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学解答题期末复习资料

治安管理学解答题期末复习资料
治安管理学解答题期末复习资料

1.治安管理的特征有:1)管理措施的特殊强制性(2)管理主体的武装性(3)管理内容的广泛性(4)管理活动的群众性。管理过程的不确定性。2.治安管理的任务:(1)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预防、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3)查处治安案件、治安事故,处置治安事件(4)协助国家其他行政管理(5)救助群众危难,提供社会服务。

3.治安管理的职能:社会控制、秩序维护、危机处置、权益保护、发展保障。

4.治安管理原则的特点:(1)阶级性;(2)目的性;(3)规范性。

5.治安管理原则的内容:1)服从与服务原则(2)法治原则(3)专群结合原则(4)公密结合原则(5)属地原则(6)预防为主,保障安全原则7)内紧外松,控制适度原则6.盘查权的实施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实施盘查的主体必须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2)实施盘查权必须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3)实施盘查权必须一定的法律程序;(4)盘查的实施对象必须是形迹可疑、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

(5)盘查必须是当场实施的。

7.继续盘问的对象有:

(1)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2)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3)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4)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8.盘查中的当场盘问与继续盘问的区别有:

(1)在盘问时间、空间上不同;(2)在实施对象上不同。继续盘问的对象只能是经过当场盘问、检查后,认为有进一步审查必要的四种人;(3)在实施程序上不同。继续盘问应当有盘问记录,而当场盘问则不需要。9.公共场所的特点有:(1)公共场所中的活动内容多样,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构成复杂;3)公共场所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娱乐服务场所的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加;(4)公共场所中各类信息丰富;

(5)公共场所易发生各种治安问题。

10.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基本方法有:(1)强化备案、登记;日常的监督检查

(3)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

11.治安案件的终结是指治安案件经过依法调查后,全案主要事实已经查清,证据材料充分确凿,法律手续齐备、有效,可以据以作出处理,结束案件的调查。

(1)全案主要事实已经查清;

(2)所收集的证据材料充分、确凿;(3)所收集的证据能够认定案件的性质和种类;(4)全案调查的法律手续齐全、有效。

12.治安管理处罚是指法定的治安管理主体或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治安管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予以治安行政制裁的措施。治安管理处罚的特征有:(1)治安管理处罚主体的法定性;2)治安管理处罚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3)治安管理处罚的性质属于行政法律制裁;(4)治安管理处罚的目的既是了实施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同时也是对违法者进行的处罚教育,使其改过前非,以后不再违犯。

13.特种行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有:(1)经营项目的开业申报备案制度,包括对特种行业的营业场所、设施设备的要求;对经营者的要求。(2)安全检查制度,包括对营业场所的建筑设施、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对特种行业内部各

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3)奖惩制度。

(4)特种行业内部的安全制度,包括登记验证制度、财物保管制度、门卫与巡查制度、情况报告制度。14.特种行业是指工商服务业中由于其经营的业务内容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由国家法律规定由公安机关对其实施特殊治安管理的行业的总称。

特种行业的特征有:

(1)行业需求的社会性:工商服务业中的部分行业;

(2)经营内部的特殊性:易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3)法律的规定性:必须是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行业;

(4)管理的特殊性:由公安机关实行特殊的治安管理。

特种行业管理范围的确定:

(1)根本依据:其经营的业务内容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2)确定特种行业管理范围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社会性质与特种行业范围。

二是某些行业作为特种行业在普遍意义上具有共性。

三是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的政治、经济、治安的情势决定了特种行业的个性和变化。

10.公安派出所的工作制度主要有(1)勤务制度2)岗位责任制度(3)会议制度(4)请示报告制度(5)群众工作制度

11.治安管理手段的特征有:(1)权威性;(2)强制性;(3)目的性;(4)预防性;(5)多样性;(6)互补性。

12.治安行政许可的特征有:

(1)治安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治安管理手段;

(2)治安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3)治安行政许可是受益性的治安管理手段;

(4)治安行政许可是要式的治安管理手段。

13.治安行政处罚的特征有治安行政处罚主体的法定性;治安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

(3)治安行政处罚的性质属于行政法律制裁;

(4)治安行政处罚的目的既是了实施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同时也是对违法者进行的处罚教育,使其改过前非,以后不再违犯。

1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不执行治安拘留的对象有:(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3)70周岁以上的;(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15.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主要种类是:(1)警告;(2)罚款(3)行政拘留;(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16.治安行政强制执行的特点有:(1)治安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履行治安管理义务;(2)治安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强迫义务人履行治安管理义务;(3)治安行政强制执行是单方行政行为;4)治安行政强制执行的具有特殊的强制性。

17.即时强制的特征有:

(1)即时强制的目的在于预防、制止或者控制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情况的发生(2)即时强制一般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直接见诸于行动。(3)即时强制的实施必须有法律的授权(4)即时强制对相对人权益产生直接的、强制性的影响。

18.治安耳目的物建原则有:1)就地建立的原则;2)需要与可能原则3)合理布局的原则;(4)积极与稳妥的原则。

19.巡逻勤务的制度有:(1)出巡制度;2)记事制度;3)报告制度;4)交接班制度;5)查岗制度。

23.可以适用继续盘问,但必须在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的四小时以内盘问完毕,且不得送入候问室的对象有:(1)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2)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3)已满七十周岁的老年人。24.重点人口:(1)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嫌疑的;2)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嫌疑的;3)因矛盾纠纷激化,有闹事行凶报复苗头,可能铤而走险的4)因故意违法犯罪被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不满5年的。5)吸食毒品的。27.大型活动具有以下4个特征:(1)具有一定的规模;

(2)具有一定的影响;(3)安全保卫工作难度大;

(4)活动场所具有不特定性。28.在下列场所,参加人数在200人以上的活动需要经过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的批准:

(1)在公共场所举办的文艺活动,民间传统活动,群众性体育活动;(2)在影剧场(院)举办其经营范围之外的活动;

(3)租赁、借用、利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设施,举办面向社会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31.简易程序适用的条件有:

(1)违法行为情节、后果较轻微;(2)无需进一步调查取证;

(3)卖淫、嫖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娼的行为,涉外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适用简易程序。

32.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有:1)突发性;2)聚众性;3)互动性;4)失范性;5)演变性。

七、论述题

1.治安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行为,在法律属性上是一种行政行为。对治安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治安管理是一种行政行为;(2)治安管理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3)治安管理是由国家公安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

(4)治安管理是依法公开实施的行政行为。

3.治安管理的任务,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由治安管理机关及其人员所担负的治安管理责任的总和与概括,是治安管理职能的具体化。国家对治安管理的任务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严格说,治安管理只是一个学术概念,不是法律概念。治安管理任务的主要内容有:

(1)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是要认真履行警察权,为公民行使权益提供条件和保障。

二是要严格执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在业务管理活动中,尊重公民的合法权益。

(2)预防、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3)查处治安案件、治安事故,处置治安事件

(4)协助国家其他行政管理

(5)救助群众危难,提供社会服务。4.治安管理原则是治安管理机关和治安民警在治安管理活动中言论和行为的基本标准,是指导我们观察治安现象、认识和处理各种治安关系和治安问题的准则。治安管理原则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阶级性;二是目的性;三

是规范性。

治安管理原则的内容有:

(1)服从与服务原则;

(2)法治原则;

(3)专群结合原则;

(4)公密结合原则;

(5)属地原则;

(6)预防为主,保障安全原则;(7)内紧外松,控制适度原则。5.专群结合原则即专门机关管理与社会自治相结合。这一原则是公安工作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方针在治安管理中的体现和具体化。

首先,要对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的职能准确定位,将一切不必由治安管理部门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剥离出去,交与有关政府机构或社会组织。

其次,把确实需要由警察担负的治安管理职能认真履行好,并不得擅自委托、转移或不作为。

再次,通过完善治安立法,构建多元化社会治安主体,真正发挥社会和公民参与治安自治、自卫的主动性、创造性,共同维护稳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6.治安管理原则是治安管理机关和治安民警在治安管理活动中言论和行为的基本标准,是指导我们观察治安现象、认识和处理各种治安关系和治安问题的准则。

治安管理原则的内容包括:服从与服务原则;法治原则;专群结合原则;公密结合原则;属地原则;预防为主,保障安全原则;内紧外松,控制适度原则。

(1)治安管理原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2)治安管理原则与治安管理法律、政策的一致性;

(3)运用治安管理原则的坚定性与管理策略的灵活性。

7.治安管理手段是指国家的治安管理主体为了实现治安管理目标,达到维护社会治安的目的,依法对社会治安秩序实行控制管理的各种方法的总称。治安管理手段的特征有:

(1)权威性;(2)强制性;3)目的性;

(4)预防性;(5)多样性;6)互补性。

9.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的治安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宣传教育,使娱乐服务场所经营者及从业人员明确其应承担的治安义务:一是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并保障消防安全;二是经营内容必须合法,经营过程中必须守法;三是雇佣的从业人员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四是电子游艺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以及歌舞娱乐场所等除法律限定的时间以外,不得接纳未成年人。

(2)进行治安监督和检查,并承担监督和坚持不力的责任。

(3)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教育。(4)收集娱乐服务场所的治安信息,预测并预防违法犯罪活动。

11.公安机关作为旅馆业的主管部门,应经常对旅馆业的安全白为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应做到:

(1)加强对旅馆业安全工作的监督指导,包括作好开业审核及定期检查、指导和监督旅馆业制定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2)查处旅馆内发生的各种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分子。

(3)对旅馆业从业人员进行法制及安全防范教育。

(4)表彰奖励先进,推广经验。12.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的法律依据是《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

(1)公安机关在大型活动举行前的准备工作:A.活动开始前的安全检查;

B.全面而细致地收集情报信息,有针对性地筛选和分析情报信息;

C.尽早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尽可能进行反复演练;

(2)在大型活动进行期间维护场内外

及周围的治安秩序。

13.治安案件的终结是指治安案件经过依法调查后,全案主要事实已经查清,证据材料充分确凿,法律手续齐备、有效,可以据以作出处理,结束案件的调查。

(1)全案主要事实已经查清

(2)所收集的证据材料充分、确凿

(3所收集的证据能够认定案件的性质和种类

(4)全案调查的法律手续齐全、有效15.治安防范教育,也可称为治安教育,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为实现社会治安的有序状态,在治安秩序管理的过程中,依靠有关部门和单位,运用多种形式,对社会成员进行以治安管理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传播、普及、教育活动。治安防范教育作用:

(1)提高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2)激发、增强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积极性、责任感;

(3)促进安全防范措施的具体落实。治安防范教育的内容:

(1)治安管理法律规范教育;

(2)安全防范知识技能教育;

(3)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情感、道德教育;

(4)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规范教育;

(5)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的行为、习惯教育。

16.盘查中的当场盘问与继续盘问的区别有:

(1)在盘问时间、空间上不同;(2)在实施对象上不同。继续盘问的对象只能是经过当场盘问、检查后,认为有进一步审查必要的四种人;(3)在实施程序上不同。继续盘问应当有盘问记录,而当场盘问则不需要。17.公共场所的特点有:

(1)公共场所中的活动内容多样,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构成复杂;

(3)公共场所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娱乐服务场所的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加;(4)公共场所中各类信息丰富;(5)公共场所易发生各种治安问题。

18.群体性事件指是群体或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导致事态加剧、扩大,扰乱和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群体性事件主体构成的层次理论:(1)核心层:在酝酿、引发和左右事件发展方向中起核心骨干作用的人构成的层次。其特点:人数少,行为动机、目的明确,心理上对其他层次的人具有辐射作用,社会危害性大。(2)附和层:随核心层出现而形成的第二个层次,事件构成的基本力量。其特点:行为动机、目的不如核心层明确,受核心层影响,并受外界对抗力量的强弱决定自己的态度。

(3)围观层:在事件形成和发展中,由抱有好奇心理的微观者构成的层次。其特点:是极不稳定的偶然群体,是处置者和策划者双方争夺的力量。对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意义:

群体性事件主体构成的层次都是发展变化的,其组成成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件主体层次的递增,反映了事件的变化,随着主体层次递增引起事件范围的扩大,又反映着事件空间结构的变化。所以,从系统的观点看,群体性事件的横向范围,是有其纵向层次结构决定的。事件主体构成的层次性也是公安机关在预防与处置事件时的重要理论依据。

19.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构成:

(1)主体要件:特定环境下聚集并实施了一定危害社会行为的群体;

(2)客体要件:所侵害的客体;(3)主观方面:事件主体的主观心理状态;

(4)客观方面:危害社会的行为。

预防群体性治安事件:

(1)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预防方针;

(2)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预防方法:

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情报信息工作;

二是加强治安管理,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三是在一般预防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人、重点时空的预防;

四是加强理论研究,掌握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

20.群体性事件具有:突发性、聚众性、互动性、失范性、演变性等特征。处置原则:(1)党委、政府领导下统一协调原则;

(2)防止矛盾激化原则;

(3)依法果断处置原则;

(4)慎用警力、强制措施和武器警械原

水资源管理考试复习题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水政水资源管理”期末考试 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D )。 A.包括江河、湖泊的淡水和海水 B.包括深层地下水 C.包括陆地永久冰川的水体 D.是指一个地区可以逐年恢复和更新并能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2.降雨量过程线中,直方图的纵坐标是( A )。 A.降雨强度 B.降雨量 C.累积余量 D.降雨历时 3.“某河流断面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000m3/s”,表明按照统计规律,洪峰流量( B )。 A.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小于或等于

4.当流域的下垫面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年径流资料进行修正,是为了满足水文资料( B )的要求 A.可靠性 B.一致性 C.代表性 D.典型性 5.包气带土壤需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C )。 A.降雨强度 B.后损平均下渗率 C.稳定下渗率 D.初渗下渗率 6.水库在运用时,汛期到来之前库水位应降到(A )。 A.死水位 B.正常蓄水位 C.防洪限制水位 D.设计洪水位 7.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原理是( A )。 A.水量平衡 B.动力平衡 C.电力平衡 D.电量平衡

8.年平均负荷图反应( A )。 A.电能要求 B.出力要求 C.出力和电能要求 D.无要求 9.水库调度图依据( A )编制,是进行水库调度最为常用的工具。 A.实测的径流时历过程 B.枯水年资料 C.中水年资料 D.丰水年资料 10.水权( B )。 A.即为水资源所有权 B.是指以水资源所有权为基础的一组权利的总和,包括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占有权、水资源收益权、水资源转让权等 C.即为水资源使用权 D.不允许有偿转让 1.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 D) A.22000m3 B.1200m3 C.4500m3 D.2200m3 2.下渗的水分运动,是在(C)作用下进行的。 A.分子力 B.重力 C.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综合

信息管理系统资料

在进行课程讲授之前,我想让大家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我还给 大家找了两个比较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一会儿我们装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近年来随着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互联系,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就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而言,它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该学科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已成为管理领域内一门极其重要的使用性科学。 如果大家把这门课程学好的话,就可以通过一个软考.获得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这个证书.因为大家已经是毕业班的同学了,下半年可能就要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努力,具体如何努力,当然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就要多考一些资格认证,给自己添加一些砝码.所以我想给大家介绍几个比较权威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认证,希望对于大家的学习和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下面我就给大家演示两个管理信息系统,让大家对这门科目有一个直观地认识. 先看一个比较简单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看完这两个例子后,大家能不能想到在自己身边有什么样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在?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考虑一下,有没有同学想到的,跟大家说一下,没关系,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在这里我给大家列出了在我们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家看一看,是不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大家能不能很清楚的区分信息和数据这两个概念.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大家看到汽车在行使过程中,里程表显示80km/h,大家会有什么想法?这只是一个数据对不对?我们能根据它来判断是不是要加速还是要减速?如果这个速度,放在高速上的话,是不是司机要加速?但如果在市区内,是不是就要减速?所以,只有当司机看了里程表做出了加速还是减速的决策时,那个数据才是信息。 我叫两个同学来回答一下,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也就是说,信息是我们对数据的解释。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信息包括哪些内容 香农:信息论及数字通信之父 克劳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1916年4月30日诞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Petoskey。2001年2月24日,香农在马萨诸塞州Medford辞世,享年85岁。贝尔实验室和MIT发表的讣告都尊崇香农为信息论及数字通信时代的奠基之父。 在20世纪中叶,人类终于对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质量、能量、信息量都有了定量的计量办法。我们应该牢记,为阐明质量概念做出伟大贡献的是发现物体力学定律的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2-1727),为阐明能量概念作出伟大贡献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者们:迈耳(Julius Robert von Mayer,1814-1878)、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99)、赫尔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开尔文(Lord Kelvin,,而为阐明信息概念作出伟大贡献的就是香农。1824-1907). 按照参加考试的人数、考试合格证书的效力以及社会对考试的认同程度,由国家组织的计算机认证考试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以下四种: 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又称资格水平考试,简称软考。

秋《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2018秋《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及答案 备注:(答案我是根据你们上传的网上资料,如有错误,请马上修改,重发。班主任) 一、试卷类型: 1、填空题(共20空,20%) 2、名词解释(共4个,20%) 3、判断题(共10题,10%)选择题(10%) 4、问答题(共5题,50%) 二、考试形式:采用半开卷考。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以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 一、填空题 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和(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2、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 ( 图书馆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 和 ( 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 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 管理理念)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 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管理)阶段,(信息系统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际知识)。 11、物质、能量、( 信息)是一切客观事物的三个基本方面。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科学,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12、信息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经济功能)、(管理与协调功能)、选择与决策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 13、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的诞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为标志。 14、大众信息交流的媒体主要有( 印刷媒介 )和( 电子媒介 )两大类。 15、对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的宣传活动是其向外输出信息的主要方法手段,宣传活动可分为三类:(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标识系统宣传。 16、一般说来,组织信息交流分为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和组织(外部)的信息交流两种形式。 17、大众信息交流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初三数学解答题专项训练

初三数学解答题专项训练 2015.5.22 19.化简求值:5 3 3 2 (3)(1)x x x x +÷-+, 20.解方程: 33201x x x x +--=+ 其中1 2 x =- . 21.如图,在Rt △ABC 中,∠C =90°,M 为AB 边上中点, 将Rt △ABC 绕点M 旋转,使点C 与点A 重合得到△DEA , 设AE 交CB 于点N . (1) 若∠B =25°,求∠BAE 的度数;(2)若AC =2,BC =3,求CN 的长. 23.已知一次函数m x y +=43 的图像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如图),且与反比例函数 x y 24= 的图像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 (4,n ),CD ⊥x 轴于D 。 (1)求m 、n 的值; (2)如果点P 在x 轴上,并在点A 与点D 之间,点Q 在线段且AP =CQ ,那么当△APQ 与△ADC 相似时,求点Q 的坐标. x

24.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CD ⊥BC ,已知AB =5,BC =6,cos B = 3 5 .点O 为BC 边上的动点,联结OD ,以O 为圆心,BO 为半径的⊙O 分别交边AB 于点P ,交线段OD 于点M ,交射线BC 于点N ,联结MN . (1) 当BO =AD 时,求BP 的长; (2) 点O 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BP =MN 的情况?若存在,请求出当BO 为多长时BP =MN ;若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B C D O P M N

初三数学解答题专项训练 2015.5.23 19.解不等式组:?????≥-+->-x x x 3)1(3141 ;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0.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某中学为了解全校1000名学生平均每天阅读课外书报的时间,随机调查了该校5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阅读课外书报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在统计表(上表)中,众数是 分,中位数是 分; (2)请估计该学校平均每天阅读课外书报的时间不少于35分钟的学生大约有 人;( 小明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制作了如下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3)频数分布表中=m ,=n ;(4)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1.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甲、乙两个施工队共同完成“阳光”小区绿化改造工程,乙队先单独做2天后,再由两队合作10天就能完成全部工程.已知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比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少用5天,求甲、乙两个施工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22.如图,在△ABC 中,BC AD ⊥,垂足为D ,4==DC AD , 3 4tan =B . 求:(1) ABC ?的面积; (2) BAC ∠sin 的值. A B C D 频数分布表 分)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2)资源耗费大,电量耗费大 3)供水流程的最后环节,直接承担向用户输 水的任务,对用户龙头出水的水量、水压 及水质的影响至关重要。直饮水的控制环 节. 4)水司最重要的部门,待遇最好的部门 3.给水管网的类型(简答题) 1)按水源数目:单水源给水管网,多水源给水管网 单水源:所有用于水来自于一个清水池 多水源:多个清水池作为水源,大中城市一般为多水源 2)按照连接方式:统一给水管网,分区给水管网 统一:系统中只有一个管网。中国管网之庞大世界第一。 分区:划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 管网具有独立的供水泵 站,不同的水压可降低管 网平均压力,减少爆管和 泵站能量的浪费

3)按照动力方式:重力输水管网,压力输水管网 重力:水源地势高,水依靠自身重力流入用户 压力:清水池的水由泵站加压送出。有时经过多级加压 4)按照布置方式:枝装管网,环状管网 枝装:可靠性差,末端易水质恶化 环状:可靠性高,投资大(可能会考优缺点) 4.给水管网布置的总要求 1)供给用户所需的水量 2)保证用户足够的水压 3)保证不间断供水 4)保障用户饮水安全5.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原则(简答题) 1)前瞻性——按照城市规划来布置管网,考 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性,留有充分 的发展余地。 2)安全性——保证管网安全可靠,当局部管 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可接受的 最小程度 3)全面性——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

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经济性——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 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减少拆迁, 少占农田 5)层次性——先确定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2~3级 管线综合——协调好与其它管道电缆和道 路等工程的关系 6.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环状网和枝装网 枝装网——供水安全性差,末端水质恶化严重,造价低 环状网——供水安全性好,造价高。 1)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枝装网,以后逐步连成环状; 2)供水安全性较低的边缘地区工矿企业可采用环状网 7.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注意事项(可能有填空题) 1)与城市平面布置图和规划图一致,一般敷设在道路下,应避免在高级路面下通过。 2)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泵站到水池、水塔、

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目录 摘要 (1) 引言 (4) 第一章系统分析 (5) 1.1系统的初步调查 (5) 1.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7) 1.3系统的详细调查 (8) 1.4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9) 1.5项目开发计划 (9) 第二章需求分析 (10) 2.1业务流程图 (10) 2.2数据流程图 (13) 2.3数据字典 (24)

2.4代码设计 (31) 第三章概要设计 (34) 3.1系统模块结构图设计(HIPO图) (34) 3.2数据库概念设计 (40) 3.2.1实体关系图(E-R图) (40) 3.2.2实体和联系 (43) 第四章详细设计 (44) 4.1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44) 4.2数据库的实现 (45) 4.3程序流程图 (46) 4.4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49) 4.5历史信息管理 (49) 4.6人机界面设计 (49) 4.6.1输入设计 (50) 4.6.2输出设计 (52) 第五章系统实施 (54) 5.1编程过程与特点 (54) 5.2系统测试 (55) 5.2.1系统测试的原则 (55) 5.2.2系统测试的方法 (55) 5.3系统运行维护 (58) 第六章论文小结 (60)

6.1系统的功能 (60) 6.2系统的特点 (60) 6.3系统评估与改进方向 (61) 6.4开发体会与收获 (61) 参考文献 (62) 附录1 系统使用说明书 (63) 附录2 部分程序代码 (67) 引言 宝冶机动公司是宝冶总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它有四十年的历史。其主要是机械动力安装及运输、机械设备租赁。其主要技术成分较 简单。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政建设项目的增多,机动 公司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增了设备、技术人员、以及一些辅助的资料、图书。由于图书资料、读者增多,造成资料管理的工作量大, 重复量大,费时费力。资料文档管理易出现遗漏及错误。公司也认 识到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决定在硬件方面给每位资料员配置一台 电脑,并组建全公司的局域网;在软件方面由于考虑到市场上出售 的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并不能十分适当地 符合我公司管理工作的需要。经研究,公司决定自行开发一套适应 我公司信息管理需要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侧重点先放在图书、资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英文缩写是(C)。 A.SA B.OOD C.OOP D.OOA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D)D.瀑布模型 3.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分析阶段的正式文档是(B)B.系统分析报告 4.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5.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C)C.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6.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C)。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8.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决策)。 8.执行层或称作业层的管理属于(C)。C.基层管理 9.战略级管理属于(B)。B、高层管理 10.C/S 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 11.人们通常用下面的英文缩写表示会计信息系统 C. AIS 12.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B. 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13.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可行性报告 14.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B)。B.非结构化决策 18.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8.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B)。B.战略计划子系统 19.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B)。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1. 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A. 总体规划阶段 13.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结构是按(B)划分的。B.管理职能 14.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可分为多个子系统,其结构为(C)。C.层次结构 15.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A)。A.管理职能结构 16.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C. 系统是什么 1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 1.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A.数据流图 2.下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B)。B.数据耦合 3.总体规划的目的包括D.保证信息共享、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使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4.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A)。A.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 5.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 B)。B.强 6.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B)。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7.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 C )。C.耦合 8.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C )。C.可行性报告 9.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C )。C.分段切换 10.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以便说明C.系统怎 么干 11.系统测试的对象是(D)。D.整个系统 12.系统测试的正确定义是(A)。A.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13.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总体规划阶段 14.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 )。C.系统设计说明书

浓度问题专题练习题附解答

浓度问题专题练习题附解答 1,有含盐15%的盐水20千克,要使盐水的浓度变为20%,需加盐多少千克 解:设加盐χ千克,由题意: x x ++?20%1520=20% 解得:χ=(千克) 答:需加盐千克。 2,甲容器中有浓度为20%的糖水600克,乙容器中有浓度为10%的糖水400克,分别从甲和乙容器中取出相同重量的糖水,把从甲中取出的倒人乙中,把从乙中取出的倒人甲中.现在甲、乙两个容器中糖水浓度相同。那么甲容器现在糖水浓度是多少 解法(一):设从甲、乙容器中取出相同重量糖水为a ,由题意: 600%10%20)600(a a ?+?-=400 %20%10)400(a a ?+?- 解得:a = 240(克),则甲容器现在糖水浓度为: 600%10%20)600(a a ?+?-=600 240%10120?-=16% 解法(二):由于混合后甲、乙两个容器中糖水浓度相同,因此,可以把混合后甲、乙两容器中相同浓度的糖水倒入同一个容器中,而浓度不会改变,由此,则甲容器现在糖水浓度为: 400 600%10400%20600+?+?×100%=16% 答:甲容器现在糖水浓度为16%. 3,现有浓度为16%的盐水40克,要想得到20%的盐水,应怎样做 解:方法一,加盐:设加盐χ克,有: x x ++?40%1640= 20% 解得:χ=2(克).答:可加盐2克 方法二,蒸发水分:设蒸发的水为y 克,有: y -?40%1640= 20% 解得:y=8(克). 答:可蒸发掉水分8克. 4,有两个装满糖水的桶,大桶内装有含糖4%的糖水60千克,小桶内装有含糖20%的糖水40千克,各取出多少千克分别放入对方桶内,才能使它们的含糖率相等 解:设各取出χ千克,由题意: 60%20%4)60(x x ?+?-=40 %4%20)40(x x ?+?-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它包括Ma、Me、及Mi三者,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P-102 1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P-103 11、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P-103 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网上搜索的) 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15、缺氧呼吸: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缺氧呼吸。 16、同化作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氨氮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并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17、生物膜法(P190):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18、物理净化(P7):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19、化学净化(P-7):是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20、生物净化(P-7):是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二、填空 1、污水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雨水、城镇污水 2、表示污水化学性质的污染指标:可分为有机指标(生化需氧量(BOD) 、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C)、油类污染物、酚类污染物、表面活性剂、有机碱、有机农药、苯类化合物)和无机指标( PH、植物营养元素、重金属、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有毒物(总砷、含硫化合物、氰化物) 3、水体自净分类: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4、根据地域,污水排放标准分为哪些? 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分为国家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 5、沉淀类型 6-404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整理版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2 一、单选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 A.自然系统 B.人工系统 C.信息处理系统 D.抽象系统 2.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系统提出服务请求,系统完成服务后通过终端即时回答用户,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属于()。 A.计算机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实时处理系统 D.分布处理系统 3.关系模型是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模型。 A.层次 B.网状 C.一维表 D.二维表 4.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A和B 5.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6.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和人员培训工作。 A.系统说明书 B.系统实施方案 C.系统使用说明书 D.系统测试报告 7.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 B.分片式 C.重复式 D.混合式 8.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 C.系统收益 D.投资回收效益 9.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试运行转换 D.分阶段转换 10.层次码是一种()。 A. 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记码 D.缩写码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系统。 2.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和()。 4.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系统开发过程分三个阶段:即()、()和

给水处理期末复习

第14章给水处理概论 1.原水中的杂质按尺寸大小分类有:①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者上浮,一般是大颗粒泥沙及矿物废渣。②胶体:颗粒尺寸偏小,在水中长期静量也难下沉。(一般带负电荷)③溶解杂志:与水构成均相体系,外观透明,属于真溶液。(包括有机体和无机体) 2.各种天然水源的水质特点:(1)地下水:悬浮物和胶质含量少,水质清澈,水质水温较稳定,含盐量和硬度高。(2)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悬浮物和胶态杂质含量多,浊度高于地下水,含盐量和硬度低,易受其他各种人为污染,水温不稳定。(3)湖泊和水库水:浊度低,含藻类较多,易受废水污染,含盐量比河水高。(4)海水:含盐量高。 3.生活饮用水标准: (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浊度:1NTU,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色度15(铂钴色度单位)PH值6.5到8.5之间 (2)毒理学指标 (3)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100(CFO/ml),总大肠菌数3个/L 游离系数出厂水中≥0.3mg/L,官网材料水中≥0.05mg/L 4.给水处理方法:常规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1)澄清(混凝、沉淀、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粒。(2)除臭除味:澄清消毒达不到水质要求时才采用的特殊处理方法。(3)除铁、锰、氟。(4)软化:去除水中钙镁离子,减小硬度,特别用于地下水的处理。(5)淡化和除盐:处理对象是水中的各种盐类,包括阴阳离子(海水)。(6)水的冷却:工业生产中循环冷却水系统所用的工艺。(7)腐蚀和结垢控制。(8)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5.处理工艺 a,江河水:常规处理工艺。b,湖泊水,水库水:预处理(去除藻类)。c,高浊度水:预处理池。d,有机物含量高:爆气,生物降解。e,水处理后仍有异味:深度处理,活性碳吸附。f,地下水:只要消毒,冷却水,只需要过滤,消毒。g,低浊度江河水:快速絮凝,消毒。 6、试举出3种质量传递机理的实例。 答:质量传递输可分为:主流传递;分子扩散传递;紊流扩散传递。 1)、主流传递:在平流池中,物质将随水流作水平迁移。物质在水平方向的浓度变化,是由主流迁移和化学引起的。 2)、分子扩散传递:在静止或作层流运动的液体中,存在浓度梯度的话,高浓度区内的组分总是向低浓度区迁移,最终趋于均匀分布状态,浓度梯度消失。如平流池等。 3)、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水流往往处于紊流状态。水处理构筑物中绝大部分都是紊流扩散。 7、3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是什么?研究理想反应器对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有何作用。 答:3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如下 1)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中的反应:不存在由物质迁移而导致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且假定是在恒温下操作。 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反应器内物料完全均匀混合且与输出产物相同的假定,且是在恒温下操作。 3)推流型反应器:反应器内的物料仅以相同流速平行流动,而无扩散作用,这种流型唯一的质量传递就是平行流动的主流传递。 4)在水处理方面引入反应器理论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物理过程等。例如,氯化消毒池,除铁、除锰滤池、生物滤池、絮凝池、沉淀池等等,甚至一段河流自净过程都可应用反应器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介绍反应器概念,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分析研究水处理工艺设备的方法和思路。 8、了解《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各项指标的意义。 答:在《标准》中所列的水质项目可分成以下几类。一类属于感官性状方面的要求,如不的水度、色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二次函数最值问题解答题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

二次函数最值专项练习60题 1.画出抛物线y=4(x﹣3)2+2的大致图象,写出它的最值和增减性. 2.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A(﹣1,0)、B(2,3)两点,求出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通过配方法求出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和二次函数的最大值. 3.已知二次函数y=x2﹣x﹣2及实数a>﹣2,求 (1)函数在一2<x≤a的最小值; (2)函数在a≤x≤a+2的最小值. 4.已知函数y=x2+2ax+a2﹣1在0≤x≤3范围内有最大值24最小值3,求实数a的值. 5.我们知道任何实数的平方一定是一个非负数,即:(a+b)2≥0,且﹣(a+b)2≤0.据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推理: ∵x2+2x+3=(x2+2x+1)+2=(x+1)2+2,而(x+1)2≥0 ∴(x+1)2+2≥2,故x2+2x+3的最小值是2. 试根据以上方法判断代数式3y2﹣6y+11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有,请求出它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6.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8cm,∠B=30°,若边长AB=x(cm). (1)写出?ABCD的面积y(cm2)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x取什么值时,y的值最大?并求最大值. 7.求函数y=2x2﹣ax+1当0≤x≤1时的最小值. 8.已知m,n是关于x的方程x2﹣2ax+a+6=0的两实根,求y=(m﹣1)2+(n﹣1)2的最小值. 9.当﹣1≤x≤2时,求函数y=f(x)=2x2﹣4ax+a2+2a+2的最小值,并求最小值为﹣1时,a的所有可能的值.10.已知二次函数y=x2﹣6x+m的最小值为1,求m的值.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信息的一般定义: 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信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 ?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 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 ?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 (1)产品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 (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内涵剖析: (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 (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 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有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的创建(生产/发布):机构、网络、规范性 信息采集 信息组织:序化、有效的系统 信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 信息利用:价值实现 信息清理(销毁/回收) 第2章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的分类 a)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非生物与其他生物) b)人与人的信息交流 c)人与人信息交流的社会性特征 信息交流的定义: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认知主体之间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数据、知识和事实等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共时信息交流:横向(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 历时信息交流:纵向(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 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5 一、填空题 1.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三部分。 2.数据字典包括()、()和()三种表。 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的方法有:工具集成法、()和()。 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 5.系统分析工作的关键点或称工作要点在于()和()。 6的中文含义是()。 7. ()和物理模型的主要差别就是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差别。 8. ()特指系统的保密功能和防病毒功能,是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之一。 9. ()是代码设计的首要任务。 10.模块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三种。 二、单项单选题 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

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 B.输入 C.处理 D.输出 2.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和B 3.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4.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对象是()的决策。 A.结构化 B.管理 C.半结构化 D.经济 5.数据库结构的三个模式中,()是数据库结构的核心。 A.模式 B.存储模式 C.子模式 D.模式与子模式 6.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7.从程序的逻辑结构入手进行测试的方法是()。 A.白盒测试 B.黑盒测试 C.全面测试 D.部分测试 8. 对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提高管理效率属于的()。 A.间接效益 B.直接效益 C.管理效益 D.开发效益 9.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是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中组织内部所需的()。 A.技术性条件 B.非技术性条件 C.管理基础条件 D.人才基础条件

水资源综合利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水资源综合利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 1、水资源的定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答: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发展密切相关,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 2、水资源的三个基本特征:有效性、可控性、再生性。 3、构成水资源的三个前提(要素):可使用性、可获得性、可天然性。 4、水资源的五个特征:循环再生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利用 的多样性(综合性)、利害的两重性。 5、以水域地表面的相互位置关系(或者说是赋存条件)来划分,水资源划分为: 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分为:补给资源、储存资源。地下水资源有:补给量、储存量、消耗量。 第一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1、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大致可划分为那三个阶段? 答:(1)、初期单一目标水资源开发,以需定供的自取阶段; (2)、多目标开发,以供定需,综合利用,重视水质,合理利用和科学管水阶段; (3)、与水协调共处,全面节水,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阶段。 2、全球水资源面临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答:(1)、水资源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 (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突出。 3、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1)、需水增长,供需矛盾尖锐; (2)、水资源浪费,用水效率偏低; (3)、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4)、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4、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有哪些原则?并作简要解释。 答:(1)、全面规划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2)、协调发展原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协调; (3)、可持续利用原则;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适合的模式与对策,提供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发、利 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的重点; (5)、依法治水原则;在国家法律框架范围内,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突出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客观分析水 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问题,规范和调节水事活动; (6)、科学治水原则;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5、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类型有哪些? 答:(1)、流域规划 (2)、跨流域水资源规划 (3)、区域水利规划 (4)、专门水资源规划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供需平衡 1、水资源的利用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其利用方式可分为:河道内用水和河 道外用水两类。 2、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涵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答:其涵义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3、可供水量的定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资料

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阅卷人签字: 试题总页数:7

____ 级课程考试试题 共7页 考试科目: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 姓名:学号: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关于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的说法出自(B) A.西蒙; B.香农; C.《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标准规范》;; 2. 战略信息主要用于确立企业的目标。(C) A.战术; B.利润; C.组织; D.财务 3. 战略计划子系统是供使用的系统。(C) A.计算机操作人员; B.信息处理人员; C.高层决策者; D.中层管理者 4. 管理层次中,主要职能是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分析和制定该组织长远目标及政策的是(A) A.高层管理; B.中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职能层管理 5的特点有(D) A.根本性的; B.彻底的; C.巨大的; D.以上均对 6?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是在计算机硬件发展的(C) A.第二代; B.第三代; C.第四代; D.第五代 7?网络互联设备中,具有流量控制功能的是(B) A.网桥; B.路由器; C.中继器; D.集成 8?关于、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B) 包括、;包括、;包括、; D.三者平行

10. 中,选择了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同时又选择了级联删除相关记录”则在删除主表 中的记录时,相关表中的相关信息(A) A.自动删除; B.条件删除; C.没有变化; D.完全更新 11. 是指(B) A.企业系统规划法; B.关键成功因素法; C.企业系统法; D.关键因素法 12. 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步骤中,分为可视化设计和代码设计两个阶段的是(D) A.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13. 下列不属于系统可行性分析的是(C) A.经济可行性; B.技术可行性; C.隐见的可行性; D.管理上的可行性 14. 数据字典中,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是(B) A.数据结构; B.数据元素; C.数据流; D.数据存 15. 关于代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惟一地标识系统中的某一事物; B.是人和机器的共同语言; C.它以简短的文字形式代替具体的数字说明; D.主要任务就是提供给信息系统所需使用的代码标准 16. 下列不属于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的是(D) A.系统吞吐量; B.系统响应时间; C.系统处理方式; D.系统的输出方式 17. 下列不属于系统转换方式的是(C)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垂直转换; D.分段转换 18. 对项目的正向风险不应采取的策略是(B) A.开拓; B.自留; C.分享; D.强化 19. 下列可以放大增强信号的网络互联设备是(A) A.中继器; B.集线器; C.网桥; D.路由器 20. 数据字典中数据存储的条目主要描述该数据存储的(D) A.结构; B.有关的数据流; C.查询要求; D.以上均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管理信息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