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榆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榆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榆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修订)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要求。

第一条中小学校必须认真落实“德育为首”的地位。按照党和国家有关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具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把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构建体现时代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为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条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德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德育现代化的理念、校本化的理念、回归生活的理念、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的理念、促进和引导的理念、平等对话和充分尊重学生心理权益的理念、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理念,促进德育由单向式向互动式、封闭式向开放式、包干式向自主式的转变,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改革和发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受到启迪,实现德育目的。

第三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德育工作由校长负总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学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

3次会议,对德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检查落实。制定德育工作规划和学年、学期计划,确定分年级的具体目标,形成系列工作方案,通过课内外、校内外各种教育途径,确保德育工作有计划、有主题、有活动、有检查、有总结、有实效。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日常管理,一般由政教处或教导处负责组织实施。主要任务包括:提出学期工作计划和进程安排;协调校内各部门分工负责德育工作;组织检查学校日常纪律;组织全校性的德育教育活动;调研学校德育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检查德育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期末完成德育工作总结及表彰奖励等。

办公室、总务处、安全保卫处等部门、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以及年级组、教研组都要围绕学校德育工作安排,根据各自的任务和工作特点,分工协作,发挥作用。

第四条加强德育常规制度建设。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德育工作规程、德育岗位职责、升国旗制度、国旗下讲话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德育评价制度、家校联系制度、课题研究制度、班(团、队)会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奖惩制度等,并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适时修订。

第五条加强德育专题教育制度建设。建立障碍学生(例如品德障碍、学习障碍、心理障碍等)激励制度。设立“学生进步表彰栏”,坚持每月分类

评选学生进步奖并予公开表扬,期末视其进步情况由校长签发《进步奖励证书》,以促进障碍学生的进步转化工作。

建立师生心灵沟通制度。设立班主任(科任教师)信箱、校长信箱,对署名信件坚持做到每信必复,不署名的归类总结后公开答复。

建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及学生自我管理制度。推行文明行为监督岗、示范岗、一日班长制、值日值周生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等。提倡在班主任指导下,实行自理式班队会管理。注重提高班干部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提倡试行班干部竞选制度。

建立学生才艺展示制度。学校和班级都要成立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定期举办学生才艺展示活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实现以艺养德目的。

建立专项整治制度。根据不同时期形势的发展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至两项专题教育或专项整治工作,以集中解决德育工作中具有倾向性的突出问题。

建立“我的教育故事”撰写和评选制度。各学校应要求所有教师每学期(职员和教辅人员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典型教育案例的反思文章,每学期评选一次,以增强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德育工作的意识和责任心。

第六条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的功能作用。德育课程的教学要侧重于知法明理,侧重于学生分析、鉴别能力的提高。切实加大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课程目标的确立到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体现“由

大变小,设立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由繁变简,选择具体而细微的教学素材;由虚变实,选择学生能理解的教学内容;由近及远,选择学生身边的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积极进行“教学走向生活、走向对话、走向活动体验、走向创新”的探索研究。

积极鼓励中学生开展关于社会政治类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提出感兴趣的政治类研究选题,以小组或者个体形式,进行社会调查、信息收集、讨论分析等方面的学习活动。

第七条其它学科教学都要充分渗透德育内容。各科教师要把教学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保证学科德育教学任务落实,取得实效。

第八条重视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根据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组织教师编写以影像为主要载体、以事实与案例为主的校本教材,并鼓励教师结合事实与案例的分析开展德育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根据预定的德育主题收集信息资料,参与课堂讨论,为编写德育校本教材提供素材。鼓励中学政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开设选修类的思想政治拓展课程。

第九条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学校要结合综合课程的教学,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列入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小学、初中、高中每学年应分别用1—3天、5天、7天的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军事训练、勤工俭学及其它社区志愿活动,开展体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

第十条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德育活动。中小学校每学年要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尤其要以每年九月份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为契机,把以讲传统、讲诚信、讲守则,进行道德实践和创新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两实践”系列教育活动贯穿始终。

广泛开展讲传统教育。通过定期升国旗、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知识竞赛、诵读传统名著名篇等活动,开展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热爱家乡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国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认真开展讲诚信教育。通过创建诚信班级、开展诚信考试承诺以及整治诚信缺失问题等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了解诚信的内容、意义,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扎实开展讲守则教育。借助各种宣传媒介,通过传唱以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新童谣、查找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等活动,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引导中小学生确立优良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深入开展道德实践。通过争当升旗小旗手、争做家庭小帮手、争做环保小卫士、争做社区合格小公民、争交互助小伙伴以及开展城乡学生“手拉手”等活动,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

中获得道德体验,培养高尚情操,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开展践行“道德座右铭”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和兴趣,或从名人名言中选取,或自己创作,作为行动准则,自觉践行。学校定期对创作水平高的道德格言和认知、实践结合效果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并将此作为德育校本教材的案例。

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广泛开展“十个一”科普教育活动,即学生每学期读一本科普书籍、讲一个科学故事、看一部科教影视片、写一篇科技小论文、制一件科技小作品,班级办一期科普板报、召开一次科普教育主题班会,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科技小论文评选活动、一次科技小制作评选活动、一次科技作品展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十一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城区学校要逐步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其他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技能。

第十二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德育工作。要组织教师参加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提高利用信息化手段和途径开展德育的能力。建有校园网的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形

成正确的网络观,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健康内容,营造绿色网络空间,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和浏览信息,培养和提高抵制不良信息的

意识和能力。配有光盘播放系统、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学校,也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

第十三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在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堵墙壁、每一块板报、每一张宣传画、每一块草坪,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发挥校训、校歌、校纪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加强黑板报、橱窗、校园文学社、广播室、团(队)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建设,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大力实施“净化校园工程”,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远离“粗口歌”、“灰色童谣”、有害卡通画册、淫秽“口袋本”、不健康的音像制品和电子游戏等。

第十四条切实加强班务工作。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领导,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班主任工作,指导帮助班主任搞好工作。班主任要按时制订班务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

第十五条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局面。全体教职工要按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认真履行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积极、主动、自觉地尽到德育责任。进一步完善教师岗位责任制,明确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和要求,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定期评选、表彰优秀班主任。在评优树模、职称评审等工作中充分考虑班主任的工作业绩。

第十六条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中小学校要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设立家长接待日、举办家长会、进行家庭访问等方式,指导家长按照《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要求,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整合。通过书面征询、重点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品德表现,不断改进德育工作。

重视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要聘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及有关部门的杰出人物、公安干警、优秀家长和驻军指战员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同时,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配备专兼职法制副校长。

充分利用德育基地的教育资源。学校要主动与当地文化遗迹、革命旧址、烈士陵园、驻军基地、优秀企业、先进村组、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有关单位联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专题德育活动。

第十七条努力创建科学的德育评价激励机制。德育评价要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师主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家长参评。推行和改进《成长记录袋》、《素质教育报告册》制度,加强学生操行评语的管理和改革,积极探索以描述学生的进步程度为主,以记载所获各种综合奖、单项奖和所参加各种活动的数量及表现为主、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内在动力的评价机制。定期评选“三好”学生(中学)、优秀学生干部(中学)、红花少年(小学)和优秀班集体。根据学生品德发展需要,开展十个类别的星级评选,即:热爱集体之星、诚信之星、科学之星、健康之星、艺

术之星、自立之星、孝敬父母之星、文明礼貌之星、团结互助之星、环保之星等,实行单项评选,鼓励多项获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十八条重视学校德育科研工作。以前瞻性、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内化为目的,以激励促进为方向,以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机统一为标准,针对新时期教育规律和特点,积极开展德育科研活动,促进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加大德育科研课题的规划、研究、管理和执行力度。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参与省、市德育科研课题研究,培养一支课题研究队伍,形成浓厚的德育科研氛围。

第十九条保障德育工作所需经费。中小学校要不断完善、优化教育手段,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和设备,为德育课程教师订阅必备的参考书、报刊杂志,确保德育日常活动和大型活动、师资培训、课题研究以及表彰奖励等工作经费。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的内容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内容。德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三是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理想教育等。依据这一层次划分,我国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具体说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 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在基本道德教育方面,我们曾经有过极左的思维,用道德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等等否定道德的历史继承性和全人类的共性。其结果是基本道德情感的消失和起码的道德规范的丧失。极端的例子是“文革”时期,打、砸、抢等犯罪行为反而成为合乎道德的“正义”行动。这一历史教训在今天的德育实际中决不可以轻易忘记。 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教育,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也是学校德育经常性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无论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

都应当遵守文明行为规则。文明行为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当然,文明行为不只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外部表现,重要的是这些外部行为应反映出一个人的内部心灵或性格的特征。否则,一些人学会了“彬彬有礼”、衣着讲究,给人一种很有“教养”的印象,但实际上他仍可能是虚伪、狭隘、自私和粗鲁的人。所以文明行为教育应当同个体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 小学生的“学生守则”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及其他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严格地切实地遵照执行。对小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小学德育内容的重中之重。

一年级德育工作基本要求及学生一日常规

德育工作基本要求及学生一日常规 一年级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一、生活习惯 1.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整床铺。 2.早晚刷牙,手脸干净。 3.不挑食,不剩饭。 4.饭前便后洗手,便后冲水。 5.整理学习用品,物品整齐。 6.学会扫地,擦桌椅,擦黑板。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有事请假。 2.带齐用具,做好课前准备。 3.遵守课堂纪律,上好每一节课。 4.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改错,提高学习效率。 5.积极参加课外特长班学习,努力发展特长。 三、行为习惯 (一)交往礼仪 1.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敬队礼规范。 2.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放学离校时说再见。听从教师的教导。 3.学习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4.见客人主动问好,右行、礼让。 5.和同学做朋友,讲谦让。 6.学会与人打招呼。 (二)秩序纪律 使学生了解保护自己应从遵守纪律做起。 1.在走廊内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追逐打闹。 2.集体活动守时守纪,集合站队快、静、齐。 3.预备铃响立刻回教室安静坐好,准备好学习用品。 4.上下楼梯,出入教室不拥挤,不推搡。 5.遵守游戏规则,活动有秩序。

6.发现同学做危险游戏要主动劝阻,保护自己和同学的人身安全。 7.家长未来接,不私自离校,不跟陌生人走。 8.不攀爬窗台、栏杆。 9.外出活动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三)集体观念 1.知道本班班训、班规的内容、并努力去做。 2.了解集体生活的一般要求,初步学会在集体中生活。 3.懂得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并用行动为小组争光。 四、身心健康 (一)心理品质 1.诚实守信,不说谎话。 2.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3.坚定顽强,不怕困难。 4.刻苦锻炼,自我健身。 (二)体育卫生 1.班级环境整洁,美观,安全。 2.认真上好两操一课,积极体育锻炼。 3.学生近视新发率不超过 5%,体育达标良好率不低于95%。 4.读写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 一年级学生一日常现 一、进校 1.排队进学校,到校就读书。 2.检查、整理学习用品,不带与课业无关的东西。 二、到校 1.按时到校,不早到,不迟到,不随便缺课,因故不到校必须由家长向班工任请假。排队进入教室。 2.注意安全,走路要靠右边,不奔跑、不追车、不逗留。 3.衣着整洁,戴好学生证、红领巾。 4.文明礼貌,上学路上遇见师长要立正、行鞠躬礼,问“早”、问“好”,并让师长先行。按秩序自觉走成一路纵队,不能大声喧哗。到教室时如果还没有开门,按到校顺序自觉排成一排等候开门。

深圳市中小学德育基地·深圳市少年军校

深圳市中小学德育基地·深圳市少年军校 深圳市塘尾万里学校 关于开展校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为全面强化提升学生素质,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使整体校纪、校风、校貌有所改变,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根据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与安排,经研究,我校决定组织学生前往深圳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全国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开展为期3天2夜的以“走进军营,感受生活,磨练意志,培养爱心,团结协作,超越自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让孩子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军人的威严、生活的艰辛、集体的温暖和自然的情趣,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为让我们的实践教育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特将本次活动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深圳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少年军校介绍: 深圳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少年军校创办于1994年9月,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光明华侨农场境内的凤凰山麓,占地320亩,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直属于深圳市教育局。是面向珠三角(包括香港)地区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性教育基地,也是全国第一家由教育系统自己创办、自己管理的集军事训练、国防教育、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生态环保教育、超越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全国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二、活动时间: 2011年 8月 27日至8月29日 三、活动内容(根据时间及自身情况参与活动项目) 1、参观教育:参观法制教育馆、国防教育馆、消防安全教育馆、历史传统教育(学习了解长征历史、观看长征大型历史壁画)、生态环保教育(游生态休闲谷、花果山、盆景园、蝴蝶馆等)。 2、训练教育:原地间课目训练、步伐训练、阅兵式训练。 3、超越拓展项目:龙舟竞技、飞越“泸定桥”。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一、我国小学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它不仅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 二、小学德育的内容 (一)什么是小学德育内容 小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小学德育目标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二)小学德育内容的特征 1、阶级性和历史性 2、共同性和继承性 3、稳定性和可变性 (三)确定依据 我国小学德育内容是根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小学德育目标与任务确定的。 (四)小学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祖国土地上长期生活、劳动和奋斗中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德育培养起青少年的这种态度,并逐步演化为自身的一种深厚的情感。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了解: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也有共性:

建设祖国,发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抗击侵略,保卫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①帮助儿童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②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民族和国家两者的内涵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逐步树立起民族和国家意识。③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我国各民族和社会发展现状,引导儿童自觉地将自己乃至本民族的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逐步树立为民族与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④教育儿童在热爱本民族与国家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其他民族与其他国家的利益,逐步树立起尊重、友爱、合作的精神。⑤重视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2、理想教育 理想问题是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社会理想、事业理想、人格理想、生活理想等等。是否具有健康、正确的理想是儿童能否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关键。 小学理想教育的内容: ①教育者应充分理解、尊重并正确对待儿童理想的现实性与丰富性。②帮助儿童认识到理想对于人深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逐步提高他们分辨正确理想和错误打算的能力;帮助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逐步树立起为民族和国家利益而奋斗的远大理想。③教育者应结合传统与现实,培养儿童学习革命光荣传统,并将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3、集体主义教育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道德的基本问题。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成员之间

前进小学“学生德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挂牌仪式活动报道

探索纸的历史,牢记少年责任 ——前进小学“学生德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挂牌仪式活动总结 11月29日下午,我校四年级全体师生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沐浴着冬日暖阳,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耒阳市蔡伦纪念园大门口,在耒阳市文物局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了“学生德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挂牌仪式和参观蔡伦纪念园活动。 仪式上耒阳市文物局廖局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出对本次活动的绝对支持,并对我校少先队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接着我校李小燕校长,也声情并茂地进行发言,她用简练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纸的发展历史和蔡伦发明纸的辛苦历程。丰富了孩子的知识,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最后她再次对友好单位蔡伦纪念园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李校长讲话结束后,我校优秀少先队员四(4)班廖芝芝同学,代表全体少先队员发表了参加此次活动激动的心情,并阐述了蔡伦精神对青少年的影响和鼓舞,决心像蔡伦一样,做一个在实践中创新,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人。当主持人宣布: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有请文物局廖局长和前进小学李校长为前进小学“学生德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揭牌时,全场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揭牌仪式结束后,由蔡伦纪念园工作人员,带领我校四年级全体师生分五个小组,分别参观了蔡伦纪念园和纸博物馆。同学们一路走,一路看,不仅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还不停地挥动小笔在不断地作笔记。并且不时向讲解员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显示了孩子的求知欲

望和好奇心。 参观结束后,孩子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回到了学校。本次挂牌,参观活动仅仅只是前进小学与蔡伦纪念园两个单位友好共建的开始。把蔡伦纪念园作为我校的德育基地,旨在开展更丰富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蔡伦,了解蔡伦故事,了解纸的发展以及纸发展的历史意义。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科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最新资料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德育内容的选定、德育途径及方法的选择和具体运用。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具有预见性、超越性、可能性等特征。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尊重了德育目标的历史延续性,既尊重了历史的客观现实,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需求。第二,注意到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有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层次,注意到了德育目标分类的必要。摒弃了以往。使学生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刀切做法。第三,体现了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性,对个体道德观念、责任感和道德批判能力等的培养问题有了初步的强调。第四,考虑到了德育工作的阶段性,对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分别用两个大纲加以规定,即使是中学德育大纲中,也区分了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但是,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德育目标大而划一,没有形成明显的目标序列,缺乏针对性 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是从无律到他律、

自 律阶段的发展历程。因此,同样是小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和六年级的学生所能够达到的道德要求显然是有区别的,即使同样是六年级的学生。其道德追求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学校德育的目标需要形成一个比较细致的目标序列,并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序列。同时,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为了追求“高大”的目标,很多教师趋向于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这种缺乏针对性的高目标、高要求的德育造成的后果是学校德育的天平向少数学生倾斜,德育工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对大多数学生的品质培养和训练重视不够。大面划一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要求还会产生另一个后果,就是容易造成学生会说不会做。知行脱离。 (二)德育目标的制定主体较为单一,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并未真正参与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的。虽然国家作为教育主体之一有决定和颁布学校德育目标的权利和必要,但是如果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没有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等积极、实际地参与,它的实际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为没有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等的积极参与,容易导致中小学德育目标脱离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社区道德需求的实际,成为华丽或颇具诱惑的词语堆积成的花瓶,另外,也容易导致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的消极甚或是抵制的情绪,不利于他们积极性的调动。

(完整版)小学德育基本要求及各年级一日常规

临邑县小学各年级德育工作基本要求及学生一日常规 一年级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一、生活习惯 1.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整床铺。 2.早晚刷牙,手脸干净。 3.不挑食,不剩饭。 4.饭前便后洗手,便后冲水。 5.整理学习用品,物品整齐。 6.学会扫地,擦桌椅,擦黑板。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有事请假。 2.带齐用具,做好课前准备。 3.遵守课堂纪律,上好每一节课。 4.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改错,提高学习效率。 5.积极参加课外特长班学习,努力发展特长。 三、行为习惯 (一)交往礼仪 1.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敬队礼规范。 2.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放学离校时说再见。听从教师的教导。 3.学习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4.见客人主动问好,右行、礼让。 5.和同学做朋友,讲谦让。 6.学会与人打招呼。 (二)秩序纪律 使学生了解保护自己应从遵守纪律做起。 1.在走廊内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追逐打闹。 2.集体活动守时守纪,集合站队快、静、齐。 3.预备铃响立刻回教室安静坐好,准备好学习用品。 4.上下楼梯,出入教室不拥挤,不推搡。 5.遵守游戏规则,活动有秩序。

6.发现同学做危险游戏要主动劝阻,保护自己和同学的人身安全。 7.家长未来接,不私自离校,不跟陌生人走。 8.不攀爬窗台、栏杆。 9.外出活动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三)集体观念 1.知道本班班训、班规的内容、并努力去做。 2.了解集体生活的一般要求,初步学会在集体中生活。 3.懂得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并用行动为小组争光。 四、身心健康 (一)心理品质 1.诚实守信,不说谎话。 2.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3.坚定顽强,不怕困难。 4.刻苦锻炼,自我健身。 (二)体育卫生 1.班级环境整洁,美观,安全。 2.认真上好两操一课,积极体育锻炼。 3.学生近视新发率不超过5%,体育达标良好率不低于95%。 4.读写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

校外德育基地建设方案

草池镇中心小学校外德育基地建设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劳动、守纪律、讲文明”的好品质,拓宽视野,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若干校外德育基地。具体方案如下: 一、基地选择的原则: 1、针对性。草池镇利用的校外德育基地资源较多,但我们要分析我校学生的特点,要针对校务内教育的缺陷,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外德育基地,已达到校外教育互补的实效。 2、有效性。学校的教育时间有限,校外教育要讲究效益,不能只是搞形式,要讲实效。 3、完整性。筹建的校外德育基地要有比较完善的可供学条件,要做到人员、地点、资料、计划四落实,落实的基地可随时让学生接受教育。 4、趣味性。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型的最佳动力之一。一般学生到校外活动,换一下环境,都有其好奇性,筹建的校外基地要适合青少年的特征,不要太死板、太枯燥,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可以让他们共同参与教育过程,把他们外出得好奇性,转化为受教育的积极性,已达到最佳教育成果。 5、安全性。校外教育基地必须在户外,安全系数不可能向校内那么高,要选择交通比较方便,危险性小的场所作为教育基地。 二、基地的选择: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原则。我们选择下列单位和场所作为我校的德育基地。 1、花厂四社:敬老爱老基地 2、草池镇派出所:法律援助基地 三、基地建设: 1、每个基地落实专人负责,聘请校外辅导员专门进行德育教育: 2、这些校外辅导员负责建立基地资料,创建教育窗口,制定教育计划、接纳学生辅导教育。 四、具体安排: 1、每年三月、九月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献爱心、送温暖、打扫卫生、整理被褥、洗衣服、表演文艺节目等。 2、每年春季组织学生外出实践观光,锻炼学生意志,与绿色交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每年春季、秋季开学,邀请交警中队队长为同学们讲述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让同学们知道“安全重于泰山”。 4、每年的四月、十一月,邀请草池镇静派出所指导员、综治副校长为同学们讲述有关法律知识。让同学们懂法、守法。 5、每年清明节,我校都组织师生前往革命烈士纪念碑举行祭扫活动,缅怀先烈的伟绩,寓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于活动中,培养学生为祖国、为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的献身精神。 全学年六年级安排10课时,其他年安排16课时,接受校外德育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化过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各个相邻学段,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渡的。因此,所谓中小学德育衔接,主要是指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的德育工作,从目标、内容、方法上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使之既要体现中小学德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又要体现连续性和发展性,充分发挥我校“九年一贯制”教育的优势,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我校中小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建校以来,我校初中和小学的学生就一直在同一个校园里学习、生活。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中小学在德育衔接方面也作出过一些大胆尝试,如组织小学六年级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共同参加野外拓展训练(春秋游),共同参观番禺区戒毒所,共同听文明礼仪讲座,联合举办拔河比赛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这也严重困扰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开展,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功效。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到外校就读初中,一部分留在我校就读初中。对于留下来的学生,初中部的老师通常把他们跟外面进来的初一新生混在一起,统一进行考试,并以此作为依据对学生重新分班。这样我校升入初一的学生就打破了过去的“班级”界限,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一切又从头开始。于是,“心理适应期”被人为形成。 2.初一年级的老师虽然通过与六年级老师进行座谈、对六年级学生进行家访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情况,但毕竟所获有限,造成对学生的品行,个性,特长,家庭背景情况的掌握磨合期太长,一般需要一个学期才能基本掌握。从而造成了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情发生。 3.中小学德育处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时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商,常常“各走各的道,各唱各的调”。表面看来大家都扎扎实实、热热闹闹,实际上固步自封、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郭校长提出,我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但在具体内容和操作上,中小学也是各行其是,缺少良好习惯培养的序列规划。这对“分阶段推进,螺旋式上升”的实施策略和整体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 由于我校对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注意不够,往往是因时因势因地因人而异,缺乏一贯性和一致性,造成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出现许多不适现象,诸如学习困难,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不适应,对学校和老师的不适应,对初中教育教学方式的

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要求

学校德育工作 总体要求 张马学校

张马小学德育工作总体要求 1、德育工作由校长负责。学校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支持和协助校长搞好德育工作。 2、应严格依照《小学德育纲要》开展德育工作。 3、学校在调查分析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德育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分年级的具体目标,形成德育系列工作方案,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期末有小结、学年有总结。 4、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学校各个部门都具有德育功能,每个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要实行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对各职能部门和教职工分别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明确具体要求。建立和完善考勤、考核、奖惩制度,调动教职工搞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5、合理确定德育经费投入,列入学校预算,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6、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引导教师切实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7、认真落实《小学德育纲要》规定的德育内容,有目的地开展德育工作。要突出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思想教育和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 8、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力求讲解准确、生动、系统,说理透彻。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增强教育效果。 9、各学科教师要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在备课、布置作业、考试命题等环节上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教导处要指导教学工作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 10、加强班级工作。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定班级常规管理制度,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活动,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注意提高班干部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提高差生转化率。班级要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开展小型多样的德育活动。 11、少先队要根据各自的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发挥组织作用,把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的团(队)

校内外德育基地活动方案

校内外德育基地活动方案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南,以“三个代表”为准绳,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为依据,全面贯彻实施《小学德育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的理念,努力做到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熏陶道德情操,增长才干,提升素质。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探索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良好的品德、习惯恰到好处地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工作目标: 努力搭建起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提升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位置,通过活动使学生成为家里的好孩子、学校里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好少年,长大成为合格的公民。三、基地安排: 校内基地——学校图书馆 校外基地——福利院 四、主要工作: 1.增强社会实践教育,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精心组织实施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水平。 3.注重各学科渗透。把教学搬进社会大课堂,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和自然资源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大环境中去注重社会生活、生产和大自然,通过各种实践方式,使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活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安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同于平时的校内教育教学活动,为保证活动顺利实行,成立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具体筹划、设计、组织该项工作,明确人员分工,使学生都明确活动目的和要求,力求活动取得教育实效。 2.增强安全教育。班主任及配班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密切注重学生的身体及各方面的状况,如有意外情况发生请即时处理并与分管领导取得联系。 3.学生活动时要相互协助、遵守纪律、注意环保(每班各指派两名班干部专项负责),听从老师的安排,不得擅自离开集体。 4.活动结束后,各班认真填写活动记录,并即时上交德育处。 六、活动形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年级组织参观、学习、劳动、等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六、七年级:每两周一次组织学生到学校团队活动室实行参观学习,了解学校的历史、学校的荣誉和发展等。 八、九级:1、每学期一次到德育基地保洁卫生。 2、春暖花开之时,组织学生到塔山踏青、赏花。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 标和基本内容 【摘要】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小学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那些陈旧的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德育的现代变革势在必行。德育目标就是讨论德育所要培养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德育目标,是中小学德育的首要问题,它制约着整个中小学德育活动及其进程。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是中小学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 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总体目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武汉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努力实施德育教育,继续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创出特色上做文章。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要点,加强政工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重点。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就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 一、师德建设 1、按照德建设工作重点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强化师德、师风为重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上级要求制定了教师工作纪律。把各种制度落实到教师的师德评价上。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严禁有违师德现象的发生,使每位教师都具有品质高尚,爱岗敬业,尊敬学生、教育艺术精湛的高尚的师德修养。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辅导员工作方案,每月定期汇报交流的例会制度内容要有创新。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考评要更具体有效,真正起到表彰先进、激励大家的作用。每个辅导员平时必须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积极探索创建优秀班级集体的有效途径,具体内容为:(1)学习德育文件。学习心理教育理论。(2)利用网络如《立德网》、《教育在线》等网站收集辅导员管理方面的各种理论与经验。阅读相关的杂志增强理论学习。 二、常规工作 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检查和管理和考核,做好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认真落实。从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1.党员联点工作仍以培养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的,进一步巩固、完善党员联点工作细则。从细微之处入手,强化管理,给全体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要充分利用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网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与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由知到行,环环扣紧。 3.要进一步强化班、团、党的作用,按学校计划围绕教育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 4.要继续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重要环节,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学生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5.为继续强化班级管理。全体中层领导和有关教师辅助联系一个班级,平时要主动深入班级,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力争使每个班级都能成为行为规范团队.把握学生思想脉膊,并把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防止学生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6.继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来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体系已经不完全适应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体系和新形势下学生教育工作的需要。这就促使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新形势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小学德育工作常规要求

丰乐小学德育工作常规要求 丰乐镇丰乐小学 2011年

丰乐镇丰乐小学德育工作常规要求 1、德育工作由校长负责。教导处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支持和协助校长搞好德育工作。 2、应严格依照《小学德育纲要》开展德育工作。 3、学校在调查分析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德育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分年级的具体目标,形成德育系列工作方案,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期末有小结、学年有总结。 4、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学校各个部门都具有德育功能,每个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要实行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对各职能部门和教职工分别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明确具体要求。建立和完善考勤、考核、奖惩制度,调动教职工搞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5、合理确定德育经费投入,列入学校预算,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6、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引导教师切实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7、认真落实《小学德育纲要》规定的德育内容,有目的地开展德育工作。要突出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思想教育和以

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 8、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力求讲解准确、生动、系统,说理透彻。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增强教育效果。 9、各学科教师要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在备课、布置作业、考试命题等环节上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教导处要指导教学工作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 10、加强班级工作。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定班级常规管理制度,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活动,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注意提高班干部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提高差生转化率。班级要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开展小型多样的德育活动。 11、少先队要根据各自的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发挥组织作用,把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的团(队)专题活动。 12、加强活动类课程的组织和指导。活动类课程要列入学校课表。通过建立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doc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教育 主要是按照特定国家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现阶段主要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的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看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科学的世界观。无产阶级人生观又称共产主义人生观、革命人生观,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最科学的人生观。革命理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为人类美好未来、为共产主义奋斗。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并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取应得的劳动报酬,以维持自己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纪律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产物。社会主义社会提倡自觉纪律,即建立在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基本一致基础上的、人们自觉遵守的纪律。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良好个性的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道德知识和传统美德教育是青少年人格发展重要的内容,懂得一般道德知识,对真、善、美有正确的认识,尤其对民族传统有深刻的体会,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审美及情操教育能净化人的灵魂,使青少年在体验祖国壮丽山河、英雄及先辈高尚情操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和升华。社会公德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它首先要求培养学生有关相互尊重的人际意识,懂得维护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从而养成文礼貌的行为举止。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的养成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4、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聊城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目录 一导语 二《聊城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实施细则》 三分学段德育工作要求 一、导语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扎实抓好德育工作的常规管理,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进一步形成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局党组关于建章立制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教育局制定了《聊城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纲要》,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同时也作为今后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检查的主要依据。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实施。 二、《聊城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实施意见》,依据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下发的一系列德育文件精神,切实把中小学(含特幼教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下同)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按照《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中小学德育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第三条中小学德育包括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教育。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德育置于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努力使德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适应我市学生生活实际和成长要求,按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

德育基地建设计划

嘉祥县第二中学德育基地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勇于创新,牢固把握德育在教育中“灵魂”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工作和学生成长中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通过不断加强德育的基地建设等各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的基础。 二、工作要点: (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当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迫切,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为什么爱国,更要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爱国首先要从爱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做起。 2、坚持周一升旗仪式,努力提高升旗仪式的效果,改革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和内容,养成道德好习惯。 3、适时地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尊老教育活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 、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报刊、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把好舆论导向。橱窗、班报等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本学期将扩充德育展室内容。 2 、规范班室布置。要体现班室特点,营造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 、使校园文化具有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吸引力和情感感召力,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 (三)、重视载体建设,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德育工作。 1、抓好日常管理及常规教育。坚持做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要有教育性、针对性。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少先队设立文明行为监督岗,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强化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 2、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抓好课堂教学,注重学科德育渗透。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的教材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思想教育因素,寻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有计划全方位地开展各项兴趣活动。本学期,学校将组织阅读、书画、制作等三个兴趣小组,力求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4、加强科学和环保教育。通过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5、开展安全和法制常识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化过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各个相邻学段,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渡的。因此,所谓中小学德育衔接,主要是指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的德育工作,从目标、内容、方法上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使之既要体现中小学德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又要体现连续性和发展性,充分发挥我校“九年一贯制”教育的优势,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我校中小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建校以来,我校初中和小学的学生就一直在同一个校园里学习、生活。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中小学在德育衔接方面也作出过一些大胆尝试,如组织小学六年级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共同参加野外拓展训练(春秋游),共同参观番禺区戒毒所,共同听文明礼仪讲座,联合举办拔河比赛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这也严重困扰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开展,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功效。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到外校就读初中,一部分留在我校就读初中。对于留下来的学生,初中部的老师通常把他们跟外面进来的初一新生混在一起,统一进行考试,并以此作为依据对学生重新分班。这样我校升入初一的学生就打破了过去的“班级”界限,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一切又从头开始。于是,“心理适应期”被人为形成。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知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文件。 2、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3、德育工作的构建体系是(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 4、德育工作应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5、德育工作格局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6、德育工作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 8、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9、《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 10、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应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定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 (实效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并在相关通知中明确指出,该《指南》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

2.《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内容安排、实施途径与要求以及组织实施等6个方面对中小德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4.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5.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6.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 7.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8.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9.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10.学校要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 二、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指南》倡导构建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格局是( B ) A.领导有力、条件完善、队伍优化 B.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C.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D.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2.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中,集中体现“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要求的是( A ) A.坚持正确方向 B.坚持协同配合 C. 坚持遵循规律 D.坚持常态开展 3.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中,最直接体现学校德育工作开放性特点的是( C ) A.坚持常态开展 B.坚持遵循规律 C.坚持协同配合 D.坚持正确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