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和简答题二轮复习学案

文言文翻译和简答题二轮复习学案
文言文翻译和简答题二轮复习学案

文言文阅读实战策略(学案)

学习目标:1.巩固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2. 巩固文言实词推断的方法

3. 巩固文言文简答题的答题技巧课时:2 课时课前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

元故楼主簿行状

宋濂

君讳国华,字彦英,姓楼氏。为义乌智者里人。曾大父慧、大父绍、父浚,皆隐德不仕,而君父以家大穰为邑重望。至君乃不复事厚积,独好诗书,志于仕进。学成,就试翰林院,授漳州路学正。未几,以母丧免归。

泰定间,县恶少余乙,肆为剽掠,民惧其祸。君率强有力者,持梃以捕,得渠凶十馀人。因之授婺州路浦江县政内乡巡检。君至官,逻警有严,寇盗屏息。巡司屋坏,民欲为改作,君不欲烦民,捐禄成之。寻权县事,有功于民,将代,民争乞留。至正丙申,荐饥,邻县石甲啸聚,又相劫掠。府公知君之能,移君之任,捕得二十馀人,其患遂弭。转授保义副尉、湖州路德清县主簿,命下,丁父忧,不赴。服阙,浙东宣尉使司分镇绍兴,以照磨之职起君。君从之,益务谨饬,不以案牍之劳为辞,极为上官所赏受。

遭世多故,解绶而归,以六世祖茔荒秽不治,乃谋以弟。缭以周垣,仍创祠置田,合族以祭。无亲疏远迩,悉以慈识接之。或以贫窭有干,即与粟贷钱,无靳色。君父既葬,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府君隐约田间,不务为光耀。抚事酬物,恒出于诚悫,无矫伪自欺之意。宗姻州里,咸目之为笃行君子云。

然其为人好施与,不以家之单索为念。其友竞田,久不解,府君乃斥己壤之腴者庚之,其争遂息。人有鬻田于府君者,质剂既定,逮秋而租入过其数。府君曰:“是膏梁子,不知物价之上下者也。吾可苟利之耶?”明增其直。

至正甲午秋九月,忽语其子曰:“吾春秋五十有三,不可谓不老也。汝等齿亦长矣,吾不复留意人间事。闻歙州多佳山水,将往游焉。”言已,即出门去,沉酣回涧曲岑间。复还金华,访赤松遗迹,追逐云月,浩然而归。越明年,乙未四月十四日,以病卒。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寻权县事,有功于民,将代,民争乞留。

(2)君父既葬,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

2.楼国华为官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 分)

、翻译下面两则文言语段中的划线句

鲁国之法,赎人臣妾于诸侯者,皆取金于府。子贡赎之,辞而不取金。孔子闻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以施之于百姓,非独适身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人受金则为不廉,则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鲁人不复

赎人于诸侯。“

1.

2.

3.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练习

(一)

及黄巢陷长安,天子幸蜀,中原无主,人心骚动。于是陈州数百人相率告许州连帅,愿得犨知军州事。其帅即以状闻,于是天子下诏,以犨署陈州刺史。既视事,乃谓将吏曰:“贼巢之虐,遍于四方,苟不为长安市人所诛,则必驱残党以东下。况与忠武久为仇雠,凌我土疆,势必然也。”乃遣增垣墉,浚沟洫,实仓廪,积薪刍。又招召劲勇,置之麾下。以仲弟昶为防遏都指挥使,以季弟珝为亲从都知兵马使,分领锐兵。黄巢在长安,果为王师四面扼束,食尽人饥,谋东奔之计,先遣骁将孟楷直入项县。犨引兵击之。贼众大溃,斩获略尽,生擒孟楷。问题:为了预防黄巢的军队东下陈州,赵犨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分点概括,每点不超过6 个字。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 请简要分析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的原因。

2. 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杨氏的品格特点。

四、综合练习

(一)三友轩记王寂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既视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仍.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两檐之外,左有笋石,屹然而笔卓;右有仙榆,蔚然而盖偃。每佳夕胜日,予幅巾杖屦,徜徉乎其间。至于倚苍壁而送飞鸿,藉清阴而游梦蝶,方其自得于言意之表也,心如坚石,形如槁木,陶陶然,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为乐可胜计耶?予自是与木石有忘年莫逆之欢,因榜其轩曰“三友”。

客有过而问焉,曰:“窃闻吾子杜门屏迹,交亲解散,其所友者谁欤?”予指以告。客仰而叹俯而笑曰:“曩.吾以子为达,今子之鄙至此乎!所谓笋石者,鳞皴枯燥,不任斤凿,此固无用之石也。所谓仙榆者,离奇卷曲,不中规矩,此亦不材之木也。人且贱而弃之,曾.不一顾,子恶取而独友于是哉?”予曰:“嘻!若知其一,未知其二。向有牛奇章之嘉石,钱吴越之大树,则第以甲乙,衣以锦绣矣。予虽欲友,其可得乎?今以予谬人,与夫顽石散木,皆绝意于世,而世亦无所事焉,此其所以为友也。夫人情之嗜好,固不在乎尤物,而在乎适意而已。如谢康乐之山水,陶彭泽之琴酒,嵇康之锻,阮孚之屐。然必先得之于心,而后寓之于物,故无物不可为乐。虽其所寓不同,亦各适其适也。子意以为何如?” 客曰:“是则然矣,奈何木石无情,奚足以知子之区区如此?”予曰:“不然,人之遇物,但患不诚,果能以诚,则生公之石,可以点头,玄奘之松,亦能回指。幸无忽。”

客愧予言,茫然自失,宜其有会于心者,乃相顾一笑而去。予因以是言而刻诸石。时丁未夏,四月望日。三槐王元老记。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既视.事.之明年视事:任职

B. 仍.其旧而新之仍:仍然

C. 曩.吾以子为达曩:从前

D. 曾.不一顾曾:竟然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者认为人情嗜好“虽其所寓不同,亦各适其适也”,这与王羲之“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所见略同。

B. 文中作者引用谢灵运寄情山水,陶渊明寓情琴酒,嵇康打铁,阮孚蜡屐等众多古人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C. 作者说人情嗜好在乎适意而已,在议论中体现中国儒家的推崇超脱、随意自适的思想和独特的人生旨趣。

D. 文章再现了作者贬官以后“心如坚石,形如槁木”的情状,行文中表面故作旷达,实则难掩郁郁不平之气。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窃闻吾子杜门屏迹,交亲解散,其所友者谁欤?(5 分)译文:

(2)是则然矣,奈何木石无情,奚足以知子之区区如此?(5 分)译文:

4. 文中“客”认为作者见识浅薄的原因是什么?(4 分)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拟亦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自顷征聘之士,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

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时连有灾异,琼上疏顺帝曰:“陛下宜开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建以前至汉初灾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为多少。又使近臣儒者参考政事,数见公卿,察问得失。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棠,年皆耄耋,有作者七人①之志。宜更见引致,助崇大化。”于是有诏公车征错等。

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①作者七人:语出《论语》,指七位避世的隐者。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乃以书逆.遗之曰逆:迎接

B. 愿.先生弘此远谟愿:希望

C. 争议朝堂,莫能抗夺.夺:争夺

D. 如有不移.,示以好恶移:改悔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李固写信给黄琼,批评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认为有志之士应当积极参政,救助百姓,施展自己的才智。

B. 李固认为,从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看,他们的功业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认为所谓处士纯粹是一帮欺世盗名之徒。

C. 黄琼跟随父亲在官府时,了解官府办公的准则与惯例,一上任便对官府运作驾轻就熟,议政时无人能够驳倒他。

D. 永建三年大旱,黄琼上书条陈政见,用鲁僖公的事例,劝皇上检查政事得失,改正不足之处,好让世人耳目一新。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5 分)译文:

(2)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5 分)译文:

4. 李固是从哪几个方面劝说黄琼的?(4 分)

知识小结:

一、回顾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二、回顾江苏高考文言文主观题,小结这类题型考察什么?

1.翻译题:

2.简答题:

三、回顾文言文实词推断的方法

四、文言文简答题技巧

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难点突破学案

增强三种意识提升翻译能力——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难点突破 一.错题重做,找出问题 修改下列考试误译的句子,并指出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1.然吾自干名在京城,兔魄(月亮的别称)已十九晦矣。知尔辈惧旨甘不继,困于薪粟,日丐于他人之门。(《贻诸弟砥石命》) 考生翻译:从去京城任职,月亮已经圆了19次了。 更正修改:然而我从在京师求取功名以来,已经十九个月了(月亮已经隐去了十九次)。 存在问题:漏译虚词“然”、实词“干”,表意不顺畅 2.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志(3分) 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齐尝聘,欲与为卿而不就,曰: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师大附中月考五《孔子家语》) 考生翻译:所以我不忍心远房的亲戚被人所驱使。 更正修改:所以我不忍心远离父母而被人役使。 存在问题:忽视语境,不明大意,错译实词“亲”。 3.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4分)(方苞《孙征君传》) 考生翻译:刚开始,高攀龙、顾宪成在东林讲学,天下的士大夫想建立功名的都赞同他。 更正修改:在这之前,高攀龙、顾宪成在东林讲学,海内有名节的士大夫常常追随他们。先是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附焉 存在问题:错译定语后置句式、固定短语和实词“附”。 4.行数百武,植于墓后,为三重。阅岁而视之,成者十九。则又移其余,左右翼以及于门。(李东阳《移树说》) 考生翻译:等一年之后去看,被移走的树大约占了十分之八九。 更正修改:过了一年之后再去看,成活的有十分之九。阅、岁、成、十九。 存在问题:忽视语境,不明大意,随意更改和添加词语。 5.夫毁誉者,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以圣人之德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王昶传》) 考生翻译:毁坏别人名誉的人,是爱恶的根源,祸福的机缘。 更正修改:毁谤和赞誉,是喜爱和厌恶的根源,也是灾祸和福分的契机。(得分点:毁誉,毁谤和赞誉;原,根源;机,契机,关键。) 存在问题:忽视句式,表意不通畅。 6.大将军青兵出定襄。苏建、赵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兵且尽,信降单于,建独身归青。(《智囊全集》节选) 考生翻译:参加战斗一整天,都被俘获杀害完了,赵信投降单于,苏建单独投奔卫青。 更正修改:(两人率军和匈奴)战了一天,士兵牺牲殆尽,赵信投降单于,苏建单独自到卫青大营。省略、且、归各1分 存在问题:忽视语境,表意不通畅。 7.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梅圣俞诗集>序》) 考生翻译:我用痛苦来铭记他,到他家寻找他遗留下来的物品。 更正修改:我已经痛哭着为他写好墓志铭,就向他家索求(遗稿)。关键字:铭之、因、索的意思。 存在问题:忽视虚词,脱离语境。 8.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金石录后序》)铅椠(qiàn):书写用具,这里指校勘。 考生翻译:守着两郡,竭尽其俸禄用来校勘。 更正修改:(明诚)又接连担任了两郡的太守,拿出他的全部俸禄,来从事书籍的校勘。(守、竭、以)。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核心突破五精准翻译句子(一)讲义(含解析)

核心突破五精准翻译句子(一) 一、翻译基本原则:直译加意译,重在“直译”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 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有一词一句便译一词一句(个别失去实在意义的虚词除外),而且词句的次序也不能变动。直译要“一对一”地进行翻译,要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要和原文一致。所谓“重在‘直译’”,就是能够直译的词句,要尽量直译。 意译,就是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翻译。意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异较大的表达方法。所谓“直译加意译”,就是适当采用意译的方法。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

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住,不能机械地采用直译,而应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意译多用于对一词或短语的翻译。 边练边悟 1.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原则。 (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适逢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请(我国)主持国事的人相见。 解析注意“辙”的借代义;“北”,对元军的蔑称。此两处用意译。 (2)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在没有料到我能回到宋朝,又见到皇帝、皇后,即使立刻死在故土,又遗憾什么呢!解析“衣冠”“日月”“旦夕”“正丘首”这些词语须意译。 (3)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然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怕得太过分了。 解析“畏匿”是两个词,须直译;“恐惧”“殊甚”皆是同义复词,不必逐一翻译。(4)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尽管久居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禁地呢? 解析“九重之上”不能直译为“高高的天上”,应意译为“皇宫禁地”。 2.翻译中需要意译的多是使用固定词语或修辞手法(比喻、互文、用典、借代、委婉)的地方。 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意译的特点。 (1)纵一苇之所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任凭小船随意漂荡。 解析“一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须把本体翻译出来。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臣活着应当不惜牺牲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像结草老人那样报答您的大恩。 解析“结草”是用典,应把典故意思翻译出来。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翻译学案

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文言文翻译标准: 3. ___________ (二)文言文翻译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翻译采分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翻译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一、察看考题,明确考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14年湖南高考题)(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4分) (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3分) (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3分) 二、尝试翻译,归纳方法 1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翻译: 2岂孰能讥之乎 翻译: 翻译方法一: 【练习二】 3.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翻译: 4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翻译: 5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翻译: 翻译方法二: 【练习三】 6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翻译: 7.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翻译: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翻译: 翻译方法三:_____ 【练习四】 9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翻译: 10.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翻译: 1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翻译: 翻译方法四:_____ 【练习五】 12. 沛公军霸上。 翻译: 1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翻译: 14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翻译: 翻译方法五:_____ 【练习六】 15.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翻译: 16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翻译: 17通五经,贯六艺 翻译: 翻译方法六:____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教师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教师版) 主备人高玉玺审核人蔡勤贵2014-9-15 【学习目标】 1、学习并运用译句的基本方法。 2、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加强采点得分意识。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学习方法】讲练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考点阐释】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人选择文言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这些语法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 【真题回放】(2014年湖北高考卷) (1)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答案:有的乡民拉着吴德基(南康丞)的衣襟与他你我相称,他也不斥责。 【方法指津】 一、文言翻译的要求 二、文言翻译的原则 三、具体方法 字词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1、留:凡朝代、年号、人各、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典例】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14年全国卷) 【研习】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侯和秦伯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没有礼貌。(若翻译成“晋国的侯王和秦国的霸主”就错了。) 2、删:把仅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的虚词、衬字删去。这些词包括:句首发语词、句中舒缓语气词、结构作用词、凑足音节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 【典例】昼夜勤作息 译文:白天和夜晚都勤奋的劳作。(“作息”为偏义复词,只强调“作”。) 【研习】①夫战,勇气也。 译文:作战,是要靠勇气的。(夫,发语词)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 译文:我对于国家(的治理),尽心了。(之,取独;也,停顿;焉耳已,语气助词) 3、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通假字换成本字,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换言之,该留的留下,该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往往都是答案采分点) 【典例】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14年山东卷) 译文: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②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译文:扬言道:我看见相如,一定侮辱他。 综合练习(一)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换) 译文: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 ③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13年湖北卷)(换) 译文:你难道猜想我不会射箭吗?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软了点。 4、调:把文言句中的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语法顺序调整过来。(特殊句式往往都是答案采分点) 【典例】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14年重庆卷) 【答案】这是区区小亊,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5、补:古汉语比较简约,省略现象是普遍的。为了译文完整流畅,增补原文中省略掉的成分或意思。 【典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14年江西卷) 【答案】(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研习】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省略主语、宾语) 译文:(蛇)碰到草木,(草木)都死了;如果咬伤人,没有抵挡它的方法。 ②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省略句子) 译文: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却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是有所悔恨的。 6、贯:古文中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等手法,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典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14年湖南卷) 【答案】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本句亦是定语后置句式)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附文言文翻译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已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毅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高考文言文翻译 满分学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满分学案 1、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题1:请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哪些词语可用替换法翻译。 ①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古今异义,实词) 译文: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译文: 2、保留法(留):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原句有哪些词语可以用保留法翻译。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 译文: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译文: 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如:①部分句首发语词(如夫、盖)。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虚词。③调节音节的虚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题3:翻译句子,并标明翻译时哪些词语可以不译出来。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译文: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译文: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译文: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有时为了使句子衔接更好还要加上关联词。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译文: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译文: ③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 5、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主谓倒装) 译文: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宾语前置) 译文: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介词结构后置) 译文: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定语后置) 译文: 6、文言文翻译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意译就是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言文中的修辞,像比喻、借代、用典、夸张、互文、委婉等修辞可以意译。 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比喻) 译文: ②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代) 译文:蔺相如只不过凭借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多之上 ③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夸张) 译文: ④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互文) 译文: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用典) 译文: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学生版)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 班别:姓名:组别:学号: 范文: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①;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吏;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矢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②,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焱乞休。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嘉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闽中唐王立,谥“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①深文:谓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 ②物议: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 一、翻译方法指引: 1.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专用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 例句1: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 请列举例句中的名词:、、、、、、、、、、

江苏,高考文言文字词,翻译详解

三、(06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相貌非常魁伟】,广颡【sǎng额头宽阔】而丰颐【两腮饱满】,又美髯,论事慷慨【情绪激昂】,自方【比拟,比作】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生气地叹息】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被朝廷起用做】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jué)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狱【逮捕并关押在狱中】,槐察其枉【察访出他有冤情】,以白【禀告,报告】守,守曰:“为反者解说【开脱说情】,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案子,案件。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有枉【冤枉,冤情】,而挤【逼】诸【之于】死地以傅【依附→附和】于【介词,引出宾语】法,顾【顾念,考虑→顾及,维护】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顾及(维护)法律难道说就不管众多的被告发的人冤不冤枉】,皆可杀乎?”不听【太守不听从他的意见】。顷之,守以忧【父母的丧事】去,槐摄【代理】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开脱,解救】之,生无由【道路,途径】矣。”乃为【写或替(之)】翻其辞【供词】,明【说明】其不反,书上,卒脱【脱离,解脱】桷(于)狱【牢狱】。绍定二年秋,权【暂时代理】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叛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

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大声喧闹】。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从,使……跟从,带领。骑马带领几个人赶到放火的地方】,且【并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强取→侵吞】吾岁请【一年的军饷】,吾属【我们】将责【要求】之偿,不为乱也【不是发动叛乱】。”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嘉熙)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流亡的民众】渡江而来归【归附,投靠】者十余万,议者【议事的人】皆谓:“方军兴【正当兴兵作战之时】,郡国急【急需】储粟,不暇【来不及,顾不上】食【sì给吃→供给,供应】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发放】吾粟振【通“赈”,救济】之,胡【何,为什么】不可?”至者如归焉。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察看】其【那里的】赋,则吏侵甚【(发现)官吏侵吞赋税的情况很严重】,下教【下达指示】曰:“吾莅【来到】州,而【如果】吏犹【还,仍然】为盗【做侵占赋税的事】不自悔【悔过自新】,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在军中示众】,军中肃然【恭敬的样子】。帝日【一天天地,名词作状语】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纠正】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逢迎取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③起【土木工程再度兴起】,民罢【通“疲”】于征发,非所以【用来……的方法】事天【事奉上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则”就,“其”助词,无义】计【计划,设法】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总是】称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学案

高三一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学案 选编:审核: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2.能结合所学的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浅易文言句子 二、文言语句翻译方法 1、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题1:请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哪些词语可用替换法翻译。 ①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古今异义,实词) 译文: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译文: 2、保留法(留):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原句有哪些词语可以用保留法翻译。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 译文: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译文: 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如:①部分句首发语词(如夫、盖)。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虚词。③调节音节的虚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题3:翻译句子,并标明翻译时哪些词语可以不译出来。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译文: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译文: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译文: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有时为了使句子衔接更好还要加上关联词。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译文: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译文: ③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 5、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主谓倒装) 译文: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宾语前置) 译文: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介词结构后置) 译文: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定语后置) 译文: 6、文言文翻译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意译就是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言文中的修辞,像比喻、借代、用典、夸张、互文、委婉等修辞可以意译。 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比喻) 译文: ②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代) 译文:蔺相如只不过凭借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多之上 ③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夸张) 译文: ④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互文) 译文: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用典) 译文: 三、其他注意事项: 1.观照上下文语境,善于推断。 2.注意词义活用,译出活用现象 3.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 4.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5.熟记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文翻译方法导学案

《文言文翻译方法、技巧》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技巧。 2、通过翻译训练,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小试牛刀 1、君何以知燕王?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答案: 三、翻译原则 1、信: 2、达: 3、雅: 小结: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 四、翻译方法 (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 2、意译: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 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如: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直译: 意译: 小结: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以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再采用意译。 (二)注意采分点 1、注意通假现象 2、注意一词多义 3、注意词类活用 4、注意古今异义 5、注意特殊句式 6、注意古代文化常识 7、注意偏义同义复词现象 五、翻译技巧 1、加字法:文言文单音词多,翻译时应逐字对照。在文言单音节词之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表达准确、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复音节词或短语。 (1)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2、解释法:也叫“对译法”,即对某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

2013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参考注释、解析、参考译文

2013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 参考注释、解析、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是原来卫尉李义的儿子。黄初黄初,魏文帝年号中年间,以父任因为父亲的职务召随军被召为随军。始当初为还是白衣平民百姓时时候,年十七八他十七八岁,在邺下在邺城一带名为清白有清白的名声,识别人物品评辨别当 时的人物,海内天下的人翕x ī 然一致的样子,即一致称颂,莫没有人不注意不在意他。后后来随军任随军在许昌在许昌,声称声誉日渐渐地,一天天地隆隆盛起来。其父不愿其然不愿意他这样,遂令就命令闭门人把门关上,敕使命令他断客断绝与客人往来。初,明帝明帝,曹睿在东宫还是太子,丰在文学中是文学侍从。及等到即明帝当了尊位皇上,得得到吴吴国降人投降者,问问他说:“江东指吴国闻听说中国中原名士有名之士为是谁谁呀??”降人投降者云说:“闻有李安国者听说过有个叫李安国的。”是时那个

伟为当了二千石俸禄两千石的官,(因为)荒荒废政务于酒嗜酒,乱使……治理混乱新平、扶风二郡新平、扶风二郡而但是丰不没有召把他召回来,众人大家以为认为恃宠(李丰是在)凭着(皇上的)宠幸(而胡作非为)。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在曹爽、司马懿父子两派之间态度暧昧,无有适莫没有表现出亲疏厚薄,故所以于时在当时有谤书曰有批评他的文字说:“曹爽之势热如汤像开水一样热,太傅父子(司马懿父子)冷如浆像浆水一样冰冷,李丰兄弟如游光李丰兄弟几个像鬼怪游光。”其意其中的意思以为认为丰虽虽然外对外,表面上示表现出清净无欲无求,而但是内内心图事图谋奸事,有似于游光有像鬼怪游光的地方也。及等到宣王司马师奏上奏诛爽已把曹爽杀了之事,(司马师)住车停下车(于)阙下在宫门,与丰相闻让李丰知道曹爽被杀之事,丰怖害怕,遽马上气索呼吸紧张,足脚委地软在地上不能起站起。

【步步高】语文总复习一轮古诗文阅读 翻译学案26

学案26 翻译 学案目标 1.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2.学习如何在翻译中重点落实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翻译。3.注意审题答题规范,尤其加强审题的得分点意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 一、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 直译为主,就是要求在翻译中字字落实,把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译一个字。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译出来的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 2.意译为辅 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语汇,就要根据意思来翻译。这些需要意译的地方一般是使用固定结构及修辞手法(主要指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的地方。如: ①纵一苇之所如。 译文:任凭小船随意漂荡。 这里的“一苇”是比喻,需要把本体翻译出来。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译文:能不改变自己节操志向的高官。 这里的“缙绅”采用借代手法,应译成“官员”。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译文:燕赵韩魏齐楚等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 这里用“互文”手法,不能直译。 ④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译文:相如请同大王拼命。 “以颈血溅大王”是“拼命(死)”的委婉说法,不可直译。 二、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 翻译中的得分点有: ①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活用词) ②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虚词) ③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 三、要做到文从字顺 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有些同学只注意将文言词句对译过来,而不习惯考虑通顺与否,那是不行的。即使词句意思都翻译正确了,但是不通顺,也是要扣分的。考生一定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习惯。译后的语句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不通顺流畅,则要润色修改。 演练体悟 对照翻译的规范和要求,指出下面译文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答案。 1.(2010·山东卷)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译文:(申甫)入到嵩山,又遇到了原来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请求他那方法,做老师侍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考点解说】 2002年高考以来,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2009年三套全国卷为10分,江苏卷、湖北卷、四川卷、山东卷、江西卷、安徽卷、辽宁卷等也增加到10分。为此,有一点先要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积累于课外”视为复习备考的基本原则。 我们知道,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对高中生而言,主要应达到前两条。“信”就是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无语病。为此,翻译时应坚持“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的原则,确切地表达原文原意。 【试题解析】 例题:(2009年浙江卷第21题)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解析:第(1)句关键词为“释”(舍弃)、“胜”(尽)。第(2)句关键词为“恐”(担心)、“予”(给),同时应注意“不吾予”这一宾语前置句的翻译。答案为:(1)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2)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锦囊妙计】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 句中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见的文言虚词、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决不能断章取义。 一、正确翻译的前提是理解 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基础。理解句子,既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具体应做到: (一)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 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难以 理解,往往是有两三个词语有较大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一般说来,这关键词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的形态特点(单音词、双音词)、用法特点(即词类活用)。 1.(2009年湖北卷)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在这个句子中,“意”、“食人”、“以威”、“不惧之人”、“无所”、“施”等都不难理解,难的是“被之以威”的“被”。“被”带宾语“之”,首先可判定它是个动词;从意思上说,“被之以威”与“而不惧”形成转折关系,这一点也不难判断。“(老虎)先用威风将吃的人(或者说对方),但对于不惧怕它的人来说……”横线处该填入哪个动词呢?看来应当是“吓倒、压倒”之类的意思。于是全句该理解为:“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这样看来,所谓“以易求难”就是根据已知求未知;“求”的过程,就是对语句作分析的过程。 (二)转换角度,辨析句式特点 有些文句,在实词、虚词方面没有太多障碍,但要真正说清其含义又遇到麻烦,这时就得转换视角,从句式方面作考虑,这样也许会寻求到正确的理解。 2.(2009年安徽卷)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此段文字中,“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两句,字词上基本没有疑难

文言文翻译学案

文言文翻译学案 一、读下面的文言句子,给老师的翻译找错误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②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馆陶众多的百姓,全都悲伤地哭泣,因此跟着居住在这里的都有几百家。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⑤甚矣,汝之不惠。 太严重了,你的不聪明。 解析: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2)该补充的没有补充出来,该翻译的没有翻译,语义不连贯。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4)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5)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明确:翻译以直译为主——留、补、换、删、调 二、翻译基本方法归纳: 1、留:(1)专有名词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2)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如: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 翻译: 2、补:省略的内容(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 例如:①翱翔(于)蓬蒿之间(《逍遥游》)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翻译: 3、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1)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2)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如:①祖母刘悯臣孤弱 ②九岁不行 翻译: 4、删: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⑤重复含义的词语。 例如: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江苏高考文言文翻译题汇编(山风)

——江苏高考文言文翻译题汇编(山风)

————————————————————————————————作者:————————————————————————————————日期:

?2006——2012年江苏卷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解析 2006年《董槐》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译文: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 【解析】“民,吾民也”是判断句。“振”通“赈”,救济。“胡”,疑问词,为什么,怎么。 ⑵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译文: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解析】“罢”通“疲”,疲惫不堪。“所以”表凭借,译为“用来……的……” ⑶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译文: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解析】“大雨”“烈风”“雷电”“衣冠”,都是名作动,译时要补出相应的动词。 2007年《高进之》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译文:刘公好猜疑而且不宽容忍让,怨恨别人而且容易叛变,自己如果不离开,一定会遭到祸害。” 【解析】“忍”和“怨”,其中“忍”在《鸿门宴》中有“君王为人不忍”一句。(2)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译文:谢晦很高兴,没有作防备,发动全部精锐兵力沿江而下。 【解析】“设备”,古今异义,“悉”课本中多次出现,《廉蔺列传》中有“大王乃悉召群臣议”。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译文:我家几代都是农民,我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我因为忠诚为皇上而死。 【解析】(死,为动用法) 2008年《吴汉》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解析】“及”,到;“得”,获得;“见”表被动。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译文: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解析】“比”,近来。“敕”,告诫;“何意”,为什么;“悖乱”,背离、错乱。(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解析】“就”,靠拢;“于江南”,状语后置,“并”,合并。 2009年《书沈通明事》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译文: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解析】“购”,悬赏缉捕;“妻子”,妻子儿女;“踪迹”,追踪行迹。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文言文翻译学案

高三往一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学案 选编:审核: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2.能结合所学的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浅易文言句子 二、文言语句翻译方法 1、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题1:请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哪些词语可用替换法翻译。 ①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古今异义,实词) 译文: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译文: 2、保留法(留):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原句有哪些词语可以用保留法翻译。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 译文: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译文: 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如:①部分句首发语词(如夫、盖)。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虚词。③调节音节的虚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题3:翻译句子,并标明翻译时哪些词语可以不译出来。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译文: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译文: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译文: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有时为了使句子衔接更好还要加上关联词。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译文: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译文: ③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 5、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主谓倒装) 译文: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宾语前置) 译文: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介词结构后置) 译文: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定语后置) 译文: 6、文言文翻译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意译就是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言文中的修辞,像比喻、借代、用典、夸张、互文、委婉等修辞可以意译。 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比喻) 译文: ②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代) 译文:蔺相如只不过凭借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多之上 ③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夸张) 译文: ④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互文) 译文: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用典) 译文: 三、其他注意事项: 1.观照上下文语境,善于推断。 2.注意词义活用,译出活用现象 3.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 4.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5.熟记文言固定句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