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考高三语文解析图文稿

上海春考高三语文解析图文稿
上海春考高三语文解析图文稿

上海春考高三语文解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参考译文

1何武字君公,是蜀郡郫县人。何武兄弟五人都是郡官吏,郡县官吏敬畏他们。何武的弟弟何显家有商人的户籍,赋税常不缴纳,县屡次欠应征收的赋税。市场掌管赋税的啬夫求商逮捕羞辱了何显家人。何显发怒。想要用官吏职事中伤求商。何武说:“因为我们家在租赋徭役方面没有作为众人的表率,奉公行事的官吏不也应该这样吗!”何武终于告诉了太守,征召求商当了卒吏,州郡乡里听到此事都敬服何武。

2 过了很久,太仆王音推荐何武为贤良方正之人,升官为扬州刺史。九江太守戴圣是《礼经》方面号称“小戴”的人,实行政事多不守法,前任刺史认为他是大学者,宽容他。等到何武作刺史,巡行辖区审查记录囚犯罪状,有检举的犯罪行为就把他们委托给郡官府。戴圣说:“后辈年青人懂什么,竟要扰乱别人治理政事!”他全没有判决。何武派从事考察得到他的罪过,戴圣害怕了,自己请求免官。后来他作了博士,在朝廷诽谤何武。何武听到这些,始终不宣扬他的不良行为。后来戴圣儿子的门客聚合做强盗,被捉到,拘囚在庐江,戴圣自以为儿子一定会死,何武内心公正判决此案,戴圣的儿子最后得以不死。从此以后,戴圣惭愧、佩服。

3何武为人仁义厚道,喜好进荐人才,勉励赞许别人的长处。作楚内史时看重龚胜、龚舍,在沛郡看重唐林、唐尊,等他作了公卿,(就)向朝廷推荐他们。然而他憎恶结党营私,考察文职官吏一定向学者了解情况,考察学者一定向文职官吏了解情况,来相互参考检验。要任命官

吏,先订立规则条例来防止因私请求托付。他任官时也没有显赫的名声,不任官后常被人们思念。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7.(1)显怒,欲以吏事中商中伤

18.(2)世以此多焉

19.称赞

20.17.(1)C;

21.(2)B;

22.18.D;D.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23.1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24.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25.(何武)想要提拔官吏,先制定条例来防止托关系。他在任时也没有显赫的名声,离开后常常被人们思念。

26.20.B;

27.21.第②段表现了何武怎样的品格?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

28.面对大儒戴圣,何武不惧威势,揭露其罪行;尽管戴圣曾在朝廷诋毁自己,但何武不扬其恶;判决戴圣儿子时,何武秉公执法。这些事情表现了何武方正、大度的品质。

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宋)梅尧臣

①天圣中,闻宁海西湖之上有林君,崭崭有声,若高峰瀑泉,望之可爱,即之愈清,挹之甘洁而不厌也。

②是时,予因适会稽还,访于雪中。其谈道,孔、孟也;其语近世之

文,韩、李也。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澹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辞主乎静正,不主乎刺讥,然后知趣向博远,寄适于诗。

③君在咸平、景德间,已大有闻。会天子修封禅,未及诏聘,故终老而不得施用于时。凡贵人巨公一来相遇,无不语合慕仰,低回不忍去。君既老,朝廷不欲强起之,而令长吏岁时劳问。及其殁也,谥曰和靖先生。

④先生少时多病,不娶,无子。诸孙大年能掇拾所为诗,请予为序。先生讳逋bū,字君复,年六十一。其诗时人贵重甚于宝玉,先生未尝自贵也,就辄弃之,故所存百无一二焉,呜呼惜哉!

22.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D)。(1分)

A.与B.耶C.乎D.尔

2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林和靖诗歌具有深远美好的意境。 B.林和靖诗歌平和醇正、宁静澹远。

C.林和靖的诗歌意在针砭朝政弊端。 D.林和靖在诗歌中寄托了闲适心情。

24.分析第④段画线部分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2分)

划线句将当时人珍视林和靖的诗歌与林和靖不以自己诗歌为贵对比,突出林和靖只是寄适于诗,不求虚名。

25.概括这篇序言的行文思路。(4分)

本序先介绍、评论林和靖其人其诗,然后进一步介绍林和靖的重要经历,最后交代诗集的由来和作序的缘由,表达作者的惋惜之情。

26.第①段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请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第一段中作者用“高峰瀑泉”比喻林和靖,“望之可爱,即之愈清,挹之甘洁而不厌”一句,由远及近,对喻体进行铺陈描绘,写出给人的美好感受,表现了林和靖品格的高尚明洁,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景仰。

林和靖(967-1028),名逋,字君复,宁波奉化黄贤村人,是北宋隐逸诗人。

林和靖是北宋隐逸诗人,一生不娶不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说。

杭州孤山多梅。每当腊风初度,便有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玉蕊怒放,情境高雅,探幽揽胜者多往观赏。年复一年,便形成了孤山赏梅的

胜迹。这里,曾是北宋诗人林和靖种梅养鹤隐居的地方。但林和靖的故乡却是在宁波奉化。

林和靖(967-1028)名逋,字君复,宁波奉化黄贤村人。因他四十多岁后长期隐居杭州孤山,直到八十三岁死于孤山,葬于孤山,时人多误以为他是“钱塘”人。

林和靖少年好学,诗词书画无所不精,独不会下棋。常对人说:“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他性情淡泊,爱梅如痴。在故里时唯以读书种梅为乐。相传,他于故居前后种梅三百六十余株,将每一株梅子卖得的钱,包成一包,投于瓦罐,每天随取一包作为生活费,待瓦罐空了,刚好一年,新梅子又可兑钱了。他种梅、赏梅、卖梅,过着恬然自乐的生活,常在梅园里独自吟哦,写过许多有名的梅花诗,如: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和靖爱梅,亦爱四处游学,足迹遍于江淮之间。到四十多岁时,便结庐于杭州孤山。孤山傍湖,山不高而清秀。他绕庐植梅,依山种树,以种梅为乐。凭林和靖道德文章,高官厚禄不难立致。但他泰然隐居,绝意仕途,甚至宋真宗赵恒闻其名,请他去给太子教书,这一千载难遇的美职,也被他一口拒绝。在他临终时还为此而自豪。他在绝笔诗中写道: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朝野之士仰慕他高风亮节,纷纷慕名前往拜访,但他绝不回访。相传,他从家乡奉化带去两鹤,被他驯化,善知人意,会买菜报讯。纵之飞入云霄,盘旋于西湖山水之间,尔后复归笼中。林和靖爱逾珍宝。他常泛小舟游西湖诸寺院,每有客至,小童即延入小坐,开笼纵鹤。在西湖游览的林和靖见家鹤飞翔,便知有客来访,即掉小舟而归。传说,在林和靖死时,他养的这两只鹤在墓前悲鸣而死。他在一首咏鹤诗中写道:

皋禽名祗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

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闲意到青云。

林和靖终身不娶,以种梅养鹤为乐。时人说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梅妻鹤子”的佳话因而留传千载。这只是他人生的一面。他人生的另一面还是情怀绵绵。这在他写的《长相思》这首着名的词里可以看出: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别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和靖对故乡的怀恋之情,亦常见笔端:“半夜月欲落,千山人忆往。”“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殷殷思念屡溢言表。

林和靖的一生是隐居的一生,也是他刻意学术的一生。他写的诗,风格独特,清新自然,尤多奇句。北宋着名政治家范仲淹称赞他:“风

格固若厚,文章到老醇。”着名诗人欧阳修、黄庭坚都很欣赏他那清新奇特的作品。但他不想以诗传世,故随写随丢,传下来不多。经后人搜集,仅得诗词三百余篇,题名《林和靖诗集》。

林和靖的节操和学识很得宋真宗的赏识,曾赐号“和靖处士”。死后,宋仁宗赵祯也“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

林和靖虽隐于孤山,死于孤山,葬于孤山,但他故乡黄贤村,连妇孺皆知这位“梅鹤太公”。人们对这位先贤的尊敬,历千年不衰。旧时族规定每年清明轮番去孤山扫墓,并一直保持到解放后五十年代。

杂诗

(明)丰坊

孤松挺穹壁①,下临万里波。激湍啮其根,惊飚撼其柯。

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

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②。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

【注】①穹壁:高高的崖壁。②嵯峨:高耸的样子。

13 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

14 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激湍”二句中“啮”“撼”动词使用准确,有表现力。

C. “纷纷”二句运用叠词,描摹事物的形态,鲜明生动。

D. “群攻”二句巧用问句,语意形成转折,承转自然。

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5. 答案示例一: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君子身处困厄仍然坚守气节、孤高傲世的赞美,以及对奸佞小人的愤慨和蔑视。答案示例二:作者以孤松自比,表达了对奸佞小人的蔑视(l分)和对遭受打击的愤慨,表现了自己孤高傲世的精神和坚守节操的意志。

【解析】

13. 试题分析:注意从全诗的围绕“孤松”展开分析。

14. 试题分析:不是“起兴”的手法,“兴”是由物及人的方式,此题写的对象就是“孤松”。

15. 试题分析:注意此诗“托物言志”的手法,从分析“孤松“的特点着眼分析情感:表达了对君子身处困厄仍然坚守气节、孤高傲世的赞美,以及对奸佞小人的愤慨和蔑视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首歌抒情方式,从“孤松”的特征分析情感。

解答3概括语段内容,先找出语段的陈述对象:“天”和“人”,然后再分析陈述对象的具体内容:都在创造,通常人工不及天工.答案:

3“天”和“人”都在创造,通常人工不及天工;

4根据诗句前后的语境“人的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为友”和“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可知,是为了说明文人视山水为朋友,情感相通.答案:4C;

5“说明山水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错,根据原文第四段“山水画集中了画家对山水的观察和想象”“从发现到创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运用其诗句是说明山水画注重发现自然、创造自然;答案:5C;

6题干明确了答题的角度,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作用,一般是分析与前后文的关系,“山水可以现于画幅”是承接前文“山水画就是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之中的观点”,“同样也可以再起于庭园堂室之中”引出下文“庭园堂室也可以和山水画一样‘缩地移山’的看法”.答案:6第⑤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接上文山水画就是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之中的观点,引出下文庭园堂室也可以和山水画一样“缩地移山”的看法;

7“不是…而是”强调的是后者,也就是“发现美的双眼”,再结合第六段的内容,可知答案选B.

8分析标题的作用,一般考虑其与文章内容的关系以及与文章主旨的关系.因为“天开图画即江山”是黄庭坚的诗句,因此它有一个作用:具有文学色彩,增强了文章的美感;根据题干的解释可知,“天开图画即江山”是本文阐述的对象,因此有点明阐述对象的作用;从文章的内容来看而“天工图画即江山”是对天工的高度肯定,是文章主旨的基础.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8用黄庭坚的诗句作为标题,具有文学色彩,增强了文章的美感;标题“天开图画即江山”点明本文阐述的对象,“天工”是“天”的创造,“图画”是人工的代表;本文认为“人工”是对天工的模仿、发现,而“天工图画即江山”一语,是对天工的高度肯定,是文章主旨的基础.点评对于实用类问题阅读题的解答最主要的就是要注重对原文的挖掘,问题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基本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甚至答案就直接显现在原文中,所以,在做实用类文本阅读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仔细阅读文章,对每一段落所讲述的内容有所了解.回答问题时要回归到原文,以原文为根据,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分值,如果一道题2分,要求概括回答,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要求用原文词句回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如果是4分或6分题,一般一点2分,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题目的分值,是答题要点的重要提示.

解析:

9向导一直为家乡的特产自豪,表现为看大家争抢笑眯眯地,听大家觉得它空有其名急忙为它辩解,一直未对白兰瓜的好吃失去信心,为后文吃到安西白兰瓜做了铺垫;

第四到八段写一路上的白兰瓜包括瓜节的瓜都令人失望,而向导接连两次“到嘉峪关就有好瓜吃了”“到安西就有好瓜吃了”,既写出了作者的行进路线,又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和向导的竭力宣传然而瓜味太淡相较,安西的老人沉默寡言瓜却极甜形成对比,反衬出老人的形象和“特产真谛”的道理;

答案示例:

9①向导为家乡的瓜感到自豪,为后文写安西瓜的甜做铺垫,向导品尝白兰瓜觉得不甜,与后文安西白兰瓜的香甜形成反差;

②通过向导的话,引出作者从兰州到嘉峪关的西行之路,推出故事发展,避免平铺直叙;

③以不断进行宣传的向导反衬下文言语不多的沙漠老人.

10.第九段描写的是午后沙漠酷热难当的环境,为老人和安西白兰瓜的出场提供了环境,这环境十分恶劣,反衬出老人与白兰瓜顽强坚韧的生命力;而这里白兰瓜异于其他地方的甜蜜,更让作者领悟到“真谛”;答案示例:

10这段话描绘出安西的干燥炎热,为沙漠老人的出现做铺垫,凸显出白兰瓜和沙漠老人生存环境的恶劣,烘托出白兰瓜顽强的生命力;

11多感官综合描写,由“咸”到“浓烈的甜”,味觉的转变描写十分贴切;“痛”“麻酥酥的”“被胶粘住了”,触觉的描写更形象地写出汁水的浓稠与甜度,让人有身临其境般的感受;

比喻的运用,“被胶粘住了”“手指间的汁水仿佛青蛙的蹼一样”,十分形象地描写出白兰瓜汁水的浓稠与甜度;

答案示例:11

①通过描绘多种感觉来表现白兰瓜浓烈的甜,如味觉上,从咸到甜的变化,“舔一舔,蜂蜜般的甜”等;

②触觉上,“蜇人的痛”、“嘴角、舌尖都甜得麻酥酥的”等,写出了浓烈的甜带来的多方面感受;(也可以从比喻的角度赏析)

12首先要找出“这个道理”是什么道理;第十七段的前几句就是这个道理的阐述;从文章表层来看,“这个道理”指的是安西的特产白兰瓜(即“一个石子”),声名远播,其他地方的瓜也借了它的名声却没有它的甜蜜(即“涟漪扩散得很远”),让一直未尝到真正安西白兰瓜的作者对白兰瓜产生误解,直到到了安西,吃到真正的安西白兰瓜(找到石子,必须潜入那最初的所在),才知道它名不虚传;

“这个道理”还可以适用于更广的范围,如“事实”“名言”“真理”等,它们在“涟漪扩散”的情形下可能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形象,导致人们产生误解;如果想要懂得“真谛”,就应该追根究底,找出它们原有的、真正的含义;这也告诫我们,道听途说的东西很多都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不应该被表面现象迷惑,而应该回到事情“最初的所在”,抓住真相;

答案示例:12

①这个道理是,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在流传过程中被误传,我们要深入事实,才能发现真理;

②这个道理对认识当下社会现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很多事实,在流传中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如包装和宣传并不能改变事物本质;我们在认识社会现象时,应该深入原点,才能抓住事实真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