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大数据平台规划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智慧物流大数据平台规划建设项目

解决方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1.1 经济环境 (1)

1.2 政策环境 (2)

二、发展基础 (6)

2.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6)

2.2**基础环境 (10)

三、形势分析 (13)

四、发展思路 (16)

五、阶段目标 (21)

六、规划全景 (24)

七、规划架构 (29)

八、成效预期 (33)

九、建设与运营模式 (37)

十、投资估算 (40)

十一、保障措施 (41)

一、项目背景

**经济带,是在古**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知名物流专家杨达卿指出,古**的本质就是服务于亚欧之间的商贸和物流通道。把**从线形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以现代交通和物流的基础保障,吸引企业入驻,形成产业生态链。**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一)经济环境

近年来,我国外部经济环境由于受到敌对国家和势力影响,有不断恶化的趋势。通过打造一条我国深度开放的陆上大通道,将彻底打破美国在海路封锁我国的战略企图。而中亚地区处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于中国的地缘安全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将对未来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共建“**经济带”有利于相关区域更好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配置市场资源,推动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平衡发展。因此,“**经济带”对我国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着巨大的安全效益。

近期,博鳌亚洲论坛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会议暨**国家论坛于

2016年5月26日圆满结束。与会代表们主要围绕**经济带建设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问题最终形成共识:**经济带沿线亚欧各国在落实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一定要注重“软硬结合”。

在**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实现亚欧沿线各国在硬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是各国实现自身经济发展以及加强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的基础和前提。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陆路、水路乃至空路,还应该包括互联网之路。互联网经济是中小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最好途径,也是共建**一个有效的,使中小企业能够分享共建**经济带红利的载体和平台。同时,互联网经济能够派生一系列新兴产业,带动一大批人就业,促进**经济带的资源共享,**不只是物资的通道,也是信息的通道。因此,需要建设信息化支撑和系统化服务的现代物流。首先,要在现有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区基础上,建设适合的物流园区和信息平台,建设园区平台是圈点。其次,要规划和嫁接好贯穿东西的泛亚铁路和泛亚公路等物流主干线。嫁接物流干线是连线。再则,要完善运输干线与仓储分拣、信息服务和区域配送相结合的物流网络。建设物流网络是铺片。“点线片”结合的交通物流体系,才有利于区域融合,有利于建立经济带。

(二)政策环境

近年,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往来频繁,电商市场快

速发展,物流行业正展现强劲动力。如今,中国经济正走入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中,物流行业也将从传统向现代物流体系转型。在互联网+、中国智造与工业4.0等影响下,智能化、智慧化成为各行各业转型的当务之急,智慧物流也因此成为物流行业转型重点。

因此,国家也发布了多项推动智慧物流的政策。2014年6月1日商务部网站发布了由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旨在加快构建全国骨干流通网络,努力提升流通节点城市功能,更好发挥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进一步释放消费力。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也提出,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推进联运、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制造业务流与供应链管理等12项重点任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明确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2015年《商务部办公厅关于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15]548号)文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给出了具体工作安排:根据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和《“互联网

+”行动计划》,及商务部《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商流通函[2014]790号),提出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在正式发布“十三五规划”中,规划纲要十八次提及“物流”。主要提出要加强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智能技术装备应用;再次明确快递物流“三向”工程;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为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与未来提出具体规划和指导意见。首先,《规划》多处强调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邮政、快递网络终端建设”,并“推广智能技术装备应用”。预计未来快递网络将在三个维度发展,即广度、深度和智能程度。物流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升级可视为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规划》指出“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支持中部地区加快建设连接东西现代物流体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这进一步强调、落实前期《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及的“三向”(向下、向西、向外)工程。《规划》指出“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贸易方式”。冷链物流由于管理的复杂性、专业设备的高壁垒,被视为物流行业的制高点。跨境物流伴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而发展,既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通关能力,也要求具备较高的本土化实力。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纲要》明确提出“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2016年4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积极抢占此次流通革命的先机。

践行我省《关于加快大数据、云平台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和交易,实现数据信息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和数据交易。

二、发展基础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这一政策上的倾向必然会致使**省的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步伐加快,这样就为**省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再次进行了具体部署。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可按50年划分为奠定基础、加速发展、和全面推进现代化三个阶段。

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目标是努力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扎实步伐。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省循环经济总体

规划》(国函〔2009〕150号),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

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扩大内需,促进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国家计划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6822亿元。

2011年,西部地区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高速公路达到1.86万公里,是10年前的7.4倍。到2015年,西部地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客、货运输站场建成率达到50%和40%;到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将基本建成,骨架公路将基本实现高速(或高等级)化。

2012年1月9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会议指出,西部地区仍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和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等七大目标。“十二五”时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突出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交通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铁路要加快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区际通道、与周边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公路要进一步强化路网衔接,打通省际“断头路”,建设连接东中部地区的公路干线和国际运输通道;民航要加强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建设,新建一批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

西部大开发,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这期间,多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始运作或是已经竣工,比如: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等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13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了重点工程20项,投资总规模3265亿元。

2014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着力解决西部地区交通和水利两块“短板”问题。

当前,西部地区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的攻坚期、社会矛盾的多发期、

转型发展的加速期和改革开放的突破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全力推进西部大开发不断迈向深入。做好2014年西部大开发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研究制定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性文件,开展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科技文化和民生事业,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内陆、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增强支撑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新**的探索——中欧班列

当前,**物流运输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尤其在与中亚、东欧等国家的班列运输中,涉及到诸多商品货物和生成经营厂家。

主要运输路线和货物包括:

天马号:**武威—莫斯科—罗兹--德国杜伊斯堡;运行时间:13天;货运量:3988万吨;货物:笔记本电脑、服装、日用品、咖啡豆等。

义新欧:浙江义乌—汉堡--马德里;运行时间:17天;班次:25班列;货物:饰品、工艺品、玩具等。

汉新欧:武汉—波兰;运行时间:15天;班次:100班列;货物:IT产品、汽车零配件等。

郑新欧:郑州—莫斯科--汉堡;运行时间:14天;班次:156班列;货物:汽车、机械、化工、服装等。

渝新欧:重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运行时间:5天;货运量:1585万吨;货物:机械设备、玩具、农产品等。

蓉新欧:成都—莫斯科--罗兹;运行时间:10.5天;班次:103班列;货物:IT产品、汽车零配件、日用品、食品等。

长新欧:长沙—莫斯科--汉堡;运行时间:15天;班次:62班列;货物:IT产品等。

这些线路的开通和正常运营,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探索新的物流运输及合作形式。

(三)**基础环境

**省地处我国内陆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居高不下,远远高于全国16.7%的平均水平。**地形狭长,东南大部分地区是山地丘陵,西北多为戈壁荒漠,其地理致使**的物流主要依靠公路进行,且公路的等级和路况较差。这些综合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