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技术:静态地址转换+端口复用地址转换

其实在很多时候,网络中的服务器既为网络内部的客户提供网络服务,又同时为Internet中的用户提供访问服务。因此,如果采用端口复用地址转换或动态地址转换,将由于无法确定服务器的IP地址,而导致Internet用户无法实现对网络内部服务器的访问。此时,就应当采用静态地址转换+端口复用地址转换的NAT方式。也就是说,对服务器采用静态地址转换,以确保服务器拥有固定的合法IP地址。而对普通的客户计算机则采用端口复用地址转换,使所有用户都享有访问Internet的权力。

网络环境为:

局域网采用10Mb/s光纤,以城域网方式接入Internet。路由器选用拥有2个10/100 Mb/s自适应端口的Cisco 2611。内部网络使用的IP地址段为

10.18.100.1~10.18.104.254,局域网端口Ethernet 0的IP地址为10.18.100.1,子网掩码为255.255.0.0。网络分配的合法IP地址范围为211.82.220.80~211.82.220.87,连接ISP的端口Ethernet 1的IP地址为211.82.220.8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要求网络内部的所有计算机均可访问Internet,并且在Internet中提供Web、E-mail、FTP和Media等4种服务。

案例分析:

既然网络内的服务器要求能够被Internet访问到,那么,这部分主机必须拥有合法的IP地址,也就是说,服务器必须采用静态地址转换。其他计算机由于没有任何限制,所以,可采用端口复用地址转换的NAT方式。因此,服务器可采用内网址

10.18.100.1~10.18.100.254,并分别映射为一个合法的IP地址。其他计算机则采用内部网址10.18.101.1~172.16.104.254,并全部转换为一个合法的IP地址。

配置清单: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ip address 10.18.100.1 255.255.0.0 //定义局域网口IP地址

duplex auto

speed auto

ip nat inside //定义局域网口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ip address 211.82.220.81 255.255.255.248 //定义广域网口IP地址

duplex auto

speed auto

ip nat outside //定义广域网口

!

ip nat pool every 211.82.220.86 211.82.220.86 netmask 255.255.255.248 //定义合法IP地址池

access-list 1 permit 10.18.101.0 0.0.0.255 //定义本地访问列表1

access-list 1 premit 10.18.102.0 0.0.0.255

access-list 1 premit 10.18.103.0 0.0.0.255

access-list 1 premit 10.18.104.0 0.0.0.255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1 pool every overload //定义列表达1采用端口复用地址转换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18.100.10 211.82.220.82 //定义静态地址转换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18.100.11 211.82.220.83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18.100.12 211.82.220.84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18.100.13 211.82.220.85

NAT路由转换要点

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NAT实验 课程:网络设计与施工课程设计院(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网络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NAT 实验 (3) 一、设计背景 (3) 二、实验目的 (3) 三、实验要求 (3) 四、实验内容 (4) (一)路由器上配置动态NA T (4) 1.NAT (4) 2.路由器上配置动态NA T (6) (二)路由器上配置静态NA T (14) 1.静态路由转换的实现方式 (14) 2.路由器上配置静态NA T (15) 五、总结 (20)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21)

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设计题目 NAT 实验 已知 技术参数 和设计要 求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slation)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 Internet 接入方式和备种类型的网络中。原因很简单, NAT 不仅完美地解 决了 lP 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 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虽然 NAT 可以借助于某些代理服务器未实现,但考虑到运算成本和网 络性能,很多时候都是在路由器上来实现的。 设计内容与步骤 1. 熟悉 NAT 的实现方式有三种 2. 熟悉静态转换、动态转换和端口多路复用的特点 3. 熟悉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实现 4. 了解静态和动态转换的命令和特点 设计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1.知识准备,整体思路设计 2 小时 2.了解 NAT 的相关知识 4 小时 3.在路由器上配置动态和静态 NAT 12 小时 4.通过 show 、 debug 命令查看配置的效果 12 小时 5.课程设计说明书 10 小 设计考核要求 1.出勤 20% 2.答辩或演示30% 3.课程设计说明书 50%

思科NAT配置实例

CISCONAT配置 一、NAT简介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功能,就是指在一个网络内部,根据需要可以随意自定义的IP地址,而不需要经过申请。在网络内部,各计算机间通过内部的IP地址进行通讯。而当内部的计算机要与外部internet网络进行通讯时,具有NAT功能的设备(比如:路由器)负责将其内部的IP地址转换为合法的IP地址(即经过申请的IP地址)进行通信。 二、NAT 的应用环境: 情况1:一个企业不想让外部网络用户知道自己的网络内部结构,可以通过NAT将内部网络与外部Internet 隔离开,则外部用户根本不知道通过NAT设置的内部IP地址。 情况2:一个企业申请的合法Internet IP地址很少,而内部网络用户很多。可以通过NAT功能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公用一个合法IP与外部Internet 进行通信。 三、设置NAT所需路由器的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 设置NAT功能的路由器至少要有一个内部端口(Inside),一个外部端口(Outside)。内部端口连接的网络用户使用的是内部IP地址。内部端口可以为任意一个路由器端口。外部端口连接的是外部的网络,如Internet 。外部端口可以为路由器上的任意端口。 设置NAT功能的路由器的IOS应支持NAT功能(本文事例所用

路由器为Cisco2501,其IOS为11.2版本以上支持NAT功能)。四、关于NAT的几个概念: 内部本地地址(Inside local address):分配给内部网络中的计算机的内部IP地址。 内部合法地址(Inside global address):对外进入IP通信时,代表一个或多个内部本地地址的合法IP地址。需要申请才可取得的IP地址。 五、NAT的设置方法: NAT设置可以分为静态地址转换、动态地址转换、复用动态地址转换。 1、静态地址转换适用的环境 静态地址转换将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合法地址进行一对一的转换,且需要指定和哪个合法地址进行转换。如果内部网络有E-mail服务器或FTP服务器等可以为外部用户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器的IP地址必须采用静态地址转换,以便外部用户可以使用这些服务。 静态地址转换基本配置步骤: (1)、在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合法地址之间建立静态地址转换。在全局设置状态下输入: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内部本地地址内部合法地址(2)、指定连接网络的内部端口在端口设置状态下输入:ip nat inside (3)、指定连接外部网络的外部端口在端口设置状态下输入:

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实验

. . 实验 网络地址转换NAT 配置实验 学号 _________ 学生 _____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交换机/路由器配置 辅导教师:泰峰 任务一 利用动态NAPT 实现局域网访问互联网 [实验名称] 利用动态NAPT 实现局域网访问互联网。 [实验目的] 掌握网中所有主机连接到Internet 网时,通过端口号区分的复用部全局地址转换。 [背景描述] 你是某公司的网络管理员,公司只向ISP 申请了一个公网IP 地址,希望全公司的主机都能访问外网,请你实现。 [技术原理] NAT(网络地址转换或网络地址翻译),是指将网络地址从一个地址空间转换为另一个地址空间的行为。 NAT 将网络划分为部网络(inside)和外部网络(outside)两部分。局域网主机利用NAT 访问网络时,是将局域网部的本地地址转换为全局地址(互联网合法IP 地址)后转发数据包。 NAT 分为两种类型:NA T(网络地址转换)和NAP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T 是实现转换后一个本地IP 地址对应与一个全局地址。NAPT 是实现转换后多个IP 地址对应一个全局地址。目前网络中由于公网IP 地址紧缺,而局域网主机数较多,因此一般使用动态的NAPT 实现局域网多台主机共用一个或少数几个公网IP 访问互联网。 [实现功能] 允许部所有主机在公网地址缺乏的情况下可以访问外部网络。 [实验设备] R1762路由器(两台)、V .35线缆(1条)、PC (两台)直连线或交叉线(2) [实验拓扑] [实验步骤] 步骤1. 基本配置 192.17.4.1/24 F1/0 192.17.3.1/24 192.17.4.2/24 192.17.3.2/24 S1/2 S1/2 R1 Lan-router Internet-router F1/0 192.17.1.1/24 192.17.1.2/24 R2

nat动态转换

实验报告 NAT作用:地址转换(映射) Nat的三种实现方式:静态转换 动态转换 端口多路复用 动态转换:轮流使用地址池内的ip地址(人少) 静态转换:内部地址映射外网的地址 端口多路复用:绑定端口ip地址(端口负担大,阻塞端口占用带宽) NAT的优点:节省公有合法ip地址 处理地址交叉 增强灵活性 安全性 缺点:不能根除地址不足 占用router资源,增大延时命令:

lear ip nat translation * (清除nat转换表中的所有条目) 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outside local-ip global-ip (清除包含外部转换的简单转换条目) 实验 对于nat技术的简单理解 实验背景: 公司对因特网的访问需求逐步提升,新申请了一段合法的ip地址用于连接互联网,作为网络管理员,需要对路由器上的nat配置进行重新规划设置 使用网络拓扑图进行网络环境的模拟10.1.1.0和172.16.1.0子网分别作为内部子网,通过地址翻译访问对方网络

路由器A (1)进入全局模式创建访问控制列表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0.1.1.0 0.0.0.255 (2)配置动态转换地址池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text0 ?(地址池名称—随意) A.B.C.D Start IP address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text0 192.168.1.3 192.168.1.6 ?、 (地址池范围—写一段) netmask Specify the network mask

思科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

Isp no ena config t host ISP no ip domain-lookup line con 0 exec-timeout 0 0 inter e0/1 ip add 202.1.1.2 255.255.255.0 no shut inter e0/2 ip add 203.1.1.1 255.255.255.0 no shut router1 no ena config t no ip domain-lookup host Router1 line con 0 exec-timeout 0 0 host R1 inter e0/0 ip add 192.168.10.1 255.255.255.0 no shut inter e0/1

ip add 202.1.1.1 255.255.255.0 no shut ip route 0.0.0.0 0.0.0.0 202.1.1.2 int e0/0 //静态NAP ip nat inside int e0/1 ip nat outside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0.10 202.1.1.3 ip nat pool hello 202.1.1.10 202.1.1.12 netmask 255.255.255.0 //动态NAP 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0.0 0.0.0.255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hello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hello overload //PAT技术

NAT网络地址转换实验详解

一、原理回顾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原因很简单,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l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部的计算机。 虽然NAT可以借助于某些代理服务器来实现,但考虑到运算成本和网络性能,很多时候都是在路由器上来实现的。 随着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数量的不断猛增,IP地址资源也就愈加显得捉襟见肘。事实上,除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外,一般用户几乎申请不到整段的C类IP地址。在其他ISP那里,即使是拥有几百台计算机的大型局域网用户,当他们申请IP地址时,所分配的地址也不过只有几个或十几个IP地址。显然,这样少的IP地址根本无法满足网络用户的需求,于是也就产生了NAT技术。 l.NAT简介 借助于NAT,私有(保留)地址的"部"网络通过路由器发送数据包时,私有地址被转换成合法的IP地址,一个局域网只需使用少量IP地址(甚至是1个)即可实现私有地址网络所有计算机与Internet的通信需求。 NAT将自动修改IP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Ip地址校验则在NAT处理过程中自动完成(对于ICMP,NAT也自动完成地址转换)。有些应用程序将源IP地址嵌入到IP报文的数据部分中,所以还需要同时对报文进行修改,以匹配IP头中已经修改过的源IP地址。否则,在报文数据都分别嵌入IP地址的应用程序就不能正常工作。 2.NAT实现方式 NAT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 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静态转换是指将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IP地址对是一对一的,是一成不变的,某个私有IP地址只转换为某个公有IP地址。借助于静态转换,可以实现外部网络对部网络中某些特定设备(如服务器)的访问。 动态转换是指将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用IP地址时,IP地址对是不确定的,而是随机的,所有被授权访问上Internet的私有IP地址可随机转换为任何指定的合法IP地址。也就是说,只要指定哪些部地址可以进行转换,以及用哪些合法地址作为外部地址时,就可以进行动态转换。动态转换可以使用多个合法外部地址集。当ISP提供的合法IP地址略少于网络部的计算机数量时。可以采用动态转换的方式。 端口多路复用(Port address Translation,PAT)是指改变外出数据包的源端口并进行端口转换,即端口地址转换(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部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外部IP地址实现对I

静态NAT配置实例与详解

静态NAT配置实例 NAT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Nat、动态转换DynamicNat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静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IP地址对是一对一的,是一成不变的,某个私有IP地址只转换为某个公有IP地址。借助于静态转换,可以实现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中某些特定设备(如服务器)的访问。 动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用IP地址时,IP地址对是不确定的,而是随机的,所有被授权访问上Internet的私有IP地址可随机转换为任何指定的合法IP地址。也就是说,只要指定哪些内部地址可以进行转换,以及用哪些合法地址作为外部地址时,就可以进行动态转换。动态转换可以使用多个合法外部地址集。当ISP提供的合法IP地址略少于网络内部的计算机数量时。可以采用动态转换的方式。但在一个时间点上,同时访问外网的主机数量不会多于地址中的公有IP 地址数量。只有释放后才能被其它的内网主机重新获取分配。即:在一个时间点上是一对一的关系,在一个时间段上是一对多的关系。 端口多路复用是指改变外出数据包的源端口并进行端口转换,即端口地址转换(PAT,PortAddressTranslation),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内部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或多个地址池中的)合法外部IP地址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IP地址资源。同时,又可隐藏网络内部的所有主机,有效避免来自internet的攻击。因此,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端口多路复用方式。实现一对多的对应关系 【背景描述】 现假设某单位创建了PC1和 PC2,这两台PC机不但允许内部用户(IP 地址为 172.16.1.0/24 网段)能够相互访问,而且要求 Internet 上的外网用户也能够访问。为实现此功能,本单位向当地的ISP申请了一段公网的IP地址210.28.1.0/24(210.28.1.10和210.28.1.11)。通过静态NAT转换,当Internet 上的用户访问这两台PC时,实际访问的是210.28.1.10和210.28.1.11这两个公网的IP地址,但用户的访问数据被路由器R1(NAT)分别转换为172.16.1.10

NAT详尽的解释

随着internet的网络迅速发展,IP地址短缺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案。下面几绍一种在目前网络环境中比较有效的方法即地址转换(NAT)功能。 一、NAT简介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功能,就是指在一个网络内部,根据需要可以随意自定义的IP地址,而不需要经过申请。在网络内部,各计算机间通过内部的IP地址进行通讯。而当内部的计算机要与外部internet网络进行通讯时,具有NAT功能的设备(比如:路由器)负责将其内部的IP地址转换为合法的IP地址(即经过申请的IP地址)进行通信。 二、NAT 的应用环境: 情况1:一个企业不想让外部网络用户知道自己的网络内部结构,可以通过NAT将内部网络与外部Internet 隔离开,则外部用户根本不知道通过NAT设置的内部IP地址。 情况2:一个企业申请的合法Internet IP地址很少,而内部网络用户很多。可以通过NAT功能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公用一个合法IP与外部Internet 进行通信。 三、设置NAT所需路由器的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 设置NAT功能的路由器至少要有一个内部端口(Inside),一个外部端口(Outside)。内部端口连接的网络用户使用的是内部IP地址。 内部端口可以为任意一个路由器端口。外部端口连接的是外部的网络,如Internet 。外部端口可以为路由器上的任意端口。 设置NAT功能的路由器的IOS应支持NAT功能(本文事例所用路由器为Cisco2501,其IOS为11.2版本以上支持NAT功能)。 四、关于NAT的几个概念: 内部本地地址(Inside local address):分配给内部网络中的计算机的内部IP地址。 内部合法地址(Inside global address):对外进入IP通信时,代表一个或多个内部本地地址的合法IP地址。需要申请才可取得的IP地址。 五、NAT的设置方法: NAT设置可以分为静态地址转换、动态地址转换、复用动态地址转换。 1、静态地址转换适用的环境 静态地址转换将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合法地址进行一对一的转换,且需要指定和哪个合法地址进行转换。如果内部网络有E-m ail服务器或FTP服务器等可以为外部用户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器的IP地址必须采用静态地址转换,以便外部用户可以使用这些服务。 静态地址转换基本配置步骤: (1)、在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合法地址之间建立静态地址转换。在全局设置状态下输入: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内部本地地址内部合法地址 (2)、指定连接网络的内部端口在端口设置状态下输入: ip nat inside (3)、指定连接外部网络的外部端口在端口设置状态下输入: ip nat outside 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义多个内部端口及多个外部端口。 实例1: 本实例实现静态NAT地址转换功能。将2501的以太口作为内部端口,同步端口0作为外部端口。其中10.1.1.2,10.1.1.3,10.1.1.4的内部本地地址采用静态地址转换。其内部合法地址分别对应为192.1.1.2,192.1.1.3,192.1.1.4。 路由器2501的配置: Current configuration: version 11.3

浅谈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三种方式

浅谈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三种方式 由于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发展,IP地址越来越不够用,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实例着重阐述了NAT的三种网络地址转换方式及地址的转换过程。 标签:NAT 静态转换动态转换端口多路复用 由于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发展,IP地址越来越不够用,怎么办呢?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NAT提供了局域网共享上网的简单方案,内部网络用户连接互联网时,NAT将用户的内部IP地址转换成一个外部公共IP 地址,反之,数据从外部返回时,NAT反向将目标地址替换成初始的内部用户的地址。简言之,NAT的作用就是把内网的私有地址,转化成外网的公有地址,使得内部网络上的(被设置为私有IP地址的)主机可以访问Internet。 那么NAT有哪些方式可以实现网络地址的转换呢?怎么实现? 在配置网络地址转换的过程之前,首先必须搞清楚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以及在哪个外部接口上启用NAT。通常情况下,连接到用户内部网络的接口是NAT 内部接口,而连接到外部网络(如Internet)的接口是NAT外部接口。NAT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①静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时,IP地址是一对一的,是一成不变的,某个私有IP地址只转换为某个公有IP地址。借助于静态转换,可以实现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中某些特定设备(如服务器)的访问。 实例分析: 假设内部局域网使用的lP地址段为192.168.0.1——192.168.0.254,路由器局域网端(即默认网关)的IP地址为192.168.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络分配的合法IP地址范围为66.158.68.128——66.158.68.135,路由器在广域网中的IP地址为66.158.68.129,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可用于转换的IP地址范围为66.158.68.130——66.158.68.134。要求将内部网址192.168.0.2——192.168.0.6分别转换为合法IP地址66.158.68.130——66.158.68.134。 第一步,设置外部端口。 interface serial 0 ip address 66.158.68.129 255.255.255.248 ip nat outside

思科NAT配置实例

CISCONAT配置 一、NAT简介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功能,就是指在一个网络内部,根据需要可以随意自定义的IP地址,而不需要经过申请。在网络内部,各计算机间通过内部的IP地址进行通讯。而当内部的计算机要与外部internet网络进行通讯时,具有NAT功能的设备(比如:路由器)负责将其内部的IP地址转换为合法的IP地址(即经过申请的IP地址)进行通信。 二、NAT 的应用环境:情况1:一个企业不想让外部网络用户知道自己的网络内部结构,可以通过NAT将内部网络与外部Internet 隔离开,则外部用户根本不知道通过NAT设置的内部IP地址。情况2:一个企业申请的合法Internet IP地址很少,而内部网络用户很多。可以通过NAT功能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公用一个合法IP与外部Internet 进行通信。 三、设置NAT所需路由器的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设置NAT功能的路由器至少要有一个内部端口(Inside),一个外部端口(Outside)。内部端口连接的网络用户使用的是内部IP地址。内部端口可以为任意一个路由器端口。外部端口连接的是外部的网络,如Internet 。外部端口可以为路由器上的任意端口。

设置NAT功能的路由器的IOS应支持NAT功能(本文事例所用路由器为Cisco2501,其IOS为11.2版本以上支持NAT功能)。 四、关于NAT的几个概念: 内部本地地址(Inside local address):分配给内部网络中的计算机的内部IP地址。 内部合法地址(Inside global address):对外进入IP通信时,代表一个或多个内部本地地址的合法IP地址。需要申请才可取得的IP地址。 五、NAT的设置方法: NAT设置可以分为静态地址转换、动态地址转换、复用动态地址转换。 1、静态地址转换适用的环境静态地址转换将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合法地址进行一对一的转换,且需要指定和哪个合法地址进行转换。如果内部网络有E-mail服务器或FTP服务器等可以为外部用户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器的IP地址必须采用静态地址转换,以便外部用户可以使用这些服务。 静态地址转换基本配置步骤:(1)、在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合法地址之间建立静态地址转换。在全局设置状态下输入: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内部本地地址内部合法地址 (2)、指定连接网络的内部端口在端口设置状态下输入:

NAT地址转换要点

NAT讲解 https://www.360docs.net/doc/6416643266.html,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将IP 数据包头中的IP 地 址转换为另一个IP 地址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NAT 主要用于实现私有网络访问公共网络的功能。这种通过使用少量的公有IP 地址代表较多的私有IP 地址的方式,将有助于减缓可用IP地址空间的枯竭。 2.NAT功能:NAT不仅能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 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1.宽带分享:这是 NAT 主机的最大功能。 2.安全防护:NAT 之内的 PC 联机到 Internet 上面时,它所显示的 IP 是 NAT 主机的公共 IP,所以 Client 端的 PC 当然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了,外界在进行 portscan(端口扫描)的时候,就侦测不到源Client 端的 PC 。 3.NAT实现方式:NAT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 Dynamic Nat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静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永久固定得转换为公有IP地址,借助于静态转换,可以实现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中某些特定设备的访问。多用于服务器 动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用IP地址时,IP地址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所有被授权访问上Internet的私有IP地址可随机转换为任何指定的合法IP地址。即只要指定哪些内部地址可以进行转换,以及用哪些合法地址作为外部地址时,就可以进行动态转换。动态转换可以使用多个合法外部地址集。当ISP提供的合法IP地址略少于网络内部的计算机数量时。可以采用动态转换的方式。 端口多路复用(Port Address Translation,PAT)是指改变外出数据包的源端口并进行端口转换,即端口地址转换(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 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内部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外部IP地址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IP地址资源。同时,又可隐藏网络内部的所有主机,有效避免来自internet的攻击。因此,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端口多路复用方式。 4.现在IP地址的适用情况,私有 IP 地址是指内部网络或主机的IP 地址,公 有IP 地址是指在因特网上全球唯一的IP 地址。RFC 1918 为私有网络预留出了三个IP 地址块,如下: A 类:10.0.0.0~10.255.255.255

NAT配置实例

NAT 配置示例 本节提供了以下配置配置例子: 1、动态内部源地址转换示例 2、内部全局地址复用示例 3、重叠地址转换示例 4、tcp负载均衡示例 5、nat多个outside口负载均衡示例 (1)动态内部源地址转换示例 在以下配置中,本地全局地址从nat地址池net200中分配,该地址池定义了地址范围为 200.168.12.2 ̄200.168.12.100。只有内部源地址匹配访问列表1的数据包才会建立nat转换记录。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ip address 192.168.12.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ip address 200.168.12.1 255.255.255.0 ip nat outside ! ip nat pool net200 200.168.12.2 200.168.12.100 netmask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net200 ! 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2.0 0.0.0.255 (2)内部全局地址复用示例 内部全局地址复用,其实就是napt。rgnos8.1以上版本的软件对于动态nat自动实现napt。在以下配置中,本地全局地址从nat地址池net200中分配,该地址池只定义200.168.12.200一个ip地址,但允许复用。只有内部源地址匹配访问列表1的数据包才会建立该类型nat转换记录。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ip address 192.168.12.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静态NAT动态NAT、NAPT配置实验

实验一静态NAT

Router(config)#ip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1 200.1.1.10 Router(config)#interface f0/0 Router(config-if)#ipnat inside Router(config-if)#ex Router(config)#interface f0/1 Router(config-if)#ipnat outside 验证从外网ping内网的主机看回包 实验二、动态NAT 1、建立地址池 Router(config)#ipnat pool p1 200.1.1.20 200.1.1.21 netmask 255.255.255.0 2、控制内部网络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 3、建立控制列表和地址池关系 Router(config)#ip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p1 4、定义接口类型 Router(config)#interface f0/0 Router(config-if)#ipnat inside Router(config)#interface f0/1 Router(config-if)#ipnat outside

验证实验结果,从外部向内部ping 实验三、基于动态NAT的NAPT 修改第三步 Router(config)#ip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p1 overload 验证实验结果,所有主机使用一条IP访问外网

CISCO NAT(动态、静态)(讲解超详细)(个人学习心得)

动态、静态NAT 体会: 1.静态路由: (1)将各个接口的IP地址配置好(并在serial接口设置“clock rate 9600”,各个serial接口的clock rate 值必须一样)。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 2/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960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2)配置静态路由。要连通几个与该路由器不直接相连的网段就必须设置几条路由。 Router(config)# ip route 192.168.1.0255.255.255.0192.168.3.1 目标网段目标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IP地址 (3)查看路由表: Router#show ip route 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 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 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1/0

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应用与实现

编号:_______________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NAT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与实现 系别计算机科学系 专业 学生姓名 成绩 指导教师 2011年 4月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IP地址缺乏问题日益恶化,为了缓解问题,在IP地址分配和保留IP地址方面提出了许多办法,甚至提出新一代的IPv6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地址空间问题。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NA T成为了事实上广泛使用的解决方法,是我们至今在互联网上没有使用完合法IPv4地址的真实原因。它主要思想是把本地的私有IP地址映射到公网的合法IP地址,以缓解可用IP地址空间的消耗。本课程设计主要对NAT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并举出一个应用实例,在网络模拟器中将其具体实现,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与数据包每次被修改的情况,了解技术存在的缺点。 关键词:IP地址分配保留IP地址 NAT

NAT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与实现 目录 绪论 (1) 第1章背景简述 (2) 1.1IP地址现状 (2) 1.2现存解决方案 (2) 第二章NAT技术分析 (3) 2.1NAT类型 (3) 2.2NAT术语 (4) 2.3NAT工作原理 (4) 第三章NAT的应用实例 (6) 3.1实例描述 (6) 3.2实例的设计方案 (7) 3.3实例的配置重点 (8) 3.4实例的分析 (10)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绪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接入网络的计算机数量增长非常迅速,目前使用的IPv4地址空间有限,可用的公网合法IP非常短缺。人们为了缓解日益恶化的地址缺乏问题,在IP地址的分配和保留IP地址方面采取了许多办法。现存的解决办法包括ISP方面对公网地址的动态分配与回收、使用DHCP动态分配与回收、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1]技术、无类域间路由(CIDR)技术,甚至提出新一代的IPv6[3]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地址空间问题,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IPv6到目前还没有得到普及,而网络地址转换(NA T)[2]技术的使用,是我们至今在互联网上没有使用完合法IPv4地址的真实原因。它主要思想是把本地的私有IP地址映射到公网的合法IP 地址,以缓解可用IP地址空间的消耗。虽然,它没有像IPv6那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IPv6没有得到普及的今天,成为了事实上广泛使用的解决方法。

CISCO 动态NAT 静态NAT的配置

static 静态NA T 配置: 1.首先设定R1的ip地址和开启端口 conf#inter e0/0 if# 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if# no shut conf#inter e0/1 if# ip add 10.0.0.1 255.255.255.0 if# no shut 2.然后设置NA T静态转换 conf# ip nat ins source static 192.168.1.10 10.0.0.1 将内部地址192.168.1.1 转换成10.0.0.1 conf# ip nat ins source static 192.168.1.20 10.0.0.1 3.再开启NA T conf# inter e0/0 conf# ip nat inside conf# inter e0/1 conf# ip nat outside 4.设置静态路由 conf# ip route 0.0.0.0 0.0.0.0 10.0.0.0 完成,可以show ip nat translations 查看

动态NA T 配置: 1.首先设定R1的ip地址和开启端口 conf#inter e0/0 if# 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if# no shut conf#inter e0/1 if# ip add 10.0.0.1 255.255.255.0 if# no shut 2.定义内部网络中允许访问外部网络的IP Conf#access-list permit 192.168.1.10 0.0.0.255 (允许192.168.1.10 访问外部网络,0.0.0.255 为反子网掩码具体参考ACCESS链路访问规则) Conf#access-list permit 192.168.1.20 0.0.0.255 3.定义地址池 Conf# ip nat pool jiangqi 192.168.1.10 192.168.1.20 netmask 255.255.255.0 (将192.168.1.10 到192.168.1.20 的IP 定义为地址池jiangqi 子网为255.255.255.0) 4.实现网络地址转换 Conf#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jiangqi (将ACCESS LIST 制定的内部地址,与制定的全局地址进行转换) 5. 再开启NA T conf# inter e0/0 conf# ip nat inside conf# inter e0/1 conf# ip nat outside 6. 设置静态路由 conf# ip route 0.0.0.0 0.0.0.0 10.0.0.0

实验33 静态路由-网络地址转换(静态-网段NAT)

实验三十三:静态路由-网络地址转换 一、实验介绍: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设备: 4、实验时间:30 实验步骤: 二、多网段的NAT 地址转换 1、路由器 R2600 >enable !进入全局模式 #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特权模式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 !进入路由器B 的以太网接口 (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9.18 255.255.255.0 !定义路由器以太网接口IP 地址 (config-if)# no shutdown !开启以太网接口 (config-if)# exit !退出以太网口,返回到特权模式 (config)# interface S 2 !进入广域网口WAN0配置模式 (config-if)# ip address 10.20.30.2 255.255.255.0 !定义DCE 的W AN0口IP 地址 (config-if)# no shutdown !开启DCE 的WAN0口 (config-if)# exit !退出W AN0口,返回到特权模式 (config)# 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9.100 (config)# ip route 172.16.0.0 255.255.0.0 10.20.30.1 PC1 IP:172.16.1.2/24 GW:172.16.1.1 PC2 IP:172.16.2.2/24 GW:172.16.2.1 PC3 IP:172.16.3.2/24 GW:172.16.3.1

三种NAT实现方式配置实例

NAT有3种实现方式,包括有静态NAT动态地址NAT和端口多路复用地址转换三种技术类型。静态NAT是把内部网络中的每个主机地址永久映射成外部网络中的某个合法地址;动态地址NAT是采用把外部网络中的一系列合法地址使用动态分配的方法映射到内部网络;端口多路复用地址转换是把内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的一个IP地址的不同端口上。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相应的NAT技术类型。 一般我们实际工作中都使用复用NAT,即复用断口NAT,也叫PNAT. 所以掌握最后配置就可以了。 静态NAT 配置步骤: 首先,配置各接口的IP地址。内网使用私有IP.外网使用公网IP.并指定其属于内外接口。 其次,定义静态建立IP 地址之间的静态映射。最后,指定其默认路由。 Router>en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 R3 (命名为R3) R3(config)#no ip domain-lo (关闭域名查询,在实验环境中,敲入错误的命令, 它将进行域名查询,故关闭他) R3(config)#line c 0 (进入线路CONSOLE 接口0 下) R3(config-line)#logg syn (启用光标跟随,防止日志信息冲断命令显示的位置) R3(config-line)#exec-t 0 0 (防止超时,0 0 为永不超时) R3(config-line)#exit R3(config)#int e0 (进入以太网接口下) R3(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设置IP 地址) R3(config-if)#ip nat inside (设置为内部接口) R3(config-if)#no shut R3(config-if)#exit R3(config)#int ser1 (进入串口下) R3(config-if)#ip add 100.0.0.1 255.255.255.0 R3(config-if)#no shut R3(config-if)#ip nat outside (设置为外部接口) R3(config-if)#exit R3(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1.168.1.1 100.0.0.(1 设置静态转换,其中ip nat inside source 为NAT 转换关键字,这里是静态,故为STATIC ) R3(config)#ip classless R3(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sO这里是出口或者下一跳地址) R3(config)#exit 动态NAT 配置步骤: 首先,配置各需要转换的接口的IP,设置内外网IP等。其次,定义动态地址转换池列表再次,配置ACL 列表,需要转换的内网IP 地址(或者网段)。最后,设置转换后的出口地址段及MASK (多IP 可以多分流,减轻转换后的负担)

华为NAT配置案例

华为NAT配置案例模拟 图表1模拟拓扑图 1、在华为设备上部署静态NAT技术,实现公司员工(私网)访问internet (公网) 静态一对一: AR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202.106.1.2 255.255.255.0 nat static global 202.1.1.1 inside 192.168.1.2 netmask 255.255.255.255 AR2# [AR2]ip route-static 202.1.1.1 255.255.255.255 202.106.1.2 [AR2] 结果测试:

查看静态转换表 [AR1]display nat static Static Nat Information: Interface : GigabitEthernet0/0/1 Global IP/Port : 202.1.1.1/---- Inside IP/Port : 192.168.1.2/---- Protocol : ---- VPN instance-name : ---- Acl number : ---- Netmask : 255.255.255.255 Description : ---- Total : 1 [AR1] 在没有做静态NAT条目的PC2上不能访问公网,可以得出结论:静态NAT是静 态一对一的关系 2、在华为设备上部署动态NAT技术,实现公司员工(私网)访问internet (公网) 动态NAT [AR1]nat address-group 1 202.1.1.1 202.1.1.1(定义一个地址池存放一个可用公网地址202.1.1.1) [AR1]dis cu | begin acl acl number 2000 (定义转换的源I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