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 期末考试题

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 期末考试题
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 期末考试题

2006年考题

太阳常数:当地球处于日地平均距离处,在大气圈热成层顶与辐射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太阳常数为1367W/m2或4921Kj/m2h,气标准差为1.6W/m2,最大偏差7W/m2 。

风海流:海洋上空的风对海面施加了一种摩擦应力,其驱动海水运动的结果是形成风海流。净初级生产量: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量减去植物因呼吸作用的消耗,剩下的有机物质即为净初级生产量。

潜水:埋藏与饱水带,处于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含水层中,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地转风:当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时,风不直接由高气压区吹响低气压区,而是保持平行等压线方向的运动。

气候变化:指气候相对于平均状态的偏离,具有一个非常宽的时间谱。

土壤肥力:土壤在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协调植物生理生态要求的能力。

地质循环:固体地球表层与大气圈、水圈之间建造与破坏的相互作用构成的一种循环模式。

1.土壤的性质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形成地貌的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负荷地质作用、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海洋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

3.地球表层系统的驱动力量包括太阳辐射、地球内能和人类活动,地球表层系统的控制过程包括物理气候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4.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温暖气候带分为夏干温暖气候型或地中海气候型、冬干温暖气候型、常湿温暖气候型。

1.Qe是太阳总辐射,包括直接辐射S和散射辐射D;a是反射率;E是地面辐射Ue和大

气逆辐射Ga之差;Re是地面净辐射量,即地面收入的总辐射能量和支出的总辐射能量的差额。

太阳高度、大气中云、水汽、微粒以及大气成分的变化可影响Qe的数量;冰雪覆盖、植被、土壤水分等下垫面性质的变化可影响a值;地面温度、大气湿度、云量以及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可影响E值。

2.对于一个具有空间边界的系统来说,输入系统的水量I减去系统输出的水量O等于系统

中的蓄水变化量△S。

全球对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P陆+P洋=E陆+E洋。P陆为大陆的降水量,P洋为海洋的降水

量,E陆为大陆的总蒸发量,E洋为海洋的总蒸发量,就多年平均而言,△S为0。

全球陆地系统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P陆=E陆+R。该式表明,P陆>E陆,陆地多余的水量形成径流R流入海,从而使陆地上的水量不会增多。

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P洋=E洋—R。该式表明P洋

由陆地径流R补偿,从而使海洋的水量不会减少。

3.夏季陆地上空的空气比海洋上空的空气温暖且稀薄,低压中心在陆地上空,高压中心主

要位于海洋上空;冬季陆地上空的空气比海洋上空的空气寒冷且稠密,气压场正好相反。

海陆之间这种温压场的季节性变化产生季节性转换的风通常称为季风。

1东亚季风分布范围包括中国东部,朝鲜,日本,而南亚季风以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2东亚季风夏季风比冬季风弱,而南亚季风夏季风比冬季风强。

3东亚季风主要由气压差引起的,而南亚季风主要由行星风系的季节位移和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

1.二氧化碳在大气、海洋、生物圈之间的年交换量处于大致平衡状态。主要的物理过

程有溶解和释放,生物过程有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化学过程有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喷发和二氧化碳与海水的反应(CO2+CO32-+H2O?2HCO3-)

近200年来,在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驱动下,特别是使用化石燃料和大规模砍伐森林所造成的碳的排放,正在引起自然界碳循环自组织系统的失稳。这些逐年增加的碳排放量很可能是引起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如果人类继续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和森林的砍伐量,海洋吸纳二氧化碳的能力终将会被耗尽,那时,更多的二氧化碳将被保留在大气圈中,导致更为显著的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

控制对策有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2.植树造林,控制森林砍伐量。

3.增加陆地区域的水体面积。

4.碳的填埋。

2.从输入端来看,主要表现为“生态包袱”。由于地表系统中的自然物质是有限的,

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越剧烈,人类对自然界自身演化过程中的扰动作用就越大,环境对人类的负面回馈作用也就越大且越深远,这样人类为改善其生存环境质量所需投入的附加自然之物和能量就会越大,从而引发一个正反馈效应。

从输出端来看,主要表现为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农药、化肥的施用和流失。当排放量超过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对于各种污染物的容纳能力时,便会引起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和生物的污染事件,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废弃物从输出端排放的数量取决于从输入端获取的数量,根据质量守恒原理,人类圈的资源和原材料应等于作为产品和器件的储存量与废弃物输出量之和。一般来说,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数量越多,经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就越多,同时为了处理,处置这些废弃物所需消耗的附加自然物质和能量就越多,这样必然加剧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从而引发另一个正反馈效应。由此可见,改善人与环境在废弃物输出端相互关系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尽可能减少物质和能量向人类圈的输入量,并提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效率。

2008年考题

一名词解释16分

土壤肥力,生物多样性,流域,气候变化,垂直地带性,地质循环,净辐射,地砖流

二单项选择题4分

1有关土壤物理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土壤颗粒越小,孔隙度越小

B土壤孔隙度越大,孔隙度越大

C土壤孔隙度越小,导热率越大

D土壤孔隙度越大,通气性越好

2有关ENSO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次厄尔尼诺事件之间必有一次拉尼娜事件出现

B在正SOI期间,往往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C当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温跃层加深

D当拉尼娜发生时,沃克环流减弱

三填空题20分

1 自然土壤剖面从地表向下划分为—————五个基本剖面。

2 形成地貌的外力地质作用包括———————等。

3 地球表层系统的驱动力量包括———,地球表层系统的控制过程包括——。

4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温带气候C分为———三个气候型。

四简答题30分

1 解释一般水量平衡方程I-O=±ΔS的含义,写出全球、全陆地和全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2 为什么说土壤的性质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图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 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充分开放和物质微弱开放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五论述题30分

1 读图阐述二氧化碳在大气、海洋、陆地生物圈之间的年交换量特征(单位10的9次方吨碳)和主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并分析近50年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影响和控制对策

2 读图阐述对流层大气环流形成的机理与过程

注:图本身没有太多信息,图在教材上有。

2008年答案

自然地理学考试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

土壤肥力:土壤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协调植物生理生态要求的能力。衡量的标准是土壤中水、热、气、肥周期性动态达到稳、均、足、适地满足植物需求的程度。

生物多样性:生物界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物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流域:每条河流和水系从一定的陆地范围内获得水量补给的集水区。

气候变化:指气候相对于平均状态的偏离,它具有一个非常宽的时间谱。

垂直地带性: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低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垂直分化。

地质循环: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之间建造与破坏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循环模式,包括水循环、岩石循环和构造循环三个次级循环。

净辐射:在某段时间内,物体单位面积上能量收支的差值。地面净辐射指地面收入的总辐射能量和支出的总辐射能量的差额。

地转流:当海水沿着压力梯度力方向流动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两种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大致垂直于洋面坡度绕涡旋流动的海流。

单项选择题

1. C;

2. C

填空题

(1)枯枝落叶层、(2)腐殖质层、(3)淋溶层、(4)淀积层、(5)母质层

(6)风化、(7)负荷、(8)地表水/地面流水、(9)地下水、(10)冰川、(11)海洋、(12)风

(13)太阳辐射、(14)地球内能(15)人类活动;(16)物理气候过程(17)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18)冬干温暖/Cw(19)夏干温暖/Cs(20)、常湿温暖/Cf

简答题

1.解释一般水量平衡方程I-O=±△S的含义,写出全球、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水量平衡方程的含义:输入系统的水量I减去输出系统的水量O等于系统中的蓄水变化量△S。

全球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P

陆+P

=E

+ E

。其含义是:由于就多年平均来说,△S趋于零,所以,

输入系统的水量等于输出系统的水量,即大陆总降水量P

陆与海洋总降水量P

之和等于大陆总蒸发量E

与海

洋总蒸发量E

之和。

全球陆地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P

陆=E

+R。该式表明,P

> E

, 陆地多余的水量形成径流R入海,

从而使陆地上的水量不会增多。

全球海洋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P

洋= E

-R。该式表明,P

< E

, 海洋损失的水量由陆地径流R补偿,

从而使海洋的水量不会减少。

2.为什么说土壤的性质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气候因素通常指温度和降水条件,它决定着风化作用的强度和类型,从而影响土壤的无机组成和质地,通过淋溶作用影响土壤剖面的分化;生物因素指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它决定着土壤的有机组成和腐殖质,以及生物小循环的性质、速度和强度;地形因素指土壤发生的坡度、坡向和海拔高度等,它通过对水热条件的再分配,决定着风化作用的强度和类型,影响土壤的无机组成和质地,并通过决定母质的存留状况,影响成土过程;母质因素指土壤发育的母质,它决定着土壤的无机组成;时间因素指土壤的成土年龄,它决定着土壤的发育程度和剖面分化的状况。上述成土因素既单独又组合地作用于土壤的形成过程。

3.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充分开放和物质微弱开放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层系统最重要的能源。由于地球表层系统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能量的交换,并且能量交换的数量巨大,所以,它在能量方面是充分开放的。从而,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实现“阳光经济”,将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2)地球表层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数量与系统内的物质总量相比是很少的。可见,地球表层系统在物质方面是微弱开放的,因此,地球表层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地表物质资源的有限性要求人类社会应当更节约、更有效和尽量循环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以保证代际之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人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地延长原生资源和物质从摇篮到坟墓(废物)的利用时间;尽可能地减少单位社会服务或单位产品的资源投入量;尽可能地提高废物的重复利用率。

论述题

1. 首先对图进行说明

(1)在大气与生物圈的二氧化碳交换过程中,有10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固定在陆地,同时有50个单位的二氧化碳经过植物的呼吸作用、50个单位的二氧化碳经过动植物残体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圈,还有1单位的二氧化碳流向河流,因此陆地环境中剩下1单位的二氧化碳。

(2)在大气与海洋二氧化碳循环过程中,有92单位的二氧化碳通过物理化学过程从大气进入海洋,有90单位经过物理化学过程从海洋进入大气,化学反应如下:

CO

2+H

2

O H

2

CO

3

H

2CO

3

H+ + HCO

3

HCO

3— H

+

+CO

3

2—

加上从大陆流向海洋的1单位二氧化碳,因此每年有3单位的二氧化碳留在海洋。

(3)每年人类毁林释放出1.5个单位的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释放6单位的二氧化碳。

本来大气与地表间的二氧化碳循环大致是地表净收入,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作用,每年大气中新增的二氧化碳含量就等于1.5+6-2-2=3.5单位,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增加。

原因:导致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森林的不断砍伐以及持续使用化石燃料

影响:将导致温室效应愈发显著,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不断上升等。

控制对策:保护森林,禁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2. 读图阐述对流层大气环流形成的机理和过程

地球-大气系统所接受的辐射能在各纬度分布的不均匀,产生由赤道指向两极的温度水平梯度。这样,在大气低层便产生从极地指向赤道的气压梯度,而在对流层的中、上部则产生从赤道指向极地的气压梯度,从而导致空气的经向运动。

从赤道辐合上升的空气到了高空,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由低纬向高纬运动,当空气离开赤道后,便受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沿经向运动的空气质点逐渐转变为向偏东方向运动,大约在纬度30o附近,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形成西风,从而使得自赤道源源不断地向高纬运动的空气在纬度30o附近发生辐合和质量的堆积,导致地面气压的升高,同时,自赤道向北运动的空气还逐渐冷却,因而产生下沉运动,形成副热带动力高压。下沉的空气到低层沿经向分为两支辐散,向低纬运动的空气质点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转为东北信风(北半球)和东南信风(南半球),流向赤道低压带,这两股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暖空气在热带辐合带内上升到高空,并产生向极地辐散的气流,形成哈得莱环流圈。

从副热带高压向高纬运动的低层空气因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转变为西南风,而从极地高压流向较低纬度的低层空气,则为东北风,这两支气流在副极地地带相遇。由于来自极地和高纬的空气冷而干,而来自较低纬度的空气暖且湿,所以,这种大范围不同性质的空气块在副极地相遇便形成了锋区,称为极锋。暖湿空气密度较小,沿极锋锋面滑升,当它达到对流层上部时又南北分流,向南的一支在对流层上部与哈得莱环流圈高层来自赤道的更加暖湿的空气在副热带相遇,形成副热带锋区。这支高空气流与低层的西南气

流一起构成费雷尔环流圈,方向与哈得莱环流圈正好相反。向北的一支流向极地,变冷下沉,并在低层回到较低纬度的地区,形成了极地环流圈。上述气压带、风系和三圈环流的形成机理可概括为一种具有负反馈回路的图解模型。

前两张部分课件总结:

第一章

1.第一讲

地理学的定义:

研究对象:

核心:

基本假设:

三个逻辑意象:

独特视角:

地理学分类:

基础科学层次:

应用技术层次:

1.第二讲

系统:

环境:

二者关系:

系统的结构:

系统的功能:

二者关系:

系统的类型:1. 2 3 地球—封闭系统;地球表层—开放系统

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孤立系统dS>=dQ/T

开放系统:ds=dSi +dSe 耗散结构:

系统的性质:1 整体涌现性 2. 3 定义 4 定义

反馈:定义

正反馈负反馈

关系相辅相成、互相转化

模型:定义分类:实物图解数学

地球表层系统:定义它是地球上最有序的部分、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剧烈的部分边界:(区别与地球能量系统的上边界)

性质:能量物质

第二章:太阳

第一讲:

核反应区:V 1.6% m 一半。800-1500万K 辐射区:一半49.9% 70万K

对流区:48.4% 0.1% 6000K

光球:光能基本全来于此太阳黑子光斑色球:日全食可看到日珥耀斑

日冕:带电微粒子流

太阳辐射=带电微粒子流辐射+电磁波辐射8%紫外线区域+47%可见光+45%红外线

太阳常数:定义大小标准差误差

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因子

太阳常数的基本恒定是地球表层系统维持

自稳定状态的主要原因。

太阳常数变化的主要原因:太阳活动

通常用太阳黑子的多少近似地表示太

阳活动的强弱。

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12345

天文辐射季节变化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导案第七章生产者均衡及其变动

第七章 生产者均衡及其变动 在前两章中,我们重点分析了企业行为的基本特征和企业的生产技术,并回答了如何解决企业决策过程中能够选择什么的问题,这一章,我们接着分析生产者决策过程中的另外两个问题,即选择什么和如何选择的问题。在给定初始条件并假定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择什么和如何选择的问题,我们就会得出生产者均衡这一重要概念。我们知道,经济生活中的内外部条件,如拥有资本量(可支成本)、价格等是经常变化的,这种变化会影响生产者的决策,即条件变化后的最优决策和原来的最优决策必然不同,换言之,经济条件的变化影响着均衡的变化。因此本章还将分析由经济条件特别是价格变动、技术进步、成本总量变动等因素所引起的生产者均衡的变动。 第一节 等成本曲线 一、成本预算 X 代表生产要素组合的向量,X1和X2代表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r 是代表生产要素价格组合的向量,r1 和 r2分别表示要素X1和X2的价格。C 表示成本。 1.价格向量 ),(21r r r r = 2.要素向量 ),(21X X X X = 3.成本约束/或成本预算 2211X r X r C += 二、等成本曲线 1.含义: 生产者投入要素生产时,使价格向量与要素向量相匹配,保持总成本固定不变。 2.表达: (1)2211X r X r C += (2)图示:如图7.1,各条直线都代表不同的等成本曲线。 3.生产可行集: 一定的成本总量限制下,所有可能的要素组合。如图7.1,阴影区域就是对应等成本曲线下的生产可行集。 第二节 生产者均衡 一、生产中的均衡 1.含义: 厂商谋求利润最大化,或产出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但是受制于其他条件或其他利益主体,主要提供要素的厂商、市场价格等方面的约束,各种要素交织在一起,使生产者达到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仅知识点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教学要点及试题: 绪论 重点: 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 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 ●气象(meteor): ●气象学(meteorology)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数学物理方法,研究发生于大气中一切物理性质、物理现 象和物理过程的大气学科。 ●气象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大气一般的组成、范围、结构及各种要素等; ●(2)大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能量来源; ●(3)探求大气现象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4)将大气现象中的规律应用于实践。 ● ●气候:某地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某时段内(一 般指30年以上)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 ●天气与气候简析。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况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 1.气候和天气关系密切,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二个不同概念: ● a. 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态。 ●例如:三亚市某日的最高气温30°C,最低气温20°C ,午后有雷阵雨 ● ● b.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某市年平均气温为25°C, 昆明四季如春,这些都属于气候现象。 ● ●气候学研究任务: ●气候系统及其组成: ●大气的物质组成:(1)干洁空气、(2)水汽、(3)固态、液态颗粒

●什么是气溶胶(Aerosols),其分布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大气的圈层组成及各圈层特点 ●饱和水汽压(E)与温度(t)按指数规律变化。 ●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 ●比湿(q) ●混合比(γ) ●露点(T d)当 ●风(wind) ●云: ●降水变率 ●空气状态方程: ●虚温:T v, ●思考题: 1.某气象台站测得某日某时f=40%,t=15℃,p=1000hPa, 求该时段的e、d、a、q、γ值。 2.北纬30°处有一座海拔1000m高的山,试分析该山地坡麓与山顶在上、下午不同时间各气象要素(T、p、 e、E、 f、t d)的分布及山南与山北的差别。 3.简介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及微量气体(CO2、O3)影响气温垂直分布的原因及机制。 4.人类用什么方法来限制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 臭氧层遭到破坏? 5.对流层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存自然环 境有何影响? 6.对流层顶气温分布为何高纬高,低纬低? 7.说明状态方程物理意义. 8.说明各气象要素定义及单位. 9.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么? 10.一块湿空气,P=1000hpa,e=23.4hpa,t=20°, 求该湿空气密度. 一、填空题: 1.气象学是研究发生于()中的一切()和()的科学,以()为研究对象。用()表示。 2.天气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内大气中的()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360docs.net/doc/6412992059.html,

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招生目录 系所名称城市与环境学院 招生总数85人。 系所说明推免比例约90%(不含单列项目)。招生总数含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单列项目25人,由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共同指导。本院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及人数 070501自然地理学10 070502人文地理学10 070521地理学(历史地理学) 4 070522地理学(地貌学与环境演变) 3 070523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32 070905第四纪地质学 4 071012生态学9 083001环境科学13 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考试科目 系所名称城市与环境学院 招生总数85人。 系所说明推免比例约90%(不含单列项目)。招生总数含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单列项目25人,由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共同指导。本院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自然地理学 (070501) 人数:10 研究方向01.土地科学 02.资源管理与区域开发 03.全球环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 04.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 05.资源信息系统 06.流域综合管理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④自然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复试为综合面试。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4德任选一门 3 601高等数学 4 872自然地理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在2002年教育部重点学科评选中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得票率名列全国第一,2006年再次顺利通过评估。该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由资源与环境地理系自然地理学教研室负责。 自然地理学教研室是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土地科学的策源地,也是最早从事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研究的单位之一,林超、陈传康、李孝芳、徐启刚等老一辈教授是学科重要奠基人。在50多年的发展中,一直坚持综合研究方向,在理论和方法深入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应用,不断开拓新的专业和研究领域。在地表自然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区域开发与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等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是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于中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LUCC成为土地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四个主要方面之一,而且是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已被列入国际重大研究计划,国内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也将陆续起步。以此为突破口,将推动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生态和资源问题的综合研究。以土地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力分析为主要突破口,以调整土地利用对策进而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生态为目标。因此,本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5年来,完成了有关地球表层动态与人地关系、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质量变化、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自然保护、区域旅游开发等领域的一系列研究项目,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973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其他项目。上述研究工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研究工作如退化土地的重建、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生物气候学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特色方向有:土地科学、资源管理与区域开发、全球环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流域综合规划与管理等。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9人。 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2010-2012年报录比

气象学与气候学电子教材

气象学与气候学电子教材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简史 一、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周围聚集着一个气体圈层,构成了所谓大气圈。 大气的分布是如此之广,以致地球表面没有任何地点不在大气的笼罩之下;它又是如此之厚,以致地球表面没有任何山峰能穿过大气层,而且就以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来和大气层的厚度相比,也只能算是“沧海之一粟”。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大气圈底部的“下垫面”上。大气圈是人类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强大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这个能源首先经过大气圈而后到达下垫面,大气中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现象和过程,除决定于大气本身的性质外,都直接或间接与太阳辐射和下垫面有关。这些现象和过程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至为密切。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对它们进行观测、分析、总结,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再在生产实践中加以验证、修订、逐步提高,这就产生了专门研究大气现象和过程,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变化,并直接或间接用之于指导生产实践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气象学。 气象学的领域很广,其基本内容是:(1)把大气当作研究的物质客体来探讨其特性和状态,如大气的组成、范围、结构、温度、湿度、压强和密度等等;(2)研究导致大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3)研究大气现象的本质,从而能解释大气现象,寻求控制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4)探讨如何应用这些规律,通过一定的措施,为预测和改善大气环境服务(如人工影响天气、人工降水、消雾、防雹等),使之能更适合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由于生产实践对气象学所提出的要求范围很广,气象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多,在气象学上用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差异很大,再加上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气象学乃分成许多部门。例如有专门研究大气物理性质及其变化原理的大气物理学;有着重讨论天气现象及其演变规律,并据以预报未来天气变化的天气学等,而其中与地理和环境科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气候学。 气候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的气候。气候和天气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时间尺度上讲,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天气过程是大气中的短期过程。而气候指的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它不仅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而且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例如从上海近百年的长期观测中总结出,上海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经常会出现阴雨连绵、闷热、风小、潮湿的梅雨天气,但是有的年份(如1958年)会出现少雨的“空梅”,也有的年份(如1954年)6—7月连续阴雨50—60天,出现“丰梅”。“开梅”和“断梅”的迟早也历年不同,这是上海初夏时的气候特征。 由此可见,要了解一地的气候,必须作长时期的观测,才能总结出当地多年天气变化的情况,决不能单凭1958年一年的观测资料,来说上海初夏的气候是干旱无雨,也不能凭1954年一年的情况,就说上海的初夏气候有持续50—60天的阴雨,那都是个别年份出现的具体天气现象,而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

北京大学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自然综合体2变性极地大陆气团3综合剖面图4第一河源带 5景观的"省性" 6台湾暖流7土地评价8活跃生长期 9地域系统研究法10海洋空间资源11 垂直地带性12紫色盆地 二、简答(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 例释土地分异的主导因素. 2. 自然区划工作的生产实践应用(举例说明). 3. 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的差别与联系. 4. 青藏高原土壤植被的复合式分布规律. 5. 第四纪我国境内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6. 举例说明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三、综合题(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 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论述"可持续发展论"的地理学原理. 2. 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试论"人-地关系"之我见. 3. 试析1998年长江流域重大洪水灾害的成因及今后的减灾对策. 4. 试析我国风景地貌的旅游价值(举例说明). 北京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地球表层2沉积物的主要类型3热量带 4水位与流量5土壤氧化还原作用6生态因素、生境与处境 二、简述题(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2. 新构造运动的地貌表现 3. 三角洲的类型及其特征 4. 降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5. 土壤的基本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自然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势及其对农业分布的意义 3.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北大经济学专业必读书籍

转盛世清北考取学员浅谈 北大经济学院的专业课的复习方法: 初试部分 1.微观经济学 个人认为,微观经济学这块只要肯下功夫,把握住重点和出题规律,认真做好必备资料,这块不该丢分,可能同学们刚开始的时候做题的时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多看几遍书,我想应该都可以弄明白。博弈论(04,05年均考)这两章也是本书的难点,所有想拿考高分必须学好的。在这里我要告诫同学们,不管是报班没报班的,复习的时候一定不要掉以轻心,要全面把握住,不要到了考场上老泪众横,悔恨当初啊。 博弈论我想应该是让很多同学最头痛的一章吧。关于博弈论我想说明的一点是,复习时可以把张维迎的那本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以及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反复看上几遍,一定能事半功倍的。争取把课后的练习题都弄懂了,里面的题都很经典。博弈论题型就是和前面所说的寡头联合出综合题,这两章每年必考一题,可能是纯寡头题,也可能是二者的综合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规律作出必要判断和充分准备。提醒同学们学习微观时一定要注意总结和归类。如果自己不能总结和归纳的话,可以找盛世清北辅导老师点拨一下,可能会灵机一动,豁然开朗的。 必备资料:张元鹏编的课本和课后习题、金圣才的微观经济学复习指南、刘文祈及张元鹏本科生习题作业及答案、历年真题微观部分、微观经济学题库 博弈论部分:张维迎遍的《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及课后习题、历年真题、张元鹏编的课后习题博弈论部分、刘文祈及张元鹏本科生习题博弈论部分 2.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学起来还是很有条理,但有些难点重点还是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琢磨透的。宏观经济学其实主要包括4个部分:乘数,IS---LM,AS—AD 模型,索罗增长模型这四大块。从历年真题上看,考题基本上来自张延讲义和课后习题。但是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好多题都是真题中的变形题,所以那些想通过背题拿高分的同学还是不要存在这种侥幸心理吧。因为出题很灵活,你只有理解了才能万变不离其宗啊。必须学会举一反三,并了解各种情况的差异,在考试中才有可能成为一匹黑马。外加在考试中,比较固定的模式比如:IS---LM,AS—AD模型中需求和供给冲击,凯恩斯总供给曲线,附加预期总供给曲线动态分析等,可以根据结合笔记去理解去记忆,这样的话考试时分数可能会高点。有关具体的例子说明,在我结合盛世清北辅导班资料以及自己的考研考点归纳笔记中有详细说明,相信大家看了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必备资料:张延宏观经济学讲义、多恩布什课后习题、历年真题、宏观部分宏观经济学题库。 高级宏观经济学增长:张延索罗增长模型讲义、索罗模型课后习题、历年真题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力学系列教学大纲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力学系列教学大纲 课程号: 00432214 新课号: PHY-1-044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 3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PHY-0-04*以上)、理论力学(PHY-1-051)、电动力学(PHY-1-043)基本目的:使得同学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初步的计算方法,适合于非物理类专业的同学选修。 内容提要: 1.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实验基础、Hilbert空间、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表象变换、对称性与守恒律 2.一维定态问题:一般讨论、自由粒子、一维方势阱、谐振子、一维势垒3.轨道角动量与中心势场定态问题:角动量对易关系、本征函数、中心势、三维方势阱、三维谐振子、氢原子 4. 量子力学中的近似方法:定态微扰论、跃迁、散射。 5.全同粒子与自旋:全同性原理、自旋的表述、自旋与统计的关系、两个自旋的耦合、磁场与自旋的相互作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材与参考书: 曾谨言,《量子力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作业10%、笔试90% 课程号: 00432214 新课号: PHY-1-054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I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 4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PHY-0-04*以上)、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PHY-1-011或以上)基本目的: 使得同学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计算方法。适合物理学院各类型同学以及非物理类的相关专业同学选修。 内容提要: 1.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实验基础、Hilbert空间、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表象变换、对称性与守恒律 2.一维定态问题:一般讨论、自由粒子、一维方势阱、谐振子、一维势垒3.轨道角动量与中心势场定态问题:角动量对易关系、本征函数、中心势、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 分享 2018-2019年考研时,地理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最新第四轮地理学学科评估结果,是目前比较权威的排名数据。 从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共有43所开设地理学类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华东师范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大地理学(历史地理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学术含量高、与现实关系密切的地理学分支。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摇篮,在老一辈的学者,特别是侯仁之院士的努力与开拓下,取得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成就,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历史地理是中国品牌学科,代表中国历史与地域的特色,中国历史地理的丰富内容在世界上具有优越地位。北大历史地理研究注重历史上城市的发展建设、规划传统、地域特征等问题,总结我国城市发展的民族特色,并与今天的旧城改造、城市规划、城市区域管理相结合,为今天的建设事业服务。几十年来,在侯仁之院士的带动与指导下,配合北京城市的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工作进行了大量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北大历史地理研究是国内率先以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注重人-地关系问题,而开拓北方地区环境演变史研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大规模治沙工程启动,北大以侯仁之为首的历史地理学者深入毛乌素、乌兰布和等沙漠半干旱地带,细致考察沙海之中掩藏的人类活动遗迹,首次揭示了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沙漠化形成的影响规律,从而开创了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八十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日益为全社会所注重,侯仁之率先强调历史地理学在环境问题研究上的重要作用,指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时段可以从全新世早期开始,考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全过程,从而总结规律,为今后的环境保护提供更充分的历史依据。目前,环境变迁研究已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而我国的环境变迁研究,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文明起源环境机制、原始农业形态、历史聚落分布、农牧业转换机制、北方历史人口特征、半干旱地带城市发展、旅游资源评估等问题的研究中,北大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1995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

北京大学1995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

北京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含企管)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分) 1、债券的有效收益率(effective yield) 2、递增规模报酬(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3、支持价格(support price) 4、寻租(rent seeking) 5、公共产品(public goods) 二、计算题(每题8分) 1、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d=260-60P,供给曲线为Qs=100+40P。其中,Qd与Qs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供给量(万斤),P表示价格(元/斤)。假定政府对于每单位产品征收0.5元税收。①求税收后的均衡产量Q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d以及生产者获得的价格Ps。 ②计算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社会的福利净损失。 2、某咖啡制造公司对市场咖啡需求函数估计如下:Qc=15-3Pc+0.8M+2Py-0.6Pm+1.2A。其中,Qc为咖啡的需求量(百万斤);Pc 为咖啡的价格(元/斤);M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千亿元);Py为茶叶的价格(元/斤);Pm为糖的价格(元/斤);A为公司的广告支出(十万元)。假定Pc=20;M=25;Py=18;Pm=5;A=10,求咖啡需求的价格弹性;咖啡需求的收入弹性;咖啡需求对于茶叶价格的交叉弹性;咖啡需求对于糖的价格的交叉弹性。 3、假定某厂商的需求如下:Q=5000-50P。其中,Q为产量,P为价格。厂商的平均成本函数为:AC=6000/Q+20。①使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与产量是多少?最大化的利润水平是多高?②如果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10元税收,新的价格与产量是多少?新的利润水平是多高? 4、 A、B两企业利用广告进行竞争。若A、B两企业都作广告,在未来销售中,A企业能够获得20万元利润,B企业能够获得8万元利润;若A企业作广告,B企业不作广告,A企业能够获得25万元利润,B企业能够获得2万元利润;若A企业不作广告,B 企业作广告,A企业能够获得10万元利润,B企业能够获得12万元利润;若A、B两企业都不作广告,A企业能够获得30万元利润,B企业能够获得6万元利润。①画出A、B两企业的支付矩阵;②求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5、已知某工程项目的各项作业如下表所示: 作业加工时间(天) 在先的作业 A 2 B4 A C4 A D3 A E5 B F5 D G4 D H2C、E、F I6C、F J1G (1)、画出该项目的网络图。(4分) (2)、利用下表找出该网络图的关键线路。(4分) 作业(i,j)加工时间t i,j Ai,j=T CPM(此行输入有点出入) A() 2 B() 4 C() 4 D() 3 E() 5

(财务知识)北大宏观经济学最全版

(财务知识)北大宏观经济 学

第壹章绪论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能够了解: 任何经济制度下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经济体制和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 稀缺、选择和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 微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如何辩证地对待西方经济学。 二、教学内容: 1、1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问题实质上包括了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地点生产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何谓生产呢?生产是将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投入又被称之为资源。西方经济学家将资源分为四种类型:①土地,又称自然资源,它包括土地、森林、矿藏和河流等壹切自然资源。狭义的土地则是指土地本身②劳动,它是指人类拥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③资本,亦称资本货物(或资本品),它是指人类所生产出来的且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所需的壹切工具、机器设备、厂房等的总称;④企业家才能,这是指企业家组织生产、运营管理、努力创新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总和,有时将之简称为“企业家”或“管理才能”。之上四种经济资源又被称为“生产四要素”。因此,投入、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经济学中都是等义的。 所谓资源配置就是将生产要素按壹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主要是有俩种调节

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生产的结果就是商品。商品被划分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子;后者是无品被分为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子;后者是无形的,如餐馆招待和教育。商品的价格壹般大于零,价格为零的被称为“免费商品”,价格为负的为“有害品”。使用货物和劳务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便是消费。 如何生产 如何生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壹,由谁来生产;其二,用什么资源生产;其三,用什么技术生产;其四,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生产。 为谁生产 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商品的分配取决于收入的分配。收入高的就比收入低的人能够消费更多、更好的商品。为谁生产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问题。 1.2经济体制和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 1.2.1传统经济 传统经济(traditionaleconomy),亦称“习惯性经济”(customaryecomomy)是指生产方式、交换、收入分配都遵循其习惯的壹种经济。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有可能是由世代相传的传统所决定的。 1.2.2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plannedeconomy),亦称“指令性经济”(commandeconomy),是以计划调节作为资源配置主要工具的壹种经济。1在计划经济中,所有的经济决策,包括资源利用的水平、生产的组合和分配以及生产的组织形式都是由中央计划是或地方计划当局所决定 ①参见王秋石:《西方著名学者论市场经济及其启示》,《经济译文》,1994年第1期,第 43~46页。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重点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间、空间尺度) 2.气象学发展历程:气象仪器、无线电报、无线电探空仪、遥感探测、自动气象站 第二章大气的基本情况 1.大气组成: 干洁空气(N2、O2、CO2、O3)、水分、悬浮杂质 2.大气的垂直结构(温度、成分、电荷、大气垂直运动) a.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垂直对流运动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④主要大气现象发生在此层 分层:贴地层、摩擦层、对流中层、对流上层、对流层顶 b.平流层:①25km(臭氧层)以下,气温保持不变;25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臭氧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热而使空气温度大大升高) ②空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无明显的垂直运动。 ③水汽和尘埃含量极少,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好,气流比较平稳,适宜飞机航行。 c.中间层: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并有强烈的垂直运动。 d.热层:气温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电离现象 e.散逸层 3. 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云量、降水量、能见度 a.比湿: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与干空气的质量)的比值; b.露点:空气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时,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 气压一定时,露点的高低只与空气中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高,露点高; 实际大气中,空气经常处于未饱和状态,露点温度比气温低 第三章辐射系统 1.辐射通量及辐射通量密度定义 辐射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2.辐射规律(选择) a.基尔荷夫定律(选择吸收定律):放射能力强(弱),吸收能力强(弱)黑体吸收(放射)能力最强 同一物体,温度T时它放射某一波长的辐射,同一温度下也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 b.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物体温度越高,放射能力越强 c.维恩位移定律:物体的温度愈高,放射能量最大值的波长愈短,随着物体温度不断增高,最大辐射波长向短位移。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3.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光谱:可见光(50%)、红外区(43%)、紫外区(7%) ◆太阳常数: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值为 1370W/m2 1)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天文辐射) a.影响因素: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白昼长度 b.天文辐射对热量分布的影响 ①全球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赤道,随纬度增高而减少。形成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带。 ②夏半年获得天文辐射量最大值在20°~25°的纬带上,由此向两极减少,最小值在极地。 (原因: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度大于赤道) ③冬半年北半球获得天文辐射最大在赤道。随纬度增高而减少,到极点为零。高低纬度之间冬季气温差较大。 ④由于日地距离影响,南北半球天文辐射总量是不对称的,南半球夏季各纬圈日辐射总量大于北半球夏季相应各纬圈的 日辐射总量。相反,南半球冬季各纬圈日辐射总量小于北半球冬季相应各纬圈的日辐射总量。 2)穿过大气层的太阳辐射(反射、散射、吸收) a.主要变化: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地理学(环境地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地理学(环境地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 分享 2018-2019年考研时,地理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最新第四轮地理学学科评估结果,是目前比较权威的排名数据。 从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共有43所开设地理学类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华东师范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大地理学(环境地理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资源与环境地理系环境地理学教研室是国内最早研究环境问题的单位之一,陈静生、关伯仁等老一辈教授是中国环境科学的主要开拓者,自五十年代初以来一直从事环境地理学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随着技术手段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先后取得了大量理论科研成果,并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211以及985计划等的支持,本学科点在科研人才、设备、科研成果等方面在国内已经具有了一定优势,在若干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 目前,国外研究的热点是探索微量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归趋、如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动态变化、来源解析、界面迁移、多介质模拟、生物吸收、生态效应和健康危害等。本教研室目前研究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区域环境过程和对生物吸收的有效性。二是重点研究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包括内分泌干扰物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和新出现的环境污染物质), 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与机制、生态健康危害机理和风险评价。 近5年来,本教研室承担了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973课题、多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个攻关项目及其他有关项目。在近年的研究工作中,随着实验室技术手段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先后取得了大量理论科研成果,并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环境地学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科研基地之一,拥有一流的研究设备,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为主的学术团队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ujtdcn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文库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北京大学1998年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 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解释并比较下列经济学基本概念(每题6分,共计30分) 1.私人成本(Private Cost)与社会成本(Social Cost); 2.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与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3.产业集中指数(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Index),勒纳指数(Lerner’s Index)与贝恩指数(Bain’s Index); 4.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与二重价(Two-part Tariff); 5.占优均衡(Dominant Equilibrium)与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二、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有些专家论证说,北京市居民大量丢失自行车,原因是自行车盗窃者把盗窃来的自行车转手在旧车交易市场上卖掉,因此建议取缔北京市所有旧车交易市场。请给出一个支持该观点的论据,给出一个反对该观点的论据。 2.某君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期间,从经济学中悟出一个道理:应该使投入每门课程最后一单位时间的收益都相等。换句话说,与其投入大量的时间使数学成绩从90分提高到95分,不如把这些时间投入到微观经济学中,使其成绩从60分提高到80分。请给出一个支持该观点的论据,给出一个反对该观点的论据。 3.你怎样理解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安排与交易成本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4.垄断存在着效率损失,请说明是怎样产生的? 5.一般认为,竞争性市场是有效率的,但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有哪些?既然市场会出现失灵,为什么我们还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6.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某竞争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4.5元,市场需求函数为Q=70000-5000P,供给函数为Q=40000+2500P,求解下列问题: ⑴.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 ⑵.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⑶.如果市场需求变化为Q=100000-5000P,求行业与厂商新的短期均衡价格与产量,在新的均衡点,厂商盈利还是亏损? 2.假定有n家相同的厂商处于古尔诺均衡(Cournot Equilibrium)情况下,求证:市场需求曲线的弹性一定大于1/n。 3.家用电气市场上有两个厂商,各自都可以选择生产空调和彩电,彼此的利润如下列收益矩阵所示: 厂商2 厂商1 彩电空调 彩电-20,-30 900,600

北大经济学院教材

北大经济学院教材 全院必修 经济计量学《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鲁宾费尔德,平狄克机械工业出版社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曼昆北大出版社 中级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平狄克人大出版社 中级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费希尔等人大出版社 世界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宋则行经济科学出版社 专业必修 外国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晏智杰北大出版社 中国经济史《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箫国亮新华出版社 《资本论》选读《资本论》马克思人民出版社 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叶静怡北大出版社 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赵靖北大出版社 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Jeffrey church,Roger ware 清华出版社 信息经济学《The Theory of Incentives》Jean laffont Princeton 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教程》吕随启,苏英姿北大出版社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李权北大出版社 分类选修 博弈论基础《博弈论基础》吉本斯中国社会科学 经济学方法论《理性与信仰——经济学反思札记》王曙光新世界出版社 经济学名著选读《国富论》等 劳动经济学《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伊兰泊格,史密斯人大出版社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Alfred Field 机械工业出版社 转轨经济学《转型与经济学罗兰北大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流派《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王志伟北大出版社 新制度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青木昌彦上海远东出版社 经济法概论《经济法》刘次邦陕西人民出版社 金融经济学导论《金融学》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人大出版社 金融市场学《Financial Markets,Industuments and Institution》 Santomero 投资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何小锋中国发展出版社 营销学《营销管理》科特勒,菲利普人大出版社 世界经济专题《全球网络经济》箫琛华夏出版社 会计学原理《初级会计学》朱小平人大出版社 财政学《财政学》刘怡北大出版社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易纳,吴有昌上海人民出版社 公司财务《财务管理学》刘力企业管理出版社 现代金融理论简史《金融学》《数理金融经济学》《现代金融理论》北大出版社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张帆上海人民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陆立军中国经济出版社农业经济学《社会注意农业经济学》朱道华中国农业出版社 房地产经济学《金融市场,工具与机构》谢经荣东北财大出版社 人口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杨云彦中国经济出版社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课后题目

课后题目 1、什么是气象学?什么是气候学?它们有哪些主要分支? 2、气象学和气候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1、为什么学习气象学与气候学? 3.2、什么是气候系统?它由哪些因子组成? 4、臭氧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大气中的臭氧在气象学和生物生命活动中什么意义? 5、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共分哪几层 5、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共分哪几层 6.1、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是什么? 6.2、比较:绝对湿度与水汽压;饱和水气压和水汽压:温度与 露点温度:相对湿度和饱和差。 7、如果两个气团温度不同,但相对湿度相等,它们的绝对湿度 和比湿是否相等?为什么? 8、写出气象上常用的干空气和湿空气状态方程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9、何为辐射?辐射遵循哪些基本定律。 10、太阳辐射光谱可分为哪三部分?各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多少? 11、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起了什么变化? 12、为什么大气在比较干洁时,天空呈现蔚蓝色?而浑浊时天 空呈灰白色?并解释早晚的红日 13、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不同? 14、太阳辐射随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纬度、海拔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15、为什么在晴朗无风的夜间往往比阴雨的夜间多霜(露)? 16、地面有效辐射的大小与地面和大气的哪些性质有关? 17、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随纬度如何变化? 18、写出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差额、地气系统辐射差额的表达式。 19、写出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学中的表达式。 20、什么是干绝热过程?什么是湿绝热过程? 21、为何湿绝热直减率(rm)小于干绝热直减率(rd)?rm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2、如何通过rm rd r判断大气的层结稳定度? 23、设山高为1000m,rm(湿绝热直减率)=0.65℃/100cm,一 团未饱和湿空气在迎风坡山脚时的温度为20℃,露点为 16.5℃,当它上升到山顶时,水汽已全部凝结并离开气块。 求该团空气上升到山顶时的温度是多少?越过山顶后到达背风坡山脚时气温为多少? 24.1、什么叫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是如何形成 的?逆温对天气有何影响? 24.2、温带山区山体的什么部位最易引种亚热带作物?为什么? 25、地面与大气,大气与大气之间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热量交换? 26、为什么低纬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高纬地区?而气温年较差正好相反? 27、饱和水汽压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它们如何影响饱和水汽压? 28、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达到凝结的途径通常有哪些?pB3 29、霜和露是如何形成的?说明其形成的有利天气条件和区域。 30、雾可分为哪几种?试区分辐射雾和平流雾的形成条件、特 征和产生区域的不同点。 31、根据上升运动的特点,云可分为哪几类?了解各类云的主 要特征。各类云与什么样的降水相联系? 32、简要说明云滴增长为雨滴的物理过程。 33、写出静力学方程的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34、写出等温大气的压高方程的表达式。举例说明其应用的方面。 35、什么是位势高度?它和几何高度有何关系? 36、气压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37、等压面为什么不是一个水平面?如何根据等压面的形状判 断气压的空间变化? 38、什么是深厚系统和浅薄系统?怎样的温压配置有利于上述系统的形成? 39、什么是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40.1、地转偏向力有哪些特点?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40.2、作用于空气质点上的力有哪几种?它们对空气运动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41、什么叫地转风?梯度风?其风速大小与哪些因子有关?风 向与气压场关系如何? 42.1、什么是热成风?热成风与温度场关系如何? 42.2、根据受力分析,比较同一纬度相同气压梯度,相同曲率半 径条件下,地转风、高压中梯度风低压中梯度风的大小。 43、简述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原因? 44、埃克曼螺线所表示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 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45、画图实线为低层等压面的等高线,虚线为气层的平均等温 线,标出A、B点(北半球)低层地转风方向,气层热层风方向,并讨论A点上空白由大气中风随高度变化的特点(H1<H2T1<T2)。 46、画图并说明经向三圈环流与其相对应的近地层行星风系, 纬圈气压带的形成和风布。 47、说明海陆分布如何改变低空和高空气压场的纬向带状结构。 48、以青藏高压为例说明高大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9、冬、夏季大气环流有哪些显著差异? 50、举例说明环流异常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51、什么是气团?其形成条件是什么?分为几类?夏半年影响 我国的气团有哪几种? 52、什么是锋?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锋可分为哪些类型?锋 附近气象要素有哪些突变表现? 53、比较冷锋(第一型)和暖锋过境时天气有何不同? 54、试从形成条件和天气特征比较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 55、冷空气活动和寒潮是否是一回事?寒潮经过地区出现哪些天气现象? 56、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台风的结构和天气特征? 57、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活动有何规律?它对我国天气 气候变化有何影响? 58、比较台风和温带气旋、冷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的异同点。 59、在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业务中通常有哪几种天气图?60、天气预报方法主要分哪几种?优缺点? 61、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有何区别? 62、什么是季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有何异同点? 63、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大陆东、西岸气候有何差异?它是如何形成的? 64、什么是沃克环流?什么是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它们有什 么联系?对气候有什何影响? 65、高大山脉对气温有什么影响? 66、山地降水量随坡向和海拔高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67、青藏高原季风是如何形成的?它对大气环流和我国气候有何影响? 68、简述海陆风、山谷风、焚风是如何形成的? 69、为什么高大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70、海陆对降水和雾有何影响? 71、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哪几种?C02等温室气体的 增加会对气候造成怎样的影响? 72、人类活动对臭氧层造成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有什么危害? 73、何为酸雨?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 74、城市化会产生哪些气候效应?为什么? 75、人工防护林可形成哪些有益的气候效应? 76、世界气候分类主要有哪几种方法?它们的分类依据和指标 有何区别? 其优、缺点有哪些 77.1、比较下列气候类型的异同: ①温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干湿季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④、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⑤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⑥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77.2、试区别赤道山地地区气候垂直变化与经向从赤道—极地气 候水 平变化的异同点。 78、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它们的影响机制是什么? 79、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80、森林对改善地区自然环境有作用?为什么? 81、青藏高原对气候有何影响? 82、简述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 83、气候变暖将对地球生态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