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教案 第0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教案 第0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教案 第0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过程与方法:掌握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行为与创新:能够养成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的一些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使用了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游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小组、集体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猜词游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新授:

一、信息

(出示课件图片1)

师问:从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生答)

(出示课件图片2-4)

分别问:通过观看以上图片,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生分别回答)

师问:你还能说出其它的信息呢?(生答)

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是一些消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

(阅读“知识屋”)

二、信息的获取

师问:那信息是如何获取的呢?

(出示课件图片)

(生答)

但是有些信息我们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无法获取到,比如说,我想看清对面大楼上是一只什么鸟?

(生回答)

师:其实很多工具都能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吗?试着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信息的传递

获取信息后,我们要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

(出示课件图片)

科技的发展让信息的传递有了更多的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原始的方式就此淘汰了。

完成“讨论坊”的内容。

四、信息的处理

人类获取、传递了信息后,对信息进行一些处理,会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

(出示课件图片)

计算机被发明后,人们就把信息处理的大量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也叫信息处理机。

五、信息技术

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跟我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

(出示课件图片)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使用到信息技术吗?

(生讨论)

游戏:猜词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大家可以知道相同的信息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或表达方式等,信息有它自己的特点,信息是千变万化的,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

“赣教杯”小学信息技术优秀微课评选活动的

“赣教杯”小学信息技术优秀微课评选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参评对象 全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二、评选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1、评选内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参赛教师在小学课程范围内自选一节课,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在10-15分钟的微课视频,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 2、评选要求 (1)教学视频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结构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视频格式必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多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 (2)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 (3)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文件格式:WORD。 (4)教材要求 参评教师必须将参评微课的教材封面、教材目录、教材内容拍成照片后一起压缩并上传。 三、报送时间 以设区市为单位,统一在2014年5月30日之前将作品发送至邮箱jxjy777@https://www.360docs.net/doc/6416163522.html, 四、奖项设置 大赛将按比赛成绩,根据省教研室有关要求设一、二、三等奖。 五、名额分配 个设区市按照以下名额报送作品: 选手名额:南昌4名、九江4名、抚州4名、吉安4名、赣州4名、宜春4名、上饶4名、新余2名、萍乡2名、景德镇2名、鹰潭2名。 六、其它事项 参赛教师可以登录到江西教研网上的文件通知里下载附件和表格。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416163522.html, 上传作品压缩件包括:教学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教学设计(WORD)、教材封面、教材目录、教材内容、附件。 参赛作品须是参赛者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如发现抄袭现象,取消参评资格,并通报批评。 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并同意授权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为非盈利性学科教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生:(讨论)找不到。师:这说明了什么?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师:(课件演示)1、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1)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 信息可以增值;(3)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第一章节,内容涉及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特点;信息社会及其特点;信息处理的概念及特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组成。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所以,针对此特点,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和发现自己身边有关信息方面的问题,通过教师设置讨论题目,使教学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再者,现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学生对信息方面的认识并不是一概不知,只不过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 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信息技术”这两个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将教学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四、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 (2)明确信息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明确信息技术对自己和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 (2)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讨论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形式,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激发学习欲望; (3)通过学习,努力提高鉴别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更有效的利用信息;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 教学难点:对“信息”这一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平台;关照全体学生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实践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要把新课程的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体现出来,我认为应该关注两点:一是教师教学观的变革,除了重视“双基”外,还要注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由“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变。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地积极主动性,进而达到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思维,倡导主动参与团队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我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进行了重新整合,目的是让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

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

伊犁州直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时间:7分29秒 微课名称图像信息处理——制作公益广告宣传画 授课教师名 称及单位 冯睿温亚尔乡中学 本知识点描 述使学生学会使用photoshop对不同图片进行融合叠加处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 知识点来源年级:七年级教材:信息技术章节:第三章页码:84 □不是教学教材知识,自定义: 基础知识(学习本微课之 需学习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如:选区的操作和修改、图层的操作、文字与滤镜。 宝岛优品—倾心为你打造精品文档

前需了解的知识) 教学类型□讲授型□问答型□启发型□讨论型√演示型□联系型□实验型□表演型□自主学习型□合作学习型□探究学习型□其他 设计思路 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制作步骤,再进行自主创作,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内容画面时间 宝岛优品—倾心为你打造精品文档

一、片头(20秒以内)您好,本微课重点讲解 的是利用photoshop对不 同图片进行融合叠加处 理,从而制作出新颖有特 点的公益广告宣传画。本 课程综合了之前所学过的 相关photoshop的内容, 并进行更深一步的知识巩 固和技能提升。让学生学 以致用,发散思维,勇于 创新,制作出有个人特色 的优秀作品。并以“中国 梦”为例,具体讲解制作 过程,为学生后面的创作 第1至3张PPT 20秒以内 宝岛优品—倾心为你打造精品文档

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正文讲解(4分20秒 左右) 第一节内容:素材准 备。 让学生先在网络媒体 资源中搜索并下载“国旗” 第4至4张PPT 10秒 宝岛优品—倾心为你打造精品文档

1-1-1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用处。 2、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 能力目标:1、让学生知道在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时应该树立哪 些正确的意识,避免哪些错误的行为。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用处。 2、知道在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时应该树立哪些正确的意 识,避免那些错误的行为。

3、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用处。 2、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1、了解一些关于奥运会的消息。 2、能说出生活中其它方面的消息。 资源准备:1、奥运会相关资料的幻灯片。 2、swf课件——《信息无处不在》。 3、《信息技术应用》的电影片段。 4、大屏幕、多媒体教学网。 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提问:在即将到来的2008年,世界奥委会将在我国的首都北京组织召开一次轰动全世界的体育大会,你们知道是什么大会吗? 估计:学生能说出是奥运会。 2、你知道哪些关于奥运会的消息吗?怎么知道的? 估计:学生知道的多就直接指名回答,如果知道的不多可以先小组交流。 3、简单小结: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奥运会的消息,并且进行了整理,你们想看看吗?(估计:想)我们一起来欣赏! (演示幻灯片) (教学意图:通过奥运会来导入,学生对奥运会即使不太感兴趣,也还是有印象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知、认识奥运会的信息,并且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上册《信息技术》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第一节的内容,是让学生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的认识转到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上来。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信息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含义和它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信息技术的开篇内容,为以后学习信息的获取与管理打下基础,做好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跨入高中,相互还不是很熟悉,而且现在的学生有个性,喜欢表现自己,这又是他们在初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通过小学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多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更多发言和参与表现的机会,通过对实验的分析,使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新内容很好的迁移和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个人的信息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 1.信息的基本特征 2.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信息和信息技术含义的理解 处理思路:讲授,演示 五、教学环境(资源) 教室 六、教学思路(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理论性较强,“教法”以讲解法、演示法为主,“学法”以观察法、讨论法为主,并以适当的学生自主体验以及游戏为辅助 2.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总体思路:介绍新教材讲解信息定义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讲解信息技术定义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讨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七、教学过程

(一)介绍新教材 首先请大家把我们这节课的课本拿出来,是什么课啊?(学生回答) 那我们把书翻开到目录,我们大概的来看一下这门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它与你过去的计算机课本有什么不同?它有《走进信息世界》、《管理计算机》、《应用文档的设计》、《数据统计与分析》《图片的获取与处理》《音视频获取与处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呢信息技术课不相当于同学们眼中的计算机课,通过今天的学习呢,我们就能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了。 下面就开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什么是信息 老师: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如清晨的霞光送来了黎明的信息,树叶开始变黄隐含着秋天来临的信息,我们从报纸上可以获得当 天发生的消息,……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 为哪些属于信息? 学生:(举例) 老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非常好,可见,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那同学 们举了这么多关于信息的例子,在你们眼中什么才是信息呢? 学生:…… 老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自己对信息的理解,我们来了解下书上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同学们之前说了很多 自己对于信息的理解,其实不同的领域对于信息的理解是不同的,但 这里呢,同学们只要掌握书上的含义就可以了,如果对其他科学家的 理解感兴趣呢,可以上网查看一下。其实信息的表达有很多种方式, 比如说语言(广播),文字(报纸)、符号、信号、指令、代码等都 可以表达信息。 知道了信息的定义和表达方式之后,我们来通过一个实验体会一下, 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一: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那同学们是怎样来把这三种液体分辨出来的呢? 学生:(闻,看,尝) 老师:同学们通过这三种方式很快就可以将这三种不同的液体分辨出来了,可见,不同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 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 根据颜色、气味等各种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 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事物,如何获取信息 呢? 学生:(发明工具、仪器) 老师:那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时空限制,再比如我们平时用的摄像机、照相机,它延伸的我们的视 觉;看的电影、电视延伸了我们的视觉、听觉……;网络更是创造了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教案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绪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开学第一课,知道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要求及学校机房的上机要求,学习并严格遵守机房的规章制度,保持机房环境的整洁。 过程和方法:计算机是我们的朋友,要想与它友好相处,就要了解计算机的使用规范,并且严格遵守,只有爱护它并正确使用它,计算机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爱护计算机的好习惯,进入机房严格遵守机房的规章制度,保持微机教室的环境卫生。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要求及上机要求 教学难点:严格遵守学习机房的各种规章制度 课型课时:新授课 1 课时 教学方法:阅读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i、导入 信息技术--课堂要求 1、上课一定要带教材。 2、老师提问时,请同学们先举手,再由老师喊同学回答。 3、不要随意打断老师讲课,有问题时,请举手。 4、同学回答问题后,不管答案是否正确,大家都应鼓励,不能因答案不正确而讥笑。 ii、新授 1.信息技术--机房上机要求 教师活动:有趣的计算机可就要开始了,首先我们想一想怎样爱护学校的计算机。来吧,一起准备! (学生)进入机房要保持安静,穿上干净的鞋套进入机房,保持机房的清洁卫生,不乱扔废弃物,不在机房内喝水、吃东西,不要手触摸显示器。 (教师)对,同学们都知道了机房的要求了,进入机房前我们应该穿上鞋套,双手要保持干净,并且不能是湿手。这样才能保持机房环境的清洁。 小试身手 学校和老师对同学们在上机前还有什么要求请简要的写下来。 机房除了卫生要求之外还有什么呢

(学生)道德规范、不随意修改或删除他人的文件,不要用力敲击鼠标和键盘,不随意打开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下面老师来说说机房的安全要求: 1、卫生问题,禁止带零食进入机房,只允许带纯净水进机房,不能带饮料进机房。 2、未经老师允许,不能动机房内的任何设备,更不能动计算机连接线。不随意动电源设备及接线。 3、不准在机房内打闹,进出机房应有序。 4、机房内不准换座位,同学们在必须按老师的要求对号入座。 5、不准在机房内浏览不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 6、不准在机房内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玩大型游戏和网络在线游戏,更不准自己拷贝游戏在机房计算机内。未经允许不随便开、关计算机。 7、不准在网络上发表不利于国家、学校、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话,更不能把别人的隐私发到网络上。 2.学习信息技术上机管理规范 为规范信息技术课的管理,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保证计算机设备安全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教师岗位职责 1、上机过程中要保证出口畅通,指挥学生打开门窗。 2、加强防火防漏电意识,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并报知相关领导。 3、每天上课提前作好上机准备,并查机房设备是否有损坏现象。上课前5分钟到楼下带领学生排队进入机房,并组织学生添写微机使用记录。 4、上课时间要在机房中巡查,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上机操作,不得中途离开机房。 5、教育、监督学生不得随意挪动机房设备,并督促学生安排班级打扫卫生保持机房清洁。 6、上机时如果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上网、聊天、玩游戏、讲话、看其他书籍),要及时制止,情节严重的必须做好记录并上交教育处。 7、发现电脑故障应做好记录并及时通知信息中心。 8、上机结束后应全面检查一次机房设备,组织学生关好门窗、风扇、电源等,待学生全部离开机房后教师方可离开。 二、学生上机守则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微课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微课实践 1. 《认识键盘》教学案例 《认识键盘》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分册中的内容,教学目标:认识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情况,能够输入字母和数字,学会几个常用的控制键。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先认识键盘的分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用 ppt展示键盘实图,然后分区认识键盘,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是很感兴趣,教学效果不好。 在引入“微课”之后,我们用摄像机对准键盘,教师用手指画出键盘的分区,以及各个部分的名称,并要求学生也用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分分区。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明显学习兴趣有了提高,而且知识点记忆比较深刻。特别是“shift”的使用,根据“微课”的学习,很多同学一下子就能找到“shift”。在使用“shift”的时候,很多同学一下子就能模仿微课上的教学内容,先按住“shift”不放,然后再按双字符键,就能输入该双字符键上的上档字符了。 2.《认识画图》案例案例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画图软件以及“铅笔”“刷子”工具的使用。但是对于三年级刚刚接触电脑的学生来说,虽然平时都会简单得使用电脑,但是对于软件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如何在电脑中找到一个软件,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头一次的操作。由于家庭等信息技术环境的不一样,每个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不一样,按照就的教学流程,教师讲解一遍,学生的学习操作效果肯定参差不齐。有的一下子就能打开画图软件,有的连“开始”都找不到在哪里。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微课直接从如何打开画图软件开始,鼠标操作,教师讲解。第二个知识点,认识画图窗口,调整画图区的大小。这节课的微课将认识画图的基本知识点都包含在内,每节课一上课就播放微课视频,简单有效的知识介绍给学生。 3.《下载和安装软件》案例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下载和安装软件,教学内容特点就是操作特别的多。首先要从网站上下载软件,然后再是安装软件,一般情况下,下载下来的软件都是压缩版的,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添加一步解压缩的操作方法。整个过程操作步骤至少有18步。这么长的操作流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一下子记住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这节课中使用微课教学,无意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举措。 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分三个视频制作,分别为“软件下载”“解压软件”“软件安装”。“软件下载”包括登陆软件网站,搜索软件,下载保存软件等操作。“解压软件”指如何 右击解压缩软件的操作。“软件安装”包括如何找到安装文件和安装的操作步骤。

小学: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 ·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情感目标: ·意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萌发学习、应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 ·信息 ·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用工具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生来说,上课环境很陌生也很新奇,“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从生活素材中进行导入,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首先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引入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传递、接收、存储、处理信息。 如果在机房上此课,一定要先讲解上机的基本守则。这些规定学生无法全部理解,应在后续课程中不断强化或提醒。

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

信息与信息技术 莫愁湖小学胡燕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的第 1 课,重点了解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信息和信息技术本身的内涵极其丰富,教材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旨在让小学生初步感知这一概念,知道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信息现象,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工具对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意义。由于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抽象,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他们理解的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的课。根据学生情况,本节课用一课时完成,帮助学生转变认识,明确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信息现象,了解信息,并在活动中初步了解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 能够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初步培养学生选用合适技术工具处理信息的意识。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认识 (2)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2.教学难点 认识信息活动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观察、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建构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小游戏、学案 ■教学过程

加工的循环过程。(板书)师:好,现在我们开始玩游戏,首先请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上来,老师给你们的要求是,只能用动作比划来描述词语,不能发出声音。(板书) (学生游戏)统计猜词个数。然后是第二组的两位同学,老师给你们的要求是,只能用语言描述词语,不能带任何动作。(板书)(学生游戏)统计猜词个数。最后是第三组的两位同学,你们既可以用语言苗述又可以用动作比划。(板书)(学生游戏)统计猜词个数。师:三个小组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大家觉得哪一个小组做的最好?为什么?哦,因为他们的表达方式更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冋的信息可以 用不冋的方式来传递,即使是相同的信息也可以有多种传递方式,而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能帮助我们去更好地传递信息。 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会不会选择最有效的传递方式,(出示讨论题)请分小组讨论,将你们认为的最有效的传递方式填在表格里,并派代表发言。(学生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选择最合适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了。 师:其实,从古到今,人们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利用不冋的方式传递信息,例如,烽火台(出示图片)、飞鸽传书(出示图片),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改变传递信息的方式,例如19世纪发明的电话,20世纪发明的电视,计算机,甚至通信卫星。让学生了解从古到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和变化,认识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什么是信息? 信息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无处不在。信息已经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物质资源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必要材料,能量资源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信息则为人类的学习和各个领域的生产提供了素材和知识来源。因此,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广义地说,凡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它包括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3、信息技术的发展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信息技术,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已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技术的应用;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4、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 ·认识多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情感目标: ·意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严重性 ·萌发学习、应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 ·信息 ·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用工具·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生来说,上课环境很陌生也很新奇,“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从生活素材中进行导入,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首先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引入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传递、接收、存储、处理信息。 如果在机房上此课,一定要先讲解上机的基本守则。这些规定学生无法全部理解,应在后续课程中不断强化或提醒。 “信息的接受和传递”与后面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常用的信息处理工具”密切关联,共同构成了统统系统的“信息技术介绍”模块。 介绍“计算机的应用”时,教材建议了一个学生讨论活动,该活动的实施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有助于他们更为清撤地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信息处理方面的强健功能。 【教学方法和手段】 综合应用言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同时初步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 【教学过程】 一、规范上课要求 师:不用说,同学们来到新的机房来学习新的课程,心情一定很激烈、兴奋吧!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要先给大家讲一讲上课的一些要求,我们该怎么上信息技术课呢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的发展也使其在教育教学的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通过高效的教学手段就能将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微课教学方式的理论加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特征及应用设计原则 1.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特征。当前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其应用微课的教学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实际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应用有着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形式向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学习的内容在这一形式下就相对较小,基本是单向的主题,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也不长,基本是在五分钟到八分钟左右,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精神集中规律,所以在学习的效率上就能由此而得到提升。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微课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其在学习技术的现代化特征上也有着重要的体现,由于微课程最为突出的就是微视频,是在简单的文字图片以及音乐等内容形式下进行创造的学习平台,在不断的发展中通过智能手机及

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微课学习也能够成为主要学习方式,所以能够将现代化的特征得以充分体现。再者就是微课学习的应用多样化特征以及学习主题的聚焦化特征。 2.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设计原则。将微课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当中进行应用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主要就是要能掌握时间简短的原则在应用中得以充分体现。要能和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认知特点等得到充分结合,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多是在五分钟左右,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会相应的增长在十分钟左右。故此对微课教学进行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进行时间设计,把握好所要传授的内容,避免复杂化。另外就是要在微课切入正题的时间上能迅速,内容要短小精悍,形式类型要能体现出多样化,只有将这些相应的原则得以遵守才能将教学的效率得以最大化的呈现。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方法。将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当中进行应用,要能按照相应的方法来实施,要能结合知识的类型特点来进行设计微课,信息技术课堂知识主要分为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等。程序性知识微课主要是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进行掌握,要能为学生留出实践的时间,这一过程中要能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信息与信息技术苏科版新版

第 1 页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新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好几年了,翻阅信息技术教材,作为本学科教师,我深感它巨大的变化,其教学任务取材于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内容,还有些取材于人文学科的内容,但是一切任务都是以学生获取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最终目的。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4.创新与行为

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学重点: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第 2 页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 学习方法: 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导入,播放音乐,“在水一方”让学生回答此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总报告之令狐文艳创作

《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 用》 令狐文艳 课题研究报告 李花新 潍坊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016年5月18日 一、研究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大量涌入我们的生活时,教育的“微”时代也即将来临。而开启教育“微”时代的,正是“微课程”。“微课”最早起源于美国,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率先提出。他将一堂原本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内容,提炼出其中的核心内容,做成“微课”。这种形式在美国教育领域引起轰动,直接促成了后来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快速变革,被誉为新时代的教育革命。在此影响下,课堂学习与网络在线学习(或移动终端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已逐步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奎文区也从2013年开始关注微课和“翻转课堂”,并对微课制作的技术和课堂应用进行跟踪和学习,同时开始对教师进行理念与技术培训。目前部分教师已经能够比较娴熟地制作微课,并能辅助与课堂教学。 在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有几个困扰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信息技术是站在技术的最前端,变化最快的一个学科,教材内容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实际发展水平,微课

程的出现恰好能很好补充教材。二是信息技术学科课时少,一周一节课,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是上了下节忘了上节,而微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忘了就看,想学就学的要求。三是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受地域、家庭条件的影响较大,学生的水平差异较大,微课程可以让基础低的学生跟得上,基础高的学生能提高。四是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是个大问题,奎文区学生多班额大,一节课下来,老师喊破了喉咙还是不能兼顾,微课能够减轻教师负担,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探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我区也有个别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尝试使用微课教学,但从全区来看,微课应用还不普遍,微课资源不丰富。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研究,使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熟练掌握微课制作技术,能够根据教材筛选出主要知识点,利用多种方式制作微课。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进而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效率和质量。 (1)初步建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指导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微课开发的研训,熟练掌握制作方法,逐步形成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开发基本原则标准,使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微课,有技术科学,有标准可依;选择合适的资源应用平台,发布微课、交流应用效果和改进意见,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确保资源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2)建成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库。 通过共建共享,开发涵盖泰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重要知识点的微课,及相应的微课应用学习单,形成微课资源库。 (3)探索应用微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的教学手段是不同的,比如知识型的内容和技能型的教学内容。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什么样的微课,或者需不需要微课,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如何使用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与知识点归纳分析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1.1.1 信息无处不在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1.1.2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信息是通过文字和纸张等信息载体来传递的。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需要载体,载体本身不是信息。) 2.价值性:(相对)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经过加工.处理,特别是经过人的分析.综合和提炼,使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3.传递性 4.共享性 5.时效性:人们总是要及时掌握最新的.有用的信息。 6.真伪性

1.2 信息的编码 在计算机领域,“代码”两个字具有特指性,指由“0”.“1”(基本数码)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 1.2.1 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1)有两个基本数码:0.1 (2)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 (3)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常见的计算机存储单位 b :位bit(比特),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即0 或1 ,是最小的存储单位。 B: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

信息传递的规律: 用N个二进制位最多可以表示2的N次种不同信息 进制的转换 1.二进制转十进制 {按权位展开相加} 2.十进制转二进制 {除2取余,逆序输出} 3.十六进制转十进制 {按权位展开相加} 4.十进制转十六进制 {除16取余,逆序输出} 5.十六进制转二进制 {逐位肢解,1数4位} 注:(十六进制整数上的每一位数都对应着一组4位二进制数,如果转换后不足四位,在转换后的数字前边补0,凑足4位。如果遇到最左端一组最前端有0则把最前端的0省去不写。) 6.二进制转十六进制 {4位1数,逐组转换} 注:(二进制整数上的每4位数可以划分成一组都对应着一位十六进制数,所以转换时可以把二进制数的整数部分自右向左每4位数分成一组,最左端一组不 足4位部分前面用“0”补足)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416163522.html,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小兵 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10期 【摘 ;要】在科技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科技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上,科技也逐渐融入课堂教学中。微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微课具有短小、直观等优势,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改善作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点,同时分析微课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成效,为今后的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应用 一、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微课的概念及优势 1.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指依托在信息科技技术的基础上,为使学习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经过细致的教学设计,用多媒体等多种电子化方法,将知识内容转化为简短明了的图片或者视频。比如,在信息技术课的曲线画法一课中,利用视频动画即可在短时间内展现出曲线的画图步骤。 2.微课的優势。一是短小,可以将原始知识化繁为简。微课要求教师制作课件时要将知识点的关键内容提炼出来,再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法呈现,尽可能简化原始知识的烦琐之处,使知识脉络尽可能清晰、简短。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知识点可以通过简短脉络图表现出来。二是直观,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表达出来。微课的课件可以支持各种图形绘制、多样的视频制作,书本上抽象的知识通过微课展示,可以直观地表现出来。使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简单易懂,提升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如,抽象的信息技术操作过程可以通过视频展现。三是便捷,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制作好的微课课件发至学生提前预习,课后可以通过微课布置作业,学生也能在课后对不懂的问题自行回顾课件,由此大大缩短可课堂上的时间,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讲授更多的知识,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教师的微课课件可以通过QQ、微信等方式发送给学生。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小学生在智力发育以及认知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需要实际操作的课程,并且与科学技术有着紧密联系。而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多,生活方式等因素,决定了小学生自己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很少。通过调查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