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认知隐喻识别研究述评

国外认知隐喻识别研究述评
国外认知隐喻识别研究述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第31卷第1期2018年1月

Vol.31No.1Jan.2018

国外认知隐喻识别研究述评

姚志英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认知模式。近年来,认知隐喻一直是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国

内学界并没有对隐喻识别(隐喻分析的关键步骤)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此,首先梳理了隐喻识别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和评述了国外隐喻识别方法,以期对隐喻识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从而更好地进行隐喻分析。[关键词]

认知隐喻;隐喻识别;述评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SK2015B03);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7A0422);

外研社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项目(2017050902)[作者简介]

姚志英(1969-),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随着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蓬勃发展,认知隐喻理论及其应用早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认知隐喻理论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并得到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和应用。可是,隐喻研究和分析必然涉及的一个关键性前提问题——隐喻识别的方法或程序,学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完全达成共识。但是,也有少数国外隐喻研究者意识到或提出这个问题。Deignan ,Charteris-Black 和Koller 均指出,隐喻性表达的识别(尤其是在语料库中)之所以复

杂困难,是因为缺乏一个统一的隐喻识别标准。

[1-4]

隐喻概念的理解和定义、隐喻分类标准等因素都会对隐喻识别的过程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事实上,在进行隐喻分析之前,隐喻研究者必须明确其研究所涉及的隐喻标准(即:什么算作是隐喻)。明确隐喻标准有利于保证研究的客观性,有助于其他学者对该研究进行重复验证性研究。但是,很多研究者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没有在自己的研究中非常详细地陈述其对隐喻的理解及识别标准,而是直

接呈现分析结果(相关的隐喻性表达、概念隐喻或分析数据)。目前,也有一些比较具有影响力,并广为其他学者所采用的隐喻识别方法,例如:Char?teris-Black 及Deignan 的基于语料库的隐喻识别

法,[3,5]Pragglejaz Group 的MIP ,[6]

Steen 团队的MIPVU 。[7]然而国内很少有学者对隐喻识别问题

进行深入探讨。本文梳理了隐喻识别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介绍和评述了国外的隐喻识别方法,指出了隐喻识别中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对以后的隐喻识别工作和研究有所启示。

一、隐喻识别涉及的相关概念

(一)隐喻的定义

在隐喻识别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必然影响我们对隐喻构成的直觉判断。如果想识别语篇或话语中的隐喻,首先要明确隐喻的定义,即什么样的语言(思维概念的表征)才能被称为隐喻。传统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格,纯粹的语言现

-

---115

隐喻认知论文

探索隐喻认知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理论这一认知手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隐喻就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联想,这种联想是随着认知能力发展而来的。因此,具有想象机制的隐喻成为认知语义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它不仅能拓宽人们的思维还能丰富我们的语言。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把隐喻认知功能渗透给学生,将会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隐喻还能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使文化交流更为有效。 关键词:隐喻;认知;外语教学;日语 一、隐喻与认知 西方关于隐喻历史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日语中的“メタファー”一词就是源自希腊语“metaphora”。隐喻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段,但是1980年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此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的全面开始,随着隐喻认知的深入发展进一步证实了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现象。Lakoff & Johnson 认为隐喻的基本作用是从源范畴向目标范畴的语义延伸,即通过已知熟悉的概念去表达未知陌生的概念。 二、隐喻的分类及说明 隐喻利用已知概念表达未知概念需要人们通过认知构建一种客观事物的关联,莱考夫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列举的隐喻大致分为三类,即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下面将举例分析这三类的区别及使用情况。 (一)结构隐喻是人们利用熟知概念的结构来构造陌生的概念,用熟知框架的词语来套用陌生领域的词语所产生的一词多用现象。(1)恋愛は旅である。/恋爱是一场旅行。 旅人→恋人 旅の目的地→恋愛の目的 旅の道のり→恋愛の進展過程 旅の障害物→恋愛の進展の妨げ、トラブル 在这个结构隐喻中人们将“旅行”的特征映射到“恋爱”中,爱人在爱情的路上要经历酸甜苦辣,而旅行者在旅途中会经历困难挫折。在上例中“旅行”是原范畴,“恋爱”是目标范畴,人们利用已经事物构建对陌生事物的认知,旅行者对应爱人,旅行的进展对应恋爱的发展,旅行的目的地对应恋爱的目的,恋爱发展中遇到的误会及摩擦对应旅行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時は金なり。/时间就是金钱。

“内”“外”的隐喻认知分析

“内”“外”的隐喻认知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是行为的基础。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容器隐喻,重点讨论“内”和“外”这两个概念的意义,旨在寻求“内”和“外”的语言规律。 标签:认知语言学隐喻内外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人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是行为的基础。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是隐喻方式的。”[1]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研究,隐喻主要有三大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2]。实体隐喻是以人们生活的物质为基础,把物质看成实体,组建一系列抽象的隐喻概念意义。在实体隐喻中地位较重要的是“容器”隐喻。人们在认识外部世界时,通过对自身的了解投射到对其他具体空间领域和日常生活经验等抽象事物上,从而了解身体以外的其他事物、事件或状态,这样也可将其他事物或事件等看成是人的身体,想象成是一种容器并概念化,于是就产生了容器隐喻。”[3]容器隐喻有边界,有内外之分。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容器隐喻,重点讨论“内”和“外”这两个概念的意义,旨在寻求“内”和“外”的语言规律。 二、“内”“外”的隐喻意义 (一)容器隐喻意象图式的形成过程 容器隐喻属于常规隐喻中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实体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即容器隐喻之下是一个基于“内外”关系的抽象的“容器图式”。由于人体是一个三维容器,有“吃进”“吸入”“呼出”和“排除”等生理现象,还有“走进”“走出”等一系列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空间关系,从而形成容器图式。[4]人们可以通过对自己身体和身体经验的了解,投射到其他抽象经验的领域,以形成隐喻概念或概念隐喻。这样,在我们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出现的结构——容器,便对人类有了特殊的意义。在容器图式这种认知模式的指导下,我们就可以把凡是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空间都作为容器:城内/外、党内/外、朝廷内/外、关内/外、国内/外、校内/外、海内/外、山外、村外、屋外、野外、天外、言外、外乡、外地。然后人们进一步将这一容器概念影射到更为抽象的领域,把时间、思想、状态、事件、距离、范围、社会关系等看成是一个容器,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容器隐喻。下面举三例作进一步说明: (1)他做了个深呼吸,把新鲜的空气吸入体内。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 Reviews on Metaphor Study 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 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 up the shorta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 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历史上首位对隐喻产生兴趣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束定芳2000)。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解释就是将隐喻看作了一种修辞手段。他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祖多的研究,例如G. La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的观点展开的(林书武1996)。他还指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得隐形比较,也就是说隐喻就是一种明喻,他们之间的差别甚少,其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根据以上观点,亚氏对隐喻的理解被成为“对比论”。 公元前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就隐喻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替代论”。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育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束定芳2000)。如: (1)He is a pig. 例(1)中,“pig”是用来替代“a lazy man”这一直接说法的。 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规性语言表达,它是一种修辞方式。就亚

国外认知隐喻识别研究述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第31卷第1期2018年1月 Vol.31No.1Jan.2018 国外认知隐喻识别研究述评 姚志英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认知模式。近年来,认知隐喻一直是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国 内学界并没有对隐喻识别(隐喻分析的关键步骤)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此,首先梳理了隐喻识别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和评述了国外隐喻识别方法,以期对隐喻识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从而更好地进行隐喻分析。[关键词] 认知隐喻;隐喻识别;述评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SK2015B03);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7A0422); 外研社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项目(2017050902)[作者简介] 姚志英(1969-),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随着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蓬勃发展,认知隐喻理论及其应用早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认知隐喻理论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并得到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和应用。可是,隐喻研究和分析必然涉及的一个关键性前提问题——隐喻识别的方法或程序,学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完全达成共识。但是,也有少数国外隐喻研究者意识到或提出这个问题。Deignan ,Charteris-Black 和Koller 均指出,隐喻性表达的识别(尤其是在语料库中)之所以复 杂困难,是因为缺乏一个统一的隐喻识别标准。 [1-4] 隐喻概念的理解和定义、隐喻分类标准等因素都会对隐喻识别的过程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事实上,在进行隐喻分析之前,隐喻研究者必须明确其研究所涉及的隐喻标准(即:什么算作是隐喻)。明确隐喻标准有利于保证研究的客观性,有助于其他学者对该研究进行重复验证性研究。但是,很多研究者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没有在自己的研究中非常详细地陈述其对隐喻的理解及识别标准,而是直 接呈现分析结果(相关的隐喻性表达、概念隐喻或分析数据)。目前,也有一些比较具有影响力,并广为其他学者所采用的隐喻识别方法,例如:Char?teris-Black 及Deignan 的基于语料库的隐喻识别 法,[3,5]Pragglejaz Group 的MIP ,[6] Steen 团队的MIPVU 。[7]然而国内很少有学者对隐喻识别问题 进行深入探讨。本文梳理了隐喻识别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介绍和评述了国外的隐喻识别方法,指出了隐喻识别中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对以后的隐喻识别工作和研究有所启示。 一、隐喻识别涉及的相关概念 (一)隐喻的定义 在隐喻识别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必然影响我们对隐喻构成的直觉判断。如果想识别语篇或话语中的隐喻,首先要明确隐喻的定义,即什么样的语言(思维概念的表征)才能被称为隐喻。传统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格,纯粹的语言现 - ---115

英汉语-恐惧-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英汉语"恐惧"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作者:陈家旭, CHEN Jia-xu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爱尔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 刊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24(1) 被引用次数:12次 参考文献(6条) 1.叶奕乾普通心理学 1997 2.Kovecses Zoltan Metaphors of Anger,Pride,and love:A Lexical Approach to the Structure of Concepts 1990 https://www.360docs.net/doc/6416521887.html,koffG;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4.Ning Yu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1998 https://www.360docs.net/doc/6416521887.html,koff G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1987 https://www.360docs.net/doc/6416521887.html,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199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陈家旭.Chen Jiaxu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2.罗晓燕英汉"嫉妒"情感隐喻的体验哲学和文化阐释[期刊论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5) 3.杨瑶.Yang Yao英汉语"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对比[期刊论文]-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秦耀咏.QIN Yao-yong英、汉情感隐喻认知比较[期刊论文]-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23(2) 5.吕文静.LV Wen-jing英汉"焦虑"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期刊论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2) 6.曹蕾英汉"红"之情感隐喻意义对比分析[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7) 7.卓静单一型情感隐喻和冲突型情感隐喻的认知构建[学位论文]2006 8.孙毅.SUN Yi汉语"心"义族衍生的隐喻路径求索[期刊论文]-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39(1) 9.程浩.CHENG Hao汉英体育语言中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外语研究2005(6) 10.樊辉.宫雪.戴卫平刍议"心"的隐喻[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5) 引证文献(12条) 1.李荣娟儿童的创造性隐喻和外语学习[期刊论文]-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2) 2.武贝贝从隐喻认知角度看汉语中“忧愁”的情感表达[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3(10) 3.欧国芳汉式英语原因分析及英语教学对策探讨[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9) 4.谢暮松英汉隐喻认知异同的根源分析[期刊论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2) 5.向友青英汉"恐惧"的认知原型研究[期刊论文]-怀化学院学报 2010(6) 6.胡玲玲英汉“恐惧”情感隐喻对比分析[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3(55) 7.金花漫奥巴马就职演说辞的隐喻特色解读[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 8.金花漫英汉语"火"词语的情感隐喻认知[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9.袁红梅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期刊论文]-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9(4) 10.胡越坚.王菊兰浅析英汉"心"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期刊论文]-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动物隐喻的认知研究_

Chapter 1 Introduction Animal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life of human beings. From a biological viewpoint, human beings are a genus of animals.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have a lot in common in terms of gene, physical features, actions, and behaviors, etc. Owing to frequent contact with animals, human beings create many animal words in their languages.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our everyday life, not only in language, but also in our thought and action. Traditionally or rhetorically, metaphor is regarded as a matter of language, whose typical form is “A is B”, and as an implicit comparison between a metaphorical expression and a literal paraphrase based on underlying analogy or similarity in order to achieve certain aesthetic effect. Take the example “Sam is a lion”, when Sam is compared to lion—brave, proud, ferocious, it is more vivid than the plain phrase “Sam is brave”. Here it is a metaphor not in a narrow linguistic sense, but in the sense of rich and complex cognitive models. According to Lakoff and Johnson (1980), a metaphoric cognitive model is a way to structure the knowledge of one domain by mapping onto its concepts and the relations from an existing domain which people are already familiar with. Metaphor in this sense is not a mere linguistic device used only for the figurative embellishment of language, but also a fundamental way of learning and structuring conceptual systems. Furthermore, it is a part of everyday discourse. In my thesis I choose animals as my research target just because few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animal metaphors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and most papers regarding animals only explain some simple cultural phenomena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my thesis I attempt to find how animal words are mapped onto human beings and other domains. While mak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im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 focus on a discussion of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of animal metaphor in the two languages by making an exploration into cross-cultural metaphors on its cognitive basis and cultural variation.

工作沉浸述评及展望

2012年第21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2No.21 收稿日期:2012-06-04,修回日期:2012-10-10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21.034 工作沉浸研究述评及展望 祝丽怜1,陈志霞 2 (1.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2.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工作沉浸是指个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短时间的高峰体验,主要由专注、工作享受、内在工作动机三个核心要素所构成。目前使用较多的相关测量工具主要是Bakker 工作沉浸量表。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工作特征、工作资源及相关工作态度等方面,其结果变量主要涉及工作绩效、离职倾向和积极情绪等因素。未来研究主要应在工作沉浸构成要素及其内在机制、测量工具的本土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开展更多工作。 关键词:工作沉浸;内在工作动机;工作资源;工作绩效中图分类号:F272.92;F2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21-0151-04 Review and Prospect of Work -related Flow ZHU Lilian ,CHEN Zhixia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Work -related flow is a short -term peak experience at work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bsorption ,work enjoy-ment and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mainly used is the Work -related Flow Inventory (WOLF )which is generated by Bakker.The affecting factors include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resources and related working attitude.Its consequence variables involve job performance and so on.An avenu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flow is to examin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ree elements.Second ,it will be relevant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re-lated flow and work engagement.Third ,the culture adopt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is relavant.Fourth ,the diversity of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used.Finally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research is still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concerned with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and related mechanism research.Key words :work -related flow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 ;job resource ;job performance 1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 通 过对科学家、作曲家、作家以及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当从事一种可控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且需要一定的技能、受内在动机驱使时,人们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狂喜状态,感受到一种“流动”的存在和幸福生活的美好体验,这种状态就是“沉浸(flow ,又译作心 流、富乐、沉醉感等)”[1] 。沉浸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国外学者针对日常生活、工作、休闲、运动、学习、人际交往、艺术创作和网络虚拟空间 等诸多领域的沉浸体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5] 。Csikszentmihalyi 和LeFevre 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沉浸或畅快体验都来自工作而不是自由休闲活动,人们在有责任的活动中往往比在无责任的活动中会更多 地体验到沉浸感[4] 。Schallberger 和Pfister 也认为,沉浸主要由高积极性活动体验构成,这种体验更多 发生在工作中而不是休闲活动中[6] 。Rheinberg 等的研究也发现,工作中沉浸体验分数较高,而休闲时 间中快乐/满意的分数比较高[7] 。 2工作沉浸的内涵结构及测量 2.1 工作沉浸的内涵和结构 根据Csikszentmihalyi 的定义,沉浸也称为乐观体验(optimal experience ),是指个体专注于活动时,由内在快乐所引发的被活动深深吸引的状态,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完全投入到所参与活动或任务中的、 自我享受的特殊状态[8] 。该心理状态具有以下九个 特征[9] :①挑战和技能平衡;②行动-意识融合;③目标清晰;④反馈明确;⑤高度专注;⑥控制感;⑦自我意识消失;⑧时间转换;⑨自带目的性。一般来说,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当人们意识到情境的挑战性恰好与自身能力之间达到平衡状态时,沉浸体验都可能出现。Jackson 和Marsh 把该理论引入到运动心理学领域,并将其界定为一种最佳乐观体验,即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一项任务中并创造出 发挥最佳运动水平的意识状态[10] 。 2005年Bakker 正式把沉浸的概念引入组织行为

国内外隐喻研究简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416521887.html, 国内外隐喻研究简述 作者:陈婷婷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11期 内容摘要:隐喻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学者们不仅从隐喻理论本身出发,更有结合其他领域如外语教学、语料库等进行研究。本文简述了国内外隐喻研究的发展历史及主要观点。 关键词:隐喻认知 隐喻研究在国内外都有悠久的历史,尤其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隐喻更成为当前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并逐步涉及到很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探讨。 一.国外隐喻研究 在现代西方隐喻研究著作中,metaphor(隐喻)可以指语言中的隐喻性文字表述,或者指制约语言隐喻性表述的思维机制,甚至指概念化过程本身。国外的隐喻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 1.替代论 最早的隐喻者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个词直接代替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词之间属于一种对比关系。这种替代论把其看作是加工语言的手段,而没有把隐喻和人类的语言交际结合起来,缺陷在于难以确定准确的替代方式,仅仅分析了可以互为取代的可能性。 2.比较论 亚里士多德由替代论发展形成比较论——隐喻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或者说是明喻的缩略,这种理论符合人们的直觉。与替代论相比,比较论将隐喻研究置于更大的拓展空间;但仍局限于语言本身,并没有涉及到人的思维和符号的使用问题,这明显区别于我们现在对隐喻概念的理解。 3.互动论 1936年,Richards在《修辞哲学》中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他认为:1)语言实质上是隐喻的;2)隐喻存在两个方面:主体和喻源。由于主体和喻源这两个成分的概念中存在着共同点,因而主体和喻源之间可以产生互动。(胡壮麟,2004)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武术教学国外研究综述综述

武术教学外文文献综述 1.0武术的英语翻译 在英语中,武术一般有两种翻译:“Martial Art”及“Wushu”,非正式翻译“Kongfu”。从维基百科查询,可以得知在英语中,“Martial Art”的定义与概念大于“Wushu”。后者是前者的分类之一。定义解释如下: “Martial Art”通常是广义的武术,指经过整理传承的搏击训练体系,通常可以防身、参与竞技、身体健康、娱乐甚至帮助人类进行精神及身体素质的发展。亦可以为技击艺术。如摔跤、跆拳道柔道等。在欧洲,武术传统(技击艺术)可以追溯故罗马。当时代表性的运动为拳击、摔跤及古希腊式搏击[1]。 “Wushu”②是狭义的武术,属于技击艺术的一种,指全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全接触式的中国传统技击艺术。也可以非正式的“Kongfu”代替。在中国又被称为国术,竞技性武术分为套路和散打。因此又可以翻译为“Chinese martial Art" [2] 2.0武术在国外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以“Martial Art”为关键字在“Primo Centre 学术资源索引”库搜索,得到35481条记录;以“Wushu”为关键字在“Primo Centre 学术资源索引”库中搜索,得到3697条记录。 查看前30篇,50%左右只有信息记录,显示标题作者等信息,无法展开全文,从文章类型看,20%左右为无关文章,60%以上皆为报道性文章,原刊登在一些文化、时政类报刊中。主要关于武术的分类、历史、传播、功能等。 关于武术在国外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Meir Shahar, 在《明代少林武术》一文得序言中提到“二十世纪见证了令人激动地文化交流,特别是随着中国的搏击技术开始在西方受欢迎起来。这种搏击技术以其独特的军事性、治疗性及宗教性目标为特色,少林的威名也通过武术得以广泛流传。”[3]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Kirsten Malmkj?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 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 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 11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从认知的角度看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

从认知的角度看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 发表时间:2009-09-21T10:05:04.950Z 来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罗红玲 [导读] 古今中外对隐喻的研究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贵阳550001 摘要:本文从认知隐喻观的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并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跨文化隐喻理解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英汉隐喻认知跨文化对比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metaphorical cogni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uo Hongling Abstract:By introdu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the article separately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points out tha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within metaphors,which will help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interpret them properly. Keywords: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sCognitionCross culturalContras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29-02 1.引言 古今中外对隐喻的研究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西方的隐喻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隐喻的研究一直局限在修辞学研究的范畴,从亚里士多德的“名词替换”到当代语用学家Mac Cormac的“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学者们试图从多维视角对隐喻进行阐释,但是在解释隐喻的深刻内涵方面遇到了问题。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一改传统的把隐喻看作纯语言现象的研究方法,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认知科学革命。其代表人物当属Lakoff和Johnson。他们认为,隐喻在口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现在思想与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概念体系决定了人们感知的内容及其行动方式。“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1] 2.当代隐喻认知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当今认知语言学主要有三种方法表征:经验观,突出观和注意观。认知语言学经验观认为,人是通过自身的经验认识世界的,或者说人类的认知以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因生活环境千差万别,在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对世界的不同认知结果,即经验具有文化差异。这些认知结果以概念的形式存在。和这些概念相对应的是语言表达形式。因此,研究语言表达中的概念隐喻,可以使我们了解人们是怎样认知自身和外部世界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2]。Lakoff的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理论在隐喻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Lakoff和Johson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这是对传统的“隐喻修辞观”的一种反叛。其理论指出了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概念性。80年代以来Lakoff不断发展和完善了隐喻理论,他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映射反映的是认知空间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他将隐喻分为空间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三种。 Lakoff在论证隐喻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同时,也认为隐喻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的(socially based),即隐喻是以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模式也在对隐喻理解起作用。因此理解、研究隐喻必须结合文化因素和认知因素来认识和展开。由于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的生成和理解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对英汉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就非常有意义了。本文作者探讨认知隐喻在英汉语言中的异同以及产生这种异同的深层原因,深化对概念隐喻的认知作用的认识,以求对认知化隐喻理论加深认识并对隐喻的理解有所启示。 3.英汉隐喻的共性分析 尽管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但它们中的很多隐喻表达方式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隐喻概念基础。这种跨语言的共核构成英汉隐喻能相互理解的基础,也是英汉隐喻中许多不谋而合的隐喻现象存在的终极原因。 3.1英汉隐喻在工作机制上的共同点。Lakoff和Johnson已经指出隐喻通常是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较易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他们进一步说明隐喻的本质即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这里所谓的“一种事情”即指的是始源域;“另一种事物”就是目标域。作为始源域的事物是隐喻的认知基础,通常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而作为目标域的往往是人们感到陌生的、抽象的东西。如Life is a journey这个隐喻是用较具体的、为人所经常体验的“journey”去映射“life”,而反向的映射几乎不能成立;其它诸如Time is money以及用空间关系表达抽象的时间感情的隐喻用法都可以说明隐喻的这种工作机制。从认知角度看这符合人们的一条基本认知原则,即从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弱的概念更为自然,英汉语言中的隐喻在工作机制上具有很多的相同点,即都体现的是由基本认知域到抽象复杂认知域的隐喻认知方式。 3.2英汉隐喻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这方面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英汉语言中对于情感的表达。研究表明在英汉语言中人们更多地运用隐喻概念表达情感而较少用直接方式表达。这种隐喻概念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理基础决定的。Lakoff对于“怒”进行的实例研究,以及林书武以英汉语料为基础的对“愤怒”的概念隐喻的研究都表明情感概念具有生理基础。如:“怒”常常是根据人的体温、热度和内压进行概念化的,人们发怒时的生理变化构成了语言对其进行概念的基础。所以,尽管隐喻概念在英汉语言中表达方式有些不同,但其基本隐喻概念是相同的:Anger is heat Anger is fire或Anger is gas in a container、汉语中的说法诸如:“一腔怒气郁结于心中”、“怒火中烧”、“火冒三丈”、“发泄怒火”等等。这些英汉语料都证明对情感的隐喻化表达具有相同的生理基础,并且体现出语言间的共性。 3.3英汉隐喻具有共同的认知物质基础。隐喻的物质基础指的是隐喻认知赖以产生的具体的、有形的、客观存在的实体。英汉语言中很大一部分隐喻来自于空间概念。根据方位主义( Localism )的观点,空间关系及其词语是最基本的。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最初的感知是从感知自身运动和空间环境开始的,在认知和语言发展过程中最初用于空间关系的词语后来被用来喻指时间状态、过程关系等抽象概念,这是概念隐喻认知的结果。如在英语中我们惯于用方向介词“up”和“down”来谈论我们的感受。“up”代表肯定、积极,而“down”代表否定、消极。如:“I’m feeling up”,“He is really down”等;在汉语中“上”通常与好事物相连,“下”通常与不好的事物相连。比如:“考上大学”,“赶上火车”,“上调”,“下场”,“下调”等。由于具有相同的认知物质基础,在这方面的汉英隐喻语言体现了很大的共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