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

印象派》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

l、色彩和光学的关系。

2、莫奈、凡高

教学难点:

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现实主义艺术的风格特点?

二、新课讲授课题——印象主义绘画

现在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介绍一下: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

的由来?

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

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请学生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

么颜色的?蓝色的。

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请同学回忆,曾经学过的形容阳光色彩的词句。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请看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辨别这三张画,

大家可以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黎明、中午、黄昏。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者,除了莫奈还有谁?

看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组织学生讨论,请同学简单的来总结马奈的艺术风格。

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画,你能否分辨出莫奈的和马奈的作品。

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点彩画法。看点彩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

的星期日下午》。

分析:

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

面艺术形象。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

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

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

引导讨论:大家认为这种绘画方法好吗?这种绘画风格把印象主

义对光与色的追求推向了一个极端,还有一批画家在寻求另外的一

种对光和色的表现方法——后印象主义。

学生介绍后印象主义: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后印象主义者

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

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高更、塞尚、凡高。大家看看这是谁的画?很多同学非常熟悉凡高的作品,为什么?对,他的画曾经是世界

的最高价。一说起凡高我们就想到向日葵,凡高在自己在一生中画

过11幅《向日葵》,它体现了凡高的什么样的性格?凡高为什么要

反复画向日葵?

通过课件了解:凡高于1888年2月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在那

里他深深地为南方璀璨的阳光而激动。他在给埃米尔·伯纳的信中

表达了他的狂喜,他说,那里的河是翠绿的,落日象熔金的炼炉,

太阳是金黄色的,“在我眼里,此地的乡间,气氛宁静,色彩绚丽,……与人们在日本版画中见到的景象一模一样。他强烈地爱上

了遍地生长的金色向日葵。画中,那一朵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正

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爱的最强光!”

《向日葵》表现出了画家什么样的情绪?对生命的热爱!

这张《麦田上的乌鸦》,有人说这幅画是凡高死亡的预言。请同学们放下一切杂念,用自己的心灵来读这张画。你能读到点什么。“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的凄切、

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地平线的那一端飞扑过来……”

我们还是能从画中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凄凉与痛苦。仿佛凡高因近于崩溃而扭曲的脸已融入画中,变成了翻滚的乌云,骚动的麦田,“仓皇逃离”的群鸦……

凡高自杀后,从他身上发现的信中写道“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这一切都无所谓”画家是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让看画的人通过

画面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那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怎样的画,会是好画。倾注了画家全部感情的作品才可以打动观众,能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以前不少同学都说过,读不懂现代的绘画,觉得画的莫名其妙,不好看。我在这儿要说,看现代的绘画作品不能仅仅看画家的绘画

技巧、或画的像不像,而是先去简单了解一下画家的生平,和当时

的社会状况,再去读作品。也许你就能读懂了。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明白了喜欢那幅肖像的原因是因为画家用心灵在绘画,而我们欣赏现代绘画的方法就是用心灵去读画。

四、拓展:

请为本课中你喜欢的画配上一段简单的文字,或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这张画的感受。

教学内容分析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第七课。教材的

内容分三个专题介绍,以代表画家及作品为贯穿线,穿插对印象派

的分析。针对学生大多不了解印象派美术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定

在对代表画家的经典作品欣赏上。教学设计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为根据。力争改变

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法教师少讲些,探索创新性教育方式方法学生多

尝试。试图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发动学生利用书籍和网络搜集一些欧洲传统及现代的绘

画作品,以下发学案为引导尝试完成基本教学目标。以本科贯穿线

展开教学,利用多媒体将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营造问题情境,让

学生自主研究并与小组成员讨论,一方面在课堂上根据教师安排的

情境积极发言,另一方面认真听取教师的补充及升华讲解,来完成

预期教学目标和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学情分析

学生大多对美术知识了解较少,而且可以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也很少。因此,学校为学生提供网络平台显得尤为珍贵,能方便学生

查找图片和信息。高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有以下特点:厌倦说教喜欢

直观感受、喜欢表达、希望有展示舞台、渴望被长辈认可和成功等。

这些特点如果可以合理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也可以使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了解和认识西方美术如何从传统的着重客观再现转向现代的着重主观表现;初步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并加以分辨。

2、通过课件安排的情景与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和发言,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3、通过学习开阔视野,学会以艺术的思维来认识世界和交流方式方法,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在19世纪末产生的根本性变革;从传统走向现代;能够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教学难点:

为什么西方美术的根本性变化发生在19世纪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观看网页上的画展视频,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学习新授课内容。

1、板书:印象派的由来及代表作家、作品

2、教师:请做了预习的同学介绍一下印象派的由来。(请学生尝试讲解,教师为学生讲解做服务,教师根据情况补充)。

印象派

又称印象主义。1874年4月15日一批不知名的青年画家在巴黎

市中心举行独立画展,人们认为他们只是简单的表现出被描绘对象

的印象而已,就借莫奈的《印象·日出》一画,嘲笑这些画家为印

象派。这批对保守的学院派不满、希望创造新画风的青年画家欣然

接受了这个名称,并以印象派来命名后来的画展。他们从1874到1886年先后举行了八次画展。莫奈《印象·日出》最典型的印象派

画家,而且是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之一,人称印象派之父。他蔑视

各种陈规旧习,重视对现实的观察研究,追求表现瞬间的视觉印象,根据画家的视觉感受作画。这幅《印象·日出》描绘的是法国勒阿

弗港口日出。初升的太阳改变了景物的颜色,一切都笼罩在朦胧之中。这种只能持续几分钟的独特景象,被莫奈敏锐地捕捉到并准确

的描绘出来。这种近乎速写式的油画,正标志着一种新的画风的诞生。

3、教师:请大家一起来感受印象派绘画,了解代表画家及其作品,尝试完成表格并辨别他们的绘画风格、特点。

4、教师指定,(一小组代表)发言:莫奈的《鲁昂大教堂》。

请大家辨别一下每张画分别表现的是一天中的哪个时间段,下面两张表现的是什么天气。莫奈在不同的时间描绘鲁昂大教堂不同的

光线和色彩;清晨、中午、傍晚、晴天、阴天。人们已经看不到建筑

物本身的结构,庄严的哥特式教堂成了充满色彩旋律的光色结晶体。莫奈以自然光色的视觉为依据,将瞬间即逝的色彩变化表现在画面上。1895年丢朗-吕厄画廊展出了20幅鲁昂教堂连作,成为当时印象主

义作品中的壮举。每件定价大约在12000法郎左右,当时法国总理

克理梦梭买下其中的一幅装饰在巴黎的卢森堡宫内。总理曾写道:

不知为什么,从此我念念不忘面貌多变的鲁昂大教堂。我难以将之

抛于脑后,我沉溺其中,必须谈谈鲁昂大教堂。无论如何,我必须

谈谈。一位曾经反对过莫奈的学者,经过鲁昂大教堂门口时,发现

教堂的景色和莫奈所画的一样,他震惊于如此的美景,也震惊于莫

奈如此生动地表现美。

5、教师指定,(二小组代表)发言:马奈《福列斯贝热尔酒吧间》

19世纪中期摄影技术的发明及逐渐流行,使印象派画家更突出地表现人物生活的环境和整体氛围。画中背景是女侍者身后的大镜子中映照出的巴黎夜总会的嘈杂景象。富有表现力的黑色与明快的色彩相配合,表现出夜总会明丽的气氛。处在画面正中间的女侍者孤独而略带忧郁的神态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吹笛少年》和《草地上的午餐》马奈在使用色彩上并不赞成印象派排斥黑色的色彩理论。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大量的色彩鲜明对比色使整个画面响亮醒目,取材和表现风格也很自由。

6、教师指定,(三小组代表)发言: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

新印象派是印象派的一个分支。修拉是新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主要特点是将印象派采用的色彩并列法推向了极端,即将本应调和的颜色变成无数的有规则的小点,让这些小色点通过观者的视觉去混合,这样可以产生更鲜明的色彩效果。这种画法又称点彩画法。此画正是新印象派的经典之作。但这种极端画法使整个画面显得有些机械和呆板。

7、教师指定,(四小组代表)发言:德加《舞台上的舞女》。

德加在画室内根据记忆作画。他的作品在构图和人物形象刻画上明显地受到摄影的影响。这幅《舞台上的舞女》就是突出的例证。它不仅以新颖的构图和明快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以高度的写实能力,将飞逝之中的舞蹈之美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8、教师根据各小组发言情况,补充讲解。教师对于如何欣赏印象派及现代绘画做点拨。现在那位同学能告诉我们怎样的画才算是好画。答:倾注了画家全部情感的作品,能够打动观众、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以前很多同学都说看不懂现代绘画,现在我们知道了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时,不能仅看绘画技巧或像不像。要先简单了解画家生平经历和当时社会状况,再去欣赏就可能看懂了。

9、教师:印象派的绘画作品很多,因为时间限制我们只讲解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及作品,那么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印象派绘画的主要艺术追求。

板书:印象派绘画的主要艺术追求

10、教师引导并参与小组讨论,小组抢答:

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进一步发展。印象派

强调要描绘视觉的真实印象,追求表现光线与色彩的冷暖变化。其

作品是对景写生而成,突破了西方在画室作画的传统习惯。油画技

法上改进了色彩单调的传统画法,采用符合光学原理的色彩并列法

提高了色彩明度,使色彩更加灿烂。证实了物体的色彩不止存在固

有色,还受光线和环境的环境色原理的影响。印象派作为西方美术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和开端,表现出一种重艺术形式轻内容的创

作倾向。

教师展示课件中的表格,根据情况或补充印象派绘画的缺点或评价回答表现。

11、教师:1886年以后,印象派团体宣布解散。他们没能完成

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根本变革,后来出现了反对他们的后印

象派。

12、板书:后印象派代表画家及作品

13、教师:请第五组同学,讲解名词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指曾经追随印象派,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派,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他们不满足于印象派对光色瞬间印象的客观

描绘,革新印象派的用色方法,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

同时饱含着画家的主观感受。他们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和对艺术

形式的探索,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对后来的

野兽派及表现派有很大影响。

14、教师:我们一起来赏析后印象派绘画,了解代表画家和作品。(教师继续为学生讲解做服务,如:播放课件、展示图片等)

15、教师指定,第六小组发言:塞尚

他的作品在19世纪几乎无人知晓。直到他逝世一年后举办的回

顾展,人们才开始认识到他对西方现代美术的重要贡献,被人尊为

西方现代绘画之父。他反对传统绘画模仿外在世界,追求三度空间,寻求在自然的秩序中引出的形式结构,即:造型的本质。《有苹果

和桃子的静物》是实现他艺术理想的途径。通过色彩造型法,以冷

暖变化来表现物体的结构和他的感受。桌上的水罐十分饱满,似乎

它本身就有一种力量;窗帘堂皇地低垂着,形似瀑布的餐巾,其明亮

的色彩使桌上的物体显得更突出。《玩纸牌的人》极力保持构图的

平衡对称,画家并不关心人的形态结构,着重表现画家对他们的主

观感受。

16、教师指定,第一小组发言:凡·高是19世纪后印象主义画

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说起梵高我们就想到了他画的向日葵。为什么

他要反复的画向日葵?又体现了他什么样的主观情感呢?1888年他来

到法国南部的阿尔,为那里美丽的景色而狂喜。他曾写道在我眼里,此地的乡间气氛宁静,色彩绚丽..河是翠绿的,落日像熔金的炼炉,太阳是金色的..与人们在日本版画中见到的景象一模一样。..遍地

生长的金色向日葵在阳光下怒放,..这是爱的最强光。在凡高的眼里,向日葵是不寻常的花朵,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

内心感情烈火的写照。《向日葵》画中饱含激情的笔触和色彩,表

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17、教师对于如何欣赏现代绘画做点拨。

现在那位同学能告诉我们怎样的画才算是好画。答:倾注了画家全部情感的作品,能够打动观众、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以前

很多同学都说看不懂现代绘画,现在我们知道了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时,不能仅看绘画技巧或像不像。要先简单了解画家生平经历和当

时社会状况,再去欣赏就可能看懂了。

18、教师指定,第二小组发言:高更

后印象派代表人物。他主张绘画的抽象性,反对从感觉出发模仿自然,提倡从精神出发去利用大自然。他以大块色彩进行表现,创

造了一种既有象征性又带有装饰性的绘画。《塔希提岛的少女》体

现他追求原始艺术的质朴与天真,具有异国情调和强烈的装饰性的

画风。

19、教师指定,第三小组发言:对比分析后印象派三位画家作品的绘画特点和共性。

后印象派不同于印象派。它追求画家对物象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的探索。后印象派的三位代表画家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都不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讲,后印象派真正的实现了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

现代的根本变革.

三、学习重点知识,尝试完成表格,教师指导并升华知识点。

1、对比分析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通过这组表格我们

了解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和区别。

2、对比分析欧洲现实主义绘画、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及现代

绘画。

四、学习难点知识,小组研讨质疑,教师根据情况补充拓展知识。

1、教师:促使西方美术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1)、具有鲜明的东方绘画特色的日本绘画──浮世绘的影响。

随着世界博览会的举行浮世绘传入欧洲,并很快形成了以法国为中

心的浮世绘热。浮世绘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不讲究画面的三

度空间,具有浓厚的东方装饰风格,与西方传统的写实绘画形成鲜

明对照。浮世绘给法国画家,尤其是后印象派画家以极大的启示和

影响。

(2)、摄影术的发明。对传统写实人物肖像产生了相当大的威胁。

(3)、便携式颜料的制造手提颜料让野外作画成为了可能。

(4)、法国现实主义绘画及巴比松画派对印象派产生的影响。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赏析了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画家及作品,了解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体会变

革精神,要学会继承、发展和创新,更要学会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

喜欢的理想和事业。教师评价并肯定课堂变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最后根据时间,布置选答作业。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中国美术鉴赏《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通过鉴赏典型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达 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学情分析 1.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代表的石窟寺佛教壁画遗存、题材内容、艺术价值。 2.佛教壁画重要题材举例;佛传故事的“夜半逾城”佛本生故事中的九色鹿王本生;经变题材中的“西方净土变”。这些异域的宗教题材内容,在中国古代壁画创作中是如何被理解和表现的其艺术成就。 3.元代永乐宫道教壁画继承了唐宋以来壁画创作经验,成功地创作了三清殿气象恢宏的朝元图和连环画形式的道教神仙吕洞宾与王重阳的画传。 教学目的: 3重点难点 讲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于主导地位,道教美术作品比较少,在表现形式上也受佛教美术影响,而道教儒教思想和一些美术表现手法也对佛教美术产生影响,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三教合一”的造像。教学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天上人间——壁画 今天我们共同鉴赏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在讲课前我们大家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宗教有哪几种大家一起说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这些教派的产生都是受当时社会影响,战乱连连,民不聊生,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摆脱苦难人们信仰各自尊崇的宗教来寻找一种精神寄托。

美术鉴赏教学计划进度表

xx 学院 教师授课进度计划表(2017~2018 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美术 任课班级: 161—166 开课系部: xx 教师姓名: xx 教师所在系部: xx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部主任签字:

本课程总学时36,周学时2,共18周;开课学期为二年级第一学期。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根据2017年《xx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本大纲适用于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本学期共18周,共计为36学时,修完本课程并达到考察合格标准可获得规定的2学分。 本课程通过介绍中、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欣赏评析经典美术作品、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陶冶学生艺术、道德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激发高尚、健康的人文精神,初步了解世界优秀美术遗产。着眼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开拓大学生的艺术视野,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 第一单元浓妆相宜写丹青(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系统地掌握美术鉴赏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直观、详细地分析,使非美术专业学生系统地掌握美术发展知识和基本的造型特点,懂得从何处着手鉴赏一幅美术作品,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萧散丹青化阴晴(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外国绘画,使学生掌握外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及创作规律,了解美术风格、流派的发展及美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作品特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艺术作品。 第三单元画柱雕梁嵌雅俗(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叙述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可以描述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对中国和外国建筑史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中外美术史料的把握以及对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的兴趣,掌握对中外美术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浅论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浅论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随之步入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资源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和以往的教学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课本内容的编排上,更多的体现在教学的形式将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创新教学将粉墨登场。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因为优秀的美术作品是时代精神的文化结晶,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关系到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真正起到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美术鉴赏意义深远。美术鉴赏是用运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了解美术学科各科的各个门类,

通过鉴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作为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文修养的提高是其问题所在,因此,美术鉴赏的模块教学是高中美术整套教材的基础和重心。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呢?我认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潮流,使创新教育在美术课中得以充分体现。 第一、创设课堂氛围,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如果失去了让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那在新课程已步入课堂的今天是不合格的。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质量也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教授美术鉴赏我有这样的体会: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情,有了好的心情就会使课堂变得活跃,必然就会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师生之间的配合与互动油然而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如上教学效果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首先要动脑筋使得每一节课都会让学生感到有新意。只要能做到画面上有一个闪光点就是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所以,努力使每一节课都

高一美术试题 高一《美术鉴赏》试题

高一《美术鉴赏》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美术根据艺术门类可划分()、()、()、()和摄影。 2.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三大功能。 3.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 4.形式美的语言规则中最重要的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对的记“√”,错的记“╳”) 1、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的途径包括:艺术抽象、美术语言、语言形式、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 2、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只包括点、线、面。() 3、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三种: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4、《富春山居图》在画坛的地位与影响堪与书法界王羲之的《兰 亭序》相媲美。() 5、鉴赏最终目的是欣赏作品。() 6、《夜巡》是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名作。()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属于具象艺术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开国大典 C、百老汇的爵士乐 D、清明上河图 2、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是:()

A.先鉴后赏 B.先赏后鉴 C.鉴赏同步 D.只鉴不赏 3、美术的社会功能体现在()三方面。 A.体验、欣赏、评价 B.联想、认识、教育 C.认识、审美、欣赏 D.认识、教育、审美 4.抽象艺术的特征是。() A.在于形象的塑造 B.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其构成关系来 传递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 C.在于以气氛的烘托来传达作者的感 觉和感受 D.以上皆不是 5.不是具象艺术的特点有:() A.真实性 B.抽象性 C.典型性 D.情节性 6、大多数中国写意画属于() A.具象艺术 B.表现艺术 C.抽象艺术 D.意象艺术。 7、《太白行吟图》和《泼墨仙人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 A.梁楷 B.石涛 C.周昉 D.张萱 8、齐白石的《虾》属于哪一类作品() A.具象 B.意象 C.抽象 D.写实 9、根据图像反映客观物象的不同情况,美术作品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以下美术作品中,属于意象美术的() ①《星月夜》②《说唱俑》③《李白行吟图》④《亚威农少女》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1.2图像与眼睛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1.2图像与眼睛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像)以及根据图像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意象,抽象) 掌握这三类图像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类型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角度和方法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学习对意象和抽象作品的欣赏,打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了解抽象的艺术语言 根据美术作品的图像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 从形象入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两幅图片,罗中立的《父亲》和毕加索的自画像《我是一个魔术师》。提问:同样是两幅中年男子的画像,观察它们,这两幅画给人的感受是一样的吗?学生:不一样 教师:(请学生说说两幅画的区别在哪里?)有人说,一幅画画的跟真的一样,就是好画,也有人说,看不懂的才是艺术,其实,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说法呢,其原因就在于每幅画其反映的客观物象是不同的,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将美术作品大致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 二)展开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图像的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构图,肌理。(主要介绍一下肌理,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 2.介绍具象美术:课件展示图片《写生珍禽图》,安格尔的《贵妇人像》,并给学生展示细节部分;中国写实油画和水彩画作品,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感受具象美术的特点。提问学生具象美术作品的定义(见课件和书本)

3.根据定义可以得出,具象美术作品和现实看到的情形基本一样,那为什么照片,摄影技术没有取代绘画呢?以罗中立的《父亲》说说。(画面给人以动人心魄的震慑力,他古铜色的脸,艰辛的岁月耕耘出的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粗糙的双手,缺了牙的嘴,手中破旧的茶碗……这些形象已经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的辛勤,才换来了中国世世代代的儿女。) 4.意象美术作品定义:意象美术作品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美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所占的成分要多一些,美术家往往采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作品中常常有象征和讽刺的意义。 中国传统写意画都是意象美术作品。课件展示梁楷《李白行吟图》和朱耷《安晚贴》(朱耷作品中白眼向人的特点) 夏加尔《生日》(生日的喜悦和亲密的感情),王冕《墨梅图》和郑板桥的《竹子》(作者的气节) 5.抽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不能对应于客观事物,它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美术家的主观世界。 抽象美术作品一定没有具体的形,只有点,线,面,色彩等独立要素。 不管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都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从刚开始的追求细致入微开始分别走向了抽象艺术和写意画的道路,但两者追求的,都不再是完美的呈现事物现实的样子,而是追求事物所蕴含的意味,或是称之为神韵。 课件展示蒙德里安《红黄蓝灰构成》。康定斯基的即兴作品。 中国书法也是抽象艺术,因为没有可参照的对象,不存在像不像的问题,在欣赏这类美术作品时,要注意的是纯粹形式方面的问题,如点画的轻重,结体的疏密,线条的快慢节奏等。 三)总结 具象美术———具体而精确的再现,逼真,写实 意象美术———画家主观情感成分较多 抽象美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没有具体的形。 以树为例,观察提炼的过程。(形的变化) 四)课件出示各种作品图片,请学生说说分别是哪一类美术作品 五)结束:从具象,意象到抽象美术作品,画面中画家的主观情绪越来越多,而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2、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天安门的图片、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2)、提出问题: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高二数学试卷分析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2重点难点 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故宫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予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前面我们说到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在很多方面都为人类文明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在建筑艺术方面也同样如此: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具代表性,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活动2【活动】1.大家花8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 大家花8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 活动3【讲授】故宫简介 2.故宫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改为“故宫博物院”。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自明代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1420年落成。 后世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4【讲授】故宫规模和布局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计划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1、学习内容 本内容系列包括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两部分。 内容建议 学习活动建议 鉴赏 基础 ·美术语言及鉴赏方法 ·从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认识美术的价值和作用 n 鉴赏中外优秀的传统美术作品、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

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美术作品。 n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 n 用美术术语描述以及通过造型、表演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n 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用于鉴赏学习活动。 n 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并写出考察报告。 鉴赏内容 ·中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外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2、成就标准 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 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 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多样化鉴赏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多样化鉴赏 发表时间:2011-08-22T10:00:51.467Z 来源:《素质教育(教师教育)》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景洲[导读]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很多的教学方法都应大胆尝试。 张景洲 摘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整个高中课程领域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美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是主体,没有学生的主体行为,仅靠教师的讲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鉴赏活动。 关键词:美术鉴赏、新课程、体验、多媒体、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可以看出美术鉴赏教学不仅仅是将艺术大师的杰作展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自己具有独立思考、评价、反思作品的能力。并在鉴赏之后运用已有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独立创作。目前美术鉴赏课的现况: 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过去的教学过多完全忘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只是让学生记住我们教学规定的作品的理论评价,用固定的美术欣赏方法去欣赏,学生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美术课同其他的应试学科一样死气沉沉,没有想象,没有创造。有时为了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教师就大讲特讲美术方面的细节,如某个画家的风流韵事,或某幅作品的拍卖价格风暴,或就是他所经历的人与事,学生听得倒是颇有味道,一笑而过,待教师再回到正题上时,才发觉已经离题千里。在高中的美术鉴赏课上,光是谈画面讲故事是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那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天地,美术鉴赏课自然成了高中生的“休息课”了,再次,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媒体众多的社会里,课本上的图片知识内容已不再新鲜且缺少生动性,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即使教师企图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被提问的学生也只是照着书本干巴巴地念上两句而已。从深层次看,是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现实情况,本人结合自己的美术教学工作,做了一些尝试探索。 一、主持人式美术鉴赏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很多的教学方法都应大胆尝试。在一堂美术鉴赏课上,我要讲述中国古代的陶器与瓷器。由于很多同学来自农村,家里还保存有陶制的“缸”“瓮”我请每个同学讲解对这种陶器的特点,如颜色,质地及原料构成。当把每个同学的描述归纳在一起后,恰恰就是课文中对陶器定义的描述。同时,我也借助网络,整理了很多有关陶器的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班同学。在我与同学们的共同讲解下,我和学生们知道了很多从课本上不能了解的东西: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课后,我综合了学生对这堂课的看法,这些看法对我进行节目主持人式的教学的构思是大有裨益的:学生表示喜欢主持人式的教师,“这样可以让课堂变得更为轻松”,“主持人一定不乏幽默感,讲起课来肯定有趣,决不会让人恹恹欲睡”,“这样的老师更富有魅力,课堂内容也鲜活多彩”,极少数同学则认为那样课堂可能会失控;学生表示很乐意接受课堂上进行比赛这种教学形式,他们对老师展示的大量图片也很感兴趣。学生普遍认为更多的图片和课外知识能使他们视野更为宽阔,优秀的课件能使他们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实践,我发现做一位主持人式的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用启发、鼓励的方法,活泼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积极培育竞争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课本,并尽自己所能去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实践中式鉴赏 在美术鉴赏课中一般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探讨和理解,教学手段主要是看图片,然后就是你说我说,手段的单一性不仅令学生感到乏味,教师也觉得疲惫,学过的东西很快忘记,常言道“动口不如动手”,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和可能的尝试,着重感受、体验和兴趣培养。教师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应具有较大的宽容性,比如:在讲授完我国民间剪纸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自己折剪,即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几分钟后通过实物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并与众人分享。这类作业要求在设计时目标明确,作业便于完成,作画工具简单,这样的教学活动效果良好,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被展示出来时,都喜滋滋的,每位同学都有成就感。 三、多媒体网络式鉴赏 现在的教学基本上都通过多媒体来完成,而美术鉴赏教学更加离不开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教师喜欢上网收集教学资料,现代的学生也喜欢上网,并成为一种现代的学习方法。高中生在小城镇里也很难见到画展、雕塑展等。但网络却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无所不能的窗,不论是画家、作品、背景、还有各种画派、画种等等,应有尽有,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网络欣赏作业,可以对作品进行巩固、拓展延伸。在鉴赏外国美术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以及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这时网络就成了很好的帮手。比如:在教学欣赏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这一作品时,我们让学生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输入作者的名字“德拉克罗瓦”,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学生不但体会了《自由引导人民》这一作品,还了解了作品的背景,表达19世纪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突出了个性和情感的价值,而且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学生而教,据学情而教,做到每课有反思,让我们倾听学生的声音,作为学生的美术学习与身心发展的促进者,帮助每位同学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马克思语),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感和态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

高中美术鉴赏美术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一、选择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 美术基本语言元素包括点、线、面、( ),任何美术种类的任何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化来的。 A纸B色C笔D染 答案B 美术基本语言元素包括点、( )、面、色,任何美术种类的任何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化来的。 A线 B 笔C染 D 皴 答案A 关于西方传统绘画的描绘正确的是() A 追求明暗和色彩变化 B 多用散点透视C重视笔墨情趣 D 多以线造型 答案A 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可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 )。 A写实艺术B抽象艺术C夸张艺术D实验艺术 答案B 对具象艺术特点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照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来描绘对象(客观性、视觉真实性) B强调再现性 C具象艺术只是原封不动地描摹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事物的样子,没有作者的主观感受 D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情节性(叙事性)是具象艺术的三个特点 答案C 美术根据其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等六大类。A书法(篆刻)、摄影B国画、油画C写实、抽象D绘画、美术评论 答案A 美术根据其门类划分为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 A绘画、雕塑、B国画、油画C写实、抽象D绘画、美术评论 答案A 讲究笔墨技巧的画种是()。 A.中国画B.油画C.版画D.素描 答案A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经验及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活动。 A触觉感知B视觉感知C听觉感知D天性 答案B 黄金分割率规定,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比值以为最美。古希腊的雕塑和建筑大都是按照这个比值设计和创作的。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1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 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 ”,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 、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b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 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 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如石膏像、木雕等。) c 、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d 、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如陶瓷、刺绣、编织等) 3、 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 4、 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第一幅:《放牧》....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 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 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4课《人间生活》(中国部分) 教材内容: 结合上节美术课《心灵的慰藉》的教学使得学生懂得了佛教艺术在中国真正的盛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阶段盛行的原因是因为战乱—“五胡乱华”。人在面临巨大的灾难面前非常容易信仰宗教,因为佛教所提出的“无常”观念去领悟人生中“苦”的真谛。 追根溯源,本课《人间生活》中大量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描绘自然是大时代大环境中的人们生活的安定所导致。生活中的“乐”的场景描绘相较于佛教教义对“苦”的领悟在现今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中更为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把握。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地下艺术的画像砖、画像石亦或是陶俑对生活场景的描绘,让学生体会到汉朝墓葬艺术中人们希望把生活中的“乐”继续带入到另一个世界;作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的描绘,在绘画文本上将生活的“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典型为侍女画题材的盛行,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五代顾闳中描绘韩熙载夜半歌舞狂欢之景的《韩熙载夜宴图》;另有风俗画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基于前几节课对美术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了解,从美术作品文化宣化功能的强调到这堂课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单就绘画内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态学生能够更有体会性;但是对于绘画的形式感而言,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多幅叙事性的绘画文本,多采用长卷形式。学生对于中国所独有的长卷绘画形式的陌生;对于古代文人与学生现今阅读习惯的不同;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从长卷形式的陌生感着手去看世俗的绘画内容,去品古代世俗生活的意趣,去悟长卷的形式构图同绘画内容的散点透视设置的统一。试图一改学生用惯用的西方的焦点透视去地辨认绘画人物的叙事性。我认为后者情况---学生习惯性“看图说话”的方式去“鉴赏”美术作品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这样的习惯使得学生在鉴赏形式感很强的绘画作品时带有极大的困惑乃至存在“失语”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尺幅相仿的白纸长卷等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仕女画及风俗画的代表作及代表画家;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模拟、交流诸多方法,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形式与内容结合创作的。

高中美术鉴赏《第十五讲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五讲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 教材: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全一册 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 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 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 勤劳和智慧。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 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因此,教师 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 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 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b5E2RGbCAP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
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p1EanqFDPw 2. 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
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DXDiTa9E3d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 2. 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 1. 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
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RTCrpUDGiT 2. 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
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 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5PCzVD7HxA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方法的研究: 讲授、提问、播放影片、比较、讨论、反思、 教具准备:图片、影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计划范文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计划范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计划范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范文,课程,分析,美术,鉴赏,,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查看更多范文。 (1)、课程分析“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2)、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中外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

联的实用性美术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能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尤其是现代主义系列中的抽象主义美术作品,能激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3)、具体实施计划: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播放相关教学短片及着名电影,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 3、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如优秀的美术作品,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4)、教学目标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

浅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几点认识 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美术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基础训练和技法传授,而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为主要目的的,使美育进一步升华。在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如何来上好这样一门课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 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各种美术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的能力。 二、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情境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欣赏的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欣赏情绪,加深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创设

出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品。特别是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多媒体教学中,形、声、色并茂,能完成形象、线条、色彩、质感、空间视觉的直观性的再现。易于营造主体的欣赏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从中品味艺术魅力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鉴赏教学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并进入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从而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毫无疑问,美术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潮流之外,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在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生在学习美术鉴赏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象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 四、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要使高中美术鉴赏课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在面对教学对象时还需要我们美术教师采用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在教学中学生的转变和进步。由于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过去一直是

高一美术试题高一《美术鉴赏》试题

咼一《美术鉴赏》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美术根据艺术门类可划分()、()、()、()和摄影。 2.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三大功能。 3.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 )。 4.形式美的语言规则中最重要的是:()、()、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对的记“"”,错的记“X”) 1、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的途径包括:艺术抽象、美术语言、语 言形式、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 2、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只包括点、线、面。() 3、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三种: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 象艺术。() 4、《富春山居图》在画坛的地位与影响堪与书法界王羲之的《兰 亭序》相媲美。() 5、鉴赏最终目的是欣赏作品。() 6、《夜巡》是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名作。()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属于具象艺术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开国大典 C、百老汇的爵士乐 D、清明上河图

2、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是:()

A .先鉴后赏 B.先赏后鉴 C.鉴赏同步 D.只鉴不赏 3、美术的社会功能体现在(三方面。 A.体验、欣赏、评价 B.联想、认识、教育 C.认识、审美、 欣赏D.认识、教育、审美 4.抽象艺术的特征是 A.在于形象的塑造 B. 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其构成关系来 传递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 C. 在于以气氛的烘托来传达作者的感 觉和感受 D. 以上皆不是 5.不是具象艺术的特点有: A.真实性 B.抽象性 C. 典型性 D.情节性 6、大多数中国写意画属于( A.具象艺术 B.表现艺术 C.抽象艺术 D.意象艺术。 7、《太白行吟图》和《泼墨仙人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 A.梁楷 B.石涛 C.周昉 D.张萱 &齐白石的《虾》属于哪一类作品( A.具象 B.意象 C.抽象 D.写实 9、根据图像反映客观物象的不同情况,美术作品分为具象美术、 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以下美术作品中,属于意象美术的( ①《星月夜》②《说唱俑》③《李白行吟图》④《亚威农少女》

(完整)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全套教.pdf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课教案.doc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点: 1.美是怎样产生的。 2.什么是美术作品。 3.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重要意义。 为了阐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教材从人们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入手,让学生明确“美”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并且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于是就产生了美术作品。并借助各种美术作品阐述其含义,指出美术作品两类范畴:一类作品是在创作的时候就是为了审美的目的而创作的,另一类是指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最初只是源于生活的需要,但经过较长时间之后,其功能性被逐渐淡忘,而形式美法则受到关注,它们也属于美术作品的范畴。如教材所列举的青铜器、明代的漆盒等,通过上述问题的讲述,教材最后点出了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1.在我们的生活中美事无处不在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 2.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审美观念的产生和形式美法则的一般规律,掌握美术作品的含义。 2.培养学生以历史的、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 教具与学具 教具:画册,多媒体,幻灯机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教法运用 本课以图文并重的教学手法,采用观察、欣赏、思考与展示作品等教学策 略,加强师生双边互动。从看、问、讨论、回答等教学活动中逐步引导学生对 知识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通过教师的疏导和归纳,最后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 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美的动西,如:那个花瓶很美; 她穿的衣服很漂亮;他画的画很美;他的字写的很好看。 学生讨论:美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一、导入新课 11.初步了解美的来源。(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美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和形成的 2.美的形式法则包括哪些要素?(展示图片:彩陶鲵鱼纹瓶,楷书“永”,人面鱼纹彩陶盆,“羊”字的演变图,雷纹三足鼎,兽纹鬲) 学生观看讨论:它们体现了那些美的形式法则? 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重点、对称、平衡等形式美的角度去观察图片中的 美。然后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加深学生对形式美的理解。二、观察思 考 1.什么是美术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