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源于生活自觉

写作源于生活自觉
写作源于生活自觉

写作源于生活自觉

关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然而有了生活并不等于就能写出一篇好作文来。除了文体形式、结构章法、语言运用等外在基本功之外,从生活到写作之间,“取象――着意――转码――成镜”的立意过程更是不容小觑。写作其实就是作者对生活“自觉感知――自觉理解――自觉转码――自觉表达”的思维与言语的“自觉”过程。

纵观古今中外的佳作妙文,诸如屈原的《离骚》、杜甫的《登高》、鲁迅的《呐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无不是写作者立足生活的自觉感知、发自内心的自感自悟,而不是矫揉造作、生搬硬套地表情达意或抒发见解。源于“生活自觉”的作品,才是具有真情、真感、真思、真想的好作品。

对学生而言,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课堂内外,都是“自觉写作”的广阔天地。生活中,那些亲身体验过的事和情,是我们最难忘却、感触最深的写作“触发点”。其实,对于那些没有亲历的人和事,只要怀有一颗“敏感”的“自觉”之心,同样会情为之牵、思为之动,触发内心深处那根细腻

的写作之弦。

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有了阅读学习之“耕耘”,方有写作成文之“收获”。因而博览群书是“生活自觉”的又一重要途径。据统计,一个人的知识靠亲身实践得来的仅为20%,而80%是靠阅读得来的。一部书就是一个世界,走进阅读的世界,也就走进了一段又一段独特而丰富的生活。

当然,书籍呈现的生活,其实是经过作者和读者心理机制内化了的“意义生活”。如同诗人以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

中的人、事、物,这些人、事、物便附着了诗人的审美情意;而读者审视诗人作品中的人、事、物,读到的已不再是纯粹自然客观的人、事、物了。然而恰是这样的“意义生活”,

才更有助于作者写成独具“自觉”意义的好作品。

此外,写作还离不开基于现实生活的联想与想象。拥有思维生活的自觉,文章才会写得更有内涵、更有智慧、更加灵动。通过阅读而引发联想?c想象,更能培养独立思考、个性表达的写作素养,并点燃起不唯书本、敢于质疑、深入探究、创新思考的火花。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源于“生活自觉”,只有动心地积累生活体验,动情地阅读古

今名著,动力地展开联想想象,才能逐步积淀“生活自觉”的营养,提升“自觉写作”的境界,写出言而有物、意蕴丰厚的好文章来。

作文源于生活,可以高于生活

5月1日星期四晴 风筝寄托我心愿 五月一日,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天安门广场。 一位叔叔正在放福娃风筝。叔叔的手真神奇,在他的牵引下,风筝飞到了高高的天上。如果我能亲手放风筝该多好啊!叔叔好像看懂了我的心事,把风筝递给我。在叔叔的帮助下,我把风筝放飞了。我高兴得拉着风筝在广场上奔跑。 这时候一个黄头发的外国小朋友走过来,羡慕地望着我,他一定和我一样喜欢放风筝。我毫不犹豫就把风筝交到他手里。他连连说:“Thank you!” 风轻轻一吹,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在天空中飘来荡去,它们好像在向全世界的人们说:北京欢迎你!离奥运会开幕还有99天了,我想让风筝带去我美好的心愿,祝福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 方法点拨: 作文源于生活,可以高于生活 我们要明确告诉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可以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这话对小学生来讲,听起来有些深奥。换一种说法:写作文允不允许编故事、加情节? 我的答案是:允许。关键你要编得合情合理,不能胡编乱造、生编硬造。 生活中发生过某件事情,但如果原样不动地写出来,可能会让人觉得比较平淡,不感动人。生活常常是平淡的,不可能总有那种情感起伏、感天动地的事儿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怎么办?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适当加入一些细节,丰富文章内容,提升文章蕴含的情感。 从理论上讲: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家艺术家体验生活,在创作时进行概括加工提炼,让得到艺术升华的作品更容易感动人,更加具有代表性。这一准则,同样可以应用于小学生写作文。 《风筝寄托我心愿》是桐桐的亲身经历。我要揭秘的是,文章中所写“一个黄头发的外国小朋友走过来”,而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黑头发的中国小朋友走过来”,当桐桐写到这里时,我帮她进行分析: 北京是一个国际大城市,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天安门广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外国朋友。为了突出天安门的特殊位置,为了表达中国人对外国朋友的热烈欢迎,可不可以把这个小主人公换成外国小朋友?经过如此加工,这篇文章的立意和境界得到了很大提升。读者读起来,也会有一种胸怀阔大、放眼世界的特别的感觉。 文章最后一段,桐桐触景生情,发出由衷的祝愿。“离奥运会开幕还有99天了,我想让风筝带去我美好的心愿,祝福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对一个普通的中国小女孩另眼相看。 有些家长或许会担心,这样允许虚构,容易使得孩子只为了换取作文高分而偷懒,会不会失去了作文的真情实感?我并不这样认为。虚构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有真情实感,甚至说是为了情感更加丰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小作者开动脑筋,搜索、整理、提炼更多的生活素材,酝酿更丰沛的情感。这无形中又在敦促孩子对生活的回味,对情感的咀嚼,不能不说是另一种爱的教育。

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张抗抗

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张抗抗 篇一:说说学生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说说学生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郭东海 很多学生写不出作文,就是因为无话可写,他们每天都过得平平常常,因此觉得无事可写,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孩子的知识面狭窄,基础薄弱,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明确提出:“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他进而阐发这种思想:“通常作文,胸中先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很自然的。”的确,厚积而薄发,感悟而情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入手,教给学生采集积累的方法,鼓励他们多积累,夯实写作基础,让孩子们的作文妙笔生花。 一、在劳动实践中获取写作素材 屠格涅夫说:“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不熟悉社会生活,不懂得人生世相,很难把文章写好。所以,要想写好作文,非得深入生活不可。 可以每学期组织大量的劳动实践活动:春天浇水、夏天拔草、秋天扫落叶、拾稻子、冬天铲雪、清洁区保洁、教室擦玻璃??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观察、发现、捕捉中充实头脑,从而写出感情真挚、触摸心

灵的作文。 二、在课外活动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天地中去丰富作文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尝试,去实践,让他们体验生活,观察事物,搜集材料,力争写出真实、自然、清新的文章。 孩子们既在玩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又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写作灵感。因此,写作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本源。 三、在节日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充分利用节日实施感恩教育并及时捕捉写作的素材。因此,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父母的不易,或做做家务活,或为父母排忧解难,在自己的行动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体验成功,这样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四、在摘抄本中留住写作的素材 摘抄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指导学生摘抄优美的词汇、句子、段落甚至抄写好的文章。如:1、词汇积累。描写心情的:兴奋、激动、高兴、自豪??。、2、好句子积累。3、事物积累。如描写植物的放在一类,描写人的放在一类。4、诗歌摘抄。并要把抄来的好句好段反复读熟,甚至背会,指导学生定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比一比谁摘抄得多,背诵得多。还要求学生尽量在每篇中用些插图,可以根据内容插

作文素材源于生活

○教 ○育 ○教 ○学 ○论 ○文 科目:语 文 题目:作 文 素 材 源 于 生 活 姓名:卓 仁 奎 学校:长 寿 区 海 棠 中 心 校

作文素材源于生活 长寿区海棠中心校卓仁奎 摘要:该论文主要针对小学生的作文写作实际出发, 阐述了如何从生活过程中选取好的作文素材, 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该论文主要从 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三个方面来介绍小学 生如何选取作文素材。 关键字:素材生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对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的作文写作,主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分析周围的事物变化、接触当前的社会生活。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才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充实作文内容的选材,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只有学生在生活中选取的作文素材越多,积累的作文素材越丰富,才能在写作过程中觉得无话不说、无事不写、无情不舒。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生活中选取出好的素材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选取作文素材的几点看法: ◆源泉之一———家庭生活中的素材选取◆ “家庭”一词对每一个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父母、孩子是家庭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是知识的接受者。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中在写人记事方面尤为重要。写人的文章,可以写父母、亲人、朋友等;记事的文章,作文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家庭都不相同。提起自己的家庭,每个小学生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都想把发生在自己家里的事告诉给大家分享。比如:家里发生的新鲜事、趣事,家务劳动,,曾经遇到过的困难……这些都是每个小学生的亲身经历。因此,小学生从家庭生活中选取作文素材是再好不过了。 ◆源泉之二———学校生活中的素材选取◆ 小学生在学校生活的时间很长。因此,他们对学校生活很了解、很熟悉、也很有感情。而教师却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的诱导教学,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善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环境、课间活动中同学们的玩耍嬉戏等,这些无一不成为写作过程中的作文素材。『一』围绕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力 现行的教材里很多课文都是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而写出来的。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合理引导小学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缩写、扩写、续写等。着既提高了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学了《小摄影师》这课后,知道了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由于小男孩忘记带胶卷,哭着走了。那个小男孩会不会回来给高尔基照相呢?为此引导小学生进行续编故事。经过同学

写作源于生活

写作源于生活 摘要:本文通过学生广泛阅读,认识生活;主动实践,体验生活;自主写作,记录生活;精心指导,描写生活;多元评价,体验快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写作。 关键词:构建;体验;认识;记录;生活;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版2001版)第一版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综合的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但如今小学生只要一提起写作文,不少学生总觉得腹中空乏,笔头苦涩,拿起笔来,要么东拼西凑,内容空洞,记成流水账,要么寻找一篇习作“克隆”完事,应付一下。其实原因很简单,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少真实的感受和深入地思考,缺少自主写作的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学生作文与生活脱节的现象。 一、广泛地阅读,认识真实生活 学生的生活离不开阅读,阅读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学习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得到间接的生活经验,从中汲取作文的

素材。要想让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必须借助阅读教学。 其次,还可以借助于语文教材,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老师、文本之间进行多重对话,让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进行交流,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因此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语言的重要渠道。如教学《我与蒙娜丽莎之约》后,让学生以“我与――之约”(名人、名作、……)出现了许多佳作,有《我与鲁迅先生之约》《我与沈石溪之约》《我与吴承恩之约》…… 主动实践,体验真实生活。 叶圣陶老先生曾在《文章例话》的“序言”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小学生的作文也一样,学生的观察写作教学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成观察习惯,扩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接触自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一)亲身体验是小学生天性――爱玩。光看别人表演是不满足,要让他们自己参与活动,自己动手制作。如制作贺年卡,叠纸船,喂养小兔小狗,骑自行车,滑滑板……只要老师提出要求,交给他们方法,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在课堂上说说自己操作的过程,老师加以点拨,要求说话有一定的顺序,说完再写下来,达到说写有机的结合,就是写

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大理州巍山县青华乡中心学校王有权 内容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结合作文教学内容,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 小学生怕写作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这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一大困惑,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下面根据笔者近十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感受例文,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例文中的一些情景,联想现实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例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有许多文章能再现生活中的情境,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读着此类文章使人感到就像是回到生活中一样,要把生活渗透到作文教学中来。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把生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把生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它虽然立足于文本,但又从根本上超越了文本,让学生可以在掌握课文原有的语言材料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借用、模仿、延伸或扩展。把例文中的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的感受会十分亲切,深刻。而且写起文章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人教义务版第九册第六课《荔枝》的时候,让学生体会文中母亲临终前也舍不得吃一颗荔枝,而要把它留给自己的子女和孙子,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生活实际中自己的亲人是如何关心自己的,这样既深化了学习内容,又为学生本单元的习作“写关心疼爱自己的一个人”打下了伏笔。同样,像《地震中的父与子》、《挑山工》、《少年闰土》等课文的教学也能达到这种效果。 二、先谈后写,可写可谈。使学生在不经意中把作文内容说出来。 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发愁,犯难。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必担心,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尝试让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小组讨论或师生互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一些经历,体验。在这个时候教师不能给学生提硬性要求,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讨论当中来就可以,不能给学生作文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开心地交流,可以不告诉学生作文的目的,甚至可以干脆不让学生知道是在上作文课,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李 燕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李燕 发表时间:2014-03-26T09:04:55.9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69期供稿作者:李燕 [导读]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或是空话连篇,或是假腔假调,或是缺乏想象力、创造力。李燕济南市长清区乐天中学250300 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或是空话连篇,或是假腔假调,或是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学生脱离生活、为作文而作文则是主要原因。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让学生写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作品。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呢?下面略谈一下我的几点浅见: 一、通过阅读、欣赏,去感知生活、触摸生活 语文教学的阅读、欣赏过程,实际就是作文指导和写作意识的渗透过程。 首先,使学生能透过阅读感知生活。 我们要在阅读指导中帮助学生撩去那些文学巨匠们的神秘面纱,将作品中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拉近,使他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巨人的视野感知生活。 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生活感知的直观性。 在指导阅读时,教师要自觉地运用录像、幻灯、图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对生活感悟的潜在力。如在《三峡》的讲解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把诗中的图画与现实生活的图景重合,把诗中的意境更直观地传导给学生,我播放了长江三峡的录像带。一下子,课文中的“绝崦”、“悬泉”、“秋猿”变成了视觉体验,增强了直观性;同时,再加上播音员配合画面那深情的诵读,更使学生深深体味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又请美术教师把长江三峡风景照挂在黑板上,请学生先思考后口头作文,要求学生从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出发,任意想象。学生们思维异常活跃,兴趣高涨,一节课有二十几名学生作了口头作文。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感知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通过观察、积累,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 人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和创造力,都是生活磨炼所赋予的。生活每天都给人以启迪,如何捕捉并且留住它们?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 我班学生曾有一篇名为《邻里情》的习作发表在一个刊物上。《邻里情》的创作便是她多年日记积累、观察生活的结果。她在介绍写这篇习作过程时说:“我日记中有两个生活小片断,一个取材于我邻居家孩子爱养宠物狗却不顾及别人反感的故事,另一个是邻居突然发病众人齐伸援手的事。我把它们放在一个矛盾统一体中,反映了我对生活的理解与思索。”这正说明,生活的积累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上的重要性:积累是创作的前提,创作是积累的必然结果。 积累,不可缺少,但对生活的观察更重要。作文教学要求我们指导学生不断地观察生活,去体验生活的真谛。我班有一位平时很喜欢诗歌的女生,在我们学完“当代诗歌”这一单元之后,她也试着写了一首名为《水中花》的诗。诗的语言优美流畅,节奏富于韵律美,从文字形式上看不可谓不优美,但思想内容上却有所欠缺。为此,我引导她到自然中向生活讨教、寻求答案:在公园,她细心观察了荷花、水波、水草、人群,并把这些景物都细致而生动地进行了描绘。由于有了细致的观察,她的诗生动了许多,但景物与感情之间却还留有很大的断层。我又指导她回忆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引导她联想景与情的关系,激起了她对生活在美好社会中的激情。于是再修改时,她把景物融入欢乐幸福的情感中,诗中的景、人、物、情都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审美意识。 三、通过讨论、交流,去探究生活、表现生活 学生的生活积累是有限的,但每个学生对生活的某个侧面还是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为提高学生对生活有较深刻、完整的认识,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批评、争鸣,以便他们取长补短。 我把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美”的事物作为作文讲解的突破点和落脚点。在《我的一家》这个命题作文中,有一位新生写他们家人怀着欣喜的心情把她送到我们学校,但我所掌握的情况却是她没有工作的父母为她能进这所重点中学借了别人许多的钱,且怄了一肚子气。我指出:作文只有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才会发现“善”,才会产生真情实感。后来她在重写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离家的时候父亲在家喝醉了酒,嚎啕大哭。只有奶奶和妈妈、小妹默默地送我到村口的小桥边。微风吹拂着奶奶的白发,夕阳映着母亲那忧郁的双眼,只有不经世的小妹面带笑容与我轻轻挥手。当我即将走上大道的时候,回眸远望无垠的阡陌中孤零零的三个身影,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我将这两篇文章让学生们去品评、比较:一个假腔假调,一个感情厚重。这篇作文的讲评使学生在理解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深刻地懂得了作文要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 宋朝著名诗人严羽曾经在《沧浪诗话》中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践。学诗如此,写作何尝不是? 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有把握了这个大方向,学生才能写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作文。

如何寻找写作素材

如何寻找写作素材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

学习方法研究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写作文一直是同学们头疼的问题。在大部分同学的意识里,“作文就是作出来的”,可是同学们平时看书少,生活经历也少,作出来的东西毕竟有限,于是,写作文就变成了抄作文,拼字数了。其实,要写好作文,更需要留心观察生活,因为生活会提供更多的材料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感受给我们,只有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同学们就会发现写作其实是一桩乐事。 那么,如何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呢?同学们不妨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通过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在叶圣陶先生谈写作时有这样一段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文字,所以说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真实的路走去,再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叶老的观点,正是说明了要在作文中有话可说,必须要走进生活,掌握生活中丰富的材料,加以积累,再经过艺术加工,便可以成为最好的写作素材。 如何在生活中积累更多的材料呢?这就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了。 1、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有些同学觉得写日记太浪费时间了,所以总是马虎应付,或者是心血来潮,但是坚持的时间不长。其实,写日记是帮助同学们积累写作素材的很好方法。因为在每天记日记的时候,同学们都会把一些生活中发生的,有意义的,或有趣的,难忘的事情都记下来了,而这些事情往往成为日后写作的素材。例如,有位学生写了一篇文章《一场小风波》,这篇文章的素材就是来源于她的日记。因此,培养写日记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生活素材。 2、善于挖掘生活素材 作文既然是生活的写照,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正如罗丹所说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写作的素材,只要同学们细心地观察生活,善于用一双慧眼去发掘有意义的事情,就会发现我们的写作素材其实俯拾即是。例如,在写《生活教会了我》这篇文章时,有位学生记叙了父亲早逝的经历,让她开始领略到生活的苦涩,也让她学会了感激……由于这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写出来更是情真意切,很感人。可见,作文是要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挖掘生活的意义,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二、通过学习名篇,学会提炼素材 积累写作材料,不仅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挖掘出生活中感人的片段,对于生活阅历较少的同学们来说,还有赖于在学习名篇

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无论离开了哪一方,语文教育都会倾斜也会失去平衡的.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是互渗互补,相得益彰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赏,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没有写作欲望的阅读,人的潜在创造力就会受到抑制.可以说阅读与写作分则两伤,合则共荣.所以,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写作是阅读能力的一个外在的体现。著名特级教师陆志平明确指出:“学校的语文教育要突出重点,就是要重读写。”对中学语文颇感兴趣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钱理群说:“强调要以读、写为重点是有道理的,这或许可能对改变日前语文教育要求不切实际、过分繁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确定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仅合理,而且意义非同寻常。 教师和学生大概都知道阅读的写作,认为这也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仍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我想,我们应该真正了解和认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与写作,这对语文教学应该有很大的帮助,传统的阅读,只承认主体对文本的被动接受,充其量是充当鉴赏者或批判者,而我觉得,阅读应是一种主体的能动创造,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是一种再创造过程,从思维科学的角度看,写作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作者-文本-读者”的四维结构,而这四维结构的核心就是思维,写作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创造,是作者的一处脑力劳动,是作者的某种思维运动过程,阅读者应是课程和作品的主体和开发者,学习者阅读者的个人体验,个人的情感以及知识积累,对作品的解读在很大的关系,所以我认为阅读是一个心智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必须结合阅读者的个人体验,个人情感和思维才能够真正地从作品中获得相关的内涵,情感、知识,能力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情感只能为情感所了解。”说的就是这个问题,所以阅读是一次思维与情感的过程。 实践证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相关相联,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的两个方面,并且有机统一在语文教学之中,二者之间有着互动性、渗透性、互助性。阅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教学是打通作文教学的通道.尤其是“快速阅读法”的应用,学生们快速丰富知识,也为作文教学开掘出更多的活水。对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备课时能将阅读教学与作文融为一体,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讨论题目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_高三作文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语文课标》明确写道:“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由此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 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所以学生首先就得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以增强审美情趣,提高写作能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眼力。要写出景物之美,关键是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来表现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若没有认真、仔细地观察,就不会写出这样好的诗句来。“景语皆情语”,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的热爱。朱自清先生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春雨图”中的“静默”二字用得最妙,传达出春雨中安静而和平气象,突出了那种“静态”的美。作家王蒙说过:“创作乃是心灵的搏动与倾吐。”如带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观察碧绿的田野,深邃浩渺的星空,感受自然对心灵的呼唤,追寻你心中的自然之梦,然后用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它描述下来,希望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最终达到创造美,从而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品位。 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所以学生就要关注人生,感受人生,憧憬、体验和思考美好的人生,然后抒写绚丽的

人生。 ;;;;“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的共同的目标。”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应该坚定生活的信念,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抒写绚丽的人生。曹操的《龟虽寿》,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明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养怡身心,延年益寿,与天争时,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进取精神。诗人的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十分可贵、可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富贵不能淫,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魏巍写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真实地记载了朝鲜战场上的真人真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发表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人们把志愿军战士称作是“最可爱的人”,现在我们把解放军称作“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可见这篇作品的影响力有多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人生的真实写照,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些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能经受时间的严格考验,会“显示出永久的魅力”。所以说,关注人生,感受人生,是写好作文最重要的一步。 ;;三、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所以学生就要关注社会,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社会。 ;;;;;伟大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看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里,只要睁大眼睛去关注它,敞开胸怀去拥抱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

最新寻找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汇编

寻找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身为语文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当布置作文题时,学生总会感到自己的身边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当他们迫不得已拿起笔来写的时候,总是重复着那些老掉牙的事情,有时连自己都生厌,老师更觉得头痛不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精心准备,我和同学们一起上了一堂名曰“发现素材”的课。 走进教室后,我就把“家里”两个字写在黑板上,课堂如我所料,出现了吵闹声,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个不停。“又是老一套!”“能不能不写这个呀?”“家里都被我们挖了多少次了!”“家都被我们掏空了”……接着是一片笑声。 耐心地等待着大家安静下来,然后,我在“家里”的后面添上两个字“色彩”。接着,我请大家闭上眼,想一想,家里有哪些色彩?大概是因为以前从没有说过的缘故,或者是由于比较简单的缘故吧,同学们的热情来了,“墙是白色的,门是红褐色的”“电视是黑色的,冰箱是红色的……”“花是玫瑰色的,花盆是青花瓷的……”总之,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个家庭不一样,但颜色却是丰富多彩的。 我又在“色彩”后面添上两个字“变化”,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大家又是一阵积极的举手,畅谈自己家里色彩的变化。我接着问大家:“如果把这个题目看成是一个比喻的话,那家里人的色彩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爸是海蓝色的,显得沉稳;我妈妈是火红色的,风风火火;我呢,应该是绿色的,正在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哺育。”XX同学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笑声。接着又是一阵各种不同的回答,教室里笑声不断。 然后,我擦去“色彩”,改成“声音”,请大家讲一讲家里有哪些声音,这一来,大家的兴趣都来了:爸爸的鼾声,拖地声,洗衣声,炒菜的声音,切菜的声音,刷锅的声音……接着我请大家帮着分分类,按声音出现的时间分类、按音量的大小分类、按出现的地方分类、按是谁发出的分类。大家的热情自然很高。 我说: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自己进不了门,坐在家门口,听着楼梯上不断传来的脚步声,我们是否可以判断出是爸爸的脚步声,还是妈妈的脚步声,各是什么样子,听到这些熟悉的声音时,自己的感觉怎么样?大家的手举得老高,一个个要求回答。请大家再想:如果我们进了家门,听到炒菜的声音,我们的感觉又是如何呢?能不能写成作文呢?大家都笑了。 看到大家的热情上来了,我问:“‘洗头’这件事,能不能写成一篇作文呢?”大家摇头。我说,“我们来试试看:我的头发为什么必须洗了?油了,脏了?不成形了?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影响形象了?洗之前会不会照镜子?”大家都笑了起来。“照一照就算了嘛?还是照了又照?”我边说边做出动作,大家又哄笑了起来。“这些不是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吗?还没有洗,就写了这么多;那么,洗的过程呢,洗发液在头上的感觉,发泡时的感觉,水从头上淋过的感觉……怎么样,一千字没有问题了吧?”同学们直点头。看来,他们接受了我的说法。

写作素材:关于生活的名人名言,作文

写作素材:关于生活的名人名言,作文 写作素材:关于生活的名人名言 .生活是一个走向厌倦的漫长过程。---- (塞.巴特勒) .不要过分仓促地相信和钦佩德育教员:他们说话像天使,生活却像凡人。---- (塞.约翰逊) .谨慎此其余任何智能使用得更频繁。日常生活中的草率事件使它发挥作用,对微小的事情产生影响。---- (塞.约翰逊) .要朝气蓬勃勃地致力于任何事业,首先必须热爱生活。---- (塞缪尔) .灵魂的力量比任何命运都强大。......凭着自己的力量,他既能造福于生活,也能给生活带不幸。---- (塞内加) .我应当生活得仿佛我的生命完全是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存在似的。---- (塞涅卡) .她说,喜欢一个长夜,一杯热茶,一本好书的生活。---- (三毛) .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地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望死的临,这一切,总会的。---- (三毛) .生活既与娱乐相区别,又与娱乐是同一的。......娱乐必须成为生活,生活必须成为娱乐。---- (三木清)

.娱乐存在于生活之中,并创造了生活的风貌。---- (三木清) .娱乐应该成为艺术,生活应该成为艺术。生活的技术应该就是生活的艺术。---- (三木清) .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摸索徘徊:一些人在斗争中死去;一些人堕入深渊;种种机缘,希望和仇恨冲击着那些被偏见束缚着的人;在那黑暗泥泞的道路上同样也走着那些给人点亮灯光的人,每一个头上举着火种的人尽管没有人承认他的价值,但他总是默默地生活着劳动着,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 (普鲁斯) .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 (普希金) .世界的设计创造应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谋取金钱,人并非以金钱为对象而生活,人的对象往往是人。---- (普希金) .我生活过,可是在那些昏天黑地的岁月里并没有感觉到我在生活。......我记不起随便哪年春天的情景,也从没留意过我有妻子怎样爱我,我的孩子们怎样诞生......我驱使一切爱我的人遭到不幸。......我的母亲已经为我悲伤了十五年,我那些高傲的弟兄不得不为我痛心,脸红,低头,

写话源于生活

写话源于生活 内容摘要: 写话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动力;有了兴趣,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小事,抓信生活中喜、怒、哀、乐,并快乐地写出来;注重教育学生写作方法,变换各种形式,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从多处角度看世界,从孩子喜欢的画画的兴趣中渗透写话教学。总之,写话来源于生活,越贴近生活的感觉越真实,就越能让学生喜欢。 关键词:兴趣真实活泼自主 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接触社会的体验有限,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感小学生的习作培养要着重抓好孩子写话起步培养,这一步做得好,学生才会有兴趣走入习作之路。如何扶孩子慢慢走上写话之路呢?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保护兴趣,呵护心灵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方设法让孩子愿意说、愿意写,让孩子觉得说话写话就是生活中最有趣的事。 1、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说话、写话。 一、二年级的学生有时写出的句子残缺不全,有时是半文半音的,有时词汇颠倒,甚至有时搞笑,不合情理。这时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首先接受,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内心真实的体验,是他们童贞的体验。千万不要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去看孩子的

作品,把自己假设成他们的年龄,允许孩子写出出乎意料的句子。多看孩子作品中的闪光点,哪怕一个词,一个标点只要用得对、用得好,教师就应该及时真切地当面表扬鼓励,让孩子心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经常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赏识,就会朝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就会喜欢上写话了。有一次,一个学生写道:“我爸爸xǐ欢shuì觉,长得像zhū一样胖。”爸爸喜欢睡觉很正常,可是长得像猪怎么理解呢?我微笑地问孩子:“你为什么说爸爸像猪呢?能告诉大家吗?”她说:“我爸爸每天吃过饭就睡觉,长得很胖,我想到猪也是吃了就睡的”。这样看来,她写的也很正常,这就是孩子对事物的不同理解,我们应尽量尊重他们的想法,呵护他们的心灵。 2.降低难度、放低要求 记得,刚教一年级的时候,我让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尽管我的要求不高,哪怕只写一句话即可。本子收上来一看,大多同学每天写的话几乎雷同:“今天,妈妈带我去超市玩,我很开心。”“今天,同学借了我的橡皮,还没给我”。“今天上课,王明回头抢我书”。“今天我和小丽玩得开心。”明显感到学生心中充满了无奈,针对这个情况。我改天天写日记为一周一篇,什么时候想写就写,想写什么内容就写什么内容,只要有真实的话即可。由于作文的篇幅明显减少渐渐提高了,写的内容也丰富多了。 二、留心身边的小事,培养写话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如淡水,泉源丰盈而

最新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从自身的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这种途径,就是以自己为对象、核心,积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及感受。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曾说:“谁想当作家,谁就应当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因此,在积累作文素材时,希望同学们要特别重视这一点。 自己的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作文素材。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如:星期日早晨,起床后,妈妈收拾屋子,让“我”墩地,“我”墩得很干净,受到表扬,也从中体会到替父母分担家务的快乐;上午,“我”跑到公园,足足放了两个小时的风筝,欢乐无比;下午,看了世界大片《泰坦尼克号》,很有感触;晚上因贪看电视剧《天龙八部》,耽误了预习功课,只得第二天早上起来紧赶,弄得十分难堪,总算勉强躲过了老师的批评?? 大家只要认真想一想,每天你身边类似的事绝不会少。其实,这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有的同学说:我的生活很单调,概括起来就是:学习--吃饭--休息。如果真是这样,你就应该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要真心地热爱生活,多一点兴趣、爱好,例如多看些有益的书,弹弹琴,练练书法,打打球,听听音乐等

等;要学会关心别人,多一点爱心,例如多为老师、父母、同学做些好事;要热心参加公益活动,热心参加集体活动;要关心国家大事,注意收听(看)广播、电视中的“新闻报纸摘要”、“新闻联播”、“焦点访淡”、“今日话题”、“实话实说”等节目;要勤于实践,多动手做一做,从中获取第一手作文材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生活充实了,作文素材自然也会丰富起来。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想想作者写的什么事?为什么能够写出这篇文章? 节水,从我做起 节约用水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看见通向楼顶的排水道正往地上哗哗地流水。我向楼上望了望,并大声喊:“谁家太阳能流水啦!”我的话音刚落,就有许多人从自己家窗户探出头来,没有一个人说话。 于是,我就挨家挨户地问了起来。我问王叔叔,又看了李奶奶家的水龙头,一至六层都问过了,只有四层刘叔叔家的门关得紧紧的。肯定是刘叔叔家跑的水。可他家没有人,我只好跑回家问爸爸怎么办?爸爸说:“你刘叔叔在一街那边工 作,具体的地方我也不知道。”我又问:“那刘叔叔单位的电话

关于生活的作文素材大全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6417103726.html,) 〔关于生活的作文素材大全〕 作文,一直是让师生感慨万千的话题,作文写什么,如何写作文,并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这真应了那句歌词,“想说爱你不容易”。让人欲说还休,欲罢不能。但作文教学毕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从一开始就不能给学生造成压力,而应该让他们乐在其中的学,而不是愁眉苦脸的干。所以在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启发他们的头脑,开启他们智慧。让他们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值得写得东西,因为生活就是一片浩瀚的大海,里面有我们发掘不尽的宝藏,要时刻提醒学生留意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发现,主动抒写。这样,写作文就不是一件苦事而是一件乐事。 ▲一.学会感受 感受是由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感受往往以观察为前提,感受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用心感受生活,要积极地观察生活,开放五官,摄取各种外界的信息;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要积极、能动地观察生活,将对外物的观察深化为内心情感上的体验。很多对待生活,心不在焉,对外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

内心感受放任自流,不加品味。而教师要做得恰恰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的好习惯。 ⒈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 许多学生总感觉生活很平淡,很平常,没什么可写的东西,所以总是面对一张白纸,不在沉默中奋笔疾书,就在沉默中昏昏入睡。奋笔疾书者,老师自然欣喜;昏昏入睡者,老师当然也不能置之不理。责任在教师,因为你没有启发好学生,没有培养好他们写作的兴趣。其实,不一定在写作中非得找一些重大题材,以此来谋求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而我们所要做得,也是很容易做到的,就是从平淡如水的生活中打理出自己的情愫,睁大我们的眼睛,用心去看世界,去听世界,你会发现,一片落叶,一束鲜花,一个微笑,一滴泪水,甚至是一把泥土,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从而引发我们无限感慨,关键是我们要善于用心用脑,把生活的点滴融入心灵,从生活中找到契机和切入点,让心情自然流露。比如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轮胎》中有这样一段:雨季来了。一日,车子在湿漉漉的路面行驶时,突然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轮胎好似太愿意“听从”轮盘的控制,尤其是在滑滑的路面上转弯时,更有一种轮胎“各自为政”这一惊,非同小可。赶快把车子驾到轮胎店去。工作人员一检查,便惊喊出声:“哇,这几个轮胎,实在太老了,随时随地都会爆胎的呀!怎么你不早一点送过来换呢!”我嗫嚅

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源于生活

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源于生活 1.能留意生活,细致观察,注重积累写作素材。 2.学会取舍,能对素材进行深加工,根据中心表达需要精心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3.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进行写作训练。 如何搜集和提取生活中有价值的信息呢? 一、材料要“真实新颖”; 二、材料要“生动典型”; 三、材料要“有积极意义”。 【创新方略】尺水兴波法 尺水兴波,亦叫曲径通幽法,波澜起伏法。原指尺水之地,波澜迭起;花木深处,曲径通之,讲究作文要有起伏、有曲折、有变化,文章布局一般分为三大部分:开篇花木掩映,池水平静;中间曲径回廊,波澜起伏;最后波止浪静,别有洞天。尺水兴波法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善于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事情有大小好坏,情有喜怒哀乐,景有动静荣枯,物有长短方圆,只要把握事物的常态、变态,偶然、必然,如实地有层次地层现事物的矛盾冲突,反映了事物本身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就能显示一定的波澜。 2.要学习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如制造悬念,运用抑扬、巧设伏笔、设计巧合,铺设误会等。 3.要想文章一波三折、平中见奇,一篇文章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才行。 一.导入: “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的写作素材很多就是从生活当中来的,因此我们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二.怎样从生活出发,寻找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触发点,是写作的源泉。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写好生活作文。生活是一座富矿,生活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但生活的出色与平庸并陈,所以我们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作文素材。 (一)生活鲜活,写点真实素材。 作文是对熟悉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因此作文的材料要真实可靠,真人真事,公道合情。我们写作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那些真实可信的题材,不要忽略身边的事情,学会挖掘身边的题材,懂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只要我们细细感受生活,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写起,这些“小花”一定会使我们的文章布满浓浓的人情味。如一位同学写道:“那一次,我不幸因小腿骨折住进了医院,腿上打着厚厚的石膏,不能转动,爸妈不在身边时,我常偷偷流泪,是***李阿姨带着一脸阳光般灿烂的微笑走进了我的世界,以后的日子像流水般欢快的流过,在李阿姨灿烂的微笑里,我忘记了病痛,只记得那个夏季布满了灿烂的阳光。”这样的文章,哪一位读者不为之感动呢? (二)生活具体,写点新鲜素材。 生活中的我们有喜、怒、哀、乐,具有独特的情感和体验。我们把这些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经验、新思想、新观念的材料用进作文,就会给人线人一新。 比如有一位考生虚构了一个天子选妃子的故事:“我”高高地坐在金銮宝殿上,众大臣献上

写作源于生活

写作源于生活 作文是语文老师教学中的硬骨头,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作文就是语文里的敦刻尔克,但是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作文破题却有如神助,素材信手拈来。是什么造就了这种现状呢?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生活是作文的“原料”,正如宋代大诗人朱熹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涓涓清流离不开源头活水,好的习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要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在日常教学中,就必须训练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从事中年级语文教学三年来,我坚持“以生活为源,以学生为主,以创新为本,以课堂为突破口”,努力改革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试验已初见成效。 一、全方位解放学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对今天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 作文教学必然要求学生思维的参与,而且思维的深度广度直接决定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思维的自由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想,而不要让学生按教师指引的套路发表并不真实的观点。 2、“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 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而“动口”的往往是老师,或者是学生针对老师一连串轰炸式的提问作答,而挤掉了让学生

自己做一做、摆一摆、写一写的时间。 3、“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 作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观察课堂上的事物,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广泛观察课外、校外的客观世界,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4、“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 而今的作文指导“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很盛行,应让学生尽情表达,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实现从说到写的顺利转变。 5、“解放时间”——让学生活动 许多作文指导课,学生表面上参与了,但时间不够,匆匆忙忙。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在时间安排上要长短结合,收放自如。学生如果乐此不彼时,让他压上几小时写作又何妨。 6、“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 作文教学要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自由命题,选材构思,展开合理的想像,用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让学生在没有约束,没有框框的空间里,真正做到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二、拓宽作文内容 1、读写日记 读,以所读的小学课文和课外阅读材料为范例,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写,根据所“读”的阅读材料,有感而发,进行写作训练。 2、艺术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