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

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2(SO4)3溶液滴加氨水产生白色胶状沉淀:Al3++3OH-= Al(OH)3↓

B.90 +时,测得纯水中c(H+)·c(OH-) =3.8×10—13+H2O(l)?H+(aq)+OH-(aq)△H+0 C.除去BaCO3中少量的BaSO4的方法是加入足量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过滤、洗涤+BaSO4(s)+CO32-(aq) BaCO3(s)+SO42-(aq)

D.碳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变红:CO32 -+ 2H2O ? H2CO3+2OH-

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A.图1表示同温度下,pH+1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 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为醋酸,且a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b 点强

B.图2 中纯水仅升高温度,不能使a点变到c点

C.图3 表示25 +时,用0.100 0 mol?L-1HCl 滴定20 mL 0.100 0 mol?L-1NaOH 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D.用0.010 0 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 0 mol?L-1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4 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I-

3.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或结论一致的是

证明KI3溶液中存在:I3-

I2+I-平衡

A.A B.B C.C D.D

4.肼(N2H4)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爆炸,但利用其作燃料电池是一种理想的电池,具有容量大、能量转化效率高、产物无污染等特点,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4OH-+N2H4 ? 4e– = N2↑+4H2O

B.当消耗1molO2时,有2mol Na+由甲槽向乙槽迁移

C.电池工作时,正极附近的pH降低

D.若去掉离子交换膜电池也能正常工作

5.已知反应:2NO 2(红棕色)N2O4(无色)△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变活塞位置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达到平衡状态

B.b点与a点相比,c(NO2)、c(N2O4)均减小

C.d点:v(正)<v(逆)

D.若在c点将温度降低,其透光率将增大

6.用电化学法制备LiOH的实验装置如图,采用惰性电极,a口导入LiCl溶液,b口导入LiOH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阳极区溶液pH增大

B.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C.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的Cl2生成

D.通电后Li+通过交换膜向阴极区迁移,LiOH浓溶液从d口导出

7.25℃时,向25mL 0.1000mo1·L-1 HA溶液滴加同浓度的BOH溶液,混合溶液pH随滴加BOH溶液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A溶液呈碱性

B.酸HA的电离常数约为0.0011

C.M点时c(B+)=c(A-)> c(H+)= c(OH-+

D.N点时加入10mL0.1mol/L HA溶液,将促进A-的水解

二、实验题

8.中学化学常见的滴定法包括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法等。

+1+探究小组甲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某补血剂[主要成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中铁元素的含量。

+下列滴定装置中(夹持部分略去),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该小组拟在同浓度的FeSO4溶液中,探究酸性KMnO4溶液浓度对Fe2+被氧化时反应

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0.10mol?L-1FeSO4+0.02mol?L-1酸性KMnO4、蒸馏水、锥形瓶、试管、胶头滴管、量筒、秒表。参照下表格式,完成实验表格(列出所选试剂体积和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探究小组乙将0.1 mol·L-1盐酸滴入20 mL 0.1 mol·L-1氨水中,溶液的pH 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a点处假设溶液的pH=10,则该点处由水电离产生的c(OH-)=__________________++取c点时的饱和溶液并向其加入水玻璃(硅酸钠水溶液),振荡、静置。写出实验现象并用必要的文字和相关离子方程式给予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和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1+提高水钴矿浸出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两点),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Cl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Na2CO3调pH至5.2所得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_+

+4+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萃取剂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使用的适宜pH范围是

______________+

A+2.0~2.5 B+3.0~3.5 C+4.0~4.5

+5+由萃取后余液获得粗产品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

三、原理综合题

10.甲醇是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主要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等领域,也是农药、医药的重要原料之一。

+1+已知反应CO+g++2H2(g+== CH3OH(g) ?H= —99kJ.mol—1中的相关化学键键能如下:

则x=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1molCO与2molH2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α)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a+b两点的反应速率:v(b)____v(a)(填“>”+“<”或“=”+++该反应的+S______0,图中的T1______T2(填“>”+“<”或“=”++

+该合成反应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40+270+,选择此温度范围的原因是:

I.此温度范围下的催化剂活性高;

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点的压强平衡常数K P=_______________(K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和H2)合成甲醇,发生主要反应如下:

I+CO+g++2H2(g+CH3OH(g) ?H1

II+CO 2(g)+H2(g) CO(g) + H2O(g) ?H2

III+CO2(g)+3H2(g)CH3OH(g) + H2O(g) ?H3

上述反应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它们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则?H1___________?H3(填“>”+“<”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11.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是_________池,通入CH3OH(甲醇)的电极作为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池是________池,A电极名称为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池中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甲池中消耗O2 0.56L(标准状况下)时,理论上乙池中B极的质量增加_______g;此时丙装置中_____________(填“c”或“d”)电极析出1.20g金属,则丙装置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MgSO4溶液b+CuSO4溶液c+NaCl溶液d+AgNO3溶液

参考答案

1.C

【解析】A+一水合氨为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方程式应为

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B.90℃时,测得纯水中c(H+)?c(OH-)=3.8×10-13+说明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则H2O(l)?H+(aq)+OH-(aq)△H+0,故B错误;C.将BaCO3加入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存在BaSO4(s)?Ba2+(aq)+SO42-(aq),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使硫酸钡的沉淀溶解平衡正移,从而转化为碳酸钡,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SO4(s)+CO32-(aq)?BaCO3(s)+SO42-(aq),故C正确;D.碳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变红,因为碳酸根水解溶液呈碱性,但多元弱酸根水解应分步进行,所以方程式应为CO32-+H2O?HCO3-+OH-,故D错误;故选C+

2.C

【解析】

【详解】

A、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导致稀释过程中,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所以pH变化小的为醋酸,即II为醋酸,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a点导电能力大于b,故A正确+

B、仅升温促进水的电离,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与图像不相符合,故B正确+

C、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0.1mol?L-1NaOH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pH 会突变,与图像不符,故C错误+

D+-lg[c(X-)]的值越大,代表该离子的浓度越小,由图可知,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后I-的浓度最小,则I-首先沉淀,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等知识。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正确认识图像和纵轴含义,-lg[c(X-)]的值越大,代表该离子的浓度越小+与溶液的pH=-lg[c(H+)]类似+3.B

【解析】

A.表达式形式相同的难溶物,溶度积常数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硫酸钡、碳酸钡都是白色沉淀,所以转化过程没有明显现象+不能判断二者的大小,故A错误;B.向

盛有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碘,后者有黄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碘离子,原来的溶液是KI3溶液,说明KI3溶液中存在I3-?I2+I-平衡,故B正确;C.氢氧化铝只能溶解在强酸中,若Y是CO2气体,观察到出现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即气体不可能是二氧化碳,故C错误;D.酸性溶液中硝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则溶液变黄色,可能为亚铁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氧化性强弱比较、化学平衡、溶度积大小比较、氢氧化铝的性质等+明确实验原理、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D中隐含条件的挖掘,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为易错点+

4.A

【解析】A、燃料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是肼发生反应,肼中的N从-2价升高到0价,碱性电池中,其电极反应式应为:N2H4+4OH--4e-=N2+4H2O,故A正确;B、消耗1molO2时,转移4mol电子,根据O2+2H2O+4e- =4OH-+同时生成4mol OH-,则有4molNa+由甲槽向乙槽迁移,故B错误;C+碱性环境中,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pH增大,故C错误;D、若撤走阳离子交换膜后,肼会与水中溶解的氧气直接接触,发生爆炸,无法正常工作,故D错误;故选A+

5.B

【详解】

A.b点透光率不再发生变化,则b点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

B.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可知b点c(NO2)大,而a点c(N2O4)大,B错误;

C.d点透光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v(正)<v(逆),C正确;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透光率将增大,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把握浓度、颜色及透光率的关系、平衡移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象与平衡移动原理的结合。

6.D

【详解】

A、左端为阳极,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pH有所降低,故错误;

B、右端是阴极区,得到电子,反应是2H++2e-=H2↑,故错误;

C、根据选项A的电极反应式,通过1mol电子,得到0.5molCl2,故错误;

D、根据电解原理,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正极区向阴极区移动,LiOH浓溶液从d 口导出,故正确。

7.D

【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BOH溶液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BA,此时溶液的pH>7,说明BA溶液呈碱性,故A正确;B.根据图像可知0.1000mol?L-1HA 溶液的pH=2,则c(A-)≈c(H+)=1×10-2mol/L,c(HA)=0.1000mol?L-1-0.01mol/L=0.090mol/L,酸

HA的电离常数为:K a=

22

110110

0.09

--

???

=0.0011,故B正确;C.M点溶液的pH=7,则

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B+)=c(A-),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B+)=c(A-)>c(H+)=c(OH-),故C正确;D.加入10mL0.1000mol?L-1HA溶液后,HA的浓度增大,抑制了A-的水解,故D错误;故选D。

8.B V[0.02mol?L-1酸性KMnO4]/mL V[ H2O]/mL c b 10-10mol/L 产生白色沉淀(或胶状物)和气泡+NH4+和SiO32-发生双水解反应,2 NH4+ + SiO32- + H2SiO3↓ + 2NH3↑(或2 NH4+ + SiO32-+2H2O + H2SiO3↓ + 2NH3·H2O

c(Cl–)+c(H+)+c(NH4+)+c(OH–)

【解析】

(1)①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某补血剂,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管,不能用碱式滴定管,所以B符合;故答案为B+

②在同浓度的FeSO4溶液中,探究酸性KMnO4溶液浓度对Fe2+被氧化时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选择高锰酸钾溶液和水的体积不同设计,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不同,氧化反应的速率不同,反应达到终点的时间不同,因此可以选择0.10mol?L-1FeSO4+0.02mol?L-1酸性KMnO4、蒸馏水、硫酸亚铁浓度相同时,高锰酸钾溶液和水的体积不同,因此选择高锰酸钾溶液体积bmL,水的体积为cmL,和取cmL高锰酸钾溶液,bmL水+故答案为

(2)①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一

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离子积常数=c(H+)c(OH-),假设溶液的pH=10,则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10mol/L,故答案为10-10mol/L+

②c点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而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则溶液呈酸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取c点时的饱和溶液并向其加入水玻璃,硅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铵根离子和硅酸根离子水解相互促进生成白色沉淀硅酸和一水合氨,离子方程式为:SiO32-+2NH4++H2O =H2SiO3↓

+2NH3?H2O;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或胶状物)和气泡+铵根离子和硅酸根离子水解相互促进生成白色沉淀硅酸和一水合氨,离子方程式为:SiO32-+2NH4++H2O =H2SiO3↓ +2NH3?H2O+③d点时,酸的物质的量是氨水的2倍,二者混合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铵和盐酸,溶液呈酸性,氯化氢完全电离,铵根离子水解但水解程度较小,结合物料守恒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 (Cl-)+c (H+)+c (NH4+)+c (OH-),故答案为

c(Cl-)+c(H+)+c(NH4+)+c(OH-)+

9.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盐酸浓度或将水钴矿粉碎Co2O3+SO32+4H+ =

2Co2++SO42-+2H2O 将Fe2+氧化成Fe3+Fe(OH)3+Al(OH)3除去溶液中的Mn2+ B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解析】含钴废料中加入盐酸、Na2SO3,可得CoCl2+AlCl3+FeCl2,加入NaCl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得到FeCl3,然后加入Na2CO3调pH至5.2,可得到Fe(OH)3+Al(OH)3沉淀,过滤后所得滤液主要含有CoCl2,为得到CoCl2?6H2O晶体,应控制温度在86℃以下,加热时要防止温度过高而失去结晶水,可减压烘干。

(1)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提高水钴矿浸出速率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

盐酸浓度或将水钴矿粉碎等,酸性条件下,Co2O3和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SO4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2O3+SO32-+4H+=2Co2++SO42-+2H2O,故答案为: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盐酸浓度或将水钴矿粉碎+Co2O3+SO32+4H+ = 2Co2++SO42-+2H2O+

(2)酸性条件下,NaClO3可以将Fe2+氧化为Fe3+,便于调节pH转化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故答案为:将Fe2+氧化成Fe3++

(3)“加Na2CO3调pH至a”,目的是除去铁离子、铝离子,将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

Fe(OH)3+Al(OH)3沉淀,过滤除去,故答案为:Fe(OH)3+Al(OH)3+

(4)根据流程图可知,此时溶液中存在Mn2++Co2+金属离子,由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

与pH的关系可知,调节溶液pH在3.0+3.5之间,可使Mn2+完全沉淀,并防止Co2+转化为

Co(OH)2沉淀,故答案为:除去溶液中的Mn 2++B+

(5)从萃取后余液中获得粗产品,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即可,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点睛:本题属于化学工艺流程题,涉及物质分离和提纯、对操作与药品的分析评价等,关键是理解工艺流程。本题的易错点为(1)中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本题中还需要知道亚硫酸钠是常见的还原剂,因此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0.1076 + < < 温度低于240+,反应速率太慢;同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高于270+,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6×10-7 + 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K 2减小,则+H 2+0,根据盖斯定律又得+H 3++H 1++H 2,所以+H 1++H 3

【解析】

(1)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则△H=2×436+x -343-413×3-465=-99,解得x=1076;故答案为1076+

(2)①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a+b 两点的反应速率:v(b)+v(a);故答案为>; ②CO(g)+2H 2(g) CH 3OH(g) ?H= —99kJ·mol —1,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S+0,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故T l +T 2;故答案为<;<;

③该合成反应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40+270℃,选择此温度范围的原因有此温度范围下的催化剂活性高;温度低于240℃,反应速率太慢;同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高于270℃,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故答案为温度低于240℃,反应速率太慢;同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高于270℃,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④a 点的一氧化碳转化率为50%,总压为0.5MPa+

CO(g)+2H 2(g)?CH 3OH(g)

起始量(mol) 1 2 0

变化量(mol) x 2x x

平衡量(mol) 1-x 2-2x x

而一氧化碳转化率为50%,所以x=0.5mol+K p =2

0.50.520.510.5(0.5)22

MPa MPa MPa ????=1.6×10-7;故答案为1.6×10-7+

(3)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K2减小,则△H2+0,根据盖斯定律又得△H3=△H1+△H2,所以△H1+△H3;故答案为<;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K2减小,则△H2+0,根据盖斯定律又得△H3=△H1+△H2,所以△H1+△H3+

11.原电池负CH3OH + 6e-+ 8OH-= CO32-+ 6H2O 电解阳2H2O+4e-

=O2↑++4H+或4OH-+4e-=O2↑+2H2O 4AgNO3+2H2O 4Ag+O2↑+4HNO3减小10.8 【答题空10】d bd

【解析】(1)甲池是燃料电池是原电电池装置,通入燃料CH3OH的电极是负极;甲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6H2O+CO32-+故答案为:原电池;负+CH3OH-6e-+8OH-═6H2O+CO32-+

(2)乙为电解池,A与原电池正极相连,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

4OH--4e-═O2↑+2H2O,乙池中电解硝酸银溶液,阳极生成氧气,阴极生成银,电解总反应式为4AgNO3+2H2O 4Ag+O2↑+4HNO3,生成H+,则溶液pH减小,故答案为:电解;阳;4OH--4e-═O2↑+2H2O+4AgNO3+2H2O 4Ag+O2↑+4HNO3;减小;

(3)当甲池中消耗O2 0.56L(标准状况下)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0.56

22.4/

L

L mol

=0.025mol,

转移电子0.025mol ×4=0.1mol,B(Ag)极析出的是金属银,质量增加0.1mol×108g/mol =10.8g,此时丙池中d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析出1.20g某金属,转移电子为0.1mol,反应过程中可

能金属阳离子放电后,溶液中的氢离子继续放电。当析出一价金属时,其摩尔质量≥1.20 0.1

g

mol

=12g/mol,当析出的是二价金属,则其摩尔质量≥1.20

0.1

g

mol

×2=24g/mol,a.MgSO4溶液中镁

离子不能放电生成金属镁,错误;b.CuSO4溶液中铜离子可以放电生成铜,之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正确;c.NaCl溶液中的钠离子不能放电,不能析出金属,错误;d.AgNO3溶液的银离子可以放电形成银,之后氢离子放电,正确;故选bd;故答案为:10.8;d;bd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