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植物激素》导学案

一轮《植物激素》导学案
一轮《植物激素》导学案

第三章 第一讲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考纲解读】 生长素的发现 Ⅱ 【学习目标】

1、体验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过程和方法。

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基础检测】 一、向光性

概念:在________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生长的现象叫做向光性。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

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条件:单侧光下 条件:去掉顶尖 条件:锡箔罩上尖端 条件:罩上尖端下面 现象:胚芽鞘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_______时,会造成_______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知识拓展】

1、实验①与实验②对照,可以得出产生该刺激部位是 。

2、实验①与实验③对照,可以得出胚芽鞘感光部位是 。

3、胚芽鞘发生弯曲部位是 。 <2>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__产生的刺激透过__________传递给下部。 【悟一悟】

詹森实验的目的是要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要向下传递,但实验并没有充分证明(即该影响不能向下传递为怎样?),如何补充实验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必须要传递到下部才能发挥作用?

<3>拜尔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

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

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1928年温特的实验

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

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

____________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______.

【精讲点拔】植物向光性原因分析

结论:

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小结】

1、胚芽鞘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2、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3、发挥作用部位:尖端下部(伸长区)

4、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5、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关照、地心引力等

【基础检测】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原料:_________。

注:成熟的叶片和根尖虽然也产生生长素,但是数量很少。

2.运输:

①极性运输从植物体形态学端向形态学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②横向运输受单侧光或重力(植株横放时)的作用,生长素可以沿或进行横向运输,从而引起生长素,可导致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

③非极性运输通过成熟组织的,生长素能进行非极性运输。

3.分布:

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_______________的部分。

【知识拓展】

1.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1)实验操作:

(2)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实验操作:

(2)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讲点拔】植物向性运动的分析判断

常用方法有:云母片插入类、暗盒开孔类、切割移植类、琼脂块替换类、锡箔纸遮盖类、匀速(高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等,分析如下:

【规律总结】巧记植物生长趋势

长不长——有没有(生长素) 弯不弯——均不均(生长素分布)

均不均——光和力

【巩固检测】

1. 如图a 、b 、c 、d 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

2. 下面的一些图示,使用了不透水的云母片或不透光的锡箔片,以不同的方式分别处理胚

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其生长状况如何?

3.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4. 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min 匀速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看得见的进步】

本节你解决那些原有遗留问题?仍有什么问题?

A. a>b>c

B. c>b>d

C. b>a>c

D. a =b =c

减数分裂专题训练带答案

减数分裂专项训练 1.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A. 马蛔虫受精卵 B. 鸡肝脏 C. 小鼠睾丸 D. 洋葱表皮 2.同源染色体是指() A. 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 大小形态特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 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3.下列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初级卵母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C.精子D.男性的骨骼肌细胞 4.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一个四分体具有() A.4条染色体B.4条染色单体C.8个DNA分子D.4个着丝点 5.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 A.均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B.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C.均发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D.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 6.下列哪一过程发生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A.染色体复制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着丝点分裂 D.同源染色体分离 7.下列哺乳动物细胞中,一般不存在成对基因的细胞是() A.精细胞 B.肌肉细胞 C.受精卵 D.神经元 8.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可能是() A.精细胞 B.卵细胞 C.极体 D.体细胞 9.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10.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0,减数分裂时的联会时期、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依次是() A.80、80、40、40 B.40、40、20、20 C.40、80、40、20 D.80、80、40、20 11.显微镜下观察到果蝇(2n=8)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已分成两组,每组4条。那么,可以肯定每组染色体中() A.有4个DNA分子B.有8条染色单体 C.没有非同源染色体D.没有同源染色体 12.某种雄性蝗虫(2n)的染色体数为23,性染色体仅有1条。下列关于该种蝗虫精原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11个四分体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⑴

课题: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⑴ 【学习目标】 1.阐明细胞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3.通过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习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知识链接】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 、 、 。 2.有丝分裂特征:染色体经过 后, 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亲子代细胞染色体数 目 。 3.染色体、染色质、染色单体、DNA 的关系 【自主预习1】(仔细阅读教材P16第一段文字,完成并理解记忆基本概念) 一.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 减数分裂是指进行 的生物产生成熟 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 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 ,而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 细胞的减少一半。 【自主预习2】(在复习知识链接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插图,仔细阅读P16-19“精子的形成过程”相关文字,完成并理解记忆以下内容) 二.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 1.场所: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精子是在 中的曲细精管内形成的。 2.过程: 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 复制,成为 细胞 ⑴减数第一次分裂(减I) 前期: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同源染色体 ,形成 , 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 。 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 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 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 。 ⑵减数第二次分裂(减II)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 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 , 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 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复杂 的 才成为 ,头部含细胞核,尾长,能够摆动 【课堂互动探究区】 【课内探究1】(结合已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将不能完成的问题用红笔画出来,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将交流结果整理在学案上。) 【课内探究2】(结合已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将不能完成的问题用红笔画出来,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将交流结果整理在学案上) 1.精巢中会出现哪几种细胞分裂方式?发生在个体生长发育的什么时期? 2.染色体复制发生在什么时期? 3.正确理解: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这些基本概念。(并用图中字母举例说明) 同源染色体:① ② 如 和 ; 和 。 非同源染色体: 。如 和 ; 和 。 联会: 。 四分体: 。如配对的 和 构成一个四分体 姐妹染色单体: 。如: 和 ; 和 非姐妹染色单体: 。如: 和 ; 和 4.一个四分体:是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 分子。 即:1对同源染色体=____条染色体=____条染色单体=____个四分体 5.观察教材P17图2-2,初级精母细胞有 条染色体?能形成 个四分体?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是 ,原因是 ,

2020年中考复习 :生物和生物圈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一生物和生物圈 班级:姓名: 一、考点清单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分为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等。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生物在环境的同时,也和改变着环境。(二)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 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和流动,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的。 (三)生物圈 1.包括、水圈的大部、。 2.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有着“地球之肾”之称的是生态系统;有着“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之称的是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以人类为主的是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的是农田生态系统等。 3.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二、考点突破 【典题】(2019济宁)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过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 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毅豪兴趣小组发现当人们移开花盆时,鼠妇(又称潮虫)会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原则。 (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 (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你认为还需要改变什么条件?。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典例】(2019通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1.(2019南通)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蝙蝠多在夜晚活动。造成这种生活习性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C ) A.空气 B.水分 C.阳光 D.温度 2.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陶渊明的诗句“草盛豆苗稀”描绘的自然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共生关系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 C.“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D.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 4.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B.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生态系统 【典例】(2019德州)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2019精选教育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含答案第2课时.doc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班级:姓名:成绩: 学习目标:1、阐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以及卵细胞与精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2、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3、理解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 学习重点:1、阐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以及卵细胞与精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2、理解有丝分裂与减数分 学习难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 学习过程: 预习﹒交流﹒评价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场所:在______中形成的,其中的原始卵细胞叫做___________。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__________,主要区别是: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就形成____个卵细胞和____个______。不久,三个极体都___________。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___个卵细胞。卵细胞不再进行变形。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种类及数量变化: 1个精原细胞→___个___________细胞→___个__________细胞→___个_____细胞→___个_____ ___个_______细胞 ___个_________细胞 1个卵原细胞___个_________细胞___个_______ ___个_________ ___个_______ 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目的要求: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 2.方法步骤: (1)低倍镜观察装片,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_____、_____的细胞。 (3)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绘制减数分裂_________的细胞简图。 三、辨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第 - 1 - 页

六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导学案{自己打的}

生物和生物圈 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能描述出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4.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5.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能写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观察是科学_________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 _____________;观察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______________。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 。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 ③生物能排出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 。 ⑥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7)除 以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3、调查是科学探究____________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_________和调查__________,制定合理的_____________。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__________。调查过程要____________,对调查结果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还要用______________进行统计。 4、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种类设计调查路线时应选择一条生物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5、按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按用途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_________的总和就叫_____________。是所有生物的__________。 7、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 ________、 __________、 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 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 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 。 8、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 、 和水、适宜的 和一定的 。 9、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的。作出假设是根据自己已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六大步骤) ①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②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 :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④ ⑤ ⑥ 、 1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①生物 环境: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②生物 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③环境 影响 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又绿江南岸。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2、生态系统 ①在 内, 与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 ;动物--- ;细菌、真菌--- )和非生物部分( 、 、 、 等),即: ——植物 生物部分 ——动物 组成 ——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 、 、 、 等 ③生态系统中的 和 沿着 ___和____________ 流动,有毒物质沿着___ 逐渐积累。 (4)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_____________。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逐步__________,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反_______________。 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 ___________ 是相对稳定的,称为 。 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 。 ⑥ 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态系统。 13、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 。 食物链例子:树叶 蝉 螳螂 黄雀 (第一营养级)(第 营养级) (第 营养级) (第 营养级)

[全]高中地理(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冷锋、暖锋)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冷锋、暖锋)考点详解 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由五个组成部分:低气压中心、冷气团、冷锋、暖气团、暖锋。以北半球的锋面气旋为例,它的组成、移动方向、降水分布如下图所示: ①组成部分:中间为低气压中心,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 ②移动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并且向低压中心“辐合”。 ③降水分布:主要分布在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另外在冷锋的锋前也会有少量降水。 怎样判断锋前、锋后呢?顺着冷锋或暖锋移动的方向(逆时针),在移动方向前面的是“锋前”,在后面的是“锋后”。

图1 锋面气旋示意图 例题 今天讲解的是【2016年北京卷】第3题,主要考查锋面气旋与天气。

图2 例题 答案:A 精讲精析:(1)分析图中的天气系统。我国的东北(Q处)为锋面气旋,西南地区的P处为气旋(低气压中心),东海为反气旋(高气压中心)。 (2)分析锋面气旋的组成。Q处的锋面气旋,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运动。因此北京此时受冷气团控制,位于冷锋的锋后,冷锋将继续向东移动。

(3)分析北京的天气。北京被冷气团控制,本应该天气晴朗,但由于其位于冷锋的锋后,受到冷锋的影响(按照冷锋的移动路线,冷锋实际上刚刚经过北京),因此会出现大风,扬起近地面的干燥沙尘,使得空气污染加重。 (4)判断其他各地的天气。①东海海域受到高气压的控制,天气晴朗,风浪较小;②Q第位于冷风的东侧,由于冷锋由西向东运动,因此正好位于冷锋的锋前,可能会出现降水;③Q处的气压比P处更低,且附近的等压线更多更密集,因此Q处的低气压强度更强。 总结 冷锋、暖锋的区别 冷气团较“重”,暖气团较“轻”,因此冷暖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在下方,暖气团往往被抬升到上空。 冷锋,即冷气团的势力强大,主动向暖气团靠近,暖气团被迫抬升。①冷锋过境时,会带来短时间高强度的大风、降温、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锋前降水较少;②冷锋过境后,由冷气团控制,因此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转晴。 暖锋,即暖气团的势力强大,主动向冷气团靠近,冷气团被迫后退。①暖锋过境时,会带来连续性的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③暖锋过境后,由暖气团控制,因此气压降低,气温和湿度升高,天气转晴。

苏教版 必修二 减数分裂 学案 (4)

第二课时生殖细胞的形成 【目标导航】 1.结合减数分裂,说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通过比较,说出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一、精子的形成 1.场所 哺乳动物的精子在睾丸中形成。 2.过程 (1)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3)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4个精细胞; (4)精细胞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能形成精子。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场所 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和输卵管中形成的。 2.过程 (1)分裂间期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复制,成为初级卵母细胞; (2)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细胞和一个小的细胞,大的细胞叫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极体; (3)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体积较大)和一个极体(体积较小),与此同时,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极体。这样,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 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其他三个极体退化消失)。 判断正误 (1) 所有动物的精子都在睾丸中形成。( ) (2) 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增殖并形成精子。( ) (3)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完全相同的精子。( ) (4)初级精母细胞比精原细胞体积增大。( ) (5)卵细胞减数分裂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 ) (6)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和极体内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 (7)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 答案(1)×(2)×(3)×(4)√(5)√(6)×(7)√ 1.精子的形成场所

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精巢)中形成的。睾丸里面有许多极度弯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中含有大量的原始生殖细胞,叫做精原细胞。当雄性动物性成熟以后睾丸里的一部分精原细胞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再经变形形成精子。 2.精子的形成过程及图解 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稍微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4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能形成精子。精子呈蝌蚪状,头部含有细胞核,尾很长,能够摆动,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如下图所示)。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分配到两极的两组染色体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 答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精子与精细胞有何差异?这有何意义? 答案精细胞是减数分裂的直接产物,它经历形态变化,其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的头部,细胞质浓缩并最后脱落,某些结构演变为精子尾部,从而形成具有较长尾部的精子,如此的变化可使得精子体积小,游动灵活,易与卵细胞结合。 1.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 ) A.24、12、12和24、12、12 B.24、24、12和24、12、12 C.48、24、12和24、24、12 D.24、12、12和48、24、12 【问题导析】 (1)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n→n;DNA分子含量变化为4a→2a→a。 (2)水稻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24条,则n=12,_a=12。 答案 D 解析这是一道以水稻为例,检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含量变化的题目。解题时只要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n→n;DNA分子含量变化为

山西省临汾市清华园中学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阐明细胞的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难点】 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学习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P18___P19,讨论总结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及完成导学案 【导入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精子的形成过程,这节课我们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两者的比较 【自主学习】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 2、过程:⑴卵原细胞增大,进行复制,成为。 ⑵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 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小的叫做。 ⑶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 3、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和三个,卵细胞和极体 中都含有数目减半的。不久,三个都退化消失了,结果是一个卵原细胞经 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了一个。 【合作探究】 一、卵细胞的形成和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 比较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进行 了等分裂。 初级卵母细胞进行了 等分裂,并产生了 都有联会、四分体、同 源染色体内的父方和

1个细胞和1个。母方染色体单体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等分裂形成了 个同样大小的 精子细胞。 一个次级卵母细胞 等分裂形成了一个 大的和1个小 的,原来的极体 等分裂成两个极体 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 单体分开变成两条染 色体,子细胞的染色体 数目不变,分裂过程无 同源染色体。 变形否________ __________ 分裂结果 产生个有功能 的精子产生个有功能的卵 细胞个小的极体退 化消失 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染 色体数目减半 【课堂小结】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细胞图像的鉴别: 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 期 ①②③ 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的行为特点不同; 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_______________。 中 期 ④⑤⑥

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_导学案

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能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能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重点: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 的基本单位。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有其自身严整的结构。其生命活动必须依赖 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地球上最基本(简单、范围最窄)的生命系统是 ,最大(复杂、范围最广)的生命系统是 。生命系统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圈。(对于植物,无 这一结构层次;单细胞生物既是 层次又是 层次。)各生命系统既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1.病毒的生命活动 (1)病毒举例:——————、HIV 等。 (2)生命活动的完成:病毒不具有________结构,必须依赖____ ____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1)单细胞生物举例:________、 ,单细胞藻类、______ _等 (2)生命活动的完成:依靠________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运动、分裂、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1)多细胞生物举例:大多数__________。 (2)生命活动的完成: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结构层次:_______→组织→器官→_________→个体→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 2.生命系统的各结构层次的概念及实例: 【合作探究】 1.什么是生命活动?什么是细胞?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高一生物乃至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它解释了有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卵细胞)形成的过程和受精作用的大致过程。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延续和另一大分支,又是更好掌握第一章中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这一节的新名词较多和知识点繁多,教材内容微观,与生活联系不大,使其内容非常抽象,并且此节的图形众多和相似度高,向来是学生头疼的章节。但是减数分裂这节内容的知识点却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特别是减数分裂各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各个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及行为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高考的热点考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已经接触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并且对生物生殖部分内容相当感兴趣。所以他们对减数分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并不觉得完全陌生和难以接受。而且在高一第一学期已经详细地了解过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对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和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由于减数分裂跟有丝分裂的所学重点都差不多,所以在减数分裂各个阶段的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和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的理解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但正因为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一定的相似点,所以容易混淆,它们的区别

更是难点。但又因为这是高考的重点,所以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给予的耐心指导和时间。又由于减数分裂过程较烦琐,内容抽象,图形多,易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这些都必须老师用各种教学方式去给予形象化的引导和梳理,需要老师将课本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并且让学生自主地体会和发觉,理解,并转化为课本的知识。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习兴趣,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意识,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通过设计各种形式(如多媒体,挂图,游戏,故事,诗句,比喻等),或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使探究式学习和个性发展得到最大体验。 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把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 1)引导-探究法: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蝗虫生殖细胞形成的探究实验,了解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符合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2)合作-构建模型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通过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模拟减数分裂过程,把抽象复杂的生命现象,转化为直观具体、肉眼可见的过程,完成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3)角色扮演法:学生角色扮演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深刻印象,并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把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演示出来,

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导学案

学校 学科 生物 编写人 审稿人 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2)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卵细胞形成过程 二、预习内容 (一) 1、卵细胞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复制__________ 第一极体 染色单体分开 着丝点分裂 ??? ? 同源染色体分开 联会四分体???→? 染色单体分开 着丝点分裂???? (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和DNA 数量的变化规律 设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2N ,DNA 数为2a 1

2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 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二、学习过程 (一) 精子形成过程 1个 1个 2个 4个 4个 复制 ——→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重组 复制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减数分裂 思考: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DNA 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 3、减Ⅱ与有丝分裂有何区别?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场所:____________ 2、卵细胞形成过程小结如下: 3、卵细胞的形成和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 4、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1) 次级卵母细胞 (1) 卵细胞(1)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极体(3)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 【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能辨别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考点导航】1.生物圈的范围和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环境条件。 2.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知识链接】地球是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生物生存于生物圈,必然受到生物和非生物的影响,同时,生物也在适应和影响环境。 【学法指导】通过鼠妇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得出光对鼠妇的影响,把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简单化,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自主学习: 一填空题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的底部,____的大部,________的表面;它为人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生存的基本条件。 2.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________因素;不同种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________,还有________关系,________关系,________关系;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________关系,________关系。 3.生物适应环境具有____性,同时也有_______性;生物不仅能________环境,也能________环境。 二选择题: 1.今年春季以来,洞庭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造成芦苇荡变成草原,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能影响环境 2.在沙漠地区,生存的生物种类非常少,影响生物在此生存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3.下列关于生物圈有关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全部生存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生物圈只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水、空气 D.温度和空间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而是自古就有的 4.假定有两种植物共同生长在一个盆中,当两种植物分开种植时,一种死了,一种生长的更好,请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 B.共生 C.自养 D.异养 5.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 A.除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D.所有的变量都不同 6.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有机物 合作探究﹢拓展提升: 一选择题: 1.蚯蚓能生活在土壤中,有很多国家用蚯蚓来处理垃圾。这种现象说明生物() A.能适应环境 B 2..在动物实验中,正确设置对照组不容易。例如,要选择20个完全相似的动物,将其均分

减数分裂学案及答案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第1课时精子的形成过程 【课前复习】 1、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 2、细胞周期:指的细胞,从时开始,到完成时为止。 3、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课堂探究】 一、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或)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次,而细胞却连续分裂次,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 (1)对象:进行的生物。 (2)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 (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和一般都相同,一条 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如图中的号和号。 (2)联会: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条染色单体。(一个四

分体中有 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 DNA 分子, 染色单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 ,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 ,是原始雄性生殖细胞。 2、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间期: 染色体行为变化:染色体 ,每条染色体含有 条姐妹染色单体。 细胞变化: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成为 。 ②分裂期: 染色体行为变化: a 、联会: 两两配对的现象。 b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 条染色单体。 C 、交叉互换: 中的 发生。 d 、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 , 分别移向____________。 结果是1个 精母细胞分裂成2个 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 (2)减数第二次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后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 ①染色体不再__ ___。 ②每条染色体的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__分开,分别移向_____________。 整个过程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与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四个精细胞。 精细胞与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_______,DNA 数________。 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_______。 三、精子形成过程回顾 精原细胞(1个)??→?复制 _______________(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 联会四分体 ???→?_____________( ) 染色单体分开 着丝点分裂 ???→?_______________( ) ??→?变形________ ( ) 四、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别 【课堂巩固】 1.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复制—联会—四分体 B .复制—四分体—联会

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导学案1

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1)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 二、预习内容 (一)有丝分裂 1、 细胞增殖的方式有: 、 、 。 2、 细胞周期:指 的细胞,从 时开始,到 完成时为止。 3、分裂间期的特点: 分裂期主要变化为: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二)减数分裂 1、 减数分裂的概念 范围 进行 的生物 时期 从原始生殖细胞 特点 染色体只复制 ,而细胞分裂 结果 染色体数目 场所 动物:♀ ♂ 2、 精子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1个)??→?复制_______________(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联会四分体 ???→?_____________( ) 染色单体分开 着丝点分裂???→?_______________( ) ??→?变形________ ( )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二、学习过程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时期:进行________的生物在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2、特点:细胞分裂 次,而染色体只复制 次。 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 4、实质:是一种特殊方式的 思考:原始生殖细胞与体细胞的关系如何? 注意:1、成熟生殖细胞如精子、卵细胞 (精细胞、精子细胞、花粉、成熟花粉都不是成熟生殖细胞) 2、语言的正确表达: 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第一次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第二次减数分裂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_________,_____ ____是原始雄性生殖细胞。 2、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间期:主要的变化是____________,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成为____________,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均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不变,DNA 含量加倍)。 ②分裂期: a 、同源染色体_____:____ b 、_________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_____________。 C 、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 分别移向____________。 结果是1个 精母细胞分裂成2个 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 各时期的变化如下:(设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2N ,DNA 数为2N) 主要变化: ( )( ) ( )( ) 染色体的数目:( ) ( ) ( )( ) 染色单体的数目( ) ( ) ( )( ) DNA 数: ( ) ( ) ( )( ) ☆正确理解几个概念: ①联会: 两两配对。 ②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但分散在细胞内),在减数分裂时要两两配对,这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 一般相同,一个来自 ,另一个来自 ,这样的成对的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 如下图中的1与2,3与4。 联会 四分体 中期 后期 前期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导学案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预习导航】 1.(1)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即使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只有依赖 才能生活。 (2) 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能、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_______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的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共分9级层次,依次为:细胞、、器官、系统、个体、、、生态系统、。 (2)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3)多细胞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的细胞既是层次,又是层次。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不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4过程: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实例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分析P2资料分析 2如何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分析必修P5图1-1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变式训练:流感病毒和HIV的生存和复制繁殖的场所必须是() A、无机环境 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 C、生物体内的细胞间质 D、生物体的细胞内3.为什么说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理P6[思考与讨论]与处理P6练习 【知识整合】 ---------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具有多样性和------------------。

地理原理、过程示意图及各种变式解析

学案四地理原理、过程示意图及各种变式解析 1. 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示意图,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2. 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过程。 3. 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要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4. 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考点分析预测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这类题目侧重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用和说明各种原理图、过程图,领会和理解各种图所表达的含义;要运用提供的图表解释或分析说明某一地理现象、原理;通过对各种地理事物的认识,结合地图分析它们的时空分布的规律;分析此地理要素对其它要素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原理、过程示意图已很少以教材中原图面貌出现,也即以各种变式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如2000年、2001年江苏文科综合考题中的光照图。过程(包括流程)示意图也是近年来常出现在试卷中的,如2003年地理单课试题中的33题(全球环境问题)、34题第三小题(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2003年文科综合考试选择题5~7题。知识结构重建 地理原理图包括: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形成示意图,褶皱和断层示意图,六大板块示意图,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台风示意图。过程示意图有:风的形成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锋面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农业、工业投入至产出模式示意图,普拉托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示意图,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矿展示意图.商业活动主要环节示意图.开垦荒地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1. 判别原理图、过程示意图所反映的地理要素:分析判断各地理要素的特点及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点,说明原因或列出结构关系式。 2. 确定各地理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问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气候、地形、水等条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城市形成、发展与所处的位置、地形、山河分布、交通线等的联系等。 3. 比较相同区域、不同区域各种地理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确定试题中图文的一致性.形成图文统一的、完整的、系统的地理知识。 4. 预测本区域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对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5·对整个判断过程进行反思,形成疑问。运用地理规律.判断、分析、描述地理事物的合理性,也即检测所判定的地理事物是否合符逻辑、是否符合常理。 过程规律总结(要点梳理点拨) 判读分析各种原理、过程示意图是学习地理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 1.光照图是原理图中难度较大的,常见的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展开图、平面图、立体图等。变视图的难度就更大,以下就这类试题可能考查的相关内容及解题技巧作简要介绍: (1)判断南北半球(或自转方向),确定南北极及各条经纬线的度数。 A:根据给定的经纬线度数判定半球。 例l 如图4-1所示,甲图中经线从右向左数字变大为西经,且在160°W-20°W之间是西半球,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