸危险场所以外或爆炸危险性较小的部位。

开关、插座、熔断器、电热器具、电焊设备和电动机等应根据需要,尽量避开易燃物或易燃建筑构件。起重机滑触线下方,不应堆放易燃品。露天变、配电装置,不应设置在易于沉积可燃性粉尘或纤维的地方等。

(2)保持必要的防火距离

对于在正常工作时能够产生电弧或电火花的电气设备,应使用灭弧材料将其全部隔围起来,或将其与可能被引燃的物料,用耐弧材料隔开或与可能引起火灾的物料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以便安全灭弧。

安装和使用有局部热聚焦或热集中的电气设备时,在局部热聚焦或热集中的方向与易燃物料,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防引燃。

电气设备周围的防护屏障材料,必须能承受电气设备产生的高温(包括故障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可燃、阻燃材料或在可燃性材料表面喷涂防火涂料。

3.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1)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因此应按设备

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操作电气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保持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升等不超过允许值。保持各导电部分连接可靠,接地良好。

(3)保持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保持电气设备的清洁,保持良好通风。

四、电气火灾的扑救

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向公安消防部门求助。扑救电气火灾时注意触电危险,为此要及时切断电源,通知电力部门派人到现场指导和监护扑救工作。1.正确选择使用灭火器

在扑救尚未确定断电的电气火灾时,应选择适当的灭火器和灭火装置,否则,

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和更大危害,如使用普通水枪射出的直流水柱和泡沫灭火器射出的导电泡沫会破坏绝缘。常用灭火剂的种类、用途及使用方法如表1-5所示。

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时,灭火人员应站在上风侧,以防中毒;灭火后空间要注意通风。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时,当其浓度达85%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要注意防止窒息。2.正确使用喷雾水枪

带电灭火时使用喷雾水枪比较安全。原因是这种水枪通过水柱的泄漏电流较

小。用喷雾水枪灭电气火灾时水枪喷嘴与带电体的距离可参考以下数据:10k V及以下者不小于0.7 m。

35k V及以下者不小于1 m。

110k V及以下者不小于3m。

220k V不应小于5 m。

带电灭火必须有人监护。

3.灭火器的保管

灭火器在不使用时,应注意对它的保管与检查,保证随时可正常使用。其具

体保养和检查如表1-5所示。

表1-5 常用电气灭火器的主要性能

第四节触电的危害性与急救

人体是导电体,一旦有电流通过时,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由于触电的种类、方式及条件的不同,受伤害的后果也不一样。

一、触电的种类

人体触电有电击和电伤两类。

(1)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伤。它可以使肌肉抽搐,内部组

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神经麻痹等。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通常说的触电就是电击。触电死亡大部分由电击造成。

(2)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下造

成的人体外伤。常见的有灼伤、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

二、触电方式

1.单相触电

这是常见的触电方式。人体的某一部分接触带电体的同时,另一部分又与大

地或中性线相接,电流从带电体流经人体到大地(或中性线)形成回路,如图1-4所示。

2.两相触电

人体的不同部分同时接触两相电源时造成的触电,如图1-5所示。对于这种情况,无论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人体所承受的线电压将比单相触电时高,危险更大。

3.跨步电压触电

雷电流入地或电力线(特别是高压线)断散到地时,会在导线接地点及周围形成强电场。当人畜跨进这个区域,两脚之间出现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U st。在这种电压作用下,电流从接触高电位的脚流进,从接触低电位的脚流出,从而形成触电,如图1-6a所示。跨步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人体站立点与接地点的距离,距离越小,其跨步电压越大。当距离超过20m (理论上为无穷远处),可认为跨步电压为零,不会发生触电危险。

4.接触电压触电

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接地故障时,如人体两个部分(手和

脚)同时接触设备外壳和地面时,人体两部分会处于不同的电位,其电位差即为接触电压。由接触电压造成触电事故称为接触电压触电。在电气安全技术中接触电压是以站立在距漏电设备接地点水平距离为0.8m处的人,手触及的漏电设备外壳距地1.8m高时,手脚间的电位差U T作为衡量基准,如图1-6b所示。接触电压值的大小取决于人体站立点与接地点的距离,距离越远,则接触电压值越大;当距离超过20m时,接触电压值最大,即等于漏电设备上的电压U Tm;当人体站在接地点与漏电设备接触时,接触电压为零。

5.感应电压触电。是指当人触及带有感应电压的设备和线路时所造成的触

电事故。一些不带电的线路由于大气变化(如雷电活动),会产生感应电荷,停电后一些可能感应电压的设备和线路如果未及时接地,这些设备和线路对地均存在感应电压。

6.剩余电荷触电。是指当人体触及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时,对人体放电造

成的触电事故。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通常含有储能元件,如并联电容器、电力电缆、电力变压器及大容量电动机等,在退出运行和对其进行类似摇表测量等检修后,会带上剩余电荷,因此要及时对其放电。

二、影响电流对人体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频率、持续时间、通过人体的路径及人体电阻的大小等多种因素有关。

1.电流大小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感应越强烈,引起心室颤

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越大。

对于工频交流电,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电流大致分为下列三种。

(1)感觉电流是指引起人体感觉的最小电流。实验表明,成年男性的平

均感觉电流约为1.1mA,成年女性为0.7mA。感觉电流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电流增大时,人体反应边的强烈,可能造成坠落等间接事故。

(2)摆脱电流是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实验表明,

成年男性的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 mA ,成年女性的约为10mA。

(3)致命电流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实验表明,当

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50 mA以上时,心脏会停止跳动,可能导致死亡。

2.电流频率

一般认为40~60Hz的交流电对人体最危险。随着频率的增高,危险性将降低。

高频电流不仅不伤害人体,还能治病。

3.通电时间

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使人体发热和人体组织的电解液成分增加,导致人体电

阻降低,反过来又使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加,触电的危险亦随之增加。

4.电流路径

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通过心脏造成心跳停止,

血液循环中断;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因此,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从手到手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

三、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要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1.首先要尽快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人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

电源。这时,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1)低压触电事故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头,可立即断开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切断电源。

2)电源开关远离触电地点,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的斧头分相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3)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高压触电事故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以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断开开关。

4)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在抛掷金属线前,应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地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

(3)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

1)救护人员不可以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采用适当的绝缘工具且单手操作,以防止自身触电。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造成的摔伤。

3)如果触电事故发生在夜间,应当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抢救,

并避免扩大事故。

2.现场急救方法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当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地对症进行救护。

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1)对症进行救护触电者需要救治时,大体上按照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智清醒,但是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

或者触电者在触电的过程中曾经一度昏迷,但已经恢复清醒。在这重情况下,应当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2)如果触电者伤势比较严重,已经失去知觉,但仍有心跳和呼吸,这时应

当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保持空气流通。同时揭开他的衣服,以利于呼吸,如果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要立即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

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或两者都已停止时,则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迅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地进行,不能等候医生的到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

也不能中止急救。

(2)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在触电者呼吸停止后应用的急救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触电者仰卧,迅速解开其衣领和腰带。

2)触电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中的异物,使其呼吸畅通,必要时可用金属匙柄由口角伸入,使口张开。

3)救护者站在触电者的一边,一只手捏紧触电者的鼻子,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后,使触电者颈部上抬,头部后仰,然后深吸一口气,用嘴紧贴触电者嘴,大口吹气,接着放松触电者的鼻子,让气体从触电者肺部排出。每5s吹气一次,不断重复地进行,直到触电者苏醒为止,如图1-7所示。

对儿童施行此法时,不必捏鼻。开口困难时,可以使其嘴唇紧闭,对准鼻孔

吹气(即口对鼻人工呼吸),效果相似。

(3)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跳动停止后采用的急救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图1-8所示:

1)触电者仰卧在结实的平地或木板上,松开衣领和腰带,是其头部稍后仰(颈部可枕垫软物),抢救者跪跨在触电者腰部两侧。

2)抢救者将右手掌放在触电者胸骨处,中指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端,左手掌复压在右手背上(对儿童可用一只手),如图1-8b所示。

3)抢救者借身体重量向下用力挤压,压下3~ 4cm,突然松开,如图1-8d所示。挤压和放松动作要有节奏,每秒钟进行一次,每分钟宜挤压60次左右,不可中断,直至触电者苏醒为止。要求挤压定位要准确,用力要适当,防止用力过猛给触电者造成内伤和用力过小挤压无效。对儿童用力要适当小些。

(4)触电者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允许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

“胸外心脏挤压法”。单人救护时,可先吹气2~ 3次,再挤压10~ 15次,交替进行。双人救护时,每5s吹气一次,每秒钟挤压一次,两人同时进行操作,如图1-9所示。

抢救既要迅速又要有耐心,即使在送往医院途中也不能停止急救。此外不能给触电者打强心针、泼冷水或压木板等。

第五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知识

一、接地

1.接地的基本概念

接地是将电气设备或装置的某一点(接地端)与大地之间做符合技术要求的电气连接。目的是利用大地为正常运行、绝缘损坏或遭受雷击等情况下的电气设备等提供对地电流流通回路,保证电气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2.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两部分组成,如图1-10所示。接地体是埋入大地中并和大地直接接触的导体组,它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自然接地体是利用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金属构件、金属管道、钢筋混泥土建筑物的基础等作为接地体。人工接地体是用型钢如角钢、钢管、扁钢、圆钢制成的。人工接地体一般有水平敷设和垂直敷设两种。电气设备或装置的接地端与接地体相连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

3.中性点与中性线

星型联接的三相电路中,三相电源或负载连在一起的点称为三相电路的中性

点。由中性点引出的线称为中性线,用N表示,如图1-11a所示。

4.零点与零线

当三相电路中性点接地时,该中性点称为零点。由零点引出的线称为零线,如图1-5-11b 所示。

二、电气设备接地的种类

1.工作接地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将电路中的某一点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地连接,称为工作接地。如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某一点接地等,其作用是为了降低人体的接触电阻。

供电系统中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称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系统中,一相短路,其它两相的对地电压为相电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一相短路,其他两相的对地电压接近线电压。

2.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连接。其原理如图1-12所示。当电气设备不接地时,如图1-12a所示,若绝缘损坏,一相电源碰壳,电流经人体电阻R r、大地和线路对地绝缘电阻 R j构成的回路,若线路绝缘电阻损坏,电阻R j变小,流过人体的电流增大,便会触电;当电气设备接地时,如图1-12b所示,虽有一相电源碰壳,但由于人体电阻R r远大于接地电阻R d(一般为几欧),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I r极小,流过接地装置的电流I d则很大,从而保证了人体安全。

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或不直接接地的电网系统。

3.保护接零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等与电网中的零线作可靠的

电气连接,称保护接零。保护接零可以起到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作用,其原理如图1-13b。当一相绝缘损坏碰壳时,由于外壳与零线连通,形成该相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低压断路器等)迅速动作,切断电源,消除触电危险。对未接零设备,对地短路电流不一定能使线路保护装置迅速可靠动作,如图1-13a所示。

三、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措施

(1)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合上电流时,先合隔离开关,再合负荷开关,分断电流时,先断负荷开关,再断隔离开关;

(2)电气设备一般不能受潮,在潮湿场合使用时,要有防雨水和防潮措施。电气设备工作时会发热,应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和防火措施;

(3)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电气设备运行时可能

会出现故障,所以应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欠压和失压保护等保护措施;

(4)凡有可能被雷击的电气设备,都要安装防雷措施;

(5)对电气设备要做好安全运行检查工作,对出现故障的电气设备和线路

应及时检修。

国标规定:L——相线

N——中性线

PE——保护接地线

PEN——保护中性线,兼有保护线和中性线的作用。

4.重复接地

三相四线制的零线在多于一处经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情况称为重复

接地。对1kV以下的接零系统中,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重复接地的作用:降低三相不平衡电路中零线上可能出现的危险电压,减轻单相接地或高压串入低压的危险。5.其他保护接地

(1)过电压保护接地为了消除雷击或过电压的危险影响而设置的接地。

(2)防静电接地为了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而设置的接地。

(3)屏蔽接地为了防止电磁感应而对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屏

蔽线的外皮或建筑物金属屏蔽体等进行的接地。

初中九年级(初三)物理 电工安全用电知识

安全用电知识 安全用电包括供电系统的安全、用电设备的安全及人身安全三个方面,它们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供电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用电设备的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 第一节安全用电知识 在用电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电气安全,如果稍有麻痹或疏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触电事故,或者引起火灾或爆炸,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一、安全电压 交流工频安全电压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 都不得超过50V。我国的安全电压的额定值为42、36、24、12、6V。如手提照明灯、危险环境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应采用36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场合,狭窄、行动不便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应采用24或12V安全电压,以防止因触电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二、安全距离 为了保证电气工作人员在电气设备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时不致误碰带电体, 规定了工作人员离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出现击穿短路事故,规定了带电体离附近接地物体和不同相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安全距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备带电部分到接地部分和设备不同相部分之间的距离,如表1-1所示;2.设备带电部分到各种遮栏间的安全距离,如表1-2所示; 3.无遮栏裸导体到地面间的安全距离,如表1-3所示; 4.电气工作人员在设备维修时与设备带电部分间的安全距离,如表1-4所 示。 表1-1 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电压

①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表1-2 设备带电部分到各种遮栏间的安全距离 ①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表1-3 无遮栏裸导体到地面间的安全距离 ①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表1-4 工作人员与带电设备间的安全距离 三、绝缘安全用具

电工安全知识培训

电工安全知识培训 维修电工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在掌握电工基本的知识和工作范围内的安全操作规程后,才能参加电工的实际操作。 1.维修电工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身体健康、精神正常。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气管哮喘、神经系统疾病、色盲疾病、听力障碍及四肢功能有严重障碍者,不能从事维修电工工作。 (2 必须通过正式的技能鉴定站考试合格并持有维修电工操作证。(3必须学会和掌握触电紧急救护法和人工呼吸法等。 2.维修电工人身安全知识 (1)在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不得玩忽职守。 (2)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停电部分操作时,要切实做好防止突然送电时的各项安全措施,如挂上“有人工作,不许合闸!”的警示牌,锁上闸刀或取下总电源保险器等。不准约定时间送电。 (3)在邻近带电部分操作时,要保证有可靠的安全距离。 (4)操作前应仔细检查操作工具的绝缘性能,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安全用具的绝缘性能是否良好,有问题的应立即更换,并应定期进行检查。 (5)登高工具必须安全可靠,未经登高训练的,不准进行登高作业。(6)如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 3.设备运行安全知识

(1)对于已经出现故障的电气设备、装置及线路,不应继续使用,以免事故扩大,必须及时进行检修。 (2)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接通电源时必须先合隔离开关,再合负荷开关;断开电源时,应先切断负荷开关,再切断隔离开关。 (3 当需要切断故障区域电源时,要尽量缩小停电范围。有分路开关的,要尽量切断故障区域的分路开关,尽量避免越级切断电源。(4)电气设备一般都不能受潮,要有防止雨雪、水气侵袭的措施。电气设备在运行时会发热,因此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有的还要有防火措施。有裸露带电的设备,特别是高压电气设备要有防止小动物进入造成短路事故的措施。 (5)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措施。凡有可能被雷击的电气设备,都要安装防雷设施。 焊工安全知识培训 一、电焊(气割、气焊)工、须经体检,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认真检查电、气焊设备、机具的安全可靠性,对受压容器,密闭容器、管道,进行操作时,要事先检查,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要冲洗干净。在容器内焊割要二人轮换,一人在外监护。照明电压应低于36伏。 二、严格执行。“三级防火审批制度”。焊接场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按规定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严格执行“焊工十不焊割”的规定。

维修电工初学必看基础知识

维修电工初学必看基础 知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维修电工初学必看基础知识 三相五线制用颜色黄、绿、红、淡蓝色分别表示U、V、W、N 保护接地线双颜色(PE) 变压器在运行中,变压器各相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最大不平衡电流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25%。变压器投入运行后应定期进行检修。 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宜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混用。 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的额定电压一般为100V。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在工作时不得短路。因短路时将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有可能烧坏互感器,为此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二次侧都装设熔断器进行保护。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有一端必须接地。这是为了防止一,二次线圈绝缘击穿时,一次高压窜入二次侧,危及人身及设备的安全。 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二次侧接近于短路状况。二次线圈的额定电流一般为5A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在工作时决不允许开路,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有一端必须接地,防止其一、二次线圈绝缘击穿时,一次侧高压窜入二次侧。 电流互感器在联接时,要注意其一、二次线圈的极性,我国互感器采用减极性的标号法。 安装时一定要注意接线正确可靠,并且二次侧不允许接熔断器或开关。即使因为某种原因要拆除二次侧的仪表或其他装置时,也必须先将二次侧短路,然后再进行拆除。 低压开关是指1KV以下的隔离开关、断路器、熔断器等等 低压配电装置所控制的负荷,必须分路清楚,严禁一闸多控和混淆。 低压配电装置与自备发电机设备的联锁装置应动作可靠。严禁自备发电设备与电网私自并联运行。 低压配电装置前后左右操作维护的通道上应铺设绝缘垫,同时严禁在通道上堆放其他物品。 接设备时:先接设备,后接电源。 拆设备时:先拆电源,后拆设备。 接线路时:先接零线,后接火线。 拆线路时:先拆火线,后拆零线。

电工作业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编号:AQ-ST-01352 ( 安全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工作业安全知识考试题库Examination question bank of electrician operation safety knowledge

电工作业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安全试题的作用:“安全员是经过培训及考核取得上岗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根据安全发的规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重点工序必须有安全员进行检查监督” 一、单选题 1、电气工作人员对《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应(C)考试一次。 A、每四年 B、每两年 C、每年 2、如发生(A)情况时,可不等待命令即行断开电源,但事后应立即报告领导。 A、严重危及人身安全 B、一般缺陷处理 C、拉合开关的单一操作 3、无安全施工措施或交底,(A)布置施工。 A、严禁 B、可以

C、边编制安全措施边 4、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A)。 A、立即制止 B、进行提醒 C、报告领导 5、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B) A、恢复呼吸 B、脱离电源 C、保持清醒 6、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以下不正确的救护措施是:(C) A、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 B、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

电工基础知识试题

电工基础知识试题 l、什么叫简单线路? 答:由电源、开关、导线和电阻,组成的电路叫简单电路。 2、怎样用万用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答:测量电流时应将万用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测量电压时应将万用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上。 3、巡视检查时应注意安全距离,电压10Kv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答:0.7m。 4、装设接地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并接触良好。 5、防止电气设备外壳带电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保护接地及保护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外壳带电的有效措施。 6、照明线路每一路配电线容量的标准是什么? 答:不得大于2kw 7、直接埋地电缆埋地深度的标准是什么? 答:不小于0.7m 8、白帜灯、日光灯等电灯吊线应用截面最小应选择多大? 答:不小于0.75mm的绝缘软线。 9、家庭没有接地保护时,把接地线连接到铁水管上可以吗? 答:不可以。 10、在低压工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的工具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答:不小干0.lm 11、导线截面的安全载流量应该怎样选择? 答:应大于最大的连续负荷电流。 12、一般情况下在三相相四线供电线路中零线截面应取多大? 答:零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的50%。 13、对于单相线路或接有单台容量比较大的单相用电设备线路,零线截面应该怎样选择? 答:应和相线截面相同。 14、触电机会比较多,危险性比较大的场所,照明应用什么样的灯具? 答:局部照明和手提照明应采用额定电压36V以下的安全灯,并应配用行灯变压器降压。 15、变压器停电的顺序是什么? 答:先停负荷侧,再停电源侧面,送电时顺序相反。 16、为什么三相四线制照明线路的零线不准装保险? 答:如果零线上装保险,当保险熔断时,如果断点后面的线路上三相负荷不平衡时,易烧坏用电器,引发事故。 17、怎样选择照明线路保险丝? 答:1)干线的保险丝容量应等于或稍大于各分支线保险丝之和。 2)各分支线保险丝容量(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稍大于各盏电灯工作电流之和。 18、怎样选择异步电动机的保险丝? 答:1)一台电动机线路:1.5-3倍电动机额定电流。 2)多台电动机线路:1.5-3倍功率最大的一台电动机+工作中同时开动的其它电动机的额定电流。19、在线路上工作时,人体或所携带的工具与临近10kv以下带电导线的安全距离最少是多少? 答:10kv以下不小于1m。

员工安全用电基本要求

员工安全用电基本要求 1.生产现场内的电气设备,不要随便乱动。自己使用的设备、工具,如电气部分出了故障,不得私自修理,也 不能带故障运行,应立即请电工检修。 2.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 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 3.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防止万一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 4.使用的电气设备,其外壳按有关安全规程,必须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对于接地或接零的设施,要经常进 行检查。一定要保证连接牢固,接地或接零的导线不得有任何断开的地方。 5.需要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如通风设施、照明灯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再移动。同时,导线要 收拾好,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如果导线被物体压住时,不要硬拉、硬拽,防止将导线拉断。 6.工作台上,分拣机、皮带机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其电压不得超过36伏。 7.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线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之内,以免有雷击时,发生雷电流入地下产生跨步电压触电。 8.当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到地面时,导线断落点周围10米以内,禁止人员入内,以防跨步电压触电。如果此时已有人在10米之内,为防止跨步电压触电,不要跨步奔走,应用单足或并足跳离危险区。 9.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用黄砂、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材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因它们有导电的危险。另外,救火时应注意自身的任何部分及灭火器具等,不得与电线、电气设备接触,以防 发生触电。

10.在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去冲洗电气设施,或用湿抹布去擦拭电气设备,以防止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 11.悬挂标志牌。标志牌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如遇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检修设备的开关上时,应在检修设备前,提前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志牌,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电力安全常识

电力安全常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电力安全常识 1.一般的安全用电常识 在企业生产中,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这些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拆开的、断裂的或裸露的带电接头,必须及时用绝缘物包好,并放在人们不易碰到的地方。 (2)在工作中要尽量避免带电操作,尤其是手在打湿的时候,或必须带电操作时,应尽量用一只手工作,另一只手可放在袋中或背后,同时最好有人监护。 (3)当有几个人进行电工作业时,如其中一人需接通电源,应在接通电源前通知其他人。 (4)不要依赖绝缘来防范触电,因为绝缘体的性能有时也不太稳定。 (5)如果发现高压线断落时,不要靠近,至少要保持8~10m的距离,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6)如发现电气故障和漏电起火时,要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在未切断电源以前,不要用水或酸、碱泡沫灭火器灭火。 (7)如发现有人触电,应马上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等绝缘物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挑开,使触电者及时离开电源。如触电者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马上送医院抢救。 2.电气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电气作业安全管理措施的内容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机构和人员 电工是特殊工种,又是危险工种,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企业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用电量迅速增加,专业电工日益增多,而且分散在全厂各部门。因此,电气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了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技术部门设置专人负责电气安全工作,动力部门或电力部门也应有专人负责用电安全工作。 (2)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人们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操作规程,是保障安全、促进生产的有效手段。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安装规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制度,以及其他规章制度都与安全有直接的关系。 (3)电气安全检查 电气设备长期带“病”运行、电气工作人员违章操作是发生电气事故的重要原因。为了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应教育所有电气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而且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电气安全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 (4)电气安全教育 电气安全教育是为了使工作人员了解关于电的一些基本知识,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从而能安全地、有效地进行操作。 (5)安全资料 安全资料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据。一些技术资料对于安全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应注意收集和保存。

电工电子安全用电规程

电工电子安全用电规程 1、任何电器设备未经验电,一律视为有电状态处理,不准用身体和导电物触摸。 2、带电工作台不准放置茶杯、饮料等液体及与工作无关的导电物体。 3、电气开关和插座附近严禁堆放导电物品。 4、严禁乱拉、乱接电气线路。 5、非专业人员和非指定人员,不得进行控制柜和控制开关等电气设备的操作。 6、用电时,先打开控制电源总开关,然后打开电源分开关,最后打开终端的用电设备,使用结束后切断电源操作顺序与之相反。 7、发现有异味及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有关电源,并通知有关人员,

以便及时妥善处理 8不准用湿手或湿物触摸电器、开关、插头、照明灯具。 9、正确使用插头、插座、开关、电器。 10、离开岗位前,应检查及断开无用的电源。 11、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时,应立即断开有关设备电源,然后进行抢救并通知相关部门。 12、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再用四氯化碳,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严禁使用水和泡沫灭火器。 13、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一是立即断开触电者所触及的导体或设备的电源;二是设法使触电者脱离带电部分。 (1)低压触电时,可采取以下脱离电源的措施: ①“拉”: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拨出插销式瓷插保险。 ②“切”:用带有绝缘手柄的绝缘工具剪断电源线,或用干燥手柄

③“挑”: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导线。 ④“垫”:用绝缘材料垫在触电者身下,使之脱离电源。 ⑤“拽”:用绝缘物品戴在手上拉开触电者。 (2)高压触电时,可采取以下脱离电源的措施: ①立即通知有关供电单位或客户停电。 ②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电源开关或熔断器。 ③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之前,应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可靠接地,然后另一端系上重物抛掷,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另 外,抛掷者抛出线后,要迅速离开接地的金属线8m以外或双腿并拢站立,防止跨步电压伤人。在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

维修电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最新版】

维修电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1.扑灭电气火灾应用哪几种消防器材?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 答:变压器、油断路器、电容器等充油电气设备都有比较的绝缘油。这些电气设备发生事故时,应采用电气火灾灭火器,如: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机等可进行带电灭火。 对灭火机的正确使用的保管要求如表14-4。此外,采用上述灭火机进行灭火时,灭火机与代电导体之间应保持如下安全距离: 110千伏及以下不小于1米; 110-220千伏不小于2米;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时,扑救人员要离火区2-3米,小心喷射,勿使干冰沾着皮肤,同时要打开门窗加强通风。 2.如何区分高压,低压和安全电压?具体规程如何? 答:从安装技术方面考虑,通常将电气设备为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如:凡设备对电压在250伏以上者为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伏

及以下者为低压。而36伏及以下的电压则称为安全电压(在一般情况下对人身无危害)。 潮湿环境和特别危险的局部照明及携带式电动工具等,如无特殊安全装置和安全措施,均应采用36伏的安全电压,风工作场所潮湿或在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的手提电动用具或照明灯,均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 3.触电者触电时的危险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人触电后都将要威胁触者的生命安全,其危险程度和下列因素有关: ①通过人体的电压; ②通过人体的电流; ③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 ④频率的高低; ⑤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⑥触电者的体质情况; ⑦人体的电阻。 4.常见的触电事故有几种? 答:用电中发生各种不同形式的触事故,从总的情况来看,常见的触电形式有如下几种: ①直接触碰上了带电的导体。这种触电往往是由于用电人员缺管用电知识或在工作中不注意,不按有关规程和安全工作距离办事等,直接触碰上了裸露外面导电体,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 ②由于某些原因,电气设备绝缘受到了破坏漏了电,而没有及时发现或疏忽大意,触碰上了漏电的设备。 ③由于外力的破坏,如雷击、弹打等,使送电的导线断落地上,人行走时跨入了有危险电压的范围内,造成不电压触电。 ④高压送电线路处地大自然环境中,由于风力或与其它带电导线并架等原因,受到感应,在导线上带了静电。工作时不注意或未采取

电工安全用电知识

电工安全用电知识 安全用电包括供电系统的安全、用电设备的安全及人身安全三个方面,它们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供电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用电设备的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而用电事故也可能导致局部或大围停电,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灾难。 第一节安全用电知识 在用电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电气安全,如果稍有麻痹或疏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触电事故,或者引起火灾或爆炸,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 一、安全电压 交流工频安全电压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都不得超过50V。我国的安全电压的额定值为42、36、24、12、6V。如手提照明灯、危险环境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应采用36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隧道、矿井等工作场合,狭窄、行动不便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应采用24或12V安全电压,以防止因触电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二、安全距离 为了保证电气工作人员在电气设备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时不致误碰带电体,规定了工作人员离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出现击穿短路事故,规定了带电体离附近接地物体和不同相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安全距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备带电部分到接地部分和设备不同相部分之间的距离,如表1-1所示; 2.设备带电部分到各种遮栏间的安全距离,如表1-2所示; 3.无遮栏裸导体到地面间的安全距离,如表1-3所示; 4.电气工作人员在设备维修时与设备带电部分间的安全距离,如表1-4所 示。表1-1 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电压

①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表1-2 设备带电部分到各种遮栏间的安全距离 ①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表1-3 无遮栏裸导体到地面间的安全距离 ①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表1-4 工作人员与带电设备间的安全距离 三、绝缘安全用具 绝缘安全用具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带电体及人体与带电体安全距离不够所采取的绝缘防护工具。绝缘安全用具按使用功能可分为: 1.绝缘操作用具 绝缘操作用具主要用来进行带电操作、测量和其他需要直接接触电气设备的特定工作。常用的绝缘操作用具,一般有绝缘操作杆、绝缘夹钳等,如图1-1、图1-2所示。这些操作用具均由绝缘材料制成。正确使用绝缘操作用具,应注意以下两点:

电工电子安全知识

、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在工作环境中见到以下标志,表示( B ) A.注意安全 B.当心触电 C.当心感染 2、国际规定,电压( C ) 伏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危险。 A.36伏B.65伏C.25伏 3、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B ) 。 A.零线B.火线C.地线 4、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 C ) A.在此工作” B.“止步,高压危险” 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5、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A )导致人身伤亡的。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B.烧伤C.电休克 6、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C )和胸外心脏挤压。 A.按摩B.点穴C,人工呼吸 7、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 C ) 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B.用沙土灭火C.用水灭火 8、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B )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B.数万伏C 220伏 9、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A ) 。 A.触电事故B.电压波动C.电荷超负荷 10、长期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操作者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C ) A.呼吸困难B.神经失常C.疲劳无力 11、下列哪种灭火器适于扑灭电气火灾?( A ) A.二氧化碳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 12、金属梯子不适于以下什么工作场所?( A ) A.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B.坑穴或密闭场所C.高空作业 13、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米内,禁止人员进入。( B ) A.10 B.20 C.30 14、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下列注意事项哪个正确?( B ) A.使用万能插座B.使用漏电保护器C.身体或衣服潮湿 15、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电压一般是从( C ) 伏开始。 A.24 B.26 C.65 16、使用电气设备时,由于维护不及时,当( A )进入时,可导致短路事故。 A.导电粉尘或纤维B.强光辐射C.热气 17、工厂内各固定电线插座损坏时,将会引起( C ) 。 A.引起工作不方便B.不美观C.触电伤害 18、民用照明电路电压是以下哪种?( C ) A.直流电压220伏B.交流电压280伏C.交流电压220伏 l9、检修高压电动机时。下列哪种行为错误? ( C ) A.先实施停电安全措施,再在高压电动机及其附属装置的回路上进行检修工作。 B.检修工作终结,需通电实验高压电动机及其启动装置时,先让全部工作人员撤离现场,再送电试运转。C.在运行的高压电动机的接地线上进行检修工作。 20、下列有关使用漏电保护器的说法,哪种正确?( A ) A.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B.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不可对地绝缘。 C.漏电保护器在日常使用中不可在通电状态下按动实验按钮来检验其是否灵敏可靠。

电工基本的安全知识

电工基本的安全知识 来源:作者:时间:2007-10-28 Tag:点击: 698 1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可带电灭火的器材是哪几种 答: 1211 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干粉(回答 2 种算对) 2 、按触电事故发生频率看,一年当中哪几个月份事故最集中 答: 6~9 月 3 、安全电压最高是多少伏 答: 42 伏 4 、通过人身的安全直流电流规定在多少以下 答: 50mA 5 、通过人身的交流安全电流规定在多少以下 答: 10mA 6 、触电紧急救护法时,首先应进行什么然后立即进行什么 答:触电解救;人工呼吸。 7 、我们厂防止直击雷的保护装置有几种 答:避雷针;避雷网;消雷器。 8 、电线接地时,人体距离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高,距离越远,跨步电压越低,一般情况下距离接地体多少,跨步电压可看成是零。 A : 10m 以内 B : 20m 以外 C : 30m 以外 答: B 9 、低压验电笔一般适用于交、直流电压为() V 以下。 字串5 A : 220 B : 380 C : 500 答: C

10 、施工现场照明设施的接电应采取的防触电措施为()。 A :戴绝缘手套 B :切断电源 C :站在绝缘板上 答: B 11 、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A :触电的方式 B :人体电阻的大小 C :触电电压的高低 D :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答: D 12 、消除管线上的静电主要是做好什么 答:接地 13 、什么叫安全电压 答: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人体接触到有一定电压的带电体后,其各部分组织(如皮肤、心、脏、呼吸器官和神经系统等)不发生任何损害时,该电压称安全电压。 14 、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因素有:电流的大小,人体电阻,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电压的高低,电流的途径,人体状况。 字串9 15 、运行中的电动机停机后再起动,在热状态下允许热起动多少次在冷状态下允许连续起动多少次 答: 1 次; 2~3 次 16 、施工用电动机械设备,应采用的保护措施为 答:必须采用保护接零,同时还应重复接地。 17 、电气安全措施有哪两部分 答: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18 、脱离低压电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 1 )切断电源;( 2 )割断电源线;( 3 )挑拉电源线; ( 4 )拉开触电者;( 5 )采取相应救护措施。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大全)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一) 1、运行、检查、检修电器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工南钢、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 2、电工应基本掌握电器安全知识,包括高压、低压、直流、交流电子技术等,必须持证操作,未经培训和考试不合格者不得独立操作。 3、大项目检查时,必须要工作处做好安全措施。 4、检查、维修电器设备时,应有人监护,严禁独立一人作业。 5、检查、维修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南钢的有关安全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操作,切断电源,进行验电程序,挂上“在检修中,严禁合闸”警示牌,确认无电并采取短路接地措施;确认检修完毕,清理现场后,应由停电挂警告牌者取下,按程序恢复送电。 6、电工操作者和检修者在工作前,应验明劳保用品和工具是否符合绝缘安全要求,严禁侥幸作业。 7、凡需用行灯照明时,必须采用安全电压36V及以下。使用保险必须符合电业技术设计要求,严禁用不同规格、替用。 8、一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支架,必须有良好的安全保护装置。 9、对正在运行的电器设备,发生或未发生不正常现象一律不准带负荷拉、隔离开关。 10、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不得随意变动或拆除,不得更改其整定好的设计参数,必须定期做预防性检验及绝缘防护用品的预防性试验。 11、电工必须具备必要的电气安全救护,防火知识,掌握触电后的紧急救护法及电火灾扑救方法。 12、熟知电气用消防器材,电工随时可用会用。 13、一般情况下,在电器设备上工作均应停电后操作。必须带电作业时,要采取安全措施,按带电作业规程操作。 14、严格按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进行安装及维护。电线、电缆、母线等电板导接头处要拧紧,绝缘包扎好,严禁有松动或破损裸露的现象。 15、对于电气设备的裸露部位(带电体)或旋转部位设置安全防护或防护遮拦,并挂牌显示。 16、外线登高电工必须严格遵守高空作业安全规程。 17、高压停电送电,必须得到有关主管方面的指令,方可按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进行操作,拉闸时必须两人,操作者应听取监护者发布逐条操作命令,操作人员再背读命令无误后再操作。 18、谨防静电危害,做好静电安全措施,雷电时,禁止带电作业。 19、移动用电工具必须经南钢安检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二) 一、在电工作业时,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1)未经过相关培训,持证上岗,不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 (2)检修作业前未按规定办理相关的安全措施导致触电。 (3)不按电工规定的劳动用品穿戴(绝缘鞋等)导致触电。 (4)高处作业不带安全帽、安全带,使用的梯台不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导致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5)带电作业导致触电。 (6)检修作业前未做工作标识,无安全措施,误送电导致触电。 (7)在检修岗位不遵守相关岗位的安全规定,导致事故。 (8)不使用应该使用的绝缘手套、绝缘棒、绝缘鞋等操作导致触电。 二、为保证电工操作的安全,操作者应做到的防护措施: (1)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取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2)检修作业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挂好接地、工作牌等) (3)按规范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电工基础及电气安全知识学习

电工基础知识 1、直流电路 电流的通路称为电路,直流电源构成的电路称直流电路。 ?电流的单位是A(安培); ?电压的单位是V(伏特);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电功率的单位是W(瓦特)。 2、单相交流电路 电压、电流、电动势等的大小和方向均按正弦波形状周期性变化的叫做交流电。我们把交流电在某一时刻的大小称为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的瞬时值称为最大值。频率是指1s内交流电重复变化的次数,用字母f表示,单位是Hz(赫兹)。 一个交流电通过一个电阻在一个周期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和某一直流电流通过同一电阻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这个直流电的量值就称为交流电的有效值。 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等于交流电的电流、电压、电动势最大值的0.707倍。 有功功率 单相交流电路的电压有效值为U、电流有效值I,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为ф,单位为W(瓦);P=UIcos ф 功率因素cos ф 视在功率单位为V A(伏安)

S= UI 无功功率单位为Var(乏) Q=UIsin ф 3、三相交流电路 由三相交流电源和三相负载组成的电路,叫三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源是由三个最大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互的相位差为120°的电动势作为供电的体系。 三相的连接有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两种。 三相电路功率计算 P=√3 U线I线cos фQ= √3 U线I线sin ф S= √3 U线I线

电气安全知识 1、电气事故种类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电伤和电击。 电伤:是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严重时会导致人体休克乃至死亡。 电击使人致死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流过心脏的电流过大、持续时间过长而致死; 第二是因电流作用使人产生窒息而死亡; 第三是因电流作用使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其中第一点是致人死亡是占比例最大的原因。 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电击可分为单相电击和两相电击。 间接电击是由于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接地故障,设备金属外壳及接地点周围出现对地电压引起的。它包括跨步电压电击(室内不得接近接地故障点4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m以内)和接触电压电击(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2、电气安全操作 2.1 电气安全用具 电气安全用具按其基本作用可分为绝缘安全用具和一般防护安全用具两大类。 绝缘安全用具是用来防止工作人员直接电击的安全用具。它分为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两种。 1)基本安全用具是指那些绝缘强度能长期承受设备的工作电压,并且在该电压等级产生内部过电压时能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工具(绝缘棒、验电器等)。 2)辅助安全用具是指那些主要用来进一步加强基本安全用具绝缘强度的工具(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等)。 一般性防护安全用具没有绝缘性能,主要用于防止停电检修的设备突然来电、工作人员走错间隔、误登带电设备、电弧灼伤、高空坠落等事故的发生。

电工作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电工作业安全用电技术措 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590-11 电工作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停电、验电、设备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后,方能开始工作。上述安全措施由值班人员或断开电源人执行,并应有监护人在场。 一停电 工作地点必须停电的设备如下: 1. 待检修的设备; 2. 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的距离10KV及以下,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0.35m的; 3. 在10KV以下的设备上进行工作又无安全遮拦,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0.7m的; 4. 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面或两侧且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将检修设备停电,必须把各方面电源完全断开,拉开电闸,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

开点。与停电设备有关的变压器和电压互感器,必须从高低压两侧断开,防止向停电检修设备返送电。禁止在只经开关断开的设备上工作,必须断开开关和刀闸的操作电源,刀闸操作把手也要锁住方可进行工作。 二验电 验电时,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而且合格的验电器,在检修设备的进出线两侧分别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以确认验电器良好。如果在木杆、木梯或木架上验电,不接地线不能指示者,可在验电器上接地线,但必须经值班负责人许可。 三装设接地线 当验明确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这是保证工作人员在工作地点防止突然来电的可靠安全措施,同时设备断开部分的剩余电荷亦可因接地而放尽。 对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部位或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停电设备都要装设接地线,所装接地线与带电部分应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

电工安全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电工安全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姓名社号分数 一单选题 1、国际规定,电压( C ) 伏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危险。 A.36伏 B.65伏 C.25伏 2.触电最危险的电流途径(A )。 A左手到胸部心脏B从左手到右手C从手到脚D从脚到脚 3.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 C ) A."在此工作” B.“止步,高压危险” 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4.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C )和胸外心脏挤压。 A.按摩 B.点穴 C,人工呼吸 5.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B ) 。 A.零线 B.火线 C.地线 6.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 A ) 。 A.触电事故 B.电压波动 C.电荷超负荷 7、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下列注意事项哪个正确?( B ) A.使用万能插座 B.使用漏电保护器 C.身体或衣服潮湿 8.装设接地线时,应( B )。 A、先装中相B、先装接地端,再装设备端 C、先装导线端 9.接受倒闸操作命令时( A )。 A、要有监护人和操作人在场,由监护人接受B、只要监护人在场,操作人也可以接受C、可由变电站(所)长接受 10.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 C )

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 B.用沙土灭火 C.用水灭火 二多选题 1. 电流通过人体时破坏人体内细胞的正常工作,主要表现为(ABCD)。 A.生物效应 B.热效应 C.化学效应 D.机械效应 E.辐射效应 2.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ABCDEF ) A.绝缘 B.屏护 C.间距 D.接地和接零 E.装设漏电保护器 F.采用 安全电压 3我国安全电压中交流电分5个等级(BCDEF ) A .72V B. 42V C. 36V D. 24VE. 12V F. 6V 4.电动机起火的原因(ABCDEFG). A.短路故障 B.过负荷 C.电源电压太低或太高 D.电动机起动时间过长或短时间内多次起动 E.电动机轴承润滑不足 F.电动机堵塞风道 G.接线端子接触电阻过大 5. 触电急救的原则是(ABCD) A.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B. 分秒必争就地抢救 C. 用正确的方法 进行施救D. 坚持抢救决不放弃 三填空题 1. 小电流电击使人致命的最危险、最主要原因是(引起心室颤动)。 2.人体触电时,根据电流大小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 (室颤电流)三个等级。 3.从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 (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接触触电)

国家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

一、职业概况 1.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2.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并能高空作业。 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7.培训要求 ⑴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⑵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⑶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表及工具。 8.鉴定要求 ⑴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⑵申报条件 ①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b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c本职业学徒期满。 ②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b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c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d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③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

电工安全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电工安全知识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保护接零是指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部分与电网的()相互连接。 2、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的两点时,由于()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这种现象就是触电。 3、从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触电、()触电和()触电。 4、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应是()绝缘的,线路应是绝缘良好。 5、重复接地是指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连接,其安全作用是:降低漏电设备()电压;减轻零线断线时的()危险;缩短碰壳或接地短路持续时间;改善架空线路的()性能等。 6、静电有三大特点:一是()高;二是()感应突出;三是()放电现象严重。 7、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是()、()、设备及其导体载流量、明显和准确的()等是保证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 8、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国际规定,电压( )伏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危险。 A.36伏B.65伏C.25伏 2、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 。 A.零线B.火线C.地线 3、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 )

A.“在此工作”B.“止步,高压危险”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4、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和胸外心脏挤压。 A.按摩 B.点穴C.人工呼吸 5、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 ) 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B.用沙土灭火C.用水灭火 6、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B.数万伏 C 220伏 7、下列哪种灭火器适于扑灭电气火灾?( ) A.二氧化碳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 8、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下列注意事项哪个正确?( ) A.使用万能插座B.使用漏电保护器C.身体或衣服潮湿 9、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电压一般是从( ) 伏开始。 A.24 B.26 C.65 10、使用电气设备时,由于维护不及时,当( )进入时,可导致短路事故。 A.导电粉尘或纤维B.强光辐射C.热气 11、工厂内各固定电线插座损坏时,将会引起( ) 。 A.引起工作不方便 B.不美观 C.触电伤害 12、装用漏电保护器,是属于哪种安全技术措施?( ) A.基本保安措施B.辅助保安措施C.绝对保安措施 13、雷电放电具有( ) 的特点。 A.电流大,电压高B.电流小,电压高C.电流大,电压低 14、车间内的明、暗插座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不低于( )多少米? A.0.3米B.0.2米C.0.1米 15、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怎样( ) 认为? A.无电B.也许有电C.有电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l、在充满可燃气体的环境中,可以使用手动电动工具。( ) 2、为了防止触电可采用绝缘、防护、隔离等技术措施以保障安全。( ) 3、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应保持地面潮湿,或者铺设导电性能好的地板。( ) 4、在距离线路或变压器较近,有可能误攀登的建筑物上,必须挂有“禁止攀登,有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