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常见的代用品或者伪品

绞股蓝常见的代用品或者伪品
绞股蓝常见的代用品或者伪品

绞股蓝常见的代用品或者伪品,以及它们与正品之间的鉴别

研究

一.植物学分类

绞股蓝拉丁学名Gynos to mma pe ntaphyllum (Thunb)Makino,据统计其别名有七叶胆、七叶参、五叶参、公罗锅底、玉爪金龙、遍地生根、神仙草、仙草、甘蔓茶、甘茶蔓、小苦药等12个。按植物学分类绞股蓝隶属于被子植物门(Magnolaophyta)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葫芦目(Cuc urb hale s)葫芦科(Gucurbitceae)翅子瓜亚科(Subfam. Zanonioideae)翅子瓜族(Tribe Zanonieae)锥形果亚族(Suhtrih. Comphogyninae)绞股蓝属(Gynostemmc)。

二.生物学特征

绞股蓝茎细弱,多分枝,具纵棱和沟槽,无毛或者疏被短柔毛。叶互生,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侧生小叶较小,边缘具波状齿或圆齿状牙齿,上而深绿色,背而淡绿色,两而均被短硬毛;雌雄异株,雄花为圆锥花序,雌花为圆锥花序,较雄花小。果实球形,成熟后为黑色光滑无毛口。

三.绞股蓝化学成分

绞股蓝主要含有绞股蓝皂试、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黄酮类、糖类、无机元素、纤维素和维生素等多种成分。

⒈皂试成分

绞股蓝皂试(gypenosides , GPS)是绞股蓝的主要成分,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少量分布在厚角组

织、表皮和周皮的栓内层。多为与人参皂试有类似骨架的达玛烷型绞股蓝皂试(GPS) ,均为四环三帖达玛烷型,主要是20 (s)-原人参醇(Ia)和2ɑ-经基20(s)-原人参二醇(Va)。

2.多糖成分

绞股蓝多糖(Gynostemma pentaphyllum Polysac-charides GPP)是绞股蓝种含量较多的另一化学成分,绞股蓝茎、叶中均含有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和低聚糖。茎、叶多糖的水解产物中均含有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成分。

3.黄酮类物质

4.氨基酸

在绞股蓝中现已检出18种氨基酸,包括天门冬氨酸、苏氨酸、兹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肌氨酸、组氨酸、撷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鸟氨酸、精氨酸。其中异亮氨酸、撷氨酸等8种氨基酸为机体必需氨基酸。

5.微量元素

绞股蓝含有23种无机元素,其中含铁、锌、铜、锰、铬、铂、硒、镍、矾、硅、硼等13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钙、磷、钾、钠、镁等5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6.其他成分

绞股蓝还含有维生素、帖类、磷脂、有机酸、生物碱、蛋白质等。

四.绞股蓝及其混淆品乌蔹莓的鉴别

1.叶横切面的比较

①绞股蓝叶的横切面表皮外被有一层角质层,上、下表皮均有腺毛和非腺毛,主脉维管束一个,双韧型,成月牙状;木质部导管周围有纤维束散在,中脉上、下方凸起处的皮层处有2-3列厚角细胞。

②乌蔹莓叶的横切面表皮外方被有薄的角质层,上表皮可见非腺毛;叶肉组织内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枯液细胞散在,中脉由四个外韧型维管束组成,上、下方凸起处,有若干列厚角组织分布。

2.茎的横切面比较

①绞股蓝茎的横切面呈五角形或多边形。表皮由一列长形细胞组成,外被薄的角质层,上有多细胞及单细胞非腺毛;皮层外方角隅外有厚角组织,内方有成环的纤维束,数个双韧型维管束散在排列成环,髓薄壁细胞内含有淀粉粒。

②乌蔹莓茎的横切面呈不规则椭圆形。表皮细胞外被有乳状突起的角质层,皮层狭窄,棱处有厚角组织散在,内方有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皮层细胞内有红棕色色素块,外韧型维管束数个排列成环,髓部细胞含淀粉粒,含草酸钙针晶束的粘液细胞分布于皮层、髓及髓射线组织中。

3.粉末特征比较

①绞股蓝粉末黄绿色,气微香、味徽苦。石细胞甚多,棕黄色,单个或成群散在,呈类方形、类长方形及纤维状,层纹较明显,孔沟清晰。纤维多断碎,腔小。有的纤维内含有淀粉粒。导管多为具缘纹孔、螺纹或梯纹。腺毛腺头由4个细胞组成,内含淡黄色分泌物;腺柄由1一2个细胞组成。淀粉粒甚多,单粒呈卵形、椭圆形、y形或

不规则圆形;脐点点状、短缝状、人字形。

②乌蔹莓粉末灰黄绿色,气微、味微苦。草酸钙针晶束:较多,成束散在或于粘液细胞内。纤维束多成断碎,微木化,胞腔小,末端纯尖。导管多为螺纹,也有具缘纹孔及网纹。非腺毛有单细胞或2个细胞构成,单细胞毛较长,多断碎,内有红棕色物质。淀粉粒较多,单粒呈卵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脐点明显,点状或弧状,层纹不明显。

4.理化鉴别

根据绞股蓝主要成分为绞股兰皂贰,乌蔹莓主要成分为黄酮类,故选用氯仿——浓硫酸反应和泡沫反应进行皂伏的定性反应,选用盐酸——镁粉反应进行黄酮的定性反应,并以此进行两者的鉴别。

①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分别取绞股蓝和乌蔹莓的全草粉末1克,用甲醇10m1浸泡12小时,取滤液2ml蒸干,用醋酸溶解,转于试管中,分别滴进同量的浓硫酸,观察两液层的颇色。

②氯仿——浓硫酸反应:分别取绞股蓝、乌蔹莓全草粉末1克,加氯仿lOml,浸泡10小时,取滤液lml置于试管中,沿管壁滴加浓硫酸,观察两液层的颜色变化。

③泡沫试验:分别取绞股蓝和乌蔹莓全草粉末1克,加水10m1,煮沸10分钟,待冷却后取滤液1m1,分别置于试管内,强烈振摇1分钟以上,观察起泡情况。

④盐酸——镁粉反应:分别取绞股蓝和乌蔹莓全草粉末的甲醇液lml于试管中,然后加少许镁粉。再沿管壁加入lml盐酸,观察反应

现象。

五.发展前景

作为药食同源的绞股蓝是不可替代的天然植物,分布广,资源丰富,食用价值历史悠久,它是医药、饮食、保健、日化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国内外学者对绞股蓝的种别鉴定、种植栽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其所含化学成分丰富、药理活性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市场欢迎度高,这些发现为绞股蓝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册,16-17页,_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王庆勇:纹股蓝介绍,陕西中医学院学报,7(2):45, 1984

3.南京药学院等:江苏药材志,42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65

4.邢泽田:陕西省纹股蓝的资源及栽培,陕西中医学院学报,8(1):39, 1985

5.杨群芳,王贤英.中药雪胆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M].中国药业,2003, 12( 9) :7677.

67.王太霞,李金亭,李景原.绞股兰与鸟敛梅药用部位的显微鉴别[M].中草药,2003, s( 34):466466.

7.陈震.北京引种的绞股兰化学成份含量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 lob: sm.

8.《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定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 f Ml.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s: 214.

中药饮片及其常见易混淆品、伪品的鉴别

易混淆品一般指两种以上的饮片在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相似而易发生相互混淆的品种,如人参饮片与西洋参饮片、天花粉饮片与葛根饮片等。伪品指用其他的植物或人为加工后来冒充正品,如用小的天南星块根饮片冒充半夏饮片、小的浙贝母冒充川贝母、桔梗片冒充人参片、玉米须或纸丝染色冒充西红花等。 1、半夏 [饮片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nata (Thunb.) Rbeit.块茎。 [成品特征] 生半夏为类圆球形,大小不一,有的稍偏斜,顶端有凹痕,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周围有麻点状根痕,下端多圆平,粉质坚实。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片状。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类圆形厚片、表面棕色或棕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味淡、微有辣味,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 [常见伪品] 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forme(Lodd.)Blnme的块茎。块茎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高0.8~3cm,直径0.5~1.5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点状根痕,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芽痕,下端略尖。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天南星 [饮片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异叶天南星Arisama heterophyllum Bl.块茎的切片。 [成品特征] 生天南星呈扁球形,直径1.5~6.5cm,表面乳白色至淡棕黄色,较光滑,有的皱缩,顶端有凹的茎痕,周围可见茎痕及麻点状须根痕。质坚硬,不易破碎,粉性,气微辛,味麻辣。 制天南星为类圆形薄片。切面淡黄褐色,半透明角质样,光滑。质坚脆。微臭,味辛。 胆南星为方块状或圆柱状。棕黄色、乌黑色。质较硬。气微腥,味极苦。 [鉴别要点] 半夏、水半夏、天南星三者同科不同属,药用部位均为块茎,但形态有异,半夏类球形,稍偏斜,水半夏为圆锥形似橘核或椭圆形,天南星为扁球形。 3.川贝母 [饮片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rillana unibractear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 Fririllaria przema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鳞茎的切片。 [饮片特征] 松贝为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型,匀称“怀中抱月”顶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 【别名】七叶胆,五叶参,七叶参,自然生长在神农架大山深处。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的全草。 绞股蓝在古时民间已被广泛使用,把它作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明代称之谓“神仙草”。绞股蓝其名始于1525年明嘉定四年朱棣所著《救荒本草》一书,中国药典亦称绞股蓝。 现在查明,绞股蓝主要成份为绞股蓝皂甙(GP),与人参皂甙一样,可使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细胞充足养份。保证血流通畅。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因为它还含有与人参皂甙不同的皂甙,所以绞股蓝又具有镇静,滋阴之功效,无毒副作用,宜长期食用。 1986年,国家科委在“星火计划”中,把绞股蓝列为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之首位。 2002年3月5日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保健品名单。 国内外有关绞股蓝研究概况资料 一、《本草纲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饮用绞股蓝,治疗气管炎、咽喉炎、偏头痛、降血压、降血脂、助睡眠等。 二、《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第 380 页中记载:绞股蓝补气养阴,清肺化痰,养心安神,生精固精。 三、《中草药彩图手册》第一册记载:绞股蓝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并有类似人参的强壮补益作用。临床应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各种肿瘤,溃疡病及失眠,头痛等。 四、绞股蓝在日本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药学杂志》、《国外医学》中记载:滋补强身,能双向性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调节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减肥。镇静安神、改善睡眠、治神经衰弱症。清热解毒,能清理体内毒素,抑制细胞癌变和杀灭癌细胞。增加人体细胞代传次数,延缓衰老。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 一、提高免疫力 1、双向调节免疫系统 绞股蓝能够提高巨噬能力,明显增高白细胞数,同时增加白细胞自身的吞噬功能,促进体内白介素的分泌,增加血清免疫蛋白的产生,并能辗⒉ 扇潘氐淖饔茫 悦庖呦低秤兴 虻鹘谧饔谩?/SPAN>

中药化学对照品验收标准

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项目中"建立中药系列标准规范"课题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药实现国际化、现代化的关键。进行常用中药材质量标准及化学对照品研究,应用现代分离、分析手段制备化学对照品,并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且达到国际通用标准的中药材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为制定中药材及中成药质量标准体系提供保证。为规范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专题的研究内容及验收指标,特制定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供专题承担单位和研究人员参照执行。 一、目的及意义 中药材是中药研究与开发的基础,历来倍受重视。目前,中药材的生产、采收、饮片加工及质量评价有待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首先必须从中药材的质量抓起。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研究对中药材及中成药质量标准建立至关重要。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专题的设置目的是通过现代科学方法,制备并提供能够满足科研和生产中所需的中药化学对照品,进而为建立具有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体系及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技术保障。制定科学规范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对于确立我国传统医药大国的主导地位、促进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并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指导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阶段中药研究水平基础上,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进行研究,参考现代医药研究的国际规范,吸收各国传统医药应用和管理经验,完善和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 1. 制定中药材质量标准,首先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中医药的特点。中医临床用药注重整体观点,这不仅是中医药几千年来的用药习惯,也是中医药区别与西医药的重要方面。大量临床验证及药理实验均证明,单一成分或组分与单味药的作用往往是不能等同的,这是因为中药材所含成分复杂,其药效可能是各成分的综合作用。因此,仅用某一成分作为指标,来衡量该药材的质量,不能体现其内在品质。因此,建立主产区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在建立单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基础上,探讨多指标成分综合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2.固定药材的植物来源,多植物来源的药材分别进行研究,制定能反映其内在质量的规范标准。 3.应在国家法定标准的基础上参考国际上有关草药质量控制方法,建立科学、可控的中药材质量标准。 三、研究内容 应用现代色谱及分析手段,对中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结构测定,确定其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制备中药化学对照品。在来源、形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及定性定量分析、主产地药材指纹图谱、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量检测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研究,参照现行中国药典制定其质量标准。 ㈠、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内容

中药鉴定学——常见中药饮片的混淆掺伪现象与鉴别方法

常见中药饮片的混淆掺伪现象与鉴别方法 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与意义 (一)基本概念 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是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为“药材”,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据统计,迄今为止中药种类的总数量已近13000种。 3.中药饮片: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称之为饮片,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传统特色之一。 4.中成药:是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包括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 5.正品:凡是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来源的品种均为正品。 6.优质品:完全符合或超过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和质量各项指标的中药商品为优质品。 7.代用品:因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与正品相似而被代用的中药商品称为代用品。 8.伪品:凡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9.劣品:虽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所规定的中药来源品种,但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的中药均为劣品。 10.混淆品:因中药品种的混乱、名称相同或形状相似等原因引起混淆现象的中药商品,称为混淆品。 (二)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与意义 中药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材及其饮片在临床上应用,绝大多数是以复方和中成药的形式入药,其中中成药所需的原料药占全部中药饮片的70%以上。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的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制品之分,每种中药材的饮片规格少则一、二种,多则四、五种,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品种繁多。如半夏,有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等。 对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就是保证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两条原则是中药研究、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准绳。中药饮片鉴定的意义就是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的生产和使用提供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为中药研究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在中医药研究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中药的鉴定,只有把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鉴定方法与特征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鉴定的目的。 (三)中药饮片鉴别的常用方法 中药饮片鉴别常用的方法以中药的性状鉴别和传统的经验鉴别为主。主要应用人的感官,采用手摸、眼看、鼻嗅、口尝、辅以耳听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紫外光灯、酒精灯、

绞股蓝化学成分研究的现状(一)

绞股蓝化学成分研究的现状(一) 【摘要】随着对绞股蓝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对绞股蓝化学成分的研究日渐深入,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就绞股蓝化学成分方面的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特别是在绞股蓝新皂苷的发现和多糖成分的研究方面,为绞股蓝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关键词】绞股蓝;化学成分;皂苷;多糖 Abstract:Withmore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Gynostemmapentaphyllum,peoplehavelearnedmo reaboutchemicalingredientsinit.Inthispaper,somenewachievementsinchemicalingredientresearch wereintroduced,whichisfavorabletofurtherresearchofchemicalingredientsofGynostemmapentaph yllu. Keywords:Gynostemmapentaphyllu;Chemicalingredients;Saponin;Polysaccharide 绞股蓝G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又名七叶胆,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及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资源丰富。绞股蓝中含有皂苷、多糖、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绞股蓝能够有效地保护心、脑、血管和肝脏,降低血脂、降胆固醇、降转氨酶、调节免疫和抗诱变,而且在抗衰老、抗疲劳、抗辐射和消除自由基的同时,还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抗溃疡、抑制胆结石形成和调节内分泌活动〔1~3〕。因此,研究绞股蓝中的化学成分,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绞股蓝,明确绞股蓝中的药理活性成分。本文主要介绍了绞股蓝皂苷和多糖等成分的研究进展,为绞股蓝的开发提供参考。1绞股蓝皂苷成分的研究现状 1976年日本人永井正博等在绞股蓝中分离得到了人参二醇和2α-羟基人参二醇,首次揭示了绞股蓝中含有达玛烷(dammarane)型皂苷类成分。随后,人们对绞股蓝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迄今发现的绞股蓝皂苷(Gyp)总共达136种,其中有绞股蓝皂苷(Gyp)Ⅲ、Ⅳ、Ⅷ、Ⅻ与人参皂苷(Gin)-Rb1,-Rb3,-Rd和-F2完全相同,此外还分离得到了人参皂苷Rd3,K,其余为人参皂苷的类似物。由于绞股蓝的产地不同,其中的皂苷成分和含量也有很大的不同。覃章铮〔4〕等曾经对1990年以前发现的84种皂苷成分进行过综述性报道,但由于绞股蓝皂苷具有较好的药理疗效,因此,对绞股蓝皂苷成分的研究一直是热点。1990年后,又有52种绞股蓝皂苷被相继报道。根据苷元结构相近的程度,本文将这52种皂苷分为11类。 第1类绞股蓝皂苷结构通式及特点: 序号分子式C-位3β201〔5〕C47H76O172-ara-glc-rha(S)2〔5〕C47H76O17 2-ara-glc-rha(R)3〔6〕C49H78O18MeCO -glc-rha3|6|2xyl-H(S)4〔6〕C49H78O18MeCO -glc-rha3|6|2xyl-H(R)5〔6〕C47H76O17-glc-rha3|2xyl-H (S)6〔6〕C47H76O17-glc-rha3|2xyl-H(R)7〔6〕C48H78O18-glc-rha3|2glc-H(S)8〔6〕C51H80O19MeCO -glc-rha6||43|2xylMeCO-H(R) 第2类绞股蓝皂苷结构通式及特点: 序号分子式C-位2α3β20(S)9〔7〕C54H90O23-OH2-glc-glc6-glc-rha10〔7〕C53H88O23-OH2-glc-glc6-glc-xyl11〔8〕C54H90O20-Hrha -glc-rha3|2|6rha-H 第3类绞股蓝皂苷结构通式及特点: 序号分子式C-位3β1920(S)2112〔7〕C48H80O192-glc-glc-CH2OH-glc-H13〔9〕C55H92O22CH3CO-glc-rha|36|2xy1-CH3-H-O-glc14〔9〕C54H92O22-glc-rha3|2rha-CH3-H-O-glc15〔9〕C53H90O21-glc-rha3|2xyl-CH3-H-O-glc16〔9〕C52H88O21-ara-rha3|2xyl-CH2OH-H-O-glc17〔9〕C53H90O22-glc-rha3|2xyl-CH2OH-H-O-glc18〔10〕

绞股蓝皂苷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

绞股蓝皂苷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 【摘要】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以全草药食两用,含有皂苷、黄酮、多糖等成分。其中皂苷为主要的药用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皂苷的提取方法作以综述。 【关键词】绞股蓝;绞股蓝皂苷;提取方法 绞股蓝Gyrt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ino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攀缘草质藤本植物,又名七叶胆、公罗锅底。绞股蓝以全草供药食兼用,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补气、止咳、祛痰之功效[1]。近期的研究表明,绞股蓝具有抗肿瘤、抗疲劳、抗衰老、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过氧化脂质、镇静、催眠、镇痛、防治老年性白发等作用[2]。绞股蓝中含有皂苷类、黄酮类、氨基酸、糖、微量元素等成分[3]。其中皂苷为主要的药用成分之一,在药品和保健食品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便于查阅、分析和研究目前有关绞股蓝总皂苷的实验资料,对其提取方法进行以下综述。 1.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实际工作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它是根据被提取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合适的溶剂和方法来提取。其作用原理是溶剂穿透入药材粉末的细胞膜,溶解溶质,形成细胞内外溶质浓度差,将溶质渗出细胞膜,达到提取目的[4]。 1.1 水提取 水浸提法有方法简单、成本低、安全无污染等特点。林硕等[5]通过实验确定水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5,温度85℃,时间90min。在此最佳条件下绞股蓝皂苷平均提取得率为7.7943%,提取纯度为26.8522%,各提取得率相对标准差RSD为1.2099%。皂苷提取率与纯度较高,提取工艺稳定,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1.2 乙醇提取 董玉睿[6]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绞股蓝总皂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绞股蓝总皂 苷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乙醇用量的影响不显著。确定绞股蓝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8倍量7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 超微粉碎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绞股蓝细胞壁,增加了植物细胞的比表面积,使绞股蓝粉体有效成分溶出更迅速、完全。邓美林等用乙醇提取绞股蓝超微粉总皂苷,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绞股蓝粉碎粒度D50为3.03μm,乙醇70%vol,料液比(g∶mL)为1∶30,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60℃,绞股蓝总皂苷提取率为4.25%[7]。 2. 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kHz的弹性机械波,传播过程中产生空化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8]。其原理为超声波的空化效应产生极大的压力造成被粉碎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的破碎,而且整个破碎过程在瞬间完成;同时,超声波产生的振动作用加强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及溶解,有利于胞内有效成分的提取[9]。 林硕等[10]采用常规水浴提取、40kHz和28kHz超声波提取三种方法分别提取绞股蓝皂苷,得出结论:与常规水浴提取相比,40kHz超声波对绞股蓝皂苷的提取过程无明显强化作用;

绞股蓝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绞股蓝的功效及作用 摘要: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后综述近年来绞股蓝在食品、临床功效等方面的进展。结果发现绞股蓝具有抗疲劳,降低过氧化脂质,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以及临床治疗气虚,阳虚,白发及防治老年病,抗癌等作用。同时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由此得出结论:绞股蓝既可作为药品如绞股蓝片,也可作为保健品如保健茶,饮料,食品附加剂,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绞股蓝;药食同源;功效;价值 前言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是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国内外学者已从该植物中分离出84种总皂甙,其中6种与人参皂甙相同,还有许多绞股蓝皂甙产生的次生甙,甙元和次级甙元与人参皂甙水解产物相同,并已证明其优良株系中人参皂甙的含量高于人参中的对应分子。绞股蓝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其抗血栓、降血脂、抗溃疡、抗疲劳、增加机体耐缺氧、耐高温能力、对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防治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证实,对绞股蓝作用机制的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亦日趋深入。现将其功效、临床应用及在食品方面的应用等综述如下。 一、主要功效及临床应用 (一)提高免疫力 1、双向调节免疫系统 绞股蓝能够提高巨噬能力,明显增高白细胞数,同时增加白细胞自身的吞噬功能,促进体内白介素的分泌,增加血清免疫蛋白的产生。 (二)调节内分泌 2、降血糖 绞股蓝可以保护肾上腺和胸腺及内分泌器官,使之不随年龄的增长而萎缩,维持内分泌系统的正常机能。正是由于绞股蓝的这种功效,所以它具有降血糖和改善糖代谢作用,是糖尿病人理想的药品和保健品。 3、调节女性内分泌 对痛经、月经不调和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有很好的效果,还对女性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便秘、失眠、脸上色斑、痘点、脸色灰暗等有明显的效果。甘馨靓汤具有很好的调节女性内分泌失调的作用。 (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4、降血脂 绞股蓝具有显著降低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保护血管内壁,阻止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抗动脉硬化的作用。绞股蓝可以调节氧在体内分解后产生的废物——脂肪酸,达到降血脂的目的。 5、降血压 绞股蓝具有明显降低血粘稠度、调整血压功能、同时能防止微血栓形成并增加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力,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科学实验证:绞股蓝能降低脑血管及冠状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脏耗氧,绞股蓝的这一作用及效果超过人参皂甙。 绞股蓝的显著特点还在于,绞股蓝在降压的同时,并不影响脑血管血流量,因此绞股蓝对高血压、心血管痉挛性疾病及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十分有益。在绞股蓝茶饮用一到二个月的时间以后,可以逐步减少甚至于不再使用降压药,而能保持血压稳定、正常。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李金青 杨洪军 作者单位:253013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关键词 绞股蓝;绞股蓝总皂苷;药理作用 绞股蓝为葫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G yno stemm a pentaphyl la (T hunb .)M ak i no 的根茎或全草,味甘、苦,性寒,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绞股蓝中含有皂苷、氨基酸、黄酮、糖和多种无机元素等,其中皂苷有80多种,6种与人参皂苷相似,绞股蓝的提取物具有抗疲劳、抗缺氧、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抗溃疡等作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1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1 1 对脑循环系统的作用 昆明种小鼠腹腔内注射绞股蓝总皂苷(GP )后,小鼠耳廓血管、脑膜血管的血流速度及流量明显增加,微循环微镜下可见小动脉血管交通支开放数明显增多,证明绞股蓝增加组织血流量与加快血流速度及增加脑动脉侧支循环有关,对缺血性脑损伤可呈现较好的防治作用[1]。GP 还可明显抑制谷氨酸引起的W i star 大鼠胚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NO 、H 2O 2含量的升高,有效地防止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从而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损伤[2]。 1 2 对心脏的作用 绞股蓝皂苷5,10m g /kg 静脉管注射,明显降低麻醉犬血压和总外周阻力,也降低脑血管及冠状血管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使心脏张力 时间指数下降,对心肌收缩性能和泵血功能无明显影响。绞股蓝总皂苷5m g /只,静脉注射,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蟾蜍心电图T 波的降低。绞股蓝皂苷静脉注射家兔3d 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复制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模型,利用M edlab U /4c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采集并分析,发现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比较,绞股蓝皂苷组左心室收缩峰压(LV SP )、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 /dt m ax)、室内压最大值(V p m )均显著升高,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 dp /dt max )明显降低,表明绞股蓝皂苷可明显改善心肌的收缩功能,对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3]。 2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2 1 对血脂的作用 GP 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脂喂养的大鼠血清中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浓度,尚可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并且可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ET ),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4];用高脂乳剂灌胃的小鼠服用不同剂量复方绞股蓝胶囊后发现大、小剂量复方绞股蓝胶囊均能提高高血脂小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 OD )活性和降低血清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 DA )含量,降低高血脂小鼠体重,对血脂(TC ,TG,LDL C)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及对HDL C 有升高作用,表明绞股蓝提取物具有调节高血脂小鼠脂质紊乱作用[5]。 2 2 对血糖的作用 GP 体外对a 淀粉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淀粉酶可促进消化道内的淀粉水解为单糖,使单糖的吸收增加,血糖升高;G P 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灌胃后血糖水平有显著降低,提示GP 在体内外都有一定的降血糖 作用[6]。 2 3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绞股蓝可显著降低高脂血兔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提示绞股蓝对血淤兔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7]。3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绞股蓝在体外可减轻由石英(S i O 2)粉尘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肺泡巨噬细胞线粒体过氧化脂质(LPO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 H Px)以及肺泡巨噬细胞死亡率,减轻石英所致的肺纤维化[8]。 4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4 1 抗溃疡作用 绞股蓝皂苷100m g /kg 对水浸造成的应激性胃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照组的溃疡系数为20 08,绞股蓝皂苷(GP s)组为11 95,溃疡抑制率为40 49%,同样剂量连续5d ,对大鼠胃溃疡的治愈率为46 79%,如延长至15d ,可使治愈率提高至56 72%。大鼠醋酸性胃溃疡在给予冻干幽门螺旋杆菌(H P)后,胃黏膜溃疡面积明显加大,胃黏膜组织内白细胞介素 8(I L 8)、前列腺素E2(PG E2)和M DA 生成明显升高,S OD 含量明显下降;而再给予G P 后,结果显示,黏膜内M DA 生成抑制,IL 8,PGE2水平平行下降,SOD 活性提高,溃疡面积、溃疡面积百分率明显减小,有明显促进溃疡愈合作用[8]。 4 2 对肝脏的作用 GP s 能明显降低CC l 4诱导肝损伤升高的SGOT,S G PT,且可升高白蛋白/球蛋白(A /G )比率;使胶原质降低33%,病理学观察亦发现肝胶原质变薄。证实GP s 有保护肝脏和抗肝脏纤维化作用。用GP 对由四氯化碳致肝功能受损的W i star 大鼠灌胃,发现大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 LT )显著降低,但与正常水平比较伤有差距,表明GP 只能减弱四氯化碳对肝功能的损害,而不能完全阻抑其对肝脏的毒性作用。而线粒体过氧化脂质(LPO )含量下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 H Px )活性增加,并接近正常水平,表明G P 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弱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作用[8]。 4 3 对胆囊的作用 同时服用G P 和高胆固醇饲料的豚鼠与单纯服用高胆固饲料的对照组相比,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从而提高了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减少了因胆固醇过饱和而致结石的几率[9]。 5 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在大鼠被动型H ey m ann 肾炎模型,GP s 能减轻蛋白尿,降低血脂黏度,提高氧化能力并改善肾功能。G Ps 对灌服腺嘌呤所致的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组织纤维化不仅具有抗纤维化作用,而且可使肾功能明显改善,血浆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降低,血红蛋白量明显升高。用G P 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 )大鼠灌胃后,经测定发现与用标准饲料喂养的大鼠相比,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转换生长因子 1(TGF 1)和a 平滑肌肌动蛋白(a S M A )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降低,表明G P 能够抑制肾纤维化的进展从而保护肾功能[10]。 6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紫金莲的化学对照品研究

紫金莲的化学对照品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李勇军,何迅,廖尚高,王爱民,兰燕宇,黄勇,王永林 【摘要】目的:建立从紫金莲中制备白花丹醌对照品的方法。方法: 用萃取、低压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对紫金莲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其振、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分离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和纯度测定。结果: 制备得到的白花丹醌对照品经薄层色谱检查无杂质,二维和三维高效液相色谱检查为单一成分,纯度在98%以上,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含量测定要求。结论: 建立的制备白花丹醌对照品的方法简单,对照品纯度高,可作为紫金莲及其制剂质量研究用化学对照品。 【关键词】紫金莲;白花丹醌;质量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reference substance of plumbagin. Methods: Ethanol-extract of Radix Ceratostigmae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combining solvent extraction with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recrystallization methods. Plumbagin was identified by mass

spectrometry (MS)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Purity of the products was determined by TLC and HPLC. Results: The purity of plumbagin was over 98%.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to produce products with high purity, and the product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Radix Ceratostigmae and its preparation. [Key words] Radix Ceratostigmae; plumbagin; quality control 紫金莲为兰雪科植物紫金莲(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的干燥根,具有活血止痛,通经活络,化瘀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扑骨折,风湿麻木,扭伤等[1]。目前对紫金莲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仅有性状和理化鉴别[1],难以真正体现和保障其内在品质,为了更好地保证和评价紫金莲质量,通过对该药材的成分研究,发现白花丹醌是紫金莲药材的主要成分。国内外的药理研究表明,紫金莲中的白花丹醌具有抗菌、祛痰、抗生育等多种活性[2]。为了便于紫金莲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研究,2007年6月~12月参考有关文献[3~5],对白花丹醌对照品的制备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VarianINOVA-400核磁共振波谱仪;HP5973-MSD质谱仪;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系列,含四元低压梯度系统、在线脱气机、自动进样器、柱温箱、阵列二极管检测器(DAD)

绞股蓝的论文

中药学综述 题目:绞股蓝研究进展 姓名:夏洁 学号:094031446 学院: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班级:食科094班

绞股蓝研究发展 绞股蓝系双子叶纲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中药名为七叶胆。在日本,被誉为“福音草”。现代研究表明绞股蓝中含有皂苷、氨基酸、黄酮、糖和多种无机元素等,其中皂苷有80多种,6种与人参皂苷相似。绞股蓝活性成份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保护肝脏及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对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患、糖尿病、肿瘤等病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制作保健饮品饮用,味道纯正且极具保健价值,长期饮用无毒副作用,被誉为中国“南方人参、抗癌新秀”。 民间有句俚语“北有长白参,南有绞股蓝”,说明绞股蓝与人参功效相仿。常将其加红糖水煎服,具有一定抗疲劳、促睡眠、提高记忆力的作用。作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其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1.植物形态特征 皱缩,茎纤细灰棕色或暗棕色,表面具纵沟纹,被稀疏绒毛,复叶,小叶膜质,常5~7,少数9枚,叶柄长2~4cm,被糙毛;侧生小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中央一枚较大,长4~12cm,宽1~1.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粗毛,叶缘有锯齿,齿尖具芒。果实圆球形,直径约5mm,果梗长3~5mm。味苦,有草腥气。草质藤本。卷须2叉,着生叶腋;野鸟足状复叶,有5~7小叶,具柔毛。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圆锥状;花小,萼、冠均5裂;雌蕊5枚;子房2,常3室,稀为2室。瓠果球形,大如豆,熟时黑色。 2.地道沿革 始载于明代的《救荒本草》云:"绞股蓝,生田野中,延蔓而生,叶似小蓝叶,短小较薄,边有锯齿,又似痢见草,叶亦软,淡绿,五叶攒生一处,开小花,黄色,亦有开白花者,结子如豌豆大,生则青色,熟则紫黑色,叶味甜。"据其生长环境及形态特征,其所述即本种。《本草纲目》中开始将其以“乌蔹莓”之名入药。绞股蓝味苦酸,性寒,生于山间阴湿处,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多有生长,以农历七八月采收为宜,药用全草或根状茎。功效可归纳为养心健脾、益气和血、清热解毒、祛痰化瘀。现代研究表明,绞股蓝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钙、铁、钾等多种微量元素。临床实验证明,绞股蓝不但有消除疲劳、增强食欲、镇静催眠、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同时在预防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哮喘、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及开发价值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及开发价值 刘金亮 (生命科学学院730070) 摘要:绞股蓝(Fiveleaf Gynostemma Herb)是葫芦科绞股蓝属的一种药用植物,对绞股蓝所含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含有的绞股蓝皂甙具有抗糖尿病、抗癌症、抗衰老、抗血栓、降血脂、抗疲劳、对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消除激素类药物的毒害等多方面的作用,对绞股蓝皂甙的作用机理已经得到了普遍的研究,并且针对绞股蓝的药用作用,关于绞股蓝的应用开发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绞股蓝制剂的制备方面。 关键词:绞股蓝;药用机理;开发应用 地球上记载的植物约有30余万种,我国地域辽阔,从寒温带直到热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世界上植物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已知植物约有25700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包括383科,共11146种,常用的约有1000种,其中藻、菌、地衣类低等植物有459种,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类高等植物有10687种,在这些药用植物中,临床常用的植物药材有700多种,其中300多种以人工栽培为主,传统中药材的80%为野生资源,有些药用植物为我国所特有,如人参、杜仲、银杏等(郑汉臣,2008),因此开发我国药用植物,发掘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植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绞股蓝(Fiveleaf Gynostemma Herb),是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中药大辞典》名七叶胆,别名五叶参、遍地生根、小苦药等,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与本科雪胆属及葡萄科等多种植物形态相似,根为须根系,须根白色,幼根纤细,老根稍粗;底下茎肉质,呈不规则圆柱体,幼茎细柔,具槽纹,五菱型富韧性;复叶鸟足状,互生,小叶卵状披针形;雌雄花序均圆锥状,花小,萼、冠均5裂,雌蕊5枚,子房2,常3室,稀为2室;果实为浆果球形,豌豆大小,熟时转变为黑色(刘敏华等,2001)。 现已从绞股蓝中分离鉴定了80多种与人参皂苷有类似骨架的达玛烷型绞股蓝皂甙(Gypenosides,GP),该皂甙使绞股蓝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包括抗糖尿病、抗癌症、抗衰老、抗血栓、降血脂、抗疲劳、对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防治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并且已经得到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证实。随着对绞股蓝作用机制研究的日趋深入,绞股蓝更多重要药用作用的不断发现,对于开发和利用绞股蓝已经成为了一种趋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原料申报受理办法 (试行)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原料申报、受理办法 (试行)第一条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中第62条规定的“完成药物临床研究后,申请人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报送临床研究资料及其他变更和补充的资料,并详细说明依据和理由,同时向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报送制备标准品的原材料”及第173条规定的“申请人在申请新药生产时,应当向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制备该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的原材料,并报送有关标准物质的研究资料”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是指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标准中物理和化学测试及生物方法试验用,具有确定特性量值,用于校验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者给供试药品赋值的物质,包括:生物标准品、化学对照品、中药对照药材、参考品及标准试剂。 第三条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8条规定的注册药品分 类办法,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原料受理范围如下: 1、首次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品种。 2、已上市但需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的,且没有相应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验用标准物质的品种。 3、已有国家标准的,确认没有相应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的品种。 4、进口药品注册的,确认没有相应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的品种*。 5、补充申请中,确认没有相应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的品种。 6、申请试行注册标准转正,确认没有相应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的品种。 第四条受理程序如下:

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网站下载“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原料申报单”,并按要求填写。 2、申报人按本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将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原料和技术资料(一式两份),以及填写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原料受理申报单”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定所药检处或生检处初审、备案。 3、相关专业科室负责人对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原料及技术资料进行审核。 4、药检处或生检处对符合要求的品种出具正式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原料受理单”。 5、对确认已有相应的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的品种,企业可暂不提供制备标准物质的原材料及技术资料,但需到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药检处或生检处备案。 6、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药检处/生检处受理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原料的受理、备案及咨询工作。 第五条原料质量要求: 1、用于制备标准物质的原料质量必须为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规定的优质品或精制品。 2、报送的原料必须为同批生产或精制,质量均匀稳定,单一密封包装。 3、化学对照品原料的要求:供制备含量测定用的原料一般要求纯度不低于99.5%;仅供制备薄层鉴别检查用的原料一般要求纯度不低于90.0%;仅供制备红外鉴别用的原料一般要求纯度不低于98.0%;仅供制备有关物质检查用的原料一般要求纯度不低于95.0%。 4、生物标准品原料的要求:供制备抗生素效价测定用原料的活性成分应为与临床应用样品一致;供生化、基因工程药品及生物制品检验用生物标准品原料应与待检品同质,无干扰性杂质并具足够的稳定性。 5、中药化学对照品原料的要求:供制备含量测定用的原料一般要求纯度不低于98%;仅供制备鉴别用的原料一般要求纯度不低于95%。 6、中药对照药材原料的要求:原料必须来源准确,无污染,无虫霉,且为当年或近1-2年生产的

厚朴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厚朴及其伪品的鉴别 湘潭市中医医院易华平 厚朴为常用中药,来源于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 d.et Wils.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 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枝皮和根皮。厚朴性温、味苦辛。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临床工作中发现厚朴掺有伪品树皮,经调查鉴定为胡桃科植物野核桃Juglans cathagensis Dodc in bull的树皮。为了区别厚朴真伪,本文将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1. 厚朴的鉴别 1.1 性状鉴别 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约0.2-0.7 c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开口如喇叭状,长13-25 cm,厚0.3-0.8 cm,习称“靴筒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表面粗糙,栓皮有时呈鳞片状易剥落,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表面较平坦,呈黄棕色。内表面较平滑,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外部灰棕色,颗粒性;内部紫褐色或棕色,富油性,有时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厚朴酚结晶)。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劈破,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长18-32 cm,厚0.1-0.3 cm,表面灰棕色,有横纹及纵皱纹,劈破处呈纤维状。质硬,易折断。 枝皮(枝朴)皮薄呈单筒状,长约10-20 cm,厚0.1-0.2cm,表面灰棕色,具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

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识别要点

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识别要点 中药材市场上伪品有三个来源:常见伪品(即用其它品种冒充)、严重掺伪品及伪制品。现结合现场监督检查和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外观识别要点简述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 常见伪品 1.1 柴胡常见伪品 1.1.1 锥叶柴胡主要特点:色黑,丛生纤维状的地上残基,头部多分枝,具明显的败油气。 1.1.2 弯茎还阳参主要特点:地上茎分枝多,主根下部无分枝,断面不显纤维性,木部不为同心环状,而为放射状,苦味重。不具油室,而具乳汁管细胞,木质部呈分支排列。 1.2 防己常见伪品微花藤。主要特点:断面粉性或具明显的棕黄色木射线,皮部黄白色,具较多点状棕色小点(石细胞),导管呈蜂窝状。 1.3 牛蒡子常见伪品 1.3.1 大鳍蓟主要特点:果实中棱两侧具横纹。1.3.2 木香子主要特点:较正品大约2mm。 1.4 苍耳子常见伪品 1.4.1 刺果甘草主要特点:扁纺锤形,具长针状刺。1.4.2 东北苍耳主要特点:色深,体大,刺大,带钩。 1.5 刀豆常见伪品常春油麻藤。主要特点:体大,呈类方圆形,种脐包于种子的一半以上。 1.6 青葙子常见伪品刺藜主要特点:边缘有棱,中心微凹,棕色。 1.7 娑罗子常见伪品厚果鸡血藤。主要特点:种子圆肾形,种皮表面具光,常不规则破裂而剥落,有毒。 1.8 菟丝子常见伪品 1.8.1 金灯藤主要特点体大,表面具光泽,光滑。 1.8.2 粟主要特点多呈不规则球缺状,浸泡易膨胀,不吐丝。 1.9 葶苈子常见伪品菥冥。主要特点:表面深褐色,具明显的U形纹。 1.10 凌霄花常见伪品泡桐花。主要特点:密被柔毛,花冠基部多弯曲,内部有深色斑点,具不规则缩纹。 1.11 槐花常见伪品洋槐花。主要特点:花色较浅,呈类白色,二体雄蕊。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绞股蓝在食品,药理,临床功效等方面的进展,以供研究和临床参考。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文献资料, 进行分析整合。结果:绞股蓝具有抗疲劳,降低过氧化脂质, 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以及临床治疗气虚,阳虚,白发及防治老年 病,抗癌方面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结论:可作为药品如绞股蓝片,也可作为保健品如保健茶,饮料,食 品附加剂。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绞股蓝;药食同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前言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是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国内外学者已从该植物中分离出84种总皂甙,其中 6 种与人参皂甙相同,还有许多绞股蓝皂甙产生的次生甙,甙元和次级甙元与人参皂甙水解产物相同,并已证明其优良株系中人参皂甙的含量高于人参中的对应分子。绞股蓝具有多种生理活性 , 其抗血栓、降血脂、抗溃疡、抗疲劳、增加机体耐缺氧、耐高温能力、对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防治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证实 , 对绞股蓝作用机制的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亦日趋深入。现将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在食品方面的应用等综述如下。 1.药理作用

1.1绞股蓝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拮抗作用 1.1.1调节脂质代谢 , 抑制过氧化物产生 AS发病的炎症学说认为血液中过多的脂质, 特别是 T渗入动脉壁引起了炎症反应 , 刺激结缔组织和细胞增生形成病灶。提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 LDL) 对单核细胞具有趋化性 , 能刺激内皮细胞 (EC) 产生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 - CSF) 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P) , 使单核细胞募集并分化成为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ox- LDL还可使病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致炎因子促进 AS的形成和发展。丙二醛 (MDA) 的含量可反映机体内过氧化程度 , 间接反映血管老化的程度。生理状态下 , 人体虽有氧自由基 (OFR) 产生, 但能被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清除不至于引起组织细胞出现过氧化导致损伤。过氧化物歧化酶(SOD) 是抗氧化酶系统的主要代表 , 是 OFR的清除剂 , 可抑制黄嘌呤脱氢酶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 , 从而抑制过氧化脂质反应 , 减少 OFR和 MDA的产生。发现大、小剂量复方绞股蓝胶囊均能提高高脂血症小鼠 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 , 降低高脂血症小鼠体重 , 对 TC、TG、LDL - C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及对 HDL - C有升高作用。发现不同剂量绞股蓝滴丸均可明显降低大鼠 TC、TG、LDL - C含量 ,升高 HDL - C, 使 LDL - C/HDL - C下降。发现由绞股蓝、银杏叶、丹参等组成的“绞股蓝复方”有预防食高胆固醇饵料兔发生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彭世志等发现绞股蓝具有降低高脂血症患者 TC、TG、LDL - C和升高 HDL - C的功效。谭华炳等还发现“绞股蓝复方”能降低高脂血症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