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厂房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厂房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电气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贵州大兴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建材项目,项目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循环经济园区。

本项目主要建筑物有3栋生产车间、1栋原材料仓库、1栋办公楼、1栋宿舍楼及1栋门卫室。

其中:新型沥青混凝土面层生产车间,建筑总高度为33.00米,局部15.45米,建筑层数为1F,建筑面积2025.00㎡,占地面积2025.00㎡,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均为丁类,防火等级均为二级;新型沥青混凝土基层水稳生产车间和新型沥青混凝土原材分筛车间,建筑总高度均为15.45米,建筑层数为1F,建筑面积分别为1440.00㎡和1350.00㎡,占地面积分别为1440.00㎡和1350.00㎡,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均为戊类,防火等级均为二级;原材料仓库,建筑总高度为11.45米,建筑层数为1F,建筑面积15912.98㎡,占地面积15912.98㎡,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均为戊类,防火等级均为二级;均采用门式钢架结构。

办公楼建筑总高度12.90米,建筑层数为3层,建筑面积1341.78㎡,占地面积508.20㎡,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宿舍楼建筑总高度8.70米,建筑层数为2层,建筑面积1306.88㎡,占地面积741.00㎡,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门卫室建筑总高度4.65米,建筑层数为1层,建筑面积222.04㎡,占地面积为237.16㎡,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配电房建筑总高度4.65米,建筑层数为1层,建筑面积31.46㎡,占地面积为31.46㎡,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

二、设计依据:

2.1根据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本单位建筑、结构、给排水、等专业提供的资料,电气专业的有关规范、规程进行设计。

2.2本工程所使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2013)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1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三、设计范围:

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网络系统

四、电力配电系统:

4.1本项目普通照明、动力等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应急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

4.2主用供电电源:就近由市政道路引来一回路10KV电源至厂区配电房,供给本工程所有单体用电。

备用电源:本工程应急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电源从照明配电总箱专用供电回路引来。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30min。

4.3计量:采用高压集中计量,在10kV电源进线处设置专用计量装置,并可根据管理要求需要设置低压电力分表。

4.4无功补偿: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在变压器低压侧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功率因数在0.92以上,气体放电灯就地设补偿。

4.5电压等级及配电方式:本工程使用电压等级为220/380伏,低压供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

4.6低压进出线路型号及敷设方式:

4.6.1.低压普通干线采用YJV-0.6/1kV电缆,由配电房低压回路穿钢管至各单体总箱,分支线路采用YJV-0.6/1kV电缆或BV导线。

4.6.2应急照明干线进线采用JV-0.6/1kV电缆,分支线路采用NHBV导线,应急照明等采用专用回路配电。

五、照明系统:

5.1主要场所照度标准及光源选择:

其他场所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执行

5.2光源、灯具选择,照明灯具的安装及控制方式如下:车间、库房选用节能型工厂灯;寝室、办公室采用荧光灯,吸顶安装,就地控制;寝室采用节能灯,吸顶安装,就地控制;门厅及走道采用节能型灯具,吸顶安装,楼梯间灯具采用红外热释自熄,走道采用开关就地控制;

5.3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方式如下: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注明者外,照明支路导线采用2.5m㎡导线穿PC管暗敷设;插座支路导线采用4.0 m㎡导线穿PC管暗敷设;所有插座

支路(挂机空调除外)均设剩余电流保护器,所有照明回路除注明者外均为三根线。

5.4设备选择及安装:照明配电箱底边距地为1.6米;照明开关、插座均为暗装,插座均为安全型。

六、电气节能和环保

6.1变配电系统节能:

A.变配电所尽可能深入负荷中心,其供电服务半径控制在250米以内,节约铜材,降低干线线路的损耗。

B.合理设置楼层配电间的位置,尽量靠近各层的负荷中心,尽可能不走或少走回头路,减少支线长度,降低分支线路的损耗。

C.对于较长的线路,在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配合、电压降要求的前提下,在选择线路截面时加大一级。提高功率因数

D.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电感性设备选用带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

E.采用就地分散补偿、低压柜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功率因数。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5,降低无功损耗。

6.2照明节能:

A.所有电气设备均采用高效率、低能耗、环保、性能先进、耐用可靠的电气装置,并优先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制造的电气装置。

B.公共区域节能照明控制措施:公共区域照明采用分区控制,楼梯间采用人体感应延时开关控制。

C.照明: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LPD)不应大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表6.3.1~表6.3.13中规定的目标值;当房间或场所的照度值高于或低于表中规定的对应照度值时,其照明功率密度

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建筑室内照明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应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的相关规定。

七、建筑物防雷

7.1本工程按三类防雷措施设防,本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

7.2在屋檐、女儿墙及屋面板暗敷?12热镀锌圆钢作接闪器,利用所有结构柱内2根不小于?16主筋作接闪器,屋顶接闪器组成的网格尺寸不大于24x24m或20x16m。

7.3接地极:接地极为建筑物基础地圈梁上的上下两层钢筋中的四根不小于?16主筋通长连接形成的基础接地网,该接地网外周一圈采用焊接连通;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

7.4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其箍筋与钢筋,钢筋与钢筋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螺丝、对焊或搭焊连接。单根钢筋、圆钢或外引预埋连接板、线与构件内钢筋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

7.5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金属拦杆、金属屋面、金属屋架等均与接闪器可靠焊接。

八、建筑物接地及安全

8.1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

8.2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在室外增设人工接地体。

8.3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在设淋浴卫生间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联结。

8.4计算机电源系统、有线电视引入端,电信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

8.5强、弱电系统采用共用接地装置。

九、有线电视系统

9.1本工程有线电视线路由市政有线电视网引来,本工程主要在宿舍楼设此系统。

9.2系统由前端设备、干线、放大器、分支分配器、支线及用户终端等组成。系统采用862MHz邻频双向传输,系统输出口的模拟电视信号输出电平要求69±6dBuV,图像清晰度应在四级以上。

9.3有线电视信号经SYWV-75-7电视电缆传输至前端箱,穿SC镀锌钢管;支线电缆选用SYWV-75-5,穿SC镀锌钢管暗敷。

9.4系统仅为配管配线设计,系统所有设备由承包商成套供货、安装、调式。

十、电话、网络系统

10.1由室外引来一根多芯光缆至总配线架,然后分至相应的分配线架,本工程主要在办公楼、宿舍楼设此系统。

10.2从配线架引至计算机数据插座的线路采用超五类4对双绞线,电话插座的线型选用RVB型,均穿管沿墙或埋地敷设,网络、电话插座均距地0.3m暗装。

10.3各系统仅为配管配线设计,系统所有设备由承包商成套供货、安装、调式。

10.4各弱电系统引入端,均应设过电压保护装置:在弱电电缆进建筑物处设置信号电涌保护器,其标称放电电流为5kA(8/20μs),最大放电电流为10kA(8/20μs),电压保护水平Up≤600V。十一、电气抗震设计说明

11.1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1.0.4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1.2本工程管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和满负荷重量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桥架须采用机电管线抗震支吊架系统。

11.3刚性管道侧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不得超过12m,柔性管道侧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不得超过6m;刚性管道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不得超过24m,柔性管道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不得超过12m。抗震支撑最终间距应根据深化设计及现场实际情况综合确定。

11.4抗震支吊架系统应另行委托专业公司深化设计,深化后图纸应报设计单位审核后方可实施。

十二、电气消防

12.1应急照明系统:

(1)本工程在仓库存、厂房、生活配套用房的公共走廊、楼梯间等处设置应急照明灯,在公共走廊、楼梯间、疏散通道、出入口及楼梯间设自带蓄电池组的疏散指示灯。

(2)应急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电源从配电总箱专用供电回路引来。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30min,并同时满足有关规范对蓄电池初始容量的要求。

(3)应急照明线路暗敷时穿管并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时穿金属管且有防火保护措施。所有应急照明、疏散照明灯具均应设玻璃或其它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4)本工程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Lx;楼梯间内地面最低水平最低不应低于5Lx;平时正常照明并对蓄电池充电,断电时自动点亮。

12.2. 电气火灾防范措施:

(1)线管和穿墙洞等进行有效的防火封堵,以减小火灾影响面。

(2)使工作时可能产生高温和电火花的电气设备远离可燃物。

(3)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1.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不小于100W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其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

2.额定功率不小于60W的白炽灯、卤钨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荧光高压汞灯(包括电感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体上或采取其他防火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