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操作规程(12月8日版本)

人力资源管理操作规程(12月8日版本)
人力资源管理操作规程(12月8日版本)

人力资源管理操作规程

1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 (2)

第二章工作职责及内容4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 (6)

一、招聘与配置 (6)

1招聘 (6)

2、配置 (7)

二、员工绩效管理 (11)

三、培训工作流程 (12)

1培训需求调查 (12)

2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12)

3编写月度培训计划 (12)

4组织培训实施及过程监督 (12)

5培训审批流程及权限; (13)

四、薪酬福利工作流程 (13)

1员工考勤 (13)

2工资核算 (14)

五、员工激励制度 (14)

(一)激励措施 (14)

(二)激励策略 (15)

(三)人才不同类别的激励 (16)

(四)、激励相关文件 (16)

六、工作流程图 (16)

七、通用表格 (32)

部门人力需求计划 (32)

培训记录表 (83)

员工培训协议书 (84)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

2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1、目的

1.1构筑吉文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2确保公司各部门在管理制度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1.3保证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的要求;

1.4开发人才、激发员工的意愿能力和执行力,使员工与企业共成长。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吉文汽车模具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3、权限

3.1 人资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

3.2负责制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相关方案、制度、程序等,并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3承担公司组织管理,并组织各部门起草相关规章制度、管理标准、管理流程、考核标准,并监督执行。

4、职能

4.1对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行监督、协调、控制、考核,并对所承担的工作负责。

5、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

如下图:

3

人力资源部

部长

人资主管

人资专员

招聘培训专员薪酬管理员绩效考核员

第二章工作职责及内容

(一)职责描述

4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5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四)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构成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

一、招聘与配置

1招聘

1.1员工招聘与录用管理流程,见(附图2)

1.2用人需求的申请和审批;

1.3公司各部门人资情况要月报,每年初将人员编制情况,按要求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1.3.1各部门在本年度内如有计划内人员需求申请,需填写《人员需求申请表》(编号:HR-001);

1.3.2需求部门审核后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报人资行政部审核,主要审核该部门人员编制情况,最后由总经理复批。

1.3.3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招聘,按程序审核,最终由总经理审批后,人资行政部方可执行;

1.4人资行政部根据审批后的《人力需求申请表》中相关信息编写

岗位说明;

1.4.1人资行政部负责招聘职位的网络发布、停止等事务性工作;

6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1.4.2应聘简况的资料经筛选汇总后,存入公司应聘人员信息库;

1.5预约面试

1.5.1根据需求情况,通知应聘人员面试;

1.5.2初试

1.5.

2.1组织应聘人员填写《求职简况表》(编号:HR-002)。

1.5.

2.2根据各岗位任职要求进行面试(笔试、技能测试),并填写相应的表格;

1.5.3复试

1.5.3.1应聘重要岗位、技术岗位或中层以上的人员初试合格后,由人员需求部门主管进行复试,并签署意见反馈人资行政部门,最终按薪资结构,由总经理批复并确定工资标准、福利待遇;

1.6 通知入职

1.6.1员工体检合格后,人事行政专员办理入职手续;

1.6.2入职准备资料包括:各类证件(身份证、学历证、资格证)原件,原则上要有区级以上或公司指定医院体检中心合格证明(肝功、胸透)。

1.7内部人员推荐应聘人选;

1.7.1凡属公司招聘计划之内的岗位,如有公司内部员工推荐合适人选,推荐人须填写《应聘人员推荐表》(编号:HR-015);

1.7.2提交所推荐人选的详细简历;

1.7.3应聘人须严格按上述流程办理应聘登记、面试手续;

1.7.4如被录用按要求同上办理入职手续。

2、配置

7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2.1入职手续办理流程,见(附图2)

2.2根据应聘人员岗位,提前准备新员工入职资料:《试用通知书》、员工登记表(编号HR—016)、员工到职通知单(编号HR—017);

2.3审查入职资料:身份证、毕业证、资格证、职称证,三个月内体检证明,其它能证明自己特长及能力的相关证件;

2.3.1要求入职员工填写入职资料:员工登记表(各项均须填写完整)、《担保书》;

2.3.2提供给入职员工相关资料:A.胸卡 B.员工到职通知单 C.入职岗前培训时间或材料;

2.4录入指纹;

2.5处理入职员工资料;

2.5.1录入员工信息库,建立电子文档;

2.6入职人员的岗前培训;

2.6.1岗前培训包括观看“企业宣传片”(后期制作),《员工守则》,“安全教育”培训等;

2.6.2培训完通知部门接入职人员到岗任职并签字;

2.7转正手续办理流程;

2.7.1转正时间以入职之日起(1-3个月)为准,特殊人才可申请提前转正;一般情况需在试用期内提前7天按员工所任职级,向员工下发《员工转正通知书》、《转正申请表》(编号HR-005-1、2、3)、《员工转正自我评价表》(编号HR—004)、《员工转正考核表》(编号HR—006)、《员工转正述职报告》(中层以上员工);

8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2.7.1.1员工个人填写后按表内程序签批,并在一周内报人资行政部;

2.7.1.2个人原因延误者,转正时间及转正工资的发放须顺延;

2.7.2中层以上人员的转正,经人资行政部复审,由总经理签批;

2.7.3根据签批转正薪资及起薪日期,为转正员工办理相关手续,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书》,重要岗位的人员要与公司签订《保密合同书》;

2.7.5未签批同意的需征求部门负责人意见;

2.7.6将签批同意入职的员工转正信息录入当月电子信息档案。

2.8调岗手续办理流程;

2.8.1因工作原因调岗的员工,由提出需求的部门提交《员工岗位调配审批表》(编号HR—008);

2.8.2一般员工调出、调入需人事部审批;

2.8.3中层以上员工调岗由总经理签批;

2.9晋升和调薪手续办理流程;

2.9.1申请调薪员工填写《员工调薪审批表》(编号HR—018)和《员工晋升申请表》(编号HR—009),并详细填写;

2.9.2按程序签署相关意见;

2.9.3部门主管审核,经人资行政部门复审后,报总经理审批。

2.9.4人资行政部门做晋升、薪资调整,并与员工进行面谈;

2.9.5人资行政专员更新员工信息库及电子文档;

2.10辞职手续办理流程

2.10.1辞职员工需填写《员工辞职申请表》(编号HR—019),并严格按表上流程签字;

9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2.10.2辞职员工需向人资行政部门递交申请并面谈;

2.10.3中层以上员工辞职需与公司领导面谈;

2.10.4辞职人员需填写《离职手续移交表》(编号HR—020);

2.10.5根据《离职手续移交表》上规定的内容,逐级签字后交人资行政部门,方可办理离职手续;

2.10.6凡未办理手续就离职,将按旷工处理,公司不予结算工资;

2.11辞退员工应由部门填写《员工辞退审批表》(编号HR—021),并向员工下发《辞退通知书》(编号HR—013)后报人事部门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

2.11.1部门要与辞退人员事先面谈,做好思想工作;

2.11.2向被辞退人员下发《员工中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单》(编号HR —022)、《中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1)、(2);

2.11.3试用人员需提前一周下发,正式员工需提前一个月下发;

2.11.4经部门主管审核后,被辞退人员按上述流程办理离职手续和工作交接;

2.12员工信息库的修改和完善;

2.12.1每月初各部门要向人资行政部门报人员变动信息情况(包括入职、转正、调岗、调薪、辞职等);

2.12.2人资专员汇总后报部门领导审核;

2.1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流程;

2.1

3.1 日常工作的开展要有计划性;

2.1

3.2每周召开部门工作例会,各岗位人员汇报上周的计划工作完成

10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情况;

2.1

3.3哪些没有解决,需要协调解决,哪些需要报批;

2.1

3.4下周工作计划和上周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周末下班前,需报部门领导审核;

2.1

3.5月底落实下个月度计划和总结上个月度计划完成情况。

2.1

3.6编制更新员工通讯录:每月末将更新后的员工《通讯联络簿》电子版上网发布;

2.1

3.7根据需要进行员工信息的统计分类:每月统计下月员工生日名单,并文字形式以总经理名义祝福;

2.1

3.8根据其他部门工作需要提供各类人员统计信息;

2.1

3.9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的拟定、起草;

2.1

3.10办公用品领用需控制成本,月末统计汇总报采供部和财务部,待月初按规定时间一次性领回发放。

2.14人事档案、文件的借阅;

2.14.1公司各部门,如需借阅相关人员信息档案,必须经过人资部门批准。

2.14.2所有人员档案的原件不得借出;

2.14.3经审批借阅的档案,借阅人原则上在办公室阅览,并对档案内容负有保密义务;

2.14.4除《员工登记表》及员工证件复印件外,人资部门对涉及薪资、员工个人信息相关保密内容等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二、员工绩效管理

11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待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确定,明确岗位编制和职位描述,进行岗位评估,制订相应薪酬体系后,另行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生产系统可暂时自行考核;

三、培训工作流程

1培训需求调查

1.1年末下发《培训需求调查表》(编号HR—026)

1.2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培训需求;

1.3编写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1.4编写年度/月度培训计划,填写《培训计划表》(编号HR—028);

2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2.1每年年终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

2.2收集各部门内、外培训需求及培训计划;

2.3根据调查结果、各部门的计划、绩效考核的结果、公司发展阶段性目标等制定培训计划;

2.4上报公司审批;

3编写月度培训计划

3.1依据年度培训计划,安排月度培训课题;

3.2分析考核成绩、针对公司岗位薄弱环节拟定相应培训课题;

3.3根据公司阶段性工作重点拟定培训课题。

3.4融入日常新员工培训、制度培训等;

4组织培训实施及过程监督

12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4.1培训的组织实施

4.1.1根据培训课题,选择培训方式,确定培训内容、培训考核方式;

4.1.2培训后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进行考核;

4.2培训过程监督;

4.2.1下发培训考核问卷,并收回培训考核问卷;

4.2.1.1依照《员工培训签到表》(编号HR—028),请迟到人员和未参训人员签字,并要求其主管领导审签。

4.2.1.2对培训考核结果进行评估,并归档;

4.2.1.4对参训员工的每次培训要记录存档,建立个人培训档案;

5培训审批流程及权限;

5.1员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向本部门提出书面培训需求申请;

5.2部门领导结合工作实际需要作出培训意见,交人资部门审核;

5.3审核后确定培训相关事宜(方法、讲师、题材等),报公司领导批准实施;

5.4各部门自行组织的培训,需报人资部门审核备案。

四、薪酬福利工作流程

1员工考勤

1.1将上报的《请假申请单》(编号HR—023)、《加班审批表》(编号HR—024)、《打卡异常备案表》(编号HR—025)等按人员汇总;

1.2下载考勤机当月考勤数据;

1.3根据考勤数据、考勤备案单据,核算员工考勤;

1.4《月考勤统计表》由人资部门审核。

13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2工资核算

2.1结合公司薪资考勤制度,根据已完成的《月考勤统计表》、《月工资证明单》等相关表格核算工资;

2.2完成《工资发放表》,并报人资部门审核后由总经理签批;

2.2.1将签批后的《工资发放表》报财务审核无误,发放兑现工资,并返回人资部门存入工资档案;

五、员工激励制度

(一)激励措施

1梦想激励

1.1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规划,都有“企业梦”,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快乐工作,与企业共成长;

2.示范激励

2.1各部门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敬业精神来影响员工;

3.尊重激励

3.1尊重公司员工,使员工达到知恩必报的效果;

4.参与激励

4.1建立员工参与管理,参照《合理化建议奖励补充条例》,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

4.2用机制和管理环境激发潜能,让每位员工做得高兴;

5.荣誉激励

5.1对于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

5.1.1加强“员工关怀”;

14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5.1.1.1对员工工作和生活予以关心;

5.1.1.2给员工生日祝福、新婚贺喜、生病慰问等;

5.1.1.3对困难员工给予帮助,排忧解难;

6.物质激励

增加员工的工资、奖金、生活福利、晋升等福利机制;

7.信息激励

7.1增强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多沟通;

7.2各部门多采纳员工对公司好的建议;

8.处罚

8.1对有过失、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贻误工作,损坏设备、设施、增加废品率,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败坏企业声誉的员工,加大力度处罚,直至辞退、解除劳动合同;

9.2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时或触犯国家法律的员工,公司将其移送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

(二)激励策略

1提前激励,机会均等;

1.2激励要有足够力度;

1.2.1对有突出贡献给予重奖;

1.2.2对造成巨大损失的给予重罚;

2.公平准确,奖罚分明

2.1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甄选人才,适应企业发展规划;

2.2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和处罚相结合;

15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三)人才不同类别的激励

1.高热情、高能力

1.1给予这些人才充分授权,赋予更多的责任;

2.低热情、高能力;

2.1这类人才一般对自己的职位和前程没有目标;

2.2对这类人才有不同的应对方向:

3.高热情、低能力

3.1充分利用员工热情,及时对他们进行系统、有效培训;

3.1.1提出提高工作效率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方法;

3.1.2调整员工到最合适的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4.低热情,低能力

4.1对于这类人有限利用,经考核予以辞退。

(四)、激励相关文件

附件1:

“合理化建议奖励条例”,参照管理文件JWMJ/G05-006-2014执行。

附件2:

关于公司“员工关怀”的暂行规定,参照管理文件JWMJ/G05-007-2014执行。

六、工作流程图

16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附图1 人资管理总流程图

17

DP05b_205_215TC005 092-661解决方案

附图2 员工招聘与录用管理流程

18

附表2 员工招聘与录用管理流程说明

19

附图3 员工培训管理流程

2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