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CO_CM9770矩阵中文说明书

PELCO_CM9770矩阵中文说明书
PELCO_CM9770矩阵中文说明书

CM9770矩阵中文说明书

(1)编程软件(CM9770-MGR)的安装

CM9770-MGR是9770矩阵的编程软件,该软件完成对所有前端及外围设备的定义工作,将随机携带的光盘放入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2000或XP均可),即可看到如下的安装界面:

点击“INSTALL CM9700-MGR”,即进入安装程序,与其他标准的Windows安装程序一样,只需按照向导提示一步步执行,就可以完成安装,但值得注意的是:MGR在安装前首先要检测您的电脑中是否存在https://www.360docs.net/doc/6415765912.html,,如果不存在,软件会自动为您安装。(2)软件的运行

双击桌面上的“9700 System Manager”图标,即进入软件的登录界面:

在用户名(User Name)和密码(Password)的位置打入系统的缺省口令“Admin”,出现如下界面:

四个按钮的定义分别是:

a)Setup Wizard:自动设定向导,可以引导您完成对整个系统的配置;

b)New System:手动建立一套新系统;

c)Open:打开已有的的数据库文件(扩展名是psm);

d)Import Configuration Files:导入矩阵配置文件,把矩阵配置文件转换成MGR可以识别的数据库格式。

下面,就以New System为例,介绍一下秦山核电站项目的系统配置过程。

点击New System后,软件弹出如下的界面:

高清混合矩阵系列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数字高清混合矩阵系列 CHM-44M/88M/1616M/3232M

安全提示 为确保设备可靠使用及人员的安全,在安装、使用和维护时,请遵守以下事项: 请注意机箱接地良好 设备通电前,确保机箱接地良好,以防止静电或漏电而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并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

注意事项 ◆不要将系统设备置于过冷或过热的地方。 ◆设备电源在工作时会发热,因此要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以免温度过高而损 坏设备。 ◆阴雨潮湿天气或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开关。 ◆非专业人士未经许可,请不要试图拆开设备机箱,更不要私自维修,以免发生意 外事故或加重设备的损坏程度。 ◆不要将任何化学品或液体洒在设备上或其附近。

目录 1. 产品介绍 (1) 1.1. 产品概述 (1) 1.2. 主要功能 (1) 1.3. 规格特征 (2) 1.4. 标配清单 (2) 2. 设备操作及功能说明 (3) 2.1. 设备操作 (3) 2.2. 混合矩阵切换系统应用图 (3) 2.3. 按键功能说明 (4) 2.4. 按键快速切换操作示例 (5) 2.5. 矩阵通讯端口定义与控制电脑的连接 (6) 2.6. 矩阵上层软件使用方法 (6) 2.7. 通讯协议与控制指令代码 (8) 2.8. 部分指令代码举例说明 (9) 2.9. 混合矩阵系统常配I/O板卡清单 (10) 3. 故障及维修 (10) 3.1. 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0) 3.2. 维护 (10)

1.产品介绍 1.1. 产品概述 数字高清混合矩阵系列CHM-44M/88M/1616M/3232M是高性能的高清音视频信号交换设备,支持Y路信号输入,Y路信号输出(Y与矩阵主体端口总数对应,如CHM-1616M 对应的Y为16)。该矩阵用于多个高清数字信号输入、输出交换,任何一路信号的输出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路信号源而不会干扰其它的输出,使信号传输衰减降至最低,图像和声音信号能高保真输出。 该矩阵带有断电现场保护、LCD液晶显示、多种格式信号交换等功能,采用插卡式结构,安装灵活方便,目前支持HDMI,DVI,HD-SDI,VGA,CVBS,YPbPr等信号输入,HDMI和DVI信号输出。同时具备Ethernet(CHM-44M矩阵此项为选配项)及 RS232通讯接口,可以方便与个人电脑、遥控(仅适用于CHM-44M矩阵)或各种远端控制设备(CHM-44M矩阵只有选配了Ethernet端口的才适用于此项)配合使用。该设备为需要进行数字音视频切换的专业工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 1.2. 主要功能 ◆支持Y路(Y与矩阵主体端口总数对应,如CHM-1616M对应的Y为16)高清视 频信号交换。 ◆支持图像最高分辨率1920×1200@60Hz ◆前面板设有LCD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由前面板按键设置的输入输出状态。 ◆提供多种使用端口:RS232,网络控制端口(CHM-44M矩阵此项为选配项)和前 面板按键。 ◆支持高清的1080P标准。 ◆LED灯指示信号状态。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报告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二实验要求: (1)生成如下两个稀疏矩阵的三元组 a 和 b;(上机实验指导 P92 )(2)输出 a 转置矩阵的三元组; (3)输出a + b 的三元组; (4)输出 a * b 的三元组; 三实验内容: 稀疏矩阵的抽象数据类型: ADT SparseMatrix { 数据对象:D={aij| i = 1,2,3,….,m; j =1,2,3,……,n; ai,j∈ElemSet,m和n分别称为矩阵的行数和列数} 数据关系: R={ Row , Col } Row ={ | 1≤i≤m , 1≤j ≤n-1} Col ={| 1≤i≤m-1,1≤j ≤n} 基本操作:

CreateSMatrix(&M) 操作结果:创建稀疏矩阵 M PrintSMatrix(M)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打印矩阵M DestroySMatrix(&M)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矩阵M CopySMatrix(M, &T)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复制矩阵M到T AddSMatrix(M, N, &Q)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N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求矩阵的和Q=M+N SubSMatrix(M, N, &Q)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N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求矩阵的差Q=M-N TransposeSMatrix(M, & T)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求矩阵M的转置T MultSMatrix(M, N, &Q)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CREATORRGB矩阵用户手册

Programmable RGB Matrix System 可编程RGB矩阵切换系统 用户手册 音视频切换矩阵 RGB切换矩阵 在使用本系统前请详细阅读本说明书.并请保管好该手册

安全操作指南 为确保设备可靠使用及人员的安全在安装使用和维护时请遵守以下事项 1) 系统接地 系统必须有完善的接地.否则,不仅造成信号干扰,不稳定或机械损坏而且还可能因漏电引起人身事故。 RGB切换矩阵的最终接地点应连接至真地,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2)禁止改变原设计 禁止对本产品的机械和电器设计更改或增添任何部件。否则,生产厂家对由此所带来的危害性结果不负责任。 3)请勿使用两芯插头,确保设备的输入电源为220V 50Hz 的交流电。 4)机器内有交流220V高压部件,请勿擅自打开机壳,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5)不要将系统设备置于过冷或过热的地方。 6)设备电源在工作时会发热,因此要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以免温度过高而损坏机器。 7)阴雨潮湿天气或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总闸。 8)在下列操作之前一定要将设备的交流电源线从交流供电电源插座拔下: A 取下或重装设备的任何部件。 B 断开或重接设备的任何电器插头或其它连接。 9)非专业人士未经许可,请不要试图拆开设备机箱,不要私自维修,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或加重设备的损坏程度。 10)不要将任何化学品或液体洒在设备上或其附近。

目录 Programmable RGB Matrix System (2) 一. 产品简介 (5) 1.1 关于RGB 系列矩阵切换器 (5) 1.2 RGB 矩阵切换器的分类 (5) 1.3 电脑输入输出端口说明 (5) 1.4 远端控制及通讯端口说明 (5) 1.5 RGB 矩阵切换器包装说明 (6) 二. 产品外型 (7) 2.1. RGB8 系列前后面板示意图 (7) 2.2. RGB16 系列前后面板示意图 (8) 2.3. RGB24 系列与32×16/32 系列前后面板示意图 (9) 三. 矩阵系统的安装 (11) 3.1. 设备接线图(以RGB16X16 为例) (11) 3.2. VGA/RGB 转换器的连接 (13) 3.3. RGB 矩阵与控制电脑的连接 (13) 四. 前面板功能键 (14) 五. 系统通讯协议 (15) 1 更改主机ID 指令格式 (15) 2 切换指令格式 (15) 3 查询当前状态指令格式 (16) 4 存储指令格式 (16) 5 调用存储单元指令格式 (16) 六. 产品技术参数 (17) 七.常见故障及维护 (19)

数据结构稀疏矩阵基本运算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 课程:数据结构 题目:稀疏矩阵4 三元组单链表结构体(行数、列数、头) 矩阵运算重载运算符优 班级: 姓名: 学号: 设计时间:2010年1月17日——2010年5月XX日 成绩: 指导教师:楼建华

一、题目 二、概要设计 1.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int row,col;//行,列 datatype v;//非0数值 }Node;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max];//稀疏矩阵 int m,n,t;//m 行,n 列,t 非0数个数 … … 2.基本操作 ⑴istream& operator >>(istream& input,Matrix *A)//输入 ⑵ostream& operator <<(ostream& output,Matrix *A){//输出 ⑶Matrix operator ~(Matrix a,Matrix b)//转置 ⑷Matrix operator +(Matrix a,Matrix b)//加法 ⑸Matrix operator -(Matrix a,Matrix b)//减法 ⑹Matrix operator *(Matrix a,Matrix b)//乘法 ⑺Matrix operator !(Matrix a,Matrix b)//求逆 三、详细设计 (1)存储要点 position[col]=position[col-1]+num[col-1]; 三元组表(row ,col ,v) 稀疏矩阵((行数m ,列数n ,非零元素个数t ),三元组,...,三元组) 1 2 3 4 max-1

矩阵控制器用户使用手册_V1.2.3

矩阵控制器用户使用手册 用户须知 本手册适用于矩阵控制器,内容仅供参考,产品请以实际为准。 我们将不定期对手册进行更新,恕不另行通知。更新内容将直接编入新版说明书,同时会在公司网站下载中心提供最新版的说明书。本用户手册可能包含技术上的不准确或印刷方面的错误,真诚地希望您能把意见及时反馈给我们,在以后的版本中,我们会加以充实或改进。

目录 第1章简介 (1) 1.1产品简介 (1) 1.2约定 (1) 第2章矩阵控制器的安装、配置与卸载 (2) 2.1安装矩阵控制器 (2) 2.2安装VCREDIST_X86 (3) 2.3卸载矩阵控制器 (4) 第3章矩阵控制器的运行与使用 (5) 3.1运行矩阵控制器 (5) 3.2使用矩阵控制器 (5) 3.2.1 添加解码器 (5) 3.2.2 解码器轮巡预览 (6) 3.2.3 解码器预览上墙 (7) 3.2.4 解码器报警联动上墙 (7) 第4章模拟键盘的使用 (9) 4.1配置并运行矩阵键盘 (9) 4.2安装模拟键盘 (10) 4.3使用模拟键盘实现预览上墙 (12) 4.4使用模拟键盘实现全局策略 (14)

第1章简介 1.1产品简介 矩阵控制器是一款当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中加入硬件解码器时,实现监控设备视频在解码器屏幕上显示的功能软件。 矩阵控制器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需和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硬件解码器配合使用。该软件开启时置于后台运行,不影响当前服务器的其他操作;该软件具有统一的处理模块,发出上墙命令后能快速生效;该软件具有自动重启功能,在硬件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彻底恢复到异常发生前的状态;该软件具有灵活的循环切换功能,可设置单路循环切换或者多路循环切换。 1.2约定 在本手册中为了简化描述,做以下约定: 数字硬盘录像机、网络摄像机简称为设备 设备的通道称为视频点位 点击为鼠标左键单击 双击为鼠标左键双击 右键单击为鼠标右键单击 模拟键盘分为SN4211-B与SN4211-C两款,SN4211-C也称智敏键盘

VGA矩阵操作说明书V1.0

Professional Matrix Switcher . 在使用本系统前,请详细阅读本说明书,并请保管好该手册。

注意: 《专业级 VGA 矩阵切换器用户操作手册》以 VGA1209/1218 系列为例作为使用说明, 并可作为其它型号的 VGA 矩阵切换器用户手册。 本手册只作为用户操作指示,不作为维修服务用途。其所述功能截止日期为 2013 年 5 月,该日期之后因 VGA 矩阵切换器版本不断更新,VGA 矩阵切换器 的实际使用可能会与本手册的内容有出入,这种情况将不属错漏,将根据实际情 况另作书面说明。

目 录 一、前面板按键及遥控器说明及操作方法 (3) 二、通讯协议及控制指令代码 (9) 三、控制软件使用 (11)

一、 前面板按键及遥控器说明及操作方法 前面板图示: 按遥控器控制操作方法如下图: 操作界面显示(前面板LCD屏): 待机画面, 在任何状态下按“Cancel”返回此画面:

菜单说明,按 S witch 键进入切换菜单,多次按此键,在以下功能间切换: Switch各界面功能及操作: 一对一单通道切换界面 在箭头前输入想要切换通道的输入端口, 箭头后输入输出端口, 输入两位数会自动执行或按”OK”键执行. N对N多通道切换界面 按”OK”键执行N对N多通道切换, 依次将输入通道1切换到输出通 道1, 输入通道2切换到输出通道2,….输入通道N切换到输出通道N. 如输入输出通道数目非一一对应, 则多余输入或输出通道关闭.

一对N 多通道切换界面 在箭头前输入想要切换的输入通道,将此通道输出到所有输出通道. 巡检功能界面 如图所示依次输入巡检功能各参数,通过巡检开关参数打开或 关闭巡检功能,可通过上或下键在各参数编辑区域跳转,巡检 功能在退出此界面后依然有效,如需改变巡检功能请再次进入此界面设置.

软件使用手册(视频矩阵)

软件使用手册(视频矩阵) 1、打开MagicTunning MagicTunning的界面由菜单,工具条,屏幕示意区域,侧边栏组成,如下图所示: MagicTunning的所有操作都是以选择屏幕对象为前提的,即操作者需要对那些进行操作的屏选择屏幕,操作人员只需要简单地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鼠标,可以看到被选中的屏幕颜色改变。 2、界面介绍 1、全局控制:主要用于对选中屏幕的打开或关闭电源以及串口的设置 2、内置拼接器:a)用于对选中屏幕的打开或关闭电源

b)用于对选中屏幕的拼接还原操作 c)用于对选中屏幕的信号间的切换(AV、VGA、HDMI、YPbPr、四画面) d)用于开窗漫游 3、矩阵系统 点击侧边栏的矩阵系统,出现如下画面 操作方法:展开信号源、选中需要切换的屏幕,然后在侧边栏里对需要切换到该屏幕上的该路信号源右击鼠标,如图所示

4、视频文字叠加 在矩阵信号源编号上单击右键选中‘菜单显示控制’如图 视频文字叠加内容包括: 输入描述:输入描述的内容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下载,矩阵内容定义需要在矩阵描述文件里面更改; 显示内容:包括输入描述,对应的输出编号,时间; 菜单位置:可以自己定义或者快速定义在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

5、预案管理 在预案管理的编号上面单击右键,弹出预案菜单: 调入该预案:执行调预案指令,该命令将调入拼接器,矩阵的预案; 保存当前状态为预案:保存当前屏幕状态,保存状态包括拼接器和矩阵状态; 更改名称:更改预案名称。 3、软件备份 MagicTunning安装完成后,默认安装在C:\Program Files\NanJing Odin Technology\MagicTunning 由于每个项目的实际环境不一样(比如所用屏的多少,矩阵的型号等),所以在更新程序前,需要将项目信息备份下来,这包括下面这些文件(所有文件都在安装目录或者子目录

网络解码矩阵—用户手册解析

首页 高清网络解码矩阵 资料版本:T3000-35-20120306A ——用户手册

目录 一、产品概述 (2) 二、产品特性 (3) 三、技术参数 (4) 四、外观说明 (5) 五、典型安装 (8) 六、默认参数 (9)

集成型视频解码器(以下简称VS-DM16)是优秀的基于网络的数字解码设备,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稳定性高;内置图面分割功能,每路视频输出可解16路1080P编码数据上电视墙;电视墙图像巡回切换功能(单巡回、多路巡回及混合巡回等多种模式)。 该集成型视频解码器广泛应用于网络视频传输及监控的各种领域,如:学校、交通、水利、银行、基站、网吧、小区、连锁超市等监控场所,该产品易于安装,操作简便。

◆采用高性能、功能强大的可编程媒体处理器SOC芯片,内置(ARM+DSP)和高速视频协处理器 ◆支持各种高灵敏度CCD或CMOS传感器(SONY、SHARP等)的模拟视频输出◆采用优秀的H.264视频压缩算法,轻松实现高清晰图像的低网络带宽传输◆解码图像CIF/ Half- D1/D1/720P/1080P可调,允许NTSC/PAL制切换;最高帧率:NTSC制30fps,PAL制25fps。码流32Kbit/s-6Mbit/s可调 ◆支持远程系统升级;内置硬件看门狗,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支持多种网络协议:TCP/IP、UDP/IP、多播、HTTP、Telnet、Onvif等 ◆网络自适应技术,根据网络带宽自动调整视频帧率 ◆ RS-485串口,内置各种云台解码器协议,支持透明传输 ◆内置实时时钟,保证系统断电重启后时间的正确性 ◆单路输出最大可解码16路1080P分辨率的视频图像 ◆完善的用户、日志、告警管理功能 ◆异常自动恢复功能,网络中断后可自动连接 ◆内置多种平台连接协议,支持多平台的无缝连接 ◆完整的SDK支持,允许用户通过SDK调用进行二次开发

数据结构实验4-2

实验2稀疏矩阵的表示和转置 实验人:学号:时间:2019.4.8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稀疏矩阵的三元组顺序表存储结构 2.掌握稀疏矩阵的转置算法。 二、实验内容 采用三元组表存储表示,求稀疏矩阵M的转置矩阵T。(算法5.1) 三、实验步骤: 1.构建稀疏矩阵M。 2.求稀疏矩阵M的转置矩阵T。 3.输出稀疏矩阵M和稀疏矩阵T。 四、算法说明 1.首先应输入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个数。 2.其次输入你所构建的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顺序表存储表示,并判别给出的两个矩 阵的行、列数进行稀疏矩阵的转置时要做到,将每个三元组的i,j相互调换;并且重排三元组之间的次序便可实现矩阵的转置。 3.主函数设置循环和选择语句进行运算循环和选择,进行稀疏矩阵的转置。 五、测试结果

六、分析与探讨 这次实验是稀疏矩阵的表示和转置编写的程序题,但是有关稀疏矩阵的写法在我平时上课时我就感觉有点难消化,以及对于矩阵的相关知识和三元组表的相关知识方面已经有些遗忘了。所以在编写实验内容之前我把数据结构书上有关稀疏矩阵的内容反反复复又看了两遍,了解了三元组顺序表、行逻辑链接的顺序表以及十字表的方法。在这次程序编写中我用到了三元组顺序表的方法。首先,根据实验内容采用三元组表存储表示,求稀疏矩阵M的转置矩阵T所围绕的程序算法5.1进行编程以及调试;其次,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进行实验目的以及实验意义的分析;最后,根据实验步骤对主函数main 进行编写,将项目设计的算法思想,基本算法,主函数调用一一呈现出来。主函数中主要包含构建稀疏矩阵M,输出构建稀疏矩阵M以及转置矩阵T三个部分。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总是在编写程序中发生一些很小的错误,比如对元素缺少定义、缺个分号以及大小写方面。在编写的时候总会很粗心,有时会很没耐性,但都被我一一克服了,同时还有认真仔细,尽量保证不出现错误,看到自己的代码错误少了,也会更有信心和动力。最后,编程时要注意要有条理,这样有利于修改错误,减少时间的花费。 七、附录:源代码 源代码列在附录中,要求程序风格清晰易理解,有充分的注释。有意义的注释行不 少于30%。 #include #define MAXSIZE 5 #define MAXMN 200 #define OK 1 typedef struct { int i,j; //该非零元的行下标和列下标 int e; }Triple; typedef struct { Triple data[MAXSIZE+1]; //非零元三元组表,data[0]未用 int mu,nu,tu; //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个数 }TSMatrix; //行逻辑连接的顺序表 int FastTransposeSMatrix(TSMatrix M,TSMatrix &T)

投影大屏系统混合矩阵说明书

混合矩阵切换器说明书 第一章系统简介 MultiView Matrix 系列混合矩阵切换器,是一款高性能的专业PC信号切换设备,用于多个PC信号输入输出交叉切换,提供四种信号源的输入,信号源分别是是Video,VGA,DVI,YPbPr,每种信号单独传输,单独切换,输出可以是RGB和DVI,使信号传输衰减降至最低,图像信号能高保真输出。广泛应用在大屏幕显示工程、电视教学、指挥控制中心等场合。 Multiview Matrix系列混合矩阵切换器,主板采用自主研发出应于切换系统的巨量数据传输芯片技术,全新推出我公司独创的 180G/s处理高速宽带总线,彻底根除了处理数据总线带宽低下引起的显示速度慢且不稳定的瓶颈。 采用网络控制,可以传输数据量大。 可以支持RGB、DVI、HDTV、S-Video、NTSC/PAL格式信号输入,分辨率从640x480到1920x1200,刷新频率为60Hz;对每路输入信号采样都有特征记忆功能,在前级矩阵中可以任意切换输入信号,只要做过采样调整的信号再此输入,设备会自动配置记忆参数,无需二次采样调整。 可以支持RGB和 DVI信号同时输出,分辨率最高可达到1920x1200,刷新频率为60Hz,方便客户配置显示单元。 第二章技术参数 一计算机输入信号: 数量 4到72路DVI/RGB信号; 类型 DVI(数字)/ RGB(模拟); 分辨率 640x350,640x400,720x400,640x480,848x480,800x600, 848x480,1024x768,1152x864,1280x720,1280X768, 1280X960,1280x1024,1360x768,1400x1050,1440x900, 1600x1200,1680x1050,1792x1344,1856x1392, 1920x1080,1920x1200 像素, 刷新频率为60Hz;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分析报告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2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实现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表示)的基本运算二实验要求: (1)生成如下两个稀疏矩阵的三元组 a 和 b;(上机实验指导 P92 )(2)输出 a 转置矩阵的三元组; (3)输出a + b 的三元组; (4)输出 a * b 的三元组; 三实验内容: 3.1 稀疏矩阵的抽象数据类型: ADT SparseMatrix { 数据对象:D={aij| i = 1,2,3,….,m; j =1,2,3,……,n; ai,j∈ElemSet,m和n分别称为矩阵的行数和列数 } 数据关系 : R={ Row , Col } Row ={ | 1≤ i≤m , 1≤ j≤ n-1} Col ={| 1≤i≤m-1,1≤j≤n} 基本操作: CreateSMatrix(&M) 操作结果:创建稀疏矩阵M PrintSMatrix(M)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打印矩阵M DestroySMatrix(&M)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矩阵M CopySMatrix(M, &T)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复制矩阵M到T AddSMatrix(M, N, &Q) 初始条件:稀疏矩阵M、N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求矩阵的和Q=M+N SubSMatrix(M, N, &Q) 3

三维矩阵键盘操作手册

矩阵控制键盘操作说明 键盘概述 控制器是智能电视监控系统中的控制键盘,也是个监控系统中人机对话的主要设备。可作为主控键盘,也可作为分控键盘使用。对整个监控系统中的每个单机进行控制。 键盘功能 1.中文/英文液晶屏显示 2.比例操纵杆(二维、三维可选)可全方位控制云台,三维比例操纵杆可控制摄像机的变倍 3.摄像机可控制光圈开光、聚集远近、变倍大小 4.室外云台的防护罩可除尘和除霜 5.控制矩阵的切换、序切、群组切换、菜单操作等 6.控制高速球的各种功能,如预置点参数、巡视组、看守卫设置、菜单操作等 7.对报警设备进行布/撤防及报警联动控制 8.控制各种协议的云台、解码器、辅助开头设置、自动扫描、 自动面扫及角度设定 9.在菜单中设置各项功能 10.键盘锁定可避免各种误操作,安全性高 11.内置蜂鸣器桌面上直接听到声音,可判断操作是否有效 技术参数 1.控制模式主控、分控 2.可接入分控数16个 3.可接入报警模块数239个 4.最大报警器地址1024个 5.最大可控制摄像机数量1024个 6.最大可控制监视器数量 64个 7.最大可控制解码器数量 1024个 8.电源 AC/DC9V(最低500mA的电源) 9.功率 5W 10.通讯协议Matri、PEL-D、PEL-P、VinPD 11.通讯波特率1200 Bit/S,2400 Bit/S,4800 Bit/S ,9600Bit/S, Start bit1,Data bit8,Stop bit1

接线盒的脚定义 控制线连接图 键盘按键说明 lris Focus Far 聚焦远 Focus Near 聚焦近 Zoom Tele 变倍大 Zoom Wide 变倍小 DVR 设备操作 DVR 功能键 Shift 用户登入 Login 退出键 Exit 报警记录查询 List 进入键盘主菜单 MENU 启动功能 F1/ON 关闭功能 F2/OFF 液晶显示区

稀疏矩阵的运算(完美版)

专业课程设计I报告(2011 /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稀疏矩阵的转换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张鹏宇 班级学号 09003018 指导教师张卫丰 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 日期 2012年6月18号

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附件: 稀疏矩阵的转换 一、课题内容和要求 1.问题描述 设计程序用十字链表实现稀疏矩阵的加、减、乘、转置。 2.需求分析 (1)设计函数建立稀疏矩阵,初始化值。 (2)设计函数输出稀疏矩阵的值。 (3)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加,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4)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减,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5)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的相乘,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6)构造函数进行稀疏矩阵的转置,并输出结果。 (7)退出系统。 二、设计思路分析 (1)设计函数建立稀疏矩阵,初始化值。 (2)设计函数输出稀疏矩阵的值。 (3)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加,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4)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减,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5)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的相乘,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6)构造函数进行稀疏矩阵的转置,并输出结果。 (7)退出系统。 三、概要设计 为了实现以上功能,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设计。 1.主界面设计 为了实现对稀疏矩阵的多种算法功能的管理,首先设计一个含有多个菜单项的主

控菜单子程序以链接系统的各项子功能,方便用户交互式使用本系统。本系统主控菜单运行界面如图所示。 2.存储结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单链表结构存储稀疏矩阵的具体信息。其中:全部结点的信息用头结点为指针数组的单链表存储。 3.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除了要完成稀疏矩阵的初始化功能外还设置了4个子功能菜单。稀疏矩阵的初始化由函数i typedef int ElemType 实现。建立稀疏矩阵用void Creat()实现,依据读入的行数和列数以及非零元素的个数,分别设定每个非零元素的信息。4个子功能的设计描述如下。 (1)稀疏矩阵的加法: 此功能由函数void Xiangjia( )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系统即提示用户初始化要进行加法的两个矩阵的信息。然后进行加法,最后输出结果。 (2)稀疏矩阵的乘法: 此功能由函数void Xiangcheng( )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系统提示输

矩阵操作说明书

一、高清混合矩阵切换器(HDMI) 原理 矩阵的接口分为信号输入\输出接口,INPUT 部分为信号输入端,OUTPUT部分为信号输出端。将信号源(如电脑、DVD机)设备的输出端接入矩阵输入端(INPUT),将矩阵输出端(OUTPUT)接至信号使用设备(如投影机、电视机)的输入接口。 主要按键 1、Cancel键(取消键)在任何页面按“Cancel”都会回到待机画面状态。 2、ENTER键(确认键)相当于电脑的回车键,表示进入、确认 3、VIDEO键(视频键)视频切换模式按钮 4、AUDIO键(音频键)音频切换模式按钮 5、AV键(音视频键)音视频同步切换模式按钮

6、ALL:所有按钮,输入端口对所有输出端口时使用 7、SWITCH切换键按Switch 键进入切换菜单,多次按此键,可以在VIDEO、AUDIO、AV模式切换。 7.1 AV SWITCH,音视频同时切换。在这个状态下,用数字键输入输入通道号和输出通道号,然后按OK(Enter)键,实现切换 7.2 VIDEO SWITCH,只切换视频,而不切换音频 7.3 AUDIO SWITCH,只切换音频,而不切换视频 7.4 AV TO ALL,把某路输入音视频同时切换到所有输出 7.5 AV N TO N,进行一对一切换,1到1,2到2,3到3,······n 到n 其它按键(选择了解) POWER:电源指示灯RUN:矩阵工作指示灯IR:红外遥控接收头窗口SAVE:模式保存按钮MODE:模式调用按钮ALL:所有按钮,输入端口对所有输出端口时使用F1:自定义键(默认一一对应)FUN键(功能键):进入功能菜单,多次按此键可以在对应功能间切换。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五 稀疏矩阵运算器)

韶关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册 实验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五数组及其应用 稀疏矩阵运算器 实验类型(打√):(基础、综合、设计√)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陈正铭 韶关学院教务处编制

一、实验预习报告内容

二、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时间:2007 年 5 月30日(星期三第7,8 节)实验同组人:

三、实验报告内容 2007年 5 月30 日

注:1、如有个别实验的实验报告内容多,实验报告册页面不够写,或有识图,画图要求的,学生应根据实验指导老师要求另附相同规格的纸张并粘贴在相应的“实验报告册”中。 2、实验报告册属教学运行材料,院系(中心)应按有关规定归档保管。

【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size 100 #define maxrow 10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1 typedef struct{ int row; //行数 int col; //列数 int v; //非零元素值 }triplenode; typedef struct{ triplenode data[maxsize+1]; //非零元三元组 int rowtab[maxrow+1]; //各行第一个非零元的位置表 int mu,nu,tu; //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元个数}rtripletable; void creat(rtripletable &A) //创建稀疏矩阵 { int k=1,sum=1,loop,p,t; int num[maxrow+1]; cout<<"请输入矩阵的行数和列数:"<>A.mu; cout<<"列数:";cin>>A.nu; cout<<"非零元素个数:";cin>>A.tu; cout<<"请按行,列和值的形式输入该矩阵的非零元.并以全零为结束标记!"<>A.data[loop].row>>A.data[loop].col>>A.d ata[loop].v; //输入三元组的行数,列数和非零元素值 } for(p=1;p<=A.mu;p++) num[p]=0; //A三元组每一列的非零元素个数 for(t=1;t<=A.tu;t++) ++num[A.data[t].row]; //求A中每一列含非零元个数 A.rowtab[1]=1; //求第p列中第一个非零元在A.data中的序号for(t=2;t<=A.mu;t++) A.rowtab[t]=A.rowtab[t-1]+num[t-1]; return; } void print(rtripletable A) //输出稀疏矩阵 { int result[maxrow+1][maxrow+1];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 int loop1,loop2; for(loop1=1;loop1<=A.mu;loop1++) for(loop2=1;loop2<=A.nu;loop2++) result[loop1][loop2]=0; //初始化为0 for(loop1=1;loop1<=A.tu;loop1++) result[A.data[loop1].row][A.data[loop1].col]=A.dat a[loop1].v; for(loop1=1;loop1<=A.mu;loop1++) { cout<<"|"; for(loop2=1;loop2<=A.nu;loop2++) cout<

稀疏矩阵的运算(完美版)

专业课程设计I报告( 2011 /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稀疏矩阵的转换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张鹏宇 班级学号 09003018 指导教师张卫丰 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 日期 2012年6月18号

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附件: 稀疏矩阵的转换 一、课题内容和要求 1.问题描述 设计程序用十字链表实现稀疏矩阵的加、减、乘、转置。 2.需求分析 (1)设计函数建立稀疏矩阵,初始化值。 (2)设计函数输出稀疏矩阵的值。 (3)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加,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4)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减,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5)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的相乘,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6)构造函数进行稀疏矩阵的转置,并输出结果。 (7)退出系统。 二、设计思路分析 (1)设计函数建立稀疏矩阵,初始化值。 (2)设计函数输出稀疏矩阵的值。 (3)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加,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4)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相减,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5)构造函数进行两个稀疏矩阵的相乘,输出最终的稀疏矩阵。 (6)构造函数进行稀疏矩阵的转置,并输出结果。 (7)退出系统。 三、概要设计 为了实现以上功能,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设计。 1.主界面设计 为了实现对稀疏矩阵的多种算法功能的管理,首先设计一个含有多个菜单项的主控菜单子程序以链接系统的各项子功能,方便用户交互式使用本系统。本系统主控菜单运行界面如图所示。

2.存储结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单链表结构存储稀疏矩阵的具体信息。其中:全部结点的信息用头结点为指针数组的单链表存储。 3.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除了要完成稀疏矩阵的初始化功能外还设置了4个子功能菜单。稀疏矩阵的初始化由函数i typedef int ElemType 实现。建立稀疏矩阵用void Creat()实现,依据读入的行数和列数以及非零元素的个数,分别设定每个非零元素的信息。4个子功能的设计描述如下。 (1)稀疏矩阵的加法: 此功能由函数void Xiangjia( )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系统即提示用户初始化要进行加法的两个矩阵的信息。然后进行加法,最后输出结果。 (2)稀疏矩阵的乘法: 此功能由函数void Xiangcheng( )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系统提示输入要进行相乘的两个矩阵的详细信息。然后进行相乘,最后得到结果。 (3)稀疏矩阵的转置: 此功能由函数void Zhuanzhi( )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系统提示用户初始

矩阵切换器说明书

shProfessional Matrix 矩阵切换器 用户手册 RGB矩阵切换器 VGA矩阵切换器 A V 矩阵切换器 数模高清混插矩阵在使用本系统前,请详细阅读本说明书.并请保管好该手册

目录 前言 (4) 一、清单、外形及安装说明 (5) 1、包装清单 (5) 2、普通矩阵前后面板 (6) 3、数模高清混插矩阵前面板 (7) 4、机架安装说明 (10) 二、功能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 (11) 一、普通矩阵 (11) 1、功能与用途 (11) 2、主要技术指标 (11) 二、数模高清混插矩阵 (12) 3、功能与用途 (12) 2、主要技术指标 (13) 三、系统连接图 (15) 四、矩阵的操作 (16) 1、指示灯及面板按键 (16) 2、遥控器的使用 (19) 3、显示屏及显示的画面 (20) 4、菜单总表及一般操作方法 (22) 5、各菜单说明 (24) 6、矩阵的切换 (33) 7、控制软件 (35) 五、注意事项及故障处理 (52) 1、注意事项 (52)

2、常见故障检修 (52) 附录A、串口控制协议 (53) 1、通信接口 (53) 2、控制命令 (54) 附录B、编程说明 (61) 1、用 VB 编程控制矩阵 (61) 2、用 VC 编程控制矩阵 (62) 3、用C# 编程控制矩阵 (64) 4、用 Delphi 编程控制矩阵 (66)

前言 感谢您使用本公司矩阵切换器,使用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1.本产品所使用电源必须有电源保护地线,输入、输出设备的电源保护地线要为同一保护地线。确保设备的输入电源为AC 100~240V/50Hz。 2.使用计算机控制本产品时必须保证控制计算机与本产品的连接电源保护地线是同一个地线。 3.使用本产品时严禁带电插拔输入、输出信号线及RS232 通讯接口线。 4.严禁将本产品放在过热或过冷的地方工作,应保持工作环境通风良好。严禁将化学物品洒在本产品上。 5.严禁对本产品的机械和电路设计进行更改或增减任何部件,否则厂家对此产生的任何结果不负责任。 6.严禁擅自打开机箱外壳,机器内有交流220V 高压,以免发生触电危险。需要维修时应交厂家进行维修。

专业矩阵切换器使用手册

User’s manual 专业矩阵切换器使用手册 Professional Matrix Series Rev.1.2

注意: ●《专业矩阵切换器用户手册》以其中一个矩阵型号为例作为使用 说明,并可作为其它型号的矩阵用户手册。 ●本手册只作为用户操作指示,不作为维修服务用途。 ●本手册是矩阵切换器的通用手册,实际使用可能会与本手册的内 容有出入,这种情况将不属错漏,将根据实际情况另作书面说明。

安全操作指南 为确保设备可靠使用及人员的安全,在安装,使用和维修时,请遵守以下事项: 1.系统接地。系统必须有完善的接地,否则,不仅造成讯号干扰,不稳定或机械损坏,而且还可能因漏电引起人身事故;请使用标准的三线电源插座,其地线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2.禁止改变原设计。禁止对本产品的机械和电器设计更改或增添任何部件。否则。本公司对由此所带来的后果不负责任。 3.请勿使用两芯插头,确保设备的输入电源为220V50Hz的交流电。 4.机器内有220V高压部件,请勿打开机壳,以免触电。 5.不要将机器置于过冷或过热的地方。 6.设备电源在工作时会发热,因此要确保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以免温度过高而损坏机器。 7.阴雨潮湿天气或长时间不用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总闸。 8.在下列操作之前一定要将设备的交流电源线从交流供电电源插座拔下: a.取下或重装设备的任何部件。 b.断开或重接设备的任何电器插头或其它连接。 9.非专业人士未经许可,请不要拆开机箱,不要私自维修,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或加重设备的损坏程度。 10.不要将任何化学品或液体洒在设备上或其附近。

目录 一、产品简介 (5) 1、关于DVI、RGB、VGA、AV、系列矩阵切换器 (5) 2、矩阵的型号、规格 (8) 3、信号输入,输出端口说明 (9) 4、远端控制及通讯接口说明 (9) 二、矩阵面板示意图及矩阵系统的安装 (9) 1、矩阵前后面板示意图 (9) 2、设备接线:a. RGBHV连接线 b. 音频连接线 (14) 3、VGA/RGB长线驱动器的连接 (15) 4、矩阵与控制电脑的连接 (15) 三、前面板功能键 (16) 1、切换指令 (16) 2、UP、Down状态查询指令 (16) 3、SAVE存储指令 (16) 4、RECALL调用指令 (16) 5、CANCEL键 (16) 四、《MATRIX 2.01》矩阵控制软件 (17) 五、R S232通讯协议 (21) 六、产品技术参数 (23)

稀疏矩阵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稀疏矩阵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稀疏矩阵的压缩储存结构,以及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表示方法下的转置、相加、相 乘等算法 二、实验目的 1. 熟悉数组、矩阵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2. 熟悉稀疏矩阵的储存方式和基本运算 3. 理解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类型定义,掌握稀疏矩阵的输入、输出和转置算法 三、实验原理 1. 使用三元组储存矩阵中的非零元素(三元组分别储存非零元素的行下标,列下标和 元素值)。除了三元组表本身,储存一个稀疏矩阵还需要额外的三个变量,分别储 存矩阵的非零元个数,矩阵的行数和矩阵的列数。 2. 稀疏矩阵的创建算法: 第一步:根据矩阵创建一个二维数组,表示原始矩阵 第二步:取出二维数组中的元素(从第一个元素开始取),判断取出元素是否为非零元素,如果为非零元素,把该非零元素的数值以及行下标和列下表储存到三元数 组表里,否则取出下一个元素,重复该步骤。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知道二维数组中所有的元素已经取出。 3. 稀疏矩阵倒置算法:

第一步:判断进行倒置的矩阵是否为空矩阵,如果是,则直接返回错误信息。 第二步:计算要倒置的矩阵每列非零元素的数量,存入到num 数组(其中num[i] 代表矩阵中第i 列非零元素的个数)。以及倒置后矩阵每行首非零元的位置,存入cpot 数组中(其中cpot 表示倒置后矩阵每行非零元的位置,对应表示原矩阵每列中第 一个非零元的位置)。 第三步:确定倒置后矩阵的行数和列数。 第四步:取出表示要导致矩阵中三元组表元素{e, I, j} (第一次取出第一个,依次取出下一个元素),从第二步cpot 数组中确定该元素倒置后存放的位置(cpot[j] ),把该元素的行下标和列下标倒置以后放入新表的指定位置中。cpot[j] 变量加一。 第五步:重复第四步,直到三元组表中所有的元素都完成倒置。 第六步:把完成倒置运算的三元组表输出。 4. 稀疏矩阵加法算法: 第一步:检查相加两个矩阵的行数和列数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进入第二步,否 则输出错误信息。 第二步:定义变量i 和j,用于控制三元组表的遍历。 第三步:比较变量矩阵M 中第i 个元素和矩阵N 中第j 个元素,如果两个元素是同一行元素,如果不是则进入第四步,如果是,再继续比较两个元素是否为同一列元 素,如果是,把两个元素值相加,放到三元组表中;否则把列下表小的元素依次放 到三元组表中。进入第五步 第四步:如果矩阵M 中第i 个元素的行下标大于矩阵N 中第j 个元素的行下标,则把矩阵N 中第j 个元素所在行的所有非零元素添加到三元组表中;如果矩阵M 中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