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检测(十八)《红高粱》——罗汉大爷

高中语文--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检测(十八)《红高粱》——罗汉大爷
高中语文--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检测(十八)《红高粱》——罗汉大爷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红高粱》——罗汉大爷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ɡuǎnɡ) 棱角(lénɡ)

相形见绌(chù) 鬼鬼祟祟(suì)

B.痉挛(luán) 魁首(guí)

果实累累(léi) 袒露心迹(tǎn)

C.颤抖(zhàn) 强劲(qiánɡ)

呜咽哀鸣(yè) 树碑立传(bēi)

D.血痂(jiā) 桅杆(wéi)

一幢楼房(chuánɡ) 踉踉跄跄(liànɡ)

解析:选A B项,“魁”读kuí;C项,“颤”读chàn;D项,“幢”读zhuà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钝痛 兴奋异常 焦燥不安 嘶哑

B.咕噜 疯疯颠颠 胆战心惊 恍惚

C.聚拢 尸横遍野 劫掠一空 噩梦

D.愕然 无精打采 锋火岁月 累赘

解析:选C A项,燥—躁;B项,颠颠—癫癫;D项,锋—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秋天到了,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秋风卷起,到处飘零,而连绵的秋雨不停地下着,这一切勾起了游子们绵绵的乡愁。

B.反对克隆技术的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害怕克隆出“本·拉登”式的人物,其实这只是杯弓蛇影。

C.当你养尊处优、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定要居安思危,决不能丧失忧患意识。

D.王芳嫂子在家也确实不容易,常常吃里扒外,家里外面的事弄得利利索索,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解析:选C A项“行将就木”指人将要死去,不能用于形容落叶。B项“杯弓蛇影”,看见酒杯中所映现的弓的影子而误以为酒杯里有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妄自惊慌。在这里应用“杞人忧天”。D项“吃里扒外”指受着这一方的好处,暗地里为那一方尽力。不合语境。

4.(江苏高考)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解析:选C 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本题考查的实质是把握漫画的寓意。首先要读懂漫画,漫画的中间是一个写意的人,代表手的线条抓着一些东西,而头部后转,代表眼睛的黑点紧盯着未被抓住的东西。再比对选项,可以确定寓意为我们总是想不到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总是盯着(想要)我们未得到的。

二、阅读鉴赏(38分)

(一)课内阅读(19分)

阅读从“为了为我的家族树碑立传”到“骂不绝口,至死方休”,完成5~8题。

5.文中老太太的山东快板和县志的记载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等待着英雄们的出场。

6.文中为什么要提到高粱和烧酒?(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高粱和烧酒是激情的象征,所表现的精神与农民顽强的生存意志和不屈的斗争精神融为一体。

7.由后两段文字可以看出罗汉大爷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忠厚老实、不屈不挠,面对死亡毫无惧色。

8.怎样理解“我奶奶什么事都敢干,只要她愿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敢恨敢爱、崇尚自由。也可以从反面理解。

(二)课外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奶奶弥留之际对生命的留恋和热爱。奶奶高喊:我的亲人,我舍不得离开你们!鸽子们啄下一串串的高粱米粒,回答着奶奶无声的呼唤。鸽子一边啄,一边吞咽高粱,它们的胸前渐渐隆起来,它们的羽毛在紧张的啄食中奓起,那扇状的尾羽,像风雨中翻动着的花序。我家的房檐下,曾经养过一大群鸽子。秋天,奶奶在院子里摆一个盛满清水的大木盆,鸽子从田野里飞回来,整齐地蹲在盆沿上,面对着清水中自己的倒影,把嗉子里的高粱吐噜吐噜吐出来。鸽子们大摇大摆地在院子里走着。鸽子!和平的沉甸甸的高粱头上,站着一群被战争的狂风暴雨赶出家园的鸽子,它们注视着奶奶,像对奶奶进行沉痛的哀悼。

(选自《红高粱》) 9.《红高粱》中运用的比喻别具一格,即不以华丽的事物为参照。试体会下列句子的艺术效果。(4分)

①过去的一切,像一颗颗香气馥郁的果子,箭矢般坠落在地。

②奶奶感到我父亲那两只兽爪般的小手正在抚摸着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打破常规,不以华丽的事物为参照,而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作为喻体,虽然不及华丽的事物那般高雅和良好,但却获得了一种丰富、形象可感的美,给读者以新的体验和感官刺激。

10.你对“高粱们奇谲瑰丽,奇形怪状,它们呻吟着,扭曲着,呼号着,缠绕着”这句话怎样理解?(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拟人的手法歌颂了红高粱顽强的生命力。

11.《红高粱》基本上是以“我”的主观视角展开叙述,而这几段文字,完全从“我奶奶”本人的视角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人物本身为视角,便于去描写人物本身所感觉到的一切,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和冲击力。作者营造了奶奶临终前释放感觉的特殊氛围。同时,这几段文字将时间与空间、现实与幻想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准确地写出了“我奶奶”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如何理解“我只有按着我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但我不想死,我要活,我要多看几眼这个世界,我的天哪……”?(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几句话是对她短暂一生的最好诠释,她的活法悖逆了传统的道德,她的纵欲充满着对封建礼教的亵渎,而这种亵渎正是一个在道德规范压力下生长多年的中华民族生命意识的自觉反抗。

三、语言表达(10分)

13.将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4分)

①集“人性”“兽性”于一体的《红高粱》。

②虽然这部神话并没有旺盛地燃烧到最后,但毫无遮掩地宣泄着双方自己的生命欲望。

③创造了“我爷爷”和“我奶奶”新的神话。

④并进行着人类灵魂家园的毁弃和革创。

⑤有着浓重的乡土气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读这五句话,可知这段话谈论的话题是《红高粱》,可以确定①应为首句,然后具体说明《红高粱》这部书的特点,由②③两句中的“神话”可以知道②③两句联系紧密,由“虽然这部神话”可知③应放在②前,由④中的“并”可知④紧承②说神话的特点,⑤最后总结。

答案:①③②④⑤

14.(北京高考)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6分)

①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②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③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针对自身的学习和考试生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将语文生活化,题目也更加灵活。解答此类题目,主题要明确,不要脱离材料,从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入手,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体验。考生可以选择三个题目中的一个进行写作。①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语文学习的体会,在归纳梳理自身语文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偏于交流,语言要有个性;②对“家长送考”现象进行评论,这是要求考生抒写对最鲜活的生活场景的感悟、认识,偏于说理;③用抒情文学纪念自己的18岁,这是要求正青春的高三考生对自己的青春进行描绘,偏于抒情。

答案:示例一:①语文学习,听、说、读、写都很重要,但我觉得阅读最重要。读万卷书,会让你成为一位饱学之士。首先要读教材,因为教材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其次要多读中外名著,阅读名著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化底蕴。再次要读各类刊物,这既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又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②我不赞成家长送考。考试之前,考生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而他们的平常心,受到父母的很大影响。父母首先要让自己保持平和心态,不要去干扰孩子,不要让孩子有任何的心理压力,这样考试的结果会更好。反之,如果家长一改常态,会让孩子在心理上不适应,结果会适得其反。(赞同也可以,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③18岁有过青涩,有过欢乐。我们将记忆的行囊打包。我们要远行,我们要奋斗,我们要走在时代的征程中。收起回忆,珍藏昨天,因为我们的梦在明天。我们插上翅膀,我们要一起飞翔,畅想希望,憧憬未来。18岁,我们执着地走过,坚定地飞过,青春的旅途中会留下我们的身影。无惧前方的路,我们将勇敢地向前。

示例二:①学习语文要手、眼、耳、鼻并用,听、说、读、写并重。手,要学会翻开不同的书籍,书写对生活的各种感悟;眼,要学会观察我们生活的社会,学会透过现象看

清事物的本质;耳,要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听从家长老师的教导;鼻,要嗅出生活的味道,分辨生活的气息。总体说来,学习语文就是用我们所有的感官,体会、表达生活的精髓。

②“家长送考”表现了家长对高考的重视,对孩子的关爱。考场外顶着烈日冒着酷暑送孩子参加高考的家长要比孩子更加清楚高考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家长与孩子一起迎接高考、体验高考,通过对孩子衣食住行无微不至的关怀表达对孩子深深的爱,通过对孩子的千叮咛万嘱咐表达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期盼。

③我的18岁,犹如初春的柳梢上刚冒出的鹅黄叶芽,沐浴着和煦的阳光,与轻柔的微风嬉戏,在春天里焕发着勃勃的生机;我的18岁,仿若肥沃的土地上刚长出的幼苗,享受着蒙蒙的细雨、温暖的阳光,在苍茫大地上彰显旺盛的生命力;我的18岁,好似青翠的山林里刚露头的竹笋,体验着生命的律动、成长的快乐,在青山绿水中展现美丽的青春。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案例 南漳高级中学徐红菊 20XX/11/6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总体思路: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诗词与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坚持在课堂上实践“自问自探这种教学模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小品,是“序”的体裁。文字表现形式为文言文。学生要必修二的教材曾接触过一篇“序”(《兰亭集序》),所以对于文体有一定的了解,而作者李白,也是耳熟能闻。因此,重点应放在文言字、词、句的学习与整理上,放在对文本内容记叙的情境的描绘与欣赏上,放在对李白洋溢在文中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的人生观与精神气质的赏析上。 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于文言文这一版块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区域与学生本人知识能力的限制,依需老师的引导与校正,才能较好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比较阅读《兰亭集序》,理解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的性格与才气。 教学重点: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1.导入 师: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宴赋诗,自古以来是文人们的一大乐事,何况是在月光也能醉人的“春夜”,何况又是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更何况是与自已聪敏多才的“从弟”,这是一场怎样的视觉与精神的盛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解题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位堂弟)、事件(聚宴)。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二.细读:整理文言字词句并翻译全文 通假字“序”同“叙” 重点字词逆良坐花醉月 古今异义大块文章 词类活用歌惭幽咏诗 特殊句式 1.会于桃花之芳园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第六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能清楚什么是“浩然之气”?和怎样培养浩然之气? 3、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教学过程:(第一段) 一、导语: 本文主要给大家讲解前两段,第三段初中已学过了。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二、熟读成诵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三、解释本文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讲解: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冲霄汉,作为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勇敢的力量,当然还必须是行正义之事,不能行苟且之事还踌躇满志,就麻烦了。所以必须有义和道相匹配。) 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讲解:这告诉我们培养浩然之气要坚持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不要去做问心有愧的事情,否则这就是你人生的污点,就像如果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目录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选修五个系列 一.诗歌与散文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二.小说与戏剧 4.《中国小说欣赏》 5.《外国小说欣赏》 6.《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7.《影视名作欣赏》 三.新闻与传记 8.《新闻阅读与实践》 9.《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四.语言文字应用 10.《语言文字应用》 11.《演讲与辩论》 12.《文章写作与修改》 五.文化论著研读 13.《先秦诸子选读》1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5.《外国文化著作选读》(暂缺) 16.《中国民俗文化》 选修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游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选修课文翻译北师大版

选修课文翻译北师大版 成功学习英语 早在18世纪人们就预言英语有一天会成为全球性语言,而这一预言在近几十年中已经得到了证实。国际公司的增长和通讯方面的巨大进步带来了学习英语的新潮流。当今世界,要想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就要会讲至少两种语言,特别是英语。 然而,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学习英语是很难的。一些受人推崇的关于获取语言的理论认为,要达到一种外语水平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你需要置身于这种语言环境之中。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少有人有机会生活在讲英语的国家,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得靠学校的语言课程来学习外语。 我国最新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鼓励老师在教室里创设一种丰富多彩的外语环境。这就意味着,他们要确保通过多种方式给学生足够的英语输入量。足够量的语言输入可以以高质量的阅读和听力材料的形式呈现。不管是说还是写,高质量的输入信息才能保证学生高质量的语言输出。 然而,要取得成功就意味着课后仍需要额外付出。专家认为每天仅仅15分钟的课后学习可以促进外语学习的速度。下面是专家对英语学习的建议: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例如:为扩大词汇量,每天学10个生词——一周五天——周末复习所学生词。一周学50哥词就意味着一个月可掌握200个词。 ·一周先学一首英语歌曲中的单词,再听几遍这首英语歌曲。 ·先观看母语新闻,然后阅读一份英文报纸或访问一家英文新闻网站。读前能了解主要新闻内容会确保用英语阅读时更透彻地理解所读新闻。 ·观看你最喜爱的一张光盘,但要把你熟悉的部分语言调换成英语。·和朋友一道学习,互相测试并分享学习策略——这可以使学习更快乐。 ·赞赏自己。如果你达到了目标,就款待自己。将你的目标告知一个朋友,以使他也能够激励你。 这些建议都很容易做到,也值得付出额外的努力。然而,一天多学那15分钟,的确需要很大的付出。为保持不断努力的势头,你需要时常想想为什么要学英语。理由很简单,在当今世界,英语持有通向更光明的前途和把握未来机遇的钥匙。 肢体语言言为心声 如果你看见一位父亲高兴地笑着并轻轻拍打他儿子的后背,你认为会发生什么?你也许会认为这位父亲正祝贺他的儿子某事做得很好,也许是通过了测试或比赛获胜。因为你明白那位父亲的肢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所以你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全球,轻拍后背并附带一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五个系列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五个系列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和超越,是xx年以来课程改革中力度最大、创新含量最多的系统工程,也是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主旨和核心价值所在。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学生选择权的丧失、教学的必修化现象严重、教学评价不能落实等一系列问题,但全国各地的课改实验区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根据《中华人民 __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所选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点,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指导意见》,我们安徽省淮北市高中语文选修课进行了全市统一指导意见下各校自主同步 开设的课程实验。从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开始,全市普通高中学校依次开设了人教版的《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四个模块教学。本文将对我们在“统一选修”背景下进行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些做法和思考进行总结与回顾。 一、教学的整体规划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造成凌乱随意、

漫无计划的局面,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深奥,脱离 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因此,我们认为,做好课程教学的规划,是上好选修课的关键所在,也是避免教学凌乱随意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划。 一是学校的规划。首先,以校本培训为平台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学习《中华人民 __课程标准》及其他有关新课程的理论书籍,熟悉有关选修模块的“课程目标”、“教学实施”、“评价建议”等关键内容。其次,做好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图书馆应装备足够的与模块有关的配套作品和相关的电影电视片以及 必要的工具书;认真调查分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资源的特点,积极规划开发已有的和潜在的资源,如,我们淮北市有隋唐大运河遗址,有文化名人桓谭、嵇康等,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语文资源;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争取社会各方面 的支持,与社区、高校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二是教师的规划。教师规划要从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宏观的规划,即在整体感知模块文本的基础上研究文本处理的思路,吃透文本 编制的意图,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既要知道选修模块与必修课程的区别,又要知道每个选修模块之间的不同,还要知道每个模块内部各专 题甚至各文本之间的区别。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有关资料,给学生开列一个推荐课外阅读的作品清单。第二,中观的规划,在宏观规划

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必修全选修全

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必修全+选修全) 语文必修1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2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3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 6鸿门宴 第三单元 7记念刘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1包身工 12飞向太空的航程 ★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朗诵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着导读★

《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后记 语文必修2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 2故都的秋 3囚绿记 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氓》、《采薇》 5离骚 6孔雀东南飞并序 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第三单元 8兰亭集序 9赤壁赋 10游褒禅山记 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2我有一个梦想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表达交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演讲: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修辞无处不在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名着导读:《家》、《巴黎圣母院》

语文必修3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林黛玉进贾府 2祝福 3* 老人与海 第二单元 4蜀道难 5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6琵琶行并序 7*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 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 9劝学 10* 过秦论 11* 师说 第四单元 12动物游戏之迷 13宇宙的边疆 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表达交流★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讨论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 目录(1-1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目录(1-16)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4.《中国民俗文化》 5、《影视名作欣赏》 6、《新闻阅读与实践》 7、《先秦诸子选读》 8、演讲与辩论 9、中国小说欣赏 10、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12、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13、语言文字应用 14、外国小说欣赏 15、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16. 文章写作与修改 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臵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游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北师版 英语选修7 课文翻译

北师版英语选修7 课文翻译 U19/S1.成功学习英语 早在18世纪人们就预测某一天英语会成为全球性的语言,这一点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已得到证实。国际性公司的成长和通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引发了把英语当做一门外语来学习的潮流。在当今世界,会将包括英语在内的多种语言,就标志着你与众不同,比其他人进步。然而,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将英语当成一门外语来学是很难的。一些备受尊崇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要想达到高水平的外语流利程度和准确性,你得置身于该语言的环境中。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讲英语的国家(来学习英语)的机会很少。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只好依赖学校课程中我们能学习的东西。 最新的英语课程顾里教师在课堂上应在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这就意味着,他们要确保通过多种方式给学生足够的英语输入量。足够量的语言输入可以以高质量的阅读和听力材料的形式呈现。不管是说还是写,高质量的输入确保高质量的输出。 然而,真正的进步还需课余的额外作业。专家认为每天仅仅15分钟的课后学习就能真正促进外语学习。他们推荐如下: ——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例如:每天学习10个单词,每周五次扩大词汇量,然后周末复习这些单词。每周记50个新词就意味着一个月能记200个新词。 ——在于读一首英文歌曲歌词在一周内听几遍这首歌曲。 ——首先观看母语新闻然后阅读相关英文报纸或新闻网站。在阅读前了解梗概将会保证你在用英语阅读时理解的更好些。 ——看一盘最喜欢的DVD,但把你非常熟悉的情节的配音调整成英语。——与朋友一道学习。相互检测并共同分享学习策略——这会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 ——奖赏自己。如果你达到了某一目标就犒赏自己。把你的目标告诉你的一位朋友,这样他们也会帮忙鼓励你。 这些建议很容易完成,而且很值得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每天投入额外15分钟的确需要努力。你需要时常想想为什么要学英语以保持不断努力的势头。其实原因很简单,当今世界,会英语是决定能否有更加光明的前途和无数可能性的关键(重要前提)。

2019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语文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周至一中李春利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这一阅读要求。 2、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分析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设想: 将诵读方法的指导和古代诗词意象的体悟、情感的把握结合起来。通过诵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古代诗词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首先让学生了解背景(知人论世)、熟悉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住诗词的感情基调、感情变化,对一些经典的诗句和重要的词语进行细致地揣摩(以意逆志、缘景明情),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诵读古诗词有一定规律,有一些技巧,比如划分音步、押住韵脚、突出平仄、讲究节拍、语势呼应等,通过诵读达到更深切地体会作品情感的目的(因声求气)。 本单元共涉及10首诗歌作品,涉及到诗、词、曲三种样式,因课时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重点讲解《将进酒》《李凭箜篌引》并指导学生设计诵读方案。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的三个单元体现了古代诗歌鉴赏的三个层级 以意逆志——诗作主旨、创作本意 缘景明情——诗作的情感(意境) 因声求气——诗作神韵、气势、风格。“声”是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韵体现。二、诵读在学习中重要作用。 页 1 第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诗中的情感。 2、有感情地全身心地投入诵读,可以受到诗歌音乐美的熏陶,获得一种审美愉悦。 三、明确“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含义。 “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是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一句话,借助诵读深切体会诗词的音韵、情感。 四、如何做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定准基调: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各课原文

《先秦诸子选读》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二、当仁,不让于师 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论语·子张》)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6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曰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诗文默写训练

《人教课标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1、(),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 2、上穷碧落下黄泉,()。 3、(),梨花一枝春带雨。 4、(),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以上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5、帝子降兮北渚,()。(),洞庭波兮木叶下。 6、时不可兮骤得,()。(以上出自屈原《湘夫人》) 7、人生亦有命,()。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8、(),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9、(),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10、(),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11、( )?(),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 12、春江潮水连海平,()。 13、()?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不知江月待何人,()。(以上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4、千岩万转路不定,()。云青青兮欲雨,()。 15、(),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须行即骑访名山。(),使我不得开心颜?(以上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6、黄尘清水三山下,()。遥望齐州九点烟,()。(李贺《梦天》) 17、(),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18、(),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19、日出江花红胜火,()。 20、山寺月中寻桂子,()。(以上出自白居易《忆江南》) 21、(),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23、(),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 24、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姜夔《扬州慢》) 25、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2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7、(),千金散尽还复来。(以上出自李白《将进酒》) 28、(),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29、昆山玉碎凤凰叫,()。 30、女娲炼石补天处,()。(以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 31、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阅读提示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2015-07-07 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本文整理了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阅读提示 精读提示 关于精读,叶圣陶在《谈阅读》中提出了“三想”的说法。一是“想”词与词的关系:“无论怎样读,起初该用理论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一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二是“想”段内句与句的关系:“读过一节停一节,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是什么。”三是“想”段与段的关系:“读过两节三节,又把两节三节连起来回想一下。”这里所说的三想,把握起来就是由小而大的逐渐深入,力求“纤屑不遗”,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精读就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读,把字、词、句的意思都弄明白,还要弄清文章的思路,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重点词语和句段,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中外传记作品的阅读,是对远去的巨人背影的凝望和深思,在他们生命经行的路径上,我们会领略他们的人生风光,同时深刻觉悟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给予我们的人生抉择一定也是一种丰碑式的启迪。经由身心浸润的阅读,奠基我们的生命底色,激发我们的生命潜能,昂扬我们的生命精神,在我们生命寻找和发现的路途,去追求,去创造,求真,尚美,向善,向上。 整个精读选文,大多截取了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某些片段,这些生命的碎片,却也折射了他们的生命精神和卓越追求。

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圣杜甫,丹心昭日月,无畏苦寒行,个人颠沛流离和时代的风云变幻交汇一起,推己及人,仁爱天下,把一颗悲悯的心焦灼在忧国忧民的执着情怀。 情至文生,绵密丰富。萧红笔下的鲁迅,在情真意切的回忆里,从切身的经历和感受中写来,给我们凸显了一个生活化、人性化的鲁迅,一个血肉丰满、鲜活生动的鲁迅,一个热情、幽默、深刻、睿智而又平和的鲁迅,一个人间的鲁迅。阅读时,我们要深刻品味那细腻的文笔,朴素优美的文字,更还要领受行文中真切深刻的感情。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更是毛泽东作为生命个体在风云际会时刻的自我历练和自我造就。1936年,中国的历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美国记者斯诺以其职业的敏锐和职业的操守,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毛泽东形象,个体生命的风采,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代伟人的风采,这也是自身人格魅力的光照日月,气壮山河。 “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宿命的狰狞面前,贝多芬不曾向命运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昂扬勃发了生命的潜在能源,他的系列作品,无不是生命的交响,“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惊天地,泣鬼神,无不召唤我们珍爱生命,善待自己,肉体可以腐烂,而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某种角度上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正也是《贝多芬传》的袅袅余音,或者说是《贝多芬传》的一个雄浑壮烈的协奏。对二十世纪以后的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三位人物是:达尔文,马克思,弗洛伊德,他们分别揭示了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以及人自身的一些深刻奥妙,开启了后人对于自然、人类社会、人本身的一些规律性的探究,开拓了这些领域研究的新的空间。 欧文·斯通的《达尔文传》选文,主要记述了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写作过程,让我们深刻觉悟了一位创世纪的科学家的求真精神。

如何上好高中语文选修课

如何上好高中语文选修课 湖南临澧一中语文组叶红梅新课改后高中语文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大部分。《必修1》到《必修5》五个模块要在高一至高二上半学期完成,选修课程也有五个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外国小说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新闻阅读与实践》。根据学校要求我们完成了所有教学任务,到头来所有老师都觉得身心疲惫,课时有限,教学任务又多,这种必修教完又全面转入选修的课程安排,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并且有些内容完全是一扫而过,稍微涉及而已,要说学生的收获,还真不好说。面对风起云涌的新课程实践,我们高中的语文老师到底要怎么办呢?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高中语文设置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学生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及满足其兴趣和潜能、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但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语文老师依然新教材旧教法,选修当作必修上!一篇篇文章教,一篇篇文章讲。时间有限怎么办,一篇接一篇,没有缓冲时间,做练习的时间也是少之又少,老师和学生都是不堪重负。 新课标的高中语文教材开设了几十种选本的选修课,让师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原本是一件大好事,然而,实践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误区,措施的不利,教育资源的不足,师生在高兴的同时,留下更多的是手足无措与身心疲惫,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上好高中语文选修课,冷静而理智地应对选修课教学,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要实现从必修课到选修课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标提出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包括两个部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旨在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也就是说,通过语文学习,每位高中生的人文素质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都要达到一个基本的标准。 选修课虽然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是它主要致力于学生在基础性、均衡性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寻找到适合于每个学生能力倾向和个性特点的教育是选修课程的核心价值。相比于必修课的基础性、均衡性,它更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 我以为,必修课的教学理念应该主要以教师“教”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夯实学生的基础,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均衡发展。而选修课的教学理念则应以学生的“学”为主,要使学生借助于必修课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来选择性地学习,以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而不是由教师来“教完”。教师只有真正进行这样的教学观念的转变,选修课的教学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例如,在学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时,教师就要通过自己的“教”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师还要通过自己的精心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教师通过必修课这些方面的讲解和分析可以为学生今后在选修课中自主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的诗歌学习能力获得均衡的发展。 在学习选修教材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用以面代点的方法来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不同时代诗人的诗歌、同一诗人不同时代的诗歌等来重点突破对某一个教学内容的学习。如引导学生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屈原的《湘夫人》、鲍照的《拟行路难》、杜甫的《蜀相》以及陆游的《书愤》等诗歌,都是为了教学生学会如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诵读、相互探究和讨论、自主搜集资料以及举办诗歌朗诵会和尝试写诗等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要有选择性和侧重性

高中语文选修课

高中语文选修课《正心美心》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2017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意见中提出:“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因此在现实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当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是应有之义。 而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也把提高人的核心素养作为改革的主线,方案中鼓励各个地方的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发有各地特色的选修课,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正心美心》就是呼应当下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生阶段的高中生乐观、好奇且可塑性强,在这个年龄阶段打下良好的国学底子,对其以后的人生发展都大有裨益。 在当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育的方式要从教知识往重育人的方向发展,要在德行操守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校就是在这个形势下,依照当前学生的实际,编写了本门选修课的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 《正心美心》是依照学生的成长规律,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干,兼以吸收道家和佛家思想等传统思想流派,旨在传达和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让学生在成长中树立立德求善、正心诚意的价值观,为他们的人生固本培元。立德树人,德在先人在后,本门选修课正是发掘人性中的善,树立利他的德,净化人的心灵。“正心”篇旨在从思想深处去邪扶正,教导学生守正好义;而“美心”篇则重在去私去利,让学生放下执念追求精神的升华。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开设本门选修课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侧重提高学生的精神审美和鉴赏能力,旨在引导探索研究,构建多层次的语文课程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正心美心》这门选修课是扎根中国的传统,汲取传统教育中重视人的德育和价值观培养的优良做法,立足于当前学生缺乏厚重古文修养的社会现实,并结合学校实际,从现实情况出发。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教育,主张以文化人的国度,因此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最值得当下借鉴的就是重视德育。传统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德行操守,接受儒家的伦理道德,强调人的道德伦常的塑造。本门选修课选取了《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名篇,又推荐了许多优秀人物的名言警语。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的历史,暗含着中国的未来,厚重的古文修养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理解中国的特殊国情,而当前的学生的古文功底普遍薄弱,许多古文的常识都非常的欠缺。《正心美心》以古文的原文和现代翻译相对应,并附上了许多背景解释,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本门选修课要与学校的语文教学相结合,在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学校的语文教学之间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中学生在求学阶段除了个人的全面发展之外还要接受社会的选拔,因此在选修课的课程的设置上要注意与当下的语文教学进行衔接,注意定期的知识考核,尤其是和高考的文化常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选修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 1.列土:封爵赐邑。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2.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3.龙驭:指天子车驾。除此之外,该词还有“皇帝”“君临天下”及委婉称呼“帝王去世”。 《行路难》 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古乐府道路六曲之一,亦有变行路难,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 《阿房宫赋》 1.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pín)”“嫱(qiáng)”: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yìng)”,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2.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六国论》 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2.故事:先例。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伶官传序》 1.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 2.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古代祭典用的猪、牛、羊等),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本为养牲畜的圈,在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3.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4.忽微: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十一。 5.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即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 6.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祭十二郎文》 1.十二郎: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这里以行第称呼韩老成。“郎”,唐代口语,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2.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选修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游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 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 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 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西门豹治邺/禇少孙 大铁椎传/魏禧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 贯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六国论/苏洵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欧阳修 祭十二郎文/韩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方苞 陶庵梦忆序/张岱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种树郭槖驼传/柳宗元 自主赏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 坐/《论语》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项脊轩志/归有光 推荐作品 游沙湖/苏轼 苦斋记/刘基

2019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新教材(选修第一册课文中英文翻译(全)部)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文(Unit 1) Lesson 1 Teachers第一课老师 My teacher我的老师 I haven’t seen Mr Jenkins since I left school, but I often think about him. I wasn’t very good at most school subjects before I met Mr Jenkins. I suppose I was a bit lazy, especially in maths. The only thing I can remember from school maths is that the angles of a triangle add up to 180 degrees! But when I was 15 and went into Mr Jenkins’ class, I really became interested in a subject for the first time. 虽然离开学校之后再也没有见过詹金斯先生,但我经常想起他。在遇到詹金斯先生之前,大多数科目我都不是很擅长。我想我那时候有点懒惰,特别是在数学方面。我唯一还记得的数学课内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但是在15岁那年,我走进了詹金斯先生的课堂,第一次对一个学科真正产生了兴趣。 Before Mr Jenkins taught me, science had simply been a subject full of strange words to me. I had no idea what hydrogen was, and I didn’t really want to know, either! I found it all so boring and difficult. But Mr Jenkins made everything interesting. He used to explain things which seemed difficult with lots of practical examples and in simple language. One day, he took us outside, and we built a rocket! I remember that he let me pour some fuel into the rocket, and then another student lit a match to set it off. It was great fun. 在上詹金斯先生的课之前,科学课对我来说就是一堆奇怪的词语。我不知道氢是什么,而且也不想知道!我觉得这些东西既无聊又难以理解。但詹金斯先生让一切变得有趣起来。他结合很多实际例子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看似很难的知识。有一天,他把我们带到户外,一起制造了一枚火箭!我记得他让我把燃料倒进火箭,然后另一名学生点燃了一根火柴发射火箭。这非常有趣。 I know that I wasn’t a willing student, but I wasn't slow to learn new things. The problem was that I lacked confidence in myself. Mr Jenkins made me feel that I had my own strengths. I was interested in the study of the stars and planets and he asked me to give a presentation to the class. That was really the first time I tried to explain science to an audience and now it’s my job! Often when I’m preparing a programme, I think about how Mr Jenkins would have done it. Sometimes I think, if only I could call him and ask for his opinion! 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主动学习的学生,但我学习新事物并不慢,问题是对自己缺乏信心。詹金斯先生让我认识到我有自己的长处。我对恒星和行星的研究很感兴趣,他让我给全班同学做一个展示。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向观众讲解科学知识,现在这成了我的工作!在准备一个项目时,我常会想如果是詹金斯先生,他会怎么做。有时甚至想,如果能打电话征求他的意见就好了!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1 P8 My student我的学生 I’ve read a couple of Graham's books and seen him on TV. I always say to my wife, “Oh look, I used to teach him!”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